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研究方法思考题答案重点及真题汇编
同济大学材料研究方法思考题答案
第1章1、材料是如何分类的?材料的结构层次有哪些?答:材料按化学组成和结构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按性能特征分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按用途分为:建筑材料、航空材料、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生物材料、医用材料。
材料的结构层次有:微观结构、亚微观结构、显微结构、宏观结构。
2、材料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对象是什么,有哪些相应的研究方法?答:任务:材料研究应着重于探索制备过程前后和使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规律,也就是在此基础上探明材料的组成(结构)、合成(工艺过程)、性能和效能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说找出经一定工艺流程获得的材料的组成(结构)对于材料性能与用途的影响规律,以达到对材料优化设计的目的,从而将经验性工艺逐步纳入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轨道.研究对象和相应方法见书第三页表格。
3、材料研究方法是如何分类的?如何理解现代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答:按研究仪器测试的信息形式分为图像分析法和非图像分析法;按工作原理,前者为显微术,后者为衍射法和成分谱分析。
第2章1、简述现代材料研究的主X射线实验方法在材料研究中有那些主要应用?答:现代材料研究的主X射线实验方法在材料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1)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用于确定物质中的物相组成(2)X射线物相定量分析:用于测定某物相在物质中的含量(3)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用于推断测定晶体的结构2、试推导Bragg方程, 并对方程中的主要参数的范围确定进行讨论.答:见书第97页。
3、X射线衍射试验主要有那些方法, 他们各有哪些应用,方法及研究对象.而且实验方法及样品的制备简单,所以,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不可缺少;而劳厄法和转晶法主要应用于单晶体的研究,特别是在晶体结构的分析中必不可少,在某种场合下是无法替代的。
第3章1、如何提高显微镜分辨本领,电子透镜的分辨本领受哪些条件的限制?答:分辨本领:指显微镜能分辨的样品上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以物镜的分辨本领来定义显微镜的分辨本领。
材料研究方法课后习题答案jd8-3
§8-3 试简要阐述判断出分子离子峰方法。
在判断分子离子峰时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律和经验方法:(1)分子离子稳定性的一般规律分子离子的稳定性与分子结构有关。
碳数较多、碳链较长(也有例外)和有支链的分子,分裂几率较高,其分子离子的稳定性低;而具有π键的芳香族化合物和共轭烯烃分子,分子离子稳定,分子离子峰大。
(2)分子离子峰质量数的规律(氮规则)由C、H、O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离子峰的质量一定是偶数。
由C、H、O、N组成的化合物,含奇数个N,分子离子峰的质量是奇数,含偶数个N,分子离子峰的质量则是偶数。
凡不符合氮规则者,就不是分子离子峰。
(3)分子离子峰与邻近峰的质量差是否合理如有不合理的碎片峰,就不是分子离子峰。
例如分子离子不可能裂解出两个以上的氢原子和小于一个甲基的基团,故分子离子峰的左面,不可能出现比分子离子的质量小3-14个质量单位的峰;若出现质量差15或18,这是由于裂解出-CH3或一分子水,因此这些质量差都是合理的。
(4)在判断分子离子峰时,还应注意形成 M+1 或 M-1 峰的可能性。
(5)降低电子轰击源的能量,观察质谱峰的变化:在不能确定分子离子峰时,可以逐渐降低电子流的能量;使分子离子的裂解减少。
这时所有碎片离子峰的强度都会减小,但分子高子峰的相对强度会增加。
仔细观察质荷比最大的峰是否在所有的峰中最后消失。
最后消失的峰即为分子离子峰。
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分析,最常应用电子轰击源作离子源,但在应用这种离子源时,有的化合物仅出现很弱的,有时甚至不出现分子离子分子峰,这样就使质谱失去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为了得到分子离子峰,可以改用其它一些离子源,如场致电离源、化学电离源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研究的对象有何异同?答:材料科学:表征和发现材料的基本属性(结构、性能)材料工程:研究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技术,进行材料剪裁和设计2、为什么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3、为什么材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先导?答:先进材料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材料是基础、是先导4、材料的制备技术或方法主要有哪些?答:从气态制备材料: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从液态制备材料:铸造、注浆、注塑、熔融纺丝、凝胶注模、溶胶—凝胶、溶液沉淀、聚合、……从固态制备材料:固相合成、粉末冶金、陶瓷烧结5、材料的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金属:煅造、退火、回火、淬火等热处理、车、刨、镗、磨等加工,焊接陶瓷:切割研磨、抛光、腐蚀、金属化等玻璃:钢化、刻蚀、抛光、吹拉加工等聚合物:热塑焊接、热塑加工等11、钢铁材料是如何分类的?其主要发展趋势?答:分类:铁、铁合金、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钢、高合金钢,还可按用途、冶炼方法、材型、碳含量分类。
发展趋势:高洁净度,超细晶,高均匀性,微合金化12、有色金属材料分为哪些类别?各有何特点?答:黑色金属;重有色金属;轻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放射性金属;半金属13、化工材料主要有哪些?答:天然高分子;半合成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粘剂;功能高分子14、建筑材料有何特点?答:主要建材产品产量均为世界第一,是建材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
建材属于“三高一低”产品:高资耗、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
15、电子信息材料主要有哪些?其发展特点?答: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电子陶瓷、电池材料等,如各种半导体、芯片材料、基片材料、光刻材料、连线或引线、封装材料等。
发展特点与趋势:年年有更新,3~5年换代,5~8年性能提高一个数量级。
产业与国外差距5~10年,主要是原料基础差,装备水平较低,产业规模小,产品质量可靠性差。
材料研究方法作业答案
材料研究方法作业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材料研究方法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一、判断题√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价电子跃迁产生的。
×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适合于所有有机化合物的分析。
×3.摩尔吸收系数的值随着入射波光长的增加而减少。
×4.分光光度法中所用的参比溶液总是采用不含待测物质和显色剂的空白溶液。
×5.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200~400nm。
×6.分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随透射率变化而存在极大值。
√7.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主要有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当测量样品的浓度极大时,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现象较明显。
√8.分光光度法既可用于单组分,也可用于多组分同时测定。
×9.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波长的波长位置向长波方向移动。
×10.有色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仅与溶液本身的性质有关。
×11.在分光光度法中,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耳定律的结论,被测定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测定的结果也越准确。
()√12.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区的吸收特性,取决于分子可能发生的电子跃迁类型,以及分子结构对这种跃迁的影响。
()×13.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其大小顺序为: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
()×14.在紫外光谱中,生色团指的是有颜色并在近紫外和可见区域有特征吸收的基团。
()×15.区分一化合物究竟是醛还是酮的最好方法是紫外光谱分析。
()×16.有色化合物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随其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17.由共轭体系π→π*跃迁产生的吸收带称为K吸收带。
()√18.红外光谱不仅包括振动能级的跃迁,也包括转动能级的跃迁,故又称为振转光谱。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 X射线的性质1、X射线的本质――电磁波、高能粒子、物质2、X射线谱――管电压、电流对谱的影响、短波限的意义等连续谱短波限只与管电压有关,当固定管电压,增加管电流或改变靶时短波限不变。
随管电压增高,连续谱各波长的强度都相应增高,各曲线对应的最大值和短波限都向短波方向移动。
特征x射线:改变管电压、管电流,这些谱线只改变强度而峰的位置对应的波长不变,即波长只与靶材的原子序数有关,与电压无关。
3、高能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可产生哪两种X射线?产生的机理?连续X射线:当高速运动的电子(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内电场作用而减速时会产生电磁辐射,这种辐射所产生的X射线波长是连续的,故称之为~特征(标识)X射线:由原子内层电子跃迁所产生的X射线叫做特征X射线。
4、两类散射的性质相干散射:与原子相互作用后光子的能量(波长)不变,而只是改变了方向。
非相干散射:与原子相互作用后光子的能量一部分传递给了原子,这样入射光的能量改变了,方向亦改变了,它们不会相互干涉。
称之为非相干散射。
5、吸收与吸收系数及基本计算6、二次特征辐射(X射线荧光)、饿歇效应产生的机理与条件二次特征辐射(X射线荧光):由X射线所激发出的二次特征X射线叫X射线荧光。
俄歇电子:俄歇电子的产生过程是当原子内层的一个电子被电离后,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将产生跃迁,多余的能量以无辐射的形式传给另一层的电子,并将它激发出来。
这种效应称为俄歇效应。
7、选靶的意义与作用:不产生样品的k系荧光,试样对入射x射线的吸收也最小。
第二章 X射线的方向1、晶体的定义、空间点阵的构建、七大晶系尤其是立方晶系的点阵几种类型原子或原子团在三维空间周期排列所构成的固体为晶体将相邻结点按一定的规则用线连接起来便构成了与晶体中原子的排布完全相同的骨架这叫做空间点阵七大晶系:立方、正方、斜方、菱方、六方、单斜、三斜。
立方晶系点阵类型:简单、面心、体心立方2、晶向指数、晶面指数(密勒指数)定义、表示方法,在空间点阵中的互对应晶向指数:从该晶列通过轴失坐标原点的直线上任取一格点,把格点指数化为互质整数称为晶向指数,表示为[h,k,l].晶面指数:是晶体的常数之一,是晶面在3个结晶轴上的截距系数的倒数比,当化为最简单的整数比后,所得出的3个整数称之为该晶面的密勒指数,表示为(h,k,l)。
材料科学研究方法复习大纲参考答案
2012级《材料科学研究方法Ⅰ》复习大纲一、 本学期各章所留作业的习题; 二、补充思考题:1.在UV-VIS 范围内,从原理上比较分子荧光、磷光的异同点,并比较它们的吸收现象。
电子从最低激发单线态S1回到单线态S0时,发射出光子称为荧光。
当电子从最低激发单线态S1进行间窜越到最低激发三线态T1,再从T1回到单线态S0时,发射出光子称为磷光。
2.什么是荧光淬灭?举例说明怎样利用荧光淬灭来进行化学分析?荧光分子与溶剂或其他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荧光强度减弱的作用称为荧光淬灭。
3.在实际中,怎样区分荧光和磷光? 荧光物质的荧光寿命一般为10610~10--s 。
最长为610-s 。
停止光照射荧光即熄灭;磷光波长较长,可达数秒至数十秒,停止光照射后还会在短时间内发射。
4.比较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的仪器特点。
1、荧光有两个单色器,在样品池前设一激发单色器,光经激发单色器滤光后照射样品池,样品产生的荧光经过第二个单色器——发色光单色期后进入检测器;2、为避免激发单色器的辐射光被检测,在垂直与入射光的方向测定荧光或磷光的相对强度。
因此,发射单色器与激光单色器互成直角。
5.分子结构对分子荧光的影响主要主要有几个表现。
环境对分子荧光的影响主要主要有几个表现。
分子结构:跃迁类型、共轭效应、取代基效应、结构刚性效应。
环境因素:溶剂效应、温度的影响、ph 的影响。
6. 苯甲醛能发生几种类型的电子跃迁?在近紫外区能出现哪几种吸收带?溶剂极性对紫外光谱有何影响 ?7.解释下列名词(1)拉曼效应 在光的散射现象中的一种特殊效应,和X 射线散射的康普顿效应类似,光的频率在散射后会发生变化,频率的变化决定于散射物质的特性。
(2)拉曼位移 拉曼位移,当激发光与样品分子作用时,如果光子与分子碰撞后发生了能量交换,光子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了样品分子或从样品分子获得一部分能量,从而改变了光的频率。
(3)拉曼光谱 拉曼散射的光谱。
材料研究方法(唐正霞)习题及答案
材料研究方法习题答案光学显微分析1.如何提高光学显微分析的分辨能力?①选择更短的波长,如紫外光、X射线、电子束等;②采用折射率很高的材料,如采用浸油显微镜;③增大显微镜的孔径角,如采用复合透镜以加大显微镜物镜的孔径角。
2.阐述光学显微镜分析用光片制备方法。
(1)取样:光片的取样部分应具有代表性,包含研究对象并满足特定要求;(2)镶嵌:对一些形状特殊尺寸细小而不易握持的样品需进行镶嵌;(3)磨光:去除样品表面损伤,获得光滑样品表面;(4)抛光:去除细磨痕以获得无暇镜面,并去除变形层;(5)浸蚀:使不同组织,不同相位晶粒以及晶粒内部与晶界处各受到不同程度浸蚀,形成差别,从而清晰的显示出材料的内部组织。
3.电磁波谱的主要参数波普区波长范围波数/cm-1频率/MHZ光子能量/ev 域Y射线0.5~140pm2×1010~7×1076×1014~2×1012 2.5×106~8.3×103 X射线10-3~10nm106~10103×1010~3×1014 1.2×106~1.24×102紫外光10~400nm106~2.5×1043×1010~7.5×108124~3.1可见光400~750nm 2.5×104~1.3×1047.5×108~4×108 3.1~1.65近外光730~3.1×106nm 1.4×104~3.2 4.1×108~9.7×104 1.7~4×10-4微波 3.1×106~3.1×109nm0.0032~3.2 97~9.7×1044×10-4~4×10-7射频1~1000m10-5~0.010.3~300 1.2×10-9~1.24×10-6(1)σ=1/λ=1/(0.5×10-10)=2×1010cm-1 σ=1/λ=1/(140×10-10)=7×107cm-1 (2)σ=1/λ=1/(10-3×10-7)=1×1010cm-1 σ=1/λ=1/(10×10-7)=1×106cm-1v=c/λ=(3×108) /(10-3×10-9)×106=3×1014 MHZ、v=c/λ=(3×108) /(10×10-9)×106=3×1010MHZE=1240/λ=1240/10-3=1.2×106ev E=1240/λ=1240/10=1.24×102ev(3)λ=c/v =(3×108) /(3×1010×106)=10-8m=10nmλ=c/v =(3×108) /(7.5×108×106)=4×10-6m=400nmσ=1/λ=1/(10-6)=106cm-1 σ=1/λ=1/(400×10-5)=2.5×104cm-1E=1240/λ=1240/10=124ev E=1240/λ=1240/400=3.1ev (4)σ=1/λ=1/(400×10-7)=2.5×104cm-1 σ=1/λ=1/(750×10-7)=1.3×104cm-1 v=c/λ=(3×108) /(400×10-9)=7.5×1014HZ =7.5×108MHZv=c/λ=(3×108) /(750×10-9)=4×1014HZ=4×108MHZE=1240/λ=1240/400=3.1ev E=1240/λ=1240/750=1.65ev(5)v=c/λ=(3×108) /(730×10-9)=4.1×1014HZ =4.1×108MHZv=c/λ=(3×108) /(3.1×106×10-9)=9.7×1010HZ =9.7×104MHZλ=hc/ E =1240/E=1240/1.7=730nm λ=hc/ E =1240/E=1240/4×10-4=3.1×106nmσ=1/λ=1/(730×10-7)=1.4×104cm-1 σ=1/λ=1/(3.1×106×10-7)=3.2cm-1(6)λ=hc/ E =1240/E=1240/4×10-4 =3.1×106nmλ=hc/ E =1240/E=1240/4×10-7 =3.1×109nmσ=1/λ=1/(3.1×106×10-7)=3.2cm-1 σ=1/λ=1/(3.1×109×10-7)=0.0032cm-1 v=c/λ=(3×108) /(3.1×106×10-9)=9.7×1010HZ =9.7×104MHZv=c/λ=(3×108) /(3.1×109×10-9)=9.7×107HZ =97MHZ(7)σ=1/λ=1/100=0.01cm-1 σ=1/λ=1/1000×102=10-5cm-1v=c/λ=(3×108) /1 =3×108HZ =300MHZv=c/λ=(3×108) /1000=3×105HZ =0.3MHZE=1240/λ=1240/10-6=1.24×10-6ev E=1240/λ=1240/(1000×10-6)=1.24×10-9evX射线衍射分析1.试述X射线的定义、性质,连续X射线和特征X射线的产生、特点。
研究方法Ⅱ部分思考题2008+答案
《材料研究方法Ⅱ》部分思考题1)电子枪的加速电压对电镜的性能有何影响?加速电压决定电子枪所发射的电子束的波长和能量:加速电压高,电子束能量高对样品的穿透能力强,可观察较厚的样品;加速电压高,电子束波长短,电镜的分辨率高。
2)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的产生机制、信号特点及用途。
二次电子:入射电子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碰撞而将该核外电子“轰出”试样,此电子即称为二次电子。
特点:能量较低(<50eV,因此对试样表面形貌敏感)成象分辨率高(数目大且逸出浅使发射广度与入射电子束几乎同径)逸出深度:距试样表面10nm层内(能量低从而自由路径短)是扫描电镜中的主要成象信号之一。
背散射电子:入射电子受弹性碰撞后的散射角>90°的散射电子。
(其将从试样上表面逸出:与入射方向相“背”)特点:能量高(>50eV,多与入射电子能量相近:E0 )数目与成分有关(产额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加)成象分辨率较低(可从试样表层较深处射出使发射广度较大)逸出深度:距表面几个微米深度范围内是扫描电镜中的主要成象信号之一。
3)试从透射电子的产生机制说明透射电镜的功能。
透射电子:入射电子在试样原子核库仑电场作用下只发生运动方向改变并透出试样的散射电子。
利用透射电子信号对试样进行形貌观察晶体结构分析。
4)特征X射线和俄歇电子的产生机制、信号特点及用途有何异同?特征X射线:处于电离态的试样原子中的电子发生能级跃迁(退激)时,以辐射X射线的形式释放能量,此X射线被称为特征X射线。
特点:能量与试样原子壳层能级有关(故原子激发电子能谱构成该原子的指纹)发射深度:较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的逸出深度深,是X射线能/波谱仪和电子探针的主要检测信号。
俄歇电子:处于电离态的试样原子中的电子发生能级跃迁(退激)时,所释放的能量使另一核外电子被电离,此电子即为俄歇电子。
特点:能量与试样原子壳层能级有关逸出深度:在试样表面1nm层内,是俄歇能谱仪的检测信号。
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复习思考题_材化08
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复习思考题一、基本知识与概念1. X射线强度、衍射线强度:2. λ0:3. 布拉格方程4. 衍射几何:5. 衍射花样6. μm7. e-2M:8. 角因子9. XRD10. PDF11. K S j:12. 磁透镜:13. 球差14. 散射衬度像:15. 色差:16. 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17. TEM:18. SEM:19. 热分析:20. 热重分析:二、问答及计算题举例1. X射线管中产生X射线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如何产生特征X射线?2. 解释X射线的光电效应、俄歇效应与吸收限;吸收限的应用有哪些?3. 有一四方晶系晶体,其每个单位晶胞中含有位于:(0 1/2 1/4)、(1/2 0 1/4)、(1/2 0 3/4)、(0 1/2 3/4)上的四个同类原子,a)试导出其F2的简化表达式;b)计算出(100)、(002)、(111)反射的F2值。
4. CsCl属简单立方点阵,其中Cl-坐标为(0 0 0),Cs+坐标为(1/2 1/2 1/2)。
Cs原子散射振幅为f Cs,Cl原子散射振幅为f Cl,求F hkl2,并讨论衍射线的有无及其对衍射线强度的影响。
5. 叙述粉晶德拜照相法基本原理,试样制备及记录方式的内容。
6. X射线的物理效应主要有哪些?辐射探测器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分别利用何种物理效应?7. 试简述衍射仪法与德拜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8. 解释散射衬度像的形成原理;写出二级复型样品制备过程。
9. 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写出二级复型样品的制备过程和投影重金属的作用。
10. 利用DTA曲线如何进行定性分析?画出一条常用陶瓷原料的差热曲线。
11. 差热分析仪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差热曲线与温度曲线如何测绘?画出一条常用陶瓷原料的差热曲线。
12. 影响差热曲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3. 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有哪些物理化学变化会产生重量变化?试举例说明之。
材料研究方法知识题库及答案
材料研究方法知识题库及答案1、【单选题】由于近轴光线和远轴光线的折射程度不同,导致平面物体经透镜后形成曲面状的像称为( )A、像差B、球差C、像场弯曲D、色差答案:像场弯曲--------------------------------2、【单选题】由于透镜的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对光的折射能力不符合预定规律而造成的图像模糊现象称为( )。
A、像差B、球差C、像散D、色差答案:球差--------------------------------3、【单选题】因光源的( )而导致图像模糊不清的现象称为色差。
A、波长长B、波长短C、波长有差异答案:波长有差异--------------------------------4、【单选题】光学显微镜具有( )放大功能。
A、一级B、二级C、三级答案:二级--------------------------------5、【单选题】成像物体上能分辨出来的两物点间的最小距离称为( )A、分辨率B、有效放大倍数C、景深答案:分辨率--------------------------------6、【单选题】光学显微镜的极限分辨能力为( )。
A.400nmB.400μmC.200nmD.200μm答案:C--------------------------------7、【单选题】金相显微镜的物镜放大倍数为100倍时,其景深有可能是( )A、1nmB、1μmC、1cmD、1dm答案:1μm--------------------------------8、【单选题】硬度最高的磨料是( )。
A、氧化铝B、氧化镁C、氧化锆D、碳化硅答案:碳化硅--------------------------------9、【单选题】取样后,对金相磨面方向没有要求的材料是( )。
A、轧制钢板B、渗碳小工件C、薄壁铸件D、经均匀化退火后的大型工件答案:经均匀化退火后的大型工件--------------------------------10、【多选题】会导致景深变小的因素有( )。
材料研究方法作业题目及答案(全)-polymer-xiaoyi
材料研究方法作业题目及答案(全)此版本为老师布置的所有题目及答案。
答案内容参考了PPT、书以及其他版本的答案,并对某些部分做出了较大改动。
仅作复习参考!刘学良老师部分第3章X射线衍射分析1、X射线的波长范围大致为多少?X射线产生的基本原理及X射线管的基本结构。
1】X射线的波长范围:X射线是一种波长为10-2~102Å的电磁波,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
2】X射线产生的基本原理:凡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或其他高能辐射流(γ射线、X射线、中子流等)被突然减速时均能产生X射线。
3】X射线管的基本结构:X射线管的本质是一个真空二极管,基本结构包括:①一个热阴极——绕成螺线形钨丝②一个阳极——铜质底座上镶以阳极靶材料,如W、Ag、Mo、Cu、Ni、Co、Fe、Cr等,产生不同特征的X射线③窗口——用对X射线吸收极少的材料,如Be、Al、轻质玻璃等制成。
④管内高真空10-7Toor2、X射线谱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X射线强度I随波长λ的变化曲线称为X射线谱,其基本类型有:①连续X射线(白色X射线)——特点:1】由连续的各种波长组成;2】强度随波长连续变化②特征X射线(标识X射线)——特点:1】波长一定、强度很大2】只有当管电压超过V k(激发电压)时才会产生3】与X射线管的工作条件无关,只取决于光管阳极靶材料,不同的阳极靶材料具有特定的特征谱线3、描述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俄歇效应与光电效应等)X射线透过物质后会变弱,这是由于入射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作用过程会产生物理(如X射线的散射和吸收)、化学(破坏物质的化学键、促使新键形成)和生化过程(促进物质合成,导致新陈代谢发生变化)。
具体作用如下图所示:由图可见,当一束X射线通过物质时,其能量可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被散射,一部分被吸收,其余部分则透过物质按方向继续传播。
其中:康普顿效应——散射光中除了有原波长λ0的X光外,还产生了波长λ>λ0的X光,其波长的增量随散射角的不同而变化俄歇效应——当较外层的电子跃迁到空穴时,所释放的能量随即在原子内部被吸收而逐出较外层的另一个次级光电子,此称为俄歇效应,所逐出的次级光电子称为俄歇电子。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复习题及答案
10.在选择滤波片时,当靶材原子序数Z靶<40时,Z滤波片=(Z靶-1);
Z靶≥40时,Z滤波片=(Z靶-2)
11.德拜相机底片的安装方法包括(正装法)、(反装法)、(不对称安装),其中(不对称安装)比较常用。
12.X-Ray衍射仪的结构主要包括(X-Ray发生装置)、(测角仪)、(X-Ray探测器)、(记录系统)。
七试推导内标法的基本公式并说明其意义。
设n个相的质量分别为W1 W2 W3…..Wn,总质量为W= W1+W2+W3…..+Wn,试样中加入的标准物质为S,其质量为Ws。第j相质量为Wj。 为第j相在为加入标准物质时的质量分数, ,为加入标准物质之后的质量分数, 为s相在新式样中的质量分数。
,
则 ,
4.什么是热分析参比物?选用原则是什么?经常用的参比物有哪些?
参比物是在测定条件下不产生任何热效应的惰性物质,应选择整个测温范围无热反应、比热与导热性及粒度与试样相近的作为参比物,如α-Al2O3(经1270K煅烧的高纯氧化铝粉,α-Al2O3晶型)
5.什么是磁透镜的像差?有哪些种类?其形成原因和减少的措施是什么?
名词解释有错的地方说一下啊
x-ray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X-ray传播方向的单位截面的X-ray的能量
吸收限:物质的质量吸收系数随波长 变化发生突变时的临界波长
结构消光:由两个以上等同点构成的复杂晶体,除了遵守各自所属的点阵消光外还会附加的消光
景深:成像时像平面不动,在满足成像清晰的前提下,物平面沿轴线前后可移动的距离
像差是指从物平面上一点散射出来的电子束不一定全部汇聚一点,或物平面上各点并不是按比例成像于同一像平面而导致图像模糊不清或与原物几何形状不成比例的现象。包括几何相差和色差。几何相差主要包括球差和像散。球差是由于电磁透镜磁场对近轴电子和远轴电子的会聚能力不同引起的,可通过减小电磁透镜孔径角来改善。像散是由于透镜的磁场不是旋转对称磁场引起的,可加装消像散器来改善。色差是由于入射电子的波长不单一引起的,可通过稳定电压与电流、减小试样厚度来改善。
材料研究方法作业答案
材料研究方法作业答案-1-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一、判断题√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价电子跃迁产生的。
某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适合于所有有机化合物的分析。
某3.摩尔吸收系数的值随着入射波光长的增加而减少。
某4.分光光度法中所用的参比溶液总是采用不含待测物质和显色剂的空白溶液。
某5.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200~400nm。
某6.分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随透射率变化而存在极大值。
√7.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主要有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当测量样品的浓度极大时,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现象较明显。
√8.分光光度法既可用于单组分,也可用于多组分同时测定。
某9.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波长的波长位置向长波方向移动。
某10.有色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仅与溶液本身的性质有关。
某11.在分光光度法中,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耳定律的结论,被测定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测定的结果也越准确。
()√12.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区的吸收特性,取决于分子可能发生的电子跃迁类型,以及分子结构对这种跃迁的影响。
()某13.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其大小顺序为: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某射线。
()某14.在紫外光谱中,生色团指的是有颜色并在近紫外和可见区域有特征吸收的基团。
()某15.区分一化合物究竟是醛还是酮的最好方法是紫外光谱分析。
()某16.有色化合物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随其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某17.由共轭体系π→π某跃迁产生的吸收带称为K吸收带。
()√18.红外光谱不仅包括振动能级的跃迁,也包括转动能级的跃迁,故又称为振转光谱。
()√19.由于振动能级受分子中其他振动的影响,因此红外光谱中出现振动偶合谱带。
()某20.确定某一化合物骨架结构的合理方法是红外光谱分析法。
()某21.对称分子结构,如H2O分子,没有红外活性。
()√22.分子中必须具有红外活性振动是分子产生红外吸收的必备条件之一。
材料研究方法思考题习题
材料研究方法思考题习题思考问题、练习和参考资料第1章1。
材料是如何分类的?材料的结构层次是什么?2。
材料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对象是什么,相应的研究方法是什么?3.材料研究方法是如何分类的?如何理解现代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第2章1。
辨别晶体的颜色、多色性和吸收率。
为什么非各向同性体矿物晶体是多色的?2.什么是贝克线?它的运动规律是什么?效果如何?3。
什么是晶体的粗糙表面、突起和闪光突起?决定晶体粗糙度和突起等级的因素是什么?什么是干涉色?影响晶体干涉色的因素有哪些?5。
白云母有三个主要折射率Ng=1.588,Nm=1.582,Np=1.552。
如果要制造干涉色为1/4λ(147nm)的测试板,垂直于Ng截面的切片厚度应该是多少?6。
平行金红石(四方)(100)晶面呈薄片状,折射率计测得的C轴方向为2.616,垂直于C轴的方向为2.832;试着画出它的光学指标,并写出最大双折射及其正负光学性质7.取平行莫来石(斜方)斜方柱(110)的所有平面测得晶体的最大折射率为1.654,取垂直直斜方柱的所有平面(001)测得的折射率变化在1.644-1.642之间给定光轴平面//(010),试着画出它的光学指标,写出最大双折射,光学符号和光学方向8.辉石是正射晶体。
在正交偏振下,其最高干涉色是次黄(r = 880微米),⊥Bxa截面具有原色亮灰色干涉色(r = 210微米),设置Ng-Nm=0.019,并计算片材厚度9.将橄榄石晶体片的厚度设置为0.03毫米,Ng=1.689,Nm=1.670,Np=1.654,并询问:垂直Bxa切割平面、垂直Bxo平面和平行光轴平面之间的光程差是多少?10.如何使用锥光镜来识别晶体的光学和轴向特性?11.如何提高光学显微分析的分辨率?12.阐述了光学显微分析用光学片的制备方法。
13。
近场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及其与传统光学显微镜的异同分析14。
近场光学显微镜为什么能突破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极限?参考文献1。
材料测试方法部分课后习题答案汇编
1.X射线学有几个分支?每个分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X射线学分为三大分支:X射线透射学、X射线衍射学、X射线光谱学。
X射线透射学的研究对象有人体,工件等,用它的强透射性为人体诊断伤病、用于探测工件内部的缺陷等。
X射线衍射学是根据衍射花样,在波长已知的情况下测定晶体结构,研究与结构和结构变化的相关的各种问题。
X射线光谱学是根据衍射花样,在分光晶体结构已知的情况下,测定各种物质发出的X射线的波长和强度,从而研究物质的原子结构和成分。
2.分析下列荧光辐射产生的可能性,为什么?(1)用CuKα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2)用CuKβ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3)用CuKαX射线激发CuLα荧光辐射。
答:根据经典原子模型,原子内的电子分布在一系列量子化的壳层上,在稳定状态下,每个壳层有一定数量的电子,他们有一定的能量。
最内层能量最低,向外能量依次增加。
根据能量关系,M、K层之间的能量差大于L、K成之间的能量差,K、L层之间的能量差大于M、L层能量差。
由于释放的特征谱线的能量等于壳层间的能量差,所以Kß的能量大于Ka的能量,Ka能量大于La的能量。
因此在不考虑能量损失的情况下:(1)CuKa能激发CuKa荧光辐射;(能量相同)(2)CuKß能激发CuKa荧光辐射;(Kß>Ka)(3)CuKa能激发CuLa荧光辐射;(Ka>la)3.什么叫“相干散射”、“非相干散射”、“荧光辐射”、“吸收限”、“俄歇效应”?答:⑴当χ射线通过物质时,物质原子的电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将产生受迫振动,受迫振动产生交变电磁场,其频率与入射线的频率相同,这种由于散射线与入射线的波长和频率一致,位相固定,在相同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相干条件,故称为相干散射。
⑵当χ射线经束缚力不大的电子或自由电子散射后,可以得到波长比入射χ射线长的χ射线,且波长随散射方向不同而改变,这种散射现象称为非相干散射。
材料研究方法思考题习题
材料研究⽅法思考题习题思考题、习题和参考⽂献第1章1.材料是如何分类的?材料的结构层次有哪些?2.材料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对象是什么,有哪些相应的研究⽅法?3.材料研究⽅法是如何分类的?如何理解现代研究⽅法的重要性?第2章1.区分晶体的颜⾊、多⾊性及吸收性,为何⾮均质体矿物晶体具有多⾊性?2.什么是贝克线?其移动规律如何?有什么作⽤?3.什么是晶体的糙⾯、突起、闪突起?决定晶体糙⾯和突起等级的因素是什么?4.什么叫⼲涉⾊?影响晶体⼲涉⾊的因素有哪些?5.⽩云母的三个主折射率为Ng=1.588,Nm=1.582,Np=1.552,如要制造⼲涉⾊为1/4λ(147nm)的试板,在垂直于Ng切⾯上的切⽚厚度应为多少?6.平⾏⾦红⽯(四⽅)(100)晶⾯取⼀薄⽚,在折射率仪中测得C轴⽅向为2.616,垂直C轴⽅向为2.832;试绘出其光率体,并写出最⼤双折射率及其光性正负。
7.平⾏莫来⽯(斜⽅)斜⽅柱⾯(110)取⼀切⾯测得该晶体最⼤折射率为1.654,垂直斜⽅柱⾯另取⼀切⾯(001)⾯测得其折射率变化在1.644-1.642之间。
已知光轴⾯//(010),试绘出其光率体并写出最⼤双折射率、光性符号、光性⽅位。
8.普通辉⽯为正光性晶体,在正交偏光下其最⾼⼲涉⾊为⼆级黄(R=880mµ),⊥Bxa 切⾯具有⼀级亮灰⼲涉⾊(R=210mµ),设Ng-Nm=0.019,求薄⽚厚度。
9.设橄榄⽯晶体薄⽚厚度0.03mm,Ng=1.689, Nm=1.670, Np=1.654,问:垂直Bxa切⾯、垂直Bxo切⾯和平⾏光轴⾯切⾯上的光程差是多少?10.如何利⽤锥光镜鉴定晶体的光性和轴性?11.如何提⾼光学显微分析的分辨能⼒?12.阐述光学显微分析⽤光⽚制备⽅法。
13.分析近场光学显微分析的原理及与传统光学显微分析技术的异同。
14.为何近场光学显微镜可突破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极限?参考⽂献1.邵国有编,硅酸盐岩相学。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期末复习)思考题(11~15章)(精)
《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思考题(1111~~15章1.简述核磁共振原理。
核磁共振谱实质上也是一种吸收光谱,它所吸收的电磁辐射在无线电波区。
当用频率ν电的电磁辐射照射核磁时,若hν电满足能量差△E,核磁就从低自旋态跃迁至高自旋态,发生核磁共振:能级跃迁还必须满足选律△M I=±1。
实现核磁共振的方式有两种:a.扫频:外磁场强度恒定,改变电磁波辐射频率;b.扫场:固定电磁波频率,改变外磁场强度。
2.何谓化学位移?为何会产生化学位移?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同类核,因化学环境不同而引起的共振频率(核磁共振信号位置不同的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化学位移是因为核磁周围的电子对核产生的屏蔽效应。
3.何谓核自旋-自旋偶合作用?在高分辨率条件下测得的CH3CH2OH的1H谱,谱线发生分裂(或谱线的精细结构。
其原因是相邻核磁间磁矩的相互作用,称为核自旋-自旋偶合作用。
(分裂或精细结构谱线的数目与自身1H核数目无关,仅与相邻基团中1H核数目n有关4.简述差热分析原理。
差热分析:在程序控温条件下,测量试样与作为参比的基准物质之间的温度差△T随环境温度T变化的函数关系的一种分析技术。
选择一种在测量温度范围内没有任何热效应(对热稳定的惰性物质作为参比物,将其与试样一起置于程序控温的电炉中。
记录试样与参比物间的温度差,以温度差对温度(或时间作图即可得一条差热分析曲线(DTA曲线,或称差热谱图。
从差热曲线可以获得有关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信息。
峰顶向下的峰为吸热峰,峰顶向上的峰为放热峰。
热效应越大,峰面积也越大。
5.红外光谱中,简正振动有哪些类型?一般将振动形式分成两类:伸缩振动和变形振动(弯曲振动。
6.分子吸收红外辐射的条件是什么?①只有在振动过程中,偶极矩发生变化的那种振动方式才能吸收红外辐射,从而在红外光谱中出现吸收谱带。
这种振动方式有红外活性。
②振动光谱的跃迁规律是△υ=±1,±2,……。
仅当吸收的红外辐射的能量与能级间的跃迁相当才会产生吸收谱带。
材料研究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研究方法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 材料时如何分类的?材料的结构层次有哪些?答:材料按化学组成和结构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材料的结构层次有:微观结构、亚微观结构、显微结构、宏观结构。
2.材料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对象是什么?有哪些相应的研究方法?答:任务:研究、制造和合理使用各类材料。
研究对象: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
研究方法:图像分析法、非图形分析法:衍射法、成分谱分析。
成分谱分析法:光谱、色谱、热谱等;光谱包括:紫外、红外、拉曼、荧光;色谱包括:气相、液相、凝胶色谱等;热谱包括:DSC、DTA等。
3.材料研究方法是如何分类的?如何理解现代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答:按研究仪器测试的信息形式分为图像分析法和非图形分析法;按工作原理,前者为显微术,后者为衍射法和成分谱分析。
重要性:1)理论:新材料的结构鉴定分析;2)实际应用需要:配方剖析、质量控制、事故分析等。
第二章光学显微分析1.区分晶体的颜色、多色性及吸收性,为何非均质体矿物晶体具有多色性?答:颜色:晶体对白光中七色光波选择吸收的结果。
多色性:由于光波和晶体中的振动方向不同,使晶体颜色发生改变的现象。
吸收性:颜色深浅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吸收性。
光波射入非均质矿物晶体时,振动方向是不同的,折射率也是不同的,因此体现了多色性。
2.什么是贝克线?其移动规律如何?有什么作用?答:在两个折射率不同的物质接触处,可以看到比较黑暗的边缘,称为晶体的轮廓。
在轮廓附近可以看到一条比较明亮的细线,当升降镜筒时,亮线发生移动,这条较亮的细线称为贝克线。
移动规律:提升镜筒,贝克线向折射率答的介质移动。
作用:根据贝克线的移动规律,比较相邻两晶体折射率的相对大小。
3.什么是晶体的糙面、突起、闪突起?决定晶体糙面和突起等级的因素是什么?答:糙面:在单偏光镜下观察晶体表面时,可发现某些晶体表面较为光滑,某些晶体表面显得粗糙呈麻点状,好像粗糙皮革一样这种现象称为糙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1、材料是如何分类的?材料的结构层次有哪些?答:材料按化学组成和结构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按性能特征分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按用途分为:建筑材料、航空材料、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生物材料、医用材料。
材料的结构层次有:微观结构、亚微观结构、显微结构、宏观结构。
2、材料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对象是什么,有哪些相应的研究方法?答:任务:材料研究应着重于探索制备过程前后和使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规律,也就是在此基础上探明材料的组成(结构)、合成(工艺过程)、性能和效能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说找出经一定工艺流程获得的材料的组成(结构)对于材料性能与用途的影响规律,以达到对材料优化设计的目的,从而将经验性工艺逐步纳入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轨道.研究对象和相应方法见书第三页表格。
3、材料研究方法是如何分类的?如何理解现代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答:按研究仪器测试的信息形式分为图像分析法和非图像分析法;按工作原理,前者为显微术,后者为衍射法和成分谱分析。
第2章1、简述现代材料研究的主X射线实验方法在材料研究中有那些主要应用?答:现代材料研究的主X射线实验方法在材料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1)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用于确定物质中的物相组成(2)X射线物相定量分析:用于测定某物相在物质中的含量(3)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用于推断测定晶体的结构2、试推导Bragg方程, 并对方程中的主要参数的范围确定进行讨论.答:见书第97页。
3、X射线衍射试验主要有那些方法, 他们各有哪些应用,方法及研究对象.答:实验方法所用辐射样品照相法衍射仪法粉末法劳厄法转晶法单色辐射连续辐射单色辐射多晶或晶体粉末单晶体单晶体样品转动或固定样品固定样品转动或固定德拜照相机劳厄相机转晶-回摆照相机粉末衍射仪单晶或粉末衍射仪单晶衍射仪最基本的衍射实验方法有:粉末法,劳厄法和转晶法三种。
由于粉末法在晶体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而且实验方法及样品的制备简单,所以,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不可缺少;而劳厄法和转晶法主要应用于单晶体的研究,特别是在晶体结构的分析中必不可少,在某种场合下是无法替代的。
第3章1、如何提高显微镜分辨本领,电子透镜的分辨本领受哪些条件的限制?答:分辨本领:指显微镜能分辨的样品上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以物镜的分辨本领来定义显微镜的分辨本领。
光学透镜:d0 =0.061λ/n·sinα= 0.061λ/N·A,式中:λ是照明束波长;α是透镜孔径半角; n是物方介质折射率;n·sinα或N·A称为数值孔径。
在物方介质为空气的情况下,N·A值小于1。
即使采用油浸透镜(n=1.5;α一般为70°~75°), N·A值也不会超过1.35。
所以 d0≈1/2λ。
因此,要显著地提高显微镜的分辨本领,必须使用波长比可见光短得多的照明源。
实际上,透镜的分辨本领除了与衍射效应有关以外,还与透镜的像差有关(球差)。
2、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必须小孔径成像?答:成像原理:质厚和衍射衬度。
为了确保透射电镜的分辨本领,物镜的孔径半角必须很小,即采用小孔径角成像。
一般是在物镜的背焦平面上放一称为物镜光阑的小孔径的光阑来达到这个目的。
透镜的分辨本领除了与衍射效应有关以外,还与透镜的像差有关(球差)。
球差范围内距高斯像平面3/4ΔZ s处的散射圆斑的半径最小,只有R s/4。
习惯上称它为最小截面圆。
在试样上相应的两个物点间距为:Δr s=R s/M=C sα3 (高斯平面),Δr’s=1/4 C sα3 (最小截面圆所在平面)式中,C s为电磁透镜的球差系数,α为电磁透镜的孔径半角。
Δr’s或Δr s与球差系数C s 成正比,与孔径半角的立方成正比,随着α的增大,分辨本领也急剧地下降。
所以选择小孔径成像。
3、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什什么?扫描电镜各有哪些优点?答:工作原理:由三极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束,在加速电压作用下,经过电子透镜聚焦后,在样品表面按顺序逐行进行扫描,激发样品产生各种物理信号,如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X射线、俄歇电子等。
这些物理信号的强度随样品表面特征而变。
它们分别被相应的收集器接受,经放大器按顺序、成比例地放大后,送到显像管的栅极上,用来同步地调制显像管的电子束强度,即显像管荧光屏上的亮度。
由于供给电子光学系统使电子束偏向的扫描线圈的电源也就是供给阴极射线显像管的扫描线圈的电源,此电源发出的锯齿波信号同时控制两束电子束作同步扫描。
因此,样品上电子束的位置与显像管荧光屏上电子束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
这样,在长余辉荧光屏上就形成一幅与样品表面特征相对应的画面——某种信息图,如二次电子像、背散射电子景深大;放大倍数连续调节范围大;分辨本领比较高;4、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有哪些工作模式,能谱仪和谱仪的特点是什么?答: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的工作模式有:点线面三种能谱仪的特点:1)所用的Si(Li)探测器尺寸小,可装在靠近样品的区域:接收X射线的立体角大,X射线利用率高,可达10000脉冲/s·10-9A;而波谱仪仅几十到几百脉冲/s·10-9A。
能谱仪在低束流下(10-10~10-12A)工作,仍能达到适当的计数率,束斑尺寸小,最少可达0.1μm3,而波谱仪大于1μm3。
2)分析速度快,可在2~3分钟内完成元素定性全分析。
3)能谱仪不受聚焦圆的限制,样品的位置可起伏2~3mm。
4)工作束流小,对样品的污染作用小。
5)能进行低倍X射线扫描成象,得到大视域的元素分布图。
6)分辨本领比较低,只有150eV(波谱仪可达10eV)。
7)峰背比小,一般为100,而波谱仪为1000。
8)Si(Li)探测器必须在液氮温度(77K)下使用,维护费用高。
5、为什么透射电镜的样品要求非常薄,而扫描电镜无此要求?答:透射电镜中,电子束穿透样品成像,而电子束的透射本领不大,这就要求将试样制成很薄的薄膜样品。
扫描电镜是通过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激发产生的物理信号成像的,电子束不用穿过样品。
6、电镜有哪些性质,环境扫描电镜中“环境”指什么?1)用电子束作照明源,显微镜的分辨本领要高得多, 分辨本领:2-3nm,可以直接分辨原子,并且还能进行纳米尺度的晶体结构及化学组成的分析2)但:电磁透镜的孔径半角的典型值仅为10-2~10-3rad3)几何像差:由透镜磁场几何形状上的缺陷而造成的4)色差:由电子波的波长发生一定幅度的改变而造成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中所指环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大气环境,与传统SEM样品室高达10-3~10-6 Torr的真空度相比,ESEM样品室的真空度很低,从1Torr~20Torr,非常接近大气环境,但不等同于平均760Torr 的大气环境;7、高分辨电镜是否指分辨率高的电镜?答:高分辨电镜可用来观察晶体的点阵像或单原子像等所谓的高分辨像。
这种高分辨像直接给出晶体结构在电子束方向上的投影,因此又称为结构像。
加速电压为100kV或高于100kV的透射电镜(或扫描透射电镜),只要其分辨本领足够的高,在适当的条件下,就可以得到结构像或单原子像。
并不是所有分辨率高的电镜都能进行结构像的分析。
8、电子探针仪与X射线谱仪从工作原理和应用上有哪些区别?答:电子探针仪的工作原理:莫塞莱(Moseley)定律λ=K/(Z-σ)2K 为常数σ为屏蔽系数Z 为原子序数X射线特征谱线的波长和产生此射线的样品材料的原子序数有一确定的关系。
只要测出特征X射线的波长,就可确定相应元素的原子序数。
又因为某种元素的特征X射线强度与该元素在样品中的浓度成比例,所以只要测出这种特征X射线的强度,就可计算出该元素的相对含量。
X射线衍射仪的工作原理:布拉格方程:2dSinθ=λ11、与X射线衍射相比,(尤其透射电镜中的)电子衍射的特点是什么?答:(1).透射电镜常用双聚光镜照明系统,束斑直径为1~2μm,经过双聚光镜的照明束相干性较好。
(2).透射电镜有三级以上透镜组成的成像系统,借助它可以提高电子衍射相机长度。
普通电子衍射装置相机长度一般为500mm左右,而透射电镜长度可达1000~5000mm。
(3).可以通过物镜和中间镜的密切配合,进行选区电子衍射,使成像区域和电子衍射区域统一起来,达到样品微区形貌分析和原位晶体学性质测定的目的。
12、选区电子衍射和选区成像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这两种工作方式有什么应用意义?答:“选区电子衍射” 指在物镜像平面上放置一个光阑(选区光阑)限定产生衍射花样的样品区域,从而分析该微区范围内样品的晶体结构特性。
当电镜以成像方式操作时,中间镜物平面与物镜像平面重合,荧光屏上显示样品的放大图像。
此时,在物镜像平面内插入一个孔径可变的选区光阑,光阑孔套住想要分析的那个微区。
因为在物镜适焦的条件下,物平面上同一物点所散射的电子将会聚于像平面上一点,所以对应于像平面上光阑孔的选择范围A′B′,只有样品上AB微区以内物点的散射波可以穿过光阑孔进入中间镜和投影镜参与成像,选区以外的物点如C产生的散射波则全被挡掉。
当调节中间镜的激磁电流,使电镜转变为衍射方式操作时,中间镜物平面与物镜背焦面相重合。
尽管物镜背焦平面上第一幅花样是由受到入射束幅照的全部样品区域内晶体的衍射所产生,但只有AB微区以内物点散射的电子波可以通过选区光阑进入下面的透镜系统,所以荧屏上显示的只限于选区范围以内晶体所产生的衍射花样,实现了选区形貌观察与晶体结构分析的微区对应性。
这两种方法可以研究我们感兴趣的微区的晶体产生的衍射花样,从而实现了选区观察和衍射的对应。
第4章1、述差热分析的原理,并画出DTA装置示意图。
答: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定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和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由于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某一特定温度下,往往会发生伴随有吸热或放热效应的物理、化学变化。
将差热电偶的一个热端插在被测试试样中,另一个热端插在待测温度区间内不发生热效应的参比物中,试样和参比物同时升温,测定升温过程中两者的温度差,就构成了热分析的基本原理。
P2172、何用外延始点作为DTA曲线的反应起始温度?答:外延始点指峰的起始边陡峭部分的切线与外延基线的交点。
国际热分析协会ICTA对大量的式样测定结果表明,外延起始温度与其他实验测得的反应起始温度最为接近,因此用外延始点作为DTA曲线的反应起始温度。
3、热分析的参比物有何性能要求?答:参比物是一定温度下不发生分解、相变、破坏的物质,要求在热分析过程中热性质、质量、密度等与试样尽量接近。
4、影响差热分析的仪器、试样、操作因素是什么?答:仪器:1)炉子的结构和尺寸2)坩埚材料和形状3)差热电偶性能4)测温热电偶与试样之间的相对位置5)记录仪或其他显示系统精度试样:1)热容量和热导率变化2)试样的颗粒度、用量及装填密度3)试样的结晶度、纯度4)参比物操作:1)升温速度2)炉内压力和气氛3)记录仪量程及走纸速度5、为何DTA仅能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DSC是如何实现定量分析的?答:在差热分析中当试样发生热效应时,试样本身的升温速度是非线性的,而且在发生热效应时,试样与参比物及试样周围的环境有较大的温差,它们之间会进行热传递,降低了热效应测量的灵敏度和精确度,所以DTA 仅能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