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国税收结构的几点思考
中国税制结构及优化问题的探讨
该逐步提升所得税和 财产税在 税收 中的比重 , 完善 中国税制结构 , 以适 应 未来发展的 需要 。 关键词: 税 制结构 所得税 财产税 商品税 结构优 化
一
利 于提高所得税和财产税 比重。我国应逐步建立和完善个 人收入 申报 制度 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 , 为开征遗产和赠与税 得如证 券交易所得 等纳入 征收范 围 。其 次, 个人在一定 时期应 纳税额 的多少不应该 由其单项收入决定 , 而应结 合个人 在这一 时期 的收入总额来采用 不同税率 , 在优 化过程 中寻找公
平与效率 的平衡点 。 ( 2 ) 开征遗产 和赠与税 。遗产 和赠与税 的性质 为财产税 , 其开征 有
( 二) 减 少 商 品税 所 占 比 重
首先 , 逐步推进增值税改革 , 适当简化增值 税税 率并适 当降低 增值 改革开放之初 , 基 于对 当时税 制结构理论的认识 , 中国一直强调商 税 税负 。其次 , 改进消费税征 收范围 : 一是取 消对 生活必需品 的征税 , 汽车轮胎 、 啤酒等 , 同时对奢侈品和高档消费品进行征税 , 如私 品税 的重要性 , 并 将建立 以商 品税与所得税并 重的税制结构作 为税制 如酒 精 、 裘皮 大衣等 ; 二 是对 资源消耗 比较 大、 污染环境 的消 费品进行 改 革的 目标之一 。近年来 , 虽 然我国所得税 占总税收 的比重有 较快增 人飞机 、 长, 但 以商 品税 为主 、 所得税 和财产税为辅 的税制结构依 旧稳固。 征税 , 如对一 次性用 品 、 塑料袋 、 氟利 昂产品等 , 建立起 高消费者 多交 2 0 1 3 年, 中国税 收总额 为 1 1 0 5 3 0 . 7 0 亿元 , 其 中商品课税 ( 包括 国内 税, 低 消费者 少交税 的新格局 。 ( 三) 优化 税种配置 增 值税 、 国内消费税 、 营业税 、 关税 、 城市维护建设税 等 ) 为7 4 4 7 9 . 8 0 亿 元, 剔 除出 E l 退税 后为 6 3 9 6 0 . 9 5 亿元 , 占5 7 . 8 7 %; 所得税 ( 包括 企业所 优化税制结构需要建立健全的辅助税系 , 优化和完善 已有税种 , 同 得税、 个 人所得税 和土地 增值税 ) 为3 2 2 5 2 . 6 4 亿元, 占2 9 . 1 8 %; 资源财 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征新税种 , 形成主次分明 、 兼顾公平效率 产税 为 1 4 3 1 6 . 3 8 亿元 , 占1 2 . 9 5 %。 的税制结构。 二、 中国现行 税制结构 的利弊 ( 1 ) 改革 和完善 资源税 。一是要扩大资源税 的征收范围 , 将森林 、 湖 我国商品税 占主体地位 、 所 得税 占比重 较小的税制结 构既有一定 泊等再生 长周期长且稀 缺的资源列入征 收对 象 ; 二是要将定 额征收改 的优势 , 又存 在很 多的弊端 。 为从价计 征 , 提高资源税税 率 , 实行经济发展和资源价格联动的机制。 ( 一) 税 源充足 , 征收成本低 ( 2 】 开 征社会保障税 。我国现阶段 正在 不断加大社保力度 , 急需资 我 国以商 品税为主体 的税 制结构 的优 点 , 首先表现在 政府获取财 金来推动 社保事业 的发 展 , 在此 阶段开 征社会保障税有利 于充实社保 政收入 方面。商品税的征税对象是商 品和劳务 , 税源充裕稳定 , 可 以保 基金 , 缓解贫富差距 , 深化社保制度改革 。 障收入。其次 , 商品税主要采用 比例税率 , 在征税时不需要考虑纳税人 ( 3 ) 开征环境保护税 。我 国当前环境污染 问题严重 , 2 0 1 5 年《 政府 l : 的复杂情 况 , 征收成本较低 。 作报告》 明确提 出要 “ 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 , 通过用环境保护税取代现 ( 二) 税 负转嫁 与 累退 性 税 制 结 构 行与排污相关的行 政性收费 , 提高污染者违法成本 , 减轻环境污染。 商 品税普遍 具有税负转嫁 的特性 , 企业将 商品和劳务 所缴纳 的商 ( 四) 地方税制改革, 发 展 地 方 主体 税 种 品税以提 高定 价等方式转移 给消费者 , 消费者成为 了实 际负税人 。另 良好 的地方 税体系不仅 能优化地 区财政 收入结构 , 还 可以增加地 外, 增值税 、 消费税等具有 累退性 的特点 , 低收入 阶层人 群 比高收入 阶 方公 共产 品供 给 的积 极性 。建立完 整的地方税 体系需 要解决两 个 问 层 人群要承担更 重的税负 , 这 在一定程度上 加剧了我 国的收入 分配不 题 : 平等。 ( 1 ) 公平 分配地方 和中央政府之 间的税 权 , 赋予地方相应 权利 。在 ( 三) 税 种配王不科学 科学 的限定地方征管权 限的前提下 , 逐步增加地方税税种 , 合理安排 中 从 我 国税种 构成来看 , 部分 根据 国家经 济政治发展需要 开征 的税 央税地方税的分 享 比 例, 减少 中央 的转移支付数量 。 种 尚未开征 , 如遗产和赠 与税 、 环境保护税 等。除此之外 , 我国商 品税 ( 2 ) 选 择和确立能够 支撑 地方财政 收入 的主体税种 。一般来 说 , 地 比重大 , 而所 得税和财产 税 比重小 的税 制结 构不利 于税 收 自动稳定器 方主体税 种须具备三个 条件 : 税基较宽 , 收入稳定且具有增 长潜力 ; 与 功能的发挥 , 也不利于我国经济 的稳定发展 。 地方产业 发展相关 ; 税制 方面严密规范 , 透明度高 , 便 于征 管 。房地产 ( 四) 地 方 税体 系中 主体 税 种 缺 失 , 税 种 瞎 构 失 衡 税 因其 在地方 税体系 的特殊地位 , 被 寄予扛起地 方 主体 税种 的重任 。 根据 2 0 1 0 年地方各项 税收收 入数据 , 从 收入来看 , 除 营业 税 以外 自2 0 1 5 年3 月, 国土部正式启用新 的不动产登记权证 , 从而为我 国未来 的各税 种收入 均 占比很小 , 远不到 地方税 收人总 额的 3 0 %。在 “ 营改 征收房地产税搭建了可操作性 的基础条件 。 增” 的背景下 , 原本以营业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政府 面临着财政空缺 的 参 考文献 :
税收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问题及建议
税收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问题及建议税收营商环境优化是当前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旨在为企业提供更为优越的发展环境,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政府、企业和社会三个层面探讨税收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1.税收政策的不稳定性在实践中,税收政策的稳定性是评价税收环境优化的重要标准之一。
但是,由于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无法预测的因素,例如宏观经济的变动和税收收入的变化,因此税收政策稳定性难以保证。
建议:政府应该加强税收政策的协调和制定,不断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以减少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2.税收征收的不公平性在税收征收过程中,由于地区和行业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可能会被征收过高的税收,而另一些企业则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规避纳税义务。
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既有可能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会衍生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建议:政府需要修正税收征收的方式,依法加强监管,确保税收是公平的、透明的、合法的,从而提高企业的信心和积极性。
3.税收优惠政策的盲目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因此政府在税收环境优化过程中频繁出台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但是,由于政策实施的盲目性,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税收优惠力度存在很大差异,降低了政策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建议:政府应该更加注重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加强政策透明度,促进税收优惠政策的合理落实。
二、企业层面1.企业的税收纳税意识比较低在实践中,许多企业对税收的纳税意识比较低,认为税收征收是政府的责任,因此不重视纳税义务的履行。
这种现象对税收营商环境优化过程造成了很大损害。
建议:企业应该提高税收纳税意识,主动了解和遵守税收法规,做到良好的纳税诚信。
2.企业对税收政策的了解不足在税收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税收政策的了解不够,因此无法充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影响企业的发展。
建议: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对税收政策的学习和了解,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政策信息,并积极申请享受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关于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几点思考
关于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几点思考提高税收收入质量是一个国家财政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提高税收收入质量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1.加强税收管理能力:提高税收收入质量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税收管理体系。
这包括完善税收法规,加强纳税人教育和培训,提高税务机关的执法能力等。
只有通过加强税收管理能力,才能确保纳税人按照法律规定申报纳税,遏制逃税行为。
2.减少税收漏洞和减税优惠的滥用:税收漏洞和减税优惠的滥用是影响税收收入质量的重要因素。
政府需要进行全面的税收制度检查和修订,减少税收漏洞的存在,并加强减税优惠的审核和监管。
特别是对于高收入人群和大企业,应加强对其税收行为的监管,杜绝通过滥用减税优惠来规避纳税责任的现象。
3.提高纳税意识和责任感: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责任感是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基础。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提高纳税人对税收的认识和了解,使他们愿意主动申报纳税并按时足额缴纳税款。
同时,政府需要建立诚信纳税的激励机制,奖励那些诚实守法的纳税人,推动更多人自觉地履行纳税义务。
4.优化税收结构和扩大税收基础:税收结构和税收基础直接影响税收收入的质量。
政府应该优化税收结构,加大对税收收入质量较高的领域的征收力度,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
同时,政府应该努力扩大税收基础,减少以往存在的部分行业或者人群的逃税现象,以确保税收收入的合理增长。
5.改善税收利用和使用效率:在确保税收收入质量的基础上,政府需要优化税收利用和使用效率。
这包括加强对税收资金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合理、透明地使用在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上。
政府还应该推动税收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投资,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提高税收收入质量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税收管理能力,减少税收漏洞和减税优惠的滥用,提高纳税意识和责任感,优化税收结构和扩大税收基础,改善税收利用和使用效率,才能实现税收收入质量的持续提升。
关于企业税收筹划的几点思考
关于企业税收筹划的几点思考企业税收筹划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税收政策和法规,通过合理的财务安排和经营手段,尽量减少税负,从而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方式。
下面将就企业税收筹划的几点思考进行阐述:一、了解税收政策:了解国家税收政策和法规是企业税收筹划的基础。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税收政策,才能找到合理的避税或降税方案。
也要关注税收政策的更新和调整,随时调整企业筹划方案,确保合规运营。
二、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税收法规中存在着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减少税负。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可享受10%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等。
企业可以结合自身需求,申请相关的优惠政策,降低税负水平。
三、合理规划企业财务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财务结构,将一部分利润合法地转移给附属企业,从而降低整体的企业所得税负。
可以合理利用子公司、分公司等分权管理的制度设计,将一部分收入转移到税率较低的地区,实现税负的分散和降低。
通过合理利用减税调整制度,可以获得合法的减税效果。
四、合理利用企业关联交易:企业间的关联交易是一种常见的税收筹划方式。
企业可以通过关联交易,调整企业内部成本和利润的分配,从而降低整体的企业所得税负。
通过内部转让定价的方式,将利润转移到税负较低的子公司,以减少总体税负。
但是需要注意,关联交易必须合法合规,符合市场价格,以免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和处罚。
五、合理利用税收递延政策:税收递延政策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一部分利润暂时不计税,以实现推迟支付税款的目的。
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税收递延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利润暂时不计税或按照分期确认的方式计税,从而降低当前的税负压力,提高企业的经营资金。
企业税收筹划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管理工作。
企业应该依据税收政策,结合自身情况,通过合理的财务安排和经营手段,减少税负,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但是需要注意,税收筹划必须合法合规,符合税法的规定,避免因为违反税法规定而面临罚款或法律诉讼的风险。
我国现行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议
我国现行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议
1.税制不够简化:我国税制涉及到多个税种,税收政策也比较复杂,企业和个人缴税的程序繁琐,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
2. 税收结构问题:我国税收结构偏重于间接税,如增值税、消费税等,而直接税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占比较低,这导致了税负分配不均和经济效率低下。
3. 税收征管问题:我国税收征管存在着不规范、不公正、不透明等问题,导致了一些纳税人的不满和逃税现象的存在。
改革建议:
1. 税制简化:应当通过整合税种、取消不必要的税种和税收优惠,简化税制,降低纳税人的负担。
2. 税收结构调整:应当适度提高直接税在税收结构中的比重,优化税收结构,增加税负分配的公平性和经济效率。
3. 税收征管规范:应当加强税收征管的规范化和透明化,提高税收征管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减少逃税现象的发生。
4. 加强税务部门的服务意识和能力:税务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纳税人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帮助纳税人更好地了解税收政策,提高纳税意识和自觉性。
- 1 -。
税务优化策略建议
税务优化策略建议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税务优化已成为企业和个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税务优化不仅可以降低税负,提高经济效益,还能确保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合规运作。
以下是一些税务优化的策略建议,希望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充分了解税收政策要实现有效的税务优化,首先必须对国家和地方的税收政策有深入的了解。
税收政策是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因此要保持关注,及时掌握最新的税收法规和优惠政策。
例如,政府可能会为鼓励某些行业的发展而出台税收优惠措施,如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等。
企业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应积极申请享受这些优惠,以减轻税收负担。
对于个人而言,了解个人所得税的扣除项目和税率结构也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充分利用这些扣除项目可以合理降低个人所得税。
二、合理规划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在设立之初,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
常见的企业组织形式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等。
不同的组织形式在税收政策上存在差异。
例如,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一般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由合伙人或投资人缴纳个人所得税;而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则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股东在分配利润时还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企业预计盈利水平较低或者初期投入较大,可能选择合伙企业或个人独资企业更为有利;如果企业有上市计划或者需要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三、优化收入与成本核算企业应合理安排收入的确认时间和方式,以达到税务优化的目的。
比如,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推迟收入的确认可以将纳税义务递延到后续期间,从而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
同时,要准确核算成本和费用。
对于符合条件的成本和费用,应及时足额列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例如,企业的研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购置环保设备可以享受税收抵免等。
在成本核算方面,要注意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
2024年我国地方税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4年我国地方税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地方税制结构问题我国地方税制结构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
主要问题在于税收种类单一,过度依赖增值税和营业税等少数税种,这使得地方税收收入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地方税制结构中的间接税比例过高,直接税比例过低,这不仅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也限制了地方财政的调节能力。
此外,地方税源分布不均,一些贫困地区税收收入有限,而一些发达地区的税收收入则相对较高,这进一步加剧了地区间财政的不平衡。
二、税收征管效率问题税收征管效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税收体系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准。
然而,在我国地方税制中,税收征管效率普遍不高。
一方面,税务部门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手段有限,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税收征管工作;另一方面,税收征管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偷逃税等问题,这导致了税收流失和税收征管成本的增加。
此外,税务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协作不够紧密,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也影响了税收征管效率的提升。
三、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税收优惠政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地方税制中,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税收优惠政策的种类繁多,但缺乏统一性和透明度,企业和个人难以了解和掌握;其次,税收优惠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果;最后,税收优惠政策的监管不够严格,容易出现滥用和违规现象。
四、税收法律体系问题税收法律体系是保障税收制度有效运行的基础。
然而,在我国地方税制中,税收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一方面,地方税收法律法规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一些重要的税收法律制度尚未建立;另一方面,税收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这不仅损害了税法的权威性,也影响了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五、税收与经济发展协调性问题税收与经济发展之间应该保持密切的协调关系,但在我国地方税制中,这种协调性并不理想。
一方面,地方税制的设计和实施往往忽视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税收负担过重或过轻,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地方税制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
如何改善税制结构的思路
如何改善税制结构的思路摘要税制结构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稳定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当前的税制结构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税收负担不公平、税基窄化等。
为了改善税制结构,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调整税率、扩大税基、优化税收优惠政策等。
本文将探讨如何改善税制结构的各种思路和措施。
导言税制结构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税收政策的总体框架和组成部分。
一个健全的税制结构应当具有公平、简单、透明和易于执行的特点。
然而,在现实情况下,税制结构往往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
调整税率税率是税制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到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因此,调整税率是改善税制结构的重要思路之一。
第一,可以通过降低或提高税率来实现税收负担的公平。
当前,税收负担可能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一些高收入者可能享受到更多的税收减免或优惠,而一些低收入者则要承担较高的税收负担。
因此,可以通过适当降低高收入者的税率,提高低收入者的税率,以实现税收负担的公平。
第二,可以通过调整税率结构来激励特定的经济行为。
比如,可以降低对创新和研发活动的税率,以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可以提高对一些污染行为的税率,以减少环境污染。
扩大税基税基是税务政策征税的基础,税基的宽窄直接影响税收的规模和负担。
因此,扩大税基是改善税制结构的另一个重要思路。
第一,可以通过减少税收优惠和减免来扩大税基。
当前,一些行业或企业可能享受到较多的税收优惠或减免,导致税收收入的减少。
因此,可以适当减少税收优惠和减免,将更多的纳税人纳入到税收体系中。
第二,可以通过增加征税范围来扩大税基。
比如,可以将一些目前不征税的商品或服务纳入到征税范围中,以增加税收收入。
优化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是税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
因此,优化税收优惠政策是改善税制结构的另一个重要思路。
第一,可以适当减少税收优惠的种类和程度。
当前,一些税收优惠可能过于复杂、繁琐,难以执行和监管。
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变化,现行的财税体制已逐渐显露出不适应新形势、不足以支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问题。
面对全球经济环境持续不稳定,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不断优化和改革财税体制,以适应新形势,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财政税收领域存在的问题,提高财政税收效率,促进资源配置优化。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需要加强协调推进,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地方财政体制改革,优化税收政策,完善税收征管,建立长效机制已成为当前财政税收领域改革的重要任务。
1.2 问题提出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现行财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着诸多不合理和矛盾之处。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偏少,举债能力有限,但责任却很重大;税收政策不够科学合理,征收效率较低;部分地区存在着偷逃税行为,导致税收征管形势严峻。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国家财政收支状况,也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急需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
【问题提出】的关键在于如何加快改革步伐,推进地方财政体制的改革,优化税收政策,完善税收征管,建立长效机制,从而实现财政税收体制的协调与稳定发展。
这是当前财政税收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 正文2.1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是国家当前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可以有效提升财政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当前我国财税体制中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比如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收支划分不清晰,导致了财政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均衡。
我国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
我国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收结构优化成为我国税收领域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优化税收结构是指通过调整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比例、范围和税率等方式,达到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税收效率、调整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等目的。
直接税与间接税分别在税收体系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和优劣势,对其进行优化是实现税收目标的重要手段。
对我国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进行优化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对于我国税收体系的完善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基本特点直接税是指纳税人直接为纳税基础所承担的税款,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直接税的征收对象直接与税务机关打交道,纳税主体清晰可见,具有明显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直接税能够将财富分配、收入差距调节纳入考量范围,对于促进收入平等与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作用。
间接税是指纳税人间接向国家或地方政府支付的税款,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
间接税的征收对象不是直接向税务机关交纳税款,而是通过货物和服务的购买行为间接支付。
间接税具有广泛性和便于征收的优势,能够通过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调整来分配国家税负。
但是间接税也存在税负传递、价格上涨等问题,可能对消费者产生一定的负担。
直接税和间接税各有其特点,需要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和税收政策的需要来进行合理配置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税收效益。
二、我国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直接税和间接税结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直接税收入偏低。
我国直接税收入占国家总税收收入比例较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直接税收入占比较小,无法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影响社会公平。
2. 间接税税负过重。
我国间接税占比偏高,主要体现在消费税和增值税等税种,造成了商品价格上涨,对消费者生活所带来一定负担,影响了居民消费水平。
3. 税收结构不够合理。
直接税和间接税的结构比例不合理,失衡现象较为突出,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税收收入的平衡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当前中国税制结构的主要缺陷和优化建议
当前中国税制结构的主要缺陷和优化建议姓名:安海燕学号:201005000770 摘要:本文立足于中国当前的税制结构,分析了我国现行税制存在的税负不够合理,税制结构失衡,税收立法严重滞后,税制制约经济和税制空白等几个主要问题,并从税制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提出进一步优化和改革我国税制的建议:合理调整税负,优化税制结构,进一步完善主要税种等。
关键词:税制结构经济税收负担公平效率我国现行税制框架和基本内容是在1994年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的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还有一些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甚至是50年代设计的,随着国内、国际经济形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现行税中有些方面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国际和社会状况,为保障我国经济的持续、高效增长,避免与税制与经济相博弈,更好发挥税收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作用,急对现行税制进行改进和完善。
经济决定税收,经济结构决定税源结构,经济增长决定税收增长。
税收又对经济结构有反作用,税收制度建设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当税收制度建设顺应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发展的需要时,税收制度就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巩固与发展,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税收制度不符合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发展的需要时,就会阻碍经济结构的巩固与发展,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增长。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问题中的产业结构总体格局不合理城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行业集中度普遍过低、消费结构的矛盾等问题,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与经济结构调整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有:(一)税负水平不合理。
2010年,据美国《福布斯》杂志推出的榜单显示,中国内地的“税负痛苦指数”居全球第二,这也是继2009年中国内地首次排名第二位后,再次位列该名次。
虽然中国许多专家都指出中国内地的“税负痛苦指数”居全球第二有些夸大,但有研究显示,从1994-2009年,中国宏观税负水平从16%提高至30%,该数据尽管未能得到官方的证实,但税收收入连年超过GDP增长,使得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大幅增加。
我国税务系统组织结构的现状、问题及设想
我国税务系统组织结构的现状、问题及设想一、现状我国税务系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渠道,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税务系统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国家税务总局和各级地方税务局。
国家税务总局负责领导和指导全国税务工作,各级地方税务局则负责具体的税收征管工作。
在组织结构中,我国税务系统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权责不清。
由于税收征管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税务机构在权责方面存在不清晰的情况,导致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不高。
其次是职能分散。
我国税务系统中存在着多个税种,不同税种之间的征管机构相互分散,导致管理上的困难和效率低下。
税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二、问题现阶段,我国税务系统组织结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权责不清。
税务机构在权责方面存在不清晰的情况,导致协作效率低下,征管效果不佳。
2. 职能分散。
不同税种之间的征管机构相互分散,导致管理上的困难和效率低下。
3. 人才短缺。
税收征管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撑,但税务人员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4. 技术落后。
税收征管工作需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但部分税务机构的技术设备水平还比较落后。
5. 监管不严。
部分税务机构对税收征管工作的监督不到位,导致一些乱象屡禁不止。
三、设想为了解决当前税务系统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组织结构。
加强税收征管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推动税收征管工作的顺畅进行。
2. 统一税种管理。
整合不同税种的征管机构,简化税收征管程序,提高纳税人的便利性。
3. 提高人才素质。
加强税收征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4. 推动科技创新。
加大对税收征管科技设备的投入,推动税收征管工作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5. 强化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大对税收征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四、个人观点及总结在我看来,当前我国税务系统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解决。
推动税收资源配置优化
推动税收资源配置优化税收资源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税收资源配置可以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
推动税收资源配置优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税收资源配置的优化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首先,要加强税收政策的协调性。
税收政策应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相一致,以实现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目前,我国税收政策存在着多个部门制定政策的现象,导致政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因此,应加强税收政策的协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与税收政策的一致性,以实现税收资源的合理配置。
其次,要加强对税收资金流向的监管和管理。
税收资金应当用于国家的重点领域,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税收资金往往存在着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的问题,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分配。
因此,应加强对税收资金流向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税收资源能够更好地用于国家的重点领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另外,要加强税收收入的监测和预测。
税收收入的增长和变化对于优化税收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税收收入的监测和预测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应加强对税收收入的监测和预测,为税收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要加强对税收政策的宣传和培训。
税收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对于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和税收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的税收政策宣传和培训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
因此,应加强对税收政策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遵从度,为税收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推动税收资源的配置优化是当前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
通过加强税收政策的协调性,加强对税收资金流向的监管和管理,加强税收收入的监测和预测,以及加强对税收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可以不断提高税收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期待着完善的税收制度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更坚实的支持。
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当前,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如何改革财政税收体制,以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税收征管体制是税收管理制度的核心,关系到税收的征纳、收缴、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亟待加强。
其中,重点是推进税务机关改革和减轻企业负担。
具体措施如下:1. 强化税务机关的职能和作用。
应建立“一体两翼”的税务机关组织结构,聚焦纳税人的服务和监管,并统筹做好税收征管和税收政策的制定。
同时,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征纳税效率,打造更为现代化的税收征管体系。
2. 减轻企业负担。
应完善小规模纳税人、个体工商户、农村合作社税收征管政策,降低它们的税收负担。
此外,应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度设计,积极推进增值税及其他税种的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占比低的小微企业的生存能力。
二、深入推进地方财权和税权的改革地方财权是指中央和地方在财政收支方面的权力和责任,改革它是深化财政税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当前,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地方财权过于集中、中央特设资金过多等。
我们需要加强地方财权的推进,具体措施如下:1. 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包括:合理分担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责任、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完善税收分配制度等。
此外,还需要加强地方财政管理的信息化,保持财政安全,满足数据化、智能化发展的需求。
2. 提高地方财政自主权。
建立反垄断和竞争机制、优化公共服务供应、创新地方融资方式等。
在完善土地财政机制的同时,探索财政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新路径,让地方财政更好地管理、调配和利用资源。
三、加强财政资源管理与利用效率财政资源是国家公共资源的一部分,是财政税制安排的核心。
当前,财政资源管理存在利用效率低下、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财政资源管理改革,具体措施如下:1. 创新财政资源管理体制。
关于做好税收分析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做好税收分析工作的几点思考税收分析工作是对国家税收收入和税制政策进行研究和评估的重要工作。
它不仅能够为国家提供合理的税收政策建议,还能够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合理的税务规划和经营决策参考。
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和税收体制的背景下,如何做好税收分析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我对于做好税收分析工作的几点思考。
首先,要充分了解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
税收政策是税收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深入了解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才能准确地分析税收政策的效果和影响,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因此,必须认真学习研读相关法律法规和宏观经济政策,关注最新的税收政策动态,及时了解各种政策变化和调整,确保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具备较强的法律法规应用能力。
其次,要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
税收分析工作需要深入分析大量的税收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找出规律,并与宏观经济数据相互印证,从而揭示税收政策的真实效果和潜在问题。
因此,必须具备较强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熟练掌握各类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统计学知识与技巧。
第三,要注重国际经验的借鉴。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税制和税收政策的变化也越来越频繁,因此,仅仅局限于国内经验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借鉴和吸取国际上的税收政策经验和成功案例,才能够更好地调整和改进国内的税收体制和政策。
因此,要加强与国际组织、高校研究机构和外国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会议,提高自身的国际化视野和影响力。
第四,要注重政策效果的评估。
税收分析工作不仅仅是对税收政策的描述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对政策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政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提出改进建议,以实现税收收入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将税收政策的效果量化,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五,要注重政策宣传和普及。
税收分析工作的成果只有被广泛传播和应用才能发挥实际的作用。
税制结构优化总结
税制结构优化总结引言税制结构优化是指对税收制度中的各项税种和税费进行调整和改革,以达到提高税制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公平的目标。
税制结构优化不仅仅是国家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导经济发展、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当前我国税制结构优化的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税制结构调整的背景和意义1.1 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新形势。
同时,税制在税收征管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因此,优化税制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
1.2 意义税制结构优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促进经济增长:通过降低税负、减少税负扭曲,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经济效率,推动经济增长。
- 调整收入格局:通过调整税制,实现收入再分配,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改善营商环境:通过精简税种、优化税制,减少企业税务负担,提高营商环境,吸引投资和创业。
- 推动社会转型:通过优化税制,引导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转移,推动社会转型升级。
二、税制结构优化的进展及主要措施2.1 进展情况近年来,我国税制结构优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降低税负水平:逐步降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率,减轻企业负担。
- 减少税负扭曲:通过优化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减少税负对经济决策的扭曲作用。
- 调整收入分配: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加大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调节力度。
- 支持创新创业:通过加计扣除政策、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 精简税种和减少税率:减少非税收入占比,精简税种,减少企业纳税负担。
2.2 主要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探索减少企业所得税税负,降低增值税税率,降低制造业税负等措施。
•加大对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调节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等措施。
•加强环境保护税制建设:完善环境税征管机制,实行重污染企业环境税分类制度等措施。
税收改革讨论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就税收改革这一重要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经济、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税收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以下是我对税收改革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税收改革的重要性1. 优化税制结构。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税负不均、税制复杂等问题,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税收改革应优化税制结构,降低税负,激发市场活力。
2. 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随着税收征管技术的不断进步,税收改革应加强税收征管,提高征管效率,确保税收政策的落实。
3. 促进社会公平。
税收改革应关注社会公平,通过调整税制,使税收负担更加合理,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负担。
二、税收改革的具体建议1. 完善增值税制度。
降低增值税税率,减轻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同时,完善增值税抵扣制度,避免重复征税。
2. 调整个人所得税。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税负。
调整税率结构,降低高收入者税率,实现税收公平。
3. 优化企业所得税。
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力度,鼓励企业创新。
4. 加强税收征管。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严厉打击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
5.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制定差异化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重点产业发展。
6. 加强国际税收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税收规则制定,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三、税收改革的实施路径1. 制定详细的税收改革方案。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税收改革方案。
2. 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
提高全社会对税收改革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3. 逐步推进改革。
税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逐步推进,确保改革平稳有序。
4. 加强监督和评估。
对税收改革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改革措施。
总之,税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税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于优化纳税服务的实践与思考(共五则)
关于优化纳税服务的实践与思考(共五则)第一篇:关于优化纳税服务的实践与思考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税务机关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主题,切实增强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完全平等的理念、公正执法是最佳服务的理念和纳税人正当需求应予满足的理念,不断优化纳税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社会好评,提升了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整体形象。
但是,与广大纳税人的期望相比,目前纳税服务工作还有一定差距。
根据纳税人平时反映的问题,归集起来主要是:个别企业急于开业,急于用票,而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领购审批手续却迟迟不能到位,有的还要多头跑、多次跑;有的企业并无主观偷逃税的意图,但往往会无意中触犯税法,有的甚至无辜地被卷入一些税收大案,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如善意取得虚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个别税务人员工作不耐心,业务不熟悉,态度不热情,服务不细心,用语不规范;为企业税收政策筹划服务不够到位,如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参与度仍不够。
纳税人反映的上述问题,固然有企业自身因素,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不足。
对照纳税人需求层次划分,可以归结为:(1)程序性服务不够及时。
主要原因是征管流程节网点设置不够合理,运行不够顺畅;基层税收管理员日常管理性事务工作较多,程序性服务精力投入不足。
(2)规避风险服务不够全面。
主要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能力等多种因素制约,基层税收管理员不能及时全面地掌握各企业正在面临的各项涉税风险,很难及时、主动地帮助企业化解税收风险。
(3)文明办税服务不够深入。
主要原因是个别税务人员纳税服务意识不强;个别单位纳税服务考核不够严格,文明办税服务的各项要求落实不够到位。
(4)税收政策筹划服务不够细致。
主要原因是满足于面上共性的税收政策宣传解读,对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不够重视;满足于政策的事后落实,缺乏事前的宣传筹划,特别是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事前政策筹划服务不够到位。
我国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
我国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摘要】我国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优化是当前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我国直接税与间接税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比较了两者的差异性,发现了我国税制存在的问题。
结合优化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的对策,提出推进我国税制改革的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优化我国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的重要性,有助于促进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和效益性。
结论指出,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推动税收制度更加合理化和现代化。
在研究展望中,我们还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继续探讨税制改革方案和政策调整的内容。
我们提出了政策建议,希望能为我国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直接税、间接税、结构优化、研究、我国税制、差异性比较、问题、对策、改革、建议、结论、展望、政策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税制是国家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税和间接税是税制的两大支柱。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税收体制的不断完善,直接税和间接税在税收体系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由于我国直接税和间接税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如税负过重、税基不稳定等,影响了税收体系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税收体制改革也迫在眉睫。
如何优化我国直接税和间接税结构,成为当前税制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对我国直接税和间接税结构的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这不仅关乎税收体系的效率和公平性,还关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开展对我国直接税和间接税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主要是针对我国直接税与间接税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差异性比较,找出优化的对策,推进我国税制改革的建议。
通过对直接税和间接税的现状分析,探讨我国税收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寻求提高税收制度的效率和公平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本研究也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为我国税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为促进税收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中国税收结构的几点思考
税收结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不同税种的配臵问,简言之就是税种的布局问题。
税收结构的完善与否关系税制的整体运行与税收职能能否有效发挥。
它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税收结构中主体税种的确定。
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能否在财政收入分配、经济调控、收入公平分配中占主导地;二是围绕主体税种进行辅助税种的配臵。
由于一个税种的用是非常有限的,它只能在其涉足的领域发挥作用,即使主税种也不例外。
为了发挥税收的整体作用,就需要在主税种配臵广泛的辅助税种。
除此之外,税收结构还应考虑一个税内部结构的优化的问题。
一、主体税种的确定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低收入国家一般实以商品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中等收入国家则实行以商品和所得税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而绝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行的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自1994年的税制改后,我国的税制结构转变为以商品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的制结构,但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不足20%,个人所得仅占6%~7%,所得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比重偏低削弱了税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可支配收的提高,应该逐步提升所得税所占的比重。
人们通常所说的极财政政策下的减税手段是在所得税占主导地位条件下才可能产生的效果。
减税可以使厂商和个人的收入增加,从而到刺激消费和鼓励投资的功效。
因此,将我国的
税收模式转为商品税与所得税双主体模式有利于提高我国财政政策的率。
我国不仅存在两大主体税种比重失调的现象,其内部结也有待完善。
税种的内部结构主要涉及征税范围、计税标准方式、税率的类型及标准、纳税环节等方面的内容。
税种内各要素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
文将对所得税尤其是个人所得税与增值税这两大主体税种的部优化问题做简要分析。
(一)所得税的优化
2007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新企业所得税法条例,改变我国两税并存的局面。
同时,鼓励节能环保、高新技术、基础产业发展,提出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更新,提高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对于企业所得税法改革的成功,个税改革却存在较大争议。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将工薪所得费用减除额从原先的800元调整为1600元,2007年12月由于国内物价上涨等原因,又将其上调为2000元。
这一调整降低了纳税人的负担,这是纳税人与国家双方博弈的结果,体现了个税纳税人开始影响税收立法的过程,是一大进步,但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仍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课税模式的制度缺陷。
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分类所得课税模式,对不同性质的所得项目采用了不同的税率、费用扣除标准和计征时间,产生横向及纵向的不公平。
在现行的分类所得税制下,容易出现制度性的漏洞。
纳税人可以通过分解收入、转移收入类型等方法
达到偷、逃、避税的目的。
其次,费用扣除标准的制度缺陷。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实行定额与定率扣除相结合的办法。
对纳税人的不同情况不加区别,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再次,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设计不合理。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累进税率级距过大,边际税率过高。
只有最低两档具有实用性,30%以上的档次形同虚设。
工资、薪金与劳务同属劳动所得但税率不同,产生税负不公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下面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课税模式的改革。
第一,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综合所得税制。
分类所得税制体现了对不同性质的收入区别对待原则,但它不能全面反映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
综合所得税制虽然能克服以上缺点,但它的课税手续比较繁杂,征收费用较高,且容易出现偷漏税。
而混合所得税制集合了两种所得税制的优点,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模式。
第二,改革按月和按次征收的方法,实行以年度为课税期。
个人的纳税支付能力的高低只有经过较长时期才能全面反映出来。
第三,改革原有费用的扣除的规定。
允许扣除的费用根据纳税人婚姻状况、年龄、家庭人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扣除的费用应包括为取得收入必须支付的成本费用和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生计费。
第四,降低较低档次应纳税所得的税率,以减轻低收入者的负担。
同时降低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二)增值税的优化
自1994年建立起生产型增值税体系开始,理论界将生产型增值
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的呼声没有停止过。
于2009年1月1日,全国所有地区和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为: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
至此,增值税转型之讨论是否就应该尘埃落定了?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现行的消费性增值税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革。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即为存货问题。
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实现新老企业的税收公平。
这次增值税转型改革,面对的是多达数十万亿元的企业固定资产存量,设计问题非常复杂。
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是否应该给予老企业适当补偿是决策层必须考虑的。
另一个问题是产业差异所造成的固定资产抵扣额多寡的问题。
由于这次增值税转型改革没有把厂房、矿井、水坝等固定资产纳入抵扣范围,造成了构成企业成本的固定资产抵扣范围不一致。
这一改革对依赖机器设备从事加工工业的行业和企业有利,而对于劳动密集型、生产资源型产品、水电行业和企业则不可避免地要蒙受损失。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增值税的建议如下:(1)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与缩小其规模并行。
根据国际增值税改革经验,我国应一方面尽可能扩大其征收面,实现全覆盖征税,同时逐渐缩小营业税征税范围,实现增值税和营业税“一税贯通”;另一方面,应相应地调低税率,这不仅是克服增值税规模与其负效应成正比的需要,也是为其他税种腾出发展空间,实现我国税制结构优化的需要。
(2)扩大增值税扣除范围。
由于政府财力及税收征管能力有限,这次推出的增值税转型改革
所扩大的扣除范围没有将固定资产全面纳入。
就现实条件而言,可考虑实施以下办法:暂时在资源开采企业和水力发电企业等行业和企业试行收入型增值税,即对矿井、堤坝及其附属设施根据其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总值,按月折旧额计算增值税抵扣。
若试点成功,则可以进一步将这种办法扩展到生产性用房,这不仅可以缓解增值税扭曲现象,还有利于促进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并轨。
二、调整辅助税种的内部结构
我国税收结构不仅存在以上问题,财产税税种少、税基窄、配套措施不完善;资源税单位税额偏低、税收依据不合理、不能有效配臵资源。
有待调整我国的辅助税种,建立完善的税收体系。
下面将财产税、资源税的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两税种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思路。
财产税:1.财产税应成为地方税的主体税种。
由于财产税具有税源普遍性,税基具有独立性、地域性、不易在地区间转移等特点,使其有可能成为地方税收主要来源。
财产税作为地方税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方面有助于强化地方居民的纳税人权利意识,强化地方居民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另一方面,按照财政资本化的理论,在政府支出配臵有效率的前提下,任何收入或支出的增加,都有利于提升财产的价值。
财产价值的增值既符合地方居民的利益,也符合地方政府的利益。
2.合并内外有别的财产税制,对内外资企业和内外籍个人实行统一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
3.完善财产税的配套措施。
财产税的税基应以财产的市场价值为基础,因此,要建立科学的财产
评估体系和正规的财产评估机构。
同时,要推进与财产相关的体制改革,规范财产实名制,完善财产登记、管理制度。
4.扩大财产税征收范围。
将征税范围扩大到农村用于种植、放牧和其他农业性活动的土地及房屋。
除此之外,随着我国住房商品化的发展,私人拥有的房产不断增加,我国已经具备了对私有房产课税的条件。
具体征收方法可借鉴国际经验,对人均居住面积设臵免征点,对城镇居民自有房
课征比例税,使城市房地产税的纳税人涵盖全部城镇土地和房屋的所有人。
资源税:1.扩大征收范围。
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只对矿产品和生产盐征税,甚至有些紧缺的自然资源也不在征收范围,这样不仅造成了非税资源的过度开采,而且不能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造成部分资源产品定价不合理。
应将水、森林、草原、河流、湖泊、地热、草场、滩涂等纳入征收范围,以促进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2.设计合理的资源税税率。
现行资源税的单位税额只反映了劣等资源和优等资源极差收益,不因资源市场变化而调整,与市场机制要求背离,过低的税率使资源税制在发挥作用的有限空间难有用武之地。
设计税率时应根据资源开采的基本投入确定资源的边际成本价格,并考虑资源的极差收入、资源开采带来的外部成本、不可再生资源的回采率等因素,从而使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3.调整计税方法。
现行资源税以销售量或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对已开采而未销售或使用的资源部计税,造成大量资源的积压和浪费。
同时征税计量单位与生产时间计量单位不统一,造成征收管理中课税数
量不准确,也为相关人员寻租提供了可能。
应改变计征模式,由按量计征变成按价计征。
应采取从价定率的征收方式,将资源税收入与企业获得的极差收入内在地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