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合集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6-01-04T15:06:48.9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3期作者:彭静[导读] 长沙仁和医院妇产科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方案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长沙仁和医院妇产科 410004【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本组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间我院接诊的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

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则采用中医辨证方案进行治疗。

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方案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辨证治疗;临床疗效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征较为复杂,病因主要为妇女的内分泌系统功能与神经功能系统失调所致,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1]。

常规西医疗法主要采用激素进行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患者往往伴有多种不良反应,且治疗较为麻烦,故患者的接受率较差[2]。

近年来,中医疗法在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因此为了分析中医辨证方案在该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间我院接诊的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给予中医辨证方案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次研究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间我院接诊的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具有经血淋漓不尽或忽然大下等症状;③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胡芳【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西医组和中药辨证组,各60例.对两组的临床治疗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中医组未出现不良反应患者,西医组出现恶心患者4例,头痛患者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中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组痊愈16例,显效17例,好转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6.67%;中医组痊愈28例,显效20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0%;中医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的临床治疗理想,值得推广使用.【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9(013)003【总页数】2页(P157-158)【关键词】中医辨证;功能性子宫出血;戊酸雌二醇【作者】胡芳【作者单位】510800 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中的高发疾病,该疾病的病症复杂[1]。

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于中医的“崩漏”范畴疾病,该疾病由于热、虚、瘀导致的发病,这几个因素共同发挥影响,相互促进,让患者的病情变得复杂多样,气血同病,所以精血不受控,本质还是虚症[2]。

中医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如果是急性发作则是以治标为主,如果发病较缓则是以治本为主,根据患者的不同分型采取不同的辨证治疗方式。

本院对功能性子宫出血使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开展了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7~54岁,平均年龄(32.5±6.6)岁;患者临床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经血不尽情况。

本院将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西医组和中药辨证组,各 60 例。

中医疗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6例观察及治疗体会

中医疗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6例观察及治疗体会

中医疗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6例观察及治疗体会【关键词】中医疗法;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体会青春期功血简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由于脑下部和脑垂体的调节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卵巢未建立稳定的周期性和调节反应。

该疾病多见于13~18岁女性,青春期功血约占其它方面出血20%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浑身乏力、食欲不振、不规则阴道出血。

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常因情绪波动、劳累和经期运动量过大,嗜食生冷辛辣而诱发。

若患者出血过久、量多,常发生昏倒,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该病,除采用止血,输血的应急方法外,还有必要使用中医疗法调经治疗。

减少其青春期功血对少女的身体健康、学习、生活和发育等多方面产生负面作用,引起广大家长的强烈关注。

2009年8月~2010年9月收治青春期功血患者16例,经过中医疗法的治疗,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2009年8月~2010年9月收治青春期功血患者16例,均符合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特征,并经过确诊,排除精神病。

心脏病等器质性疾病史,年龄13~18岁,平均14.2岁:病程28~246天,平均94.3天。

本组全部患者的检查项目主要为:测得基础体温均为单相6例,测得基础体温子宫内膜增殖6例,其他类型的患者4例。

1.1临床表现:头晕、浑身乏力、食欲不振、阴道出血不规则、月经量不一且月经一般比正常时间要长。

治疗方法:本组的全部16例患者给予中医疗法自拟安宫汤,自拟安宫汤的主要主要成分为:补骨脂25g,菟丝子15g,仙鹤草20g,龙骨18g,牡蛎15g,旱莲草12g,女贞子20g,生地10g,贯众12g,茜草8g,用水煎服,兼脾肾阳虚者加鹿角霜、乌贼骨及陈棕炭个15g,兼血瘀阻滞者加益母草30g,香附10g,以及三七粉3g,日1剂。

1个疗程是连用1个月,需服用自拟安宫汤治疗1~3个月。

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

1.2疗效判定标准:1.2.1治愈:患者使用药物5天之内止血,月经的量和周期完全正常,且此种情况可以持续超过3个月经周期:1.2.2好转:患者在使用药物5天之内基本止血,月经量和周期完全正常,但3个月之内出现反复:1.2.3无效:患者在使用药物5天之内没有止血,月经的量和周期没有改变。

应用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应用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应用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中药施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体会。方法采用温经汤(人参、吴茱萸、桂枝、芍药、当归等)治疗本病82例。结果有效率96.2%。结论该方法对本病具有温经散寒、祛瘀养血、补气止血之功。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温经汤中医药治疗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卵巢功能失调引起的以子宫内膜变化为主要原因而致”月经功能紊乱”,经期长短不一,阴道不规则流血为特点的一种妇科常见疾病。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运用本方加味辨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获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3疗效标准
显效:经量、经期及周期恢复正常,且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者;好转:经量、经期及周期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无效:出血无变化或更加剧。
1.4典型病例
陈某,女,汉族,23岁,未婚,系淳化县机械厂。患者自诉,月经淋漓不断,已五个月,经色暗淡,小腹冷痛,傍晚发热,手心烦热,曾服西药治疗收效欠佳,时而服药血止,停药又复出血。诊其面色苍白,形体瘦削,精神疲惫,愁容不展,口舌干燥,舌淡暗,脉沉细。证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故漏下不止。究其发病之源,根治其本,当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故投温经汤加味:人参15克,吴茱萸、当归、芍药、半夏、艾叶各6克,川芎、桂枝、阿胶、生姜、甘草各6克,山茱萸、熟地各10克,鹿角霜5克。水煎服,1日1剂,煎汤两次共400毫升,每日分2-3次口服。患者口服5剂后,漏经减少,又原方续服3剂,精神转佳。饮食如常,经漏停止,症状全消,嘱其再服3剂,巩固疗效,后经随访,未再复发。
1.2治疗方法
采用祛瘀养血、温经散寒、补气止血治疗,以温经汤为主化裁。方药组成:人参15克、吴茱萸、当归、芍药、半夏、麦冬各9克,川芎、桂枝、阿胶、丹皮、生姜、甘草各6克,若小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麦冬,加艾叶9克;气滞者,加香附9克、乌药6克,漏下色淡不止者,去丹皮、加山萸肉、熟地各10克;鹿角霜5克;气虚者,加黄芪10克。以上方水煎取汁500ml,1日1剂早晚温服,一个疗程20天,连续服用2个疗程。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1)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1)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清热止血汤【来源】王云铭,《名医秘方汇萃》【组成】生地30克,黄芩、丹皮各9克,地骨皮15克,地榆、棕榈炭各30克,阿胶15克(烊化兑入),甘草9克。

【用法】①先将药物用冷水适量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

首煎武火(温度较高),煮沸后文火(温度较低),煎20~25分钟,二煎武火煎沸后文火煎15~20分钟,煎好后两煎药液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日1剂,每剂分2次服用,早饭前及晚饭后1小时温服各1次。

②1日1剂,连服5~10剂为1疗程,待下次月经来潮时,原方如法再服1疗程。

【功用】清热止血。

【方解】方中生地、地骨皮清热养阴、使热去而不伤津;黄芩、地榆、丹皮清热凉血;阿胶补血止血;棕榈炭收敛止血。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养阴,凉血止血之功。

【主治】崩漏(血热型)。

症见阴道骤然下血甚多,血色鲜红,烦热口渴,睡眠欠佳,面色潮红,腰酸,心慌气短,倦怠乏力,舌红苔黄,脉象数大。

【加减】如症见胸胁胀痛,心烦易怒,时欲叹息,脉弦数等证,则为肝经火炽。

治宜平肝清热,佐以止血,宜用丹栀逍遥散去生姜,加益母草、炒蒲黄、血余炭,以止血、活血调经。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显著,一般服5~10剂可愈。

祛瘀止崩汤【来源】周鸣岐,《名医秘方汇萃》【组成】柴胡10克,赤芍12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红花、桔梗各10克,牛膝、香附各12克,阿胶10克,栀子12克,丹皮10克,黄芩15克,甘草8克,鲜藕节3块为引。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早饭前、晚饭后各温服1次。

其中阿胶烊化兑入。

【功用】活血逐瘀,凉血止崩。

【方解】崩漏即崩中漏下,指在非经期忽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

崩漏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不外乎肝不藏血,血热妄行,脾不统血(气不摄血),血不归经,肾虚亏损,冲任失调等。

常见病因有血热、肾虚、脾虚、血瘀等。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药治案二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药治案二例
和云南 白药 等 药 物 治 疗 无 效 。现 证 阴道 流 血 、 多 、 淡 、 量 色 头 晕、 四肢乏 力 、 短懒 言 、 隐 痛 、 膝软 、 气 腹 腰 面色 黄 、 色淡 、 唇 目无 神 、 质淡 、 薄 、 虚 大 。辩 证 : 虚 不 能 固摄 , 漏 致 血 亏 。 舌 苔 脉 气 崩 治则 : 养肾 , 补气 固摄 止 血 。方 药 : 黄 芪 2g 党 参 1g 自术 生 5、 5、 1 g生 地 3 g茯苓 1 g山药 2 g桑 寄生 1g 荷 叶 1g 血余 炭 0、 0、 5、 5、 5、 5、 1 g仙 鹤 草 3g 棕 炭 2 g 地 榆 炭 2g 杜 仲 炭 1g 三 七 粉 3 5、 0、 0、 0、 0、 g ( 冲服 ) 。六剂 后血 量减 少 , 症 状 缓解 , 其他 随证 加 减 , 用补 中益 气 汤 , 味 逍遥 丸 , 叶 丸 , 妙 丸等 治疗 近两 个月 而愈 。 加 荷 二 久 崩者 , 患深 , 治 亦 难 。崩 淋 既久 , 阴 日亏 , 见 虚 其 其 真 脉 大, 是耗 阴伤气之象 , 固用参芪益气“ 血脱者必先益其气” 白术、 茯 苓补 气培 元 , 中摄血 。生地 、 固 山药 、 寄 生 、 桑 益气 养 阴 , 脾 补 肾。三 七粉 、 炭 、 鹤 草 、 血余 仙 棕炭 、 地榆 炭 、 仲炭 , 散瘀 。 杜 止血 作 者单 位 :6 80 内蒙 古 呼伦 贝尔 莫旗 妇利 , 秉 贤 , 学兰 , 伟 , 普 荣 . 1 何 何 张 杨 c反 应 蛋 白是 急 性冠 状 动脉 综合 征 的一种 危 险 因子 [ ] 中华心 血 管 病杂 J.
志 ,0 2年 1 20 O期 :6 1
冠心 病属 祖 国 医学 “ 痹 ” 心痛 ” 畴 , 病机 总 属 于本 虚 胸 “ 范 其 标实 , 作期 以标 实 为主 , 期 以本 虚 为 主 , 虚 为 阴 阳气 血 发 缓解 本 所亏虚, 标实为瘀血、 寒凝、 痰浊、 气滞交互为患, 临床上本虚多 以气 虚为 主 , 有 阴 虚 、 兼 阳虚 、 虚 , 实多 以瘀 血 阻 滞 为 主 _ 。 血 标 4 J 气为 血帅 , 则 血行 , 虚则 无 力 推 动 血 行 , 气行 气 由此 而致 瘀 血 阻 络; 阴虚则 营 阴不 荣脉 道 而致 心脉痹 阻 ; 为 “ 痹 ” 心 痛 ” 故 发 胸 “ , 拟益 气养 阴 , 活血 化瘀 为基 本 治 疗 法则 , 中 白参 补 益 心 气 , 方 使 气旺 血行 , 强 心 肌 收 缩 力 , 强 心 肌 泵 血 功 能 , 参 活 血 祛 增 增 丹 瘀, 降低 血黏 度 , 改善 冠脉 及 诸 血 管循 环 , 为 君 药 , 龙 清 热 、 共 地 镇 痉 、 尿解 毒 , 利 现代研 究 地龙 煎 剂 具 有 溶 栓 和抗 凝 作 用 , 蚓 蚯 冻干粉 除 了有 尿激 酶样 溶 栓作 用 外 , 尚有 直 接 催 化 纤维 蛋 白水 解 的作 用 , 养 阴生 津 , 肺 清 心 , 为 臣药 , 芎 活 血 行 气 , 麦冬 润 共 川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3)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3)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归经汤【来源】刘炳凡,《中国中医药报》【组成】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10克,炙甘草5克,黄芪20克,当归10克,大枣5枚、桂圆肉12克,炙远志3克,酸枣仁、五灵脂炭、蒲黄炭各10克,荆芥炭5克。

【用法】每日1剂,上方用冷水浸泡后煎煮。

文火煎煮3次,每次150毫升,分3次温服。

【功用】益气宁神、化瘀止血。

【方解】脾主统血,脾旺则水谷精微充盈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即所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脾虚则运化失常,五脏受累,冲任失养,即所谓“统摄无权,不能制约经血”。

故本方用四君(参、苓、术、草)健脾以增化源,脾旺则经行流畅;然有形之血不能自生,须赖阳气之温煦,而后才能补给,故以当归补血汤(归、芪)益气生血;气耗津伤,心气受损,故以大枣、桂圆肉、远志、枣仁以养血宁心;高凝出血,最忌见血止血。

刘氏以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加荆芥、三味炒炭(外焦内黄)活血以止血,亦即“通因通用”之法,其中五灵脂一味,朱丹溪最为赏识,半炒半生,每服三钱,水酒调服,名独行丸,治妇人产后“血冲心动”。

荆芥一味,华佗取其炒黑为“愈风散”,治产后血晕,清•吴仪洛在《本草从新》载:“本品能助脾消食、通利血脉,治吐衄、肠风、崩中、血痢、产后血晕。

”此乃刘氏之经验结晶。

【主治】月经过多,形成崩漏,腹痛有凝块、淋漓不断,或经期延长出现气血两虚症状。

【加减】凡体质素虚,因平时过劳致心脾虚损,使血失流摄,血量愈来愈多,有血崩之势者宜用本方,以扶养心脾为主,用三炭使血归其经乃立方主旨。

如出血过多,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加人参5克,黑附片3克,以防其虚脱;盖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藏血,如郁怒伤肝、情绪易激动,宜加生地、白芍各15克,养血柔肝;如尿频、尿急、伴阴虚有热者,去远志、当归,加女贞子、仙鹤草、白茅根各15克养阴以清热;如小腹胀满、冷痛、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加炮姜、砂仁各3克以温中暖下助消化。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方五首 更年期子宫内膜过厚型功能性子宫出血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方五首 更年期子宫内膜过厚型功能性子宫出血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方五首1.功血平【处方组成】黄芪、当归、生地、丹皮、红鸡冠花、益母草、旱莲草、地榆炭、川续断、牡蛎、菟丝子、仙鹤草、花蕊石、三七、阿胶各适量。

【治疗方法】制成口服液,每次服250ml,每毫升含生药0.9g。

漏证者250ml,每日1次;崩证者每次服250ml,每日2次,3个经期为1个疗程。

【功能主治】益气补肾固冲,滋阴养血,收敛镇摄止崩。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临床运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76例,年龄12~53岁,平均35.15±8.96岁;病程10天~2年,平均0.5年;其中排卵性功血55例,无排卵性功血21例,漏证69例,崩证7例。

结果:痊愈63例(82.89%),好转9例(11.84%),无效4例(5.26%),总有效率为94.74%。

【经验体会】功血属中医崩漏范畴,本病成因不外虚、热、瘀。

虚者责之脾肾,热者肝郁化火或阴虚生热,瘀者多系瘀阻胞宫。

功血平口服液具有补虚清热、化瘀的功效,从处方组成来分析,方中以滋肾补肾,养血收敛止崩为主,其重点是补先天为根本,尤其以滋阴养血止崩为偏重。

因此,本方所治患者病因应为肾虚,虚火扰乱胞宫所致,对止血、缩短经期、恢复月经周期有明显作用。

方中黄芪、当归、阿胶益气生血,使气旺血充;当归伍益母草、三七参养血活血、祛瘀生新,行而不聚;生地、丹皮、红鸡冠花凉血化瘀,使虚火得清,实火得泻,取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旱莲草补肾阳而止血;佐牡蛎、地榆炭、仙鹤草可增其止血之功;川断、菟丝子合黄芪补脾肾、固冲任。

该方塞流澄源并举,固本清热并用。

另外方中生地、丹皮、旱莲草、阿胶、川续断、菟丝子、仙鹤草、当归等药补肾气,滋肾阴,又能养血以制血;配以花蕊石、牡蛎、地榆炭、红鸡冠花镇潜止崩,补敛相合,不仅能止如崩若漏之功血,还能除潮热汗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

益母草、三七可理血行血止血;用甘温之黄芪,一可补中益气升陷以摄血,又可补气以生血。

全方脾肾同补,尤以补先天为主;调节阴阳,而以滋阴为重;补敛相合,补为前提;标本兼顾,治本为根本。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方四首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方四首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方四首妇女月经失去其正常有规律的周期,代之以不同频率的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内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与妊娠、炎症、肿瘤及全身疾病无关的子宫出血,称之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

临床上以不规则的子宫出血、月经周期过频、月经量过多,或月经周期延长、月经持续不净为基本特征。

是妇科常见病证之一。

本病临床分为两类。

一类为无排卵型功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或于闭经一段时间后又发生月经样出血,或完全不规则出血;另一类为排卵型功血,表现为黄体功能不全者月经周期缩短,或经前点滴出血和月经量多。

黄体萎缩不全者,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血断续不止。

前者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后者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

西医治疗主要是止血、调整月经周期及促排卵等方法。

并要区别排卵型和无排卵型,治疗中还须根据出血量、时间及上次出血时间的关系、病人体质差异区别用药。

治疗可分阶段进行,对青、中年患者以达到排卵为目标,更年期患者则以血止后调节周期和减少出血量为重点。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属中医“崩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先后无定期”等范畴。

本病的形成,原因多端,病变非一脏一腑,常是因果相干,气血同病,多脏受累,其中主要为虚、热、瘀所致。

虚者,主要为肾虚、脾虚。

肾虚禀赋不足,天癸初至,肾气稚弱,冲任未盛,不能调摄经期,制约经血;或因房劳伤肾,或因冲任、胞宫受损;或因年老肾气渐衰,皆可导致肾气亏虚,封藏失司,冲任失固,不能制约经血;或因肾虚阴损,虚火动血等而致崩漏。

或忧思过度,饮食劳倦等损伤脾气,脾虚下陷,统摄无权,冲任失固,不能制约经血而成崩漏。

热者,主要为素体阳盛,或素性抑郁,郁久化火,或过食辛辣香燥之品,内生实热,或感受热邪,热伏冲任,迫血妄行,而成崩漏;或素体阴虚,或大病久病,失血伤阴,阴虚生热,虚火内炽,扰动血海,冲任失约,故经血非时妄行。

瘀者,可由情志所伤,气滞血瘀,或感受寒、热之邪,寒凝血瘀,热灼血滞,瘀血形成阻滞冲任,血不归经而致本病。

参芪固崩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论文

参芪固崩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论文

参芪固崩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体会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中医药治疗参芪固崩汤治疗应用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最常见的月经疾病之一,系由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

临床出血情况符合祖国医学中“崩漏”的范畴,是因肾—天癸—胞宫生殖轴的严重紊乱,引起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严重失调。

崩漏的成因主要有六淫、七情、饮食劳倦、房帏不慎等影响肝、脾、肾功能失常导致冲任损伤不能固摄而致,属血证急证,为妇科疑难重症之一。

亦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崩:经血暴下如注,漏,淋漓不断。

久漏中气下陷,冲任不固,势必成崩,漏久气血耗尽亦必成漏。

二者可相互转化。

崩症有虚有实,漏症虚多实少。

从病势上来说,漏为崩之渐,崩为漏之甚。

因此崩和漏仅是程度上轻重缓急不同,在本质上没有什么明显区别。

自古以来都是崩漏并称。

多年来采用西医辨病,妇科检查,结合辅助检查确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

药物运用参芪固崩汤。

资料与方法患者年龄17~50岁。

发病时间1年以内49例,1年以上14例;其中17~30岁10例,31~48岁48例,46以上5例;出血持续1个月以上20例,1个月以内43例。

已婚57例,未婚6例;病由上环后3例,产后第1次行经2例,药流后3例,人流后3例。

不明原因52例。

治疗方法:参芪固崩汤:党参20~30g(红参),黄芪15~30g,炒白术10~20g,炒续断10~20g,淫羊藿10~15g,地榆炭10~15g贯众10~15g,陈皮5~10g,大枣10~15g,日1剂,1剂两煎,日服2剂。

加减应用:崩漏气脱者党参易红参20g,血虚加白芍15g,龙眼肉20g,阴虚潮热加龟板15g,山萸肉15g,阳虚肢冷加附片15g,炮姜10g,牛膝10g;热甚者加丹皮15g,黄芩15g,槐花15g。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服药1~3天出血停止;②有效:4~6天出血停止;③无效:7天以上仍未止血,或者仍多。

结果63例患者治疗后,显效51例(80.9%);有效8例(12.7%),无效4例(6.3%),总有效率93.7%。

归脾汤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归脾汤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归脾汤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引言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排除生殖器官病变、内分泌障碍和血液系统疾病等病因所致的子宫出血异常。

这种疾病在生殖年龄妇女中较为常见,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并且有时还会引起贫血等并发症。

中医认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与脾虚湿盛密切相关,因此在中医药治疗中,归脾汤常被用来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本文旨在探讨归脾汤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归脾汤的组成和功效归脾汤是一种具有益气固表,健脾止血的经典方剂。

其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等药材。

这些药材具有健脾益气、固表止血的作用,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熟地和黄芪入药益气养血,健脾和胃,使元气强健;白术健脾利湿,固表止血;茯苓利水渗湿,当归活血调经,共同发挥益气健脾,固表止血的功效。

归脾汤的临床应用归脾汤是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常用方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

这种方剂主要适用于脾气不足,气血不运,下焦虚寒导致的功能性子宫出血。

患者表现为月经不调,经血量多,经期延长,质地稀薄,甚至有血块,伴有腹部胀满,身体乏力等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归脾汤能够调理脾胃,益气固表,从根本上解决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问题。

临床疗效归脾汤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是显著的。

据临床资料显示,使用归脾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可以有效地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改善月经周期,恢复月经的正常质地和颜色。

患者服用归脾汤后,腹部胀满感明显减轻,身体乏力等症状也得到了改善。

归脾汤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临床案例患者A,女性,32岁,因月经不调、经期过长、经血量多、质地稀薄、伴有腹部胀满、乏力等症状到医院就诊。

经检查排除了生殖器官病变等病因后,确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

经中医医师诊断,为脾气不足,气血不运,下焦虚寒所致。

医师遵循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给患者开具了归脾汤方。

患者按时服用归脾汤后,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月经周期得到了明显改善,经期也从之前的10天缩短至7天,经血量也大大减少,从之前的每天80毫升减至40毫升,质地也从稀薄变为正常,腹部胀满感和乏力等症状也明显减轻。

中医对4种不同类型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剖析

中医对4种不同类型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剖析

中医对4种不同类型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称之为“崩漏”,是指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者。

它一般分为四种类型:(1)实热:周期紊乱,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血色深红质调,面红口渴,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洪数。

治宜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方用清热固经汤加减(黄芩、桅子、生地、丹皮、地骨皮、地榆、旱莲草、女贞子、白芍、阿胶)。

(2)虚热:月经周期紊乱,量多或少,淋漓不净,血色鲜红质稠,心烦潮热,手足心热,尿赤便干,舌红少苦,脉细数。

治宜滋阴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方用两地汤加减(生地、地骨皮、白芍、元参、丹皮、黑德豆、地榆、旱莲草、女贞子、麦冬、阿胶)(3)肾气虚:月经周期紊乱,量多或淋漓不止,色谈质清,畏寒肢冷,面色晦暗,腰腿酸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宜补肾固冲、止血调经,方用安冲汤加减(黄茂、白术、生龙骨、生牡烟、熟地、淮山药、炒杜仲、鹿角胶、续断、乌贼骨、仙鹤草、棕桐炭)。

(4)脾虚:月经周期紊乱,崩中或淋漓,血色淡,质稀,伴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面色桃白,或面浮肢肿,两腿酸软,或细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治宜益气摄血、养血调经,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茂、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白芍、仙鹤草、升麻炭、阿胶)。

(5)血淤:月经周期紊乱,经血时下时止,或淋漓不净,色紫黑有块,小腹胀或疼痛,舌质紫暗或淤点,苔薄白,脉涩或弦。

治直活血化淤,止血调经,方用四物汤合失笑散加昧(熟地、当归、白芍、川穹、炒蒲黄、五灵脂、三七粉、乌贼骨、茜草炭)。

文中所提到的重要药材阿胶,对于崩漏的治疗,自古就有之。

清代咸丰年间,慈禧怀孕后,胎漏出血,时做时止,随时有流产危险。

咸丰皇帝有本事召集天下名医,却没有把握保住自己的孩子,就在束手无策之时,一东阿人的出现,使局面乾坤逆转。

这个人叫陈宗妫,山东东阿人,官至户部侍郎。

此人略懂医术,上书建议兰贵妃服用阿胶。

果然,不多日,血止。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2)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2)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育阴止崩汤【来源】韩百灵,《百灵妇科》【组成】熟地、山萸肉、杜仲各20克,海螵蛸、白芍、牡蛎各25克,川断、桑寄生各20克,阿胶15克,蒲黄炭20克,炒地榆50克,生山药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育阴潜阳、固冲止血。

【方解】方中熟地、山萸肉、桑寄生、杜仲、川断滋补肝肾;白芍敛阴和营;山药健脾补肾;阿胶养阴止血;海螵蛸、牡蛎固涩止崩;蒲黄炭、炒地榆祛瘀止血。

诸药配伍为用,标本兼顾,共奏育阴潜阳、固冲止血之功。

【主治】崩漏(青春期功血)、证属肝肾阴虚者。

【加减】流血过多者,加棕炭、侧柏叶各20克;气虚下陷者,加升麻15克,黄芪25克;烦热者,加麦冬、地骨皮各15克;烦热较甚者,加盐黄柏、知母各15克;不出血时,减原方中蒲黄炭、炒地榆,加何首乌20克,龟板25克,久服为宜。

【疗效】黑龙江省巴彦县第二人民医院冯忠医师验证治疗100例,用本方随证加减(如血热加丹皮、地骨皮、知母;气滞加栀子、香附、枳壳;血瘀加桃仁、红花、赤芍,去白芍、地榆炭;血量过多,加茅根等),结果痊愈8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

【附记】笔者临床观察:本方不仅用治青春期功血(肝肾阴虚)疗效好,而且对肾阴虚之更年期功血,效果亦佳。

崩漏停【来源】高玉明,《新中医》(5)1990年【组成】柴胡6克,煅龙骨、煅牡蛎、生地炭各30克,女贞子、焦白术、木贼草、墨旱莲各10克,乌贼骨、熟大黄炭各9克,贯众炭、仙鹤草各15克,田三七粉5克(吞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调理肝脾、益肾固冲。

【方解】本方是从吾师韩鸣谦老中医的“崩漏黑散”化裁而来。

功血一证,大抵青春期多由肾气未充、肾精未实、封藏失固所致;生育期多由肝脾失调,房室孕育又直接与肾有关。

故在调理肝脾之中、兼以治肾;更年期多由肾气衰退、精血日亏,故治则本乎“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

故方中用柴胡疏肝调气,配煅龙骨、牡蛎安神宁志、又能敛血;熟大黄炭一味而兼止血、消瘀、凝血三功、与生地炭一处,又取其质凉血宁血之效,使血静而不妄;女贞子、墨旱莲滋肝肾之阴;焦白术、乌贼骨统摄而补脾。

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体会

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体会

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体会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之一,指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

属中医“崩漏”、“经间期出血”、“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范畴。

以子宫出血持续不断,或反复发作为主证,来势急、出血量多为崩。

来势缓、出血量少为漏。

笔者于近年内用中医治疗3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人,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青春期5例,年龄18~22岁,中年期14例,年龄35~45岁,更年期11例。

年龄46~55岁。

病程在半年以上者14例,半年以内者3例,2~3年者13例。

1.2 辨证分型本病是以月经周期提前为主证,因此辨别月经的量、色、质及伴随症是辨证治疗的关键。

经色鲜红或紫红,质稠,量多者多为实热;经色鲜红,质稠,排出不畅者多为肝热;经色红,质稠,量少者多为阴虚,经色淡,质稀,量多者多为气虚;经色黯淡,质稀,量少者多为肾虚;经色黯,有块者多为血瘀。

伴见症以面红口干欲冷饮,脉洪大为主者,多属实热;胸胁胀痛,心烦易怒,脉弦数者,多属肝热;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脉细数者,多属阴虚,纳差倦怠,神疲乏力,脉细无力者,多属肾虚;小腹疼痛,血块排出后痛减,脉弦者,多属血瘀。

1.2.1 血热型10例: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断。

血色深红,伴有心烦易怒,怕热喜冷.口干、尿赤、苔黄、质红、脉弦数。

1.2.2 血瘀型8例,经血淋漓不断,或突然下血量多,色黑有瘀块,少腹拒按,舌边有紫斑点.脉弦涩。

1.2.3 脾虚型8例,经血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畏寒喜暖,纳差便溏,身体倦怠,面色黄白,舌嫩苔白,脉细无力。

1.2.4 肾虚型4例,经血淋漓不断,色红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微无力或细数。

2 治疗方药2.1 基础方:旱莲草30g、乌梅炭15g、血余炭10g、地榆炭15g、太子参30g、黄芪30g、三七6g研粉沫,每日早、晚二次冲服。

每次6g。

2.2 临床随证加减2.2.1 血热型若阴道出血,量多势急,色鲜红或紫红,质黏稠,有味,伴见口渴欲饮,大便数日未排,舌红,脉滑数或弦数者,治以清热凉血,固涩止血,选用犀角粉(分冲),生地,丹皮,大黄(后下),侧柏炭,西洋参(另煎)。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验方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验方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验方六安塞流汤[药物组成] 生地黄、白芍、龙骨、牡蛎、地榆各30克,海螵蛸15克。

加减:头晕、气短、疲乏感较重者,加人参10克,另炖兑服;血红蛋白偏低(60g/L以下)者,加阿胶(烊化)15克。

[适用病症]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阴道出血淋漓不断或大量出血、色鲜红或紫黯,头晕,心慌,疲乏,舌质淡红或边尖红、苔薄白于或薄黄干,脉细数。

[用药方法] 每天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

必要时输血、输液支持。

血止后3~4天停药,可酌情再予益肾养血调经方药。

[病案举例] 张某,女,15岁。

患者14岁月经初潮,每次行经时间2周以上,量较多。

本次阴道连续出血已20天,今晨起出血量暴增,色红、有大血块,无腹痛,伴头晕,心慌,乏力,面色苍白,舌质淡边尖红,脉细数。

检查:血红蛋白58g/L。

西医诊断: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中医辨证】肾虚失摄,冲任不固。

急予六安塞流汤加人参(另炖兑服)10克,阿胶(烊化)15克。

服药1剂后,阴道出血明显减少。

续服5剂,阴道出血止。

观察7天未见反复。

按: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与中医学崩漏病证相似。

根据青春期少女肾气稚弱、天癸初至、冲任未盛、调摄经期和制约经血力不足的特点,本病的根本应为肾虚。

六安塞流汤中的生地黄、白芍滋阴凉血止血;龙骨、牡蛎收敛固涩;地榆凉血止血,海螵蛸收敛止血,二药皆为治崩要药。

诸药合用,共奏塞流止崩之功,对重症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有较好的止血作用。

对病程较长、多次复发的患者,重复使用亦有良效。

但对此类患者应重视止血后的补肾养血调经治疗,以期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杜绝复发。

参芪胶茜四物汤[药物组成1 党参15克,黄芪18克,当归、白芍、生地黄、阿胶(烊化)、海螵蛸各10克,龙骨、牡蛎各12克,艾叶、川芎各6克,茜草20克。

加减:血热者,加炒栀子9克;肾虚者,加鹿角胶6克;纳差者,加炒三仙(炒谷芽、炒麦芽、炒山楂)各10克;失眠者,加炒酸枣仁10克。

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

该病包括了中医的“崩漏”、“经间期出血”、“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疾病。

临床上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出血时间延长。

经量增多,甚至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止。

现对2009年~2010年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中医治疗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010年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均为本院患者。

年龄最大43岁,最小16岁,其中16~30岁者占68%;已婚88例,未婚12例;病程2~24个月;就诊时阴道出血持续时间:7~21 d者62例,21~30 d者24例,31~40 d者14例。

血红蛋白(Hb)(96.36±21.47) g/ L,红细胞(RBC)(3.21±0.87)×1012/L。

排除疾病:生殖器肿瘤、先兆流产、异位妊娠、全身出血性疾病。

1.2中医辩证①气阴两虚型,44例,证见经血淋漓不止,血色淡,质清无血块,精神疲乏,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动则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

②气滞血瘀型:30例。

证见经血淋漓不断,血色紫红,有瘀块,小腹痉痛,块下痛减,乳房胀痛,心烦易怒,舌紫暗或尖边有瘀点。

③脾虚型26例,证见经血淋漓不止,疲乏少力,面目浮肿,不思饮食,舌边有齿痕。

1.3治疗①气阴两虚型:益气养血,固冲止血。

方药: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加味。

党参,黄芪,白术,熟地,当归,炮姜,阿胶(烊化),何首乌,山茱萸,仙鹤草。

若兼纳差,大便溏泻明显者,加山药,莲子肉,砂仁以健脾开胃,利湿止泻。

②气滞血瘀型:舒肝理气,化瘀止血。

方药:开郁四物汤(《叶天士女科》)加减。

当归,生白芍,熟地,川芎,制香附,延胡索,炒蒲黄,炒五灵脂,三七粉(分冲)。

若兼心烦易怒,性情急躁者,加郁金、丹皮以清泻肝热,行气活血散瘀。

③脾虚型:补气健脾,升阳止血。

固崩止漏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98例

固崩止漏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98例

月2 3例 , 月 以上 至数 年者 1 2个 0例 。
1 2 辨 证分 型标 准 以 阴道 出血 量 多或 淋 漓 不 断 为 . 主 症 , 肝 肾 阴虚 者 见 血 色鲜 红 或 紫 红 , 稠 , 有 血 伴 质 偶
块, 头晕 耳鸣 , 腰膝 酸 软 , 五心 烦 热 , 口干 不 欲饮 , 质 舌 红, 脉细 数 ; 脾 肾 阳虚 者 兼 见 血色 淡 红 , 稀 , 块 , 伴 质 无 形 寒肢 冷 , 倦纳 少 , 神 身体较 胖 , 腰痛 , 舌质 淡 , 脉迟缓 ; 伴气 滞 血瘀 者 兼 见 经 色 紫 黯 、 有 瘀 块 , 腹 疼 痛 拒 挟 小 按, 舌质 黯紫 或舌尖 边 有瘀点 , 沉涩 ; 脉 伴气 血两 虚者 ,
CG M O tbr 0 1V l 6 1 J MC c e 2 1. o 2 .0 o
功 能性 子宫 出血 属 中 医学 的“ 漏 ” 畴 。西 医 崩 范 认 为 引起本 病 的常见 因素为精 神过 度 紧张 、 环境 改 变 、 气候 骤变 、 过度 劳累 、 养 不 良及 其 他 全身 性 疾 病 等 , 营 通过 大脑 皮 层 的神 经 递 质 , 响 丘 脑下 部 - 体 一 巢 影 垂 卵
胶 1 g 三 七 粉 3 。5剂 后 阴道 出 血 止 , 方 去 生 地 0, g 上
1g血 瘀 者 重用 益 母 草 加 至 3 g血 余 炭 1g 三七 粉 0; 0, 5,
3 。1 1 , g 3 剂 水煎 服 。对 于出血 1久者 , 从就 诊 之 日 3 可
榆 、 椿皮 、 七 粉 、 鹤 草 , 其 继 服 5剂 以巩 固疗 生 三 仙 嘱
起 开始 服药 , 血止停 用 , 至下 次月经 来潮第 4天开始重

中医医案——功能性子宫出血(五)

中医医案——功能性子宫出血(五)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辨证治愈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五例病案一:陈某,女,20岁,未婚。

初诊:1976年12月27日。

主诉及病史:阴道流血50多天不净,经量初多后少,色红或紫,稍有血块;腹无胀痛,间或乳胀。

诊查:脉略弦,舌质红有裂纹,苔黄。

肛诊:宫体前倾,稍小,质正常,附件(-)。

辨证:经漏,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发育不全。

为肝郁化火型。

治法:先疏肝清热,后滋养肝肾。

处方:丹栀逍遥散加蒲黄炭10g,仙鹤草12g,藕节7枚。

服药4剂后血止,乃予二至丸加怀山药、川断、生地、白芍等滋养肝肾之品4剂,但血止5天后又复来潮,量中,再予逍遥散加减,5剂而经净。

后月经基本正常,但基础体温单相,尚无排卵,用补肾为主的中周Ⅰ号两个周期,基础体温转为双相。

随访数年,月经正常,婚后于1982年7月妊娠,足月分娩。

病案二:龚某,女,40岁。

主诉及病史:因近3个月来经水淋沥10+~20+天,于1980年6月19日来院诊治,诉有时阴部灼热,胀痛,经前失眠,性急易怒或头晕,头痛。

诊查:脉细弦、舌苔淡黄,舌质偏红,辨证:经漏。

为阴虚肝旺。

治法:养阴平肝。

处方:白头翁二至合剂加减。

二诊:7月3日。

前天行经,量中,小腹部略胀痛,经前有头晕头痛感,脉弦细稍滑,舌质稍暗红,苔薄白。

先予逍遥散加丹参10g,3剂,继服白头翁二至合剂去生地,加制首乌12g,药后经行7天干净,再以滋养肝肾之品杞菊地黄汤巩固疗效。

7月28日行经,5天净,腹不痛,阴部亦无灼感。

此后,月经正常。

病案三:薛某,女,40岁。

主诉及病史:1980年10月6日因阴道突然大量流血,伴有血块,头晕乏力,面色苍白而急诊入院。

患者过去月经尚正常,曾孕2次,近3个月经量增多,无停经史。

经诊断性刮宫后出血渐止,病理报告为子宫内膜增殖症。

西医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无排卵型),失血性贫血。

先后输血400ml,并拟行全宫切除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观察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120例。

对照组采用性激素止血和人工周期法调整月经周期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宫阿胶膏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

评价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出血时间、止血时间的变化。

结果:经过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0.3%、治疗组为93.3%,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出血时间及止血时间明显缩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P<0.05)。

结论:清宫阿胶膏能有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好。

[关键词]清宫阿胶膏;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

当机体受到内部和外界各种因素刺激等影响时可出现症状。

治疗一般采用调节雌、孕激素的水平。

近年来,我院在采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宫阿胶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O13年9月来我院诊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78例,其中年龄最小15岁,最大55岁,平均年龄36.2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7年。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120例,两组间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性激素止血和人工周期法调整月经周期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宫阿胶膏治疗,在月经期的第一天口服清宫阿胶膏,每日3次,连续服用3~5天,重者可连续服用7天,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

治疗完成后,记录观察两组患者出血时间、止血时间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

1.3疗效标准:临床治愈:治疗后经量、经期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失,停药3个月未复发;显效:治疗后经量比治疗前减少t/3,经期在7天以内,停药3个月经周期不复发;有效:治疗后经量比治疗前有所减少或经期较治疗前有所缩短,其他症状无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经量、经期无改善。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O.3%,治疗组为93.3%,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O.05)。

2.2治疗指标: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出血时问及止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O.05),服用雌激素导致的恶心、呕吐、头晕、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亦较对照组减轻
3讨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由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导致,容易引起贫血、经期长、经量多、乏力、休克等,严重者可致死亡嘲。

临床上常用雌激素治疗,但会引起恶心、呕吐、头晕、乳房胀痛等不良表现,此外治疗期间容易导致突发性出血,治疗停止后仍有可能大量出血。

中医认为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气虚血亏,气不摄血,经不藏血,导致血液的淤滞与外流。

治疗的主要原则为补气固冲、收敛止血。

清宫阿胶膏主要成份为阿胶、牛肝粉、红枣肉、三七等,用于脾气虚损、冲任不固所致的月经过多或漏下不止。

研究显示,清宫阿胶膏能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P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缩短,可以使月经量明显减少,缩短月经周期嘲。

本研究结果表明,清宫阿胶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普通疗法(P(O.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出血时间及止血时间明显缩短(P<O.05),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P<O.05)。

由上可见,清宫阿胶膏能有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