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数的减法教案及反思
10以内数的减法教案优质8篇
10以内数的减法教案优质8篇10以内数的减法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课题:十几减9。
教学内容:十几减9。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算理,学会“破+法”“连减法”,掌握“想加算减法”,感悟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
9+3 9+7 9+4 9+6 9+9 9+2 9+5 9+8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12 9+()=13 9+()=14 9+()=15 9+()=16 9+()=17二、探究交流,展示汇报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样化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
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在直观图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想加算减法(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连减法(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破+法(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连减法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 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幼儿10以内的减法教案5篇
幼儿10以内的减法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年终总结、实习报告、述职报告、事迹材料、活动方案、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year-end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job reports, performance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幼儿10以内的减法教案5篇教案的设计应该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差异,实用的教案是要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实施的,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10以内的减法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0以内数的减法教学反思
10以内数的减法教学反思10以内数的减法教学反思1我如果教《10的加减法》时,我先出示采松果的图,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后提问"同学们,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经过讨论后发言:大森林里松鼠妈妈采集了7个松籽,小松鼠采了3个松籽。
我当即表扬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接着我又问现在你能根据这些条件提出哪些问题呢?受到表扬的同学情绪很高,有的说:"我会提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集几个?有的说:“我想知道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有的说:“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集几个?”……我又表扬同学们:提的问题可真多,那么,你们准备怎样去解答这些问题呢?出示第一个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应该用加法,即把7与3合并起来,列出的算式是:7+3,这时我又提问:你会计算这个算式吗?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把你计算过程表达出来。
小组讨论后派代表上来说说:方法一:7+3等于几,那就在7后面接着数出3,即8、9、10,也就是7+3等于10。
方法二:左边摆7根小棒,右边摆3根小棒,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数一数是10根。
这样的教学,完全尊重学生,而学生始终处于主人地位。
问题由学生自己发现,学习目标由学生自己决定,探索材料由学生自己选择,并根据目标自主寻找规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就是研究经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这样的教学,有效地培养并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了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奠定了基础。
10以内数的减法教学反思2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很多老师都喜欢创设一定的声音、图片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样的课有时我觉得是十分必要的,有时却觉得会冲淡数学味,总之要因课而异。
比如在“6和7的加减法”一课中,我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教学设计:在结合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充分感受“一图两式”时,把课本中小朋友摆小棒的图,变成学生喜欢的卡通小动物(小鸡和小青蛙)。
由小动物在草地上荡秋千的画面,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通用18篇)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通用1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1活动目标:1、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地摆出算式进行解答。
2、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收拾用具的习惯。
活动重点: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活动目标:1、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地摆出算式进行解答。
2、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收拾用具的习惯。
活动重点: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地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活动难点:孩子能较好地看图编应用题,能正确地分辨加法与减法。
活动准备:大图。
数字、符号卡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报数游戏,复习10的组成。
1、我们来做报数游戏,我报的数和你们报的数合起来是10。
我报1,引导幼儿说出,我报9,1和9合起来是10。
依次复习10的组成。
2、合动作。
教师和老师的动作合起来的数量是10.3、开火车的游戏,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
二、复习10的加减法1、出示大图。
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这幅图,图上有什么。
他们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呢?(请幼儿看图找出图中事物的特点)2、尝试编应用题、师:你能根据这些不同的特征编应用题吗?他这样编的应用题是加法的还是减法的呢?(引导幼儿去区分减法和加法应用题的不同,帮助幼儿理解减法和加法的`含义)教师小结:加法应用题一般就是先告诉别人一部分数,再告诉别人另一部分数,最后要问别人总数。
而减法应用题一般是先告诉别人总数,然后告诉别人其中一部分数,最后要问别人另一个部分数。
3、分别请幼儿一一编出相应的应用题,其他幼儿根据幼儿编的应用题利用符号卡和数字卡摆出相应的算式。
4、表扬那些编的好小朋友。
三、幼儿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要求:至少两个人一组,进行“你编应用题,我列算式”的活动。
大班数学10以内的减法教案及反思
大班数学10以内的减法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能正确使用减法符号“-”表示减法运算;2. 能自然而然地借位减法。
3. 能通过文字和算式两种形式表达算式。
4. 能熟练掌握10以内的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1. 减法符号的正确使用。
2. 借位减法。
教学难点:1. 自然而然地借位减法。
2. 通过文字和算式两种形式表达算式。
教学内容:一、对于减法符号“-”的认识教师可以拿出小球或其他物品,进行加减法模拟,让学生发现减法的特征:比如从某个数中减去一个数,得到另外一个数等。
让学生感受减法的过程与意义,然后介绍减法的符号“-”。
二、自然而然地借位减法教师介绍自然而然地借位减法的概念。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算式的演示,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自然借位的概念,然后教师可以拿出计算器模拟借位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进行练习。
三、通过文字和算式两种表达形式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让学生熟悉算式的两种表达形式,比如用口述或者绘画方式让学生表达出算式,也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出算式,然后将算式口述出来,这些方式都有助于学生巩固算式的记忆。
四、练习10以内的减法运算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使他们熟悉10以内的减法运算,并且鼓励他们自己发现规律,提高算术运算的能力。
反思:通过这节课,我认为我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我注意到学生们很容易理解减法符号的概念,并且对减法的意义也有了很深刻的理解,这让我感到欣慰。
然而,自然而然地借位减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有一些学生还需要多次练习。
因此,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和学生互动,多给他们提供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掌握算数技能。
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大班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一.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进一步理解1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的运算(2)动作技能目标:能准确地进行运算并能正确写出算式(3)情感目标:体验动脑筋思考解题的乐趣二.活动准备:物质准备:PPT课件经验准备:幼儿也有认识数字的经验三.活动过程:1.儿歌导入,并引导幼儿看图,激发幼儿的兴趣哎,,老师的小手怎么藏起来了呀,那你们猜猜老师的小手今天可以变出什么呢(变出图片)教师: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图片,图片里面有什么呀(幼儿回答)教师:小朋友们,这个城堡叫快乐城堡,里面有很多很多神奇和好玩的地方小朋友们想进去看看吗?(想!)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开着小汽车去看看吧!1.教师指导幼儿进行闯关的游戏(1)第一关--蝴蝶关教师:小蝴蝶的花园里有什么呢?有多少只呢?一会飞又来了4只,现在有多少只?(请个别幼儿回答)第二关--蚂蚁关教师:小蚂蚁的小草坪上有什么啊?一共几块呢?可是吃了3块,还剩几块呢?教师:小蚂蚁说要分给大家4块,那它还剩几块呢(3)第三关--小白兔关教师:小白兔的园里种了什么?有几朵?可是采了3朵,还有几朵呢(4)第四关--国王关教师:国王的城堡有6面小红旗,可是他想要9面,谁知道还要加几面才是9面小红旗呢?2.设置一个终极挑战,巩固前面的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最后来玩一个终极游戏吧,看哪个小朋友脑筋动得最快出示图片,让幼儿思考并回答(1.)教师:筐里面有四个苹果,另一个框框里面有一个苹果,小朋友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呢(幼儿回答)(2.)教师:筐里面有四个西瓜,另一个框里面有三个西瓜,小朋友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西瓜呢(幼儿回答)(3.)教师:筐里面有两个菠萝,另一个框里面有四个菠萝,小朋友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菠萝呢?(幼儿回答)(4.)教师:小朋友们看!这个小兔子面前摆了4个苹果,但是因为她嘴馋,把两个苹果给吃了,小朋友们告诉老师还有多少个苹果在筐里面?(5.)教师:小朋友们,一棵大树上有五个苹果,大树底下的鳄鱼叔叔想要摘下来,他一次性摘了三个苹果,小朋友们告诉老师,树上还有几个苹果呢?四.活动延伸设置很多闯关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参与其中五.活动反思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组织教学时,孩子们兴趣不是很高,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作为幼儿教师,因为幼儿创设一个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根据我班幼儿对10以内数字加减初步学习情况,我设计了本次以闯关游戏为主,进行数据教育的活动,从而使幼儿主动获得10以内数字加减的有关经验。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整理与复习》案例与反思
《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整理与复习》案例与反思一、激发“整理”的欲望:师:我们已经学完10以内数的加、减法,相信小朋友一定会算很多很多题了,谁来说说你会算哪些10以内数的加、减法题?生逐一说算式,师逐一板书算式。
师:观察小朋友们刚才写的算式,你有什么感觉?生:比较乱,有重复的算式,还有没有写到的算式。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整理与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儿童回忆10 以内数的加减法算式,当学生感到这些算式零乱而无序时,自不过巧妙地引出课题,能激发学生整理知识的欲望。
二、经历“整理”的过程:(一)给黑板上的算式分类(板书:加法、减法)(二)整理加法表1.提出要求:四人小组、团结协作,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排列。
2.合作整理:四人小组合作整理加法表,按一定的顺序写出一些加法算式。
3.交流评价:学生汇报整理结果,并说明是按什么规律整理的。
4.归纳概括:师生共同整理、归纳出加法表(课件出示)5.观察发现规律:(1)加法表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2)加法表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3)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结合学生交流的情况逐一展示课件,得出规律。
1+11+2 2+11+3 2+2 3+11+4 2+3 3+2 4+11+5 2+4 3+3 4+2 5+11+6 2+5 3+4 4+3 5+2 6+11+7 2+6 3+5 4+4 5+3 6+2 7+11+8 2+7 3+6 4+5 5+4 6+3 7+2 8+1 1+9 2+8 3+7 4+6 5+5 6+4 7+3 8+2 9+1生1:加法表横着看,第l排得数是2,第2排得数是3……生2:加法表竖着看,第1竖行是几加1,第2竖行是几加2……生3:每一横排前、后两个算式:如1+9、9+1、2+8、8+2等仅仅交换了相加的两个数的位置……师:(课件闪烁)根据同学们发现的规律就可把加法表划分成两绝大部分,我们只要记住右下角25个算式就行了。
大班10以内的减法教案7篇
大班10以内的减法教案7篇一个严谨的教案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课堂时间,教案的准备使我们能够更有系统地推进教学计划,确保目标达成,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10以内的减法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10以内的减法教案篇1活动目标:1、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继续学习加减法算式。
2、理解加法题中用“一共”表示合起来,减法题中用“还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
3、在书写的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小老鼠买面包圈。
1、师:小老鼠去给大老虎买面包圈当点心,我们看看它买了几个面包圈。
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并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小老鼠买了1个面包圈;第2幅图——小老鼠又买了4个面包圈;第3幅图——小老鼠一共买了5个面包圈。
引导幼儿了解“一共”表示把两次买的面包圈合起来的意思。
2、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老鼠买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加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与符号的意思,判断算式是否正确。
二、大老虎吃点心。
1、老师:大老虎可喜欢这个点心啦,瞧它吃得多开心。
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大老虎有5个面包圈;第二幅图——大老虎吃了1个面包圈;第三幅图——大老虎还剩下4个面包圈。
引导幼儿了解“还剩下”表示吃掉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2、老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和符号的意思。
三、小组操作活动。
1、看图列5的加减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操作纸上三幅图的变化,并学习运用“一共”和“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3幅图的含义。
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含义列出5的加减算式。
2、看图形记录图形特征。
看算式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3、看算式写得数。
读一读算式,并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数量变化过程,写出得数。
活动反思:要使幼儿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
10以内的加减法反思(集合17篇)
10以内的加减法反思(集合17篇)10以内的加减法反思第1篇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这一课时,为使学生更快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更为了让学生能够对10以内加减法更有兴趣,于是,我通过网上搜集资料、集思广益等多种手段,最后设计了一个与实际生活贴近的“购物商店”的活动,活动过程中,我在课堂上布置一个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物品的小型商店,并且每个物品都标有10元以内的整元的价格标签。
一名学生扮演购物者,一名学生扮演售货员,要求正确地付钱、找钱。
活动开展中,同学们面对商店内的货物兴趣高涨,他们不断地进行着交易,从买方和卖方两个方面不断的变换角色,让自己在做与评的过程中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
一节课的教学让我深深明白: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及学习生活中数学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今后的课堂中,我一定会抓住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创设更多的有意义的活动,让课堂更具有魅力!《1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因此在复习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复习中的儿歌、对数,巩固练习中的找朋友、开火车等等。
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
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层次分明,通过学生独立思、小组互助等形式解决问题。
最后力争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注意尊重学生的思想方法和独特体验,注意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1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3《10以内加减法》这一单元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反馈以及我的感受,对这一单元的教学,我反思如下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动态的、直观的感性材料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动画,让学生有实际可感的、丰富的形象。
幼儿园大班数学详案教案《10以内加减法》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详案教案《10以内加减法》含反思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背诵10以内的加法口诀,并能根据口诀解决简单的加法运算。
2.理解10以内的减法运算,并能根据减法口诀解决10以内的简单减法。
3.能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10以内的算术问题。
教学重难点:1.难点:让孩子们能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口诀“大的减小的,差是多少”,并且用加法解决减法问题。
2.重点: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孩子们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通过口诀的讲解灵活运用在算术题中。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们展示10根计数棒,并让学生们数一数。
2.教师问学生们:“数的过程是10以内数的过程吗?”3.学生回答:“是的”。
二、讲解口诀(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们介绍数学口诀的概念,并且说出10以内加法口诀的内容:“1+1=2,2+2=4,3+3=6,4+4=8,5+5=10,6+6=12。
”2.教师讲解减法口诀的内容:“1-1=0,2-1=1,3-1=2,4-1=3,5-1=4,6-1=5,7-1=6,8-1=7,9-1=8,10-1=9。
”3.教师引导学生们反复朗读口诀,以便他们能够熟记口诀。
三、添加运算符号(10分钟)1.教师让学生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将10根计数棒分为不同的组合。
2.教师向学生们介绍加法、减法运算符号。
3.教师教导学生们如何通过加减法符号解决简单的算术题。
四、上机实践(20分钟)1.教师通过黑板演示的方式,展示几道加减法算术题让学生们跟随计算。
2.教师检查学生们的计算结果,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某些计算结果是错误的。
3.教师让学生们上机进行练习。
五、练习反馈及课堂讨论(15分钟)1.教师随机选择学生进行口算,并且让他们讲解他们的解决方案。
2.教师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进行互动讨论。
六、课堂总结及反思(10分钟)1.教师回顾课堂内容和教学目标,并且在黑板上列出加减法的口诀。
2.教师鼓励学生们回家练习口算,以便掌握加减法的技巧。
《10以内数的减法》教学反思
《10以内数的减法》教学反思在学校组织的本次层级赛课中,我们一年级数学组讲授的是第三单元信息窗4,这节课主要学习被减数是7到10的减法以及0的减法,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减法的意义以及正确掌握算理。
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是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两点很有感触,现总结如下:第一、抓重点不要怕反复。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学中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的学习不要怕反复,尤其是在学习新内容、新知识点上,一定要让学生学扎实,通过反复说、反复问(当然要结合不同的情景)来强化学生学习的知识点,让学生达到真正理解(减法的意义)。
这种方法听起来、做起来我们可能都认为有些啰嗦,但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是很有效的。
在本节课中,对于每个问题、每个算式,我都要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说一说问题是什么意思?算式里的每一个数分别表示什么?例如:树上还剩几个桃子是什么意思?算式9-4=5中9、4、5分别表示什么?花上还剩几只蝴蝶是什么意思?算式8-5=3中8、5、3分别表示什么?等等,让学生从不同情境中理解减法的意义。
第二、课的设计要根据情况稍作调整。
在本节课的自主练习中出现了“一图两式”、“一图四式”和看图列式计算题目,虽然这三种类型的题目都要用到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减法)来解决,但这三种类型的题目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所以必须让孩子理解题意。
按照预设,到最后我要讲“一图两式”并稍加练习。
而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做了少许计算题后,所剩时间很短,要讲“一图两式”,按照预设,这个环节肯定有所欠缺。
其实,我完全可以放弃对“一图两式”的讲解,设计成我提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进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先指名提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再同桌互提问题对方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理解掌握了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参与了学习并做到学以致用,而且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数学《10的减法》优秀教案
数学《10的减法》优秀教案•相关推荐数学《10的减法》优秀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10的减法》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10的减法》优秀教案篇1活动内容:学习10的减法活动目标:1.学习10的减法,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守恒关系。
2.尝试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并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幼儿已掌握10的组成。
物质材料:ppt,钥匙题卡,门活动过程:一、玩一玩游戏,复习10的组成。
二、看一看ppt,学习10的减法。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小白兔家的门终于开了。
咦!小白兔在家吗?(不在)看,桌上有一张纸条,原来啊是灰太狼留下的,它说小兔被它抓走了,想要救小兔,去狼村找!我们一起出发吧!1.学习第一组算式10-1=9和10-9=1(1)师:你们看前面有群小鸡,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这幅画的意思?(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鸡,1只小鸡在小桥上,还剩下9只小鸡在草地上)(2)师:谁能根据小鸡的不同位置,列出一道减法算式题?(10-1=9)(3)师:10表示什么?(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鸡)1表示什么?(1只小鸡在桥上)9表示什么?(9只小鸡在草地上)(4)师:谁还能根据小鸡的不同位置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题?(10-9=1)这里的10、9、1又表示什么?(5)师:这两道题中有什么秘密呢?小结:原来这两道算式都有数字10、1、9,最大数排在最前面,等号前后的数字交换了一下位置,算式仍然成立。
2.学习第二组算式10-2=8和10-8=2(1)师:我们一起到前面去看看吧!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鸭子这幅图的意思?(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鸭子,有2只蓝色的鸭子,还剩下8只黄色的鸭子)(2)师:谁能根据鸭子颜色的不同列出一道减法算式?(10-2=8)(3)师:谁能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题?(10-8=2)(4)小结:以后看到10、2、8就可以列出两道不一样的减法算式题。
中班10以内的减法教案
中班10以内的减法教案【篇一:10以内的加法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
活动准备:算式题(挂于幼儿胸口)、彩旗(旗上有数字)、布置场景、停车场标记、沙包(上面有数字)、篓子(有数字1—10)、奖品(有算式题)、塑圈、黑板。
活动过程:一、导入游戏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开着汽车一起到数学宫玩玩吧!师:数学宫到了,让我们把车停到停车场,胸口算式的得数就是你的车位号。
师:汽车停好了,我们一起进数学宫吧。
二、闯关游戏1、录音:欢迎来到数学宫,请闯第一关:对暗号。
师:进数学宫还得闯关啊!让我们看看闯关的要求是什么!师:老师说一个数,你们对一个数,两数合成小旗上的数。
这样就能闯关成功。
师:嘿!嘿!我说数字2。
幼儿:嘿!嘿!我说数字6,2和6合成8。
2、录音:小朋友你们真棒!欢迎进入第二关:投掷。
师:这一关的要求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
师:请小朋友算出沙包上的得数,然后站在线上投到相应的数篓子里。
分组检查)3、录音: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快快来闯最后一关吧!第三关:看谁报得多。
师:这一关的要求是:听一个数,请你说说有哪些算式的得数等于它。
4、录音:祝贺你们闯关成功。
博士爷爷还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礼物。
请你找一找跟你胸口得数一样的就是爷爷送给你的礼物。
;三、结束部分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那让我们一起带着礼物开着开汽车回家吧!【篇二:10的减法教案】10的减法大班幼儿对于纯粹以“数字符号”进行运算的数学活动显得有些吃力,有时候表现为运算时的犹豫和出错。
有时候表现为偏爱加法,回避减法的运算。
据其原因,是与他们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年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为了减少幼儿在数的运算中的困难,我利用生活中熟悉的10个手指头,作为他们学习减法的形象,使用便捷的操作材料,来支撑他们运算思考,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能逐渐产生从手指在眼前到手指在心中的相关10以内数运算的概括、内化。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减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 学生能够进行10以内的减法计算。
- 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
- 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
-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棒、铅笔、纸。
教学过程
导入
1. 激发兴趣:向学生介绍减法的概念,如何用减法计算数目的减少、物品的消失等。
2. 示范操作:用数字卡片示范减法运算,让学生观察理解。
探究
1. 练减法:让学生用计数棒模拟减法运算,根据题目进行实际操作,感受减法的过程。
2.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出题、互相答题,通过合作探究巩固减法运算。
拓展
1. 数字游戏:设计一些趣味的数字游戏和思维训练,让学生巩固减法运算的能力。
2. 应用实例:给学生一些与减法相关的实际应用例子,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等,培养他们运用减法的能力。
归纳总结
1. 反思讨论:让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讨论减法的重要性和运算规则,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2. 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总结减法的核心内容,强化他们对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课后作业
1. 教材作业:布置教材上有关减法的题,巩固学生对减法的练和理解。
2. 创意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些与减法相关的趣味数学问题,展示在班级上分享。
教学评估
1. 观察记录: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减法运算的准确性。
2. 个别测试:通过小测验或个别口头问答来评估学生对减法的掌握程度。
参考资料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10以内的减法教案
10以内的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10以内的减法运算规则,灵活运用减法运算求解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减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卡片、小红花奖励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5分钟)
1. 引入话题:小朋友们,你们平时会遇到什么问题需要用减法来解决呢?
2. 提问:当我们有两个数时,我们要怎么做减法呢?
二、教学呈现(10分钟)
1. 通过挂图的方式,让学生回忆一下0~10的减法口诀。
2. 用小黑板示范几个减法运算式,让学生跟读。
三、合作探究(15分钟)
1. 导入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人。
教师发下减法卡片
给学生。
2. 活动一:学生拿到卡片后,两两配对,彼此出题,回答对的可以获得一个小红花奖励卡片。
3. 活动二:随机抽取一个小朋友站在黑板前,其他学生观察小朋友手上的卡片上的数字,根据数字写出减法式子,演示减法的计算过程。
四、巩固提高(10分钟)
1. 示范练习:教师出示几个减法计算题让学生手写解答,并随机指名几位学生上来向大家展示答案。
2. 操练活动:教师快速出示计算题,学生用小黑板写出解答,并大声念出答案。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让学生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
2. 布置书面作业:完成教材上相关的减法练习。
六、课堂小结(2分钟)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减法运算规则,通过各种活动,
我们已经能够熟练运用减法运算来解决问题。
我们要多多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10以内数的减法教案
10以内数的减法教案篇一: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案土场小学教师备课教案土场小学教师备课教案土场小学教师备课教案篇二:一年级上册《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和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四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 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操作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难点:正确操作10以内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一、认识学具,用学具摆出10以内数1、认识方格学具请同学们打开学具盒,看一下学具盒里的卡片尺有几种颜色,长短一样吗?卡片尺上的竖线把卡片尺分成了什么样子?(方格、或方块样子)2、用方格学具摆10以内数(1)找出有3个方格的卡片,它是什么颜色的?找出5个方格的卡片,它是什么颜色的?再分别找出有1、2、4个方格的卡片,把这5个方格卡片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起来,并下边对齐竖放在桌面上。
(2)找出红色6个方格卡片,这个卡片与前5个卡片有什么最大不同?(双层,能抽拉长短)把它抽成7个方格,再改抽成9个方格、10个方格。
(3)看一看学具盒中的卡片哪几个还有这种功能?把它们都找出来。
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4)把白色的双层卡片抽成7个方格、绿色抽成8个方格、黄色抽成9个方格、红色抽成10个方格,桔红色的抽成6个方格,并按顺序排在5个方格卡片后面。
二、操作10以内数的加减法1、认识加法操作(1)请同学们先拿出5个方格卡片,再找出3个方格卡片。
然后把5个和3个拼接在一起,看看它与哪条方格数的卡片同样长?(2)5个方格与3个方格合并拼接后,与有8个方格数的卡片同样长,我们就说5加3等于8。
记作: 5 + 3 = 8 读作:5加3等于8。
大班10以内的减法教案反思
大班10以内的减法教案反思本文将从制作大班10以内的减法教案的角度出发,对该教案的反思并展开详细描述。
教案背景该教案适用于大班幼儿,主要任务是让幼儿掌握10以内的简单减法计算。
该教案的主要教学目标包括:1. 让幼儿识别10以内的数字。
2.使幼儿掌握10以内的简单减法计算,并灵活运用。
3. 培养幼儿自主学习、探究和思考的能力。
4. 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观察图片,理解减法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所得结果。
2. 拓展环节幼儿通过操作小球,体验数字的变化,进一步巩固10以内的数字概念。
3. 讲解环节讲解减法的概念、符号及其运算法则,并通过图示的方式演示减法的计算方法。
4. 练习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幼儿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例如:找出差值,填空计算,游戏等。
5. 总结评价环节通过回答问题或参与讨论,让幼儿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
并通过实际操作检测幼儿对减法的掌握情况。
教案反思该教案设计考虑到了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同时教案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1. 导入环节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多彩,创设多元化的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环节虽然形式新颖,但内容较为简单,可以增加操作难度,增强活动带动力。
3. 练习环节可以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幼儿的掌握程度,确保教学效果。
4. 总结评价环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问答等方式,让幼儿更加主动参与,传递正面能量。
结语制作教案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经验。
在教案的设计中,需要关注幼儿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也需要不断进行教案反思和完善,提高教学质量。
大班10以内的减法教案反思
大班10以内的减法教案反思一、引言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已经进行的教学活动,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大班10以内的减法教案进行反思,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减法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二、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大班学生学习10以内的减法知识设计的。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减法概念,掌握减法运算的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2.1 教学目标•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进行10以内的减法运算•能够应用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2.2 教学内容•减法概念的引入•通过实物教具、图形等帮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认识减法的符号和运算规则•运用减法解决生活问题2.3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归纳法•分组合作探究法•游戏教学法三、教学过程分析3.1 教学过程回顾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减法的运用,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通过实物教具和图形的呈现,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通过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最后,加入游戏教学的元素,巩固学生的减法运算能力。
3.2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作业的批改,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减法运算,并能够灵活地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仍然存在混淆减法运算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的巩固。
3.3 教学反思和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减法运算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仍然比较抽象,需要更多的实物教具和情境导入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
另外,对于那些已经掌握减法运算的学生,需要提供更多的拓展活动和挑战,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4.1 教学方法调整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困难,我计划在下一次的教学中做出以下调整:•加强情境导入的环节,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的生活问题,引发他们对减法的兴趣和需要。
•增加拓展活动的设置,提供更多的挑战和深入学习的机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幼儿10以内的减法教案
幼儿10以内的减法教案教案标题:幼儿10以内的减法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理解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进行10以内的减法运算。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1.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10以内的减法运算。
教学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棒、计数器等。
2. 图片或实物:水果、动物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如水果、动物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询问:“我们有多少个苹果?如果我们吃掉了几个,还剩下多少个?”引导幼儿思考减法的概念。
概念讲解:1. 教师用数字卡片或计数棒示意减法符号“-”,并解释其含义为“减去”或“吃掉”。
2. 教师通过实例演示,如“5个苹果减去2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引导幼儿理解减法运算的过程。
数学游戏:1. 教师将10个计数器放在桌上,引导幼儿观察并数数。
2. 教师随机取走一些计数器,示意减法运算,然后询问幼儿:“还剩下几个计数器?”引导幼儿进行减法运算。
巩固练习:1. 教师发放数字卡片,每个卡片上有一个减法题目,如“8-3=?”。
2. 幼儿互相配对,进行减法题目的练习,然后互相核对答案。
拓展活动:1. 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减法题目,让幼儿自己出题并解答。
2. 幼儿可以使用计数器、计数棒等教具来辅助解题,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结束活动: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减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延伸:1. 对于学习较快的幼儿,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复杂的减法运算,如10以内的两位数减法。
2. 对于学习较慢的幼儿,可以提供更多的实物或图片,帮助他们进行减法运算的理解。
注:教案中的活动和教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山中学生物导学案
初一上册基础知识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E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F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三类;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4、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岩石圈表面、水圈大部三部分,厚度可达 20 千米
5、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以下150米以内的水层。
6、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以下条件:1营养物质 2 阳光3空气 4 水 5适宜的温度
6一定的生存空间
7、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8、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有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9、生物能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环境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
10、探究实验的步骤: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 制定计划 4 收集证据 5得出结论 6 表达和交流。
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都是十分重要的。
11、为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引起的,应该设置对照实验,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12、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成分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成分有阳光、空气、水等。
13、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14、能量在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被多种生物逐步消耗。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沿食物链积累。
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
15、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的数量总是在不断变化,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人类的活动是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因素。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显微镜的结构中,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镜筒成一条直线。
其中显微镜最主要的部件是目镜和物镜。
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如果我们要把光线调的暗一些,应选择小光圈和平面镜。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物体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1)取镜和安放时,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遮光器,将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时,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损坏了物镜或玻片标本。
然后,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3、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有的生物体非常小,可以直接做成装片。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1)准备:擦(载玻片、盖玻片),滴(清水)。
(2)制片:撕(洋葱内表皮)、展(在水滴中展平)、盖(盖玻片)。
(3)染色:滴(碘液)、吸(用吸水纸吸引)。
4、植物细胞有基本相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活细胞的细胞质能够缓缓流动,可以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液泡内有细胞液,细胞液里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甜味物质、酸味物质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5、生物图的画法:图的大小、位置要适中,一般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的地方。
用削尖的铅笔,一般用3H的,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来表示,字尽量注在图的右侧,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
6、人体细胞与动物细胞基本形态和结构是一样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与植物细胞比较,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7、细胞内的物质可分为无机物、有机物,其中无机物有水、无机盐,有机物有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
活细胞是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是通过细胞膜完成的。
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细胞外部的环境分开,它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它物质挡在细胞外面。
同时还能够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8、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叶片细胞中的叶绿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的线粒体。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成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是把细胞中的有机物当作燃料,使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总之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内都有的线粒体能把有机物分解,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供细胞利用。
9、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生物的活动不仅需要物质和能量,还需要信息。
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 DNA 的有机物,我们也可以叫它遗传物质。
DNA上有一些叫做基因的片断。
这些基因上携带着遗传信息,控制各种生命活动,并保持子代和亲代的相似性。
10、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分不开的,要形成一个健全的生物体还要进行细胞分化。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即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增多。
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最后在原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
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11、如果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细胞核内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叫做染色体。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构成的,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
新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相同,保证了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是一样的。
12、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起初这些细胞都有分裂能力。
在形态结构方面很相似,后来,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
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细胞分化成了组织。
13、人体或动物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
人体肠腺、唾液腺主要是由上皮组织构成的,心脏、肱二头肌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
14、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即植物体不具有系统。
15、植物体的组织主要是: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根尖由能形成根毛的成熟区、能伸长的伸长区,能分裂增生的分生区、及根冠四部分组成。
在植物体的组织中,处于各器官表面的是保护组织。
贯穿于根、茎、叶等器官的是输导组织。
发生赤潮、水华的根本原因是水受到过量氮、磷的污染导致富营养化。
赤潮、水华的主要危害是:与其他水生生物争夺游离氧,有的毒藻和蓝细菌能释放毒素,还会导致鱼类缺氧或中毒大量死亡。
16、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是病毒,由于病毒是比细菌还小的生物体,只能用纳米来表示他们的大小,因此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的活细胞内生活。
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三类。
其中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
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的。
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
病毒离开了活细胞,会变成结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