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合集下载

保障和改善民生心得体会

保障和改善民生心得体会

保障和改善民生心得体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直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目标,务实地推动各项民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各项民生改革,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一些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工作。

民生工作关乎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涉及到各个方面的问题。

从物质层面上来说,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就需要提供足够的衣食住行保障,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在这方面,我国不断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扩大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覆盖面,改善了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

其次,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涉及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至关重要。

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等。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人民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增强了社会的稳定性。

此外,保障和改善民生还需要注重公平正义。

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才能让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在这方面,我国不断加强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推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减少贫富差距。

同时,执法司法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为人民提供了更加公正的司法保障。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过程中,我还深切感受到了政府的担当和努力。

政府是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力量,只有政府的努力和改革,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福祉。

我国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增加财政投入,优化服务体系。

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执行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人们在办事过程中享受到了更加便利的服务。

最后,我认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逐步推进的工作,离不开社会各个方面的参与和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自己的贡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是社会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

只有把人民放在中心位置,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勿忽视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

只有当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社会才能实现长治久安、持续稳定的状态。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

首先,就是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包括了解决人民的基本衣食住行问题,以及提供基本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

在经济发展中,应当注重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也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使他们能够享受到同样的公共服务。

其次,推动人民的全面发展。

只有当人民的素质不断提高,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发展,享受到更多的权益。

因此,应当注重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

除此之外,也要注重发展人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精神层面的需求。

只有当人民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整个社会才能得以进步。

最后,就是加强人民的参与和主体地位。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应当享有参与国家事务决策的权利。

在决策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同时,也要推动社会的民主化建设,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人民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为基层工作的开展者,我们更应该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时刻关注人民生活的实际问题。

我们要发挥好基层组织的作用,通过积极听取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

只有当我们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待,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

同时,作为领导者和决策者,更应该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融入到工作中。

我们要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头,思考问题时要以人民的需求和利益为重要考量。

面试热点之——保障改善民生

面试热点之——保障改善民生

保障改善民生【背景】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210个国家和地区中仍处于百位之后,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经济社会面貌还很落后,农村还有3597万贫困人口,城市还有2347万最低生活保障人口,看病难、上学难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与此同时,还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劳动者报酬偏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

这些问题说明,我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任务十分繁重。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是党中央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居全球前列,以工业化、城镇化为重点的现代化建设生机勃勃,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没有变。

【分析】1、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

同时,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会推动经济发展。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要扩大内需,除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居民现有消费能力基础上挖掘潜力外,还必须相应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3、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更加积极地支持创业,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规范市场行为的力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5、加大社会保障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6、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上学难”“看病难”是当前的民生热点,也是民生难点。

要坚持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教育、医疗卫生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鼓励社会资本以更多形式举办医疗机构。

7、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要更好地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依靠人民群众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题。

幸福指数【背景】新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并要求“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1. 引言1.1 民生工作的重要性民生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质量。

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民生工作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更是对人民权益的尊重和保障。

只有让广大群众在生活中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和进步,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民生工作关乎民生福祉,关乎社会稳定,关乎国家长治久安。

政府在治理中要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其获得感和幸福感。

只有通过切实而有力的民生工作,才能让人民群众在实现个人价值的感受到国家的关怀和支持,从而增强对国家的信任和认同。

1.2 获得感与幸福感的关系获得感是指个体对自身生活状况和价值实现程度的主观感受,是群众对社会发展成果的体验和认同。

幸福感则是指个体在物质生活、精神满足、人际关系和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主观感受,是群众对生活状态的综合评价和满足程度。

获得感与幸福感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只有当群众在生活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改善和保障时,才能感受到幸福和满足。

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提升需要政府加大民生工作力度,不断改善和创新公共服务机制,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只有确保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和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和满足。

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

通过不懈努力,我们可以共同营造一个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和谐社会。

2. 正文2.1 加强基本民生保障,提升群众获得感加强基本民生保障,提升群众获得感,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只有保障好人民的基本生活,才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障制度。

要确保困难群众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不因病致贫。

社会民生的发展与改善

社会民生的发展与改善

社会民生的发展与改善社会民生的发展与改善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它涉及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对人民群众的福祉和幸福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社会民生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如何促进社会民生的发展与改善成为了政府和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 经济发展是社会民生的基础经济的发展是社会民生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有所提升。

首先,要提高就业率,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其次,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服务,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同时,要加大对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投入,提高人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

二. 优化教育资源,提高人民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社会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要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程度。

首先,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持,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其次,要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此外,还要注重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升人民的技能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 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民生改善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民生改善的关键举措。

首先,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

其次,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确保人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还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要推进农村和城市的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四. 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是社会民生改善的重要推动力量。

要加大对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融合,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

同时,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使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社会,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社会民生的发展与改善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家的基本职责,也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体现。

面对当前经济压力和社会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和改善民生。

首先,要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

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是人民最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必须得到充分重视。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学校设施条件,使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医疗保障要加强,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降低药品价格,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同时,还要加大对住房保障和养老服务的投入,使每个人都能有一个温馨的家,有一个安心的晚年。

其次,要推动就业创业,为人民提供更多机会。

当前,就业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

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扶持和引导各类人群就业创业。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创业,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济资助。

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资源支持。

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帮扶和再就业培训,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重新就业。

第三,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居民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待遇水平,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还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

最后,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应引起高度重视。

政府要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推行严格的环保政策,加大对污染企业和个人的处罚力度,保护人民的生态环境权益。

同时,也要加大对新能源、清洁能源和绿色经济的扶持力度,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丽的地球。

综上所述,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各方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推动就业创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义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义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义1. 保障和改善民生,那可太重要啦!就像给咱生活这辆车加上了油,能跑得更稳更快。

比如说,医疗保障的提升,让咱老百姓看病不再那么难、那么贵,这不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吗?2. 想想看,如果没有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那会怎样?就好比盖房子没打牢地基,能安心住吗?像教育资源的优化,让孩子们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这意义多大呀!3.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就是给我们的生活上了一道保险吗?就像扶贫工作,让那么多贫困家庭过上了好日子,这难道不是伟大的事情吗?4. 你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意义?开玩笑吧!就好比大冬天给你送了一件厚棉袄,多温暖呀!就业机会的增加,让人们能靠自己的努力过上想要的生活,多棒啊!5. 民生保障好了,那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啊!比如说社保体系的完善,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这不是给大家吃了定心丸吗?6. 没有保障和改善民生,那我们的生活不就像没了方向的船吗?像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让很多人有了安稳的家,这意义能不大吗?7.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义,那可真是说不完呀!这就像是给生活注入了活力源泉。

比如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这多好啊!8. 哎呀呀,想想如果不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那得多可怕!就好像走路没有了腿。

像食品安全的严格把控,让我们吃得放心,这多重要啊!9. 保障和改善民生,那可是关乎我们每个人幸福的大事啊!就如同给我们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比如文化活动的丰富,让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充实,这不是很有意义吗?10. 你还不明白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义吗?这就好像人没有了空气能活吗?像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温暖,这就是最大的意义呀!结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意义重大,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美好。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持续努力推进这项工作。

政府如何通过社会保障政策改善民生

政府如何通过社会保障政策改善民生

政府如何通过社会保障政策改善民生近年来,政府通过社会保障政策的改革与实施,致力于改善人民的民生状况。

社会保障政策旨在提供社会保障,帮助个人应对风险和挑战,同时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

本文将探讨政府如何通过社会保障政策改善民生,并探索其中的成效与挑战。

一、养老保障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政策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金和医疗保健。

政府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动社会养老保障的发展。

例如,中国实施了全民养老保险计划,覆盖了绝大多数的城乡居民,确保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

此外,政府还提供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帮助老年人承担医疗费用。

二、医疗保障医疗保障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

政府通过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改善民生。

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和扩大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

政府还鼓励和支持医疗保险的普及和完善,减轻人们的医疗负担。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力度,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和保障。

三、失业保障失业保障是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政府通过设立失业保险制度和提供就业培训,帮助失业人员渡过难关并重新就业。

政府积极推动创业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同时,政府加强了就业培训,提供技能提升的机会,增加失业人员的就业机会。

四、教育保障教育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机制。

政府通过实施义务教育、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和提供高等教育补助等举措,改善教育条件,提高人民的受教育水平。

政府还加大了对贫困家庭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努力缩小教育的差距。

此外,政府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人们提高就业竞争力。

五、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贫困人群渡过难关。

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供临时救助和长期救助。

例如,政府设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平。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特殊群体、残疾人和孤寡老人的帮助力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越困难越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越困难越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上 居 民 免 费 健 康 体 检 2 6 2 , 完 成 已婚 育 龄 妇 户 农 村 困难 群 众 发 放 危 房 改 造 资 金 2 0 元 , 累 86 人 0万 女 免 费 体 检 8 9 0 , 完 成 接 触 有 毒 有 害 作 业 职 计 为 1 7 城 镇 低 保 家 庭 发 放 住 房 补 贴 款 1 万 余 9i人 6户 9 工 健 康 体 检 2 1 人 , 建 立 家 庭 健 康 档 案 3 9 5 元 。2 0 年 为2 0 农 村 特 困户 安 排 危 房 改造 资 2 1 7 3 09 0户
以 民 健 为 基 ,大 力 发 展 卫 生 事 业 ,
游 专 业 村 。 每 年 筹 集 创 业 基 金 2 元 , 引 导广 大 力 求 人 人 都 有 好 身 体 亿 农 民 群 众 上 项 目 、 搞 创 业 。 2 0 年 “1 2 富 08 2 ” 民 工 程 使 全 市 农 民人 均 增 收 9 0 。2 0 年 , 8 元 0 9 按 1、 全 面 启 动 “ 康 迁 安 、 幸 福 人 民 ” 活 健 照 由 全 面 铺 开 到 重 点 扶 持 的 思 路 , 向 经 济 条 件 动 。 计 划 用 3 时 间 ,对 全 市 2 万 户 村 ( ) 民 年 2 居 相 对 较 差 、 群 众 增 收 困难 的 乡 镇 倾 斜 , 实 施 富 全 部 进 行 免 费 体 检 并 建 立 家 庭 健 康 档 案 。 2 0 0 9 民 项 目4 0 个 , 涉 及 农 户 1 万 户 , 加 就 业 岗 位 年 , 实 施 了健 康 教 育 、 健 康 服 务 、 健 康 饮 食 、 0 0 1 增
施 了 “ 2 ” 富 民 工 程 : 力 争 在 3 左 右 的 时 间 2 0 年 本 科 及 以上 学 历 毕 业 生4 1 , 较 好 解 决 12 年 08 2人 内 ,培 育建 设 1 0 左 右 的特 色 种 植 专业 村 , 0 个 了 大 学 生 就 业 问题 。 2 0 左右 的养殖 和农 产 品加 工专业 村 ,2 0 O个 O 个 左 右 的 工 业 品 、 小 商 品 及 运 输 、 商 贸 流 通 、 旅

全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全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全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2015年以来,在上级的坚强领导下,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镇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社会治安工作:我镇大力抓好综治大巡防工作,安装了GPS定位系统。

设立2个巡防分队,20名队员,全天候进行巡逻,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我镇纪委联合综治、司法、派出所、民政等部门,深入到村、户进行摸底,包片领导、包村干部随时入户排查和调解矛盾纠纷。

安检中队不定期检查辖区内企业,保证安全生产环境,为全镇经济的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看病就医: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明显改进。

现已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彩超、彩色经颅多普勒、CR等大型诊疗检查设备。

住院病房安装了空调、暖气,更新了病床、被褥,封闭了阳台,居民就医条件明显提升。

镇卫生院公共卫生职能明显加强。

规范更新了34000位居民健康档案;为辖区内所有孕产妇建立了《孕产妇保健手册》;为各年龄段儿童填写了《儿童保健手册》。

为全镇65岁以上老年人及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居民进行了免费健康查体。

落实计划免疫,创建了四星级预防接种门诊。

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居民大病保险补偿全面推行。

三、居住环境:积极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努力创建文明乡村。

镇里投入14万元购买了铲车和扫地机等设备,对重点区域和重点路段进行集中整治,广大群众也积极主动地将自家房前屋后的三大堆进行清理,工作开展来,全镇共投入600余万元进行环境整治,配备垃圾清运车3辆,运输车1辆,垃圾桶1600个。

我镇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委托专门的保洁公司,全镇配备保洁员116名,利用垃圾中转站,形成了“户收、村集、镇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村庄面貌和广大群众的生活习惯得到了很大改善。

四、群众文化生活:全镇已有农村书屋18处,村村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村村有文化活动移动音箱。

村村通有线电视、有线宽带。

谈谈民生温度如何托举起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500字

谈谈民生温度如何托举起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500字

谈谈民生温度如何托举起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500字民生温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及社会存在的各种制度、政策和措施对人民生活的直接影响和关怀程度。

托举起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需要从经济、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多个方面提供关注和支持,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保障是民生温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确保百姓生活幸福感的基础。

政府可以通过优化税收政策、加大产业升级力度、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等措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其次,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托举民生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

投资教育资源,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另外,医疗保健的改善也是提升民生幸福指数的重要方面。

加大医疗资源投入,构建全面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可及、可负担的健康保障。

进一步,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也是提高民生温度的关键。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确保老年人、残疾人、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健全养老金制度,提供良好的退休保障,为百姓的晚年生活提供安心与尊严。

提升幸福指数 推动广西“富民强桂"新跨越

提升幸福指数 推动广西“富民强桂"新跨越

二 、透 视 与 反 思 :剖 析 制 约 广 西 提 升 幸 福 指 数 的主 要 原 因
广 西尽 管在 保 障和改 善 民生 、 增加 国民幸 福 方
记刘 淇强 调“ 提高 市 民幸福指 数是 北京 发 展 的新 任 务 ” 上海 市 委 书 记 俞 正 声 “ 倡 创 新 驱 动转 型 发 , 提
陷 “ GD ” 面 发 展 的 陷 阱 , 唯 P片 导致 区 域 发 展 不 均
展的一 道亮 丽风 景 。在过 去 的五年 , 西 各级 财 政 广 在 教育 、 生 、 会保 障 、 卫 社 就业 等 民生领 域 的投 入 累 计 达到 3 0 3 0多亿 元 , 十五 ” 是“ 时期 的 3 6倍 , 均 . 年 增 长 3 . 。养 老 。医疗 和工 伤 等保 险参 保 人 数 28
( ) 特 色新 型 工 业 化 为 侧 重 点 , 创 “ 区 二 以 共 两

费” 不差 钱 , 决 民生 疾苦 就没 钱 的怪 现象 。 解
( ) 生 制 度 的 相 对 滞 后 , 使 广 西 提 升 幸 福 三 民 致 指 数 缺 乏 有 效 的硬 性 支 撑
民生 制度 建设 远 落后 子经 济发 展 的步 伐 , 要 主
体 现 为 民生 问题没 有纳 人制 度 化 、 常态 化 与规 范化
的轨 道 , 其 是保 障 和改 善 民生 , 市 与 乡 村存 在 尤 城
着 天壤 之别 。城 乡 二元 体制 强 化 对 农 民 的制 度 歧
视 , 化农 民应 平等 、 平享 有 的 国民权 益 , 成城 弱 公 造 乡 在户 籍 、 育 、 疗 等 方 面 的 巨 大 差 距 。广 西 城 教 医 乡 二元化 的顽疾 尚未 得 到根本 医治 , 乡经 济 发展 城 不 协调 、 乡社 会 事 业 发 展 不 均 衡 、 乡公 共 服 务 城 城

加快建设民生幸福城市 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加快建设民生幸福城市   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加快建设民生幸福城市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深入贯彻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金坛”的主题,在巩固提升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建设幸福金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十一五”幸福金坛辉煌成就“十一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06年以来,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五年翻一番,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我市的各项民生社会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主要变化:——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五年来,积极拓宽群众持续增收渠道,通过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党员和机关单位帮扶机制等途径,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96元,是2005年的2.2倍,年均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761元,是2005年的2.2倍,年均增长12.9%。

——城乡统筹就业提速。

五年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升群众就业创业能力。

“十一五”期间,建立创业孵化基地1个,培训各类人员5.0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87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

五年来,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社会保障待遇水平连年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全社会临时救助力度不断加强。

“十一五”期间,城乡低保提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顺利实施,累计发放低保补助资金6806.6万元、新农保资金7395.8万元、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资金6900.4万元;各项保险基金征缴率超过98.8%,城乡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220元,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居民受益率达45%,社会养老保险金备付率达到35个月;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慈善资金募集总额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突破2亿元。

切实改善民生 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切实改善民生  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贷款 累计 发放 9 6 万元 。一 是坚持 创 92
业带动就业 。下 发 了《 四平市创业促 就
地 已入 孵企 业 2 家 , 0 扶持 大 学生 就业 10 人 , 省里命 名 为省级大 学生创 5余 被
业园区。三是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城乡统 筹就业 。充分发挥公办职介机构的示范
功能 , 认真开展劳动力资源普查 , 掌握底
施 丁 而 积 5 5 6 平 方 米 , T面 积 l- 万 8 竣
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给予社会保 险补贴照顾 , 可以缓交社会保险费 , 缓交 期J 企业 和个人缴 费记录不间断。七是 1 = I J
第 3 。四是强化基金监督 管N7 作 名 .
制定了《 四平市开展“ 社会保障管理规范 年” 活动实施方案》 规范了医疗保险 、 , 生 育保险 、 T伤保险的收缴 、 管理 、 使用 , 加
元 。 四是 加大再 就业 和零就 业家庭 援 助 。全力组织开发公益性 岗位 、 民营经 济岗位 , 充分发挥街道 、 区公共就业服 社
民生工作 , 认真落实好各项 民生实事。

次主题劳务交流会 , 季度举 办一次 每

全 力 以赴 做专题交流大会制度 , 使 四平籍大学生在 四平一周 内就可 以实现 就 业。 目前 , 已接待求职 高校毕业 生近 1 万 人次 。 5 提供 就业 岗位 5 万多 个 , 有 6 0 多名大 学生 实现 了就业 。积极建 00
行 周一 、 四举 办 小 型 交流 会 , 周 每月 举 办

要求 , 四平市 始终 坚持把 民生 作作 为 1
政 府 作 的重要 内容 , 作为衡量政府执 政 能力的重要标 准 , 着重解决与人 民群 众利益 密切相关 的突 出问题 , 实做好 扎

申论作文题目 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

申论作文题目 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

申论作文题目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民生之基: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咱就说这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关系到每个人的大事儿。

就好比我家附近那老旧小区改造的事儿吧,可太能体现这民生工程的重要性了。

以前那小区,破破烂烂的。

楼的外墙皮就像老年人的皮肤,满是皱纹和裂痕,这墙皮时不时就往下掉一块,每次从楼底下走都提心吊胆的,生怕被砸到。

那小区里的路啊,坑洼不平,下雨天就成了一个个小水塘,要是不小心一脚踩进去,鞋子袜子全得湿透。

小区里的路灯也跟个摆设似的,好多都不亮,晚上回家走在小区里都得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前进。

后来听说要改造了,就像是给这个老旧的小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施工队来了,先把外墙重新修葺,那速度感觉跟搭积木似的,很快那楼就穿上了一件崭新的外衣,看起来威风极了。

然后把那小路重新铺了,压路机在上面跑了好几趟,把路压得平平整整的,这回下雨也不怕积水了。

路边还种上了好多小绿植,绿油油的,看着特别清新。

那路灯也全给换新的了,一到晚上,亮堂堂的,孩子们都在小区路灯下嬉闹玩耍,老人们也坐在路灯下唠家常。

这其实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个缩影。

老百姓生活环境好了,心情就舒畅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

保障和改善民生,就应该多着眼于这些实实在在的小事情。

把老百姓居住的环境弄好了,就像是给老百姓的生活打下了一个稳固的地基。

要是每个小区都能这样,每个城市的角落都能有所改变,那整个社会的民生也就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和改善。

咱别光整那些高大上的东西,把身边这些民生小事解决好了,那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民生改善:从身边小事做起》说到保障和改善民生啊,我就想起我在农村看到的变化。

我有个亲戚在乡下,那地方原来那条件,真是让人皱眉头。

就拿那村里的卫生情况来说吧。

以前啊,村里没有正经的垃圾处理地方,生活垃圾就随处丢,村道上、田埂边、河沟里全是垃圾。

尤其是那河沟,本来应该是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结果垃圾一扔进去,水面上漂着各式各样的东西,破塑料袋像荷叶似的浮着,烂菜叶发散着难闻的气味,这水也变得黑乎乎的。

民政局民生工程实施方案

民政局民生工程实施方案

民政局民生工程实施方案一、工程背景民生工程,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民心,是关乎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大事。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程,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民政局积极策划、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民生工程。

下面,我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我们的实施方案。

二、工程目标1.提升群众满意度,确保民生工程真正惠及百姓。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民生福祉。

3.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工程内容1.兜底保障工程(1)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确保应保尽保。

(2)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3)建立临时救助制度,解决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

2.教育提升工程(1)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

(2)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3)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助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健康扶贫工程(1)落实健康扶贫政策,确保贫困人口基本医疗需求。

(2)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健康素养。

(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4.生态环保工程(1)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2)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群众环保意识。

四、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阶段(1)开展民生工程需求调查,了解群众需求。

(2)收集相关政策法规,研究民生工程实施策略。

2.制定方案阶段(1)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民生工程实施方案。

(2)组织专家论证,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实施阶段(1)明确责任主体,分解任务,确保民生工程有序推进。

(2)加强项目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2)评估民生工程成效,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借鉴。

五、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民生工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

2.落实资金保障,确保民生工程资金及时到位。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民生工程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4.强化责任追究,对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腐败问题严肃处理。

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努力建设人民幸福城市”,13日,在武汉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代市长唐良智再次提出,建设“幸福武汉”将成为未来5年武汉市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引发与会代表热烈讨论。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武汉市经济总量实现了从3000亿元到5000亿元的跨越,2010年达到5515.8亿元,成功迈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

然而,武汉“幸福感”远跟不上GDP 增长,在中国19个副省级里排名倒数第五。

住房难、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等民生问题成为影响民众“幸福感”的主要原因。

武汉市“两会”期间,关于建设“幸福武汉”的思路引发了许多代表委员的共鸣。

何为幸福城市,幸福之城该如何打造?不少与会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武汉市人大代表彭开勤认为,幸福感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希望我们生活的城市是一个公平、和谐、有安全感的城市。

近日,一份关于武汉市民“幸福感”的调查问卷吸引近四万名民众参与。

结果显示,收入增长、出行畅通和住房改善成为民众最迫切得到提升的方面。

因此,武汉市政协委员施平认为,幸福感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武汉要依据城市实际情况,编制一个幸福指数,这样才能反映出市民在这个城市的幸福感。

武汉市代市长唐良智提出,提升民众生活品质,就应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更有尊严。

他表示,未来五年,武汉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基本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加强文化创新,打造汉派文化精品,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建设人民幸福城市。

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

本次两会上“幸福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词。

民众的城市幸福感指哪些内容?如何提高大家的幸福感以及幸福指数呢?我们今天就来畅谈一下“幸福的感觉在哪里”。

网上一份关于武汉市民“幸福感”的调查问卷吸引近四万名市民参与。

改善民生提高国民幸福指数是

改善民生提高国民幸福指数是

改善民生提高国民幸福指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之首是以民为本。

评价一个国家是否富强,要看国民是否感受到了幸福与快乐;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协调,要看民生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

党的十七大特别强调,要把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提高国民幸福指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提高国民幸福指数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对于幸福的理解,古今中外的哲先贤均有精辟论述。

中国《尚书》中有五福之说:“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灵魂的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幸福快乐是一种愉悦的精神感受与心理体验。

人类行为在其本质上,均显示为精神快乐的需要和对快乐幸福的追求。

食物、居所、金钱、荣誉,都是实现人们快乐的手段,但并不是最终目的。

人们之所以欲求这些东西,只因为它们具有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属性或效用。

只有幸福、快乐才是人类欲望追求的本质和行为的终极目标。

因此,三十年多前小岗村的村民在“大包干”协议上摁下十八个手印的时候,是为了能吃上饱饭而甘愿冒最大的风险。

三十年后的今天,幸福已不再是满足于吃饱穿暖这么简单,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公平正义、和谐的氛围和良好的发展空间,都成了我们今天要追求的目标。

有人说,幸福从远古的洪流而来,而我要说:幸福是从我们奋斗的足迹中走来!细数一路的坎坷,让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幸福永远是我们追求的唯一,而获得幸福的保障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

这个结论并非创新,对于亿万人类的真实生活却无上重要。

它指明了个人生活实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明确了幸福快乐生活才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活品质提高的终极价值所在,这对于我们今天与未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战略意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心得体会范本

保障和改善民生心得体会范本

保障和改善民生心得体会范本近年来,我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作为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党和政府的初心所在。

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政策措施的独特魅力。

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分享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为民生保障和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亲身感受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每个人的希望。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普及义务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另外,国家还实施了一系列的助学政策,如国家助学金,创新创业教育基金等,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教育的公平性,也为每个人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其次,医疗卫生方面的保障和改善也是我国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医疗卫生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满足人民对健康的需求,国家加大了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医保制度改革、基本药物制度、重大疾病保险等政策,解决了很多人的看病难题。

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

这些举措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贴近的医疗卫生服务,真正实现了健康中国的目标。

再次,住房问题一直是我国民生保障的重点内容。

作为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住房问题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住房问题的解决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住房保障政策,如保障性住房建设、租赁住房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住房问题,使更多的人能够拥有自己的安居之所。

另外,国家还通过改善城乡环境、提高居民居住条件等举措,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鄂尔多斯市财政局科学理财实现富民强市巡礼(组图2012-03-14 12:20:05 来源: 内蒙古日报(呼和浩特有0人参与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0王玉琢吕锋鄂尔多斯市委书记云光中(右一)在鄂托克前旗调研城乡统筹工作鄂尔多斯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包生荣(前排右一深入基层调研鄂尔多斯市市长廉素(中在东胜区调研稳定物价工作进社区送文化下基层鄂尔多斯市一中北门鄂尔多斯市一中体育馆“要不是政府帮助,我这个双下岗低收入家庭哪能住得起这么敞亮的楼房。

买这套房子每平方米只花了1000多元,房子的各种配套费都不用自己出。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阿腾席热镇民生小区住户郝建国和笔者交谈时,言语中充满感激。

民生小区是伊金霍洛旗专为解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城镇低收入家庭、矿区塌陷区移民、生态移民、整村推进的农牧民住房问题而建设的安居工程。

这只是鄂尔多斯市8个旗区民生投入的一个缩影。

这几年,鄂尔多斯市在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长之时,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提升。

“十一五”期间,地方财政用于民生支出511亿元,占总支出的55.8%。

建设了一大批公共基础设施,新建、改扩建中小学近400所。

如今,在广大的农村牧区、城镇,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好的环境在校园。

再如,为全市50个乡镇每个乡镇投入100万元整修卫生院,如今,50所焕然一新的乡镇中心卫生院都已投入使用。

此外,开展棚户区和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682万平方米。

建成18个精品移民小区,为转移农牧民提供一份工作、一份社保、一份补贴、一套住房,转移农村牧区人口20万人。

与此同时,当地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扎扎实实地解决了老百姓业有所就、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贫有所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的问题。

“我们始终把富民优先作为科学发展的鲜明导向。

”鄂尔多斯市委书记云光中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政府的工作才有意义;把钱用在民生上,财政的工作才能见实效;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之要,和谐之本。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倾注真情实感,汇集各方力量,投入“真金白银”,优先落实惠民政策,积极实施民生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而使鄂尔多斯市部分民生保障标准进入了全国地级市前列。

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鄂尔多斯市财政局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和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本着“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理财思路,广织“民生网”,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发展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了发展为人民、发展靠百姓、发展惠群众,扎实推动了各项民生工程的顺利完成,切实为人民群众谋求福祉。

创新理财思路全力保障民生事业“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916亿元,年均增长37.9%,其中,用于三农三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体育与传媒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支出达511亿元,年均增长50.4%,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13个百分点,占同期一般预算支出的55.8%。

“十一五”期间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和民生支出增速两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和全自治区的水平,即比全国“十一五”期间民生支出占全部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43.37%高12.43个百分点,比全自治区“十一五”期间民生支出占全部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54.46%高1.34个百分点;比全国“十一五”期间民生支出的年均增速30.66%高19.74个百分点,比全自治区“十一五”期间民生支出的年均增速33.76%高16.64个百分点。

2011年,鄂尔多斯市财政局把改善民生作为财政资金安排的重点,努力构建财政惠民补贴长效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全面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当年,全市投入民生事业支出250.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为56%,增长40.7%。

全市用于就业支出1.7亿元,增长51.2%。

加大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资金力度,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

提高民生保障标准。

全市用于社会保障支出38.1亿元,增长29.1%。

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月各提高20元,分别达到420元和300元。

城镇居民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人每月分别提高100元。

孤儿集中供养标准和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200元,各达到1200元和800元。

为稳控物价总水平提供资金保障。

鄂尔多斯市财政局投入1.3亿元,对120家平价便民店、60家放心粮油店予以补贴。

投入3304万元对11.3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农村牧区五保人员、学生等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

全市投入1.4亿元,建成11个标准化菜市场和20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全市用于保障性住房支出15.2亿元,增长139.6%。

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65078套,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47%。

同时及时足额兑现了各类惠民补贴政策,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为了有效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鄂尔多斯市财政局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协调,认真研究税收政策,想方设法增加一般预算收入,切实增强了地方财政实力。

主要采取扩大煤矿开采区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将煤矿采空区的实际占地面积作为计税依据,新增一般预算收入11亿元;加大煤矿交易税征管力度,新增营业税和所得税收入25亿元;协调争取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外其他驻鄂尔多斯市金融机构税收属地征收政策,新增各项税收4亿元;通过协调将鄂托克前旗上海庙煤炭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全部留归鄂尔多斯市,当年新增可用财力8亿元;将煤炭非税收入与财政预算内资金捆绑使用,安排社会事业发展专项10亿元,有效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通过这些强有力的措施,使鄂尔多斯市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46.2亿元,相当于2009年财政总收入的95%,同比增长44.8%。

旗区财政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东胜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在自治区101个旗(县、区)财政收入排名中继续名列前三名。

2012年鄂尔多斯市财政总收入任务确定为1000亿元,增长25%。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0亿元,增长30%。

与财政收入相适应,全市财政总支出安排为540亿元,同比增长21%。

民生始终是绕不开的主题,而经济实力是改善民生的现实基础,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撑,落实民生政策只能是“纸上谈兵”,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民生工作无小事,2012年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就业、稳控物价、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统筹城乡、扶贫开发、社会管理等12个方面54件惠民实事。

惠民工程不论是民生保障标准和范围,还是所需财政资金投入创历史新高。

为了有效实施惠民实事,鄂尔多斯市财政局在安排2012年部门预算时,首先保证人员经费和机构正常运转所需经费支出,同时大力压缩“三公”等一般性支出增长,预算实行“零增长”,将有限的财力重点用于民生支出。

优化支出结构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为了使财政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鄂尔多斯市财政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提升依法理财水平。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1号文件精神,将“三农三牧”工作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筹措财政资金,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2011年,全市用于农林水事务支出60.8亿元,增长55.7%,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16.9个百分点。

投入现代农牧业生产建设资金8亿元,有力推进了鄂尔多斯市现代种养殖业集约化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牧业的科技推广、节水灌溉和农机化作业水平。

投入农牧民转移及城乡统筹补助资金12亿元,当年转移农牧民10558人,加快了鄂托克前旗城乡统筹实验区及20个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进度。

投入水利建设资金8.8亿元,在有效解决城市和工业用水的同时加强了农田水利建设,当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3.6万亩,解决了9.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3亿元,积极推进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3.4%、植被覆盖度超70%。

投入草原生态保护奖补及扶贫资金1亿元,解决了1.3万人脱贫问题。

与此同时,鄂尔多斯市用于教育支出49.4亿元,增长12.5%。

鄂尔多斯市财政局下达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1.3亿元,受益学生达16万人。

投入校安工程建设资金2.5亿元,新建幼儿园69所、中小学41所。

投入建设资金2.7亿元,保证了市党校、市蒙古族学校工程建设进度;全市用于医疗卫生支出25.4亿元,增长54.7%。

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鄂尔多斯市财政补助水平提高至每人每年50元,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每人每年补助500元。

启动实施“数字卫生”工程建设;全市用于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8亿元,增长6.6%。

为成功举办世界超级跑车锦标赛、亚洲曲棍球冠军杯赛等大型赛事活动提供资金保障。

下达补贴资金1000万元,新建110个嘎查村文化站(室)。

全市用于计生事业支出2亿元,主要实施计生目标责任制考核和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等项目。

投入资金3.6亿元,为全面推进“四城联创”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投入8亿元资金,继续增加鄂尔多斯飞行航线,机场改扩建工程主体完工。

投入沿黄一级公路建设资金6.9亿元,保证了工程建设进度。

下达专项资金1亿元,对45个苏木乡镇办公生活设施予以改善。

2012年是鄂尔多斯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

纵观全市经济发展形势依然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

鄂尔多斯市财政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战略部署,积极创新理财思路、不断提升地方财政实力;努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加强财政绩效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鄂尔多斯市财政局紧紧抓住国务院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利时机,研究完善煤炭收费政策、中央企业驻鄂尔多斯市分支机构变更独立法人政策,实现税收属地征管制度;对照中央扶持的项目和补助政策,配合项目主管部门,积极协调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减轻地方财政支出压力;认真研究测算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对鄂尔多斯市财政收入的影响,积极做好经济结构调整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完善煤矿城镇土地使用税和煤矿交易税征收政策,切实做到应征尽征、足额征收;建立部门结余资金与部门预算编制挂钩的管理办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认真研究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征收政策,争取将煤炭资源价款收入留归地方支配;继续加大对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契税等地方税种征缴力度,做大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全面推进非税收缴改革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将非税收入作为地方可用财力进行统筹安排和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