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合集下载

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

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

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每个国家的文化和习俗都是不一样的,几千年流传下来,每个国家的人在思维方式方也会有所不同,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点呢?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解析顺应规律春节通常在立春前后,既是一年四季的开端,也是万物更新、大地回春的节日。

按照中国传统的历法,无论从时间还是从气候的角度来说,春节都是名副其实的新一年的开端、新季节的开端。

阴阳对立转换学说,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重要思维模式。

古代中国人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万事万物均有其阴阳属性,阴阳和合,万物才能生长变化。

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如此。

如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等。

如果违反阴阳基本原则,就会造成误会或冲突。

古代中国人的这种阴阳分类方式,通常称为“二元分类宇宙观”。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具有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这一学说的基本理念是使万事万物达到阴阳均衡和谐。

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和万事万物都需要均衡和谐。

阴阳偏盛或阴阳偏衰都是失衡的表现。

在自然界,阴阳失衡意味着自然灾害频发;在人类社会,阴阳失衡意味着社会不稳定;在个人,阴阳失衡意味着身体不适。

阴阳失衡必须用抑强扶弱的方式使之均衡和谐。

在古代中国人看来,冬至之后,天气寒冷,是因为阳气太弱、阴气太强的缘故。

因此,必须增强阳气的力量,压抑阴气的力量。

春节期间许多与火有关的事物均与这种调节阴阳的观念有关,是扶阳弱抑阴强的表现。

如除夕生旺火,就是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乞求兴旺发达、红红火火。

还有点长明灯,就是除夕夜家家户户点燃灯火,一旦燃上,就不能吹灭,点灯守岁成为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体现了人们对长寿安康的祈求。

放鞭炮是“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最早也是祭祀太阳的,后来增添了驱除邪秽、接神迎神等新的意义。

所有这些活动,目的都是增强阳的力量,以使阴阳平衡。

所以,春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现象变化发展规律的节日,是体现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节日。

中国人的中庸

中国人的中庸

中国人的中庸中国人的中庸,是指中国文化中一种兼容并蓄、平衡中立的态度和价值观。

中庸思想起源于中国传统哲学,主要体现在道德规范、行为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

作为中国人的共同特征,中庸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庸的核心思想在于“中”,即保持平衡、不偏不倚。

中庸追求和谐的道德观,强调避免极端,兼容并蓄。

中国人思维开放、包容,倾向于化解矛盾、寻求平衡,在面对问题时尽量采取折中的方式,以求和解。

在道德规范方面,中庸要求人们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以诚信和宽容为基础。

中国人重视亲情、友情和社会规范,注重维护和谐与和睦。

中庸的思想让中国人不断努力追求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对方的权益,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自我利益。

在行为习惯方面,中庸对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注重礼仪,讲究行为规范。

尽管个体差异存在,但总体上中国人倾向于控制情绪,避免极端行为。

中庸的思想让中国人更倾向于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宽容,遵守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

在文化传统方面,中庸也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中国文化倡导对于万物的平衡和谐,中庸思想贯穿于儒家、道家等思想体系中。

中国人格言中不乏“中庸之道”之类的词语,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中庸思想的崇尚和膜拜。

中庸的思想作用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他们更加倾向于妥协、平和、和谐。

在面对争议、矛盾甚至是冲突时,中国人往往选择争取共识,平抚情绪,以期达成和解。

这种中庸思想也使得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善于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寻找各方的利益平衡点。

中庸的思想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有时中国人可能过于追求中庸,而忽视个人的情感和诉求。

在面临压力和挑战时,中国人往往倾向于忍耐和自我压抑,而不是积极表达和解决问题。

总之,中国人的中庸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

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联系紧密,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中庸思想让中国人更加注重和谐与和平,追求共识和中立。

它既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思想汇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思想汇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思想汇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思想议题,涉及到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自信等方面。

以下是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思考和汇报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财富,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诗词歌赋、书画艺术等。

这些传统文化承载了丰富的智慧、道德观念和审美价值,对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社会伦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传承是保持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基础。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的传承。

通过教育、家庭、社会各个层面的努力,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其成为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一部分。

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不意味着僵化和停滞不前。

在继承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行文化创新和发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与时俱进。

这需要我们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理解,同时也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思维方式。

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培养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自豪和自信心,是对自己文化独特性和价值的认同。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自信的培养,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在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

多元文化的交流可以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创新,拓宽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既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又能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之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需要我们重视文化传承、进行文化创新、培养文化自信,并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1、逻辑分析与辨证综合中国哲学的各家各派有着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

一般说来,中国哲学家欣赏整体动态、辩证综合与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

但并不是说中国没有逻辑分析的传统。

孔子兼重学思,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孟子提出“心之官则思”的命题,宣称“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五步骤。

又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

”这都是肯定思必须慎,辨必须明,提倡细微分析。

儒家比较推崇“明辨”,即逻辑之学的是荀子及其后学。

荀子主张形式逻辑的类推原则,倾向于对事物及其类别的确定性加以研究,有实证分析的认知倾向。

后期墨家比较重视分析方法,《墨子》书中所保存的《墨经》显示出墨家分析思维的光辉。

墨家严格地确立了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程序和规则,《墨经》所指出的“故”、“理”、“类”的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步骤和方法,亦有精到之处。

名家对于分析思维也有贡献。

惠施的“历物”十事,既表现了辩证思维,也表现了分析思维。

公孙龙讲“离坚白”,所谓“离”即分别之意。

法家韩非也很强调分析性、确定性的认知方式。

宋明理学家中,朱熹比较注意分析。

他曾讲学问之道云:“盖必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不余。

”(《大学或问》)这就是兼重分析与综合。

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缺点是分析方法的薄弱,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分析思维。

我们今天以西方的形式逻辑、理性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法来改造传统的思维方式时,应当注意发掘中国古代已有的成果,重建精密化的语言指谓关系,开拓明晰的概念认知系统,使概念和观念确定化,建立分析的程序、逻辑的结构和论证推理的规范,避免语言、概念、观念、判断、推理的空洞、游移、不确定、不严密,避免忽视实证、实验中严谨的工具、步骤、方法,避免以情绪代替逻辑,将怀疑视为结论,把主观估计的或然的东西当做客观实在的必然的判断。

中国传统美德坚强与乐观的传统观念

中国传统美德坚强与乐观的传统观念

中国传统美德坚强与乐观的传统观念传统中国美德:坚强与乐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传统美德,其中坚强与乐观是其中之一。

这种传统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坚强与乐观,并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坚强坚强是中国传统美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并克服困难是中国人的传统品质。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而著名。

例如,孔子是一位聪明才智卓越的哲学家,他一生中面对许多挑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把教育的重要性传播给后世。

另一个例子是屈原,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家之一,尽管经历了政治斗争和困难,但他仍然保持了对艺术和文化的热情,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强调家庭责任和牺牲精神。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一个人坚韧不拔地面对生活的苦难,无私地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是一种美德。

这种坚强的态度不仅仅是个人品质的体现,还是家庭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中国人普遍认为,只有经历艰难困苦,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成功。

二、乐观在中国传统美德中,乐观是一种重要的品质。

中国人讲究“知足常乐”,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这种态度源于中国古代智慧和生活哲学的传统。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哲学家提倡积极乐观的心态,如庄子的“逍遥游”和老子的“无为而治”。

乐观的态度对个人和社会有许多积极的影响。

首先,乐观的人更容易面对困难和挑战,因为他们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未来会更好。

其次,乐观的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因为他们能够传递积极的能量,帮助他人走出困境。

最后,乐观的社会氛围有益于全社会的发展,因为积极的情绪能够推动个人和团体积极行动。

三、坚强与乐观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坚强和乐观观念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这种观念激励了个人不断追求目标并克服困难的毅力。

无论是在学业、事业还是人际关系中,坚强和乐观的人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其次,坚强和乐观的观念有助于建立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中国传统文化15讲 思维模式与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15讲 思维模式与方法

我国传统文化15讲思维模式与方法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传统文化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被世界广泛传播和认可。

本文将围绕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展开讨论,并探索其对当今世界的启示。

1. 什么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模式和方法,通常被认为是以道德伦理、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以和为贵、以中庸为要,以德行立身,以礼节待人,重视家族和社会的亲和力与凝聚力。

在处理事务时,注重平衡和谐,强调整体观念,重视传统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与传承,并提倡和鼓励个体的修养与自我完善。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注重顺其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以宇宙观为基础,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 思维模式与方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应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模式和方法不仅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举止和日常处世方式上,更贯穿于我国人的思考方式和决策机制中。

在商业领域,我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理念对商业活动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注重诚信、信誉和人脉关系,强调长远眼光和持久经营。

在政治和社会管理中,我国传统文化强调民族大义、社会稳定、以及领导和平民百姓的关系。

这种思维模式和方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氛围。

3. 我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世界的启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对当代世界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和谐、包容、尊重自然规律的理念,与当代世界对于环境保护、民族和谐、文化共融、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不谋而合。

其注重整体观念与平衡思维的特点,也为当今社会的问题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我而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教会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世、如何思考。

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的爆炸,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对于我们的启示尤为珍贵。

我们需要从中汲取养分,传承其精髓,并运用到现代生活和工作中。

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也在不断转型。

这种转型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儒家追求的是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礼仪、道德和忠诚。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些传统价值观受到了挑战。

个人主义在现代社会中逐渐盛行,取代了传统的集体主义观念。

人们更加关注个体的权利和自由,而忽略了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这种价值观的转变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也对社会和家庭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另一个传统文化转型的领域是宗教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道教和儒教一直是人们追求内心宁静和精神满足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和理性思维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宗教信仰。

人们更加关注现实世界和物质利益,对宗教信仰的需求逐渐减弱。

这个转型不仅导致了宗教信仰的衰落,也让人们在追求精神满足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了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然而,这种追求物质的生活方式也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转变。

传统的节俭和勤俭持家的观念逐渐被消费主义和浪费思想所取代。

人们越来越追求奢侈品和享受,而忽视了勤劳和廉洁的价值。

这种转变不仅导致浪费资源和环境破坏,也让人们在逐渐迷失自我和价值观念的同时,忽视了传统文化中关于节约和保护的重要思想。

传统文化转型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不仅限于个体行为和观念的改变,也涉及到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社交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邻里关系和亲戚间的交往逐渐减弱,被虚拟社交和个人隐私所取代。

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也导致了社会凝聚力和社会信任的下降。

传统的乡村文化和农耕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农村人口的流失和农田的荒芜导致了农村社会的衰落与传统文化的消亡。

中国哲学对国人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影响——评《中国文化传统的哲学精

中国哲学对国人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影响——评《中国文化传统的哲学精

中国哲学对国人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影响——评《中国文化传统的哲学精作者:罗清郁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2017年第6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本。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快速推进,世界各国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为了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各国不仅要依靠现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还需要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从本民族文化中探索解决现代问题的方法。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西方文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深切地影响到中国人民的精神层面,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

然而,当前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并且这种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而言有可能是致命的。

因此,中国研究界一定要把握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深究其中的精华,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哲学一直占据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哲学对于社会及个人的发展是有深远影响的。

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哲学精神》(杨晓宁,科学出版社,2016年)这一著作中,作者很好地将中国哲学的发展、中国哲学的思维特点及中国哲学文化的精髓等作了一个全面的论述。

杨晓宁在借鉴吸收了学术界其他专家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来对“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课程的教学积累,最终完成了这本学术专著,其目的不仅是完成教材编写,更是为了广泛地研究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哲学精神。

著作一共有六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这一部分是对中国文化的基本涵盖以及对中国哲学作用的概括,使读者对中国文化及中国哲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第二部分是第三章至第五章,这一部分则是重点论述了中国哲学的文化特质、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中国哲学的思维特点,这些内容可以让读者加深对于中国哲学的认识与了解;第三部分则囊括了中国文化的现实困境及其解决方法,这一论述既明确了中国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又可以使读者提升对于“文化”的紧张感。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精选文档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精选文档
? ——中国最早的宗教经书 之一。含:
? “卦”(符号)——传说 由远古伏羲所创。
? “辞”(释卦)——传说 由周文王编于商代末期。
? 现在学术界认为,该书萌 芽于殷,成书约在晚周。
? 《易传》(《易经大传》 《传》)
? ——后人解释或发挥
《易经》的心得感想及思 想体会,共十篇(“十 翼”)汇总而成,是中国 第一部哲学著作。
勾勒,通过许多人工安排来加强诗的情节, 采用不同的修辞方法。如《荷马史诗》, 由若干故事组成。中国古代诗歌则讲究用 凝练的语言表达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
18
?
江雪
?
千山鸟飞绝,
?
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
19
4.直觉思维和悟性思维的优点
? 可以利用过去和前人积累的经验,对事物 的大致方向、发展趋势和整体效果做出预 见和选择,还可以通过触类旁通去认识未 能接触到的事物,尤其是在科学尚未能完 全反映真理的时候,悟性思维作为一种科 学的补充,还是很有作用的。
同时也是宇宙的基本秩序, 即“天有五行,一曰木, 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
?
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
水,五行之终也;土,五
行之中也。此其天秩之序
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7
3.悟性思维
? “留下空间”是悟性思维在文化表现中的 一个最大的特点。
? 艺术审美——尚意追求。 ? 国画:追求神似,注重意境。 ? 诗歌:西方讲究技巧的运用,注重细节的
5
东西方差异
为什么中国屡经战乱,然必定地统一为一个国家,而欧洲却分裂为数十个 国家,根本不可能统一称为一个国家?
为什么欧洲有繁荣发达的奴隶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而封建主义的中世 纪则是一个黑暗的几乎停滞的时代?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及其现代性转变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及其现代性转变

客体信息 的思维活 动的样式。它是人们看 待事物 的角度 , 也
是人们感知周 围世 界的 一种方 式。认知 心理 学家认 为思 维
旧石器时代开始就表现 出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上 的差异 。 梁漱溟在《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一书中曾经提到 , 西 方
的文明成就于科学之上 , 采用科学 的方法 , 观念 明确 , 而东 方 文化则为艺术式 的成 就 , 常采用 玄 学的 态度 , 多是 有所 指 而
维范式 。 有学者就将 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 归纳为 十个方面 : 其中
地域 内人们 的思 想 、 价值 观及 生活 与行为 方式 的总 称 , 它不 仅影响着人们 的社会行 为 , 而且 也影 响人们 的认 知过程 与思 维方式 。而文化 又是一 个结 构化 的体 系 , 其 中物 质文 化 、 制 度文化是这一体 系的最外层 ; 而 人的主体精神 即文化 心理结 构则是这一体 系的内层。文化心理 的表层 , 是指 人们 的 日常
要素构成 的初级 心理 意识 网络 。这些要 素 中所承 载 的内容
变动不居 的, 所 以, 表层 的心 理结构 会 随着时 空范 围 的改变
而改变。但是 , 表 层心理结构 中一部 分具有历 史合理性 的 内
容经过理性过滤 , 渗 透到 文化 心理 的深层 , 便 形成 了深层 的 文化心理结构 , 这正是思维 方式 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意识结构 , 即 由情 绪 、 情感 、 意 图、 理想、 舆论 、 风 俗 习惯等 诸
包括重视功能动态 而超过 形质 ; 强 调整 体 , 尤 其关 注整 体与 局部 的关系 ; 重视 形象 思维 , 善 于将形 象思 维与抽 象思 维融 会贯通 ; 偏 向综合而疏 于分析 ; 重视 时间 因素超过空 间因素 ;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1. 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思维方式是以整体性为核心的。

我国人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会从整体上去考虑,而不是片面地看待事物。

这种整体性思维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有助于形成系统性的思维。

另外,我国传统文化中还有着较为谨慎的思维方式。

历史上,我国人民在处理事务时,往往会更加慎重,会全面考虑、思虑周详,这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注重稳重、审慎的思维方式。

2. 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重要的价值观念,比如孝道、仁爱、礼仪、忠诚等。

这些价值观念贯穿于我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和处世态度。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是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

孝道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与尊重,认为孝顺父母是一种道德和社会责任。

这一价值观念影响着我国人民的家庭观念和亲情观念,也体现了我国人对家庭的重视和关爱。

仁爱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念之一。

仁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同情,认为人们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形成和谐相处的社会风气。

这一价值观念影响着我国人的待人处事态度和社会交往方式,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3.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整体性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促进问题的全面解决。

而谨慎的思维方式也对于我们在处理事务时更加深思熟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价值观念方面,孝道、仁爱等传统价值观念仍然为我们指明着处世的方向和道路。

尊重父母、帮助他人、和谐相处等观念,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回顾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一种宝贵的文化传统。

其整体性思维方式和谨慎的处世态度,为我们在处理事务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孝道、仁爱等价值观念也为我们树立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个人的健康成长。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积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让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继续发扬光大,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浅谈中国传统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浅谈中国传统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LegaI S y st e m A nd Soci eⅣ蟹翟墨圆圈圈遵竺竺!!望里f叁塑坐塾垒浅谈中国传统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冯彪摘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这些思想无不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构成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维习惯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246-02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根本价值观念、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

它是我国传统哲学的精华和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深根植于我国传统哲学之中。

中国哲学有别于西方哲学注重思维的逻辑推演,而是注重社会现实,考究人的处世态度、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

中国哲学在思维方式方面强调主体、客体在对立中的相互统一,讲求通过人的内心体验和道德实践达到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把对天人关系或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隶属于对于人际关系或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构成中国哲学的显著特点。

“中国传统哲学不是科学哲学,也不是宗教哲学,而是人生哲学。

’因而中国人总是能够面对自身和社会现实,积极改造自己的人格,进而改造社会。

中国哲学体现了中国人的处世态度,价值诉求和评判标准。

在这种积极的哲学思想指导下,中国人创造了优秀的东方文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我国传统哲学价值观念的总结和升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符合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原则和基础精神。

一、中国传统哲学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基础~个民族的哲学传统是一个民族的民族习惯、思维方式、处世态度的集中体现。

中国传统礼仪与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礼仪与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礼仪与文化传承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礼仪文化。

这些传统礼仪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而且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淀了千百年的智慧和经验,这些传统礼仪至今仍然广为遵守和传承,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中国传统礼仪的特点之一是尊重。

尊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传统礼仪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被教导要尊重长辈、尊重师长、尊重领导,以及尊重自然和他人的感受。

这种尊重体现在人们的言行举止中,比如,人们在与长辈交谈时应保持客气和谦虚,不敢过分张扬自己的能力和成就。

而在与他人相处时,也要互相尊重对方的意见和主张,讲究礼貌待人。

中国传统礼仪还强调家庭观念和亲情。

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视其为社会的基本单位。

在中国传统礼仪中,人们被教导要尽孝道,尊敬父母和长辈。

比如,每年的春节,中国人有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那就是回家与家人共享团圆的时光。

这个传统象征着中国人对家庭的关注和珍视。

此外,在结婚和生子等重要场合,家庭的祝福和亲情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亲情观念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用广泛的传统礼仪来表达对家人关心和爱意。

中国传统礼仪还倡导谦逊和谦和相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谦逊被誉为美德。

人们被教导要保持谦逊的态度,不放纵个人的私心和利益,以集体的利益为先。

在与他人交往中,中国人习惯于隐藏自己的才能和成就,不张扬个人的能力和财富。

这种态度体现了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看重和对和谐相处的追求。

此外,在社交场合,人们还会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比如,酒宴上要举杯碰杯,作为表示尊敬和祝福的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宝库,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传统礼仪的传承不仅保持了古代文化的特色,也继承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尊重、家庭观念、谦逊和谦和相处是中国传统礼仪的主要特点之一。

这些传统礼仪不仅反映了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和尊敬,也展现了中国人在人际关系和社交场合中的谦逊和和谐相处的态度。

中国传统美德团结与协作

中国传统美德团结与协作

中国传统美德团结与协作中国传统美德团结与协作,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团结与协作作为中国社会的基本准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社会秩序。

一、团结与协作的内涵团结与协作是指个人或群体在面对共同利益或目标时,通过合作与努力,互相支持和共同奋斗的一种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团结体现了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紧密关系,而协作则体现了在完成共同任务时的协同努力和分工合作。

二、团结与协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团结与协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体现在各个方面:家庭中的和谐相处、社会中的互助合作、国家中的集体利益等。

这种价值观贯彻于中国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团结与协作是促进家庭和谐的基石。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怀、相互支持、相互扶持,谱写出家庭和睦、国家和顺的乐章。

这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仅让每个家庭成员在生活中感受到温暖和安全,同时也传承了几千年来中国人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传统观念。

在中国社会中,互助合作是团结与协作的重要表现。

中国人民普遍具有互助意识,相互支持与帮助成为社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遇到困难时,邻里之间相互扶持;当发生灾难时,全社会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灾难。

这种团结与协作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凝聚力和力量。

团结与协作也贯穿于中国国家建设的全过程。

中国古代的王朝建立和维系,离不开各个阶层、各个地区的团结与协作。

在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更是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了中国的迅猛发展。

三、团结与协作在现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团结与协作仍然是实现国家繁荣与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

团结可以激发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而协作则可以实现各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社会效益和个人幸福感。

在经济领域,团结与协作对于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02
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类比性 思维被广泛应用于认识和理解自 然、社会和人类现象,以及探索 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类比性思维的表现
形象类比
通过将抽象的概念或现象与具体的形象或事物进行比较,从而理解其本质和规律。例如,将“道”与“水”进行比较 ,认为“道”如同“水”,具有润泽、渗透、滋养等特性,可以代表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
经》、《道德经》等经典著作都强调了这种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辩证性思维的表现
表现形式
辩证性思维在处理实际问题时, 通常采用一分为二、对立统一、 矛盾转化等思想方法,注重从正 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并寻求最
优解决方案。
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 域,辩证性思维被广泛应用,如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都体
03
指导实践: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于指导人们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 用,如中医理论、风水学说等。
04
促进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 解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
对未来研究和发展的展望
深化研究
跨学科研究
实践应用
国际化发展
进一步深化对中国传统思维方 式的深入研究,挖掘其内涵和 价值。
直觉性思维的影响
1 2 3
文化传承
直觉性思维在文化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 传统文化能够得以保持其原始面貌和独特性。
创新思维
直觉性思维鼓励人们在常规思路之外寻找解决问 题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局限性
然而,直觉性思维也存在局限性,如易受个人经 验、情感等因素影响,缺乏客观标准,容易导致 偏见和误判。
05
直觉性思维
直觉性思维的含义

中国传统美德深思熟虑

中国传统美德深思熟虑

中国传统美德深思熟虑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独特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道德观念。

其中一项重要的美德便是深思熟虑。

深思熟虑是指在做事之前,充分思考并正确评估事物的利弊得失,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这一传统美德在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及社会发展。

首先,深思熟虑是中国古代智慧的体现。

自古以来,中国人注重教育孩子思考和审慎行事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经典著作《论语》中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之说。

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鼓励人们在不同阶段充分思考和体察自身的生活状态,以达到更高境界的目标。

这种深思熟虑的智慧传承至今,成为了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一部分。

其次,深思熟虑在道德层面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人们被要求在做决策时要彻底了解并考虑到可能的后果。

这个观念体现在“君子慎独”的理念中。

君子慎独强调在独自行为时要谨慎小心,不仅要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还应考虑到对他人的影响。

这样的道德要求使人们在行为上更加负责任、谨慎而深思熟虑。

深思熟虑也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社会问题多样且复杂。

当政府决策者面临重要问题时,深思熟虑成为一种必要的态度和方法。

通过深入分析和评估潜在影响,政府可以做出更明智和符合社会利益的决策。

在经济领域,中国政府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推出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除了在政府层面,深思熟虑也在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人际关系中,深思熟虑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冲动行事,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在人际交往方面,深思熟虑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意愿,从而促进和谐相处和互相尊重。

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常常让人们忽略了深思熟虑的重要性。

然而,中国传统美德中的深思熟虑弥足珍贵,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清晰的头脑,并注意思考周围发生的事情。

只有通过深思熟虑,我们才能做到全面评估,并制定出更好的计划和决策。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选择题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选择题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选择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选择题一、关于人际关系的方式1. 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人际关系通常是怎样处理的?A. 通过礼尚往来,讲究尊重长辈和尊重传统B. 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C. 不重视人际关系,不注重礼貌和尊重D. 以权力和金钱为基础,建立人际关系2. 在传统文化中,哪种态度被认为是正确的?A. 谦虚谨慎,不显炫B. 自夸自大,提升自我价值C. 不留人情,只顾个人利益D. 以强权压迫他人,建立威信二、关于道德观念的选择3. 传统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道德观念是?A. 仁爱礼义,以人为本B. 利己主义,追求个人利益C. 只顾自身利益,不顾他人D. 以欺骗和暴力为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三、关于学习和教育的态度5. 传统中国文化中,学习和教育的目的是?A. 追求知识的价值,培养完善的人格B. 为了谋取金钱和地位,追逐功名C. 不重视学习,只图生存D. 通过欺凌和强权,获得权力和地位6. 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哪种态度被认为是正确的?A. 尊师重道,虚心学习B. 对师长不敬,心存怀疑C. 不尊重学术,只追求功名利禄D. 靠欺凌和强权,获得名利四、关于人生态度的选择7.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生最重要的追求是?A. 追求内在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完善B. 追逐金钱和地位,追求物质享受C. 不追求精神世界,只图一时享受D. 以短期利益为重,忽略长远发展五、关于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选择9.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种类包括?A.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B. 不在乎他人感受,只顾自己利益C. 不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只顾自己D. 以压迫他人为乐,不知道宽容和关爱以上是关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选择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2000字】第二篇示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源远流长的,自古以来就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在这些传统思维方式中蕴含着智慧和哲学,它们经久不衰,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举止。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有哪些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

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

通常意义上的思维,涉及所有的认知或智力活动。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希望大家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一一、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

辨证思维模式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观点、规律完全适用于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辩证思维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辩证思维深深地渗透到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 决定传统文化的发展走向; 影响古代的军事理论和战争决策; 影响传统的中医理论; 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民族智慧的开发、文化的健康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形式,指的是思维主体通过对思维对象的直观认识,以非逻辑、非理性的形式,试图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

? 直觉思维既有直观性,又有体悟性,是直观与体悟的统一。

直觉思维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影响着中国人对宇宙人生的把握? 影响着中国古代的审美艺术? 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化对“顿悟”的重视? 需要注意的是:1.传统的直觉思维不同于今天所说的直觉思维 2.直觉思维表面看来是非理性的,实质上蕴含、积淀着理性三、中和思维 ? 中和思维:指传统文化中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方法。

? 中和思维起源于人们对“执中”“尚中”的认识? 中和思维将“中庸”看作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中和思维被普遍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艺术创造中强调“中和之美”就是一种具体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第八章加入WT0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建和传承的物质精神成果。

作为历史上存在过的观念体系和知识体系,任何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征。

加入WrO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它既是资本扩张与增值的经济过程,又是思想文化激荡·与碰撞的政治过程。

作为经济和政治过程的统一,经济全球化在产生经济整合的同时衍生出文化冲突,在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的同时引发民族及地区间的摩擦。

加入W10势必加剧这些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握机会,迎接挑战,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文化与意识形态文化是人类为厂满足自己的欲求和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方式、能力和结果,文化既表现为有形的物质存在,又表现为内在的精神状态。

为了物质上的满足,针对自然界,人类创造了物质文化;为了精神上的满足,针对人类自身,人类创造了精神文化。

由于文化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通常对文化作出较为狭义的解释,而特指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分为知识型文化和心理型文化两大类。

知识型文化往往以相对稳定的形态表现在人们面前,它包括教育、科学、哲学、史学、语言、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心理型文化则潜在地蕴涵于人们的风俗习惯之中,它包括民族精神、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等。

概而言之,精神文化主要指人类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之上,通过教育、科学、哲学、史学、语言、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心理定式和行为准则。

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生存方式,如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亦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就精神文化的现象而言,其内在蕴涵和外在形式极其复杂,它是社会因素各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每一种文化的形成均涉及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和经济等各种要素,这些要素对文化特性的形成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都不是惟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夫之
• 明清之际由于社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异常尖锐复杂和历史的觉醒,而产生了 作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要求反映的 一代启蒙哲学思潮。著名的唯物主义哲 学思想家王夫之就是这一启蒙哲学思潮 的卓越的代表人物。
•王夫之,又称船山先生,在继承古代和陈亮、叶适、王廷 相以来的唯物主义传统和注重事功的优良学风基础上,王 夫之以战斗的姿态,在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等一系 列问题上,对程朱陆王的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深入的解剖 和批判。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把唯物主义的宇 宙观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知行观,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阶 段。王夫之把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作为认识论的基本前提, 进一步发展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提出和论证了完备而系 统的朴素辩证的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
而王守仁所以主张知行合一,混淆知行的界线,以知销行,就是因为 不懂得这个道理。
• 第三,为什么说知行是互相区别而又互相统一呢?对这个问题,王夫
之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证的。其一,王夫之提出了知行不相分离的 观点。其二,王夫之认为,知与行二者是并进,即互相促进的。由于 知行各有不同的功用,而互相促进,使人的认识不断深化。这也就三,王夫之认为,知行二者不离并进的基础是行。在知与行 相互对待中,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行是二者统一的基础。突出地强 调了行在知行统一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的知行统一观
• 基于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王夫之彻底地批判了朱 熹的知先行后说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第一次 明确地提出和系统地论述了“行先知后”,“行 可兼知”的朴素辩证的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
• 首先,在他看来,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的知行观,不是“先知以废行”,就是“销行以 为知”,他们共同的根本错误,都是排斥行,否 认行是认识来源的基础和检验、判断认识真假对 错的标准。
• 其次,在批判揭露程朱陆王唯心主义知行观实质 的基础上,王夫之全面而系统地论证了他的朴素 辩证的唯物主义知行观。
• 第一,王夫之反对有所谓的生而知之者,并据此明确地提出了“行而 后知有道”即行先知后的观点。肯定只有先行而后知,绝没有先知而
后行,行是知的来源和基础。
• 第二,关于知与行的关系,王夫之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的著名 论断。他认为,知与行是一种互相对立,而又互相统一的一种关系。
当然,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关系问题发展过程中的 中间环节的知行合一说,就其思维内容来说,也有其独到之处。 他肯定知与行是一种互相对立而又互相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 强调了“行是知之成”,即承认知对行的指导作用;主张“真 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反对“知行不一”等等。 就是在知行合一这一总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知行观中,所包 含着的价值而极其光辉的思想内容。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 方式
知行观哲学理论
知行观:在中国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 为知与行的关系。
其主要观点有:行先于知,由行致知;知之明也, 因知进行;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知行并进,相 资为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由于受当时的 社会条件的限制,难免带有历史的局限性。
知行观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别具特色的问题之一。 宋明以来,它以个人为主体,主要围绕着知行的 先后,分合,轻重,难易展开讨论的,这可以看 作中国古代知行观的范式。
• 第四,王夫之进一步论证了为什么行是认识的基础,检验认识的标准 和目的。对这个重要问题,王夫之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来加以论证的。
其一,王夫之认为,知离不开行,不行就无以为知。其二,王夫之认 为,行比知具有更高的品格、作用,提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 行”的光辉命题。认为行所以高于知,就在于行具有兼知、统知,既 是认识的基础,又具有检验认识标准的作用。同时,王夫之也认为, 知固以行为基础,但知亦可指导行,知与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其三, 在论证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强调了行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 基础上,王夫之又明确指出,人的认识的目的,就在于实践。
二.历史意义
很显然,王守仁所说的“知行合一”,与我们主张的理论 与实践、知和行的统一,是根本不同性质的两码事。总括上述, 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说的根本目的,就是 旨在使人的任何不善的私念,那怕是在思想动机上有任何不符 合于封建道德义理的地方,都得在其刚一萌芽的时候予以禁止, 以便达到人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这也就是所谓 的“存天理去人欲”。因此,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就其主导 方面而言,仍然是主张一种闭门思悟、内省的道德修养功夫。
一.“知行合一”说
• 关于“知行合一”,王守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以论证的。 • 其一,是因为知行“不离并进”。对此,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
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又说:“知之真切笃实处便 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在这里,王守仁认为,关于知行 二者的关系,知对行来说,知是主使;行对知来说,行是知的功夫、表 现。行以知为始,知以行为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一方面强调了知 的决定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又肯定了知行的同一、统一,即不可分离 的关系。因此,他说:“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是一个行,已自 有知在。”在这里,王守仁虽然强调知行的统一关系,有其合理的一面, 但其实质却是主张知行互相包含,这就把知与行完全混同了起来。 • 其二,是主张“意”即是“行”。明确地把“行”说成是“一念发动 处”,“意”即“欲行之心”就是“行之始”。这就从根本上抹煞了知 和行,即主观意识和主观意识见于客观的本质区别和界限。因此,王守 仁所谓知行不离并进,主张意即是行,其目的就在于销行以为知,混淆 知行,并进而否定行的客观性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其三,是主张“良知”是知行的本体。王守仁说:“知行本体即是良知、 良能。”而“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因此,“知行功夫,本不 可离”,“分作两截用功”,就要“失却知行本体。”他认为,知和行 都是良知、良能,即心这一本体的体现。据此,王守仁认为,知和仁的 目的,不是什么别的,恰恰是要复那心之本体。在王守仁看来,所谓的 知,就是指人先天具有的良知良能;而所谓的行,也是要体现那先天固 有的良知良能。知和行都存在人的意识之中,纯然属于主观的范畴。由 此可见,王守仁所谓的行合于知,就是说人的意念一经发生,都必须符 合于良知良能的本性。而这种“符合”就叫做“知行合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