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处理难点和困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解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处理难点和困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18daba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2.png)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处理难点和困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解读1. 本文概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是一组在妊娠期间发生的高血压相关疾病的总称,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和慢性高血压。
这些疾病对母婴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处理难点和困惑,并解读相关的诊治指南。
在处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临床医生面临着诸多挑战。
疾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是一个难点。
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易与其他妊娠并发症相混淆,导致诊断延迟。
疾病进展的不可预测性使得治疗策略的选择变得复杂。
治疗过程中需要平衡母婴双方的风险,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式,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病情评估、治疗原则及最新指南进行详细解读,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优化诊疗流程,改善母婴预后。
通过深入分析处理难点和困惑,本文将提供实用的临床指导,帮助医生在处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概述分类: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这个大纲为撰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概述”部分提供了一个结构框架,确保内容全面且逻辑清晰。
在撰写时,可以结合最新的研究和指南,对每个小节进行详细阐述。
3. 诊断和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和评估是确保母婴安全的关键步骤。
这一过程不仅要求医生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还需要精确的检测手段和评估工具。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压的测量和伴随症状的出现。
根据国际指南,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孕妇在妊娠20周后,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无蛋白尿。
若伴随蛋白尿(尿蛋白3g24h),则诊断为子痫前期。
若血压急剧升高并伴随严重的头痛、视觉障碍、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则可能是子痫发作。
2019年妊娠期高血压指南
![2019年妊娠期高血压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7847de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1.png)
---------------------------------------------------------------最新资料推荐------------------------------------------------------2019年妊娠期高血压指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2版)(一)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出现高血压,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于产后 12周恢复正常。
尿蛋白(一) ,产后方可确诊。
少数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
(二)子痫前期:轻度:妊娠 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伴蛋白尿0.3g/24h。
重度:血压和尿蛋白持续升高,发生母体脏器功能不全或胎儿并发症。
子痫前期患者出现下述任一不良情况可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①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②蛋白尿2.0g/24h 或随机蛋白尿(++);③持续性头痛或视觉障碍或其它脑神经症状;④持续性上腹部疼痛,肝包膜下血肿或肝破裂症状;⑤肝脏功能异常:肝酶 ALT或 AST水平升高;⑥肾脏功能异常:1/18少尿(24h尿量400ml或每小时尿量17ml)或血肌酐106mol/L;⑦低蛋白血症伴胸水或腹水;⑧血液系统异常:血小板呈持续性下降并低于 100109/L;血管内溶血、贫血、黄疸或血 LDH升高;⑨心力衰竭、肺水肿;⑩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⑾孕 34周以前发病(II-2B)。
(三)子痫: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的抽搐。
(四)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 20周前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 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 12周以后。
(五)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孕妇妊娠前无蛋白尿,妊娠后出现蛋白尿0.3g/24h;或妊娠前有蛋白尿,妊娠后尿蛋白明显增加或血压进一步升高或出现血小板减少100 109/L。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的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2ba2a0784254b35effd348f.png)
2.怎样处理及护理?
【概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为 9.4%。其表现为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 分娩后随即消失。该病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 竭,是目前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妊娠期特有的。 • 发生率国内9.4%,国外7%~12%。 • 本病命名强调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与妊娠之
【护理评价】
1.孕妇病情是否得到良好控制,有无母儿受伤。 2.孕妇焦虑是否减轻,能否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孕妇水肿是否减轻或消失。 4.孕妇并发症是否得到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
病例分析参考答案
1.最可能的诊断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重度。 2.处理要点 立即住院治疗,应用解痉剂(首选硫酸镁),酌情应用 镇静、降压药控制病情发展。同时严密监护病情变化及胎儿宫内情况, 做好防治胎儿窘迫及抢救子痫的准备。经积极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者 可考虑适时终止妊娠。 3.护理措施(略)
⑤注意自觉症状。 ⑥胎动、胎心及子宫张力。 ⑦限制食盐<3克/天;测体重1次/天(隔日)。 ⑧计出入量,测尿蛋白,必要时测24小时蛋白定量,肝功,CO2-Cp等。
(2)用药护理
➢首选解痉药为硫酸镁,其作用机制为: • 镁离子能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阻断神经和肌肉之间的信息传导,使骨
骼肌松弛; • 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腺素,抑制内皮素的合成,降低机体对血管紧张素Ⅱ的
反应,缓解血管痉挛状态; • 通过阻断谷氨酸通道阻止钙离子内流,解除血管痉挛,减少血管内皮损伤; • 提高孕妇和胎儿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改善氧代谢。
使用硫酸镁的注意事项
硫酸镁使用不当易引起中毒,首先表现为膝反射消失,继之可出现全身肌 张力减退及呼吸抑制,严重者心跳骤停。因此用药过程中应注意:①用药前 备好钙剂作为解毒剂,如10%葡萄糖酸钙。②注意静脉给药速度:首次剂量 25%硫酸镁20ml稀释于25%葡萄糖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5~10min★), 继以25%硫酸镁60ml加入10%葡萄糖1000ml静脉点滴,滴速以1~1.5g/h 为宜。③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应检测以下指标:膝腱反射必须存在;呼吸不 少于16次/分钟;尿量不少于25ml/h。发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药,并按医嘱 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解毒。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疗常规【范本模板】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疗常规【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8a71981561252d381eb6e3f.png)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疗常规一、妊娠期高血压:孕20周后血压≥140/90mmHg,尿蛋白阴性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0。
3g/L。
血压测量取三次间隔6小时静息15分钟后测得的2次大于或者等于140/90mmHg可诊断。
但须排除20周前或既往孕前高血压病史、肾病史及其他导致血压升高的疾病史。
【监测】血压、尿蛋白的情况,注意应3天左右复查一个尿常规,3天复查一次血常规及凝血常规,1周复查一次肝功、生化、心功,3天复查一次胎监,1周复查一次产科B超及脐血流,如病情出现加重则按相应的分级诊治。
【治疗原则】1、终止妊娠以足月为限,如病情控制满意,可在38-39周左右终止妊娠.如控制不满意,见好就收,出现危险倾向立即结束分娩。
2、如孕周小于34周,出现先兆早产表现,注意使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6 mg肌注Q12H共4次,不主张1周后重复使用。
同时使用硫酸镁控制宫缩治疗(使用方法同下重度子痫前期的硫酸镁用法)。
3、如伴有羊水过少,如孕周达到足月则应注意引产,引产中严密监测血压及胎心情况,测血压的次数应加密,胎监每天至少一次,余按引产常规。
4、妊娠期高血压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除产检中孕24-28周行糖筛查外,孕32-34周复查糖筛查,如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或本身为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须加用糖尿病饮食、管理和治疗,注意加强胎儿监护,胎监每天一次。
5、术后或产后处理与常规处理基本相同,注意术后如同产前可加用镇静治疗。
术后3天复查一次尿常规,术后前3天测血压同产前医嘱,超过3天可改为Bid或Qd。
一般无须加用降压治疗,如血压较高,达到降压指征的收缩压达16 0mmHg以上和/或105mmHg或平均动脉压〉140mmHg时,可加用降压药物治疗。
血压随访至正常或产后12周。
二、轻度子痫前期:孕20周后血压≥140/90mmHg,尿蛋白+(至少间歇6小时的两次随机尿检尿蛋白定性+)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0。
3g/L。
【监测】注意诊断时须行间歇6小时尿蛋白监测至达到以上诊断尿蛋白+标准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0。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现状与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现状与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6df800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1.png)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现状与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12-27T06:01:44.667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2期作者:赵晓芬[导读] 妊娠期高血压是产科常见疾病,若未进行有效治疗,患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赵晓芬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儿童医院),广西柳州 545000摘要:妊娠期高血压是产科常见疾病,若未进行有效治疗,患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母婴生命健康有不良影响。
临床中治疗此疾病以控制病情、延长孕周、保障母婴安全为目的,方法较多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患者的内心情绪、生活方式等均会对治疗效果有影响,故需要应用合适的护理方式进行管控,巩固治疗效果,保障母婴健康。
为进一步了解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查找阅览,对疾病知识和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知识;护理方法妊娠期高血压是医院中产科常见疾病,典型症状有血压升高、蛋白尿、脚踝肿胀、下肢水肿等,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2]。
若未及时发现进行控制治疗,可出现HELLP综合征、早产、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少、胎儿窘迫等情况,危及母婴生命健康[3]。
在治疗的同时展开科学的护理有助于稳定患者病情,保障母婴健康。
本文是对妊娠期高血压的定义、病因、治疗方法、护理方式进行研究阐述。
1. 妊娠期高血压相关知识1.1 妊娠期高血压的定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血压升高与妊娠并存的一组疾病[4],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等类型。
1.2 妊娠期高血压的病因妊娠期高血压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明,可能与子宫-胎盘结构发育异常、炎症免疫过度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遗传因素、营养缺乏、年龄因素、体质指数等有关。
1.3 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临床上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以休息、镇静、预防抽搐,有指征地降压和利尿,密切监测母婴情况,适时终止妊娠为基本原则,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终止妊娠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年)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年)](https://img.taocdn.com/s3/m/6c2c961eeefdc8d376ee3230.png)
(chronichypertension with superimposed preeclampsia) 慢性高血压孕妇,孕20周前无蛋白尿,孕20 周后出现尿蛋白≥0.3 g/24 h 或随机尿蛋白≥ (+);或孕20周前有蛋白尿,孕20周后尿 蛋白定量明显增加;或出现血压进一步升高 等上述重度子痫前期的任何一项表现。
(1)妊娠期高血压:休息、镇静、监测母胎 情况,酌情降压治疗。 (2)子痫前期:预防抽搐,有指征地降压、 利尿、镇静,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预防和 治疗严重并发症,适时终止妊娠。 (3)子痫:控制抽搐,病情稳定后终止妊娠, 预防并发症。 (4)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以降压治疗为主, 注意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 (5)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兼顾慢性高 血压和子痫前期的治疗。
2. 子痫(eclampsia):
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
抽搐。
(三)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既往存在的高血压或在妊娠20周前发现收
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 20 周 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
(四)慢 性 高 血 压 并 发 子 痫 前 期
(二)一般治疗
1. 治疗地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可居家或住院 治疗;非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应评估后决定是 否住院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重度子痫 前期及子痫孕妇均应住院监测和治疗。 2. 休息和饮食:应注意休息,以侧卧位为宜; 保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和热量;适度限制食 盐摄入。 3. 镇静: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可睡前口服地 西泮2.5~5.0 mg。
2. 注意事项:血清镁离子有效治疗浓度为1.8~ 3.0 mmol/L,超过 3.5 mmol/L 即可出现中毒症状。 使用硫酸镁的必备条件:(1)膝腱反射存在; (2)呼吸≥16次/min;(3)尿量≥25 ml/h(即 ≥600 ml/d);(4)备有10%葡萄糖酸钙。镁离 子中毒时停用硫酸镁并缓慢(5~10 min)静脉推 注 10%葡萄糖酸钙10 ml。如孕妇同时合并肾功 能不全、心肌病、重症肌无力等,或体质量较轻
产科小科普——妊娠期高血压
![产科小科普——妊娠期高血压](https://img.taocdn.com/s3/m/5c497da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6.png)
产科小科普——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妊娠24周时出现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头晕或头痛,耳鸣,甚至抽搐。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三大类,即子痫前期、子痫前期和子痫。
本病多见于初产妇,春季发病率较高,由于本病发病突然,若不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往往危及母子生命,本病的基本病理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和水钠潴留。
1 .原因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的一种特殊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该病的病因尚未阐明,其病因一直是妇产科研究的热点。
1.1主要原因1.1.1免疫因素妊娠高血压与免疫有关。
当孕妇的免疫力不平衡时,阻断抗体的产生不足,就会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
1.1.2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资料提示妊娠高血压有母体遗传倾向。
目前认为其遗传规律主要包括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基因遗传、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突变、线粒体遗传等,现在倾向于多基因遗传。
1.1.3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和损伤皮细胞激活,即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引起内皮损伤的直接原因,在子痫前期发病之前就存在,是发病的重要环节。
1.1.4胎盘或滋养层缺血目前比较公认的共识是子宫缺血、胎盘或滋养层细胞缺血。
1.1.5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和抗氧化作用之间的不平衡,它倾向于氧化,然后激活或损伤内皮细胞。
目前氧化应激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胎盘缺血缺氧、母体过氧化物底物增加、抗氧化作用降低有关。
1.1.6营养不足各种营养素,如低白蛋白血症和钙、镁、锌和硒的缺乏,已被发现与子痫前期的发展和进展有关。
研究发现,膳食钙摄入量不足的人血清钙含量降低,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
硒可以防止机体被脂质过氧化物损伤,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避免血管壁损伤。
锌在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E和维生素C都是抗氧化剂,可以抑制磷脂过氧化,减少内皮细胞的损伤。
1.1.7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正常妊娠时,子宫螺旋小动脉的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均出现凋亡,取而代之的是绒毛外滋养细胞,并深入到子宫壁浅表肌层。
妊娠期高血压治疗原则
![妊娠期高血压治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96cb167192e45361066f594.png)
妊娠期高血压治疗原则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严重还能引起流产,孕妇的生命也能受到影响。
那么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呢?妊娠期高血压该如何治疗呢?妊娠期高血压是什么妊娠期高血压,又称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
多发于妊娠20周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可伴全身多器官损害或功能衰竭;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该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和死亡的常见疾病之一。
我国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为9.4%-10.4%。
符合以下3个条件才能被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在妊娠后才出现血压≥140/90mmHg,无蛋白尿,在产后12周内血压可自行恢复正常。
妊高症根据其表现特点分为三个阶段:轻度、中度和高度妊娠高血压,这三个阶段呈递进关系,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演化而来。
一旦发展到重度妊高征,就会出现血尿、蛋白尿等明显的肾脏损伤症状;当水肿加剧时,甚至会出现准妈妈神志不清乃至危及孕期母婴安全的情况。
妊娠期高血压怎么办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目的是控制准妈妈的病情、尽可能地延长孕周、确保孕期母婴安全,使得胎儿出生后能够存活。
该病的治疗基本原则采用休息、镇静、对症等处理后,病情可得到控制,若血压升高,可予以降压治疗。
1、一般治疗(1)休息:对于轻度的妊娠高血压可住院也可在家治疗。
(2)密切监护母婴状态:应询问准妈妈是否有头痛、视力改变、上腹不适等症状。
每日测体重及血压。
定时复查尿蛋白、检测血压、胎儿发育情况和胎盘功能。
(3)间断吸氧:可增加血氧含量,改善全身主要脏器和胎盘氧供。
2、降压治疗目的:预防子痫、心脑血管意外和胎盘早剥等严重母胎并发症。
降压过程要平稳,不可波动过大。
目标血压:准妈妈没有并发脏器功能损伤,收缩压应控制在130-155mmHg,舒张压应控制在80-105mmHg。
准妈妈并发脏器损伤,收缩压应控制在130-139mmHg,舒张压应控制在80-89mmHg。
为保证子宫胎盘血流灌注,血压不能低于130/80mmHg。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如何用药?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如何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0d0ad11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7e.png)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如何用药?妊娠期高血压是常见并发症之一,该病是指妊娠20周后出现,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该病会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易导致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等情况,因此,必须给予积极有效治疗方式,有利于孕妇生命安全。
针对该病可采取药物治疗、一般治疗等,用药类型包括镇静药、解痉药、降压及利尿药物等,可有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但用药过程中,需遵循用药原则,合理使用药物。
妊娠期高血压的常见治疗药物种类多,包括ACEL类、ARB类药物、血管扩张和β受体阻滞剂等,具体用药如下:(1)利尿剂药物,主要有布美他尼、依他尼酸和呋喃苯胺酸等,还有螺内酯、氨氯吡咪等,可用于水钠滞留或左心室衰竭等并发症患者治疗,以上药物治疗时需密切关注患者酸碱、水电解质平衡情况,以免导致血液浓度浓缩等情况发生。
(2)β受体阻滞剂,常见的有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剂量分别为50mg/次、500~200mg,次数均为1~2次/d。
在该药物类型选择上,需避免视野普萘洛尔药物,可能存在副作用,使得孕妇自发性流产的几率增加。
(3)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包括尼卡地平、硝苯地平等药物,可用于高血压中期治疗,此类药物可对患者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造成影响,孕妇临床前15d避免视野该药物。
(4)神经节阻滞剂药物(利血平或因胍己啶等),此类药物可对胎盘产生影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避免使用,若患者于常规降压药应用下,其血压数值未得到控制,可联合甲基多巴药物或肼酞嗪等进行治疗,两种药物的剂量为0.25g/次,3次/d。
(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见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前者剂量分别为12.5~25mg/次,3次/d,后者为2.5~5mg/次,2.5~5mg。
此类药物可用于妊娠中晚期治疗效果显著,不可用于妊娠早期。
药物危险分级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的药物种类可以分为A、B、C、D、X五个等级,即分别对应的是安全、相对安全、相对危险、危险和高度危险,在全世界得到广泛运用。
妊娠期高血压用药原则是什么
![妊娠期高血压用药原则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42d49a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6.png)
妊娠期高血压用药原则是什么妊娠期的准妈妈们一定要特别注意用药,尤其是高血压的孕妇们,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治疗目的和处理原则是争取母体完全恢复健康,胎儿生后能够存活,以对母儿影响最小方式终止妊娠。
你想看看对于孕妇高血压患者要怎么注意用药吗?下面小编来为你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用药原则。
妊娠期高血压用药原则1.妊娠期高血压可住院也可在家治疗。
(1)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取左侧卧位。
间断吸氧。
饮食含充足的蛋白质、热量。
(2)镇静:精神紧张、焦虑或睡眠欠佳可给予镇静剂。
如地西泮2.5~5mg,每日3次,或5mg睡前口服。
(3)密切监护母儿状态:应询问孕妇是否出现头痛、视力改变、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嘱患者每日测体重及血压,每2日复查尿蛋白。
2.子痫前期应住院治疗,防止子痫及并发症发生。
治疗原则为休息、镇静、解痉、降压、合理扩容和必要时利尿、密切监测母胎状态、适时终止妊娠。
(1)休息同妊娠期高血压。
(2)镇静适当镇静可消除患者的焦虑和精神紧张,达到降低血压,缓解症状及预防子痫发作的作用。
地西泮2.5~5mg口服,每日3次;或10mg肌内注射或静脉缓慢推入(>2分钟)。
苯巴比妥钠、异戊巴比妥钠、吗啡等,具有较好的抗惊厥、抗抽搐作用,冬眠药物可广泛抑制神经系统,有助于解痉降压,控制子痫抽搐。
哌替啶50mg、异丙嗪25mg肌内注射;或哌替啶100mg、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 加入10%葡萄糖500ml内静脉滴注;紧急情况下,1/3量加入25%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脉推注(>5分钟)。
余2/3量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用于硫酸镁治疗效果不佳者。
(3)解痉:首选硫酸镁。
用药指征:①控制子痫抽搐及防止再抽搐;②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发展成为子痫;③子痫前期临产前用药预防抽搐。
用药方案:静脉给药结合肌内注射。
用药过程中监测血清镁离子浓度。
(4)降压:目的是为了延长孕周或改变围生期结局。
血压≥160/11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或平均动脉压≥140mmHg,以及原发性高血压于妊娠前已用降压药,均需应用降压药。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妇女的护理(妇产科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妇女的护理(妇产科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7c7d86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9.png)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8.护理措施 1)子痫前期的护理 2)子痫的护理 3)使用硫酸镁的护理 4)产时及产后护理 5)健康指导
硫酸镁解痉
监测膝腱反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9.护理评价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休息充分,睡眠良好,饮食合 理,病情缓解。 2)妊娠期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病情得以控制,未出现 子痫及并发症。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分娩经过顺利。 4)治疗中,病人未出现硫酸镁中毒反应。
1)妊娠期高血压 BP≥140/90mmHg妊娠期首次出现,并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
尿蛋白(-);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确诊。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3.临床表现及分类
2)子痫前期 ①轻度:BP≥140/90mmHg,孕20周以后出现;尿蛋白≥300mg/24h或 (+)。可伴有上腹不适、头痛等症状。 ②重度:BP≥160/110mmHg;尿蛋白≥2.0g/24h或(++);血肌酐> 106μmol/L;血小板<100×109 /L;微血管病性溶血(血LDH升高); 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续性头痛或其它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性上腹 不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 病因 2. 病理 3. 临床表现 4. 处理原则 5. 护理评估
6. 护理问题 7. 护理目标 8. 护理措施 9. 护理评价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 病因 1)高危因素 2)可能病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2. 病理 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3.临床表现及分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3.临床表现及分类
3)子痫 子痫前孕妇抽搐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
子痫发作的典型表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管理方案中国专家共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管理方案中国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6c468cd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0.png)
A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妊娠妇女出现的血压异常增高。
欧美国家人群发病率占孕妇的6%〜10%。
我国人群发病率与之相似,为孕妇的5.6%-9.4%。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显著增加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脑水肿、急性心力衰竭以及急性肾衰竭的风险,是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孕前高血压以及妊娠期出现的高血压、子痫前期以及子痫等。
由于病理生理机制与临床特点不同,其防治原则与非妊娠期慢性高血压亦显著不同。
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综合管理过程中,既要适度控制血压,预防或延缓由血压升高所致的靶器官损害的发生,还需充分顾及孕、产妇与胎儿的安全,因而显著增加了血压管理的难度。
由于国内外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均不会纳入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
因此,近年缺乏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降压药物治疗的新证据,目前临床实践的主要依据是小样本观察性临床研究的结果以及临床经验。
为规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压管理,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组织心血管以及高血压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讨论,充分地分析现有的研究和治疗现状,在征求妇产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共识文件。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与诊断参照美国妇产科学会和美国高血压教育工作组标准,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为4类(图1)。
1.1慢性高血压妊娠前或孕龄20周前出现收缩压三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三90mmHg,或产后12周后血压仍不能恢复正常。
依照美国妇产图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分类科学会分级标准,收缩压140〜179mmHg和(或)舒张压90〜109mmHg 为轻度高血压,收缩压三180mmHg和(或)舒张压三110mmHg,特别是并发靶器官损害时称为重度高血压。
1.2妊娠期高血压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的高血压。
高血压的确诊需2次测量,均符合收缩压三140mmHg和(或)舒张压三90mmHg(取柯氏音第5音读数),且至少相隔6h。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教案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2d072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d.png)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教案第一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概述1.1 定义1.2 发病率1.3 病因1.4 临床表现1.5 危害第二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2.1 妊娠期高血压2.2 子痫前期2.3 子痫2.4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2.5 慢性高血压第三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1 诊断标准3.2 鉴别诊断3.3 诊断流程第四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4.1 一般治疗4.2 药物治疗4.3 辅助治疗4.4 治疗原则第五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5.1 护理评估5.2 护理目标5.3 护理措施5.4 护理注意事项第六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期管理第七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娩期管理第八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后管理第九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并发症护理第十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心理护理第十一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健康教育第十二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营养指导第十三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运动指导第十四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家庭支持第十五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研究进展第六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期管理6.1 管理原则6.2 定期产检6.3 血压监测6.4 尿液检查6.5 合并症管理第七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娩期管理7.1 分娩期高血压的处理7.2 剖宫产指征7.3 分娩期并发症的护理7.4 新生儿护理7.5 产后母儿随访第八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后管理8.1 产后血压监测8.2 药物撤退8.3 产后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8.4 母乳喂养指导8.5 家庭支持与康复第九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并发症护理9.1 子痫的护理9.2 胎盘早剥的护理9.3 急性肾衰竭的护理9.4 脑出血的护理9.5 心力衰竭的护理第十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心理护理10.1 心理评估10.2 心理干预措施10.3 心理支持10.4 患者教育10.5 家庭与社会支持第十一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健康教育11.1 疾病知识普及11.2 生活方式指导11.3 自我监测技能培训11.4 应急处理知识教育11.5 遵医行为的重要性第十二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营养指导12.1 营养评估12.2 饮食原则12.3 食物选择12.4 特殊情况的饮食调整12.5 营养补充剂的应用第十三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运动指导13.1 运动的好处13.2 运动的类型和强度13.3 运动的时机和时长13.4 运动的禁忌症13.5 运动过程中的监测第十四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家庭支持14.1 家庭支持的重要性14.2 家庭支持的方式14.3 家庭照顾者的角色14.4 家庭环境的调整14.5 家庭危机干预第十五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研究进展15.1 国内外研究动态15.2 新型治疗方法探讨15.3 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15.4 护理质量改进项目15.5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中的重点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定义、分类、诊断、治疗和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护理知识
![妊娠期高血压护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83d765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0.png)
妊娠期高血压护理知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高血压并存的疾病,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等,我们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目前,妊娠期高血压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原因。
该病多见于孕初期的产妇,而且来势凶猛,不若不积极进行治疗,很可能危及母子生命。
那么,有关妊娠期高血压护理,你了解多少呢?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为哪几类?一是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出现高血压,患者的尿蛋白呈阴性,通常在产后可以确诊,少数患者会伴有上腹部的不适感,或者是血小板减少,通常会在产后的12周内恢复正常。
二是子痫前期,通常分为轻度和重度。
轻度的情况下,也是患者的尿蛋白呈阴性,少数患者会伴有上腹部不适感,或者是有血小板减少的情况。
重度的情况是血压和尿蛋白会持续升高,母体的脏器功能不全或者是胎儿有并发症产生。
患者会出现持续的血压升高,同时会伴有持续性的头痛或者是脑神经症状,还会伴有持续性上腹部疼痛。
患者很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的情况,而且胎儿生长受到限制,会有羊水过少的情况。
三是子痫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会有一定的抽搐,但是也有可能发生在血压升高不显著,无蛋白尿患者身上,通常在产前患者发生子痫的情况较多。
2.妊娠期患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有哪些?一是免疫因素。
患者妊娠期高血压与自身的免疫功能有关,当患者身体免疫失衡,封闭抗体产生不足,就会有子痫前期情况的发生。
二是遗传因素,从流行病学资料方面显示,妊娠期血压疾病有母系遗传倾向,主要是有遗传规律,主要是多基因遗传。
三是营养缺乏。
患者体内的钙、镁、锌、硒等营养物质缺乏,都可能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而且有相关研究发现,当饮食中的钙摄入不足就会导致患者的血清钙下降,患者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会受损。
硒元素能够防止机体受脂质过氧化物的损害,会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避免血管壁受到损伤,而且锌在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中有重要的作用。
3.妊娠期高血压的主要症状表现有哪些?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视力模糊、双下肢水肿,有的患者甚至会达到大腿和腹部水肿,出现全身水肿。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解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45a55c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c.png)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解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是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中国高血压防治合作组织发布的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治指南,其主要内容主要有:
一、病因诊断
1、诊断和分型:应尊重孕期母体血压测量及心电图检查的结果,确定妊娠高血压的类型,根据诊断特征确定高血压与妊娠期分型有关,以确定是慢性高血压还是孕期出现的新发高血压。
2、体征检查:主要通过血压检查,检查血压是否超出妊娠高血压的上限,诊断有无高血压隐患。
二、治疗原则
1、采取有效的血压管理:应根据病情采取积极有效的血压管理,尽量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2、运用药物治疗:当血压不能达到正常范围时,在严格的医学监督下,应采用选择性的降压药,以防止妊娠期的过度血压上升。
三、预防及干预
1、充分利用孕期鉴别期:为了尽早检测妊娠高血压病,应在孕期鉴别期中充分利用血压检查,及早发现及干预。
2、减少饮食上的过量:孕妇多吃肉,伴有体重过重或肥胖,都容易使血压上升,因此,孕妇应控制饮食,减少过量摄入,以维持一定的体重。
3、加强体育锻炼:日常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起到缓解紧张和压力的作用,促进微循环,还能消除血管钙化、增加毛细血管的活性,有利于控制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的分期管理与医护合作
![妊娠期高血压的分期管理与医护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64670a3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4.png)
妊娠期高血压的分期管理与医护合作
1、妊娠期高血压的基本处理原则是严密监测的同时适当选择(),适时终止妊娠[单选题] *
A、镇静、降糖、降压、利尿
B、退热、降糖、降压、利尿
C、镇静、解痉、降压、利尿(正确答案)
D、解痉、降压、降脂
E、以上说法均不正
2、无严重靶器官损害妊娠期高血压的处理原则:自我监测血压、定期产前检查,适当运动,睡眠采取左侧卧位。
孕妇左侧卧位24小时可使舒张压降低()mmHg左右 [单选题] *
A、5
B、10(正确答案)
C、15
D、20
E、25
3、在子痫病人的处理当中,应检测孕妇血压,同时检测尿量24小时不少于()ml,或每小时不少于25ml [单选题] *
A、200
B、300
C、600(正确答案)
D、150
E、800
4、对于子痫前期高危孕妇或中危孕妇口服(),钙摄入量低的孕妇补充钙剂 [单选题] *
A、硝酸甘油
B、阿司匹林(正确答案)
C、拉贝洛尔
D、布洛芬
E、尼美舒利
5、下列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的总结中,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妊娠高血压发生的时候积极治疗,基本无健康危害(正确答案)
B、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基本处理原则是设法减轻母体损害,维护胎儿安全,适时终止妊娠
C、重视妊娠高血压病人评估监测,警惕不典型病例以及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生
D、注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血压监测,更要注意防范远期风险,需要终身随访
E、以上总结均不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妊娠期高血压是准妈妈在怀孕期间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
很多准妈妈应该也都知道妊娠期高血压有一定的危险,很多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也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其治疗原则是什么呢?又应该怎么分情况治疗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目的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胎围生期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母婴预后.治疗基本原则是休息、镇静、解痉,有指征地降压、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应根据病情轻重分类,进行个体化治疗. (1)妊娠期高血压休息、镇静、监测母胎情况,酌情降压治疗; (2)子痫前期镇静、解痉,有指征地降压、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3)子痫控制抽搐,病情稳定后终止妊娠; (4)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以降压治疗为主,注意子痫前期的发生. (5)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同时兼顾慢性高血压和子痫前期的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的饮食注意事项
1、注意食物钙的补充。
食物钙摄入在妊高症的防治中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因为钙摄入不足可致低血钙,引起钙离子的渗透性增加,促进钙离子跨膜内流,引起微小动脉血管收缩,使得血压增高,从而加重妊高症病情。
2、增加膳食蛋白质的摄入。
怀孕期间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应在60~80克,可通过瘦肉、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食物获得足够膳食蛋白质。
3、多吃鱼、谷类和新鲜蔬菜。
鲫鱼、鳝鱼、青花鱼等淡水鱼对改善机体代谢,改善微血管循环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所帮助;谷类及新鲜蔬菜不仅可增加食物纤维素的摄入,对防止便秘,降低血脂有益,还可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妊高症的防治。
4、少吃盐,控制饮食总热量。
钠摄入过多可引起水钠潴留而致血压升高,需要限制食盐的摄入,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8~10克。
热量供应过多可使孕期体重过大,增加妊高症的发病率。
因此,孕妇要注意体重增长的控制,整个孕期以不超过12公斤为宜。
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相对比较危险的孕期疾病,有出现这样情况的准妈妈们在孕期的饮食上可以出现一定的调整,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的情况,避免恶化。
妊娠期有许多需要准妈妈应对的情况,准妈妈在这一时期可能也会有情绪上的变化,要好好照顾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