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分类集锦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版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版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
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通常以北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对地理事物的说明。
3. 地图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展示自然环境要素,如地形图、气候图;社会经济地图展示人类活动,如工业图、人口分布图。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结构: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对流层是天气现象的主要发生层。
-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各气候类型有其独特的温度、降水特征。
2. 水文循环- 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过程,是地球上水资源更新和能量交换的重要途径。
- 河流的流域、水系、水文特征等。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作用等。
-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迁移、结构(年龄、性别、职业)。
- 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分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以及农业的区位因素。
- 工业类型:重工业、轻工业,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3. 交通与贸易- 交通方式:陆路、水路、航空等,交通网络的布局与影响。
- 贸易模式:国内贸易、国际贸易,贸易路线与贸易伙伴。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或航空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2. 地理信息系统(GIS):用于捕捉、存储、分析、管理和展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3. 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卫星信号进行地面定位和导航的技术。
五、环境与发展1. 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2. 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分类集锦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集锦一、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二、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专题三、问答题专题一、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1.年等降水量及干湿状况分界线:(1)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此线也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此线以东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为湿润地区,此线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为半湿润地区。
(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是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一线,最后到喜马拉雅山东部,此线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此线以东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以上,为半湿润地区,此线以西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以下,为半干旱地区。
(3)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线,此线也是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此线以东以南可以受到夏季风的影响,即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或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此线以西以北地区则难于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稀少。
3.地势界线:4.地形区界线: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太行山: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巫山: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武夷山: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天山: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长城: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秦岭:汉江谷地与渭河平原大巴山:汉江谷地与四川盆地祁连山: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南岭:江南丘陵与两广丘陵横断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5.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大兴安岭西侧——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此线以西以北地区大部分是内流区(除额尔齐斯河流域),以南以东地区大部分属外流区(除鄂尔多斯高原的无流区和松嫩平原的个别无流区外)6.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7.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
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归纳
一、品牌概念识别
1、地理品牌概念: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社会经济地理、地理现象
2、西方地理品牌:自然地理裂谷学说、中央位置论、人文地理集约性学说
3、比较地理学习体系:地域学、线路学、形态学、变量学
4、世界地理学分类:世界生态地理学、比较地理学、宏观地理学、地理环境科学
5、中国地理学分类: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6、地理学科概念:生态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信息科学
二、地理学基本原理和内容
1、空间关系原理:最近原则、四季成调原理、规律性原理、对称性原理
2、空间数据处理原理:空间分类分析原理、空间变异分析原理、空间目标分析原理
3、地形要素:地势高低、地物类型、地形类型、地形层次
4、水文要素:水体来源、水质特征、水范围、河流类型、水调整
5、气候要素:气候条件、气候区分、气候要素、垂直分布
6、人文环境要素:社会文化环境、人类活动、土地利用、经济类型、地域关系
三、地理学实践操作内容
1、地图制作:分层意义、位置确定、比例尺绘制、投影方法
2、地图绘制:调整图幅、符号绘画、区线边界、标注单位
3、地图探究:地域对比、特点分析、变化规律、空间结构
4、地图解读:功能区分析、参数多样分析、相关性变化分析
5、区域概念识别:地理国家、行政区域、自然区域、社会领域
6、地理实践技能:识图技能、绘图技能、应用技能。
高考地理知识点专题归纳
高考地理知识点专题归纳地理作为高中阶段一个重要的学科,对于高考来说,是一个必考科目。
地理的知识点繁多且分散,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复习地理知识,特意整理了地理知识点的专题归纳。
1. 自然地理专题1.1 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是地理学习的基础。
地球的结构就是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构成,而地球运动又分为自转和公转两个主要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呈现日夜交替,而公转则引发了四季的变化。
1.2 大气与天气大气是地球围绕在地表上方的气体层,包括了各种气体和水汽。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某一地区的气候状况,包括了温度、湿度、降水、风向和风力等要素。
了解大气和天气的变化规律,对于预测和应对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1.3 水系与流域水系是由地表和地下水体组成的系统,在地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流域是指一片地区所有汇入同一主水道的地下和地上的水流的总和。
了解水系和流域的分布规律和特点,有助于认识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2. 人文地理专题2.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分布和人口变化对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人口的分布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不同地区的人口发展潜力和问题。
2.2 农业与工业农业和工业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两个重要领域,也是地理学中研究的重点。
农业是一种基于土地利用的生产活动,而工业则是以机器生产和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生产方式。
了解农业和工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潜力。
2.3 交通与通讯交通和通讯是地理学中的关键课题,对于区域发展和经济交流具有重要影响。
交通分为陆路、水路和空中交通,通讯则是信息传输和交流的方式。
了解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交流便利程度。
3.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3.1 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也是地理学中研究的重点。
环境保护包括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
(综合复习)高考地理知识集锦
(每日一练)(综合复习)高考地理知识集锦选择题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需要良好的区位条件,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1)指出乙附近的河流的流向()A.自东向西B.自北向南C.自西北向东南D.自东南向西北(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CB【提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的判读。
(2)本题主要考查了高级住宅区的布局。
【解答】(1)在等高线图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可判断出小河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结合所学知识,高级住宅区适宜建设在环境条件较为优良,交通条件较好,一般是布局在风景区,文教区附近。
由图可知,乙地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靠近山地,环境优美,因此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乙地。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下图为新月型移动沙丘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沙丘所在区域盛行风的风向为()A.西北风B.南风C.东南风D.北风(2)图中各区域的地质作用主要为()A.甲–堆积B.乙–侵蚀C.丙–侵蚀D.丁–堆积(3)下图中,为上图中甲到丁的剖面示意图的是()A.AB.BC.CD.D答案:CBD【提示】风沙地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1)本题考查了新月型移动沙丘形成风向的判读,要求具备调动知识和读图分析能力。
(2)本题考查了沙丘形成的地质作用,要求具备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本题考查了新月型移动沙丘的形成过程,要求具备调动知识和图形转化能力。
【解答】(1)根据新月型移动沙丘的特点,迎风坡缓且凸,背风坡陡且凹,再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该区域盛行风的风向为东南风。
故选C。
(2)根据沙丘的形成过程可知,甲乙位于迎风坡,主要发生侵蚀作用,丙位于背风坡,主要发生堆积作用。
故选B。
高考地理热门专题整理
高考地理热门专题整理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geography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点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高考地理题知识点分类
高考地理题知识点分类地理作为高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在高考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其中,地理题的类型繁多,涵盖的知识点也极其广泛。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下面将对高考地理题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陆地与海洋:地球的表面被陆地和海洋所占据,涉及到陆地形成、地壳运动、洋流及海洋环境等知识。
2.大气与天气:围绕地球的大气圈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大气层结构、大气循环、气象要素和天气预报等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环境。
3.水资源与水循环:水是生命之源,高考地理题中经常涉及到水资源的分布、利用与保护,以及水循环的过程。
4.地貌与地表特征: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和地表特征对于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理解各种地貌类型和地区地理特征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地理题。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与城市:人口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等内容。
2.经济与产业:经济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了解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区划、产业布局等内容,可以更好地把握高考地理题的重点。
3.交通与通信:交通与通信是联系人们各个地方的纽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理解交通和通信的基本原理,以及不同交通方式在不同地域的特点,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回答相关题目。
4.文化与旅游:地理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地理和旅游地理是高考地理题中经常涉及的内容。
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考生备考而言十分重要。
三、地理方法与技术1.地理技术与空间技术:地理学发展到现代已经运用了许多技术手段,包括现代测绘技术、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
了解这些技术和方法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解答相关题目。
2.地图与地理实践:地图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熟悉地图的使用和读图方法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解答相关题目。
以上是我对高考地理题知识点的分类总结。
高考必备高三毕业班总复习资料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考必备】高三毕业班总复习资料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高考必备】高三毕业班总复习资料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背)第一单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23h56m4s周期:①恒星日)外,各地相等0除两极为(②角速度.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途中时间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时差=时区差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全国各地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一
中国地理(一)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地温能是指隐藏在浅层地表层的可再生能源。
常温层指地下温度的改变幅度等于零的地带。
常温层温度及深度是反映地温能的重要指标。
读我国部分城市常温层主要参数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因素对地温能影响最小的是()A.气候特征B.断裂构造C.水文状况D.植被类型2.哈尔滨常温层埋深较大的主要缘由是()A.地温日较差大B.地温年较差大C.地温年际改变大D.地气温差大3.依据材料,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层部分热量来自地球内部,温度高于大气B.大气与常温层之间的温差与纬度改变呈正相关C.常温层埋藏的深度越大,地温能越丰富D.郑州气候温柔导致常温层温度与大气温度接近下图示意我国某气象观测站点位置及其2024年观测所得的太阳辐射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气象观测站位于我国()A.陕西北部B.内蒙古东部C.新疆南部D.黑龙江北部5.与9月相比,8月份太阳总辐射偏低主要因为()A.昼长偏短B.太阳高度偏小C.降水偏多D.植被覆盖度偏大6.该地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大值出现在北京时间()A.11:00左右B.12:00左右C.13:00左右D.14:00左右因特别的地理位置及河道特点,黄河宁蒙(宁夏下河岩至内蒙古头道拐)河段凌汛灾难频发。
下图示意1952~2013年宁蒙河段最大槽蓄水增量的改变。
槽蓄水增量是指凌汛期因冰盖的阻水作用而增蓄在河槽中的水量。
宁蒙河段上游众多水库的建成,对防凌产生了重要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黄河宁蒙河段最大槽蓄水增量总体改变趋势可能取决于()A.水库调蓄B.降水增加C.河床淤积D.冰期延长8.为降低凌汛对宁蒙河段的危害,可以实行的措施有()①加深河道②加固大堤③上游水库在封冻前加大下泄水量④凌汛河段人工分凌(水),削减下泄水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作物的规模优势指数指某一地区某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占该地区全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与全国该比例的比值,能衡量一个地区种植某种作物的集中化和特地化程度。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汇总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汇总高考地理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学科,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复习方法和资料,就能事半功倍。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汇总的高考地理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自然地理1、地球的宇宙环境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包括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等。
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黑子、耀斑等。
熟悉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普通性、特殊性。
2、地球的圈层结构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知道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特点。
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3、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掌握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熟悉大气的垂直分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的特点。
4、大气受热过程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关系。
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5、热力环流明白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风、山谷风等现象。
6、风了解风的形成原因,包括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学会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7、水循环掌握水循环的类型,如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8、海水的性质熟悉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9、海水的运动了解海浪、潮汐和洋流的形成原因和主要类型。
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对气候、渔场、航行等的影响。
10、常见的地貌学习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等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11、植被与土壤认识不同类型的植被,了解其与环境的关系。
掌握土壤的形成因素和主要类型。
12、气象灾害了解台风、寒潮、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的成因、危害和防御措施。
13、地质灾害熟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危害和防范方法。
二、人文地理1、人口掌握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其特点。
理解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2、城市了解城市的空间结构,包括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等。
高中地理50个必考专题
高中地理50个必考专题【生态问题】1.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4.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地理高考必备的十个专题
高考地理十个专题复习大全一、地球专题1.经、纬度计算: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长111km,1°纬线长111cosфkm(ф为纬度)。
东西经-——东(西)经度的增大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反)。
南北纬——北纬的度数向北增大东(西)半球——从20°W向东至160°E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方向—A在B的什么方向,分清出发点B与目的地A,看纬线的位置定南北(上北下南),看经线的位置关系(经度差小于180°度)4.有关时间计算:①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②区时的计算: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③地方时的计算:找出已知的经度与时间,经度差=东边地点的经度-西边地点的经度(不跨180°经线计算,东经度为正,西经度为负值),时间差=经度差÷地球自转角速度15°/时或1°/4分,注意加减行程时间根据东早西晚。
结果若小于0,则应加24小时,日期变为昨天。
④地方时的判断方法: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12:00,其对应经线上的时间为0时。
昼半球中点经线上的时间是12时,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国际标准时是指0度经线的地方时,太平洋标准时是指120W的地方时。
⑤日期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00经线,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跨过它时日期应加上1天;人为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有三处并不完全重合),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跨过它时日期应减去1天。
完整版)高中地理各专题汇总复习
完整版)高中地理各专题汇总复习高中地理各专题汇总复,掌握期末考试轻松应对!1.等高线地形图专题: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的原因是:①地处峡谷处,有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可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是: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的理由是: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的原因是: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的理由是: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开垦梯田可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选择某线路的原因是: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海洋资源专题: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是: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盐度和洋流专题: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的原因是: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的原因是: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 ___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是: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③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⑸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的理由是: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
1994—2011 年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4 地球上的水一、单项选择题(2007 年高考上海卷地理)洋流是海洋热量的“输送带”,是沿岸环境的“调节器”。
1.下列海区中,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A. 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B.北半球中高纬海区C.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D.冬季北印度洋海区【答案】A 【解析】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北印度洋夏季因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也呈顺时针流动。
2.下列寒流中,对大陆沿岸荒漠的形成都起重要作用的一组是A. 拉布多寒流、加那利寒流、千岛寒流B.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秘鲁寒流C.千岛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D.西澳大利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答案】D【解析】副热带大陆西海岸沙漠的形成,其沿岸的寒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拉布拉多寒流、千岛寒流位于大陆西岸。
3.下列关于暖流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 南半球大陆东部海区均有分布B.南北半球中纬度海区均有分布C.北半球大陆西部海区均有分布D.南北半球高纬度海区均有分布【答案】D【解析】暖流分布于热带、副热带海区的西部,北半球副热带极地海区的东部。
南半球高纬度海区无暖流的分布。
4 (2009 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卷)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
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A 大气降水B 地下水C 湖泊水D 高山冰川融水,【答案】B【解析】由题干该时期是指冬季,冬季大气降水量少,湖泊水位也较低,高山冰川由于冬季气温低不融化,地下水位变化受季节影响小,因而冬季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地下水。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在不同季节的补给特点。
5 (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河南卷(旧课程))寒流流动的方向大致是()A. 由南向北B.由北向南C.由高纬向低纬D.由低纬向高纬【答案】C【解析】首先明确寒流概念、寒流流向应由高纬(冷水区)流向低纬(暖水区)。
高中地理高考必考专题复习(共50个)
高考地理必考专题一、地质问题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4.土壤次生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2020-2021高考高中地理复习专题分类集锦(精)
高考高中地理复习专题分类集锦(附参考答案)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它兼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要求同学们既要有较强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数字处理能力。
因此,不少高中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十分困惑,甚至头疼。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基础,只有“会学”才能“学会”。
同学们要想学好高中地理,一定要注重“四抓”。
抓“概念”重“消化”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
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
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
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物、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
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抓“原理”重“理解”同学们应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
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
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抓“综合”重“联系”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
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同学们要做如下努力: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地理】高考高中地理复习专题分类集锦
【地理】高考高中地理复习专题分类集锦高中地理知识繁杂,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高考复习,下面将地理知识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板块,并对每个板块的重点专题进行分类整理。
一、自然地理(一)地球的宇宙环境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重点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磁暴、极光等现象的产生原理。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要清楚各圈层的特点和划分依据。
对于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要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这是气候形成的基础。
要明白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的能量转换,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通过这个过程,能够解释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以及不同地区气温差异的原因。
(四)热力环流与风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掌握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如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
对于风的形成,要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五)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分布规律。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会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这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六)常见的天气系统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是常见的锋面系统,要能够区分它们过境时的天气特征。
气旋和反气旋是常见的气压系统,气旋常带来阴雨天气,反气旋则多为晴朗天气。
(七)气候类型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
能够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并分析其对农业、工业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八)水循环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要理解水循环的环节,如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以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九)洋流洋流按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要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及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海洋航行和海洋污染的影响。
(十)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分类集锦含答案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它兼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要求同学们既要有较强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数字处理能力。
因此,不少高中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十分困惑,甚至头疼。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基础,只有“会学”才能“学会”。
同学们要想学好高中地理,一定要注重“四抓”。
抓“概念”重“消化”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
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
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
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物、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
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抓“原理”重“理解”同学们应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
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
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抓“综合”重“联系”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
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同学们要做如下努力: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关于这一点,同学们要多注意老师讲解的典型例题分析,将其积累起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抓“共性”重“个性”地理环境既有共性,更具个性。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
如陆地上的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
这是共性。
但实际分布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具有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及非地带性。
这就是个性。
具体实际情况中可能个性更具特点。
专题集锦目录一、等值线专题 2二、地理计算专题 8三、河流专题: 9四、地下水专题 10五、太阳高度 11六、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 13七、问题地理专题 16八、地质地形小专题: 22九、干旱小专题: 22十、气候与自然带小专题 23十一、农业小专题 25十二、工业小专题 30十三、能源小专题: 31十四、交通小专题 31十五、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33十六、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专题 34十七、问答题专题 37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要点集锦一、等值线专题(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值=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
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库容量大。
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8.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9.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11.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12.地形相关分析:①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与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及板块的碰撞或张裂)来解释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②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
③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
结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④地形类型判读: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
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二)、等温线专题1.分析走向(延伸方向):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2.分析弯曲状况: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区)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区)为高(值高)。
3.分析疏密状况: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山地陡坡、锋面处;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山地缓坡。
4.分析数值特征:大小小大中间走;闭合曲线大大或小小;高值区——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流经、地势低(山谷、盆地或洼地)、城市;低值区——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流经、地势高(山岭、山脊)。
5.高考能力要求:(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
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
(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3)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
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4)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
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
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6)判断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
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②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
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
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三)、等潜水位线专题1.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根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而成,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2.河流流向判断:潜水水位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3.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区流向低值区。
4.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
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5.潜水流速的大小:取决于潜水的坡度。
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
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6.确定引水工程: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不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并且埋藏较浅处;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并与等潜水位线平行(注意不是垂直)。
7.潜水与河水或湖泊水补给关系:一是作水平线法,比较水位高低,总是由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二是作出潜水流向,潜水向河流或湖泊流,则潜水补给河流或湖泊,潜水流向由河流或湖泊指向潜水,则河流水或湖泊水补给潜水。
(四)、其它等值线专题1. 等温差线(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
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由于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
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
由于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
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远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