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合集下载

请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请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请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
2、前运算阶段(前运思期,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思期,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思期,11-16岁)。

特色:
1、发展顺序维持不变,但具备个别差异。

2、具有普遍性(不具文化特别性)。

3、倚赖心智发展,但可以普遍化为其它功能。

4、各发展阶段都是在逻辑上有组织的整体。

5、各阶段的顺序就是自然的阶层(所有顺利发展的阶段都会存有前面阶段的元素参予合作,但后一阶段较之前面的阶段,更加相同,而且更加统整)。

6、每个阶段,在思考模式上会表现出质的不同,而不仅仅是量的差异。

实际应用领域
父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皮亚杰的理论来支持孩子的成长。

教师也可以使用皮亚杰的理论来帮助他们的学生。

例如,最近的研究表明,同年级和同龄的孩子在衡量基本加法和减法准确性的任务上表现不同。

处在心智发展的前运算和具体内容运算水平的儿童继续执行算术运算(例如乘法和加法)的准确性相近;然而,在具体操作层面的孩子已经能以更高的精度顺利完成乘法和加法问题。

教师可以采用 piaget 的理论,通过与学生和学生家长探讨教学大纲,介绍班上每个孩子在每个科目上的立场。

一个人的认知成长阶段与另一个人不同。

认知发展或思维是一个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积极过程。

智力进步的发生是因为每个年龄和发展时期的人们都在寻找认知平衡。

要实现这种平衡,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已有想法的视角来理解新体验。

婴儿了解到可以用与熟识的物体相同的方式捕捉崭新物体,而成年人则将当天的头条新闻表述为他们现有世界观的证据。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3.顺应
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顺应使图式得到质的改变。
同化表明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顺应表明主体得到改造的过程。通过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知识,不断形成和发展新的认知结构。
4.平衡
是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是主体的主动发展趋向。皮亚杰认为,儿童一生下来就是环境的主动探索者,他们通过对客体的操作,积极地建构新知识,通过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达到符合环境要求的动态平衡状态。皮亚杰认为主体与环境的平衡是适应的实质。
(2)能够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
(1)自我中心主义。儿童缺乏观点采择能力,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
(2)思维的不可逆性。
(3)缺乏守恒。守恒是指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所掌握的概念并不因某些非本质特征的改变而改变。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认识不到在事物的表面特征发生某些改变时,其本质特征并不发生变化。不能守恒是前运算阶段儿童的重要特征。
二、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1.成熟——指的是有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成熟。成熟的作用是给儿童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和必要条件。
2.经验
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指社会互动和社会传递,主要是指他人与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教育的影响作用。其中,儿童自身的主动性是其获得社会经验的重要前提。
3.具体运算阶段(6、7岁一11、12岁)
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
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思维特点如下:
(l)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 皮亚杰—Fra bibliotek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及建构主义概述

认知发展理论及建构主义概述
同化:以现有的图式来理解环境事件的行为。 顺应: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3.自我调节 平衡化涉及评价当前的理解是否能对经验做出很好的解释,并 使参与理解这些经验的同化与顺应能保持某种适当的平衡。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第五章 认知发展理论及建构主义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一、皮亚杰学派的理论
Jean Piaget, 1896-1980
皮亚杰,瑞士著名心理 学家和哲学家,20世纪 杰出的心理学家,于20 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 生认识论,形成了其独 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 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 极影响。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一)皮亚杰的智力观
智慧行为是生物体本身在现存条件下能够产生的最适合于其生 存的行为。智力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由于环境总是在不 断变化着的,因而智力也必然在变化着,儿童的智力也正是个 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伴随着生物性状的发展与成熟及自 身经验的增长,在适应中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
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根据具体的、 可感知的事物进行逻辑推理,前运算阶段的几种心理上 的限制已不复存在。守恒、序列化、分类是这个阶段的 主要特征。 守恒是儿童理解客体的数量与其摆放和物理外表无关。 序列化是一种能使儿童按递增或递减排列客体的运算 分类:分类是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放置在一起 的心理运算。
5.发展阶段的特点
①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 具有普通性。

教资第五章身心发展理论

教资第五章身心发展理论

教资第五章身心发展理论身心发展是教育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探讨了人的身体和心理在教育过程中的发展和影响。

在教资考试中,第五章关于身心发展理论的考查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介绍教资第五章身心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

一、身体发展身体发展是指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生理、运动、感觉等方面的发展。

在教育学中,身体发展被看作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础。

根据教资考试的要求,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与身体发展相关的理论。

1. 高尔德纳的多重智能理论多重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包括言语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触智能等多个方面。

在教育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身体发展。

2. 幼儿身体发展的发展阶段儿童身体发展的发展阶段主要包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感知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1-3岁的阶段,幼儿的运动能力逐渐提高,可以站立、行走和跑步;在3-6岁的阶段,幼儿的感知能力逐渐增强,可以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来感知周围环境。

3.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教育是培养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和保持身体健康的教育形式。

在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且通过体育锻炼等方式,促进学生身体发展。

二、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人的思维、情感、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心理发展理论是教资考试中重要的考点,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与心理发展相关的理论。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人的认知能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比如,在儿童的运算阶段,他们往往通过操作对象来理解数学问题,在形象阶段,他们往往通过感知和运动来获取知识。

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在社会交往和文化环境中进行的。

在教育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3.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提出了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和社会能力在不同的生活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挑战。

第五章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

第五章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

3.思维的机制
• 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 应。适应包括两个过程:
• (1)同化。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 格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同化是格式的量变)
• (2)顺应。指内部格式改变,以适应现实。 (顺应是格式的质变)
• 平衡,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 态。这种状态是暂时的,而不是绝对的。
• 象征性游戏:如儿童用小棒当“枪”, 纸片当“菜”。
• 没有形成类概念,分不清个别与一般, 不会作出合乎逻辑的推理。
(2)直觉思维阶段(4-7岁)
• 思维直接受知觉到的事物的显著特征所左右。 • 两个特点: • 1. 还没有形成“守恒”。( “守恒”实验研
究发现,数目守恒6-7岁,物资守恒和长度守 恒7-8岁,面积守恒8-9岁,体积守恒12 岁。)
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
• 贡献
(一)确认儿童心智成长的内发性与主动性 (二)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普遍性 (三)确认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成长速度不一
• 批评
• (一)重知识认知而忽视社会行为发展 (二)发展先于学习的观点较少教育价值 (三)各年龄组实际发展水平与理论不符
关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争论
• 一、任务难度的适当性 • 二、儿童的认知发展可否被加速 • 三、关于认知发展阶段性的理论
第二节 信息加工理论的认知发展观
一、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观点
• 信息加工理论反对抽象概念 • 信息加工理论同意皮亚杰的观点,认为儿童是
主动的、探索的,但他们没有提出统一的、独 立的认知发展学说,相反,从注意、记忆、分 类能力到复杂的问题解决,他们考察了思维的 不同侧面。 • 信息加工理论用像计算机一样的流程图来描绘 人类认知系统。反对用同化和顺应这样的抽象 概念描述儿童的思维。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就像是一部儿童成长的百科全书,里面充满了对小朋友们好奇心的解答。

这个理论,就像是在给小朋友们的心里种下一颗颗知识的种子,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地开花结果。

皮亚杰的理论告诉我们,孩子们的认知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

就像是一个孩子从学走路开始,到学会骑自行车,再到学会开车,每一步都是他们认知能力的一次飞跃。

而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探险,让孩子们在不断的尝试和失败中,逐渐地建立起对世界的认识。

皮亚杰还提出了“图式”的概念,这是孩子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

就像是一个孩子看到一棵树,他会用他的认知图式去解释这棵树是什么,为什么它会长出树叶,为什么会有花等等。

而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给孩子们的大脑装上了一台神奇的望远镜,让他们能够看得更远,看得更深。

皮亚杰的理论还告诉我们,孩子们的认知过程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就像是一个孩子在玩积木,他会主动地去思考如何让积木变成城堡,而不是等着别人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而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给孩子们的大脑装上了一台神奇的电脑,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

皮亚杰的理论,就像是一本生动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认知过程,更好地引导他们的成长。

就像是一个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她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能力,选择合适的书籍和活动,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认知世界的神秘大门。

它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神奇的世界吧!。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一、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schema,在他后期著作中用scheme一词)。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我们可以把图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在皮亚杰看来,图式可以说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和平衡。

1.同化(assimilation)同化原本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它是指有机体把外部要素整合进自己结构中去的过程。

在认知发展理论中,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

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物吸收一样。

所以,在皮亚杰看来,心理同生理一样,也有吸收外界刺激并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的过程。

所不同的只是涉及的变化不是生理性的,而是机能性的。

随着个体认知的发展,同化经历下列三种形式:⑴再现性同化,即基于儿童对出现的某一刺激作出相同的重复反应;⑵再认性同化,即基于儿童辨别物体之间差异借以作出不同反应的能力。

它在再生性同化基础上出现并有助于向更复杂的同化形式发展;⑶概括性同化,即基于儿童知觉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并把它们归于不同类别的能力。

2.顺化(accommodation)顺化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顺化是与同化伴随而行的。

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化的过程。

可见就本质而言,同化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顺化主要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显然,从整体而言,如果只有同化而没有顺化,那就谈不上发展。

尽管同化作用在保证图式的连续性和把新的要素整合到这些图式中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同化如果没有它的对立面──顺化的存在,它本身也不能单独存在。

换言之,不存在纯粹的同化。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Piaget’sTheoryonDevelopmentofMoralCagnition)儿童的道德认知主要指儿童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它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形成三个方面。

J·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以展的心理学家。

他在1932年出版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是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里程碑。

一、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课题中采用了独创的临床研究法(谈话法)。

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向儿童提出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然后分析儿童所作的回答,尤其是错误的回答,从中长出规律性的东西。

皮亚杰认为,道德是由种种规则体系构成的,道德的实质或者说成熟的道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儿童对人类关系中平等、互惠的关心,这是公道的基础。

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儿童的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

因此,皮亚杰着重从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研究儿童道德的开始和发展规律。

皮亚杰与他的同事分别同大约20名4~12,13岁不同年龄儿童一道玩弹子游戏,或观察两个儿童比赛打弹子游戏,研究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意识、理解和使用情况。

皮亚杰认为儿童对规则的认识存在着三个主要的年龄阶段:第一阶段,规则还不是遵守义务的运动规则。

儿童常常把自己认定的规则与成人教给的社会规则混在一起。

第二阶段,规则是以片面的尊重为基础的强制性规则。

儿童认为规则是外加的、绝对不能变的东西。

例如年幼儿童与大年龄儿童一起玩时,并不了解为什么要有规则,只是因为大年龄儿童要强迫他们遵守。

第三阶段,规则是彼此商订的、可变的。

这时儿童不再把规则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认为游戏中最重要的是维护双方对等的原则,具体的规则是儿童们自己商订的,因此也是可变的,关键是要使它合理,一旦确定了规则,参加游戏的人就有义务遵守它。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1.⽪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个体在从出⽣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此阶段⼉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其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形成图⽰。

⼿的抓取和嘴的吸吮使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段。

这⼀时期,⼉童的认知能⼒也是逐渐发展的,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

本阶段⼉童还不能使⽤语⾔和抽象符号来命名事物。

(2)前运算阶段(2-7岁) ⼉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在这⼀阶段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由于语⾔的发展,使得⼉童的表象⽇益丰富,认知活动不局限于感知活动,但此阶段思维仍受具体知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

此阶段⼉童的⼼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还不能很好的把⾃⼰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

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不可逆性、刻版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此阶段⼉童的认知结构已发⽣了重组和改善,具有了抽象的概念,能够进⾏逻辑推理。

其标志是出现¡°守恒¡±的概念,能运⽤表象进⾏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但此阶段⼉童的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持,因此,这⼀阶段⼉童应多做事实性的技能性的训练。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出现逻辑思维 此阶段⼉童的思维已经超越来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形式运算阶段(⼜称命题运算阶段)。

本阶段⼉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逻辑推理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

此阶段⼉童不再刻板的恪守规则,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拒绝规则。

以上四个阶段与阶段之间不是简单的量的差异,⽽存在质的差异。

前⼀阶段的⾏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阶段,⽽且不能互换。

每⼀⾏为模式源于前⼀阶段的结构,由前⼀阶段的结构引出后阶段的结构。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阶段性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每 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发展任务 。
建构性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儿童主动建构 知识的过程,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 和经验积累,儿童逐渐形成和发展自 己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
不平衡性
个体在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发展 速度和水平存在差异,有些阶段发展 较快,有些阶段发展较慢。
皮亚杰的主要贡献和成就
01
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 理论,这一理论对心理 学和教育学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02
他的理论强调了儿童认 知发展的阶段性和过程 ,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 重要的指导。
03
皮亚杰还对儿童智力发 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 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和观点。
04
他的著作和论文被广泛 引用,成为学术界的重 要参考文献。
指导教育实践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教育实践提 供了指导,帮助教师了解儿童的认知 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 学活动。
在前操作阶段,儿童通过想象和直观 思维来探索世界,有助于培养其想象 力和创造力。
05 具体操作阶段
具体操作阶段的特点
感知运动阶段
儿童通过感觉和运动活动来了解世界,主要 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获得对世界的认知。
社会性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受到社会文化环 境的影响,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 交流来促进认知发展。
03 感知运动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的特点
01
02
03
04
无语言和抽象思维
此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和运 动来认识世界,尚不具备语言
和抽象思维能力。
重复和模仿
儿童通过重复和模仿来学习和 巩固新的知识。
物体恒存性
儿童开始认识到即使物体不在 视线范围内,它仍然存在。

儿发心第5章 儿童认知-皮亚杰(韩宏莉201208)

儿发心第5章 儿童认知-皮亚杰(韩宏莉201208)

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他认为:儿童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
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
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
认识起源于动作,认识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
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实现的。
用。
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 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A “B更大” (不守恒)
B
问儿童: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一样大” (守恒)
重量守恒(9~10岁)
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 变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A 两块叠在一起
B 两块分放两边
问儿童: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
“三座山”实验 ---自我中心
“三座山”实验---自我中心思维
指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整个世界,不
知道可以变换角度或者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 观点。
实验者从A、B、C、D 四个角度拍摄照片。孩 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 A 给他看拍摄照片,要求 其挑选出对面位置上的 人所看到的是哪张照片。
B
C D
第二个成就:“客体永久性”概念确立:当物体从 婴儿的视野中消失时,他知道这并非是客体不存在了, 而是被藏在了某个地方。 在六个月以前,婴儿对物体的的认知是,看不见的 东西是不存在的。球滚入床下,因目不能见,他就认 为球不存在了。接近二岁的幼儿就会知道球仍在床下, 只是眼睛看不见而已。
18-24个月:已能充分理解客体永久性
通过可逆性体现:守恒实验 通过互反性体现:A>B意味着B<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我们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常考知识点,这部分知识点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察,多为理解类题目,需要结合认知发展理论理解个体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基本特点,然后结合对应的例子进一步理解其特点。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促进社会公正
皮亚杰的理论强调认知发 展对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性 ,这一观点对促进社会公 正产生了积极影响。
提高社会意识
皮亚杰的理论使得人们更 加关注儿童认知发展,从 而提高了社会对儿童发展 的意识。
05
皮亚杰理论的批评与反批评
主要批评
过于强调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
皮亚杰理论强调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但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环境下的儿童发展速度可能存在差异。
详细描述
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通过形象和具体的思维来理解和解决问题,他们的思 维方式常常是自我中心的,难以考虑他人的观点和情感。
具体操作阶段
总结词
这一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中级阶段,儿童开始具备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
详细描述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够理解和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他们开始理解逻辑概念 ,如类、关系和顺序等,但仍需要具体的事物支持。
形式操作阶段
总结词
这一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儿童开始具备高级的 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详细描述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够进行高级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 ,他们能够理解和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不再需要具体的事 物支持,可以进行假设和推理。
04
皮亚杰理论的影响
对心理学的影响
促进心理学发展
皮亚杰的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 研究为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提
生平事迹
皮亚杰于1896年出生于瑞士, 后在巴黎接受高等教育。
他的研究生涯始于1918年,当 时他对儿童心理学产生了浓厚
的兴趣。
在20世纪20年代,皮亚杰开始 进行大量的实验和研究,揭示 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理论的特点和局限性
特点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 它强调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 的特征和发展任务。其次,它强调儿童在与环境的交 互作用中主动构建认知,而非被动接受信息。最后, 它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一阶段 的发展依赖于前一阶段的发展。
局限性
然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 先,尽管他强调儿童的主动性和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但对儿童如何具体操作和解决问题缺乏详细的描述。 其次,他的理论主要基于对法语的儿童的观察和研究 ,可能存在文化背景的局限性。最后,他的理论难以 进行实证研究,也难以用具体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儿童 的认知发展阶段。
架。
家庭教育
皮亚杰的理论对家庭教育具有指 导意义,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 子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其健康 成长。
政策制定
皮亚杰的理论在政策制定中也发挥 了重要作用,为制定有关儿童教育 和成长的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04
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批评和反思
理论缺乏实证支持
皮亚杰的理论是基于他的观察和推断,缺乏实证研究支持 。虽然他的理论在心理学界得到了广泛接受,但后来的研 究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修正和扩展,使其更加符合实证 研究结果。
THANK YOU.
在这个阶段,儿童具备高级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能够运 用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知识、技 能和策略来解决问题,展现出高度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03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应用
在教育中的应用
指导教学实践
皮亚杰的理论为教育工作者提 供了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 点,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教学
策略。
对教育实践的启示和影响
要点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研究发端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可以说是儿童发展理论中最重要也是最有争议的理论。

皮亚杰本人也一直是过去几十年中儿童发展领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从理论内容的广延性和对实际研究的启发性来看,皮亚杰构建的整个学说“发生认识论”在认知发展领域的地位是不可替代(一)建构主义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部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为了说明这种内部的心理结构是如何变化的,皮亚杰首先引出了图式(schema)的概念。

所谓图式,在皮亚杰看来就是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

最初的图式来源于先天的遗传,表现为一些简单的反射,如握拳反射、吸吮反射等。

为了应付周围的世界,个体逐渐地丰富和完善着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了一系列的图式。

同时皮亚杰认为图式的变化是通过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两个过程完成的。

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也就是说,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

顺应就是同化性的结构受到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即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的刺激情境时,有机体就会对自身图式作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的情境。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的发展。

(二)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智力发展可以分为具有不同的质的四个主要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见表2-2)。

在皮亚杰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在同一年龄完成相同的阶段。

但是,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顺序是一致的,前一阶段总是达到后一阶段的前提。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理论需要重点准备的部分。

一般来说多以多选题和单选题的题型呈现。

在本文中,将结合常见的考题,带领大家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

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感知运动阶段,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

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

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进入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能运用言语或较为抽象的符号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

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

这一阶段儿童在思维方面存在自我中心的特点,认为别人眼中的世界和他所看到的一样,以为世界是为他而存在的,一切都围绕着他转。

自我中心主义在儿童的言语中也存在。

即使没有一个人听,年龄小的儿童也高兴地描述着他正在做什么。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儿童独处的时候,甚至更多的发生在儿童群体中,每个儿童都热情地说着,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真实的相互作用或者交谈,皮亚杰称之为集体的独白。

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出现了显著的认知发展。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完整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实例

(完整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实例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实例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发端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有关研究。

一.认知发展的实质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的实质是适应,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其中,图式:是指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个体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的刺激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顺应:是指儿童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通过顺应个体的认知能力达到新水平;平衡:指同化和顺应间的均衡。

同化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顺应是图式发生质变的过程。

举例说明:比如给床边放一个玩具,当小孩看到时会伸手去抓它,多次之后最终拿到玩具。

这就是同化的过程;然而如果将玩具放入靠近床中心的位置,这时小孩看到时仍然会用手去抓(即使他原有的认知结构),但多次抓取之后他未能拿到玩具,这时他发现把床单拽着抖动时玩具会往床边动(即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这时他便拿到了玩具。

这就是顺应的过程。

过后他就会想当玩具在床边时,我只需伸手去抓就可得到,而当玩具在床中间时就需通过抖动床单来获得,这时便建立起同化—顺应之间的平衡。

二.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2.练习与习得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

3.社会性经验: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

4.平衡化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

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三: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将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阶段。

即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

语言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

特点:(1)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2)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客体永恒性就是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依然能够认识到事物是存在的。

举例说明:爸爸离开了,没有获得客体永恒性的儿童,不能认识到爸爸依然存在,以为爸爸从此消失,不会有找的行为;获得客体永恒性的儿童能够认识到爸爸是存在的,就会去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觉思维阶段(the intuitive)
• 学会了正确地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并 不总是使用逻辑的方法。他们的思 维常常是直觉的、自我中心的、感 知的以及常常伴随有分类上的错误。
• 学前儿童的自我中心 :思维和言语 常常是自我中心的。儿童并没有认 识到其他人具有不同的视角,或具 有某种不同的观点。
三山实验
第五章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简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的阶段发展理论 对皮亚杰思维理论的简评
皮亚杰简介
•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巨匠——皮亚杰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年8 月9日-1980年9 月16日),瑞士 心理学家(法籍), 他的认知发 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
➢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博士学位 ➢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 ➢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先后当选为瑞 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 ➢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
儿童认知发展的机制
✓思维的本质就是一种适应(adaptation)
✓适应,指的是个体的认知结构或图式因环境 限制而主动改变的心理历程。 ✓同化——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新信息 适应现有图式)。 ✓顺应——现有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改 变现有图式或创造新图式来适应新信息)。
儿童认知发展的机制
✓同化和顺应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是认知发 展缺一不可的。
儿童认知发展的实质
“相互作用论”
✓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的思维是主体对客体的动作, 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知识的本质不在于主体或客体的任一方,而是 这二者彼此相结合产生的。 ✓儿童能够主动地回应呈于感官之前的各种信息, 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复制,而是积极选择和解释环 境信息,使之与自己已有的心理框架相一致。
儿童认知发展的实质
✓思维的结构就是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动作和 概念的组织(organize)。组织的内容是动 作的或概念的,而组织的结果就是结构 (structure)。
✓皮亚杰将认知结构组织的最基本单元称为是 图式(scheme)
✓“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 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 或概括”。
• 婴儿通过协调感觉经验与身体的肌肉 运动,来建构对世界的理解
• 突出特点:智力表现在动作中 • 感知运动阶段又可以分成六个小阶段
感知运动发展阶段
第一分阶段(出生——1个月):反射练习期 主要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外界环境,并通过反射
练习使先天的反射结构更加巩固。
第二分阶段(1——4、4.5月):初级循环反应
前运算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前概念阶段(24);直觉思维阶段(4-7)
前概念阶段
• 儿童能够运用符号来表征事物。 • 儿童的概念并不像成人的概念那样表达
完善,富于逻辑,因此称作前概念,这些 前概念的局限使得儿童不能区分同一种 类的不同个体。 • 泛灵论(万物有灵论)
• 泛灵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有时候将没有生命的 物体看成是有生命的,而且还赋予它们很逼真的 一些特征,这种现象叫做泛灵论。
• PK:今天太阳高兴吗? • 克里斯汀:不高兴。今天太阳很伤心。 • PK:为什么? • 克里斯汀:因为今天是阴天吗。他不能发光了,
也看不见我了! • PK:那你的小三轮车浸提的心情怎么样? • 克里斯汀:他也很伤心。 • PK:那是为什么呀? • 克里斯汀:因为我不能骑他了,他要自己孤独
地呆在车库里。
关于“自我中心”的另外两个实验
• 玩偶实验:“自我中心”实际上是指伴随着不能 做出客观反应的能力而出现的过分依赖儿童个 人观点的思维特点。
• 幼儿自我中心的语言: 幼儿1:它是黑的。 幼儿2:我必须马上回家。 幼儿1:我要找个红色的液体守恒实验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儿童认知发展的概念 儿童认知发展的实质 儿童认知发展的机制
儿童认知发展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现实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加工 形式,以内隐或外隐的语言或动作表现出来。 ✓思维是由复杂的脑机制所赋予的。 ✓思维对客观的关系、联系进行着多层加工, 揭露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特征,是认识的高级 形式。
婴儿出现了智慧动作,目的与手段开始 分化。所以又称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感知运动发展阶段
第五分阶段(11、12个月——1.5岁):三级循环反应 婴儿在偶然地发现某个感兴趣的动作结果时,会开始故
意地调整他们的重复行为,从而去看看其中的效果是什么。 第六分阶段(1.5岁——2岁):心理呈现阶段
婴儿除了用身体和外部动作来寻找新 方法之外,开始在头脑里用“内部联合” 方式解决新问题。
感知运动发展阶段
儿童在认知上的两大成就: 主体和客体的分化 因果关系联系形成
1. 寻物实验
客体永久性
(object permanent) 当客体在眼前消
失 时,儿童依然认 为它是存在的。
前运算阶段
儿童在诸如延迟模仿和符号游戏等现象中,表现 出越来越突出的心理表征迹象。
突出特点:思维以自我为中心;泛灵论;依靠直 觉解决问题,具体形象思维;守恒概念没有建立 起来(注意的狭隘性),等等
儿童能够在先天反射的基础上,通过机体 的整合作用,把个别的动作联结起来形成 一些新习惯,因此,这一阶段又称习惯动 作时期。
感知运动发展阶段
第三分阶段(4.5——9个月):次级循环反应 儿童的活动开始涉及对周围事物的影响。儿童的反射
行为影响到周围的事物,而这一影响反过来又刺激儿童再 次做出这一反射。 第四分阶段(9——11、12个月):有目的的协调
物质守恒实验
物质守恒实验
具体运算阶段
• 6-8岁之间,儿童进入一个新的发展 阶段,即具体运算阶段
• 突出特点: 建立了守恒的概念;分类逻辑和关 系逻辑建立;借助具体事物进行思 维;思维可逆性发展。
✓当同化与顺应得到均衡时,就能最有效地适 应世界,这种状态可以用“平衡” (equilibration)一词来表示。
✓平衡:在认知图式和来自环境的信息之间寻求 心理平衡。
第二节 皮亚杰的阶段发展理论
• 感知运动发展阶段 • 前运算阶段 • 具体运算阶段 • 形式运算阶段
感知运动发展阶段(感觉动作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