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
• 黑色幽默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海勒的 《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出了 毛病》(1974)、《像戈尔德一样好》 (1979),库尔特· 冯尼古特的《猫的摇 篮》(1963)、《第五号屠场》 (1969)、《顶呱呱的早餐》(1973), 托马斯· 品钦的《V》(1963)、《万有 引力之虹》(1973),约翰· 巴思的《烟 草经纪人》(1960)、《牧羊童贾尔斯》 (1966),唐纳德· 巴塞尔姆的《白雪公 主》(1967)、《亡父》(1975)。
• 萨特是个无神论存在主义者。从凯戈尔的基督教存 在主义过渡到萨特的无神论存在主义有一个过程, 中间承前启后者是德国的另一位哲学家胡塞尔。第 二次世界大战前,萨特就学于胡塞尔门下,他直接 师承了胡塞尔在克尔凯戈尔存在主义基础上发展的 理论中的非理性主义等而摒弃克尔凯戈尔的基督教 神秘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发展和独创,便形 成了萨特的无神论存在主义。从此,存在主义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萨特的无神论存在主义的影 响远远超出了它的先辈,以致人们忽略了基督教存 在主义。现在所谈及的存在主义,通常便是指以萨 特为领袖的存在主义。
詹姆斯· 乔伊斯及其代表作
• 《都柏林人》 •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 《尤利西斯》 • 《芬尼根的苏醒》
乔伊斯的意识流技巧
采用合乎理性的艺术技巧来表现非理性 的精神活动; 通过人物混乱无序的意识流动来揭示生 活的本质; 凭借独特的语言手段来反映人物各个层 次的心理现象;
对《尤利西斯》的评价
• 神秘现实主义在美国尤为普及,表现为 多样形式。除奥尔布赖特以外,迪金森 浪漫而精细的作品,彼得· 布卢姆离奇的 画面,都有它的痕迹。神秘现实主义与 超现实主义、精确现实主义之间,一般 难以划出绝对的界限,同一画家的不同 作品,也往往出现不同的倾向。 • ——《国际现代艺术辞典》
表现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表现主义文学名词解释表现主义文学是指20世纪初在德国兴起的文学流派,主要流行于1910年到1930年之间。
其主要特点是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批判和揭示,追求真实和直观的表现方式,倡导个人情感的宣泄和激情的表达。
下面是对表现主义文学中几个重要名词的解释。
1.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表现主义是一个艺术潮流,起源于德国,始于20世纪初。
表现主义标志着一种追求表达个人内心真实情感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的艺术形式。
在表现主义文学中,作家通过变形和夸张的手法,强调主观感受和内在体验,突出对社会问题和人类苦难的揭示。
2. 内心独白(Monologue intérieur):内心独白是一种表现主义文学中常见的叙事技巧,它通过直接揭示人物内心的想法、情感和感觉,展示人物思想活动的复杂和混乱。
内心独白通过独特的句法和语言形式,使读者更加贴近人物内心的真实体验。
3. 黑暗战士(Der schwarze Freitag):黑暗战士是表现主义文学中著名的一本小说,作者是奥斯卡·海涅曼。
该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失去内心的人物,暴露了现代社会的虚伪和冷漠,表达了对社会病态现象的强烈批判。
黑暗战士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4. 元素剧(Elementardrama):元素剧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一种形式,它追求舞台上表现主义的核心元素,即通过肢体动作、表情、声音和节奏等手段,以夸张、变形和抽象的方式表现人物内心的冲突和痛苦。
元素剧注重意象和象征的运用,追求情感和心理的真实表达。
表现主义文学尽管在时间上相对较短,但对20世纪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通过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内心的深入探索,为后来的文学流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表现主义文学的特点和手法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自由的表现方式。
第三节表现主义
三、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 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奥地利的卡夫卡 • 戏剧的代表:美国的奥尼尔
(一)弗兰茨· 卡夫卡
1922年的卡夫卡
(Franz Kafka,1883— 1924),奥地利小说家, 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 之父,表现主义文学的 代表人物。
卡夫卡的作品
• 1912—1914年,卡夫卡写成了第一部长篇 小说《美国》 • 卡夫卡在1918年写成的《审判》是他的第二 部长篇小说,体现了卡夫卡式的艺术风格。 • 他的第三部小说《城堡》(1922年)是一部 典型的表现主义小说。 • 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创作中,其代表作首推《变 形记》(1912年)
《变形记》书影
《变形记》 其他书影
(二)尤金· 奥尼尔
• (EugeneO'Neill,18881953年)美国著名剧作家,表 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主要作 品有《琼斯皇》、《毛猿》、 《天边外》、《悲悼》等。尤 金· 奥尼尔是美国民族戏剧的奠 基人。评论界曾指出:“在奥尼 尔之前,美国只有剧场;在奥尼 尔之后,美国才有戏剧。”一生 共4次获普利策奖(1920, 1922,1928,1957),并于 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第三节表现主义
一、表现主义:
•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欧美文学 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它首先从绘 画开始,随后波及文学。表现主义一词 最早于当时巴黎举办的一个画展上的一 组油画的总题名,用以表明同自然派、 印象派作品的区别。
二、表现主义的特征:
• 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 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 手法。 • 表现主义的先驱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 其《鬼魂奏鸣曲》等剧作把鬼魂搬上舞 台,让死尸、幻影、亡魂、活人同时登 场。
表现主义
卡夫卡是在极度的痛苦、忧郁、苦闷、恐识和孤独屮, 终其一生的。使他域早而且持久地尝到痛苦体验的是他 的父亲。他父亲的蛮横暴躁、专制权威对他形成巨大威 压,使他终生都生活在他父亲的阳影和难以摆脱的恐讥 和痛苦之中,他甚至产生过自杀的想法。在《给父亲的 信》里,卡夫卡把父亲称做“坐在靠背椅见主宰世界” 的“暴君”,他把自己的恐饥、负疚感以及不善生计都 归咎于父亲。他在信中告诉父亲:“我写的书都与您有 关,我在书里无非是倾诉了我当着您的面无法倾诉的 话。”在他的《美国》、《审判》、《城堡》、《变形 记》等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暴君似的父亲形象或^为 专制父亲的象征。
“昨天夜里,我辗转反侧,难以成寐,我在阵阵作痛
的头脑里,反复考虑自己所遇到的一切事情。那时,
我重新认识到,我是生活在非常贫瘠的土地上,或者 说,我是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在一片漆黑中,黑色 的暴力随心所欲地猛冲过来,不管我怎样结结巴巴为 自己辩护,它还是毁了我的一生。只是写作保存了我。
没有写作,生活将变得不可忍受,我会以发疯来结束
卡夫卡与婚姻
情感经历
菲莉斯:公司职员, 两次订婚,两次取消 婚约 密伦娜:翻译家
朵拉:公益服务人员
菲莉斯将卡夫卡理解为
一个有着独特的业余爱好 的保险公司的高级职员;密伦娜将卡夫卡理解为一个 不得已而上班工作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家;朵拉则将 卡夫卡理解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生命的个体。
“但是,我为什么没有结婚呢?这也同其他问题
“ 与你强壮的体魄相适应的是,你在精神 上也高人一等。你完全是通过自己的努 力奋斗才得以发迹的。因此,你极端地 自信。我在孩提时对此迷惑不解,长大 成人后才茅塞顿开,在你看来,只有你 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其他的想法都 是荒诞古怪的、偏执的、疯癫的、不正 常的。”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是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文艺思潮。
它首先出现在德国,盛行于奥地利,进而在瑞典、波兰、英、法、美等国广为流传。
它起于绘画,后来在音乐、戏剧、小说、电影等整个文艺领域中获得发展。
据1980年11月13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分析,表现主义打响了二十世纪反主流文化的第一炮。
它是那些中产阶级的浪子的不满和沮丧的产物,是一种带有自由意志论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的反叛形式。
表现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玛蒂斯的画展上,原是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标题。
1911年,德国画家沃林格尔在《狂火飙》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首次借用了这个词来称呼析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后,这一术语被人们普遍承认和采用。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流派来说,表现主义是一个反传统的现代主义艺术流派。
1905年末1906年初,在德累斯顿成立了第一个表现主义的集团"桥社";1911年,在慕尼黑成立了第二个表现主义的集团"蓝骑士"(或译"青铜士")社。
第一次世界大战交锋,表现主义风行德国。
从文艺理论上考察,德国的沃林格尔和康定斯基是表现主义的理论家。
沃林格尔的著作《抽象与移情》(1908)、《哥特艺术的形式形式问题》(1912)和康定斯基的著作《精神谐和的艺术》(1910),被公认为表现主义的理论文献。
1911年以后,表现主义从绘画界传文学界,到了二十年代获得巨大发展,在诗歌、小说,特别是戏剧领域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家。
到三十年代初,表现主义逐渐退潮,但始终没有在欧美文坛销声匿迹。
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有奥地利的小说家弗朗兹〃卡夫卡,美国的戏剧家尤金〃奥尼尔,捷克作家卡莱尔〃恰佩克等。
作为表现主义戏剧的先驱者是瑞典的剧作家斯特林堡,他的剧本《去大马士革》三部曲和《鬼魂奏鸣曲》,开创了表现主义戏剧的先河;尤金〃奥尼尔的剧作占据了二十到三十年代的美国剧坛,被称为美国表现主义的领袖。
表现主义名词解释外国文学
表现主义名词解释外国文学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个艺术潮流和文学流派,它起源于德国,并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的文学和艺术领域。
表现主义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对内心感受的直接表达来呈现社会现实中的冲突和困扰,强调个体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表现主义文学以对人性悲观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为特点,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冲动和极端的形式表达方式。
表现主义的特点包括:1.冲突与痛苦:表现主义文学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混乱和冲突,特别是对人类存在的痛苦与失败的强烈关注。
2.个体情感的凸显:表现主义文学重视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内在思想和情绪的深入描绘来传达情感。
3.夸张和变形:表现主义文学以夸张、变形、逼真和各种形式的变异为手段,以突出主题和情感的表达。
4.社会批判:表现主义文学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来揭示社会的虚伪、不平等和缺点。
表现主义在外国文学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德语国家以外的地方。
比较著名的外国表现主义作家包括挪威的尤廷、瑞典的斯特雷姆伯格、捷克的卡雷尔·恰佩克等。
这些作家在各自国家的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痕迹,他们的作品也充满了表现主义的特点和风格。
在中国,表现主义对文学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20世纪初期,表现主义的思潮传入了中国,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表现主义文学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通过对内心情感的直接表达来呈现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困惑和痛苦。
代表作家包括鲁迅、郭沫若等。
总之,表现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体情感表达和社会现实批判的文学流派,其在外国文学中的影响不可忽视,同时也在各国的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痕迹。
表现主义的名词解释
表现主义的名词解释
表现主义是重要的现代艺术流派之一,它具有以下艺术特征:强烈的、不自然的、有时是野性的色彩;简化扭曲的形式;强调主观感受而非外部现实;夸张的情感效果,表达恐惧、焦虑、疏远、爱和灵性。
表现主义在20世界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艺术领域,表现主义的重要基地是德国,这取决于德国的社会现实,同时受到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斯泰纳的神秘主义的影响。
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艺术团体代表“桥社”,希望通过反对19世纪后期绘画中的现实主义潮流来革新艺术,他们受到保罗•高更、文森特•梵高和爱德华•蒙克充满情感张力的艺术影响,并采用纯粹的色彩、充满力度的线条和戏剧化的笔触进行创作。
说到表现主义的先驱,之前在回答“为什么梵高被称作表现主义先驱”的问题中我已经进行了阐释,其实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作品同样深刻地影响了表现主义艺术,比如他创作于1893的绘画作品《呐喊》就是一幅表现主义绘画,该画曾在拍卖会上以高达1.199亿美元的价格卖出,在这幅画作中,蒙克所用的颜色虽然与自然颜色的真实性是一致的,表现方式上却极度夸张,展现出了他自己的感受,画作里的线条扭曲,与桥的粗壮挺直形成鲜明对比,蒙克将画面中沉闷、焦虑并且孤独的情感,表现到了一种极致。
回到德国“桥社”的创立者基希纳身上,在绘画上,基希纳熟知法国野兽派的作品,从表面上看,他对色彩的运用手法非常近似于马蒂斯,但基希纳的作品所传达的意味,却与马蒂斯艺术的悠闲舒适大异其趣。
他的艺术被灌注了一种混乱感而非和谐感,一种沉重而痛苦的精神性,充满蒙克式的悲观主义情绪。
《德累斯顿的街道》(1908)
《街道上的五个女子》(1913年)《柏林街景》。
第二章表现主义
2.2 科林伍德的表现理论
2.2.1 作为巫术和娱乐的艺术
《艺术原理》中科林伍德继承和发展了克罗齐艺 术即直觉即表现的命题,因而强调艺术的表现特征, 反对视艺术为对世界的模仿。在这一前提下,他将再 现艺术两分:一为巫术艺术,一为娱乐艺术。这两种 艺术,基本上也概括了表现主义文论对既往文学传统 的一个大致评价。
2.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一般指20世纪初叶发端于德国的一场文 学和造型艺术的创作活动和思潮。但是在文学理论和 批评史上,表现主义一词还另有所指,那就是意大利 美学家克罗齐和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为代表的以艺术 为表现的理论。
克罗齐、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理论,一方面是对 康德以来的艺术自主理论、柯勒律治的浪漫主义诗学 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又是对19世纪后期诞生的崇 尚主观感情表现和艺术形式探索的现代派艺术实践的 总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艺术作为想象性的创造,科林伍德着重谈了它与真实 世界的区别。为此科林伍德还提出了“总体想象性经验”
的概 念,它既包括感官经验,又超越感官经验。
小结
克罗齐、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文论在20世纪前期发生 过重大影响。它强调了艺术的独立性和特性,反对艺术的 说教主义和道德主义,体现了对艺术本身规律的重视;同 时也强调了艺术与人类精神活动的联系,看到了直觉受心 灵其他活动的制约,这是比较辩证的。
Hale Waihona Puke 巫术艺术之名系科林伍德从研究原始文化的人类 学中借用而来,其特点是追求一种实用目的。
巫术艺术的类型:其一是流行乡村的民间艺术; 其二是为上层社会不屑一顾的“低俗艺术”;其三为
与上 类似的宗教艺术;其四为爱国主义艺术;最后体育活 动、社交仪典等等。
娱乐艺术的特点并非单纯是非功利性和享乐性, 相反科林伍德强调,通常所谓提供娱乐的艺术品,同 样是具有明确的功利性,只是这功利性引向某种外部 的目的,不是引向艺术本身。
名词解释表现主义
名词解释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20世纪西方美术流派之一,后来扩展为一种广泛的文艺思潮,表现主义产生于德国,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的扭曲和抽象化,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
表现主义的基本特点包括对资本主义的都市文明不满,对机械文明压制人性和个性反感;反对机械地模仿客观现实;强调艺术的语言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刻画社会生活的黑暗面,描绘挣扎在生命线上的人群,在作品中流露出悲观和伤感的情调;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的特点,在造型上追求强烈的对比,追求扭曲和变形的美。
表现主义
1923, Composition VIII, 140*201, Kandinsky
1923, Unbroken line, Kandinsky
1906, Two women on a hillside,Franz MaMarc
• 以下参阅各表现主义画家不同的创作风格 :
1911, Composition IV, 159.5*250.5公分,Wassily Kandinsky (1866-1944)
1911,St. George I, Kandinsky
1911, All Saints I, 50*64.5 cm, Kandinsky
1903, Blue rider, Kandinsky
表现主义一开始并没有正 式的运动宣言,「蓝骑士」 之名有人认为源自康定斯 基1903年的画作(左图), 但康定斯基在1923年称, 「蓝骑士」之名是来自 Marc马尔克的热爱马以及 康定斯基自己对骑士的爱 好;而蓝色本身就是精神 的象征。
• 表现主义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手法与动机 迥异,唯一一个共同的方向就是藉艺术来 表现精神现实(express spiritual truth),他们 肯定当代艺术的推展,并且企图连结视觉 艺术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强调颜色的精神 与象征、以一种自然的、直觉的方式创作。 • 同一时期,尚有立体主义(Picasso & Braque)、 野兽派(Matisse)、未来主义(Marinetti)、抽 象画派(Larionov)等,蔚为当代艺术兴盛时 期。
• 康丁斯基强调运用颜色与造形来表现心理 与精神效果,对色彩与形体进行不同的组 合,以抽象的内容将具体的事物、思维、 精神状态表现出来。 • 康氏〈颜色的效果〉(1911):「如果你让眼 睛在调色盘上瞄一下,你会体会到两件事 。首先你会产生一种『纯粹肉体上的反应 』,亦即眼睛本身被色彩之美和其他特质 迷住。…第二种效应『心理效应』。它们 制造出一种相对的精神震撼,而肉体的印 象只有迈向精神的震撼时才有重要性。」
表现主义
基本特征
表现主义具有鲜明 的理论主张和美学 特征。 提出艺术“不是现 实,而是精神”, “是表现,不是再 现”的口号。
《戴单眼睛的自画像》,施密 戴单眼睛的自画像》 特—罗特卢夫作,1910,布画油画, 罗特卢夫作,1910,布画油画, 84.1×76.2厘米,柏林国家美术馆藏 84.1×76.2厘米,柏林国家美术馆藏。
概 述
卡 夫 卡
尔 尼 奥
概述
表现主义是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盛行于西方世界 的一种文艺思潮。它首先出现在德国,盛行于奥地利, 进而在瑞典、波兰、英、法、美等国广为流传。它起于 绘画,后来在音乐、戏剧、小说、电影等整个文艺领域 中获得发展。
表现主义文学流露 出一种普遍的抽象 化倾向,作品往往 具有浓郁深厚的象 征意蕴。
语言风格
表现主义文学在语言风格上,常常表现出一种冷漠旁 表现主义文学在语言风格上, 观和平淡冷静的客观态度,用电报式的简洁、 观和平淡冷静的客观态度,用电报式的简洁、冷漠的 语言进行叙述描写, 语言进行叙述描写,很少抒情议论 表现主义文学作品中还常常随心所欲地使用新奇的语 奇特的倒装、定冠词的省略、词语的重复、 言,奇特的倒装、定冠词的省略、词语的重复、扭曲 句子结构等方式,形成了一种过于紧张而急促的节奏, 句子结构等方式,形成了一种过于紧张而急促的节奏, 藉此表现人物内心激烈狂热、 藉此表现人物内心激烈狂热、喧嚣不安和非理性的情 感情绪。 感情绪。
卡夫卡故居
在爱好文学的同学马克斯布洛德的鼓 在爱好文学的同学马克斯 布洛德的鼓 舞和支持下,开始文学创作。 舞和支持下,开始文学创作。并与布拉 格的作家来往,参加一些社交活动。 格的作家来往,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写 成了首篇短篇小说《一场战斗纪实》 成了首篇短篇小说《一场战斗纪实》。 在法院实习一年, 通用保险公司” 在法院实习一年, 在“通用保险公司” 当见习助理后,1908年到工伤事故保险 当见习助理后,1908年到工伤事故保险 公司任职。1921年卡夫卡肺结核复发。 公司任职。1921年卡夫卡肺结核复发。 年卡夫卡肺结核复发 1922年 月辞职。 1922年6月辞职。养病斯间除继续创作 外,游历欧洲各地。1924年因肺病恶化, 游历欧洲各地。1924年因肺病恶化, 年因肺病恶化 医治无效,于同年6 医治无效,于同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 纳。 卡夫卡好友布洛德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个复杂的文艺流派,它的成员包括不同政治倾向和思想倾向的青年知识分子。
诺尔德是德国表现主义的第三位先驱。1906 年在德累斯顿举办展览,他的作品被“桥社”青年画家们誉为“颜色风暴”,因此被特邀加入该社。诺尔德十分喜爱民族民间艺术,对埃及和亚洲的民间艺术以及非洲面具有浓厚兴趣。欣赏它们的原始性,在创作中吸收它们的装饰美和节奏感。他认为“一切原始性的本质东西永远吸引住我的感觉”。他希望从人类初期和自然之初寻求“原始物质的神秘力量”,达到天人融合。他曾到过东亚,中国的壮丽风光和色彩令他心醉神驰,诺尔德的艺术不仅形象,而且色彩也是夸张寓意的。他对马奈德加的技巧,称为伟大,重要的,提供了明亮色彩美的画家。诺尔德的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基督在孩子们中间》、《围着金牛犊的舞蹈》等。
凯尔希纳也是表现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先在德累斯顿学习建筑,后来于1903 年至1904年间在慕尼黑学习绘画,修拉是他第一位重要启蒙画家,以后受到蒙克影响。他重视研究学习丢勒、伦勃朗的素描表现方法。1904年在慕尼黑一次展览会上看到凡·高、塞尚的作品,受到很大的影响,回到德累斯顿后与赫克尔、施米特组织“桥社”。他的最初作品《持日本伞的姑娘》是一幅受野兽派影响的油画。以后创作的《市场和红塔》、《街道》,以阔大的笔触、粗劲的线条和强烈的色块手法,同“桥社”其它成员的大多数绘画一样,以清晰风格表现了自己的独特性
第1个社团是桥社,1905年成立于德累斯顿。它的发起者和主要成员和 E.L.基希纳、E.黑克尔、K.施密特-罗特卢夫、O.米勒、M.佩希施泰因。这群年轻人凭着乐观主义的热情和一种改革社会和艺术的信念,试图建立一个把生活和创作融合在一起的社团。他们提出到工人区体验工人的纯朴感情,对雇请的模特儿采取平等的态度;宣传艺术不只是具有自身的独立价值,而且还有为了人生、满足生存需要的目的;主张创作者与欣赏者处于平等的地位。桥社的画家们早期主要画风景和裸体,用写生直接抒发感情。桥社虽于1913年因内部意见不一而解体,但对德国表现主义运动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第三讲__表现主义文学
《天边外》的男主人公罗伯特是耽于幻想、具有诗 人气质的青年。从小就梦想着离开闭塞、单调的田 庄,出海远航 。 他偷偷爱着哥哥安德鲁的意中人露斯 。 本想在家务农的哥哥安德罗一气之下,却随舅父出 海远航,去了“天边外”。 许多年以后,安德罗成了富有的商人,回到故乡, 发现田庄已经荒芜,罗伯特身患肺痨,整个家庭笼 罩着惨淡的阴云。 病入膏肓的罗伯特从病床上挣扎起来,偷偷地来到 山上,眺望着远处梦想已久的“天边外”,在悔恨 和渺茫的希望中死去。
三、创作概览
另一部值得重视的航海题材的独幕剧是《漫 长的返航》(The Long Voyage Home, 1917)。它描写一个瑞典水手在过了多年航 海生活之后,决心要攒钱买地,去过安定的 生活,但不幸被骗走了全部积蓄。他感到被 命运捉弄。其实,他如果不是被骗,也不会 安心种地,他只是生活在对自己的错觉与幻 想中。这赋予他的一生以一定的悲剧性,预 示了《天边外》的主题。
卡莱尔· 恰佩克(1890—1938),捷克作家
《万能机器人》( 三幕剧,1920 )早期代表作
国际“人道同盟”代表海伦娜--参观罗素姆
第二节 表现主义戏剧
岛万能机器人制造工厂--总经理多明· 罗素姆 --日产15000个--人类停止生育--机器人 没有灵魂,没有知觉,没有感情,不懂得爱- -机器人具有知觉 --毁灭人类--男女机器 人相爱--生命不熄--新的始祖 揭示科技的盲目发展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危机和 毁灭 以幻想的形式提出什么才是人类真正的进步: 回归生命的本义:真诚、相爱、顺应自然天性 机器人普利姆斯和海伦娜 相爱,将成为人类新 的始祖
三、创作概览
《天边外》(Beyond the Horizon,1920)是 奥尼尔第一部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作品,也 是他的成名作,被认为是一部标准的现代悲 剧,它写成于1918年,上演于1920年。
第三讲 表现主义
代表作之一《琼斯皇》:
着重表现琼斯被追捕过程中的 恐惧、紧张、内疚等复杂心理 和》: 主人公扬克,远洋邮轮 上的司炉。 开始,“我是结尾!我 是开头!我开动了什么 东西,世界就转动了!” 结束,“一切全都颠倒 了!”自信-怀疑-失落 -绝望
尼采发疯前在致发疯前的 斯特林堡的一封信中谈到, 个性是一个人成为人的标 志,没有个性的人等于零。 同样是他俩朋友的评论家 勃兰兑斯说,无数个没有 个性的人加在一起还是等 于零。
卡 夫 卡
一、生平
1883-1924, 奥匈帝国时期小说家,西方现代主 义文学奠基人之一。生于布拉格。 1906年获得布拉格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终身未婚。
成名作《天边外》 “主人公罗伯特二十三岁,是个高高的、细长 的青年人,饱满的前额和大而黑的眼睛带有 一种诗人的气质。他的容貌清秀文雅,嘴和 下巴的线条显出他意志薄弱。” “生活就是一出悲剧”, “一个人追求不可能达到的目的时,他注定 了是要失败的,然而他的成就正表现在斗争 中,在他的意向上。” “最崇高的永远是最具悲剧性的。”
卡夫卡语录: “艺术向来都是要投入整个身心的 事情,因此,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悲 剧性的。” “艺术是一面镜子,它和钟表一样, 有时也会‘走快’。” “每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都是文献和 见证。”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比 起人,动物离我们更近。这是铁栅栏。与动物攀亲 比与人攀亲更容易。”“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 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意看见这一点。” “害怕失去饭碗,这种恐惧心理败坏了人的性 格。生活就是这样。 “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 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评价不能正确地交错吻合。我们 不是生活在被毁坏的世界,而是生活在错乱的世 界。” “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 谛。” “是的,人太可怜了。因为他在不断增加的群 众中一分钟一分钟地越来越孤独。”
第二节表现主义
卡夫卡
Franz Kafka 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
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能摧 毁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 障碍都能摧毁我。共同的是:一切。
卡夫卡:作品
生前出版的作品:
– 《判决》,《变形记》,《在流刑地》, 《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
遗作:
– 《审判》,《城堡》。
表现主义的先驱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代表作家有: 奥地利的卡夫卡、捷克的恰佩克和美国的奥尼尔等。
表现主义
认识主体通过心灵的想象力,赋予心灵的朦胧感受 以清晰形式,从而整合出关于人类历史、现实人生 的悲剧性真象。
反生活逻辑的语言叙事方式 。“让理智短路并把 深受现代世界中唯科学论的压制的想象力解放出 来” 。
故意以不着痕迹的方式消解了人与动物、生与死, 以及现实与梦幻的界限。
人物背负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性宿命,扮演着抽 象的悲剧性角色。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文学钟情于悲剧的情感目的是要给悲 怆绝望中的现代人以加倍的鼓舞和振奋。罗 杰·伽洛蒂评价卡夫卡的创作时也这样说: “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世界,不人道的世界, 异化的世界。然而它有着对异化的强烈意识, 也有着不可摧毁的希望:使我们透过这个被神 奇和幽默弄得支离破碎世界的裂缝,瞥见一线 光明.也许是一条出路。”
奥尼尔:《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人公:扬克 剧情:
– 轮船锅炉间 – 纽约五马路 – 监狱 – 产联 – 动物园
奥尼尔:《毛猿》
《毛猿》的主题是对整个人类生存的探 讨。奥尼尔说,“扬克实在是你自己, 也是我自己,他代表整个人类”。这一 戏剧表现了奥尼尔对整个人类的现状和 前景的悲观的看法。
奥尼尔:《毛猿》
表现主义名词解释外国文学
表现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一、表现主义文学概念表现主义文学是 20 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
表现主义文学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
它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
二、表现主义文学特点表现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体验,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反抗。
在表现主义文学中,客观世界被主观情感所取代,文学作品成为了艺术家内心情感的投射和表现。
表现主义文学常用的手法包括夸张、变形、怪诞等,以表达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反抗。
三、表现主义文学影响表现主义文学是 20 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对当时的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表现主义文学反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体验,从而开创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风格。
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包括《变形记》、《尤利西斯》、《铁皮鼓》等,这些作品在当时的文学界引起了轰动,并对后来的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表现主义文学在外国文学中的应用表现主义文学在外国文学中应用广泛,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品。
例如,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是表现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一个普通人被社会压迫和扭曲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类的精神状态。
另一位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断头皇后》也是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被社会和命运所控制的女性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女性的处境。
五、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包括《变形记》、《尤利西斯》、《铁皮鼓》等。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
一、概述
表现主义,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它是20世纪初期绘画领域中特别流行于北欧诸国的艺术潮流,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
二、时间
19世纪末,出现了象征主义的影响和现代风格混在一起的第一个表现主义运动。
20世纪表现主义的主要基地是德国。
三、特征
1、他们不满足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进而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
2、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
3、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
4、不重视细节的描写,只追求强有力的表现主观精神和内心激情
四、重要人物及其代表作
19世纪末挪威画家蒙克《呐喊》
基希纳《柏林街景》
康定斯基《秋》
格罗斯《夜》。
表现主义
《城堡》 内容
讲述主人公K竭尽全力想进入城堡失败的故事。 一个名叫K的人,在冰天雪地里来到城堡属下 的村子。他自称是土地测量员,应聘而来,要 面见城堡的最高统治者C伯爵,以便得到许可 在他的辖区内落户,劳动度日。他准备在旅店 里暂住一宿,第二天再进城堡。但是,当晚他 就因身份不明而受到有关人员的盘查:从城堡 来的电话先不承认他的土地测量员身份,然而 后一个电话又不否认他是这一职务的承担者。 这预示着,对他来说,进入城堡将不会是一帆 风顺的。
《变形记》
卡夫卡用荒诞的手法描
写了最真实的人性。人 到甲虫,生理上是不可 能的,而在心理上,是 可能的。
作为卡夫卡最重要的一部中篇小说,《变形记》 第一次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普遍存在的人 “异化”现象,也即人创造的物,作为异化的、 统治人的力量同人相对立,它们操纵着人,把人 变成奴隶。人成了不能支配自己的奴隶,也就是 “非人” 卡夫卡还通过受压抑的小职员变成甲虫后的思想 活动和所遭受的冷遇,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 会里人的灾难感和人的孤独感。
《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写一个乡村医生在风雪夜出
外诊后,怎么也回不了自己的家在严寒中流 浪的故事。
2、着重表现人在荒诞、非理性的社会重压下, 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以至异化。
代表作是《变形记》。这个故事看似荒诞,
但作者通过变形这一象征手法,深刻地揭示 了现代社会众人所受到的重压以及在这种重 压下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异,同时还揭示了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城堡》
“城堡”这个象征物就是他一生所感到的那种与人 敌对、压抑着人的精神和肉体的社会超验的力量的 象征。这种存在既有“至高无上”的强迫性,又有 “不可捉摸”的隐匿性。它实际上是折磨人、摧残 人的社会机器,它从各个方面,以各种方式挤压人、 虐待人。它随时随地无端地强迫人出示自己的生存 许可证,为自己与生俱来的自由权利作外在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重要艺术流派
1
2
最优秀的第二组
3
最优秀的第二组
4
最优秀的第二组
5
最优秀的第二组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20世纪 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表现 主义首先出现于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得 到重大发展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 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 表达恐惧的情感,因此,主题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
6
最优秀的第二组
表现主义一词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 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用来与自然派和印象派相区别。
1911年希勒尔在《暴风》杂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现主义”一词来称呼柏林 的先锋派作家。
1914年后,表现主义一词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和采用。 在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它们 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 传统的特色。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
最优秀的第二组
表现主义作家每个人的创作个性不尽相同, 我们很难将之统一于一种或几种模式之中。表现 主义在艺术上实验色彩很强,在当时是不定型的。 但经过半个多世纪时间沉淀,它的许多艺术主张 和表现方法已经得到公认。表现主义文学在形式 和技巧上所进行的广泛的探索和革新是有成效的, 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对现代文学 理论和文艺美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11
最优秀的第二组
ABOUT:表现主义在表现主义
德 库 宁 抽 象 表 现 主 义 的 灵 魂 艺 术 家
20世纪里表现主义也对许多其他艺术家起了重要的影响,包括所谓的抽象表现 主义。
12
最优秀的第二组
多莱多风景
这是格列柯的一件上乘之作,它让我们 意识到,伟大的绘画作品中的建筑物或 自然美景,并不一定要取自于一个真实 的空间,或是真实纪录下某个事件,一 个创造出的空间,或许更能深切诠释画 家的灵魂或思维。
7
最优秀的第二组
表现主义涉及领域
绘 画
视 觉 艺 术
音 乐
戏 剧
电 影
文 学
最优秀的第二组
ABOUT:表现主义在绘画方面
表现主义是把直觉看作是认识世界唯一的方法;在绘画方面, 题材选用孤独的人生、内心的悲愤、极度的痛苦,艺术表现使 用刺激的颜色、动荡的线条、粗野的轮廓、夸张的变形,表现 一种阴暗、低沉、恐怖和神秘的气息。代表人物有蒙克、康定 斯基等。
22
最优秀的第二组
13
最优秀的第二组
杰克森· 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又译杰克森· 波拉克,1912年1月28日 -1956年8月11日)是一位有影响力的 美国艺术家以及抽象表现主义 (abstract expressionism)运动的主 要力量。
14
最优秀的第二组
波洛克的作品,反映了美国民族不墨守成规、勇于进取、 不断开掘宏观世界和内在意识深处的精神,也表现了 他们在高度工业化社会中的忧虑、焦灼和不安。
19
最优秀的第二组
ABOUT:表现主义在戏剧方面
20世纪初德国戏剧中乔 治·凯泽和恩斯特·托勒尔 是最著名的表现主义剧作家, 表现主义戏剧的特点是极端 简化的人物性格、合唱效应、 雄辩的对话和高度的集中。 其内容往往是主人公的觉醒 和悲痛,尤其是与市民价值 和权威(一般以父亲来代表) 的斗争。
20
最优秀的第二组
表现主义各领域代表派别
1、兴起:19世纪末德国一些哲学家和美学 家的理论对表现主义起了推动作用。直接对 德国表现主义产生影响的是挪威画家蒙克, 他的作品中出现强烈的表现主义因素。他的 画展推动了德国表现主义兴起。蒙克代表作 《呐喊》。 3、青骑士社:1911年慕尼黑成立了第二 个社团青骑士社,代表人物:康定斯基、 马儿克、马可等。康定斯基代表论著: 《论艺术的精神》等。康定斯基代表作组 画《秋》、《冬》、《乐曲》、《即兴 曲》、《构图2号》等。 2、桥社时期:1905年德累 斯顿成立了表现主义第一个 社团桥社。代表人物:基希 纳,黑克尔,配希施泰因等。 基希纳代表作《柏林街景》、 《市场与红塔》。 4、新客观社:德国表现 主义后期社团,出现于 1923年,代表人物:格 罗斯、迪克斯、贝克曼, 格罗斯代表作:《夜》 《壕沟战》《启程》
表现主义音乐的最大特征,是无视传统, 无视规则,不追求庞大、夸张,刻意追 求精致、纯朴,抛弃印象派的玄妙模糊, 力求于音乐表现的简洁、单纯、明快和 热烈。
18
最优秀的第二的小屋
表现主义的电影也被称为德国表现派, 其最重要的代表作有《卡里加利博士的 小屋》和《泥人》。
15
最优秀的第二组
ABOUT:表现主义在文学方面
变形记
在小说领域,奥地利作家卡 夫卡的一些作品表现出表现 主义的特征。卡夫卡创造出 一种把荒唐无稽的情节与绝 对真实的细节描绘相结合的 独特艺术手法,用来表现 “现代人的困惑”。
16
最优秀的第二组
ABOUT:表现主义在音乐方面
勋伯格早期的说白歌唱和单人剧《期待 》
后印象派画家就有表现主义萌芽意识。例如与凡高艺术最为接 近的“主义”就是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后印象派的承接和发展。 是一种发展和承接关系。
9
最优秀的第二组
德国 表现 主义 艺术 家马 克斯 佩息 斯坦
19世纪末,出现了象征主义的影响和现代风格混在一起的第一个表现主义运动,先驱代表 画家是荷兰人凡· 高、法国人劳特累克、奥地利人克里姆特、瑞士人霍德勒和挪威人蒙克, 他们通过一些情爱的和悲剧性的题材表现出自己的主观主义。
10
最优秀的第二组
《呐喊》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 1944 《呐喊》是挪威印象派画家 爱 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的代表 作之一。画面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 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红色的背景 源于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 火山灰把天空染红了。画中的地点是 从厄克贝里山上俯视的奥斯陆峡湾, 有人认为该作品反映了现代人被存在 主义的焦虑侵扰的意境。这幅画是表 现主义绘画著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