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相交线的性质相交线是两条在某一点相遇的直线。
两条相交的直线会在交点处形成锐角和钝角。
在相交线中,如果一个角是锐角,那么它的补角就是钝角;如果一个角是钝角,那么它的补角就是锐角。
这是相交线的性质之一。
因此,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比较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二、对顶角与邻补角对顶角是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相对的两个角。
它们的度数总和为180度。
而邻补角则是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90度。
这些关系对于解决一些几何问题非常有用。
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是指两条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直线。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从而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四、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具有以下性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这些性质都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几何问题,例如计算角度、证明线段相等等等。
五、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综合应用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我们经常需要将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知识结合起来使用。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相交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或者利用这些性质来计算角度和线段长度等。
六、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在三维空间中,我们也可以定义平行关系。
例如,两个平面或两条直线可以被定义为平行的,如果它们在三个方向上都相等或成比例。
此外,两个平面或两条直线也可以被定义为垂直的,如果它们在三个方向上都相交于90度的角度。
这些关系在解决一些空间几何问题时非常有用。
七、命题与证明在几何学中,一个命题是由一个或多个已知事实和一个结论所组成。
如果命题的结论是由已知事实经过推理而得出的,那么这个命题就被称为定理。
证明一个命题就是要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它是正确的。
证明的方法通常包括使用定义、公理、定理和已知事实等。
通过证明,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命题是否为真,从而提高我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八、互逆命题互逆命题是一种特殊的命题形式,它指的是两个命题中的每一个都是另一个的逆命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1.直线的定义:直线是平面上的一组点,这些点的任意两个点都可以用直线上的一段有向线段连接起来。
直线也可以看作没有端点的线段。
2.相交线的性质:(1)相交线:两条直线在平面上的交点。
两条相交的直线不可能平行。
(2)轴:两条相交线的交点称为轴。
(3)垂直交线:两条相交线互相垂直,即交角为90度。
(4)垂线: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垂直,称为垂线。
(5)垂直平分线: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到两条直线距离相等的直线,称为垂直平分线。
3.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称为平行线。
(2)平行符号:在直线上标记一对箭头表示平行关系。
(3)平行线定理:-同位角定理:两条平行线与同一条横截线相交,所得相对应的内角相等,相对应的外角相等。
-平行线之间的任意一对同位角互相相等。
(4)平行线判定定理:-直线与直线平行判定定理:直线与一条直线平行,则与这条直线平行的所有直线都平行。
-同位角平行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一条横截线所截,使同位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垂直线判定定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这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直线。
(5)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两条平行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平行线的夹角: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直线截断所得的内角和为180度。
-平行线的斜率:两条平行线的斜率相等或者其中一条线的斜率不存在。
4.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对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对角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同位角:平行四边形的同位角互相相等。
5.直线的倾斜角:(1)倾斜角定义:一条直线倾斜角的正切值等于该直线的斜率。
(2)平行线的倾斜角:平行线具有相同的倾斜角。
(3)垂直线的倾斜角:垂直线的倾斜角之和等于90度。
6.平行线与欧几里得公设:(1)欧几里得公设五:经过点外的一条直线上至少有两条平行线。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在几何学中,相交线和平行线是基础概念。
它们在理解和解决几何问题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概念、性质以及应用进行总结。
一、相交线的概念及性质相交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交于一点或多个点的两条或多条线段。
我们来看一下相交线的性质。
1. 相交线的定义:两条线段在平面内交于一点或多个点。
2. 相交线的种类:根据其相交方式,相交线可以分为垂直相交线和斜交线两种。
垂直相交线是指交于一点且互相垂直的两条线段;斜交线是指交于一点但不互相垂直的两条线段。
3. 相交线上的角:相交线会形成一些特殊的角,主要包括相邻角、对顶角、内错角和外错角。
相邻角是指在同一侧的相交线上,且共享一个端点的两个角;对顶角是指在相交线的对立面上,且互相垂直的两个角;内错角是指在同一侧的相交线上,且不相邻的两个角;外错角是指在同一侧的相交线上,且与内错角互补的两个角。
4. 直线的平分线: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处的角被称为直线的平分线。
平分线将原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二、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平行线的性质。
1. 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如果不相交,则它们是平行线。
2. 平行线的判定:常用方法有欧几里得假设、对角线法、平行线法则等。
3.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之间相互平行;平行线与同一条直线的交线上的对应角相等;平行线与同一平行线的交线上的对应角相等;平行线与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4. 平行线的应用: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测量、建筑、地理等领域。
通过平行线的性质,我们可以解决许多与位置、角度、距离等有关的问题。
三、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关系相交线和平行线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的性质可以相互应用。
1. 垂直相交线与平行线:如果两条平行线被一条垂直相交线所截,那么所截得的对应角互为互补角。
2. 斜交线与平行线:如果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斜交线所截,那么所截得的对应角互为相等角或互为互补角。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相交线和平行线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是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关于相交线和平行线的详细知识整理。
一、相交线的定义和性质:1.相交线的定义:当两条线或两条线段在空间中共有一个交点时,我们称这两条线或线段为相交的。
2.相交线的性质:(1)两条相交线必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2)相交线的交点在两条相交线上。
(3)相交线可以分割平面为两个部分。
(4)相交线可以交换位置,即线的交点不变。
(5)相交线的角度和弧度可以相互转化。
二、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个平面上,两条直线如果没有交点,则称这两条直线为平行线。
2.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永不相交。
(2)平行线的夹角为0度。
(3)平行线在任何一点上的垂直线也是平行线。
(4)如果两条直线分别与一条直线相交,且对应的内角或同旁内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5)平行线与一个截线相交,对应角相等。
三、相交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关系:1.两条相交线切割出的平行线性质:(1)两条相交线切割出的平行线长度相等。
(2)两条相交线切割出的平行线夹角相等。
(3)两条相交线切割出的平行线互相垂直。
2.平行线夹角关系:(1)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线切割,对应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两条截线交叉切割,对应角互补。
四、平行线的判断方法:1.距离判定法:两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直线上的距离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2.角度判定法:如果两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组对应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3.线段比较法:两条平行线上两对相交线段的比值相等。
五、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应用:1.在建筑设计中,平行线用于调整房屋结构的直角度量。
2.在交通规划中,相交线和平行线用于规划道路的交叉口和分隔带。
3.在地理学中,相交线和平行线用于绘制地图上的经纬线和等高线。
4.在数学教学中,相交线和平行线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几何概念,并解决相关问题。
总结:相交线和平行线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点、直线、平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相交线(1)相交线的定义两条直线交于一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相交.相对的,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2)两条相交线在形成的角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的有对顶角和邻补角两类.(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和相交(4)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1和∠3,∠2和∠4是对顶角.(5)邻补角:只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图:∠1和∠2,∠2和∠3是邻补角.(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3,∠2=∠4)(7)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即和为180°.(如图∠1+∠2=180°)(8)邻补角、对顶角成对出现,在相交直线中,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相对与两个角而言,是指的两个角的一种位置关系.它们都是在两直线相交的前提下形成的。
二、垂线(1)、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OD⊥AB,垂足为O(2)、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注意:“有且只有”中,“有”指“存在”,“只有”指“唯一”“过一点”的点在直线上或直线外都可以。
(3)、垂线段:从直线外一点引一条直线的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4)垂线段的性质:垂线段最短.正确理解此性质,垂线段最短,指的是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作的垂线段最短.它是相对于这点与直线上其他各点的连线而言.(如图,PA,PB,PC等线段中,PO最短)(4)、点到直线的距离(如图,PO的长)(1)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2)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一个长度,而不是一个图形,也就是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垂线段.它只能量出或求出,而不能说画出,画出的是垂线段这个图形.三、平行线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和相交.(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记作:a∥b;读作:直线a平行于直线b.(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或相交,对于这一知识的理解过程中要注意:①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②对于线段或射线来说,指的是它们所在的直线.(3)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如图,过点P只有直线a 与直线 b平行(4)平行公理中要准确理解“有且只有”的含义.从作图的角度说,它是“能但只能画出一条”的意思.(5)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图,如果a∥c,b∥c,那么a∥c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位角.例如∠1和∠5,∠3和∠7,∠4和∠8,∠2和∠6.(2)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内错角.例如∠3和∠5,∠4和∠6.(3)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一、相交线。
1. 邻补角。
- 定义: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 性质:邻补角互补,即它们的和为180°。
例如,∠AOC和∠BOC是邻补角,那么∠AOC+∠BOC = 180°。
2. 对顶角。
- 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 性质:对顶角相等。
如∠AOC和∠BOD是对顶角,则∠AOC = ∠BOD。
3. 垂直。
- 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 性质:-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平行线。
1. 平行线的定义。
-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用符号“∥”表示平行关系,如直线a平行于直线b,记作a∥b。
2. 平行公理及推论。
-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即如果a∥b,b∥c,那么a∥c。
3. 平行线的判定。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如,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如果∠1 = ∠2(∠1和∠2是同位角),那么a∥b。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2 = ∠3(∠2是内错角,∠3是同位角),则a∥b。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当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2+∠4 = 180°(∠2和∠4是同旁内角),那么a∥b。
4. 平行线的性质。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若a∥b,则∠1 = ∠2(∠1和∠2是同位角)。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结构图相交线相交线垂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平行线及其判定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平移命题、定理二、知识定义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三、定理与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知识结构图有序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用坐标表示平移二、知识定义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第5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知识总结与测验
第五章平行线与相交线复习知识要点一.余角、补角、对顶角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3、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4、互为余角的有关性质:①∠1+∠2=90°,则∠1、∠2互余;反过来,若∠1,∠2互余,则∠1+∠2=90°;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l十∠2=90°,∠1+∠3=90°,则∠2=∠3.5、互为补角的有关性质:①若∠A+∠B=180°,则∠A、∠B互补;反过来,若∠A、∠B互补,则∠A+∠B=180°.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如果∠A+∠C=180°,∠A+∠B=180°,则∠B=∠C.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认识及平行线的性质7、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平行.8、“三线八角”的识别:三线八角指的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八个角.正确认识这八个角要抓住:同位角位置相同,即“同旁”和“同规”;内错角要抓住“内部,两旁”;同旁内角要抓住“内部、同旁”.如图,直线ba,被直线l所截①∠1与∠5在截线l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ba,的上方,叫做同位角(位置相同)②∠5与∠3在截线l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ba,之间(内),叫做内错角(位置在内且交错)③∠5与∠4在截线l的同侧,在被截直线ba,之间(内),叫做同旁内角。
三.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9、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1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其中,由角的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条件,得到两条直线平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线的判定;由平行线(位置关系)得到有关角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
相交线与平行线最全知识点汇总
一、本章共分大节共个课时;〜第、周)章节7 课时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45. 1 相交线 3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35.3 平行线的性质 45.4 平移 2单元小结 2二、本章有四个数学基本事实L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三. 本章共有19个概念1.对顶角2.邻补角3.垂直4.垂线5.垂足6.垂线段7•点到克线的距离8.同位角9.错角10.同旁角IL平行12.数学基本事实13.平行公理14.命题15.真命题16.假命题17•定理18 •证明19 •平移四. 转化的数学思想遇到新问题时,常常把它转化为已知(或已解决)的问题・P14五、平移1・找规律2.转化求面积3 •作图(2009年中考)学校植物园沿路护栏纹饰部分设计成若干个全等菱形图案,每增加一个菱形图案,纹饰长度就增加dem,如图所示.已知每个菱形图案的边长10√3cm,其一个角为60°・(1)若√=26t(2)当〃=20时,若保持(1)中纹饰长度不变,则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菱形图案?【解】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5. 1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图形顶点边的关系大小关系对顶角XZI 与Z2 有公共顶点Zl的两边与Z 2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对顶角相等即ZI=Z2邻补角4/3XX 有公共顶点Z3与Z4有一条边公共,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Z3+Z4=180o/Z3 与Z4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Za与Z B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Za=ZB;反之如果Za=Zβ,那么Za与ZB 不一定是对顶角(3)如果Za与ZB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Za÷Zβ=180o;反之如果Za÷Zβ=180σ ,则Za与ZB不一定是邻补角.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丄CD,垂足为0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3.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画法:(1)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2)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3)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记得时侯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A O B如图,Po丄AB,同P到直线ΛB的距离是Po的长.PO是垂线段.PO是点P到直线AB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分析它们的联系与区别⑴垂线与垂线段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联系: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垂直的性质)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稱区别: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之间. 联系:都是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距离.⑶线段与距离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不能等同.5. 2平行线1、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a∕∕b.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判断同一平面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平行公理一一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4、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左图所示,':b H a、c // a----------------- b :.b // c注意符号语言书写,前提条件是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才会结论,这两条直线都平行.5、三线八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错角与同旁角./③Z5与Z4在截线/的同侧•在被截直线匕“之间(),叫做同旁角.④三线八角也可以成模型中看出.同位角是“F”型;错角是“Z”型;同旁角是“U”型.6、如何判别三线八角判别同位角、错角或同旁角的关键是找到构成这两个角的“三线S有时需要将有关的部分“抽出”或把无关的线略去不看,有时又需要把图形补全.例如如图,判断下列各对角的位置关系:(I)Zl与Z2;⑵ZI与Z7;⑶ZI与ZBΛD; (4)Z2 与Z6;(5)Z5 与Z8.我们将各对角从图形中抽出来(或者说略去与有关角无关的线),得到下列各图.如图所示,不难看出Zl与Z2是同旁角;Zl与Z7是同位角;Zl与ZBAD是同旁角;Z2与Z6是错角;Z5与Z8对顶角.B注意:图中Z2与Z9,它们是同位角吗?不是,因为Z2与Z9的各边分别在四条不同直线上,不是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7.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方法一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二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几何符号语言:∙∙∙Z3=Z2/. ΛB√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Z1 = Z2.∙. ΛB∕7CD (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Z4 + Z2=180q∙∙∙ΛB√CD (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请同学们注意书写的顺序以及前因后果,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相等,然后得出平行•平行线的判定是写角相等,然后写平行.注意:(1)几何中,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都与某种“数量关系”有着在的联系,常由 "位置关系”决定其"数量关系”,反之也可从"数量关系”去确定"位置关系”•上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就是根据同位角或错角"相等”或同旁角"互补”这种“数量关系”,判定两直线"平行"这种“位置关系”.⑵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两种:①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②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典型例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绐予改正: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定平行线.(2)在同一平面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如果它们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相交.⑶过一点可以且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解答:(!)错误,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在同一平面"是一项重要条件,不能遗漏.⑵正确(3)不正确,正确的说法是“过直线外一点”而不是“过一点”・因为如果这一点不在已知直线上,是作不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典型例题: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判定的根据是什么?解答:⑴由Z2 = ZB可判定AB/7DE,根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⑵由Zl = ZD可判定AC/7DF,根据是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⑶由ZΛCF+ZF= 180°可判定AC〃DF,根据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 3平行线的性质k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几何符号语言:V AB/7 CDΛZ1 = Z2 (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V AB # CDΛZ3=Z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V AB √ CDΛZ4+Z2=180o(两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2、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如图•直线AB〃CD, EF丄AB于E, EF丄CD于F,则称线段EF的长度为两平行线AB与CD间的距离.A ∏LJE BC ∏ H-l DF注意:直线AB√CD,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G,过点G作CD的垂线段GH,则垂线段GH的长度也就是直线AB 与CD间的距离.3、命题:⑴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題.⑵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題设和结论不明显•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出題设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注意:命题的题设(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4、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互逆的关系两直线平行V=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V=A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同旁角互补.其中,由角的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条件,得到两条直线平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线的判定;由平行线(位置关系)得到有关角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典型例题:已知Zl = ZB,求证:Z2 = ZC 证明:VZl = ZB (已知)ΛDE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ΛZ2 = Z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注意,在了DE〃BC,不需要再写一次了,得到了DE〃BC,这可以把它当作条件来用了.典型例題:如图,AB〃DF, DE/7BC, Zl=65o 求Z2、Z3的度数解答:VDE#BC (已知)ΛZ2=Z1=65° (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VΛB∕7DF (已知)ΛΛB∕7DF (已知)ΛZ3+Z2=180o(两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ΛZ3=180o -Z2 = 180o -65° =115°5.4平移1、平移变换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②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③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2,平移的特征:①经过平移之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②经过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典型例题:如图,AABC经过平移之后成为ADEF,那么:⑴点A的对应点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B的对应点是点______________⑶点____________ 的对应点是点F;⑷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 ;⑸线段BC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 ;(6) ZA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__ .(7)____ 的对应角是ZF.解答:(DD;(2)E;(3心(4)DE; (5)EF;⑹ZD;(7)ZACB.思维方式:利用平移特征:平移前后对应线段相等,B CB对应点的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解考点一: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对顶角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垂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性质与平行公理的区别等 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讲解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讲解5.1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 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A B C DO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如图,PO ⊥AB ,同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PO 的长。
PO 是垂线段。
PO 是点P 到直线AB 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分析它们的联系与区别:⑴垂线与垂线段 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相交线和平行线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解决平面几何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相关定理进行总结。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它们解决几何问题。
1. 相交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相交线是指在平面上有一个或多个公共点的线段。
对于两条相交线,有以下基本性质:- 相交线的交点称为交点,两条相交线的交点只有一个。
- 相交线之间不存在夹角大小的关系,夹角的大小取决于相交线的具体角度。
2. 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且永远也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对于平行线,有以下基本性质:-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相等。
- 平行线之间不存在夹角,夹角大小为0°。
- 平行线的斜率相等。
3.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关系相交线与平行线之间存在一些重要的关系:- 若两条线段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两条线段中至少有一条是平行线,则其他线段也必然是平行线。
- 若两条直线与同一条直线相交而呈同侧内角,且这两条直线之一与另一条平行线,则这两条直线也必然平行。
- 若两条直线都与同一条直线相交,并且两直线的内角和为180°,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4. 相关定理在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研究中,存在一些重要的定理:- 同一侧内角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另外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两个内角,那么这两个内角要么同时是锐角,要么同时是钝角。
- 交叉线定理:如果两条平行线分别与某一第三条直线相交,那么这两条交线的内外角之和为180°。
- 锐角平分线定理:如果射线是一条直线的角平分线且与这条直线的另一射线相交,那么这两条交线将构成一对平行线。
5. 解决几何问题的应用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在解决几何问题时起着重要作用,常见的应用包括:- 判断两条线段是否相交,并找到相交点的坐标。
- 判断两条线段是否平行或垂直。
- 证明两条线段的平行性、垂直性等。
总之,相交线与平行线是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基础概念。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知识点总结与归纳一、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也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平行线的特点是它们的斜率相等,且不相交。
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可表示为l,m。
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具有等于90°的斜角。
2.平行线与同一条直线垂直的直线也是平行线。
这一性质被称为垂直平行线定理。
3.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相交,则它与另一条平行线的交角与第一条直线与第二条直线的交角相等。
4.平行线的反身性质:如果l,m,则m,l。
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高度差法:通过计算两线间的垂直距离和斜率判断是否平行。
2.点斜式法:通过两点确定的直线斜率相等来判定。
3.斜率法:两直线斜率相等,则平行。
4.三角形内角和法:若两直线被一条直线所截,则截线两侧内角和相等,则平行。
三、相交线的定义相交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会相交的两条或更多条直线。
相交线两两相交于一点,称之为交点。
相交线的性质:1.相交线之间的交角之和等于180°,即交角互补。
2.两条相交线总有一对互为垂直的直线。
3.相交线的交点称为顶点,可以通过顶点来判断直线相交的情况,包括内角和外角。
四、平行线与相交线的关系1.平行线切割相交线定理:当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相交时,它切割的两条平行线与该直线所夹的两对内角互补。
2.内错角定理: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线相交时,直线截线所夹的内错角相等。
3.同位角定理:同位角为同侧的内角,当两直线被另一直线切割时,同位角相等。
4.外错角定理: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线相交时,直线截线所夹的外错角互补。
五、应用举例1.在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互相平分。
2.平行线截割三角形:当一条线段与两条平行线相交时,它将三角形切割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3.测量高度:通过测量两个平行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来确定垂直高度。
4.道路设计:在公路设计中,平行线可以将车道分隔开,并引导交通流向。
在几何学中,平行线与相交线是解决问题和证明定理中经常用到的概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整理复习(含答案)
⼈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线知识整理复习(含答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知识整理知识梳理1.两个⾓有⼀条公共边,它们的另⼀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两个⾓,互为___________.2.两个⾓有⼀个公共顶点,并且⼀个⾓的两边分别是另⼀个⾓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互为___________.对顶⾓的性质:___________.3.垂直是相交的⼀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条直线叫做另⼀条直线的___________,它们的交点叫做___________。
4.在同⼀平⾯内,过⼀点有且只有___________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连接直线外⼀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___________最短,简单说成:___________。
6.直线外⼀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
7.如图,∠1和∠4,这两个⾓分别在直线AB,CD的同⼀⽅(上⽅),并且都在直线EF的同侧(右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对⾓叫做_______;∠2和∠4,这两个⾓都在直线AB,CD之间,并且分别在直线EF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对⾓叫做_______;∠2和∠3也都在直线AB,CD之间,但它们在直线EF的同⼀旁,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对⾓叫做_______;8.在同⼀平⾯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a与b)互相_______,记作_______.9.平⾏线的基本事实(平⾏公理):经过直线外⼀点,有且只有_______直线与这条直线平⾏.10.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那么这两条直线也_______.11.平⾏线的判定⽅法:(1)_______相等,两直线平⾏;(2)_______相等,两直线平⾏;(3)_______互补,两直线平⾏。
12.平⾏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同位⾓_______;(2)两直线平⾏,内错⾓_______;(3)两直线平⾏,同旁内⾓_______.13.判断⼀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叫做_______.14.在很多情况下,⼀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_______.15.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_______.知识反馈★知识点1;邻补⾓与对顶⾓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为180°的⾓为邻补⾓B和为180°的两个⾓为邻补⾓C,有公共顶点,和为90°的⾓为邻补⾓D.有公共顶点和⼀条公共边,它们的另⼀边互为反向廷长线的两个⾓为邻补⾓2.如图,∠1和∠2是对顶⾓的是(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AOC=(3x+10°),∠BOC=(2x-10°),求∠AOD的度数.★知识点2:垂线与垂线段4.过直线AB外⼀点P画直线AB的垂线,则( )A.能画⽆数条B只能画2条 C.只能画1条 D.不能画成5.在数学课上,同学们在练习过点B作线段AC所在直线的垂线段时,有⼀部分同学画出下列四种图形,请你数⼀数,错误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在体育测试中,裁判员测量某同学的跳远成绩,在直线l上的A、B、C三点中,点________到沙坑中脚印点P的距离为该同学的成绩.7.如图,在三⾓形ABC中,∠BCA=90°,CD⊥AB,垂⾜为点D.线段AB,BC,CD的⼤⼩关系如何?并说明理由.★知识点3:同位⾓、内错⾓、同旁内⾓8.如图,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2和∠3是同位⾓B.∠3和∠4是同旁内⾓C,∠1和∠2是内错⾓ D.∠1和∠3是同旁内⾓9.如图所⽰,直线DE、BC被直线AB所截,∠1与∠4是_________,∠2与∠4是_________,∠1与∠2是_________,∠3与∠4是_________.★知识点4:平⾏线的定义及画法10.下列⽣活中的线是平⾏线的有( )①铁路上并排的两条铁轨;②上体育课时,双杠的两个横杠;③滑雪时两只雪撬滑动轨迹;④操场上的升旗杆与教室屋梁。
(完整版)相交线与平行线最全知识点
一、本章共分4大节共14个课时;(2.16~3.7第1、4周)章节内容课时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145.1 相交线3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35.3 平行线的性质 45.4 平移2单元小结2二、本章有四个数学基本事实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本章共有19个概念1.对顶角2.邻补角3.垂直4.垂线5.垂足6.垂线段7.点到直线的距离8.同位角9.内错角10.同旁内角11.平行12.数学基本事实13.平行公理14.命题15.真命题16.假命题17.定理18.证明19.平移四、转化的数学思想遇到新问题时,常常把它转化为已知(或已解决)的问题.P14五、平移1.找规律2.转化求面积3.作图(2009年安徽中考)学校植物园沿路护栏纹饰部分设计成若干个全等菱形图案,每增加一个菱形图案,纹饰长度就增加d cm ,如图所示.已知每个菱形图案的边长cm ,其一个内角为60°.(1)若d =26,则该纹饰要231个菱形图案,求纹饰的长度L ;【解】(2)当d =20时,若保持(1)中纹饰长度不变,则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菱形图案?【解】第19题图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5.1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图形顶点边的关系大小关系对顶角∠1与∠2有公共顶点∠1的两边与∠2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对顶角相等即∠1=∠2邻补角∠3与∠4有公共顶点∠3与∠4有一条边公共,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3+∠4=180°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3、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1243AB C DO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如图,PO ⊥AB ,同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PO 的长.PO 是垂线段.PO 是点P 到直线AB 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分析它们的联系与区别⑴垂线与垂线段 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 联系: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垂直的性质)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区别: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之间. 联系:都是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距离.⑶线段与距离 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不能等同.5.2平行线1、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与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 b a .b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4、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左图所示,∵∥,∥b a c a ∴∥b cPA BOab 注意符号语言书写,前提条件是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才会结论,这两条直线都平行.5、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被直线所截b a ,l ①∠1与∠5在截线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的上方,l b a ,叫做同位角(位置相同) ②∠5与∠3在截线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之间(内),叫做内错角(位置在l b a ,内且交错) ③∠5与∠4在截线的同侧,在被截直线之间(内),叫做同旁内角.l b a , ④三线八角也可以成模型中看出.同位角是“F ”型;内错角是“Z ”型;同旁内角是“U ”型.6、如何判别三线八角 判别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键是找到构成这两个角的“三线”,有时需要将有关的部分“抽出”或把无关的线略去不看,有时又需要把图形补全. 例如: 如图,判断下列各对角的位置关系:⑴∠1与∠2;⑵∠1与∠7;⑶∠1与∠BAD ;⑷∠2与∠6;⑸∠5与∠8. 我们将各对角从图形中抽出来(或者说略去与有关角无关的线),得到下列各图. 如图所示,不难看出∠1与∠2是同旁内角;∠1与∠7是同位角;∠1与∠BAD 是同旁内角;∠2与∠6是内错角;∠5与∠8对顶角.abl1234567816B A D 2345789FEC A BF 21ABC17ABCD26ADBF1AF58C注意:图中∠2与∠9,它们是同位角吗?不是,因为∠2与∠9的各边分别在四条不同直线上,不是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7、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方法一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三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几何符号语言: ∵ ∠3=∠2 ∴ 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 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4+∠2=180° ∴ 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请同学们注意书写的顺序以及前因后果,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相等,然后得出平行.平行线的判定是写角相等,然后写平行.注意:⑴几何中,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都与某种“数量关系”有着内在的联系,常由“位置关系”决定其“数量关系”,反之也可从“数量关系”去确定“位置关系”.上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就是根据同位角或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这种“数量关系”,判定两直线“平行”这种“位置关系”.⑵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两种:①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②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典型例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给予改正: 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定平行线. 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如果它们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⑶过一点可以且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解答:⑴错误,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是一项重要条件,不能遗漏. ⑵正确 ⑶不正确,正确的说法是“过直线外一点”而不是“过一点”.因为如果这一点不在已知直线上,是作不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典型例题: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判定的根据是什么?解答:⑴由∠2=∠B 可判定AB ∥DE ,根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BC DEF 1234⑵由∠1=∠D 可判定AC ∥DF ,根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⑶由∠ACF +∠F =180°可判定AC ∥DF ,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3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几何符号语言: ∵AB ∥CD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 ∥CD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 ∥CD ∴∠4+∠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如图,直线AB ∥CD ,EF ⊥AB 于E ,EF ⊥CD 于F ,则称线段EF 的长度为两平行线AB 与CD 间的距离.注意:直线AB ∥CD ,在直线AB 上任取一点G ,过点G 作CD 的垂线段GH ,则垂线段GH 的长度也就是直线AB 与CD 间的距离.3、命题:⑴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⑵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和结论不明显.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注意:命题的题设(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4、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互逆的关系A BC DEF 1234A EGBC FHDn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其中,由角的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条件,得到两条直线平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线的判定;由平行线(位置关系)得到有关角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典型例题:已知∠1=∠B ,求证:∠2=∠C 证明:∵∠1=∠B (已知) ∴DE ∥BC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2=∠C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注意,在了DE ∥BC ,不需要再写一次了,得到了DE ∥BC ,这可以把它当作条件来用了.典型例题:如图,AB ∥DF ,DE ∥BC ,∠1=65° 求∠2、∠3的度数解答:∵DE ∥BC (已知) ∴∠2=∠1=6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 ∥DF (已知) ∴AB∥DF (已知) ∴∠3+∠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180°-∠2=180°-65°=115°5.4平移1、平移变换 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③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2、平移的特征: ①经过平移之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②经过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典型例题:如图,△ABC 经过平移之后成为△DEF ,那么:⑴点A 的对应点是点_________;⑵点B 的对应点是点______.⑶点_____的对应点是点F ;⑷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⑸线段BC 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⑹∠A 的对应角是______. ⑺____的对应角是∠F.AD FBE C123解答: ⑴D;⑵E;⑶C;⑷DE;⑸EF;⑹∠D;⑺∠ACB.思维方式:利用平移特征:平移前后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点的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解答.考点一: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对顶角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垂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性质与平行公理的区别等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平行线与相交线知识点
平行线与相交线知识点平行线和相交线都是几何学中重要的知识点,它们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性质。
下面将详细介绍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相关知识点。
1.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直线。
平行线有以下性质:-平行线具有相同的斜率:如果两条线的斜率相同,那么它们是平行线。
-平行线的交角为0度或180度: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夹角为0度或180度。
-平行线可以表示为向量的线性组合:如果表示平行线的两个向量是平行或反平行的,那么它们所定义的直线是平行线。
-平行线的平行关系具有传递性:如果直线A与直线B平行,直线B与直线C平行,那么直线A与直线C也平行。
2.相交线的定义和性质:相交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有一个交点的直线。
相交线有以下性质:-相交线的交点是它们的公共点:两条直线的交点是它们共享的一个点,这个点既在第一条直线上,也在第二条直线上。
-相交线的夹角为90度:两条相交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相交线具有对称性:如果直线A与直线B相交,那么直线B与直线A也相交。
-相交线可以表示为向量的线性组合:如果表示相交线的两个向量相互独立,那么它们所定义的直线是相交线。
3.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关系:平行线和相交线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它们永远不会相交。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那么它们永远不会平行。
4.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应用:平行线和相交线在几何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平行线和相交线常用于解决角度和证明问题。
-平行线和相交线可以用于构造几何图形,如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
-平行线和相交线在地理学和建筑学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如绘制地图和设计建筑物的平面布置等。
总结:平行线和相交线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具有独特的定义和性质。
熟练掌握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性质和应用,对于解决几何问题和理解空间关系具有重要的帮助。
因此,对于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理解和应用是学习的关键。
第五单元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第五单元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一、相交线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反之,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交点,则这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产生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邻补角:两角共一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邻补角互补。
要注意区分互为邻补角与互为补角的异同。
对顶角:两角共顶点,一角两边分别为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对顶角相等。
注:①、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对顶角相等。
反过来亦成立。
②、表述邻补角、对顶角时,要注意相对性,即“互为”,要讲清谁是谁的邻补角或对顶角。
例如:判断对错:因为∠ABC +∠DBC = 180°,所以∠DBC是邻补角。
( )相等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 )2、垂直是两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
注意:两直线垂直,是互相垂直,即:若线a垂直线b,则线b垂直线a 。
垂足: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垂直时,一定要用直角符号表示出来。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注:这一点可以在已知直线上,也可以在已知直线外)3、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段:过线外一点,作已知线的垂线,这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垂线段。
垂线与垂线段:垂线是一条直线,而垂线段是一条线段,是垂线的一部分。
垂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或说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注:距离指的是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这条垂线段的本身。
所以,如果在判断时,若没有“长度”两字,则是错误的。
4、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三线六面八角:平面内,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将平面分成了六个部分,形成八个角,其中有:4对同位角,2对内错角和2对同旁内角。
注意:要熟练地认识并找出这三种角:①根据三种角的概念来区分②借助模型来区分,即:同位角——F型,内错角——Z型,同旁内角——U型。
特别注意:①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互为同旁内角;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称呼并不一定要建立在两条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前提上才有的,这两条直线也可以不平行,也同样的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西安高新一中沣东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含解析)
西安高新一中沣东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 .作直线AB 垂直于直线CDC .若a b =,则22a b =D .等角的补角相等B解析:B【分析】根据“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命题,不符合题意;B 、作直线AB 垂直于直线CD 是描述了一种作图的过程,故不是命题,符合题意;C 、正确,是判断语句,不符合题意;D 、正确,是判断语句,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主要考查了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2.如图,由点B 观察点A 的方向是( ).A .南偏东62︒B .北偏东28︒C .南偏西28︒D .北偏东62︒B解析:B【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BE ,求出∠CBA ,根据图形和角的度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东西方向是平行的,∴∠ABE=∠DAB= 62°,∵∠CBE=90°,∴∠CBA=90°-62°=28°,即由点B观察点A的方向是北偏东28°,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方向角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ABE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3.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A.平分一条线段B.直角都相等C.在直线AB上取一点D.你喜欢数学吗?B解析:B【分析】根据命题的定义分别进行判断.【详解】A.平分一条线段,为描述性语言,不是命题;B.直角都相等,是命题;C.在直线AB上取一点,为描述性语言,不是命题;D.你喜欢数学吗?是疑问句,不是命题.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4.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a∥b的是()A.∠1=∠3 B.∠2=∠3 C.∠4=∠5 D.∠2+∠4=180°B 解析: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逐项判断即可.【详解】A、当∠1=∠3时,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正确;B、∠2与∠3不是同位角,也不是内错角,无法判断,故错误;C、当∠4=∠5时,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正确;D、当∠2+∠4=180°时,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记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用反证法证明“m为正数”时,应先假设().A.m为负数B.m为整数C.m为负数或零D.m为非负数C 解析:C【分析】根据反证法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用反证法证明“m为正数”时,应先假设m为负数或零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证法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反证法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6.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个①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平行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A.0 B.1 C.2 D.3B解析: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平行公理、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判断即可.【详解】解: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故①是真命题;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平行,故②是假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③是假命题;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④是假命题;故正确的个数只有1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的公理和应用,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7.如图,下列条件:①,②,③,④,⑤中能判断13241804523623∠=∠∠+∠=∠=∠∠=∠∠=∠+∠l l的有( )直线12A.5个B.4个C.3个D.2个B解析: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对各小题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①∵∠1=∠3,∴l1∥l2,故本小题正确;②∵∠2+∠4=180°,∴l1∥l2,故本小题正确;③∵∠4=∠5,∴l1∥l2,故本小题正确;④∠2=∠3不能判定l1∥l2,故本小题错误;⑤∵∠6=∠2+∠3,∴l1∥l2,故本小题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熟记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下列命题中,属于假命题的是()A.如果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内错角不一定相等C.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则a一定小于0DD.若数a使得a a解析:D【分析】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对A进行判断;根据内错角的定义对B进行判断;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对C进行判断;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对D进行判断.【详解】解:A、如果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3,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30°,60°,9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A选项为真命题;B、内错角不一定相等,所以B选项为真命题;C、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所以C选项为真命题;D、若数a使得|a|>-a,则a为不等于0的实数,所以D选项为假命题.【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命题的“真”“假”是就命题的内容而言.任何一个命题非真即假.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9.下列各命题中,原命题成立,而它逆命题不成立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C.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D.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B解析:B【分析】分别判断该命题的原命题和逆命题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A、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成立,逆命题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不符合题意;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成立,逆命题为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不成立,符合题意;C、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成立,逆命题为菱形的四条边相等,成立,不符合题意;D、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成立,逆命题为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成立,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命题和定理的知识,正确的写出它的逆命题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A、P是直线m上的任意两个点,B、C是直线n上的两个定点,且直线m∥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BP B.△ABC的周长等于△BCP的周长C.△ABC的面积等于△ABP的面积D.△ABC的面积等于△PBC的面积D解析:D【分析】根据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及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P是直线m上的任意两个点,B、C是直线n上的两个定点,且直线m∥n,根据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可得:△ABC与△PBC是同底等高的三角形,故△ABC的面积等于△PBC的面积.故选D.本题考查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三角形的面积.二、填空题11.如图,在ABC 中,D ,E ,F 分别是BC AC AB ,,上的点,且CDE B ∠=∠.FD 把BFE ∠分成2:3的两部分.3180FDE AFE ∠+∠=︒,则BFE ∠的度数是__________.或150°【分析】分∠BFD :∠DFE=2:3和∠DFE :∠BFD=2:3两种情况分别求解【详解】解:∵把分成的两部分∴①∠BFD :∠DFE=2:3时设∠BFD=2x ∠DFE=3x ∴∠AFE=180 解析:180013︒或150° 【分析】 分∠BFD :∠DFE=2:3和∠DFE :∠BFD =2:3两种情况分别求解.【详解】解:∵FD 把BFE ∠分成2:3的两部分,∴①∠BFD :∠DFE=2:3时,设∠BFD=2x ,∠DFE=3x ,∴∠AFE=180-5x ,∵∠CDE=∠B ,∴DE ∥AB ,∴∠BFD=∠FDE=2x ,又∵∠FDE+3∠AFE=180°,即2x+3(180-5x )=180,解得:x=36013, ∴∠BFE=5x=180013︒; ②∠DFE :∠BFD =2:3时,设∠BFD=3x ,∠DFE=2x ,∴∠AFE=180-5x ,∵∠CDE=∠B ,∴DE ∥AB ,∴∠BFD=∠FDE=3x ,又∵∠FDE+3∠AFE=180°,即3x+3(180-5x )=180,解得:x=30,∴∠BFE=5x=150°,综上:∠BFE 的度数为180013︒或150°, 故答案为:180013︒或150°.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分类讨论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2.如图,两直线交于点O ,134∠=︒,则2∠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3∠的度数为_________. 【分析】根据平角的性质及对顶角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解:∵∴=180°-∠1=180°-34°=146°;∵∠1与∠3互为对顶角∴∠3=∠1=故答案为:14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运算解题的解析:146︒ 34︒【分析】根据平角的性质及对顶角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解:∵134∠=︒∴2∠=180°-∠1=180°-34°=146°;∵∠1与∠3互为对顶角∴∠3=∠1=34︒故答案为:146°;3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平角的性质及对顶角的性质. 13.下列说法中:(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4)直线//a b ,//b c ,则//a c ;(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4)【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的推论解答【详解】(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故该项错误;(2)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该项错误;(3)在同一平解析:(4)【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的推论解答.【详解】(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故该项错误;(2)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该项错误;(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故该项错误;(4)直线//a b ,//b c ,则//a c ,故该项正确;(5)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故该项错误.故选:(4).【点睛】此题考查判断语句,熟记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的推论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即直线c 与直线a ,b 都相交),且a //b ,若1∠=α,则2∠的度数=______度.(用含有α代数式表示)【分析】根据对顶角性质得;根据平行线性质得结合推导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如图∵//∴∴∴∵∴即的度数=度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解析:180α-【分析】根据对顶角性质,得13∠=∠;根据平行线性质,得23180∠+∠=,结合1∠=α,推导得2180α∠=-,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如图13∠=∠∵a //b∴23180∠+∠=∴21180∠+∠=∴21801∠=-∠∵1∠=α∴2180α∠=-,即2∠的度数=180α-度故答案为:180α-.【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15.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 ,40AOC ∠=︒,射线OE CD ⊥,则∠BOE 的度数为________︒.50°或130°【分析】先根据垂直的定义求出∠DOE=90°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DOB 的度数再根据角的和差求出∠BOE 的度数【详解】解:如图1:∵OE ⊥CD ∴∠DOE=90°∵∴∠DOB=°∴∠ 解析:50°或130°【分析】先根据垂直的定义求出∠DOE=90°,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DOB 的度数,再根据角的和差求出∠BOE 的度数.【详解】解:如图1:∵OE ⊥CD ,∴∠DOE=90°,∵40AOC ∠=︒,∴∠DOB=40AOC ∠=︒°,∴∠BOE=90°-40°=50°,如图2:∵OE ⊥CD ,∴∠DOE =90°,∵40AOC ∠=︒,∴∠DOB=40AOC ∠=︒°,∴∠BOE=90°+40°=130°,故答案为:50°或130°.【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对顶角相等,要注意领会由垂直得直角这一要点.16.如图,在长方形草地内修建了宽为2米的道路,则草地面积为_______米2.144【分析】先求出道路的总长度进而求出道路的面积最后用总面积减去道路的面积即可【详解】解:由图形得到了的总长度为20+10-2=28米所以道路的总面积为28×2=56米2所以草地面积为20×10- 解析:144【分析】先求出道路的总长度,进而求出道路的面积,最后用总面积减去道路的面积即可.【详解】解:由图形得到了的总长度为20+10-2=28米,所以道路的总面积为28×2=56米2,所以草地面积为20×10-56=144米2.故答案为:144【点睛】本题考查了请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根据题意求出道路的总长度是解题关键,注意应减去重合的部分.17.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 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其中,60A ︒∠=,30D ︒∠=;45E B ︒∠=∠=),当90ACE ︒∠<且点E 在直线AC 的上方,使ACD △的一边与三角形ECB 的某一边平行时,写出ACE ∠的所有可能的值____.30°或45°【分析】分2种情况进行讨论:当CB ∥AD 时当EB ∥AC 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的和差关系分别求得∠ACE 角度即可【详解】解:当时;当时故答案为:30°或4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 解析:30°或45°【分析】分2种情况进行讨论:当CB ∥AD 时,当EB ∥AC 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的和差关系分别求得∠ACE 角度即可.【详解】解:当//CB AD 时,18060120,1209030ACB ACE ︒︒︒︒︒︒∠=-=∠=-=;当//EB AC 时,45ACE E ︒∠=∠=.故答案为:30°或4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分类时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18.一副直角三角板叠放如图①所示,现将含30角的三角板固定不动,把含45角的三角板CDE 由图①所示位置开始绕点C 逆时针旋转(a DCF α=∠且018)0a <<,使两块三角板至少有一组边平行.如图,30a =︒②时,//AB CD .请你在图③、图④、图⑤内,各画一种符合要求的图形,标出a ,并完成各项填空: 图③中α=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④中α=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⑤中α=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唯一)【分析】画出图形再由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求出旋转角度【详解】图中当时DE//AC ;图中当时CE//AB 图中当时DE//BC 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 解析:45,//DE AC ︒;120,//;135,//CE AB DE BC ︒︒(答案不唯一)【分析】画出图形,再由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求出旋转角度.【详解】图③中,当45DCF D α=∠=∠=时,DE//AC ;图④中,当9090120DCF DCB BCF B α=∠=∠+∠=︒-∠+︒=︒ 时,CE//AB ,图⑤中,当90135a DCF DCB BCF D =∠=∠+∠=∠+=︒ 时,DE//BC .故答案为:45,//DE AC ︒;120,//;135,//CE AB DE BC ︒︒(答案不唯一).【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关键是理解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并且利用了数形结合.19.如图,现给出下列条件:①1B ∠∠=,②25∠∠=,③34∠∠=,④1D ∠∠=,⑤B BCD 180∠∠+=︒.其中能够得到AB//CD 的条件是_______.(只填序号)①②⑤【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对各小题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①∵∠1=∠B ∴AB ∥CD 故本小题正确;②∵∠2=∠5∴AB ∥CD 故本小题正确;③∵∠3=∠4∴AD ∥BC 故本小题错误;④∵∠1解析:①②⑤【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对各小题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①∵∠1=∠B,∴AB∥CD,故本小题正确;②∵∠2=∠5,∴AB∥CD,故本小题正确;③∵∠3=∠4,∴AD∥BC,故本小题错误;④∵∠1=∠D,∴AD∥BC,故本小题错误;⑤∵∠B+∠BCD=180°,∴AB∥CD,故本小题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⑤.【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熟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如图,∠AOB=60°,在∠AOB的内部有一点P,以P为顶点,作∠CPD,使∠CPD的两边与∠AOB的两边分别平行,∠CPD的度数为_______度.60或120【分析】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如图所示(见解析)再分别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详解】由题意分以下两种情况:(1)如图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如图2(两直线平解析:60或120【分析】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如图所示(见解析),再分别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详解】由题意,分以下两种情况:PC OB PD OA,(1)如图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60PDBAOBCP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PDB60PC OB PD OA,(2)如图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PDBAOB6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P D180120C P B∠的度数为60︒或120︒,综上,CPD故答案为:60或12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依据题意,正确分两种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作图题:如图,A为射线OB外一点.(1)连接OA;(2)过点A画出射线OB的垂线AC,垂足为点C(可以使用各种数学工具);(3)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取点D,使得CD AC(4)画出射线OD;(5)请直接写出上述所得图形中直角有个.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4)见解析;(5)4【分析】(1)用线段连接即可;(2)用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画图即可;(3)用圆规截取即可;(4)根据射线的定义画图即可;(5)根据直角的定义结合图形解答即可.【详解】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4)如图所示;(5)直角有:∠ACO,∠ACB,∠DCO,∠DCB共4个,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射线、垂线、直角的定义,以及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A B C三地,但地图被墨迹污染,C地具体位置看不清楚,但知22.在一张地图上有、、道C地在A地的北偏东30°方向,在B地南偏东45°方向.(1)根据以上条件,在地图上画出C地的位置;的度数.(2)直接写出ACB解析:(1)见详解;(2)105°.【分析】(1)过点A、B作正北方向,再据方位角的含义画射线BX和AY,两射线之交点即是C 地;(2)记过点A的正北方向线与射线BX之交点为D,先求得∠CDA的度数,最后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计算得∠ACB的度数.【详解】(1)如下图,第一步过B作m的平行线BS,以B为顶点作射线BX,使∠SBX=45°;第二步过A作m的平行线AN交BX于点D,以A为顶点作射线AY,使∠NAY=30°;则射线BX与射线AY的交点就是C地.(2)如上图,由C 地在B 地南偏东45°方向得∠SBX=45°∵SB ∥m ,AN ∥m∴SB ∥AN∴∠ADC=∠SBX=45°由C 地在A 地的北偏东30°方向得∠NAY=30°,∴∠ACB=180°-∠ADC-∠NAY=180°-45°-30°=105°.【点睛】此题考查方位角、平行线等知识,其中理解方位角正确画出图形是关键.23.如图,//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 两点,且EG 平分BEF ∠,172∠=︒,求2∠的度数.解析:54°【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BEF 的度数,继而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2的度数.【详解】∵AB//CD ,∴∠1+∠BEF=180°,∵∠1=72°,∴∠BEF=180°-72°=108°,∵EG 平分∠BEF ,∴∠BEG=12∠BEF=12×108°=54°, 又∵AB ∥CD ,∴∠BEG=∠2,∴∠2=54°.【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关键是运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4.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EO AB ⊥,垂足为O ,35EOC ∠=︒,求AOD ∠的度数.解析:125°.【分析】由两直线垂直,求得∠AOE=90°;由∠AOC 与∠EOC 互余,∠EOC=35°,即可得到∠AOC 的度数;再由∠AOD 与∠AOC 互补,即可得出∠AOD 的度数.【详解】∵EO ⊥AB ,∴∠AOE=90°,又∵∠EOC=35°,∴∠AOC=∠AOE-∠EOC=90°-35°= 55°,∴∠AOD=180°-∠AOC=180°-55°=1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补角、余角和垂直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利用补角、余角关系求角的度数.25.如图,直线BC 、DE 相交于点O ,OA 、OF 为射线,OA OB ⊥,OF 平分BOE ∠,BOF COD ∠+∠=54.求AOE ∠的度数.解析:126º【分析】设BOF ∠=x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BOE ,再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COD ∠,然后列出方程求出x ,从而得到∠BOE 的度数,再根据垂线的定义求出AOB ∠,最后根据AOE ∠=AOB BOE ∠+∠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设BOF ∠=x ,∵OF 平分∠BOE ,∴∠BOE =2BOF ∠=2x ,∴COD ∠=∠BOE =2x (对顶角相等),∵BOF COD ∠+∠=54,∴2x x +=54,解得x =18,∴∠BOE =218⨯=36,∵OA OB ⊥,∴AOB ∠=90,∴AOE ∠=AOB BOE ∠+∠=9036+=126.【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是基础题,设出未知数并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求出∠BOE 是解题的关键.26.如图所示,已知∠1=115°,∠2=65°,∠3=100°.(1)图中所有角中(包含没有标数字的角),共有几对内错角?(2)求∠4的大小.解析:(1)共有8对内错角;(2)100°【分析】(1)根据内错角的定义解答即可;(2)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先求出∠5的度数,由等量代换得∠5=∠1,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直线a ∥b ,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得∠6,最后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4的度数为100°.【详解】解:如图所示:(1)直线c和d被直线b所截,有两对内错角,即∠2和∠6,∠5和∠7;直线c和d被直线a所截,有两对内错角,即∠3和∠16,∠1和∠11;直线a和b被直线d所截,有两对内错角,即∠6和∠9,∠8和∠11;直线a和b被直线c所截,有两对内错角,即∠5和∠14,∠13和∠16;共有8对内错角;(2)∵∠2+∠5=180°,∠2=65°,∴∠5=180°﹣65°=115°,∵∠1=115°,∴∠1=∠5,∴a∥b,∴∠3=∠6,又∵∠3=100°,∴∠6=100°,∴∠4=∠6=100°.【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邻补角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等量代换等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27.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1)∠1的邻补角是____________,对顶角是___________;(2)若∠1=40°,求出∠2,∠3,∠4的度数.解析:(1)∠2和∠4,∠3(2)∠2=140°,∠3=40°,∠4=140°【分析】(1)根据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定义解答即可;(3)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列式求出∠2,再根据对顶角相等解答.【详解】(1)∠1的邻补角是∠2和∠4,对顶角是∠3;(2)∵∠1=40°,∴∠2=180°−∠1=180°−40°=140°,∴∠3=∠1=40°,∠4=∠2=140°.【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邻补角,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2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1)、B(2,0)、C(4,3).(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作出△ABC向下平移3格后的△A1B1C1;(2)求△ABC的面积;(3)已知点Q为y轴上一点,若△ACQ的面积为8,求点Q的坐标.解析:(1)见解析;(2)4;(3)(0,5)或(0,-3).【分析】(1)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再连接,然后分别作出平移后的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得;(2)利用割补法求解可得;(3)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AQ的长,即可确定点Q的坐标.【详解】解:(1)如图所示,(2)△ABC的面积=111 342421234 222⨯-⨯⨯-⨯⨯-⨯⨯=(3)∵Q 为y 轴上一点,△ACQ 的面积为8, ∴1||482AQ ⨯⨯=, ∴AQ=4 ∴点Q 的纵坐标为:4+1=5或1-4=-3,故Q 点坐标为:(0,5)或(0,-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作图-平移变换、点的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明确△ABC 的面积=四边形的面积-3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相交线与平行线最全知识点
相交线与平行线最全知识点1.平行线的定义:在平面上,如果两条直线在平面内没有交点,那么它们就是平行线。
记作AB,CD。
2.平行线性质:-平行线朝向差:平行线的两个方向向量相等。
-平行线对应角相等:如果两条平行线被截取为若干对应的交线段,那么这些交线段的对应角相等。
-平行线的内错性:如果一条直线与一对平行线相交,那么对这两条平行线上的任意一点A及其在第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B,有AB,CD。
-平行线的传递性: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3.相交线的定义:在平面上,如果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不相等,那么它们就是相交线。
4.相交线性质:-相交线对应角相等:如果两条相交线被截取为若干对应的交线段,那么这些交线段的对应角相等。
-相交线的交点:两条相交线的交点是它们的唯一交点。
-相交线的截距恒等:如果两条相交线与同一直线相交,那么它们在这条直线上的截距相等。
5.平行线与垂直线:-平行线与垂直线的性质:平行线与同一直线的垂线垂直;平行线的两个垂线方向向量相等。
-平行线的判定:如果两条直线的垂直方向向量相等,那么它们是平行线。
-直线倾斜角度和斜率:平行线的倾斜角度相等,斜率(如果存在)相等;垂直线的倾斜角度之和为90度,其中一个倾斜角度为负倾斜角度的倒数。
6.平行线的判定:-两条直线判定法:如果两条直线的倾斜角度相等,那么它们是平行线。
-点斜式判定法:如果一条直线的斜率k和一点在直线上,那么直线的方程为y-y1=k(x-x1);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且截距不相等,那么它们是平行线。
- 截距式判定法:如果一条直线的方程为y = kx + b,那么它与直线y = kx + b1平行当且仅当b = b17.平行线的应用:-常见图形的平行线特性:矩形的对边平行,对角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线在解题中的应用: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解决一些几何问题,如求证两条线段平行、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全面精华详细)(最新整理)
2.垂线: 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
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连
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6、垂直的表示方法:垂直用符号“⊥”来表示,若“直线 AB 垂直于直线 CD, 垂足
五、实数的运算
1、加法交换律
ab ba
2、加法结合律
(a b) c a (b c)
3、乘法交换律
ab ba
4、乘法结合律
(ab)c a(bc)
5、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a(b c) ab ac
6、实数混合运算时,对于运算顺序有什么规定?
实数,乘方
方根的相反数。
3
6.2 立方根
(1)立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 x 的立方等于 a ,这个数叫做 a 的立方根(也叫做
三次方根),即如果 x3 a ,那么 x 叫做 a 的立方根。求一个数的立方
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2)一个数 a 的立方根,记作 3 a ,读作:“三次根号 a ”,
其中 a 叫被开方数,3 叫根指数,不能省略,若省略表示平方。
为 O”,则记为 AB⊥ CD。
7、垂线的性质:
性质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 3:如图 2 所示,当 a ⊥ b 时, =
=
=
= 90°。反
之,。。。。。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 8 个角。(3 线 8 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在两条直线 的上方,又在直线 EF 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如:∠1 和∠5。 2.内错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在两条直线之 间,又在直线 EF 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5.1相交线
1、邻补角与对顶角
⑵如果αβ∠∠与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β∠∠与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β∠∠与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180αβ∠+∠=︒;反之如果180αβ∠+∠=︒,则αβ∠∠与不一定是邻补角。
⑷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
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
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 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
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直线,垂足,直角记号
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 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直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如图,PO ⊥AB ,同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PO 的长。
PO 是垂线段。
PO
是点P 到 直线AB 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⑴垂线与垂线段 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
联系: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
(垂直的性质)
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区别: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之
间。
联系:都是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
距离。
⑶线段与距离 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
线段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不能等同。
5.2平行线
1、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 与直线b 互相平行,记作a ∥b ,读作:a 平行于b 。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
•P
A B O A B C D O
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
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
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
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左图所示,∵b ∥a ,c ∥a
∴b ∥c
注意符号语言书写,前提条件是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才会结论,这
两条直线都平行。
5、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 ①∠1与∠5在截线l 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b a ,的上方,叫做同位角(位置相同) ②∠5与∠3在截线l 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内错角(位置在内且交错) ③∠5与∠4在截线l 的同侧,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同旁内角。
④三线八角也可以成模型中看出。
同位角是“F ”型;内错角是“Z ”型;同旁内角是“U ”型。
6、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判定方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几何符号语言:
解:∵ ∠3=∠2
∴ 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 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4+∠2=180° ∴ 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注意:注意书写的顺序以及前因后果,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相等,然后得出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是写角相等或互补,然后写平行。
典型例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给予改正:
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定平行线。
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如果它们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⑶过一点可以且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解答:⑴错误,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在同一平面内”是一项重要条件,不能遗漏。
⑵正确
⑶不正确,正确的说法是“过直线外一点”而不是“过一点”。
因为如果这一点不在已知直线上,是作不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
典型例题: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判定的根据是什么? a b c a b
l
1 2 3 4 5 6 7 8 A B C D
E 1 2 3 4
解答:⑴∵∠2=∠B , ∴AB ∥D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⑵∵∠1=∠D , ∴AC ∥D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⑶∵∠3+∠F =180°,∴AC ∥DF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5.3平行线的性质
1、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命题:
⑴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⑵命题的组成:
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
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注意:命题的题设(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
3、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互逆的关系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其中,由角的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条件,得到两条直线平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线的判定;由平行线(位置关系)得到有关角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
典型例题:已知∠1=∠B ,求证:∠2=∠C
证明:∵∠1=∠B (已知) ∴DE ∥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注意:在了DE ∥BC ,不需要再写一次了,得到了DE ∥BC ,这可以把它当作条件来用了。
A B C D E F 1 2 3 4 几何符号语言: 解 :∵AB ∥CD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 ∥CD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 ∥CD ∴∠4+∠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典型例题:如图,AB ∥DF ,DE ∥BC ,∠1=65°,求∠2、∠3的度数
解答:∵DE ∥BC (已知)
∴∠2=∠1=6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 ∥DF (已知) ∴AB ∥DF (已知)
∴∠3+∠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180°-∠2=180°-65°=115° 5.4平移
1、平移变换
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③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2、平移的特征:
①经过平移之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②经过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典型例题:如图,△ABC 经过平移之后成为△DEF ,那么:
⑴点A 的对应点是点_________;⑵点B 的对应点是点______。
⑶点_____的对应点是点F ;⑷线段AB 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
⑸线段BC 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⑹∠A 的对应角是______。
⑺____的对应角是∠F 。
解答:
⑴D ;⑵E ;⑶C ;⑷DE ;⑸EF ;⑹∠D ;⑺∠ACB 。
思维方式:利用平移特征:平移前后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点的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解答。
A
D F B
E C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