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完整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周邦彦《苏幕遮》
词的下片解析
要点一
总结词
描绘了梦境中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下片“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 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中,作者通过描绘 梦境中的场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他黯然伤神 的乡魂,追逐着飘荡的旅思,夜夜无法入睡,除非有好梦 相伴。明月高楼他独自一人倚靠,酒入愁肠化作相思之泪 。这些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意象的运用
意象丰富
作者通过丰富的意象,如“碧云天” 、“黄叶地”、“秋色连波”等,营 造出秋天的美丽和寂寥,使读者感受 到秋天的氛围。
意象的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还 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如“秋色连波 ”象征着秋天的连绵不断和深远,表 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和思考。
语言的精炼
语言优美
文化传承
通过对《苏幕遮》等经典 文学作品的传承和学习, 现代人可以更好地了解和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5 《苏幕遮》的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建议
情境创设
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乐、视频 等,营造《苏幕遮》所描述的场景,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意。
小组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苏幕遮》的主题、意境、 表现手法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
近现代评价
近现代以来,《苏幕遮》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更加 稳固,被视为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对现代人的启示
01
02
03
情感表达
通过对《苏幕遮》的学习, 现代人可以学会更加细腻 地表达情感,提高情感沟 通对现代人的审美意识 产生影响,使人们更加注 重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社会秩序良好,为文学艺术的发 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人们对于 文化艺术的需求和欣赏水平的提高。
高中语文《客至》-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写什么 • 怎么写 • 表达效
果 • 思想感
情
饮酒至酣畅,呼邻翁 共饮
(手法:正侧、虚实)宕开 一笔,别开生面。(“尽”)
从侧面借家常细节,把 酒席的气氛推向更高潮
表达出极其兴奋、欢快 的心情。
风 格
清新 明快
【全诗小结】
诗人叙述了充满浓郁生活 气息的场面,表现了诗人坦 率的性格和宴客的喜悦,也
表面上看是把客人撇开了,可仔细一想,却 发现这是在进一步写客人,是想用这种民间常见 的方式表示自己难得的兴奋:我家来尊贵客人了, 你也过来喝几杯,好好地帮我陪陪客人,喝个痛 快,玩个尽兴!诗人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将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 烈的高潮。这种写法既巧妙,又充满浓厚的生活 气息,让人回味不尽。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 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颈联: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 醅。”
• 写什么 • 怎么写 • 表达效
果
以简单的方式招待客人 (家常话、家常菜、家常 描酒写):生活场景、细节。 (“无、只” 以朴素的细节显现宾主深厚的 友谊。(亲切、自然)
• 思想感 情
体现主人待客的盛情,力 不从心的歉意
尾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表现出两人之间诚挚的友 情。全诗描写细腻传神,充 满人情味,富有生活情趣。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 ▪蓬门今始为君开。 ▪这柴门今天才为您打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肴菜, ▪樽酒家贫只旧醅。 ▪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 ▪肯与邻翁相对饮, ▪赶快邀请邻翁一同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2020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2020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 选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 词选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
录
0002页 0004页 0023页 0042页 0061页 0080页 0164页 0254页 0314页 0379页 0445页 0492页 0580页 0601页 0620页 0665页 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滕王阁 王勃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送魏万之京 李颀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送友人 李白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旅夜书怀 *客至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白居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新天下耳目”东坡词之二导学案《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全词内容情感;2.培养细读词句的意识与能力;3.掌握鉴赏咏物类诗词的基本路径方法。
【学习过程】【预习安排】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安排学生根据学案完成预习任务,预习任务如下:初读,整体感知①诵读全词,注意字音、停顿、节奏、情感把握;②结合注释,读懂诗词字面意思;③勾画不理解的词句,选择你喜欢的句子将其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表述。
师帮助学生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一、导入:咏物类诗词是我们似乎熟悉又似乎陌生的一类诗词,这堂课我们通过学习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试着学会读懂、鉴赏咏物类诗词。
接下来,请同学们齐读全词,注意停顿、节奏、情感的把握!二、品读,理解物象1.问题设置:通过词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几个字、几句),我读出了(看到了,想到了,感受到了……)杨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根据你对词句的理解完成上面的填空,可按照这个句式多写几句,并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似花还似非花杨花的独特物性/命运/ 际遇/朦胧空灵无人惜从教坠无人怜惜/ 备受冷落/ 孤独抛家傍路轻盈飘忽/ 飘落无着、无所依傍/ 无依无靠,飘落不归/内心沉重、恋恋不舍/离家飘零,无依无傍的凄苦/ 无情有思/ 无奈一池萍碎杨花的归宿萦损柔肠,困酣娇眼娇柔慵懒/ 情态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随风飞舞、时起时落的情状;飘落之情状/欲起旋落、似去又还/飘忽迷离/失落痛苦教师理解点拨:“似花还似非花” :为何说它像花又不像花?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分春色,又一起送走春天;说它“似花” ,它色淡无香,形态细碎,隐身枝头,一向不为人注目爱怜,实在很难被当成花来看待。
现实世界中,杨花一下子就进入了一种模棱两可的难堪,它是否能与花为伍就难以让人说清。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doc
I.忽闻歌古调,。
(杜审言)2.,风多杂鼓声。
(杨炯《从军行》)3.闲云潭影日悠悠,o (王勃《滕王阁》)4.江流宛转绕芳甸,o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5.人生代代无穷已,。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6.此时相望不相闻,。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送》)8.不堪盈手赠,。
(张九龄《望月怀送》)9.,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10.,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与诸子登幌山》)II.水落鱼梁浅,o (孟浩然《与诸子登幌山》)12.,天子非常赐颜色。
(高适《燕歌行》)13.推金伐鼓下榆关,。
(高适《燕歌行》)14.,孤城落日斗兵稀。
(高适《燕歌行》)15.边庭飘摇那可度,o (高适《燕歌行》)16.,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17.天姥连天向天横,o (李白)18.世间行乐亦如此,o (李白)19.浮云游子意,o (李白《送友人》)20.人生得意须尽欢,。
(李白《将进酒》)21.,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22.古来圣贤皆寂寞,。
(李白《将进酒》)23.星垂平野阔,。
(杜甫《旅夜书怀》)24.,密雨斜侵薜荔墙。
(柳宗元)25.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26.人世几回伤往事,。
(刘禹锡)27.,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28.,蜡炬成灰汨始干。
(李商隐《无题》)29.尘世难逢开口笑,。
(《九日齐山登高》)30.,长笛一声人倚楼。
(赵嘏《长安晚秋》)31.,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32.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1.独有宦游人,O (杜审言)2.画栋朝飞南浦云,。
(王勃《滕王阁》)3.,寒声一夜传刁斗。
(高适《燕歌行》)4.斜月沉沉藏海雾,。
(张若虚)5.竹喧归浣女,o (王维《山居秋暝》)6.细草微风岸,。
(杜甫《旅夜抒怀》)7.晨起动征铎,o8.,人迹板桥霜。
9.挪叶落山路,o10.残星儿点雁横塞,o11 .二十四桥明月夜,o12.江涵秋影雁初飞,o13.尘世难逢开口笑,o14.,青鸟殷勤为探看o15.晓镜但愁云鬓改,o16.人世儿回伤往事,o17.,故垒萧萧芦荻秋。
[实用参考]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完整版).docx
《唐诗宋词选读》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1.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⑴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⑵江:指赣江。
渚:江中小洲。
⑶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⑷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
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⑸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⑹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⑺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
物:四季的景物。
⑻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⑼槛:栏杆。
●译文: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
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
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
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赏析:意象意境:靠近水边的滕王阁,早上画栋飞来了南浦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雨,闲云倒影水中,长江之水脉脉流淌。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 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录
0002页 0037页 0081页 0209页 0270页 0286页 0319页 0436页 0492页 0503页 0554页 0574页 0626页 0645页 0693页 0695页 0737页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滕王阁 王勃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送魏万之京 李颀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送友人 李白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旅夜书怀 *客至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白居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安定城楼 李商隐
(完整版)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名句默写最新
56 ,
re 。
六宫粉黛无颜色。
g a 33 鸟宿池边树, 。 34 几处早莺争暖树,
57
,在地愿为连理枝。
58
in 。
,此恨绵绵无绝期。
be 35 最爱湖东行不足, 。 36 商女不知亡国恨,
。
,不堪看。
the ,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小楼吹彻玉笙寒。
,
in 。
gs (李璟《浣溪沙》)
in 4、
,
。
。
,一
ll th 饷贪欢。
A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d 。
an (李煜《浪淘沙令》)
e 北宋词:
tim 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日长
ing at a 飞絮轻。
、 。
gs ,甲光向日金鳞开。
5、
,杨柳岸晓风残月。 6、 ,背
in 41 相见时难别亦难, 。
42 西风酒 旗 斜 矗 。
ll th ,夜吟应觉月光寒
7、彩舟云淡, ,画图难足。 8、 ,
A 43 ,青鸟殷勤为探看。
,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
教吹箫。
34、细草微风岸,
。
,月涌大江流。
35、舍南舍北皆春水,
。
,蓬门今始
为君开。
36、
,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
。
37、
,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
尽余杯。
38、 春江潮水连海平,
。
,何处春江
无月明。
39、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
。
40、王濬楼船下益州,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37张
把握意象
金=额黄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 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香腮雪 :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把握意象
鬓云:鬓发如云。乌黑、亮丽、浓密、修长是 中国古代美女头发的标准。
《长恨歌》:“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 整下堂来。”
①度,度过,纷披;(1分) ②描写了如云鬓发纷披于白净如雪的脸庞的情 状;(1分) ③化静为动,富于联想与想象,生动形象的写 出了女子娇美、慵懒的情态。( 2分)
唐温庭筠才思敏捷。相传他考试作赋从不起草,叉手构思,
叉八次手就赋成八韵,人称“温八叉”( 手指分开,双手 相拱叫做叉手,叉手八次是为八叉手。温庭筠为何会有温 八叉的外号,是因为他入试的时候,要作诗,诗有八韵, 他只需要叉手八次,便可完成一篇诗。) 后用“八叉手”形容才思敏捷。
杜紫薇——杜牧 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的杜牧,字牧之。杜紫薇这个外号,乍一 听有些“娘娘腔”,但其实是对杜牧之的赞美。杜牧之曾经写过咏物 诗《紫薇花》: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 向风偏笑艳阳人。这篇诗是咏紫薇诗中的佳作,全诗上下并没有“紫 薇”二字,但迎秋开花、不与百花争艳、花期长于桃李花、不畏寒风, 这些特点指向了紫薇花。杜牧之赞美紫薇花,何尝不是借紫薇自誉, 因此他获得了杜紫薇的外号,也可以叫做雅称紫薇花 曹七步——曹植 三国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曹植,字子建,历来受到后世文人的推崇, 尤以谢灵运“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妙喻,为人所知。 至于曹植为什么会有曹七步的外号,不用笔者多言,是源于曹植七步 成诗的典故。
北宋词人贺铸,自称是唐贺知章的后裔,由于他长身耸目,面色铁青,所以 又有贺鬼头的名号。至于他贺梅子的外号,是因为他有佳句“试问闲愁都几 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山抹微云君——秦观
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完整版)
《唐诗宋词选读》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1.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⑪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⑫江:指赣江。
渚:江中小洲。
⑬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⑭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
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⑮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⑯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⑰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
物:四季的景物。
⑱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⑲槛:栏杆。
●译文: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
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
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
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赏析:意象意境:靠近水边的滕王阁,早上画栋飞来了南浦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雨,闲云倒影水中,长江之水脉脉流淌。
(完整版)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目录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从军行——杨炯滕王阁——王勃春江花月夜——张若虚2、“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望月怀远——张九龄※送魏万之京——李颀山居秋暝——王维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燕歌行——高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送友人——李白将进酒——李白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兵车行——杜甫旅夜书怀——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客至——杜甫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寄李儋元锡——韦应物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西塞山怀古——刘禹锡※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白居易天上谣——李贺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安定城楼——李商隐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长安晚秋——赵嘏商山早行——温庭筠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冯延巳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璟※乌夜啼——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天仙子(水调敷声持酒听)——张先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苏轼※卜算于(缺月挂疏桐)——苏轼10、“格高韵远”的北宋来词(二)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踏莎行(雾失楼台)——秦观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歹带香人)姜夔12、“龙腾虎掷”稼轩词※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十踏莎行横塘路苏幕遮
踏 莎
诗海探珠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探究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行
横 塘 路 苏
幕
遮
美文佳作欣赏
诗海探珠
望江南 王 琪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 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 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 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 共悠悠。
②可堪:___________________ 哪里经受得住。
③驿寄梅花: 陆凯在《赠范晔诗》中有:“折梅逢驿使,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指来信。尺素,一尺长的白绸, 《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 ④鱼传尺素: 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中指杭州西湖。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浦,水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流。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默写 桃源望断无寻处 ①雾失楼台,月迷津渡,_________________ 。 《踏莎行(雾失楼台)》
②________________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 若问闲愁都几许
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二+专题整合+Word版含答案.docx
专题整合近(今)体诗中国古典诗歌按发展源流可分为诗、词、散曲三种。
在“古诗”中又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古体诗与今(近)体诗。
这里,重点介绍近体诗。
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它有四项基本要求:1.句数、字数有规定。
律诗为八句,或五言或七言;绝句为四句,或五言或七言。
2.按规定的韵部押韵。
一般要求押平声韵,中间不得换韵。
3.各字的平仄有规定。
所谓平仄,指古代汉字的声调,平声大概等同于今天普通话字音的一、二声调,仄声大概等同于今天普通话字音的三、四声调。
近体诗每句各字的平仄、上下句中各字的平仄都有规定。
如五言上句为:仄仄平平仄。
下句为:平平仄仄平。
虽然今天写近体诗不必严格遵照这些要求,但是读诗者了解这些要求会更好地体会近体诗的声韵之美。
4.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
如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另外,近体诗的结构也很讲究,一般要求起、承、转、合。
因此,有人形象地把近体诗称做“戴着镣铐跳舞”。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大类,待以后专题专门讲。
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分,主要从上述四方面进行。
另外,从时间上亦可区分。
隋唐以前的诗均叫古体诗,隋唐以后的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股发展。
近体诗按形式分类如下表:近体诗(格律诗)⎩⎪⎨⎪⎧ 绝句⎩⎪⎨⎪⎧ 五言绝句:一首四句,每句五字七言绝句:一首四句,每句七字律诗⎩⎪⎨⎪⎧ 五言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字七言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七字排律:每句五字或七字,句数不定, 但不少于十句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盛唐时期除出现李白、杜甫两位伟大的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很高的诗人。
他们按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是较多地写山水田园闲适生活的山水田园诗人,一派是较多地写边塞征戍生活的边塞诗人。
这两派诗人虽然没有提出各自的创作主张,但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从题材到诗体,都各有特色、各有所长。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
内容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宋词选读》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1.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⑴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⑵江:指赣江。
渚:江中小洲。
⑶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⑷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
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⑸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⑹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⑺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
物:四季的景物。
⑻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⑼槛:栏杆。
●译文: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
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
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
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赏析:意象意境:靠近水边的滕王阁,早上画栋飞来了南浦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雨,闲云倒影水中,长江之水脉脉流淌。
这是一个凄美落寞的情景。
这首诗原附于《滕王阁序》后,序末“四韵俱成”一句中的“四韵”即借代此诗。
由于序文的影响太大,掩没了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很多读者,只知道王勃的《滕王阁序》,却不知道王勃的《滕王阁诗》。
诗歌第一句“滕王高阁临江渚”直接点题,一个“临”字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之势。
第二句由今及古,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诗人不禁产生了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
第三、四两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之势,又写出了滕王阁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
融情于景,寄慨遥深。
“闲云潭影日悠悠”一句,笔触则由空间转入时间,“悠悠”二字点出了时日的漫长。
第六句则很自然地生发了事物变换、星座移动、年复一年的感慨,时间飞逝,事业无成的感慨。
末尾两句,诗人在提出建阁的人如今何在的疑问后,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
“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与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历代吟咏滕王阁的律绝中,王勃的《滕王阁诗》可谓上乘之作。
诗歌以凝练、含蓄的文字概括了序的内容,气度高远,境界宏大,与《滕王阁序》真可谓双璧同辉,相得益彰。
2.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译文: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杯面对精美丰盛的席宴。
饯别的厅堂里回忆着朋友的情意融洽,分别后要绕山过水,路途遥远。
宴席一直持续到明月隐蔽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
走在这悠长的洛阳道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会?●注释[1]琴瑟:比喻友情。
[2]长河:指银河。
注解:首联采用对偶句形式,“青”与“绮”相对,都为绿色的意思。
●陈子昂(约659~约700),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字伯玉。
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
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
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
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
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
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赏析: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共两首,这是第一首。
约作于公元684年(武则天光宅元年)春。
时年二十六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
临行前,友人设宴欢送他。
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
旋即写成这首离别之作。
这首律诗一开头便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
作者抓住这一时刻的心理状态作为诗意的起点,径直但却自然地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颇为深挚。
“银烛吐青烟”,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
“金樽对绮筵”,用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
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颔联“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琴鼓瑟”,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
“山川”表示道路遥远,与“琴瑟”作为对仗,相形之下,不由使人泛起内心的波澜:“离堂”把臂,伤“琴瑟”之分离;“别路”迢遥,恨“山川”之缭绕。
这两句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唏嘘。
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承上文写把臂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
这时候,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
这里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
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
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这首诗中作者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
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应不温不火。
“火”则悲吟太过而感情浅露;“温”则缺乏蕴藉而情致不深。
此诗写离情别绪意态从容而颇合体度,有如琵琶弦上的淙淙清音,气象至为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此诗通篇畅达优美,除了开头一联因场面描写之需而适当选用华丽辞藻外,其余用语都不加藻饰,平淡自然。
他所追求的乃是整首诗的深厚和雅。
清人纪昀说得好:“此种诗当于神骨气脉之间得其雄厚之味,若逐句拆开,即不得其佳处。
如但摹其声调,亦落空腔”。
再有,此诗虽写眼前景,心中情,却有所继承和借鉴。
有人指出,它“从小谢《离夜》一首脱化来”。
《离夜》即谢朓《离夜同江丞王常侍作》,也是写一次夜宴。
两相比较可知,陈诗在章法、用语等方面都明显受了谢诗影响。
但陈子昂并没有简单地模拟前人,而是有所创新。
谢诗较直露和简洁,陈诗则婉转而细腻,在结构上更善于回环曲折地精心布局,情和景的安排上,先以秾丽之笔铺写宴会之盛,次以婉曲之调传达离别之愁,再以宏大的时空背景烘托出宴会之久与友谊之长,最后以展望征途来结束全篇,层次分明。
通篇情景合一,从优美的意象描写中自然地流露感情。
胜于一般的离别之作。
3.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望相似一作“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落月一作:落花)●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注释:(1)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2)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
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
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象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8)穷已:穷尽。
(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10)但见:只见、仅见。
(11)悠悠:渺茫、深远。
(12)青枫浦上: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
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浦上:水边。
《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
(13)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
扁舟,小舟。
(14)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