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要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要点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要点第一节物质的构成1.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但不是唯一的微粒,也有一些物质是由离子和原子构成的。
分子构成的,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由二氧化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
3.分子的特点:(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分子很小,肉眼无法直接看见,只能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或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的仪器是普通光学显微镜;(3)分子之间存在空隙;(4)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其次是液体、固体。
;(5)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6)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和引力;(7)分子热运动在宏观上表现为扩散;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到另一处的现象。
气体扩散速度大于液体扩散速度大于固体扩散速度。
(8)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质扩散越快;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越缓慢,物质扩散越慢;4.请用分子的特点回答下列例子:一滴水中大约有15万亿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一定体积的水与一定体积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一定体积的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的空隙很大5. 50毫升的水与50毫升的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原因是:当水和酒精混合时,较小的水分子进入到较大的酒精分子的空隙中去了,所以总体积会减小。
【注意:①若同种物质混合,如100mL水与100mL混合,则总体积不变。
②芝麻与黄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的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它并不能证明分子间有间隙。
】做无规则运动,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有空隙,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空隙增大;随着压力的增大,分子间的空隙缩小。
7.(1)用分子观点解释: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里通常能闻到宜人的花香,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2)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化石油气贮存在钢瓶里。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要点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要点第一节物质的构成1.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但不是唯一的微粒,也有一些物质是由离子和原子构成的。
2.生活中有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由二氧化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
3.分子的特点:(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分子很小,肉眼无法直接看见,只能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或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的仪器是普通光学显微镜;(3)分子之间存在空隙;(4)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其次是液体、固体。
;(5)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6)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和引力;(7)分子热运动在宏观上表现为扩散;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到另一处的现象。
气体扩散速度大于液体扩散速度大于固体扩散速度。
(8)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质扩散越快;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越缓慢,物质扩散越慢;4.请用分子的特点回答下列例子:一滴水中大约有15万亿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一定体积的水与一定体积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一定体积的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的空隙很大5. 50毫升的水与50毫升的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原因是:当水和酒精混合时,较小的水分子进入到较大的酒精分子的空隙中去了,所以总体积会减小。
【注意:①若同种物质混合,如100mL水与100mL混合,则总体积不变。
②芝麻与黄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的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它并不能证明分子间有间隙。
】6.分子总是在不断做无规则运动,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有空隙,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空隙增大;随着压力的增大,分子间的空隙缩小。
7.(1)用分子观点解释: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里通常能闻到宜人的花香,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2)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化石油气贮存在钢瓶里。
七年级上浙教版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浙教版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提纲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的运动是物质发生扩散的原因,分子间的空隙为物质扩散提供了条件。
扩散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进行,而且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 扩散现象能说明:一是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二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大,液体和固体不容易压缩是因为液体和固体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小。
5.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6.托盘天平的使用:⑴调平: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②把游码拨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③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注意:调平中若指针偏左,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若指针偏右,把平衡螺母向左调】。
⑵)称量:①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②估计物体的质量,用镊子由大到小把砝码放在右盘里,并调节游码直到指针重新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注意:称量过程中若指针偏左,应该增加砝码质量或向右移动游码;若指针偏右,应该减小砝码质量或向左移动游码。
】③左盘物体的质量=右盘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⑶整理:①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②游码归“零”。
7.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如果把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8.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定义式为ρ=m/v【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或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9.(1)对于同种物质:ρ是一个定值, m与v成正比,ρ的大小与 m、v无关。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4.8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课件浙教级上册自然科学课件
1.定义:物质在发生变化后有新的物质产生,这种变化叫作________ 变化化学,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作________变化。 物理
2.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就是变化中
____有__没_有__产__生_新__的_物__质_________。
3.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_____一__定_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
①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②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着 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wùlǐ xìngzhì)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 出来。
12/9/2021
第四页,共十七页。
第8节 物理性质(wùlǐ xìngzhì)与化学性质
新知学习
新知(xīn zhī)一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______不_一有定化学变化。
12/9/2021
第五页,共十七页。
第8节 物理性质(wùlǐ xìngzhì)与化学性质
4.实验 (1)用一根(yī ɡēn)磁铁分别去吸铁粉和铁锈,铁粉__能______(填“能”
或“不能”,下同)被吸起,铁锈________不被能吸起。
(2)用滴管将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黄色的氯化铁溶液中,将会 出现什么现象?________会__出_现__红__褐_色__沉_淀_。
12/9/2021
第十四页,共十七页。
第8节 物理性质(wùlǐ xìngzhì)与化学性质
课堂 [
(kètáng)
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知识点概括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一、物态变化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存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状态的变化一般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吸热和放热。
固体熔化、液体汽化、固体升华都需要吸热,液体凝固、气体液化、气体凝华都需要放热。
1、熔化和凝固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三态的相互转化熔化一凝固图象的纵坐标表示温度,横坐标表示实验经过的时间。
下图甲为晶体的熔化图象,其中AB段表示固体吸热升温阶段;BC段表示晶体熔化阶段,此阶段要吸热,但温度基本保持不变,这个固定的熔化温度即为熔点;CD段表示液态升温阶段。
下图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图中没有相对水平的一段(即温度不变的部分),随着加热的进行其温度不断上升,直至全部变为液态。
凝固是熔化过程的逆过程。
熔化一凝固的图象2、汽化和液化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液体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它有两种表现形式蒸发和沸腾。
两者有以下四点区别:(1)蒸发是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与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2)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只能当温度达到沸点才进行;(3)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沸腾与液面气压高低相关;(4)蒸发时会从液体内部吸热,具有致冷效果;沸腾时需从外界吸收大量的热。
在水沸腾实验中,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研究水沸腾时的温度。
每组一个小烧杯,内装大约100克的温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把温度计从塑料盖子中央的孔内穿进,盖上烧杯,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没人水中。
待水温升至90℃时,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水沸腾后,继续记录温度,并注意观察水沸腾时的情况。
最后根据实验记录,在坐标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观察水沸腾时,一方面注意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另一方面观察水中气泡的生成情况。
因冷水中溶有少量空气,刚加热时烧杯底与侧壁会产生大量细小的附壁气泡;随着温度升高,气泡内水蒸气增多后气泡会在水中上浮,上浮的气泡遇到上层凉水将变小。
七上科学第四章知识整理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第一节物质的构成1、定义:分子是的一种。
2、性质:(1)分子很。
(2)分子之间存在。
(3)分子不停的做。
(4)分子之间有,分子之间存在。
3、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
4、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分子都在,还能说明分子。
分子的运动与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的,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5、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要的过程,,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7、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
8、闻到各种气味都是现象的结果。
第二节质量的测量1、一切物体都是由组成。
. 叫质量。
物体的质量是由决定的。
它不随、、、的变化而改变。
2、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单位符号是。
其他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吨= 千克 1千克= 克 1克= 毫克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 ,成人:50Kg—60Kg,大象6t;一只公鸡2Kg,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4Kg.3、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等。
实验室中常用测量质量。
4、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5、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①调平:将托盘天平放在上。
将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当指针偏左时应当如何调节平衡螺母?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移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移②称量:左盘物体质量= +(游码以端刻度线为准,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g)加砝码时,先估测,用由加到,并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用已经调平的天平测量物体时如果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左,说明左盘,此时要向或是,如果是指针偏右,则要。
注意: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相同的两张纸或加两个相同的玻璃器皿)。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二)沸腾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的剧烈汽化现象
2、蒸发与沸腾之间异同点:
汽化的方式 蒸发 沸腾
不
同
点 温度条件不同 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温度到达沸点时进行
发生地点不同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5、酸性物质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当人体涂抹在酸性或碱性物质上,必须要求是弱碱性物质,不能是一些有腐蚀性的强碱或强酸物质
四、物质酸碱性测定
1、判断酸碱性的最简单的方法:使用紫色石蕊试液
2、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3、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1、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空隙的大小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最大,固体分子间的距离最小。
三、分子处于不停运动中
1、分子还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2、扩散现象就能充分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又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3、分子之间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作用力,大小一般为固体分子作用力最大,气体最小几乎可以忽略。
【注】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有吸收热量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熔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非晶体没有熔点。
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硫代硫酸钠:48℃;金属中钨的熔点最高
三、凝固:熔化的逆过程
1、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向外界放热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第4节、物质的构成
七年级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4.1物质的构成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第二,固体第三),现象:气体很容易压缩,固体和液体不容易压缩。
3、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扩散现象。
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且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4、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2 质量的测量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2、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用“kg”表示。
常用质量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
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3、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重、难)①调平。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节衡量两端的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
②称量。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这时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③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
4.3 物质的密度(重、难)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l)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2)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 密度的公式:ρ=m / v(公式变形:m=ρv v=m/ρ)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水银的质量为13.6×103千克,3、密度的单位:(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克/厘米3,(2)两者的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3) 水的密度: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其含义是:1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00千克,或1立方厘米水的质量是1克。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要点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要点第一节物质的构成1.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但不是唯一的微粒,也有一些物质是由离子和原子构成的。
2.生活中有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由二氧化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
3.分子的特点:(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分子很小,肉眼无法直接看见,只能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或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的仪器是普通光学显微镜;(3)分子之间存在空隙;(4)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其次是液体、固体。
;(5)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6)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和引力;(7)分子热运动在宏观上表现为扩散;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到另一处的现象。
气体扩散速度大于液体扩散速度大于固体扩散速度。
(8)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质扩散越快;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越缓慢,物质扩散越慢;4.请用分子的特点回答下列例子:一滴水中大约有15万亿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一定体积的水与一定体积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一定体积的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的空隙很大5. 50毫升的水与50毫升的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原因是:当水和酒精混合时,较小的水分子进入到较大的酒精分子的空隙中去了,所以总体积会减小。
【注意:①若同种物质混合,如100mL水与100mL混合,则总体积不变。
②芝麻与黄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的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它并不能证明分子间有间隙。
】6.分子总是在不断做无规则运动,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有空隙,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空隙增大;随着压力的增大,分子间的空隙缩小。
7.(1)用分子观点解释: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里通常能闻到宜人的花香,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2)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化石油气贮存在钢瓶里。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复习提纲(答案)第四章物质的特性.doc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复习提纲(答案)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水是水分了由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半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分子处于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物体的体积很难丿玉缩是因为物质内部的分子之间不但存在引力,同时也存在斥力。
2. 分子间的空隙和分子的运动是物质发生追的原因,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但在气体屮扩散的最快。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
所以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第2节物质的质量1、质量表示物体所禽物质的多少,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和状态, 的改变而改变,它是物体木身的一-种属性。
我国为宇航员研制了宇航服,这种宇航服每套约120千克。
当宇航员从地面出发到达太空时,宇航服的质量将不变。
2、质量的主单位(标准单位)是T•克,符号kq。
单位换算:0.36吨=360千克, 0.5千克二500克,20毫克二0.02克。
3、感受质量的大小(填单位):一个鸡蛋约为50克,一个苹果约为150克,—个成人约60 T•克, 一头大象约6吨;…只公鸡约2千克,一个铅球约为4_千克。
4、在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常用仪器是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请填写托盘天平的构造:①指针,②分度盘•④右托盘,⑤平衡螺母,⑥横梁标尺■⑧祛码,•⑨游码,⑩锡了。
5、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步骤:(填文字)⑴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丄,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刻度线;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 使指针对准分度盘小央刻度线或在分度盘111央刻度线左右作⑩等幅摆动,此吋横梁平衡。
⑵把被测物放在左盘,估计物体的质量,用银了向右盘由大到小的加减祛码(左物右码),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恢复平衡。
则被测物质量=所用祛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B|J: m左=m£+m游)(注意标尺的最小刻度值; 读游码左侧所指的刻度值)。
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精)
4.1 熔化与凝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能判断并例举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明确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学会根据数据画出图像,并会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能说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区别:温度、物质状态,并会例举几种常见晶体与非晶体。
会利用熔点和熔化吸热等知识分析解释常见生活现象。
理解熔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能说出海波和冰的熔点。
了解凝固与凝固点,明确凝固是与熔化相反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三、教学难点:实验的观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铁架台、酒精灯、烧杯、试管、硫代硫酸钠和松香、手表、火柴、酒精温度计、石棉网、70℃左右的热水、牙签、学生探究报告。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归纳)(1)水←→冰;液体←→固体(引入课题:熔化和凝固)(2)液体和固体的相互转变与温度变化有关。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与温度有关)设问:(1)物质的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呢?(2)不同的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是一样的吗?<二>新授:1、学生实验:海波和松香的熔化实验(说明:第一、二大组做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实验,第三、四大组做松香的熔化实验。
其中每四人为一实验小组。
)<1>实验前的指导①介绍实验的装置(水浴法如下图:)②简单回顾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③提醒学生注意控制水温比硫代硫酸钠或松香高5℃。
实验中要注意搅拌,以使它们受热均匀。
④注意人员分工、合作。
(实验时甲、乙、丙、丁4人要有明确的分工:甲负责报时,每半分钟或一分钟报一次时间,乙负责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和物质的状态变化,每听到甲的一次报时,要立即报告物质的温度和状态;丙负责用细竹针搅拌,丁负责记录,及时记录时间、物质状态和温度。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归纳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归纳一、熔化与凝固1、物质从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______态变为 ______态的过程叫凝固。
______需要吸收热量, ______需要放出热量。
2、根据固体熔化时的特点,把固体分为两类:______ 、______。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______,即有无熔点。
3、晶体举例:金属、食盐、海波(大苏打、硫代硫酸钠)、明矾、石膏、水晶、冰 ____________________。
. 非晶体举例:松香、塑料、橡胶、玻璃、蜂蜡 ___________。
4、晶体熔化必须满足两个条:______、______。
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 ______ ;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 ______;5、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6、熔点是晶体固液两态的分界温度:当物质的温度大于熔点时为 ______态,当物质的温度等于熔点时为 ______态,当物质的温度小于熔点时为 ______态。
7、记住几种晶体的熔点:冰______ 、海波 ______。
二、汽化与液化1、物质从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叫液化(也称 ______),物质从______态变为______ 态的过程叫汽化。
______需要吸收热量,______需要放出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______、______。
3、两种汽化方式的比较:4、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______、______、______5、液体沸腾的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______、______。
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6、沸点是液体 ______ 时的温度,不同的液体沸点 ______,因为液体的沸点还与液体表面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 ______,所以同一液体的沸点在不同情况下也是不同的。
7、记住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______、酒精的沸点______ 。
8、液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4.7 升华与凝华课件浙教级上册自然科学课件
12/7/2021
第三页,共十八页。
第7节 升华(shēnghuá)与凝华
新知学习
新知一 升华(shēghuá)与凝华
1.实验 玻璃容器里装有碘晶体。用酒精灯给容器加热时,容器中出现了什 么现象?_______容_器__中_出__现__了_紫__色__的_蒸。气停止加热后,容器里的碘又发生
12/7/2021
第十六页,共十八页。
第7节 升华(shēnghuá)与凝华
课堂小结
固体
(gùtǐ)
升华 吸热
凝华 吸热
气体
12/7/2021
第十七页,共十八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7节 升华与凝华。用酒精灯给容器加热(jiā rè)时,容器中出现了什么现象。(1)定义:物质从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作 凝华。(2)热量变化:物质凝华过程需要________热量。雾:在没有风时,暖湿气流在地面附近液化成小水珠。露: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12/7/2021
第一页,共十八页。
第4章 物质(wùzhì)的特性
第7节 升华 与凝华 (shēnghuá)
新知学习
12/7/2021
互动探究 课堂小结
第二页,共十八页。
第7节 升华(shēnghuá)与凝华
重要提示: 1. 升华和凝华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转变,此变化过程中没有变
12/7/2021
第十页,共十八页。
第7节 升华(shēnghuá)与凝华
[课堂(kètáng)
初一上册科学第4章_物质的特性_课堂笔记和重点[1]
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一节熔化和凝固1.教学目标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表现的不同点。
能说出几种典型的晶体和非晶体。
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
能根据有无熔点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能说出硫代硫酸钠(海波)和冰的熔点。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特点;能根据液体凝固的特点,大致做出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2.知识体系熔化(吸热)固态液态凝固(放热)概念: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不同晶体有不同的熔点,熔点熔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冰的熔点为0℃,海波的熔点为48℃熔化条件达到熔点晶体继续吸热固体常见晶体:海波、冰、石英、金刚石及各种金属非晶体无一定的熔化温度常见非晶体:沥青、玻璃、松香、橡胶、塑料等3.教学重点晶体的熔化与凝固4.教学难点熔点、凝固点5.学习准备在两个玻璃杯里装入一些热水,杯口上放有两只小碟,再将一块奶糖和一块冰块分别放小碟上,通过观察,比较冰块和奶糖发生的变化(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筷子戳冰块和奶糖)。
6.讨论1.晶体熔化的特点:(1)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化在一定的温度下开始,在一定的温度下结束。
(2)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收热量。
2.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哪几个因素有关?你可以用哪些事实来说明?3.在寒冷的南极地区,气温常达-40℃以下,在那里测量气温应该选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为什么?(已知固态水银熔点-38.8℃,固态酒精的熔点是-117℃)4.根据晶体熔化和液态晶体凝固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吸热一定会熔化B、达到0℃的冰一定会熔化C、0℃的水放热,水温立即降低D、0℃的水吸热,水温立即升高5。
如图,为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像,试Array分析各线段和各线段的连接点有什么意义?6.熔点表(1)知道表中的物质都是晶体。
(2)确认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3)了解哪些是低熔点物质?哪些是高熔点物质?它们在常温下处于什么状态?(4)记住冰的熔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熔化与凝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能判断并例举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明确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学会根据数据画出图像,并会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能说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区别:温度、物质状态,并会例举几种常见晶体与非晶体。
会利用熔点和熔化吸热等知识分析解释常见生活现象。
理解熔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能说出海波和冰的熔点。
了解凝固与凝固点,明确凝固是与熔化相反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三、教学难点:实验的观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铁架台、酒精灯、烧杯、试管、硫代硫酸钠和松香、手表、火柴、酒精温度计、石棉网、70℃左右的热水、牙签、学生探究报告。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归纳)(1)水←→冰;液体←→固体(引入课题:熔化和凝固)(2)液体和固体的相互转变与温度变化有关。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与温度有关)设问:(1)物质的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呢?(2)不同的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是一样的吗?<二>新授:1、学生实验:海波和松香的熔化实验(说明:第一、二大组做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实验,第三、四大组做松香的熔化实验。
其中每四人为一实验小组。
)<1>实验前的指导①介绍实验的装置(水浴法如下图:)②简单回顾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③提醒学生注意控制水温比硫代硫酸钠或松香高5℃。
实验中要注意搅拌,以使它们受热均匀。
④注意人员分工、合作。
(实验时甲、乙、丙、丁4人要有明确的分工:甲负责报时,每半分钟或一分钟报一次时间,乙负责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和物质的状态变化,每听到甲的一次报时,要立即报告物质的温度和状态;丙负责用细竹针搅拌,丁负责记录,及时记录时间、物质状态和温度。
)出示实验记录表:<2>、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逻指导,促使学生较好完成实验。
针对实验记录:问:<3>、选择实验完成较好的一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将其呈现出来。
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实验记录:出示松香的熔化实验记录:针对实验记录表格,问:①为了更直观反映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如何将实验数据转化为曲线图象?②教师示范板演用描点法画出图像。
要求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模仿画出图象。
选几个学生画的曲线图,通过幻灯展现,让学生讨论并总结得出画曲线图的注意要点。
a、注意横坐标、纵坐标所示物理量并标出单位。
b、注意曲线反映温度的连续变化,不能画出折线。
c、由于实验存在误差,故对实验数据应作一定处理。
2、教师通过动画课件展示硫代硫酸钠和松香的熔化过程及熔化曲线图。
(1)根据硫代硫酸钠的熔化曲线图思考:(硫代硫酸钠的熔化曲线图)①线段AB、BC、CD各表示硫代硫酸钠处于什么状态?其中表示熔化过程的是哪一段,为什么?②硫代硫酸钠的熔化过程共用了多少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物质吸热吗?温度如何变化?(2)比较硫代硫酸钠和松香的熔化曲线图,讨论:(松香的熔化曲线图)松香和硫代硫酸钠的熔化过程中存在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学生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得出:松香和硫代硫酸钠熔化过程中的异同点:教师进一步总结: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固体物质在熔化时温度和物态变化情况都是一样的。
我们将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称为晶体。
象硫代硫酸钠、明矾、石膏、水晶、金属等都属于晶体;将不具备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称为非晶体,如松香、玻璃、蜂蜡、橡胶、塑料等等。
晶体熔化时温度称为熔点。
3、出示课本表格如下:几种晶体的熔/℃(1)组织学生讨论:请仔细分折图,你从图中得哪些信息?师生共同总结:金刚石的熔点最高;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硫代硫酸钠熔点为48℃,冰熔点为0℃;不同的钢(1300℃—1400℃)由于所的成分不同,熔点也不同;高熔点物质常温下呈固态,低熔点物质常温下呈液态、气态。
(2)引导学生质疑并思考:①为什么硫代硫酸钠的熔点是48℃,与我们实验中测得的结论不能完全吻合?②20℃、-20℃、-30℃、-42℃水银呈什么状态,在零下40℃时应选用什么温度计?4、师问: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你能由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来推出它们的凝固过程吗?试画一画硫代硫酸钠的凝固图像。
待学生动脑动手后,教师出示动画课件,形象的展示硫代硫酸钠和松香的凝固过程及图象。
教师进一步提问:观察图像,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Δ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与晶体的熔点相等。
Δ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三>课堂小结:1、在这一堂课中,你学到哪些知识和技能?2、课堂练习:请结合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来谈生活中的一些应用4.1 汽化和液化(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能借助实验分析液体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够列举并分析增大和减少蒸发的事例。
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此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3、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说明蒸发的实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的实验技能、初步科学探究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液体的汽化;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三、教学难点:液体蒸发时吸热,使物体温度降低四、教具准备水、棉花、食用油、温度计、两张同样大小的过滤纸,酒精、热水、两只烧杯、一只塑料袋。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在黑板上用沾有酒精的棉花写两个字,如“汽化”过一会儿黑板上的字迹逐渐消失。
师:黑板上用酒精写的字怎么没有了?这些酒精到哪里去了?生:变成气态的酒精或气体。
师:雨后地上的水坑,一会儿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水到哪里去了?生:水也变成水蒸气了.(讲述)物质不仅可以在固、液态之间相互转化。
物质的液、气态在一定条件下,也能相互转化。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液、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引出课题)(二)新课教学[1]、汽化和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反之,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或凝结。
液态 气态 [2]、汽化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汽化现象? (学生举例回答)雨后天晴,地上变干;湿衣服晒干;煮沸的水冒水气……师:这些现象好象有些不同,那么不同在哪儿呢?生:雨后天晴,地上变干;湿衣服晒干所需时间较长,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不明显,而煮沸的水冒水气比较明显。
师:虽然这些都是汽化现象,但方式不一样。
一般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像雨后天晴,地上变干;湿衣服晒干,属于蒸发现象。
那么蒸发有何特点?在夏日或在严冬时,值日生拖过的走廊有没不会干的时候?(学生讨论得出)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1.蒸发(1)像这种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展示)图蒸发现象的微观本质师:从分子角度看,组成液体的分子是如何运动的?生:蒸发实质上就是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离开液面的过程.(讨论)洗过的衣服晾干时,有时干得快,有时干得慢,这说明了什么?(蒸发有快慢之分)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蒸发的快慢呢?(学生分组讨论:建立假设并分别设计实验方案来检验假设、检验学生假设)教师提供实验器材:两张同样大小的过滤纸,酒精、热水、两只烧杯、一只塑料袋。
思考如何利用上述器材来验证你的假设(并记录研究报告)交流讨论合理的实验方案:A 、把两张同样的过滤纸浸入酒精中,同时取出,分别贴在装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外壁上,过一会取下,看哪张先干?B 、把两张同样的过滤纸浸入酒精中,同时取出,把一张过滤纸摊开,另一张折叠两次,过会观察哪张先干?C 、把两张同样的过滤纸浸入酒精中,同时取出,把一张过滤纸摊开放在桌面上并用书扇,另一张摊开放入塑料袋,过会观察哪张先干?教师指导,巡视,学生实验操作。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温度 (同种液体)液体的表面积汽化液化(凝结)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讨论:下列事实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1.夏天晾衣服比冬天干得快。
2.把衣服撑开晾比堆放在一起晾干得快。
3.衣服在有风时晾比在无风时晾干得快。
师: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利用这一道理来加快蒸发?(学生举例回答:如晒稻谷,干头发,)师:回顾刚才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每次比较蒸发快慢用的液体全是—水。
因此,上述三个结论,必须加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什么?生:同种液体。
(板书强调:同种液体)(讨论)不同的液体蒸发的快慢一样吗?能用实验来证实你的结论吗?(学生分组讨论得出)不同的液体蒸发的快慢不同。
如酒精和汽油的蒸发就比水要快得多,而食品油的蒸发则比水要慢得多。
(实验验证)将酒精、水、食品油分别取少量涂在黑板上,比较三者蒸发的快慢.(进一步讨论)酒精是否一定比水蒸发得快?在实验过程中,还要保证什么条件相同?生: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三个条件相同。
(小结)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液体,蒸发快慢不同.师:蒸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时我们要尽量增大或加快蒸发,有时则要尽量减少或减缓蒸发。
你能举出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吗?(学生举例回答并加以分析)指导学生阅读书上图干手器的作用、图喷灌、滴灌的目的,这两幅图用到了什么知识?(讨论)液体蒸发时,是向外界放热,还是从外界吸热?液体蒸发后,温度是否会发生变化? (实验)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手臂的皮肤上滴一滴酒精,体会有什么感觉?再对着滴酒精的地方吹一口气,体会又有什么感觉?(学生猜测原因)(进一步实验)1.温度计置于空气中,读数是______.2.温度计插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读数是__________.3.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读数怎样变化?____________.最低的温度是_______.师:涂有酒精的温度计示数下降是什么原因?(学生解释实验现象同时大胆推测温度计的示数将如何变化.)(小结)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液体由于蒸发温度降低后,会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从而也会导致周围的物体温度降低.(3)液体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物体的热量,使物体的温度降低.,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液体蒸发时要吸热,从而使温度降低?(学生举例回答并加以解释)(讨论)从游泳池的水中上来的人为什么感觉比在水中冷?被风一吹为什么觉得更冷?夏天煽扇子时,空气温度没有降低,为什么会感到凉爽些?(阅读)人体是如何利用汗液的蒸发来调控体温的?(三)课堂小结让学生自行小结学了这节课后有哪些收获,有哪些感受.(四)课堂练习(讨论) 1.同学们在早上饮豆浆时,如果豆浆太热,你们用哪些简单的办法使豆浆较快地冷却下来?试说明这样做的理由.2.在大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五)布置作业4.1 汽化与液化(2)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经历“水的沸腾”实验过程,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感知水沸腾是一种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