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导游词

合集下载

天坛公园导游词14篇

天坛公园导游词14篇

天坛公园导游词14篇天坛公园导游词14篇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天坛公园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天坛公园导游词1天坛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在永定门内大街路东。

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 年 ), 以后经过不断的改扩建,至清乾隆年间最终建成。

天坛占地达273 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皇穹宇、斋宫、神乐署、牺牲所等。

1918 年辟为公园。

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内坛由圜丘、祈谷坛两部分组成,内坛北部是祈谷坛,内坛南部是圜丘坛,一条360 米长的丹陛桥连缀两坛,两坛的主要建筑就集中在丹陛桥两端,丹陛桥南端有圜丘、皇穹宇,北端有祈年殿、皇乾殿。

丹陛桥也称海攫大道 , 是一条巨大的砖砌高台商道,也是天坛建筑的主轴线。

在丹陛桥的东侧建有与天坛祭祀功能相适应的附属建筑:宰牲亭、神厨、神库等。

丹陛桥西侧有斋宫, 斋宫是举行祭天大典前皇帝进行斋戒的场所。

外坛为林区 , 广植树木,外坛的西南部有神乐署,是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及培训祭祀乐舞生的场所。

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 北京天地坛初建成时开始,天坛作为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专用祭坛的历史一直延续了 490 余年,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也结束了贯穿中国历史达五千年的祭祀史,专用于为皇帝祭祀服务的天坛从此" 任人游览",1918 年民国政府将天坛辟为公园,实行售票开放。

1951 年北京市政府组建了天坛管理处,1957 年天坛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

1961 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坛公园导游词2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祷丰年的专用祭坛,是全国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

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整个天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祈年殿、回音壁等耳熟能详的建筑都位于内坛。

天坛导游词(三篇)

天坛导游词(三篇)

天坛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殿,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

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

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祈年殿,将屋顶改为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____年遭遇了英法联军的洗劫,____年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蹂躏,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了着名的旅游景点,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线路开始游览。

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

圜丘坛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

每道墙都有四组门,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皇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

来到圜丘坛下,我们马上就要开始登坛了,不过要请您留心数一数,每一层坛面有多少台阶。

到了最高层,大家都会发现,坛上所有的阶数,都是九或九的倍数。

这些难道都是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古人认为九的极阳数。

所以工匠们变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坛的“崇高”之意。

谢谢你们来北京天坛,欢迎下次再来啦!天坛导游词(二)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的著名景点之一——天坛。

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天坛的历史、特点和文化含义。

天坛位于北京市的南部,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主要场所。

天坛占地面积约为273万平方米,有如一片绿中深红的海洋,充分展示了明清时期建筑群的宏伟气势。

天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至今已有超过五百年的历史。

明朝皇帝为了祈求丰收和国家安宁,每年都会来到天坛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传统,每年冬至日也会在天坛举行祭天仪式。

天坛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圜丘(主体建筑)、皇穹宇和祈年殿。

圜丘是天坛的核心,是皇帝祭天的地方。

皇穹宇位于圜丘的北面,是一座圆形的建筑,代表天圆地方,象征天地之间的永恒和谐。

天坛导游词稿三篇

天坛导游词稿三篇

天坛导游词稿三篇天坛导游词稿一: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的天坛!我是今天的导游,将为大家介绍这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建筑群。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的场所,也是中国古代祭天文化的瑰宝。

天坛占地面积约273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祭祀建筑群之一。

它包括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坛等建筑,整个建筑群呈现出圆形布局,象征着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

首先,我带大家来到祈年殿。

祈年殿是天坛的核心建筑,也是皇帝祭天的场所。

殿内有一块石坛,称为祈年坛,是皇帝祈求丰收的地方。

在这里,皇帝会进行隆重的祭天仪式,祈求上天保佑百姓平安、国泰民安。

接下来,我们来到皇穹宇。

皇穹宇是天坛的最高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

它高38米,直径约30米,由28根檩柱支撑着巨大的蓝色琉璃瓦顶。

穹顶上有一块巨大的天心石,据说是明代修建天坛时从河南运来的。

在穹宇内,皇帝会祭祀天地,表达对天地的敬畏之情。

最后,我们来到圜丘坛。

圜丘坛是祭天的核心地点,它呈圆形,高约4.5米,直径约约66.5米。

坛上有三层台基,象征着天地人之间的联系。

在坛上,皇帝会献上精心准备的祭品,同时祈求丰收和国泰民安。

天坛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的建筑设计和祭祀文化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天地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同时,天坛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天坛的宽阔广场上,您可以感受到古建筑的庄严肃穆,也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园林景观。

我希望通过今天的介绍,大家对天坛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认识。

希望您在天坛度过愉快的时光!谢谢大家!天坛导游词稿二: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的天坛!我是今天的导游,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古老而神圣的建筑群。

天坛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也是中国古代祭天文化的代表。

它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占地面积约273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祭祀建筑群之一。

首先,我带大家来到祈年殿。

祈年殿是天坛的核心建筑,是皇帝祭天的场所。

天坛导游词(通用15篇)

天坛导游词(通用15篇)

天坛导游词(通用15篇)天坛导游词1各位游客:你们好,我叫__,这天由我来做你们的导游!这天我们旅游的景点是天坛,此刻,让我们一齐上车,请注意系好安全带。

此刻,我们已经到达天坛,请各位游客下车。

游客们,当一进正门,我们将会看到许多个形状像坛子似的建筑,据说这个景点在一八六零年曾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一九零零年还遭受到八国联军的蹂躏。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那里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

此刻我们就以皇帝登坛的路线进行游览。

首先我们观赏第一个坛,它叫“圆丘坛”,它有两个防护墙,还有一些阶梯和古人的雕像。

此刻我们要登坛了,游客们,请你们最好数一下脚下的阶梯,到了二楼,你们会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雕像,他们都是古代的名人。

游客们,此刻你们能够自由观赏,但请注意,不要乱涂乱画,带小孩的游客请管理好自己的小孩,一小时后,我们将会前往“天库”。

此刻我们已经到达“天库”了,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上面有三个石头,它们被称为“三音石”。

只要你们在第一块石头拍手一下,它就回声一下,在第二块石头拍手一下,它就回声两下,在第三块石头拍手一下,它就回声三下,所以,它们才被称之为“三音石”。

此刻,是游客们自由活动时间,三小时后,我们在天坛正门集合,谢谢大家!天坛导游词2北京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

天坛公园土也广大,古柏参天,建筑精美。

下面是为你带来的天坛导游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天坛导游词1大家好,我是这次旅游的导游,我姓__,大家可以叫我__导!现在快到目的地--北京天坛,所以我先给大家将一些注意事项:“礼貌、卫生、秩序、眼看手勿动、禁止乱涂乱画”这五点,记得哦!乘客们,旅游景点已到,请大家有秩序的下车!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坛的正门,这里是皇帝前来祭祀时进出的大门。

现在,就让我一一地为大家介绍吧!天坛,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

介绍北京天坛导游词(精选20篇)

介绍北京天坛导游词(精选20篇)

介绍北京天坛导游词(精选20篇)介绍北京天坛篇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

我要告诉你关于天坛的传说。

现在抬头一看,这就是美丽的天坛,远远望去是一座八角宝塔。

天坛是王宫的主峰。

寺峰深而古,峰顶突起,诸峰降伏,是我独享的。

从南到北,中间高,两边低,仿佛屋顶像一座王宫,叫做吴王山。

天坛原名琼林台。

因为皇帝在山顶立坛祭天,应该是天坛,供后人纪念。

为了纪念皇帝的老师盖华对皇帝的指导,天坛前的山被称为盖华峰。

我们走过天坛,然后来到望京寺,人们可以在那里欣赏天坛的风景。

天坛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礼遇保护单位。

位于北京正阳门,东南面,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雨、祈福、祝寿的专用祭坛。

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完善的祭天古建筑群。

总面积273平方米。

它于1918年作为公园正式开放。

祭坛是一个三层圆形石台,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

所以;明清时期北京的天坛与前代的城郊坛有着相同的起源。

天地坛改名天坛。

沿着明朝,天坛至今仍在使用。

自乾隆八年1743年开始,天坛多次修缮,天坛终于形成南北两坛,井然有序的盛世风格。

天坛到处都是美景,不能说。

希望你有机会认真享受。

各位来宾,我的介绍到此结束。

如果您在访问期间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问我,我会再解释一遍。

谢谢大家!介绍北京天坛导游词篇2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天坛旅游社的导游,我姓徐,大家请叫我徐导游。

我们旅游的地方是北京天坛。

从北天门进去,先映入眼前的是祈谷坛。

祈谷坛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长廊,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的说法建立的。

往前走,过了丹陛桥,就来到皇穹宇。

皇穹宇位于圜丘坛以北,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

清乾隆十七年重建,改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

其正殿及东西庑共围于一平整光滑的圆墙之内,人们在墙的不同位置面墙说话,站在远处墙边的人,能十分清晰地听到,此为回音壁。

天坛导游词5篇

天坛导游词5篇

天坛导游词篇1北京天坛地处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

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

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

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

这个建筑综合体是帝王祭天的场所,它创造了一个象征性的联系,来加强孔子的社会的等级制度。

总面积为273公顷。

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

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9年,北京天坛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帝祭天建筑。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

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

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

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

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也是天坛的主要建筑。

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

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欲称祭天台。

回音壁是天坛的圆形围墙。

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

北京天坛的导游词天坛导游词篇2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浏览的是举世闻名的天坛。

天坛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北京城内崇文区永定门大街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天地坛。

嘉靖九年(1530年)增建圜丘坛、皇穹宇,改称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之地。

天坛由圜丘、祈谷两坛组成。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圜丘坛,坛北为皇穹宇,是放置圜丘祭祀神牌之处。

东西各有配殿5间,周围有圆形围墙环绕,墙壁面平整光滑,声波可由墙壁传递,这就是有名的“回音壁”。

最全天坛导游词(六篇)

最全天坛导游词(六篇)

最全天坛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____。

下面我要给大家讲讲天坛的传说,此刻大家抬头看一下这就是美丽的天坛,从远出看是个八角形宝塔。

天坛是王屋的主峰,高峰耸寺深古纵横,一峰突起,万峰臣伏,唯我独尊,从南向北看中间高,两边低,好似屋顶像王者之屋,称王屋山。

天坛原名叫琼林台,因皇帝在山顶设坛祭天,后人为了纪念,该为天坛。

为了纪念皇帝老师华盖对皇帝指点,把天坛峰前的山叫华盖峰。

我们走过天坛,又来到了望景寺,那里能够这人观赏天坛的风景。

天坛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礼貌保护单位。

于北京正阳门,东南方自,为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寿年专用祭坛,是世界上此刻规模最大,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筑群。

总面积____平方米。

____年作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坛为三层圆形石台,坛区占地____万余平方米。

因此;明清时期北京的天坛与历朝代郊坛有一脉相承的渊源。

天地坛遂改称为天坛。

消沿明制,天坛一称沿用至今。

从乾隆八年____年起,对天坛建筑进行了多次修理,天坛最后构成了南北两坛,规制严谨的盛郎风貌。

天坛到处有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期望你有机会细细游赏。

最全天坛导游词(二)各位游客,我的介绍就到那里,如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有其他问题,请向我询问,我会再进行讲解。

谢谢大家!游客们,大家好!此刻我们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天坛路,我想有的朋友已经猜到了,我们的下一个景点就是美丽的天坛。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

占地约____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天坛最光彩夺目。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

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的场所。

同时,它也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顶峰,全用木材就完成了这一惊世杰作。

天坛另一美妙之处,是奇妙的回声。

站在中心叫一声,你会听到从地层深处传来的明亮而深沉的回响,这声音仿佛来自地心,又似乎来自天空,所以人们为它取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天心石”。

天坛导游词精选15篇

天坛导游词精选15篇

天坛导游词天坛导游词精选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总归要编写导游词,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天坛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天坛导游词1天坛,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

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种面积为273万平方米。

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

北围墙为孤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为方形。

这种南方北圆,,通称“天地墙”,象徽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以上就是天坛的故事,时间不早了,现在,大家自由参观拍照吧!——转眼间,我们的北京天坛一日游又结束了,大家有秩序的坐车回家吧!天坛导游词结束语现在我们从祈谷坛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一条连檐通脊的长廊,共有七十二间,俗称七十二连房,它不仅用来连接神厨神库,而且也是祭祀时运送祭品的通道,在长廊的东头,就是宰牲亭,就是前面所说过了鬼门关的牲畜要道这里来屠宰。

而在长廊的东南方向,有八块巨大的青石,称为七星石,都是风水镇石。

可是这里命名有八块石头为什么叫七星呢?原来明代在这里放的的确是七块石头,而最小的那一块则是清代增添上的。

关于七星石的说法每个朝代都不同。

在明代,有个道士和皇帝说祈年殿的方位不好,不利于国家,所以就在这里放了象征着北斗七星的七块石头。

而在清代,康熙皇帝为了给满族爱新觉罗氏寻找从东北如主中原的理论依据,就派人考察山脉,发现泰山是长白山的余脉,所以就在原来七块石头的东北方有放了一小块儿青石,象征东北长白山,如果按这种说法,那八块石头就应该叫做七峰东岳。

暂且不管他们怎么定论了。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天坛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

同时也请您把天坛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

有关天坛的导游词(精选6篇)

有关天坛的导游词(精选6篇)

天坛的导游词有关天坛的导游词(精选6篇)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往往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

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天坛的导游词(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坛的导游词1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天坛。

我是你们的导游丁培尔,大家可以叫我丁导。

天坛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始建于明朝,是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9处景观之一。

下面请大家跟着我,一起去参观天坛的主体建筑——祈年殿。

祈年殿建于1420年,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也是北京旅游的标志。

1751年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

1889年毁于雷火,数年后按原样重建,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祈年殿四周的围墙是方方正正的,而祈年殿本身从下至上都是圆形的,这代表了“天圆地方”。

殿中有28根柱子,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最长也是最精美、红色雕金的四根柱子,位于中央,叫“龙柱”,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第二种是位于中圈朱红色的十二根柱子,叫“金柱”,代表一年中的十二个月。

第三种是位于外圈与殿身成一体的十二根巨柱,叫“檐柱”,代表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

第二种加第三种24根柱子代表了一年中的24个节气,三种总共28根柱子代表了28个星宿。

据说祈年殿是仿照古代明堂设计建造的。

天坛的美景说也说不尽,看也看不完,大家可以细细欣赏。

天坛公园是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游玩时请注意爱护文物,不要乱涂乱抹,并注意环境卫生。

两小时后我们大门口见,祝大家玩得开心!天坛的导游词2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是明朝的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的圣坛。

来到圜丘坛下,我们马上要开始登坛了,不过您要留心数一数,每层的坛面都有多少台阶。

到了最高层大家会发现,坛上的所有的台阶都是九或是九的倍数。

这些难道是巧合吗?当然不是,因为九是极阳数,所以工匠使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坛“崇高”之意。

说完了神坛的奇妙,我再给你们介绍一下祭天大典的盛况。

天坛导游词15篇

天坛导游词15篇

天坛导游词15篇天坛导游词1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们现在在天坛的昭亨门,也就是现在天坛的南大门。

天坛,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天坛,建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与紫禁城(故宫)同时兴建。

耗时14年,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

其占地273公顷,比故宫大3.7倍,略小于颐和园。

整个建筑布局呈"回"字形,分为内外坛两大部分,各有坛墙围括。

外坛墙总长6416米,原来仅设西门,为天坛的正门,是当年皇帝前来天坛祭祀时进出的大门。

现在的东、南、北各门,都是后来开辟的。

内坛墙总长3292米,分设有东、南、西、北四大"天门"。

明代初年,祭天地都在此处举行,名为天地坛。

嘉靖九年(1530年),在北郊另建方泽坛(地坛)后,才实行天地分祭,从此这里专门用于祭天,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坛。

历代封建皇帝对祭天活动都极为重视,每年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

第一次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至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祀(si)"皇天上帝"保佑五谷丰登,第二次是在冬至,至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收,感谢天帝的保佑之恩。

新中国成立后,天坛回到了真正当家作主的人民手中,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从南门进去,向北走,首先看到的就是在昭亨门西面的三座高大的石台,它叫作台。

台上有长杆,叫望灯杆,该杆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杆长九丈九尺九寸。

祭天时,三根灯杆上各吊一只直径六尺、高八尺的大灯笼,所用特制,长四尺,粗一尺,并铸有凸龙花纺。

燃点时不灭,不流油,不剪蜡花,可燃烧十二个小时,名为“蟠龙通宵宝蜡”。

此刻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圜丘坛俗称祭天台,这是名副其实的天坛。

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是一座四周由白石雕栏围护的三层石造圆台,通高五米,明、清两代,每年冬至日皇帝亲临的祭天礼仪,就在此坛举行。

天坛公园导游词

天坛公园导游词

天坛公园导游词天坛公园导游词(精选12篇)天坛公园导游词篇1天坛是北京"天地日月'诸坛之首,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一座典型坛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

每年孟春祈谷、孟夏祈雨、孟冬祀天。

无论从架构、力学还是美学角度来看,天坛都是出类拔萃、举世无双的建筑杰作。

现已辟为公园开放,昔日的皇家坛庙现已成为北京市区富有特色的旅游公园。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占地273公顷,面积占整个崇文区的1/4。

天坛建筑布局呈"回'字形,有垣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有斋宫、圜丘坛、祈年殿、长廊、万寿亭、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和古柏等名胜古迹。

天坛是王屋的主峰,高峰耸寺深古纵横,一峰突起,万峰臣伏,唯我独尊,从南向北看中间高,两边低,好似屋顶像王者之屋,称王屋山。

天坛原名叫琼林台,因皇帝在山顶设坛祭天,后人为了纪念,该为天坛。

为了纪念皇帝老师华盖对皇帝指点,把天坛峰前的山叫华盖峰。

坛为三层圆形石台,坛区占地20万余平方米。

因此;明清时期北京的天坛与历朝代郊坛有一脉相承的渊源。

天坛公园导游词篇2北京天坛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

占地约273万平方米。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xx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

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

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天坛公园导游词篇3我国北京天坛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明保护单位。

于北京正阳门,东南方自,为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寿年专用祭坛,是世界上现在规模最大,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筑群。

天坛导游词(15篇)

天坛导游词(15篇)

天坛导游词(15篇)天坛导游词1天坛,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

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种面积为273万平方米。

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

北围墙为孤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为方形。

这种南方北圆,,通称“天地墙”,象徽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以上就是天坛的故事,时间不早了,现在,大家自由参观拍照吧!——转眼间,我们的北京天坛一日游又结束了,大家有秩序的.坐车回家吧!天坛导游词结束语现在我们从祈谷坛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一条连檐通脊的长廊,共有七十二间,俗称七十二连房,它不仅用来连接神厨神库,而且也是祭祀时运送祭品的通道,在长廊的东头,就是宰牲亭,就是前面所说过了鬼门关的牲畜要道这里来屠宰。

而在长廊的东南方向,有八块巨大的青石,称为七星石,都是风水镇石。

可是这里命名有八块石头为什么叫七星呢?原来明代在这里放的的确是七块石头,而最小的那一块则是清代增添上的。

关于七星石的说法每个朝代都不同。

在明代,有个道士和皇帝说祈年殿的方位不好,不利于国家,所以就在这里放了象征着北斗七星的七块石头。

而在清代,康熙皇帝为了给满族爱新觉罗氏寻找从东北如主中原的理论依据,就派人考察山脉,发现泰山是长白山的余脉,所以就在原来七块石头的东北方有放了一小块儿青石,象征东北长白山,如果按这种说法,那八块石头就应该叫做七峰东岳。

暂且不管他们怎么定论了。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天坛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

同时也请您把天坛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

天坛导游词2游客们:你们好!我是今天为你们服务的导游,我叫王又立,大家可以叫我王导。

今天我要陪伴大家共同游览西藏的布达拉宫,下面由我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建于公元7世纪,建造了999间房屋,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

天坛导游词9篇

天坛导游词9篇

天坛导游词9篇出色的导游所写的导游词大多富含感染力,使得游客在导游的描述下,既看到了美景也学到了知识,想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不断的学习,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推荐几篇关于北京天坛的优秀导游词吧!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得到启发,写出更好的导游词。

天坛导游词1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天坛。

我是你们的导游丁培尔,大家能够叫我丁导。

天坛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始建于明朝,是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9处景观之一。

下面请大家跟着我,一齐去参观天坛的主体建筑祈年殿。

祈年殿建于1420年,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也是北京旅游的标志。

1751年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

数年后按原样重建,就是我们此刻看到的样貌。

祈年殿四周的围墙是方方正正的,而祈年殿本身从下至上都是圆形的,这代表了天圆地方。

殿中有28根柱子,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最长也是最精美、红色雕金的四根柱子,位于中央,叫龙柱,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第二种是位于中圈朱红色的十二根柱子,叫金柱,代表一年中的十二个月。

第三种是位于外圈与殿身成一体的十二根巨柱,叫檐柱,代表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

第二种加第三种24根柱子代表了一年中的24个节气,三种总共28根柱子代表了28个星宿。

据说祈年殿是仿照古代明堂设计建造的。

天坛的美景说也说不尽,看也看不完,大家能够细细欣赏。

天坛公园是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游玩时请注意爱护文物,不要乱涂乱抹,并注意环境卫生。

两小时后我们大门口见,祝大家玩得开心!天坛导游词2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殿,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

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

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祈年殿,将屋顶改为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1860年遭遇了英法联军的洗劫,1900年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蹂躏,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了着名的旅游景点,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天坛导游词优秀范文(30篇)

天坛导游词优秀范文(30篇)

天坛导游词优秀范文(30篇)天坛导游词优秀范文(精选30篇)天坛导游词优秀范文篇1各位游客:您好!欢迎大家来到北京天坛公园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

它的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的一组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还有一个关于天坛公园的故事:在很久以前,黄帝准备去打蚩尤。

他来到天坛以后,祭天说:为之琼林台,昔黄帝上坛,于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经阴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党,处契约天坛之始也。

果然,还真显灵了,黄帝真的把蚩尤给打败了。

于是,他又来祭天,感谢上帝帮助之恩。

三年后8月第三次祭天,报答上帝使国家强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这次的游览。

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由南向北行进,首先看到的是古代皇帝用于孟冬祭天的圜丘坛。

圜丘有两道围护墙,使外方内圆,每道墙都有四组棂星门,从东面依次是泰元、昭亨、广利、成贞,每组三门,共有24座,称为云门玉立。

棂星门的大小都不一样,中门是上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门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

坛上所有的台阶数、护板数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数。

每登上一层,都要有9层台阶,台面上的石板中间的叫做天心石,外围第一圈砌着9圈巨大的扇形石板,第二圈18块,到了最外边的第九圈正好是81块;因为根据阴阳五行来说,9是极阳数,所以古代的工匠便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台意念上的崇高。

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这里祭天。

天心石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在这里朗读的时候声音特别洪亮,各位游客不妨体会一下这奇特的效果,也像当年的皇帝一样,向上天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

现在,咱们就坐车回酒店去,到了早上,就去游另外的一个景点。

天坛导游词优秀范文篇2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北京天坛!北京天坛,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

北京天坛导游词

北京天坛导游词

北京天坛导游词【篇一】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东南侧,也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明永乐十八年完工。

占地面积273公顷。

相当于故宫的三倍还多。

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每年“三孟”举行祭祝,即孟春祈谷,孟夏祈雨,孟冬祀天。

初建时这里也是祭祀地神的地方,称天地坛。

直到明嘉靖九年在北部另建地坛。

那时天地开始分别祭祀,同时还另建两坛。

才形成了现今的南天坛、北地坛、东日坛、西月坛这“京郊四坛”。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

建筑布局呈“回”字形,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故又称天地墙。

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坛、皇穹宇、斋宫、外坛神乐署和牺牲所。

除了斋宫在西部以外,其他主要三组均在一条中轴线上。

在北京古代建筑中是唯一一个中轴不对称的建筑。

可是这样一个祭天圣地,却也曾经在1860年时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继而在1900年的时候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蹂躏。

在1916年袁世凯登基的时候也曾经在天坛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闹剧。

在1918年,天坛最终还是以公园开放。

解放以后天坛不仅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且还是北京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来这里的不光是旅游者,还不乏一些专门为了强身健体的老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此次游览。

我们先介绍一下斋宫。

斋宫位于天坛西门内,里面有著名的无梁殿。

面积约4万平方米,有小紫禁城之称,是皇帝祭祀前斋戒的地方。

皇帝在祭天前要在此斋戒三天。

三天里“不吃荤、不饮酒、不娱乐、多沐浴、不理刑名、不近女色。

”所谓至斋。

在斋宫殿前的露台上左右还各有一个石亭。

右面的为时辰亭,左面的为斋戒铜人亭。

铜人高0.5米身着文官服饰,相传是唐代的魏征。

手持斋戒铜牌,上刻“斋戒”二字,用来警示皇上。

下面我们来看圜丘坛。

圜丘坛通高5.7米,分三层。

每层的四个方向各有九级艾叶青石铺就的台阶。

天坛导游词15篇

天坛导游词15篇

天坛导游词15篇天坛导游词1各位游客,我的介绍就到那里,如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有其他问题,请向我询问,我会再进行讲解。

谢谢大家!游客们,大家好!此刻我们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天坛路,我想有的朋友已经猜到了,我们的下一个景点就是美丽的天坛。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

占地约270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天坛最光彩夺目。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

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的场所。

同时,它也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顶峰,全用木材就完成了这一惊世杰作。

天坛另一美妙之处,是奇妙的回声。

站在中心叫一声,你会听到从地层深处传来的明亮而深沉的回响,这声音仿佛来自地心,又似乎来自天空,所以人们为它取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天心石”。

在皇穹宇的四周有一道厚约0.9米的围墙,你站在一端贴着墙小声说话,站在另一端的人只要耳贴墙面就能听得异常清晰,并且还有立体声效果哦!这就是神奇的“回音壁”。

这证明500年前的中国人已经能够运用声学原理。

游客们,此刻请大家参观一小时,然后到门厅集合。

天坛导游词2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们现在在天坛的昭亨门,也就是现在天坛的南大门。

天坛,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天坛,建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与紫禁城(故宫)同时兴建。

耗时14年,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

其占地273公顷,比故宫大3.7倍,略小于颐和园。

整个建筑布局呈"回"字形,分为内外坛两大部分,各有坛墙围括。

外坛墙总长6416米,原来仅设西门,为天坛的正门,是当年皇帝前来天坛祭祀时进出的大门。

现在的东、南、北各门,都是后来开辟的。

内坛墙总长3292米,分设有东、南、西、北四大"天门"。

明代初年,祭天地都在此处举行,名为天地坛。

天坛的导游词(3篇)

天坛的导游词(3篇)

天坛的导游词(3篇)天坛的导游词1大家好,我是北京天坛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刘导。

今日我将伴随大家观光巡游北京天坛。

我们如今观察的就是天坛。

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祷丰收的场所,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长1600米。

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并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面是圆形,南面是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如今请大家跟我往里走。

这里是祈年殿,它高38.2米,直径24.2米,坐北朝南,一整个大殿都是木质的,其中雕有金龙的四根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其余的代表十二个月和十二个时辰。

再往里走就是回音壁了,城壁使用磨砖砌成的,墙头掩盖着蓝色玻璃瓦。

回音壁具有奇怪的回音效果,一个人靠墙说话,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对方听得清清晰楚,堪称奇趣,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奇气氛。

大家不防试一试。

请大家往回音壁的外围看,那是一株500余岁的桧柏,由于树干纹理特别的奇怪,似乎九条蟠龙缠绕玩耍,所以它叫九龙柏。

大家可以和它合影留念。

各位游客伴侣们,今日北京天坛一日游就快结束了,大家玩得快乐吗?盼望下次有机会还能为大家做导游。

天坛的导游词2友爱的游客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刘导,我们今日所要参观的就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明朝永乐皇帝在北京南城仿照南京的大祀殿建立了这作用于祭天的'圣坛,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日祈年殿的位置上。

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面是圆形,南面是方形,取意天圆地方。

如今我们正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

圜丘有两道围护墙,使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

需要特殊提到的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就是刚刚所说的台面中心天心石。

他是天坛三大声学现象之一。

在这里朗读的时候声音特殊嘹亮,而且如今这里也是一样的,各位游客不妨体会一下这奇怪的效果,也像当年的皇帝一样,向上天诉说自己美妙的愿望。

或许您刚刚就已经留意到了,天坛有特别多的柏树,不错,它就似乎北京一个自然的氧吧。

天坛的导游词(15篇)

天坛的导游词(15篇)

天坛的导游词天坛的导游词(15篇)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通常会被要求编写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

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天坛的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坛的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在今后的几天里你们就叫我季导就可以了。

首先欢迎各位来到这美丽雄伟的天坛!今天我们主要参观祈谷坛、祈年殿、圜丘坛、斋宫等名胜古迹。

参观的时候,请大家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者随身携带的塑料袋,争做文明游客哟!天坛其实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

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为“天圆地方”。

内坛——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分为南北两部分。

游客们,你们看这北边的建筑,它叫“祈谷坛”。

相传在清、明两朝时,因为当时生产力非常低下,收成都是老天爷掌握的,所以就在北边修建了一座专门祈祷丰年的“祈谷坛”,每年由皇帝在春天向老天祈求,赐予人间好的收成。

请大家跟着我走,我们现在来到了内坛中心建筑“祈年殿”。

它坐落在三层圆形的高大的石台墓上,是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0米。

三重殿均有深蓝色的琉璃瓦,层层缩小,显放射形,顶上冠以巨大的鎏金宝顶。

这座大殿在建筑与造型上都有很大的艺术价值。

洁白的台基象征白云,深蓝色的殿顶象征苍穹,柱子、彩画、鎏金宝顶象征彩霞,综合而成为蓝天玉宇的优美造型。

游客们快看啊,这南边的雄伟建筑“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座巨大的圆形石台,名为“圜丘”。

两坛之间总长360米,高出了地面甬道,丹陛桥相连,共同形成了一个南北长1200米的天坛建筑轴线,两侧为大面积的古柏林。

穿过甬道,我们看到的这座建筑物是西天门内南侧的“斋宫”。

据说是皇帝祈祷前斋戒时的住所。

“斋宫”也因此得名。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一定很想仔细游赏一下天坛的美景,拍拍照,留个念。

下面的时间就留给大家,大家有足够的时间畅游。

1小时以后,我们还在这里集合,希望大家遵守时间,注意保持园内卫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坛导游词
天坛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

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

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将屋顶瓦片改成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1860年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洗劫,1900年又遭到八国联军的蹂躏。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来这里的除了旅游者,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

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

圜丘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

每道墙都有四组门,大家可以注意到,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上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门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

来到圜丘坛下,我们马上要开始登坛了,不过要请您留心数一数,每层坛面都有多少台阶。

到了最高层,大家会发现,坛上所有的台阶数,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数。

这些难道都是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古人认为九是极阳数,所以工匠们便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坛崇高之意。

说完了神坛的奇妙,我再给您介绍一下祭天大典的盛况。

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这里祭天。

在这个典礼上,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就是这块天心石。

它是天坛三大声学现象之一。

在这里朗读的时候声音特别洪亮,各位游客不妨体验一下,也像当年的皇帝一样,向上天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

现在咱们继续沿着中轴线行走,面前的建筑叫做天库,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

皇穹宇三个字也分别代表了至高无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显示出它的神圣和至尊。

这组建筑不仅十分精美,而且还有回音壁和三音石,这和刚才我们说的天心石合称天坛三大声学现象。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墙,围墙十分平滑,可以传声,在传递途中对声音损失极小,只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