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正确理解利润率平均化规律_利润率非平均化_质疑pdf
概述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概述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引言利润率(Profit Margin)是衡量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指的是销售收入中的利润占比。
利润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
然而,利润率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趋向下降的规律。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规律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二级标题1: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的首要原因是成本的上升。
以下是导致成本上升的几个主要因素:三级标题1: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材料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其价格波动对企业的成本是直接的影响因素。
而在现代经济中,原材料价格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波动,例如供需关系、市场竞争等。
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时,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相应上升,从而降低了利润率。
三级标题2:人力成本增加人力成本是企业运营中的一项重要支出,包括员工工资、社会保险等。
随着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人力成本也在不断上涨。
企业需要支付更高的工资和福利,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然而,人力成本的增加也会直接导致利润率的下降。
三级标题3:能源和环境成本增长现代工业生产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同时也面临来自环境保护的要求和限制。
为了符合环境保护标准,企业需要采用更清洁和节能的生产工艺,这增加了额外的成本。
另外,能源价格的上涨也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率。
二级标题2:市场竞争加剧市场竞争加剧是另一个导致利润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以下是市场竞争加剧对利润率的影响:三级标题1:同质化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许多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
同质化产品的存在导致消费者更关注价格而不是品牌,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企业唯有通过不断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
而价格下降直接导致利润率的下降。
三级标题2:新企业的涌现市场竞争加剧还体现在各行各业不断涌现的新企业。
新企业进入市场后,通常会以低价格和新颖的产品或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这增加了已有企业的竞争压力,迫使它们降低价格和开展促销活动,以保住市场份额。
利润率和小升初知识点总结
利润率和小升初知识点总结一、利润率1. 利润率的概念利润率是指企业获得的利润与相应的经济指标之比,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利润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经营期间获得的利润与销售收入之比称为销售利润率,而经营期间获得的利润与投入资产之比称为资产利润率。
2. 利润率的计算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销售收入×100%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3. 利润率的意义利润率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用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
利润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就越强;反之,利润率越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就越弱。
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利润率,以增强竞争力。
4. 利润率的影响因素利润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成本控制、销售价格、销售量和产品质量等。
同时,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也会对利润率产生重要影响。
二、小升初知识点1. 数学小升初数学主要包括小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乘除、整数的加减乘除、算式计算、面积和体积、图形的认识与计算等知识点。
2. 语文小升初语文主要包括词语的辨析、词语的造句、默写生字、古诗词的背诵与理解、阅读理解与写作等知识点。
3. 英语小升初英语主要包括单词的拼写、语法的掌握、阅读理解与翻译、写作和口语表达等知识点。
4. 常识小升初常识主要包括地理、历史、科学、文化、伦理、道德和法律等知识点。
5. 逻辑小升初逻辑主要包括分类、关系、排列组合、图形推理、逻辑推理、解题方法和实际应用等知识点。
6. 教育心理学小升初教育心理学主要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自律意识、自我管理、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知识点。
三、总结利润率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而小升初的知识点则是学生在升学考试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和掌握利润率和小升初知识点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企业和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策略,不断提高利润率;而学生则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不断提高学习成绩,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规律
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规律
近年来,全球经济的繁荣使得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但是,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市场变化,部分企业近来可能会遇到平均利润率下降的状况。
针对这种现象,将影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原因和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加强相关管理活动,避免平均利润的不断下降。
首先,市场动态的变化很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平均利润率降低。
对于特定的行业,如果其市场供不应求,即供应大于需求,企业的产品将面临着被压价的压力,从而降低其平均利润率。
此外,在激烈的竞争状况下,企业可能有更多的动机采取行业低价战术,从而提前占据市场和获得更多的份额,从而使得企业获得较低的利润率。
其次,有些企业由于缺乏品牌影响力或其他不利因素,销售渠道受限,他们大量依赖低端市场,以低价出售产品以勉强获取一定的利润,最终导致其平均利润率进一步下降。
此外,由于劳动力成本攀升、资源成本升高等原因,部分企业可能会遭遇成本支出大于生产收入的情况,这也会拉低企业的平均利润率。
最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也是影响平均利润率的重要因素。
过分的成本支出或投资,以及不合理的营销策略等,将会增加经营成本和资金投入,以至降低最终企业的平均利润率。
综上所述,影响平均利润率降低的因素不胜枚举,企业需加强经营管理和战略规划,调整营销策略,同时要及时关注市场动态变化,以把握企业的发展脉络,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最终避免利润率大幅下降。
平均利润率变化规律简答题
平均利润率变化规律简答题【概要】本文讨论了平均利润率变化的规律。
首先,提出了平均利润率,以及它背后的逻辑。
其次,从企业来探讨了平均利润率的变化规律。
最后,结合经济学的理论来总结出平均利润率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平均利润率企业理论平均利润率是指企业平均收益除以营业收入的折算数。
它是一把客观反映企业经营效果高低的标准准则,是企业实施战略布局和管理模式的重要参考指标。
I. 平均利润率的概念要正确理解平均利润率,首先要了解它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即“归因理论”。
它提出了一个发现:企业的经营收入损失和利润的差距,实质上来源于企业获得的能力利用资源去占有市场份额。
如果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更高,利用优势更多,则其平均利润率会明显提高。
II. 平均利润率变化的规律(1)市场占有率越高,平均利润率就越高。
企业若想提高平均利润率,则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开拓能力,努力把市场份额占据到更高的水平;(2)利用企业内外资源的有效性越高,平均利润率就越高。
企业的经营收入变成利润的差距,也就是盈利收入,主要取决于企业对内、外部资源的有效利用。
只有精细管理、灵活运作,才能真正发挥资源有效性,提高企业的盈利效益。
(3)增加劳动生产率,平均利润率就会提高。
企业高效率的管理、精细化的配置与控制,增加了劳动生产率,可以减少经营成本,从而提高平均利润率。
(4)有效降低成本,平均利润率就会提高。
企业有效的降低成本将极大的提高其整体的利润水平,从而提高平均利润率。
III. 综论经过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平均利润率变化的规律如下:企业应积极提高市场份额,利用企业资源优势最大化;精细配置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主动降低成本,减少和消灭经营支出。
只有积极把握市场变化,努力持续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才能提高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实现企业的更新更进。
企业合理利润率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技巧的研究与应用
企业合理利润率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技巧的研究与应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利润成为评价企业经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合理的利润率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基础,也是企业维持发展的重要关键。
因此,企业在计算和分析利润率时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确保其合理性和准确性。
一、企业利润率的计算方法企业利润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实现的收入与利润之比。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利润率需要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计算: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其中,净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实际赚取的利润,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该期间内实际销售的产品或服务的总收入。
此外,企业的利润率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计算:毛利润÷销售收入×100%。
其中,毛利润指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后所剩余的收入,即销售收入减去直接成本。
二、影响企业利润率的因素1. 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水平和水平对其利润率的影响极其重要。
一家管理水平良好的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并且能够灵活调整产品的价格和销售策略,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和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2.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状况也是影响企业利润率的重要因素。
如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降低产品成本。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拥有更高的利润率。
3. 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也会对企业的利润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如某些行业利润率一般会较低,例如钢铁等大型制造业,而某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的利润率也会更高。
同时,市场的需求也会对企业的利润率造成影响,如在低需求市场中,企业的利润率往往会下降。
4. 企业规模企业规模也是影响企业利润率的重要因素。
在相同的行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往往可以通过规模效应,获得更多的利润。
它们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
因此,在扩大企业规模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规模优势实现更高的利润率。
三、企业利润率分析技巧1. 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利润率分析技巧。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指平均利润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减慢而趋于下降的客观必然性。
亦称“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是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
引起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因素资本家为了追逐超额利润以及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不断地竞相改进生产技术,在愈来愈多的生产环节中用机器来代替手工劳动,这就必然要引起各个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从而引起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
假定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定时期中,可变资本(v)的绝对量不变(例如始终是100),剩余价值率(m□)不变(例如始终是100%),资本的周转速度也不变,但不变资本 (c)的绝对量却不断增加,从而资本总量也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平均利润率(p□)下降的倾向:□在上面的例子中,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假设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也可以在剩余价值率提高的情况下发生。
假定剩余价值率从100%提高到150%,资本有机构成(c:v)同时从60:40提高到80:20,在这样的情况下,利润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从40%下降为30%。
所以,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倾向,决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下降。
相反地,在资本主义发展的长过程中,剩余价值率是呈上升趋势的。
在平均利润率呈现下降的过程中,资本家阶级所得到的利润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这是资本积累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资本的积累,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力,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从而利润率下降;另一方面使社会资本总量扩大,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相比虽然会相对减少,但是它的绝对量却会增加。
社会资本所吸收的剩余劳动的绝对量,从而占有的剩余价值量或利润的绝对量也会不断增加。
《利润与平均利润》课件
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平均利润率规律促使企业向高附加值 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
加剧市场竞争
平均利润率规律促使企业之间竞争加 剧,价格战、营销战等竞争手段层出 不穷,影响市场秩序。
06
利润与平均利润在现 实经济中的应用
利润在现实经济中的应用
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源泉。在现实经济中,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扩大市场份额等手段,追求更高的利润。
利润可以用于投资和创新,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企业可以将 利润用于研发、市场营销、人才培训等方面,提升企业核心 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赖单一客户等。
05
平均利润率规律
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含义
平均利润率是指社会 总资本的平均投资收 益率。
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 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 本规律之一。
它反映了社会总资本 在生产、流通等领域 的综合运作效率。
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决定因素
社会总资本的构成
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资本投入比例,决定了平均利 润率的水平。
《利润与平均利润 》ppt课件
目 录
• 利润的概念与计算 • 平均利润的形成 • 利润与平均利润的关系 • 利润最大化原则 • 平均利润率规律 • 利润与平均利润在现实经济中的应用
01
利润的概念与计算
利润的定义
01
02
03
利润定义
利润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生 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的 差额。
平均利润在现实经济中的应用
平均利润是企业经营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在现实经济 中,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生 产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利润率。
利润率平均化的一般理论
汇报人:2023-11-16contents •利润率平均化的定义与背景•利润率平均化的基本原理•利润率平均化的实践应用•利润率平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利润率平均化的政策启示与建议•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目录01利润率平均化的定义与背景定义•利润率平均化是指通过市场竞争,不同行业或部门间获取利润的水平趋于平均化的过程。
它反映了在竞争条件下,资本为获得更好投资机会而进行的转移和重新配置。
利润率平均化通常被认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和资本流动的重要机制。
•利润率平均化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体现了市场竞争的力量和资本的流动性。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资本会从低利润率的行业或部门流向高利润率的行业或部门,从而促使不同行业或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
这一过程有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和生产力水平,同时也为资本所有者提供了更好的投资机会和回报。
因此,利润率平均化对于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资本的流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与重要性•利润率平均化的概念源于古典经济学时期,当时许多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都强调了市场竞争对资源配置和资本流动的重要作用。
然而,真正将利润率平均化作为理论概念进行系统研究的是马克思。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详细论述了利润率平均化的规律和机制,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利润率平均化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02利润率平均化的基本原理利润率的概念利润率是企业赚取的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额,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利润率的计算方法是利润除以收入。
利润率的计算方法利润率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计算:(1)确定总收入;(2)确定总成本;(3)计算利润=总收入-总成本;(4)计算利润率=利润/总收入。
利润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平均利润率是指所有企业利润率的平均值。
计算公式为:平均利润率 = (总利润/总成本) x 100%。
什么是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决定因素平均利润率体现了职能资本家之间分配剩余价值的关系。
那么你对平均利润率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平均利润率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平均利润率的概述平均利润率:就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企业为了追逐高利润率以及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转移流动,导致价格和价值偏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它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利润在各部门的企业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平均利润率的取决因素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各部门利润率水平,二是利润率不同的各部门的资本量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小。
不能把平均利润率看作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单的和绝对的平均。
平均利润率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总的趋势。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平均利润率是由全社会各个产业部门不同的个别利润率,在竞争规律作用下,趋向平均化而形成的。
各个产业部门不同的利润率的形成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①剩余价值率;②资本有机构成;③资本周转速度。
假定社会上有五个不同的产业部门,各投资100万元,剩余价值率都是100%,资本周转速度都是一年一次,但资本有机构成各不相同,从而利润率也就不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因素这种高低不等的利润率必然引起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剧烈竞争。
资本家会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Ⅴ、Ⅳ、Ⅰ)抽走,竞相投入利润率高的部门(Ⅲ、Ⅱ),从而引起资本在部门之间流来流去。
通过这种资本的转移,会促使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从而市场价格发生变动。
原来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资本流入,投资激增,商品供应大量增加,出现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降,实现的利润减少,结果利润率从原来的高峰跌落下来。
相反地,原来利润率低的部门则由于资本抽走,生产缩减,商品供应量减少,出现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所实现的利润增加,结果就从低利润率回升到高利润率。
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含义
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含义
利润率是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于衡量企业在销售产品或
提供服务后所实现的盈利能力。
利润率计算公式为:利润率=(净利润/销
售收入)×100%。
其中,净利润指企业在扣除各项费用和税收后所剩余的
利润,销售收入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后所实现的收入。
利润率是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企业利润能力的高低。
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越好,利润能力越强;利润率越低,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越差,利润能力越弱。
通过利润率的计算和分析,可
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盈利能力,并可以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比较,以
评估企业的竞争力。
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中,净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净利润,它是
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后,扣除各项费用和税收后所剩余的利润。
净
利润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表现,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资金
使用效率等。
因此,净利润的增加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利润率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盈利能力,帮助企业发
现经营中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对比不
同时间段或不同企业的利润率,还可以评估企业的发展趋势和相对竞争力,从而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利润率的提高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
重要指标和目标,企业应该积极探索提高利润率的方法和途径,以实现自
身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辨析与验证
5
当代羟降何在 2018年第8期
实 际 可变 资本 减少 ;第 三 ,不变 资 本 由于 劳动 生产 力 的提 高 而 出现 价值 下 降 ;第 四 ,相 对 过 剩人 口的存 在 压低 了工 资 导致 可变 资本 减 少 ;第五 ,对 外 贸易使 不 变资 本 中 的生 产 资料 和可 变 资本 中 的生 活资 料 变 得 便 宜 ,从 而 导致 预付 资本 的减 少 。… 招 鹋
关键词 :马克思经 济学;一般 利润率 下降规律 ;资本有机构成 ;剩余价值 率 中图分类 号:FO14.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2674(2018)08—005—1】
一 、 一 般利润率趋 向下降规律 的提 出与争论
1.一 般 利润 率趋 向下 降规律 的提 出 一 般利润率趋 向下降是在马克思所处 时代 的经济学家们注意到 的一种经济现象 ,马克思在《资本 论》第三 卷 中对其 进行 了充 分 阐述 。 马克 思认 为 ,在竞 争 的 压力 下 ,资 本 家会 不 断 扩 大 固定 资本 的规模 以提 高劳 动生 产率 ,社会 资本 有机 构成 趋 向于 提高 。利 润 率 是剩 余 价值 与预 付 资本 的 比率 ,在剩 余价 值 率不 变 的条件 下 ,一 般利 润率 趋 向下 降 。马克 思指 出 :“不变 资 本 同可 变 资本 相 比的这 种逐 渐 增 加 ,就 必 然会有这样 的结果 :在剩余价值率不变或资本对劳 动的剥 削程度不 变的情况下 ,一般利润率会逐渐下 降。但是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发展 ,可变资本 同不变资本相 比,从而 同被推动的总资本相 比,会相 对减少 ,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 。”“因此 ,一般利润率 日益下降的趋势 ,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 13 益发 展在 资本 主义 生产 方式 下所 特有 的表 现 。”【1]236,237 马克思强调 ,一般利润率下降意味着相对于预付资本来说 的相对利润减少 ,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 会 的绝 对 利润减 少 。马 克思 指 出 :“利 润率 不 断下 降 的规律 ,或 者说 ,所 占有 的剩 余 劳动 同活 劳动 所推 动 的物化 劳 动 的量 相 比相对 减 少 的规 律 ,决不 排斥 这 样 的情 况 :社会 资 本 所推 动 和 所剥 削 的 劳动 的绝对 量 在 增 大 ,因而社 会资 本所 占有 的剩 余 劳 动 的绝 对 量 也 在 增 大 ;同样 也 决 不 排 斥 这样 的情 况 :单 个 资 本 家 所支配的资本支配着 日益增加 的劳动量 ,从而支配着 日益增加 的剩余 劳动量 ,甚至在它们所支配的工人 人 数并 不增 加 的时候 ,也 支配 着 日益增 加 的剩余 劳 动量 。”… 但 是 ,马克 思指 出 :“必然 有某 些起 反 作 用 的影 响在 发 生 作 用 ,来 阻挠 和抵 销 这个 一 般 规 律 的作 用 , 使它只有趋势的性质 ,因此 ,我们也就把一般利润率 的下降叫作趋 向下降 。”… 船下述因素都会阻碍一般 利润率趋向下降:第一 ,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导致剩余价值增加 ;第二 ,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之下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利润率平均化规律
利润的平均化规律及意义
1、利润的平均化规律:平均利润率规律亦称“一般利润率规律”,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一条重要基本原理,是指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各个生产部门不同的利润率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的客观必然性。
2、利润平均化的意义:投入各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条件下,因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利润率也不同。
资本家为获取高额利润,不断把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
原先利润率高的部门,因大量资本的转入,所产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率下降;而原先利润宰低的部门,却发生相反的变化。
利润平均化规律
利润平均化规律嘿,咱今儿就来唠唠利润平均化规律这个事儿。
你说这利润平均化规律啊,就好像是一群小伙伴在分糖果。
每个小伙伴都有自己的本事和优势,有的会做糖果,有的会卖糖果,有的呢有特别的渠道能拿到最好的原料。
刚开始的时候,那个会做糖果的小伙伴可能赚了好多好多钱,其他小伙伴就眼馋啦!于是乎,大家就都想去做糖果,或者想办法提高自己卖糖果的本事。
慢慢地,市场上做糖果和卖糖果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啦。
这时候呢,那些原本赚很多钱的人发现,哎呀,钱没那么好赚咯!因为大家都差不多厉害啦,利润就开始慢慢平均化了。
就好像水流一样,哪里低就往哪里流,最后整个水面就平平整整的啦。
你想想看,在咱生活中,是不是很多行业一开始特别赚钱,然后就有一堆人涌进去,最后大家赚的都差不多啦?这就是利润平均化规律在起作用呀!就好比前些年开网店,一开始那些早进去的人可真是赚得盆满钵满,可后来呢,大家都知道开网店能赚钱,都跑去开,结果呢,竞争激烈了,利润就平均化咯。
这规律可有意思了吧?它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对咱生活的影响可大着呢!比如说你想创业,你就得考虑这个规律呀。
你不能光看哪个行业现在赚钱就一头扎进去,你得想想,以后会不会大家都进来,利润就被平均化了呢?再比如说,咱找工作的时候也得想想。
有些行业可能现在工资很高,但是未来会不会因为竞争太激烈,工资就不那么高了呢?这可都得好好琢磨琢磨呀!而且啊,这利润平均化规律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没有永远的暴利行业。
就算有,那也只是暂时的。
就像一阵风,吹过去就没啦。
所以咱得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呀。
你说这规律是不是挺神奇的?它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默默地操纵着一切。
咱可得好好研究研究它,这样才能在商业的大海里稳稳地航行呀,对吧?总之呢,利润平均化规律可不是什么玄乎的东西,它就在咱身边,时时刻刻都在发挥着作用。
咱得重视它,了解它,利用它,这样才能让咱的生活和事业都越来越好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利润率非平均化
和谐社会背景下正视利润的非平均化行业的实际利润率的多少会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利润的平均化或非平均化问题,从古典经济学到当代一直都存在着分歧。
影响利润非平均化的因素,主要体现在资本的本性和各行业生产成本的不同,资本不能自由转移,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对称,市场上的需求变化的作用等方面。
和谐社会背景下应正确看待利润的非平均化趋势,了解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国情,正视差距,才能努力营造和谐环境。
[关键词] 和谐社会;利润率;非平均化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核心作用。
因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价值的追求,是诚信友爱理念的重要基础,更是激发和谐社会构建的有利因素。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吁公平正义的大背景下,怎样理解如今的贫富差距现状、怎样对待利润分配不均的社会现实、能否实现马克思的社会平均利润的美好未来?这是每一个经济学家都困惑而且又难以解决的社会现实。
一、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在早期的简单协作和工厂手工业阶段,由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低,还没有出现明确的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那时固定在每个生产部门中的生产资料很不容易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这样各个部门之间就出现了利润上的差别。
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建立起机器大工业的阶段,由于各个部门技术水平的差距,从而资本主义有机构成的差别也日益显著,这样也就导致各个部门利润率相差的悬殊。
马克思假定在食品、纺织和机械三大部门投入等量的资本,m’=100%,由本有机构成不同,导致利润率的反方向变化即各部门所获得的利润率有高有低。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等量资本不能带来等量的剩余价值,这是与资本的本性不相符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资本主义生产中,问题不仅在于,要为那个以商品形式投人流通的价值额,取出另一种形式货币形式和其他商品形式的等价值额,而且在于要为那个预付在生产中的资本,取出和任何另一个同本同样多的或者与资本的大小成比例的剩余价值和利润,而不管预付资本是用在哪个生产部门。
利润率平均化的一般理论
利润率平均化是市场经济体制下 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率提高的重要 机制之一。
利润率平均化的意义
01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利润率平均化,企业将根据其技术、管理、市场等综合因素获得相
应的利润水平,引导资源在各产业、行业和地区之间的合理流动,实现
资源的优化配置。
02
提高经济效率
利润率平均化鼓励企业通过提高管理、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手段来降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下,企业 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会努力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促进技术创新
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企业会 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推动 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利润率平均化可以激发企业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增加社会总供 给,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生产要素之间的竞争。
竞争机制通过优胜劣汰的机制, 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 本,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水平。
竞争机制还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 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质 量和竞争力,进而获得更高的利
润水平。
政策调控的作用
1
政策调控是利润率平均化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政 府可以通过经济政策、法律和行政手段等途径, 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控。
竞争程度影响成本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提高利润率。
政策法规对利润率平均化的影响
政策法规限制价格
政府可能会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来限制 企业的价格行为,从而影响企业的利 润率。
政策法规鼓励创新
政府可能会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来鼓励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从而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率。
推动产业升级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会不断进行 技术和管理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政治经济学课件-8利润与平均利润
成本价格是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平均利润则是部门间竞争导致的平均化利润。
生产价格与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
市场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可能会高于或低于生产价格。但在长期内,市场价格会 趋近于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市场供求关系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 的价格,从而影响利润的 多少。
利润的本质
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 形式,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劳动者剩 余劳动的一部分。
资本增值的体现
经济关系的反映
利润体现了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经 济关系,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 。
利润是资本增值的体现,是资本在运 动过程中带来的价值增值额。
02
平均利润的形成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
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价值减去其劳动报酬后的剩余部 分。
剩余价值率
衡量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即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资本家将剩余价值看作是其所预付资本的产物,从而将剩余价值资 本化,形成利润。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部门间竞争
利润率水平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
当市场供大于求时,利润率水平下降;反之,则 上升。
利润率水平受企业竞争状况影响
竞争激烈时,企业为保持市场份额可能采取降价 策略,导致利润率下降。
3
利润率水平受行业周期性影响
行业周期性波动可能导致企业利润率水平波动。
影响利润率变动的因素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上升会导致企业 利润空间压缩,进而影响 利润率。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的价值不再直接表现为货币,而是表现为生产价格,即成本价 格与平均利润之和。
简述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
简述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
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它反映出企业在有限条件下取得的收益。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活跃,企业的利润率也在不断下降。
下面就讨论一下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
首先,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业企业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导致企业收益减少,从而导致利润率下降。
其次,通货膨胀也会导致利润率下降。
通货膨胀会导致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企业花费的成本也会增加,从而导致在有限的收入情况下,企业利润率下降。
此外,还有税收增加与政府政策变动也会影响企业利润率。
企业税收占收入的比例不断增加,企业利润率自然会降低,而政府政策变动也会造成许多企业收益减少,从而影响企业利润率的变化。
而经营管理能力也会对企业利润率产生影响。
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管理得当,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目标,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的收益,使利润率不断提高。
最后,技术创新对企业利润率也有重要影响。
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有助于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可以显著提高企业收入,使利润率稳步上升。
综上所述,利润率下降趋势影响因素较多,但无论是市场竞争环境、通货膨胀、政府政策变动或是经营管理能力、技术创新等,都非
常重要。
只有正确理解这些因素,找准各自的优势,使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调整企业的内部结构,稳定利润,使企业保持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
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
平均利润率是企业利润与资本投入的比率,它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效率水平。
在经济领域内,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普遍的趋势,即平均利润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
这种下降规律可以从多个方面解释。
首先,技术进步是导致平均利润率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和创新,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成本下降,从而导致企业利润率的下降。
新技术的引入可以使企业生产更多的产品或提供更好的服务,但同时也会使市场上的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空间的进一步挤压。
其次,市场竞争的加剧也是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随着市场的全球化和
自由化程度的加深,企业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对手。
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难以保持高利润率,因为他们不得不降低价格以吸引顾客,进而降低了利润水平。
此外,资本过剩也会导致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当市场上的投资项目过多时,资
本供给超过需求。
过剩的资本会降低投资回报率,从而导致企业的利润率下降。
相应的,企业为了提高利润率,可能会削减投资或者增加债务,但这在长期来看并不能解决问题。
最后,人工成本的增加也是导致平均利润率下降的一个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
和工人的工资水平提高,企业的人工成本不断上涨。
高额的人工成本会压缩利润空间,使得企业的利润率下降。
总之,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规律。
技术进步、市场
竞争的加剧、资本过剩和人工成本的增加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创新经营模式,降低成本,以保持盈利能力。
利润平均化的趋势
利润平均化的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
利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前景。
然而,利润的波动性往往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企业常常希望能够实现利润的平均化。
利润平均化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使得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实现的利润能够趋于稳定,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持相对平稳的水平。
利润平均化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稳定性,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利润平均化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来实现。
在当今经济环境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高效的管理能力。
好的管理能力可以使企业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行情的波动,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从而实现利润的平均化。
其次,利润平均化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实现。
不同行业的利润水平往往存在差异,某些行业可能在某个时期表现良好,而在另一个时期表现较差。
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自身所处的产业结构,选择具备更为稳定利润的行业,以实现利润的平均化。
同时,企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产业之间的联合开展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进一步实现利润的平均化。
再次,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营销的手段来实现利润的平均化。
市场营销是企业实现利润最直接的手段之一,通过市场营销手段的运用,企业可以调整产品的定价、销售策略和市场推广活动等,以实现销售收入的稳定增长,从而实现利润平均化的目标。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来实现利润的平均化。
优质的产品往往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青睐,从而提高销售额和利润水平。
同时,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实现利润的平均化。
总结起来,利润平均化是企业为了稳定经营和提高竞争力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策略的总称。
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等手段,实现利润的平均化。
利润率非平均化
作者: 郑志国
作者机构: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53
出版物刊名: 当代经济研究
页码: 45-49页
主题词: 利润率;行业;平均;资本;因素;部门;抵消;普遍;规律;实际
摘要:利润率非平均化是指各行业或部门的利润率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差异,它是同利润率平均化相反的一种趋势。
各行业的利润率受多种作用方向不同的因素影响,有些因素引起利润率平均化,还有些因素引起利润率非平均化。
这两类因素的作用方向相反,部分地相互抵消,但引起利润率非平均化的因素作用更强,使得各行业的实际利润率并不平均。
而且利润率不平均是经常的、长期的,平均则是偶然的、暂时的。
等量资本通常并不能获得等量利润,即使某些时期某些行业的等量资本可以获得等量利润,也不能证明这是一种普遍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须正确理解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利润率非平均化”质疑陈俊明(泉州师范学院经济研究所,福建 泉州 362021)摘要:《资本论》中利润率平均化理论是对自由资本主义较高阶段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资本运动发展相互关系的客观反映,是马克思创立的、在《资本论》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重要科学理论之一。
“利润率非平均化”一文对它质疑的根据和理由是不成立的。
“利润率非平均化”一文中所列的统计资料不足以证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利润率非平均化这一观点。
本文对“利润率非平均化”一文中提出的五大决定非平均化因素予以批驳。
关键词:利润率平均化;客观规律;质疑非平均化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5)05-0028-05 《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登载了一篇论文:《利润率非平均化》(以下简称《非平均化》),立论非同寻常而大胆。
该文认为,马克思论证的利润率平均化只是“偶然的、暂时的”现象,利润率非平均化才是“常态”。
如果真是这样,马克思关于利润率平均化及与此紧密相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就不能成立、其结论和论证就不是科学、就要被推翻。
问题如此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不能不认真对待。
但是在仔细阅读《非平均化》后,却觉得它的立论和论证都不能成立,既误解了马克思的原意,又不能证明自己的“非平均化”论点。
一、对《非平均化》的质疑 《非平均化》一文根据日本人宫崎犀一编辑整理的材料,即19世纪前期至20世纪初英国有代表性的行业棉纺织业和毛纺织业的利润率,说明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并没有平均化,两者的“利润率差异是逐步扩大的”。
该文认为:有些因素引起利润率平均化,还有些因素引起利润率的非平均化。
这两类因素的作用相反,部分地相互抵消;其中引起非平均化的因素作用更强。
据此,它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的“利润率平均化理论”以及“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理论提出质疑。
到底是马克思的理论科学,还是《非平均化》正确呢?仔细研读后,不难发现,《非平均化》的论证是不科学的,其质疑是不成立的:首先,《非平均化》对所据统计资料的可靠性没有进行必要的论证。
即使不考虑提供资料的这个日本人的立场、基本观点及学术品格,至少也应该对他所列举的材料要有所分析,说明它是可靠的。
但是,《非平均化》却没有相关的说明,所以这样的材料是没有说服力的,这样论证是不符合学术规范的。
再来看看表1的数据,棉纺织业是每两年(隔三年)的数据,毛纺织业是每四年(连续)的数据。
从1819年到1826年,英国棉纺织业的利润率都在44.2%以上。
众所周知,恰好在1825年,世界经济史上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了,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打击是极其沉重的,但是从这份统计资料来看,当时英国的棉纺织业、毛纺织业不仅没有受影响,而且有更高的利润率:棉纺织业高达45.9%, 收稿日期:2005-03-14作者简介:陈俊明(1947- ),男,福建泉州人,经济学博士,泉州师范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理论经济学。
82 《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比危机之前还要高出1.7个百分点,而毛纺织业也仍有高达27.4%的利润率,似乎这两个行业一点都不受这次危机的影响。
这不是十分奇怪吗?这种数据的真实性不是很值得怀疑吗?《非平均化》以此为证据,却没有想到要论证它的可靠性、真实性,对日本人的数据不用分析就采纳了,就成了推翻马克思理论的重磅炸弹,这样论定如何能站得住脚?再者,《非平均化》认为:马克思是接受了古典学派对不发达市场经济的观察和思考而形成的观点,好象他没有经过实证的研究。
《非平均化》既然立意要推翻马克思的这一理论,起码也要分析《资本论》第三卷相关论述有什么“错误”或“不足”,但文中对此却一点也没有涉及,这显然不是真诚科学研究的态度。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治学研究是极其严谨的,如果真有如表1所涉及的1819—1876年的统计资料,他在大英博物馆里一定会注意的。
我们知道,他就是根据统计资料发现有绝对地租的存在,并在理论上论证它。
而绝对地租的论证又是以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的,级差地租是农业资本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它以利润率的平均化为前提。
马克思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无可置疑的,他的科学良心绝不会让他只注意一种统计资料而有意回避另一种意思相反的统计资料。
何况利润率平均化的情况在斯密的时代就已经初见端倪了,是长期的现象。
其次,《非平均化》表1所列举的两个行业都是纺织产业,都是有机构成比较低而且相近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其表2所列举的19世纪下半叶美国土地资本收益率和牲畜收益率差异,其生产都与土地相关,在理论上完全可以归属于同一产业部门,而与重化工业那种有机构成较高的、资本密集型的行业相区别。
用这种“例证”并不能推翻马克思利润率平均化理论。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利润率平均化理论涉及的只是有机构成不同的产业部门,只要认真阅读《资本论》第三卷第八、九、十章,就必然会这样理解。
所以,《非平均化》用同一部门的两个“行业”利润率的“非平均化”来质疑马克思的资本利润率平均化理论,既文不对题,也表明它不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利润率平均化理论。
实际上,马克思从来都认为同一部门的各个资本有不同的利润率。
马克思在论证利润率平均化的时候,就说过各个部门中都有一种“占统治地位的利润率”①,可见还有许多非“占统治地位”的利润率存在。
他在评论李嘉图地租理论的时候还说:“在同一生产领域内,对同一种类的资本,因而也对农业资本,不是有两种,而是有许多很不相同的利润率,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
……在每个特殊生产部门不仅有两种利润率,而且有许多利润率”②。
显然,《非平均化》所说的“非平均化”,实际上是马克思早已说明的。
它不了解马克思有两种并不矛盾的论断,却将它们对立起来。
再次,《非平均化》表3所列举的,即美国耐用品工业和非耐用品工业的资产利润率差异,如果撇开统计是否准确的问题不说,它所能表达的只是1950年—1985年的情况,这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有巨大的差别,两者相差一个世纪,不仅自由竞争已经为垄断所代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且生产的技术条件、市场条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马克思研究的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他论证利润率平均化有两个重要条件: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第一个条件的前提是“消除了自然垄断以外的一切垄断”,第二个条件的前提是:废除了一切妨碍工人流动的法律。
③但是,二十世纪中后叶的垄断却必然影响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它对利润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而不同部门的垄断程度并不尽相同,对利润率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非平均化》完全撇开这种重大变化,没有分析不同行业垄断程度,笼统地用抽象的数字来说明具体的问题,将马克思的研究对象与当代垄断资本的运动混为一谈,这显然是非历史的,非辩证的。
而且,它把马克思的理论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将错误强加于马克思,本身就是完全错误的。
续次,《非平均化》分析的五个决定因素,也不能否定“利润率平均化”:其一是企业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因和行为,不会满足于平均利润。
这样用主观的“动因”来说明利润率的大小,来否定利润率的平均化趋势,本身就是有毛病的。
什么才是“最大化”?难道有不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家吗?追求超额利润是普遍、长期存在的,但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超额利润却不能普遍、长期存在。
固然,个别企业的行为各有不同,但马克思已经看到并据此说明同一部门有不同的利润率。
所以,《非平均化》这样论证是将企业利润率和部门利润率混为一谈。
即使不说它是偷换概念,至少也是混淆概念,并用混淆的概念来质疑科学的概念。
其二是行业劳动质量、效率和成本的差异。
这92 《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在现实过程中当然是存在的,正因为这样,才会有超额利润的发生,但这不是马克思忽略的问题,而是他充分意识到并有相应论述的,但这是比较具体的问题,不属于这里的研究。
必须看到,他考察的总是平均的、正常的、大量的情况,也就是说,利润率平均化的论述是相对抽象的,因此不能在这样的研究场合直接联系比较具体的、个别的情况。
用个别的具体情况否定一般规定的存在,说明《非平均化》不理解马克思的科学方法。
其三是资本转移的障碍,即行业内部的竞争或垄断都会为资本流动设置障碍,甚至国家干预也会造成资本转移的困难。
《非平均化》可能不知道,马克思论述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时候还不存在着后来才有的垄断、国家干预这类情况,从理论发展的意义看,当时的理论是将这些情况撇开的,而行业内部的具体的竞争也是被舍象的。
至于资本转移的困难,马克思是注意的,他说:价格“单是上下波动,如果不超过平均程度,不采取异常的形式,就不足以引起资本的转移,何况固定资本还会给资本的转移带来困难。
”④显然,马克思并没有忽视这种障碍。
但是,这种障碍并不能全面长期地阻碍资本趋利避亏的流动,充其量只是延缓其流动,何况还有信用制度的中介作用。
⑤其四是实现利润率平均化需要有完全信息。
众所周知,信息不完全必然带来风险,在《非平均化》看来,利润率平均化必然是没有风险的。
不知这种论断的根据是什么?《非平均化》并没有说明。
在任何时候、场合,任何投资者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都是有风险的。
任何新的投资都要冒一定的风险,资本转移亦然。
从一个行业转移到另一个行业,对后者来说,就是新的投资,当然要冒风险。
如果要等到有完全的信息才有新的投资,才有资本的转移,那么,世界上恐怕就没有投资了,也不会有资本的流动了。
所以,用没有完全信息来否认资本流动,从而否认利润率平均化,是大前提错误,结论也必然是错误的。
其五是需求变化的作用,《非平均化》认为,利润率平均化是以需求不发生变化为前提的。
这就是个更大的误解了,是把需求和社会需要混为一谈。
马克思在第三卷第十章专门分析了需求,说明它有很大的伸缩性和变动性。
但是,他认为:“市场上出现的对商品的需要,即需求,和实际的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数量上的差别。
”前者是经常变化的,后者则是比较稳定的。
各种社会需要之间形成一定的比例,它决定着各个社会生产部门的比例,所以它在比较长的时期内是相对不变的。
在那里,马克思曾考察过社会需要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变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⑥《非平均化》不能区分需求和社会需要,当然会产生误解。
经常变动的市场需求只影响商品价格对价值的偏离,而相对稳定的社会需要一旦因生产力的较大发展而发生变动,就要引起不同部门利润率的平均化。
为了给马克思留点面子,《非平均化》也说利润率平均化还是有的,只不过是暂时的、偶然的,而非平均化则是经常的、长期的,是常态。
“平均化”使得“非平均化”造成的差距不会太大。
但是,它却没有说明,是什么原因或条件决定“平均化”是暂时的、偶然的。
在该文看来,马克思既完全忽视常态的“非平均化”,反而用很大的篇幅来研究暂时的、偶然的现象,又没有根据地以“平均化”来研究剩余价值在各个资本集团之间的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