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玛雅农业
案例借鉴
1880年起大峡谷地区开始发展畜牧业,到1890年,当时这里尚
是高山草原,有10万头牛,25万头羊在这里放牧。但到1906年成立 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时,大多数牧场主被迫改行,因为过度放牧,使 生态环境本来就脆弱的半干旱草原变成了灌丛和荒漠,畜牧业难以 为继,业渐占主导地位。
至1901年,铁路修到南岸,更使之迅速发展。1919年成为国家
案例借鉴
Case reference
1
国外成功案例
(一)科罗拉多大峡谷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全长446公里,平 均宽度16公里,平均谷深1600米,总面积2724平方公里。
直至美国内战时期,大峡谷还鲜为人知。1869年被美国独擘炮 兵少校约翰·卫斯莱·鲍威尔带领的一支探险小分队发现。
放《大峡谷》,吸引全世界游客向往。开发一些特殊的项目能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 电影、广告、摄影的营销:大峡谷里面的纪念谷就是著名电影《阿甘正传》公路长跑镜头的取景地,也是万宝
路香烟广告和很多美国西部片的取景地。通过电影的宣传,纪念谷变得大名鼎鼎,有非常多的游客量。一部好的电
影或广告的宣传对于鲜为人知的景区是种有效的手段。
“前店庄别墅
会议楼及酒店
蟹泉池SPA、水疗、游泳休闲中心
GOLF练习场
会议中心
“后园”主要功能
北京蟹岛休闲生态农庄
--经验和借鉴
项目理念特色:以开发、生产、加工、销售农产品为本, 以旅游度假为载体, 集生态、生产、生活 ——“三生”理念于的绿色环保休闲体验农业庄园项目 项目功能布局特色:实现“前店后园”的功能布局,园塑造大面积的绿色旅 游环境,提供丰富的消费产品,店是消费场所,虽然规模有限,但为园的产 品提供顾客,保证了农业与旅游的互补与融合 项目规划设计特色:充分与乡村特有的自然生态风格融合,还原独特的乡村 风味,让游客能够真正的脱离城市的束缚,充分投入对乡村生态、生产、生 活的体验 项目经营特色:通过“吃、住、玩、游、购”等方面全方位打造乡村体验, 并通过“农”、“游”两条渠道实现收益的叠加与放大;“前店”以专业人 士和专业公司进行运营,保证运营的专业性以及收益,而“后园”则以承包 责任制分配到个人,充分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并能使其充分参与到项目整体 中,增加其收入
生态农业案例
一、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
如今在中国,生态农业的浪潮也已扑面袭来,做生态农业成了这个时代颇为时髦的一件事。
怎么做才能让名号响起来,让盘子大起来,让腰包鼓起来,成就一番虽不轰轰烈烈但细水长流的事业,是个值得各位农人们思考的问题。
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看看其他国家在怎么做生态,也许会对您有所启示。
来源:吾谷网作者:窦晓妍1、世界生态农业典范——菲律宾玛雅农场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其中以玛雅农场最具有代表性。
玛雅农场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10年建设,农场的农林牧副渔生产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玛雅农场的前身是一个面粉厂,经营者为了充分利用面粉厂产生的大量麸皮,建立了养畜场和鱼塘;为了增加农场的收入,建立了肉食加工和罐头制造厂。
随着农场的发展,经营主开拓了一块24公顷的丘陵地,扩大了生产规模,取名为玛雅农场。
为了控制粪肥污染和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玛雅农场陆续建立起十几个沼气生产车间,每天产生沼气十几万立方米,提供了农场生产和家庭生活所需要的能源。
另外,从产气后的沼渣中,还可回收一些牲畜饲料,其余用做有机肥料。
产气后的沼液经藻类氧化塘处理后,送入水塘养鱼养鸭,最后再取塘水、塘泥去肥田。
农田生产的粮食又送面粉厂加工,进入又一次循环。
像这样一个大规模农工联合生产企业,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肥料,却能保持高额利润,而且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污染。
这样的生产过程由于符合生态学原理,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了生物物质的充分循环利用。
1980年,在玛雅农场召开了国际会议,与会者对该生态农场给予高度评价。
2、缺水少地也能做生态节水先行的以色列生态农业以色列是一个农业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全国一半以上土地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因此土地和淡水资源十分匮乏。
生态农业
2. 河北丘陵山区发展“围山转”模式布局合理的 是
A 山坡种茶种药
B 山坡竹林缠腰
C 山下养鱼放牧
D 山下瓜果梨桃
河北的气候特征 河北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 区,而茶与竹则主要是在我国亚热带气候区 分布。山下养鱼则需要更多的水,一般适合 在我国南方地区推广。河北则属于旱作农业 区,水资源相对不丰富。苹果、梨、桃等则
世界生态农业典范——这5个 国家的生态农业做绝了
菲律宾玛雅农场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1. 依据 “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发展“山顶 松柏戴帽,山间果竹缠腰,山下水稻鱼跃,田埂 种桑放哨”,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是
A 重庆
B 青海
C 上海
D 海南
➢ 我们根据“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的定义, 可以首先把上海排除掉,因为该种生态农业 是在山区存在的,而上海位于长江中下游地 区,属于平原;再根据“间果竹缠腰,山下 水稻鱼跃,田埂种桑放哨”的描述,可以看 出当地适合发展竹、水稻、桑、鱼,特别是 水稻,应该是在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发展, 而青海属于西北地区,不适合发展水稻种植, 再者青海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不适合竹、桑的生长;海南位于我国热带地 区,而我国的竹子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山
03
为了控制粪肥污染和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十 几个沼气生产车间
从产气后的沼渣中,还可回收一些牲畜饲料,其 余用做有机肥料。产气后的沼液经藻类氧化塘处理 后,送入水塘养鱼养鸭,最后再取塘水、塘泥去肥 04 田。农田生产的粮食又送面粉厂加工,进入又一次 循环。
世界生态农业典范:菲律宾玛雅农场
---------------------------------------------------------------最新资料推荐------------------------------------------------------ 世界生态农业典范:菲律宾玛雅农场世201本文生态并把物与世界生6-07-25 17文转自:创态农场是运把贯穿于整与非生物环生态农:07 意农场运用生态学的整个系统中的环境间的能量农业典的观点和手的各种生物量转化和物范:菲手段,以农物群体,包括物质循环联系菲律宾农场作为农括植物、动物系起来。
宾玛雅农业生态系统物、微生物雅农场统的一个整物之间,以及场场整体,及生对环衡,生态的桑生态环境生物改善土地态农场既是桑基鱼塘、蔗态农场的雏物系统进行科地利用环境特是生产的单位蔗基鱼塘、雏型。
科学合理的特别是农业位,又是环境果基鱼塘等的组合,以达业坏境质量为境净化和保等均为在长达到获得最适为目的的一保护的单位长期的农业生适生物产量一种农业发展。
如中国广生产实践中量和维护生态展新模式。
广东珠江三角中所创造的一态平角洲一种菲律玛雅玛雅立了农场雅农律宾是东南雅农场最具雅农场的前了养畜场和场的发展,农场。
南亚地区开展具有代表性。
前身是一个面鱼塘;为了增经营主开拓展生态农业面粉厂,经营增加农场的拓了一块 24业建设起步较营者为了充的收入,建立4 公1 / 3顷的丘较早、发展较充分利用面粉立了肉食加丘陵地,扩大较快的国家粉厂产生的加工和罐头制大了生产规家之一,其中的大量麸皮制造厂。
随规模,取名为中以,建随着为玛玛雅农场雅农场位于场的农林牧于菲律宾首都牧副渔生产形都马尼拉附形成了一个附近,从 20 世个良性循环的世纪 70 年代的农业生态代开始,经过态系统。
过 10 年建设设,为了车间另外的沼农田了控制粪肥间,每天产外,从产气沼液经藻类田生产的粮肥污染和循环产生沼气十几后的沼渣中类氧化塘处理粮食又送面粉环利用各种几万立方米中,还可回收理后,送入粉厂加工,种废弃物,玛米,提供了农收一些牲畜入水塘养鱼养进入又一次玛雅农场陆续农场生产和畜饲料,其余养鸭,最后次循环。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及现状分析
3.1 生态农业面积
据德国生态与农业基金会提供的数据,2002年末世界生态农业面积达2
300万hm2,比2000年增长了31.4%。生态农业遍布几乎世界各国,在耕地中的比重和从事生态农业的农场都在增长。从图1、2显示:
hm2,以色列和中国各约4 000hm2。
3.2 生态农产品产值
据国际贸易中心(1TC)报道,除德国外。欧洲生态食品消费较多的国家有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产品种类包括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2003年澳大利亚有机食品销售额为1亿澳元,国内市场有机食品销售量每年的增长速度为60%。2005年德国生态食品销售额为4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4%
3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随着广大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和环境保护越来越关注,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量,不仅在其世界主要市场的欧洲、北美和日本,而且在许多其它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都在增长。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它农副产品中的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近几年发生的疯牛病灾难、二英恶性事件,以及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争论等,都使得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生态食品,从而推动了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及现状分析 万年历查询 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站内搜索: 信息网 贸易网 繁體中文 ENGLISH
当前热点: 冬种 防冻
政
务
版政务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 公开承诺 | 领导信息 | 机构设置 | 部门职能 | 规划计划 | 财政公开 | 人事信息 | 统计数据 |
党风廉政 | 工作简报 | 广西农业概况
国家开放大学《农村环境保护》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农村环境保护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分校班级: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地球表面水域很大,海域占地球表面的(B)。
A.65% B.71% C.69% D.79%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A)。
A.500亿元 B.600亿元 C.700亿元 D.800亿元3.一个漏水马桶,一个月要漏掉水(C)。
A.18吨 B.19吨 C.20吨 D.21吨4.因为缺水,每年给我国工业造成的损失达(C)。
A.1500亿元 B.1800亿元 C.2000亿元 D.2200亿元5.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北半球居(A)。
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6.下面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C)A.农田 B.果园 C.草原 D.城市7.下面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D)A.农田 B.果园 C.草原 D.城市8.所有以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为(C)。
A.第一营养级 B.第二营养级 C.第三营养级 D.第四营养级9.在能量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流动的过程中,平均每个营养级的转移效率约为(B)。
A.5% B.10% C.15% D.20%10.著名的玛雅生态农场位于(D)。
A.印度 B.印度尼西亚 C.墨西哥 D.菲律宾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
2.聚落环境:是人类聚居和活动场所的周围环境。
它是与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环境。
3.能量金字塔:能量通过营养级逐级减少,如果把通过各营养级的能量流由低到高划成图,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称为能量金字塔。
4.生态农业: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是一条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一、生态农业的概念都市现代农业首先必须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品质作出贡献。
生态农业是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符合现代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基本理念。
生态农业简称ECO,有狭义的生态农业,也有广义的生态农业。
狭义的生态农业,是指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物质、能量的自然转换功能,以食物链形式构建农业的生态循环系统,通过生态系统,提高作物的太阳能吸收率、固化率;提高动物对于生物能的转化率;微生物对于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高效循环利用和或者实现重复利用,以达到取得比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实现农业的低碳、高效、能源再利用、生态保护等综合性效果,使农业再生产保持良性循环。
广义的生态农业泛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结合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能够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现代生态农业强调以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产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的要求,通过物种优化组合,达到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因此,现代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二、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生态农业最早产生于20世纪30-40年代,首先在瑞士、英国等国家形成生态农业的雏形,60年代欧洲地区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符合国情的生态农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均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建设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普世价值。
根据有关资料,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大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起步阶段。
大约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
生态循环农业五大模式和典型案例介绍
生态循环农业五大模式和典型案例介绍循环农业是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利用物种多样化微生物科技的核心技术在农林牧副渔多模块间形成整体生态链的良性循环,力求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优化产业结构,节约农业资源,提高产出效果,打造新型的多层次循环农业生态系统,成就一种良性的生态循环环境。
因地制宜、依托当地生态资源搭建独立成熟的单一或多种复合农业模块的经营方式,充分利用地大物博的优势,既根植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优质改善,又跨区域调配资源,形成更广义空间上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福建省生态建设促进会立足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求,努力为会员单位指导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开拓农业发展新形势,做好政府与企业的对接窗口。
促进会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乡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生活幸福感。
促进会常设机构有顾问委员会与专家委员会,汇集数百位著名专家学者,构建“三位一体”大型综合服务体,在帮扶企业提高品牌标准化建设、经济管理水平、开拓市场营销、走绿色循环发展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开展科普惠农示范工程,提供良种选育、水土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帮助会员企业采用新技术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病虫害、原料浪费、污染等问题,获得企业的一致好评。
一、物质再利用模式通过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将上一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下一产业的原材料。
如沼气、畜禽粪便等的利用。
1.沼气综合利用。
以沼气为纽带,将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污水等作为沼气基料处理,产生的沼气作为燃料,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
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农田地力培肥、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等工作,探索“一气两沼”综合利用模式。
开展沼渣、沼液生态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推行“猪-沼-果(菜、粮、桑、林)”等循环模式,形成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生态循环农业新格局。
2.畜禽粪便收集处理和有机肥加工利用。
环境保护导论第二章(七)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般监测手段的弱点:
仪器不能连续监测,以部分数据代替全年的情况;
监测结果不能反应综合污染情况。
生物监测可以弥补以上不足。
33
①利用植物对大气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价
二氧化硫:紫花苜蓿、棉株、胡萝卜等;
氟化物:唐菖蒲、葡萄等; 臭氧:烟草; 二氧化氮:烟草、番茄等; 氯气:白菜、菠菜等。
6、施工期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7、世界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
8、世界级数最多、总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
9、世界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 10、世界水库移民最多、工作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工程。 8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有利影响:
防洪:使下游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
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防洪库容在73—220亿 立方米之间。
Case1:菲律宾的玛雅农场(Maya Farms)
29
庄稼地
料
庄稼废弃物 杂草 树叶
肥
液 态
猪场
粪
牛场 便 饲料加工 加工厂 居民区 沼气 废物
渣
粪 便
沼气厂
鸭场 养鱼池
污泥 加工 污泥 贮留池
沉
降
沉降槽
浆 液
马雅农场的废物循环途径
30
Case2:珠江三角洲地区桑基鱼塘 生产方式: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 蚕、养鱼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 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发电:三峡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煤完 全燃烧所发出的能量,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华南、重庆
等地区。水电清洁无污染,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亿多吨。
航运: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能够较为 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 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通航能力可以从现在的每年1000万 吨提高到5000万吨。
地理知识知识:古老的文明——玛雅文明
地理知识知识:古老的文明——玛雅文明玛雅文明是世界著名的古老文明之一,它曾繁荣于公元前600年至公元16世纪初的中美洲地区,涵盖了现今的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等地。
在历史上,玛雅文明是中美洲最有影响力的文明之一,其繁盛时期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成就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玛雅文明的历史及起源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玛雅文明源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其文化特点主要集中在现今的危地马拉高地地区。
据考古证据显示,早期的玛雅人是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他们在危地马拉高地平原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和农业扩张,并且不断发展精细而高效率的农业方法,从而为玛雅文明的永久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300年,玛雅文明进入了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玛雅人创造了丰富而多样化的文化,拥有强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
此外,玛雅人还在艺术、科技、建筑和数学领域中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最重要的发明和创造就是玛雅日历和玛雅文字。
玛雅人的文化、技术和知识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对于今天的学者来说,研究玛雅文明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玛雅文明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在公元前600年至16世纪初的玛雅文明时期,这个文明社会被划分为多个小的城邦。
每一个城邦都有自己的统治者和政府机构,玛雅社会的政治领袖都集中在这些城市中央。
玛雅的统治者被称为“科莫”,这些领袖拥有各自的统治权力,可以通过继承、选举或者军事成功来获得权力。
他们通过使用宗教和赞助艺术、建筑等用以掌握和保持权力。
在社会领域,玛雅社会分为贵族、士兵、手工业者、农民和奴隶等不同阶层。
贵族阶层拥有丰富的土地、权力和财富,他们拥有世袭制度的领土和财产,一些富有的贵族阶层还会赞助宗教、建筑和艺术等方面的活动。
士兵是玛雅社会的保卫者,他们保卫了城市免受侵略,但在和平时期,他们也会在建筑领域、农业和贸易等方面提供帮助。
在这个社会中,玛雅手工业者是社会和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生产着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包括玛雅文明的著名选择性品和饰品。
古代文明的消失之谜玛雅文明的衰落
古代文明的消失之谜玛雅文明的衰落古代文明的消失之谜——玛雅文明的衰落玛雅文明是古代美洲的一支重要文明,其辉煌的发展引人注目。
然而,这个古老而先进的文明在9世纪时突然衰落并最终消失,留下了许多谜团。
本文将深入探讨玛雅文明的衰落原因以及这一古代文明消失之谜的可能解释。
一、玛雅文明的辉煌和特点玛雅文明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墨西哥湾沿岸、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体系。
玛雅人懂得数学、天文学、农业、建筑学等多个领域,建立了庞大的都市城邦和复杂的社会组织,制定出高度准确的历法系统,并创造出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文字系统。
二、玛雅文明的衰落原因1. 生态环境恶化玛雅人主要依赖农业为生,他们利用独特的灌溉系统和农田建设技术,在狭长的平原和山区进行精细的农耕,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资源的过度开发,玛雅文明所处的地区逐渐发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土壤的侵蚀和水源的枯竭,无法满足人口的需求,这对玛雅文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2. 社会与政治不稳定玛雅文明面临着频繁的社会与政治动荡。
研究表明,玛雅城邦之间相互争斗,内战不断,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导致玛雅人丧失了信心和团结力量。
这种内部不和以及不断的战争削弱了玛雅人对文明的维持和发展,最终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3. 文化变革玛雅文化经历了多次变革和演化。
在文化的演进过程中,一些核心价值观和信仰体系逐渐丧失,新的思想和宗教信仰的出现,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种文化变革往往伴随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混乱,削弱了玛雅人对文明的认同和继承。
三、古代文明消失之谜的解释1. 突发的自然灾害有学者认为,玛雅文明的衰落可能与一系列自然灾害有关。
例如,极端的气候变化、干旱、洪水等灾害给玛雅人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灾害可能使他们无法继续居住在原有的地区,不得不迁徙或逃离。
2. 外部入侵和侵略另一种解释是玛雅文明遭受了外部入侵和侵略。
在衰落阶段,玛雅社会频繁爆发内战,同时也受到邻近地区的攻击和入侵。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一、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生态农业起源于中国,其理论研究发展于欧洲,生态农业的发展最早主要以有机农业等替代农业为生产形式。
20 世纪30 年代英国农业学家 A.Howard 曾到中国考察并认同中国农民利用有机残体和废物、垃圾等制成堆肥施入农田以维[4] 持地力常新的做法,还将这一经验上升成理论写成《农业圣经》流传于世[4],而“生态农业”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土壤学家阿尔伯韦奇( W.Albreche )1970 年首次提出。
1981 年,英国农学家伍辛顿 (M.Worthington )在阿尔伯韦奇的基础上,对生态农业理论和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在《生态农业及其有关技术》一书中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的,在环境、理论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
” [5] 1984 年,美国农学家杰克逊(W.Jackso n)进一步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在尽可能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化,控制土壤侵蚀,少[1]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
[1] 由于生态农业不仅可以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弥补传统农业的先天不足,加之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日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故生态农业一经提出,得到了许多国家重视和响应,纷纷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试验示范。
美国农业部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和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而是依靠作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生物生产体系。
[1]与此同时,以罗代尔研究所为首,相继成立许多从事生态农业研究的研究机构,如新英格兰小农场研究所、华盛顿州的耕作研究农场、威斯康星大学环境研究所等。
德国的生态农业主要以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学农工业形式出现,其主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利用腐殖质和施用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杂草、害虫使用机械除草或有益天敌等方法,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发对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等会造成化学污染的化学制剂;发对使用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等。
《生态农业》PPT课件
保护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的产量, 保障食物安全,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 以满足人们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可持续农业概念与含义
概念: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机制变化
目前和今后
的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
世世代代人们的需求。
大洋洲 48.51% 非洲 0.14% 亚洲 0.33% 北美 7.42% 拉美 20.02% 欧洲 23.58%
三、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
1971年由美国土壤学家提出。
生态农业: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
的环境方面
力的,目标在于不产生大的和长远
变化的小型
或伦理方面及审美方面不可接受的
(4)有机农业在耕作制度上,注意采用轮作和种植豆科 作物,注意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注意适时中耕锄草, 注意水土保持措施;
(5)有机农业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农业生产费用较高, 加之要多种作物轮作,特别是种植产量较低的豆科作物 面积较大,所以有机农场的经济效益比一般农场要低 。
(四)有机农业实施效果
(二)、传统农业
1、概念与形式 是以自给为主要目的的传统固定农业。
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未实现现代化,基本上仍 属于传统固定农业。分两类: 三 圃 制:以庄园为单位分林、牧、耕地三部分,定
期轮换,逐渐演变为草田轮作制。存在于 西欧。 有机农业:又称东方农业,以中国的传统固定农业为 代表,最早出现于前汉时期。
规模,取名为玛雅农场。到1981年农场已拥有36公顷的稻田和经济林,饲
养了2.5万头猪、70头牛和1万只鸭。为了控制粪肥污染和循环利用各种废
弃物,他们陆续建立起十几个沼气生产车间,每天产生沼气十几万立方米,
循环农业模式案例
循环农业模式案例生态循环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潮流和方向,走可继续发展的路线,是世界各国农业的共同选择。
我们应积极学习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我国生态循环农业。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同时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
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树枝循环养蘑菇”循环模式2020年是生态循环农业关键年。
《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2017-2020年)的通知》中提到,2017年-2020年建设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300个左右,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生态循环农业一般指生态农业。
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突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取得发展;60年代欧洲的很多农场转向生态垦植,70年代末东南亚地域开始研讨生态农业,走可继续发展的路线成为世界各国农业进行的共同选择。
生态循环农业三大模式1、减量化模式按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准地管理土壤和各项作物,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农业投入(如化肥、农药、水、种子等)以获取最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减少使用化学物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优质的高产出和高效益,是“减量化”模式的循环农业,也称为“精准农业”。
生态农业模式的形成
生态农业模式的形成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均有了较大发展。
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
80年代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
如稻田养鱼,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的模式。
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
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一、探索阶段生态农业最初只由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的需求而自发地生产某种产品,这些生产者组合成社团组织或协会。
英国是最早进行有机农业试验和生产的国家。
自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农学家霍华德提出有机农业概念并相应组织试验和推广以来,有机农业在英国得到了广泛发展。
在美国,替代农业的主要形式是有机农业,最早进行实践的是罗代尔,他于1942年创办了第一家有机农场,并于1974年在扩大农场和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罗代尔研究所,成为美国和世界上从事有机农业研究的著名研究所,罗代尔也成为美国有机农业的先驱。
但当时的生态农业过分强调传统农业,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生物循环生产模式,未能得到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发展极为缓慢。
二、关注阶段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由污染导致的环境恶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美、欧、日一些国家和地区工业污染已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命与健康。
生机农业的典型例子
生机农业的典型例子924年在欧洲兴起生态农业最早于1,瑞士、英国、日本等获得成长20世纪30-40年代在。
多农场转向生态耕耘60年代欧洲的许,区起头研究生态农业70年代末东南亚地,界列国农业成长的配合选择走可持续成长的道路成为世。
身是一个面粉厂玛雅农场的前,面粉厂发生的大量麸皮运营者为了充实操纵,畜场和鱼塘成立了养;农场的收入为了添加,工和罐头制造厂成立了肉食加。
场的成长跟着农,24公顷的丘陵地运营主开辟了一块,出产规模扩大了,玛雅农场取名为。
千年农耕汗青中国拥无数,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确取得环球注目的成就近些年农业出产也的。
硕功效的同时可是在取得丰,清晰地认识到我们不得不,是以牺牲资本和生态情况为价格的现今中国农业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抵当天然灾祸能力下降形成生态情况恶化、,负面问题也随之而来生物多样性被粉碎等,了不成逆转的冲击给农业出产形成。
此因,视农业成长的道路人们起头从头审,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成长注重生态农业成长方能。
在日本农村推广和普及这种生态农业手艺已,被浩繁水稻种植农户所承认该手艺所发生的分析效益亦。
体市场情况而言可是就现今整,可是现实推进仍坚苦重更生态农业虽然前景被看好。
管的缺失下在各环节监,生态产物”的外套充溢于市场大量冒充伪劣的农产物披着“,额利润攫取高,业的健康成长严峻侵扰了产。
的中国而言对于现阶段,现代化的生态农业生态农业该当是,代农业的复合系统是生态农业与现,益而轻忽了投入产出既不克不及只注重生态效,为牺牲换取经济效益也不克不及够生态情况。
之总,是一个长久的艰难的工程中国生态农业的成长将。
关于生态农业及响应农产物出产的划定》欧盟于1991年6月21日颁布了《,明白指出该划定,生态农业协会(FOAM)的尺度作为生态产物的出产必需合适国际,若何出产如产物,答应利用哪些物质,不成利用等哪些物质。
墨西哥的玉米种植与玛雅文化
墨西哥的玉米种植与玛雅文化墨西哥是玉米的起源地之一,世界上种植玉米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这与墨西哥深厚的玛雅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玉米在墨西哥不仅仅是一种农作物,更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与玛雅文化的诞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墨西哥的玉米种植与玛雅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深入了解这一珍贵的农作物在这片土地上的意义。
一、玛雅文化的起源玛雅文化是墨西哥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250年之间。
玛雅人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地区建立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他们在农业、建筑、天文学、数学和写作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而玛雅人的生活方式与他们对玉米的种植密切相关。
二、墨西哥的玉米种植历史玉米在墨西哥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前后。
墨西哥是玉米的起源地之一,也是其最重要的基因库之一。
玛雅人是最早开始种植玉米的人群之一,他们通过长期的耕作和选择性育种,培育出各种品种的玉米。
这些玉米品种在墨西哥的不同地区得以传承,并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玛雅文化中的玉米崇拜玛雅人将玉米视为圣物,对玉米抱有崇拜之情。
他们认为玉米是由众神创造的,是生命的象征。
在玛雅人的宗教仪式中,玉米常常与其他神圣事物一同被供奉。
祭祀仪式中的玉米神庙、玉米雕塑等都可以见到玉米在玛雅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这反映了玛雅人与玉米之间的密切联系,也体现了他们对玉米的敬仰和感恩之心。
四、玉米在墨西哥饮食文化中的地位玉米在墨西哥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墨西哥的传统菜肴中几乎都可以找到玉米的身影,例如墨西哥卷饼(taco)、玉米片(tortilla chips)等。
而墨西哥的玉米糕(tamales)更是成为了当地人不可或缺的美食。
这些菜肴无论是在墨西哥的大街小巷,还是在各种传统节日上都能够找到,它们不仅满足人们的味蕾,更是传承和弘扬了墨西哥的独特文化。
五、现代墨西哥的玉米种植挑战尽管墨西哥在玉米种植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如今玉米种植面临着一些挑战。
生态的历史例子素材
生态的历史例子素材《生态的历史例子素材》素材一《复活节岛的兴衰》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有一个神秘的复活节岛。
曾经的它啊,那也是一片生态繁荣的乐土呢。
岛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棕榈树,就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
这些棕榈树可不仅仅是看着好看,它们可是岛上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岛上的居民靠着棕榈树造房子、做船只,小日子过得还挺悠哉。
我记得看过一个关于复活节岛考古研究的纪录片,里面就特别细致地展现了一些考古发现。
那些岛上原有的建筑都有着棕榈树留下的痕迹,当时的工匠们巧妙地运用棕榈木,把它们切割、拼接,做出坚固又实用的房子。
而船只呢,那可是当时岛民到远海捕鱼的重要工具。
粗壮的棕榈树干被掏空做成独木舟,在大海上飘飘荡荡的,就像一片树叶在水面滑行。
但是好景不长啊,随着人口慢慢增多,居民们对棕榈树的需求越来越大。
建造更多的房子、制造更多的船只,砍树的速度远超树木生长的速度。
渐渐的,岛上的棕榈树越来越少,到最后简直是寥寥无几了。
棕榈树的减少那影响的可就不只是房子和船只的问题了。
没有了树的保护,土壤开始流失,生态平衡一下子就被打破了。
岛上的鸟儿没了栖息地,很多小动物也因为缺少食物和藏身之处而数量锐减。
最后的结果呢,复活节岛从一个生机勃勃的岛屿变成了一个相对贫瘠的地方,人口也因为资源匮乏等原因急剧减少。
这可真的是一个用悲剧给生态敲响的警钟啊。
素材二《玛雅文明的生态危机》玛雅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也算是相当璀璨辉煌了。
玛雅人那可聪明了,有着高度发达的农业。
他们会在雨林里开垦大片大片的农田。
有一次我看到一些关于玛雅文明遗址的图片展,那里面一幅幅还原玛雅农田耕垦的画作特别逼真。
他们的农田里种满了玉米啊、豆类之类的农作物。
在盛期的时候,那一片片绿油油的农田就像大地的绿毯。
玛雅人靠着这些农作物养活了大量的人口。
可是呢,他们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问题。
因为人口增长太快,他们需要更多的农田,于是大肆砍伐森林。
当时的他们可能没想过后果有多严重。
玛雅农业神话:玉米和人的生命轮回
作者: Michael D. Carrasco[著][1];李文彬(翻译)[2]
作者机构: [1]佛罗里达州立大学;[2]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世界宗教文化
页码: 18-24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4期
主题词: 玛雅;古代中美洲;农业宗教祭祀;玉米神
摘要:古代时期的图像、殖民时期的文献以及一个多世纪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使我们了解到玉米神在玛雅神话中的重要地位。
民族志资料不断提及这位神祗及其在其他中美洲社会群体中的对应体,例如Thipaak神、Kumix神、Quezalcoatl神的若干面相以及其他文化特性物。
本文意在探究复活盘(Kerr 1982)上的图像及其在更广阔的中美洲神话类型中的亲缘图式、当地人对植物和人的生命轮回所持有的观念和玛雅人的末世论。
我还特别强调了那些看起来平常世俗的玉米播种、耕作和制作食物的准备工作亦是玉米神话的重要方面;这样的研究能使我们深入了解玛雅和中美洲宇宙观中所含的民族生态学和伦理学基本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叫生态农业呢?
• 生态农业的概念
是由美国土壤学家威廉姆﹒阿尔伯里奇 首先提出的。他看到有机农业确能克服 石油农业的种种弊端,但有机农业仅限 于农业内部的封闭循环,生产力不高。 因此,他认为理想的替代农业,应是生 态上能自我维持,经济上又有高效益的 农业。
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 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业。
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 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 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 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 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 一。
• 发展历程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世 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 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 ,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 ;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均有了较大 发展。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 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中国式生态农业发展之 路
• 稻田养鱼、桑基鱼塘等模式
• 生态农业建设的县已达300多个,其中国家 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102个,省级试点示 范县200多个,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
经验与借鉴:
• 农林牧副渔业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不用 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肥料、却能保持高额利润,而且 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污染。这样的剩菜过程符合生态学 原理,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了生物物资的充分循环的利 用。
第四,畜禽——稻作——沼气型。
大棒+胡萝卜:老牌农业帝国的生态农业之 路
一:美国的生态农业发展有完善的法律法规
美国 体系作为保障。早在1990年,美国颁布的
《污染预防法》中就对生态农业做出过明 确规定
二:有力的财政扶持就是生态农业持续壮大 的基础。目前美国已有2万多个生态农场, 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便开始对农业进行 “绿色补贴”,
➢(一)理论基础上不完备 ➢(二)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三)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四)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五)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六)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 ➢(七)推广力度不够
特点
①高效性:实现经济增值 ②综合性: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 ③持续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以色列是一个农业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 国家,以色列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 展了滴灌和其他微量灌溉技术的生态 农业,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以色列 • 此外,以色列研究利用废水进行农田 灌溉的再循环利用。将废水通过不同 的过滤装置,降低其污染物质和细菌 含量,使废水面为适宜灌溉的水源。 灌溉时,综合考虑水质、土壤质地与 状态,制定出合理的灌溉策略与方式 ,并选定适宜的作物,以利于水中物 质的分解和避免地下水质的污染。
日本农业资源有限,因此日本的生态农业的 形式往往因地制宜 第一,再生利用型。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再生
日本 利用,减轻环境负荷。
第二,有机农业型。不采用通过基因工程获 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 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 质,
第三,稻作——畜产——水产三位一体型。在 水田种植稻米、养鸭、养鱼和繁殖固氮蓝 藻的同时,形成稻作、畜产和水产的水田 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
• 意义
(一)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 续发展
(二)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建设
(三)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
(一)深化改革,推动整体协调 (二)加大投入,增强农业后劲 (三)重点突破,加快科技进步 (四)优化配置,保护生态资源
原理: 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
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一条基本原理。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
环的主渠道
即,设计食物链,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 量被分层次利用
原来他们这样做!
生态农业典范 ——玛雅农场
玛雅农场前身
利用里厂产生的大量麸皮
面粉厂
养畜场和鱼
塘 增加农场的收入 肉食加工和罐头制造厂
丘陵地,扩大了生产规模 玛雅农场
• 到了1981年,农场已拥有36公顷的稻田和经济林,饲养了 2.5万头猪、70头牛和1万只鸭。为了控制粪肥污染和循环 利用各种废弃物,他们陆续建立起十几个沼气生产车间, 每天产生沼气十几万立方米,提供了农场生产和家庭生活 所需要的能源。另外,从产气后的沼渣中,还可回收一些 牲畜饲料,其余用做有机肥料。产气后的沼液经藻类氧化 塘处理后,送入水塘养鱼养鸭,最后再取塘水、塘泥去肥 田。农田生产的粮食又送面粉厂加工,进入又一次循环。
依据“整体,循环,协调,再生”的要求,合理的组织农 业生产,把发展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结合起来,把种 植业与林业,渔业结合起来,吧生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 结合起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关系, 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的统一。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