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前沿讲座论文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前沿讲座
题目《让乡村文化回到原点》
学院: __艺术与传媒学院 __
班级: 14120205
学号: ***********
**: **
专业:___环境设计______ _
****:___***
二零一六年十月
摘要
“美丽乡村”不只是一种生活理念,它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美丽乡村的建设应该让乡村在文化上回到它的原点。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政府与乡村人民的支持。对于政府即是大力的扶持;对于乡村人民,是需有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并支持美丽乡村的建设;对于建造者来说,是学习对象级的乡村文化,建设出乡村文化底蕴的美丽乡村工程。拒绝打着“美丽乡村”的旗子做一些破坏乡村文化,谋取私利的事情。努力做好“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乡村美、村民“美”、更要文化美。努力使“美丽乡村”的创建理念融入并成为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建设;原点;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不仅具有不同地域风情也同时具有乡村自带的淳朴美。而“美丽乡村”不只是一种生态理念,它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美丽乡村建设应该让乡村在文化上回到它的原点。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与城市相媲美的城市风。这种哗众取宠的建设理念,只会让乡村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与破坏。那这样的建设追求我们还有支持的必要吗?
我的家乡也有类似这样的新农村建设,虽然我不曾感受过这样好的政策。但每每经过它时,父母就会给我讲这个村是经过美丽乡村的建设之后的村子,这就是清池村。它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石泉乡,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气候温和,民风淳朴。主要农产品:苹果、葡萄、西洋菜、西瓜。
它的建设并没有破坏当地的文化与生活。自己家依旧是自己的家,自己的果园,自己家的地依旧是自己家的地,只是生活整体环境更加的美,处处都有生机,处处都是生态的美。所以,新农村的建设不仅提高的村民的生活环境的质量,同时也使乡村人民的干劲越来越足。因为好的生活环境不仅便于人们的住、行,同时也增加了乡村人民的幸福感。
南门村,一个沉寂千年的王朝遗梦。南门村广东省最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
作为广东首批古村落斗门南门村自明朝永乐元年建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村中有监狱明代的赵氏祖祠菉漪堂,建于清代及民国初年的逸峰、崑山、意圹、意乡等五座祠堂以及一大批富含明、清民居建筑艺术特色的古村庄。
目前有关方面欲将南门村赵氏祖祠菉猗堂及古建筑群进行全面重新修缮,并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相关审批工作正在进行。南门村在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同时,当地政府也在同步着手菉猗堂、古建筑群及赵家庄进行包装和旅游业的开发,计划打造成一座不逊于“苏州园林”的皇家景观,开发以皇室变迁为主线的旅游景点。
根据规划,按照国家有关文化保护法规,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前提下,对南门村古建筑群做整体的修缮,拆除后来修建的水泥等建筑物,并将历次重修中被后人误改成的结构按照古制重新处理,重现宋王朝“皇室庄园”盛况。
这样的美丽乡村规划的工程量是庞大的,其中的问题也是会存在的。但是我个外人认为美丽乡村的建设首重在乎的是,乡村文化的不被破坏,还有人民的有益之处。
首先,我想从文化的视角来思考关于美丽乡村的建设:
(1)从自身角度。一是我们需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
养,必须学习文化,理解文化。对待不同地域、不同民俗的乡村必须建设出与之相融合的整体环境,那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前期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学习、了解文化;二是我们需要让一个村落的居民养成自尊、自立、自强的品质和自我发展的品质。在这,我举个真实的反例:去年我回家看望一个大哥,闲聊中他提到要给他们村里自费修个广场舞广场,一来可以方便村里爱跳舞的妇女们有个地方娱乐;另一方面可以方便村民们日常活动。如老人早上可以聚一块聊聊、锻炼;小孩可以有合适的地点可以玩耍,不会到处乱跑。而这样利民的事,村民就是不赞同,原因就是修广场的地是有些村民的,如果要修那些村民需要补偿。听完我觉得大哥也挺无奈的。其实,想要建设美丽乡村村民这一关必须做足。
(2)从对待别人态度的角度。建设美丽乡村中,有两个层面:一是如何跟别人友好相处、合作共事,以及如何在一个大的集体中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二是如何对待外来文化,怎样把新的东西与乡村原本的东西、元素相结合,形成好的具有创造性新鲜事物。
(3)从生态角度。我所说的这里的生态是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譬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在其他很多地方都只是写在广告牌上,在尧治河,则写在了大地上,同时写在了尧治河人的心上。
(4)从对待传统的角度。传统是现代的土壤,现代是传统的空气。两者之间是统一的。所以,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不能忘了历史、丢了传统。很好的结合历史做出现代的东西才是关键。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觉得必须注意三大事项:
一,避免“文化破坏”。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如果没有科学、知识、共识作为事先基础,文化建设很大可能是一场打着建设美丽乡村的旗子进行“文化破坏”的大破坏。
二,开启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启蒙运动”。由于乡村文化整体是处于比较滞后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依仗了乡土文化对乡村社会各个方面的侵染。但是这种侵染被文革等运动作了“漂白”后就被解构成了微不足道的碎片。因此,现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需要乡土文化重构。
三,文化制度的确立。从基本做起,不分离美丽乡村建设的本质要求,不丢乡村文化的底蕴,逐步建立起有力于积极向上的乡土文化进步的文化制度体系。
建设美丽乡村是利于我国整体的发展,一来可以使乡村生活环境得到提升美化;二来可以稳固乡村青少年的心,以改善我国留守儿童老人的高数据。在建设美丽乡村具体的方面概括:首先,必须是政府支持且主导。这样不仅使美丽乡村的建设在开始的工作
中有了牵头负责的领导,同时也在群众范围内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然后,就是生态的植入。在我国,几乎没有一场乡村建设运动像美丽乡村这样重视“生态”两字。不仅如此,每块土地都标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各个专家、官员演讲的文案上都标明“生态”两字。生态不仅成为乡村文化发展的目标,更成为乡村建设的动力。最后就是,百花齐放。在美丽乡村的建设国家标准起草的过程中,中国美丽乡村研究中心主任魏玉栋主张:这应是一个引导性标准,绝不能起草成一个强制性标准,要保护好各地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让“美丽乡村”成为一个有想象力的词。
而“美丽乡村”建设存在最主要、深层次的问题:
缺乏协调统一性。一是中央部委层面缺少协调,缺少沟通机制,直接造成各地的无所适从。二是有些地方政府与社会层面缺少协调,往往是政府在唱“独角戏”,社会动员不足、参与力度不够。尤其是农民群众动员不足,不少地方都是“政府在苦干,群众在闲看”。
投入依然不足。投入不够就会影响整体的推进。当前,关于美丽乡村的投入,有两个特点:第一,投入的财政资金不足,至今没有一个美丽乡村财政专项资金。这就出现了“头小身子大”的现象。第二,各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基本都是地方财政资金的流动,其影响力度不是很大。而且成功的、较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很少。也是没有较大的影响力度,活动不起来周围的美丽乡村建设。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1、加大设计力度。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其次就是跟进项目的进展,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推进相关工作。部委层面需成立组织协调机构或建立组织协调机制。譬如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等。
2、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建议在中央层面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当前我国贫困人口还有5575万,他们绝大部分分散在农村。要实现脱贫,必须确定脱贫目标,进一步推进美丽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对美丽乡村财政支持,就有了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
3、加快培训力度。各地需强化美丽乡村的研究与引导。如果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问题,那么就要展开针对性的研究工作,以便于解决。
最后,希望美丽乡村的建设越来越普遍,而且越来越好。因为,“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是一项有意义的工程,也是一次文化学习与传播的途径。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做出自己所能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