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汇总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871e74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d.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化学是初三第一次接触的科目,那么关于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本店铺准备的一些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仅供参考。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2424541ed9ad51f01df240.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质量守恒的探究——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及砝码)、锥形瓶、玻璃棒、气球【设计实验】①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
②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
③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④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进,并将白磷引燃。
⑤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天平平衡。
【实验结论】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实验成功的关键: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
玻璃管下端与白磷接触的目的:点燃白磷。
气球的作用:盛装锥形瓶里受热膨胀的空气和五氧化二磷,避免因锥形瓶内压强过大把瓶子弹开。
没有安装气球的后果:橡皮塞被弹开或炸裂锥形瓶。
锥形瓶底部不铺上细沙的后果:锥形瓶炸裂。
探究实验:质量守恒的探究——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及砝码)、烧杯。
【设计实验】①在100mL烧杯中加入30mL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1。
②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
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2。
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实验结论】m1=m2。
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该装置不用密封,因为参加反应和生成的物质中没有气体。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总结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e192f43a417866fb84a8e6f.png)
中考复习资料总结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总结一、化合反应1、木炭(碳)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点燃CO2(充分燃烧)2C+O2点燃 2 CO (不充分燃烧)2、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S+O2点燃SO23、红磷(或者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4P+5O2点燃2P2O54、注意..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3Fe+2O2点燃Fe3O4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冒白烟,生成白色粉末,放出热量。
2Mg+O2点燃2MgO6、氢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2H2+O2点燃2H2O7、铜在空气中加热现象: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2Cu+O2△2CuO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火焰上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O2点燃2CO29、汞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2Hg+O2△2HgO10、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11、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 +C高温2CO1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 +H2O == H2CO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的原因)二、分解反应1、氧化汞加热分解:2HgO△2Hg+O2↑2、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3、氯酸钾制氧气:2KClO3MnO22KCl+3O2↑△MnO24、过氧化氢制氧气:2H2O2 2H2O+O2↑5、电解水:2H2O通电2H2↑+O2↑6、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CO2↑ (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加热红色变为紫色的原因)三、其他反应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 H2O + CO2↑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2、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CuO为黑色粉末)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超全)(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超全)(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3f474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0.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下列对于图示的理解错误的是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C.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D.可用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答案:C分析: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
A、氧原子结合成氧气,说明原子可结合成分子,故A正确;B、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汞原子和氧原子,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B正确;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例如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故C不正确;D、1个氧气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则可用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故D正确。
故选C。
2、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g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答案:C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设该化合物质量为x ,则x +3.2g=4.4g+1.8g ,得出x =3.0g ,故A 选项正确,不合题意;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不变”,则生成物中氧元素质量=4.4g ×3244+1.8g ×1618=4.8g ,反应前氧气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3.2g ,因此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 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 、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 ×1244=1.2g ,氢元素的质量为:1.8g ×218=0.2g ,氧元素的质量为:3.0g -1.2g -0.2g=1.6g ,则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2g 12:0.2g 2:1.6g16=1:2:1,故C 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 、根据该化合物共3.0g ,C 元素质量为1.2g ,则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g3.0g ×100%=40%,D 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f1e779106294dd88d1d26b35.png)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中国科学家成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C2H4),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gB.反应中涉及三种氧化物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2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42.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的组合可以构成不同分子,如图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B.此反应是分解反应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D.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只有两种氧化物B.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图中共有4种分子D.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不变4.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 原子B .该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 .该反应中甲、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是2:2:3D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 、B 、C 、D 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18 18 5 3 反应后的质量/g30待测9A .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 .C 物质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 .反应后待测的C 物质的质量为0gD .参加反应的A 、B 、D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2:16.当空气中受到 SO 2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石灰石粉末,使空气中 SO 2含量降低,该过程发生反应为:32422CaCO +2SO +X=2CaSO +2CO ,则 X 的化学式为( ) A .CaO B .O 3C .O 2D .CO7.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 2和B 2的分子,A 2和B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X ,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0b363c89eb172dec63b718.png)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36234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0320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待测值为0C.该反应生成的乙与丁的质量比为1:1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2.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催化剂可加快该反应的速率B.的化学式为C2H4O2C.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前者不变后者改变D.和都是氧化物3.“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图示信息分析不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 + CO2一定条件CO(NH2)2 + H2O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D.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4.某化合物在4.8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2.7g水。
关于该物质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2.3gB.该化合物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化合物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2D.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B.因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C.因为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就是单质D.因为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氧化物6.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93221反应后质量/g x3417A.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x的值为2C.丙可能是单质D.该反应可能是水通电分解7.在反应2A+3B=2C+D中,当10g A完全反应,生成14g C,又知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7:16,则B与D的质量比为()A.5:6 B.6:5 C.5:4 D.4:58.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总结(重点)超详细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总结(重点)超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f8ba5f2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4.png)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总结(重点)超详细单选题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D.此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答案:A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均有相同的分子,则参与反应的分子如图:A. 此反应为生成新物质的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B.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2:1,错误;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错误;D. 此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不是混合物,错误。
故选A。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 .CO+CuO加热Cu+CO 2↑B .2P+5O 2点燃2P 2O 5C .3Fe+2O 2点燃Fe 3O 4D .Al+2HCl=AlCl 2+H 2↑答案:C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A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Δ2,不符合题意;B 、磷燃烧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4P+5O 2点燃2P 2O 5,不符合题意;C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是:3Fe+2O 2点燃Fe 3O 4,符合题意;D 、铝和盐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Al+6HCl=2AlCl 3+3H 2↑,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3、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丁的化学式为H 2O 2B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 3∶1C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D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D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6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丁的化学式为:H 2O ,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6:44=3:22,不符合题意;C、甲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甲醇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三亚市三中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汇总含解析新人教版
![三亚市三中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汇总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fb48345fbfc77da369b10c.png)
学习资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汇总(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班级:科目:化学方程式验证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微观本质六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化定义学化学方程式意义方读法程书写原则式步骤配平利用思路化学方程式步骤的简单计算注意事项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2)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
3、实验验证: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如: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如: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气体)4、理解: 六不变:宏观: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量不变;原子质量不变;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两个可能变: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5、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典例1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数目 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 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答案】C【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前后总质量一定不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原子种类、数目一定不变,则元素种类也不变.分子数目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也可能前后相等;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物质种类。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a0d22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e.png)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单选题1、大多数动植物呼吸作用时发生反应:X+6O2酶6CO2+6H2O,动植物利用该反应释放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X的化学式为A.C6H12B.C6H12OC.C6H12O6D.C6H12O8答案: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个数守恒,反应后生成物由12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8个氧原子,反应物为X与氧气反应,所以X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故选C。
2、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镁条燃烧:Mg+O2点燃MgOB.铜绿分解:Cu2(OH)2COΔ2↑C.氨水中和硫酸:NH3⋅H2O+H2SO4=NH4SO4+H2OD.酒精完全燃烧:C2H6O+3O 点燃2CO2+3H2O答案:DA、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 点燃2MgO,故A错误;B 、铜绿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Cu 2(OH)2CO Δ2O+CO 2↑,故B 错误;C 、氨水中和硫酸生成硫酸铵和水,该化学方程式中硫酸铵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3⋅H 2O +H 2SO 4=(NH 4)2SO 4+2H 2O ,故C 错误;D 、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故D 正确。
故选D 。
3、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H 2O 催化剂H 2+CO 2B .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C .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 .反应物CO 和H 2O 都是氧化物答案:C分析: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结合化学方程式以及选项内容进行分析解答。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 2O 催化剂H 2+CO 2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H 2O 催化剂H 2+CO 2,不符合题意;B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C、在反应物水中,氢元素显+1价,在生成物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因此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反应物CO和H2O都是氧化物,正确,不符合题意。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方程式汇总(整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方程式汇总(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4ddd92f482fb4daa58d4b96.png)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及现象汇总(上册课本)一、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2CuO 现象:铜丝变黑。
4、铝在氧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或爆炸:2H2 + O2点燃2H2O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现象:(注意两种现象有差异)A、在纯的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燃烧(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 CO2高温2CO(吸热反应)上册111页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水→酸如:SO2 + H2O == H2SO3(亚硫酸)SO3 + H2O == H2SO4(硫酸)1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此反应放出热量)14、用无水硫酸铜鉴定水的存在:(化学方程式不用特别记忆,但要记得这种方法及现象CuSO4 + 5H2O = CuSO4·5H2O(五水硫酸铜,胆矾)现象:白色粉末变成蓝色1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现象:(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复习总结(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复习总结(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7a64a8a8956bec0875e36b.png)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总结(含答案解析)第五单元复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4.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能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5.学会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22H2O为例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三、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四、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方法:最小公倍数法五、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六、计算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④列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⑤答点燃注意: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应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5章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5章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e3dd2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d.png)
2023-2024学年新人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在化学方程式: aC_2H_5OH+ bO_2\dfrac\undersetmCO_2+ nH_2O各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 a+ b=\ m+ nB. \ a=\ 2mC. \ a+ 2b=\ 2m+ nD. \ n=\ 2b【答案】C【解析】反应物中含有 2a个 C原子、 6a个氢原子、 (a+ 2b)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有m个 C原子、 2n个氢原子、 (2m+ n)个氧原子。
A、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变,可得 a+ 2b= 2m+ n,故选项关系式错误。
B、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 2a= m,故选项关系式错误。
C、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变,可得 a+ 2b= 2m+ n,故选项关系式正确。
D、根据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不变: 6a= 2n,则 3a= n,故选项关系式错误。
故选: C。
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 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 Mgleft( OHright) _2+2HCl=MgCl_2+2H_2OB. 用稀硫酸除铁锈: \ Fe_2O_3+3H_2SO_4=2FeSO_4+3H_2OC. 正常雨水呈弱酸性的原因: \ SO_2+H_2O=H_2SO_4D. 铁在氧气中燃烧: \ 3Fe+2O_2overset 点燃!=!=!=Fe_2O_3【答案】A【解析】 A.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化学方程式为 Mg\left( OH\right) _2+2HCl=MgCl_2+2H_2O,故 A正确;B.用稀硫酸除铁锈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Fe_2O_3+3H_2SO_4=Fe_2(SO_4)_3+3H_2O,故 B错误;C.正常雨水呈弱酸性的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O_2+H_2O=H_2CO_3,故 C错误;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 3Fe+2O_2\overset 点燃\!=\!=\!=Fe_3O_4,故 D错误;故选 A。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8d49c251e79b8969022653.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意:(1)适用于所有的__________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
(3)质量守恒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4)各物质质量包括固态、液态、__________所有物质的质量。
3.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__没有增减,__________也没有改变。
二、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1.六个不变宏观:(1)物质的__________不变;(2)元素的种类不变;(3)元素的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2.两个一定变宏观:__________一定改变。
微观:__________一定改变。
3.两个可能改变(1)__________可能改变。
(2)__________可能改变。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一、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__________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宏观意义: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__________________比。
3.从化学方程式中可获取的信息:(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对照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有三种读法(以C +O 2=====点燃CO 2为例):(1)质:________和________在________的条件下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2)量:每________份质量的碳和_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碳;(3)微观:每________个碳原子和________个氧分子反应,生成___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
《常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a753a73b3567ec112d8aec.png)
《常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化学现象中有许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B.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其体积与混合前二者的体积之和相等D.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数值一定相等2.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错误的是()A.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H4B.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C.该气体可能是纯净物D.该气体可能是CH4、C2H2、C2H4组成的混合物3.当空气中受到 SO2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石灰石粉末,使空气中 SO2含量降低,该过2CaCO+2SO+X=2CaSO+2CO,则 X 的化学式为()程发生反应为:3242A.CaO B.O3C.O2D.CO4.某化合物在4.8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2.7g水。
关于该物质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2.3gB.该化合物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化合物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2D.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5.某密闭容器中有R和氧气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数值为10B.R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R中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D.该反应中O2和C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6.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该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D.反应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7.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编号事实结论A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B某物质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该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C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蜡烛一定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两种粒子质子数相同它们属于同种元素A.A B.B C.C D.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物质a b c反应前质量/g10900反应后质量/g 3.2x 3.2A.x=93.6B.a可能是单质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a、c变化的质量比为1:110.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102fab77232f60dccca171.png)
一、选择题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B .图中共表示3种物质C .该反应后分子数目增多D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D解析:DA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物中B 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共有4种不同分子,表示4种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C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分子的目没有变化,反应前后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D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
2.下列说法中正确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10g 酒精和50g 水混匀后形成60g 酒精溶液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得到30g P 2O 5,则参加反应的O 2和磷的总质量一定为30gC .2L 氢气和1L 氧气反应,生成3L 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2g 氢气和8g 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0g 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解析:BA 、10g 酒精和50g 水混匀后形成60g 酒精溶液,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得到30g P 2O 5,则参加反应的O 2和磷的总质量一定为30g ,符合题意;C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不是体积,不符合题意;D 、氢气和氧气反应:2222H +O 2H O 点燃,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和生成水的质量比为:4:32:36=1:8:9,故2g 氢气和8g 氧气反应,氢气剩余,不能生成10g 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当空气中受到 SO 2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石灰石粉末,使空气中 SO 2含量降低,该过程发生反应为:32422CaCO +2SO +X=2CaSO +2CO ,则 X 的化学式为( ) A .CaO B .O 3C .O 2D .CO C解析: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化学方程式2CaCO+2SO+X=2CaSO+2CO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a,2;3242S,2;C,2;O,12;已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a,2;C,2;S,2;O,8;比较分析可知X中只有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2,故X的化学式为O2;故选:C。
九年级化学上册 单元知识及考点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
![九年级化学上册 单元知识及考点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2d0ab38d7fd5360cbb1adba2.png)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内容概述】
本单元有三个课题,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主要内容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了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这是本单元的中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4.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命题分析】
1.本单元重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其应用,包括质量守恒定律运用到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和反应类型的判断、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含义。中考以简答题型式考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有关化学反应现象,或质量变化问题;以选择或填空形式考查利用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确定物质组成,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推断物质的化学式;以研究质量守恒定律为内容的探究性试题。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是中考的高频考点,主要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点包括:①书写化学方程式;②根据题干所给信息,书写未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在选择题中会结合微观示意图或生活中的现象,在一个选项中考查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将会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物质的相互转化、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结合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判断正误,并延伸到对反应类型的判断。会结合最新的科技动态和科技发展的历史来根据题给信息正确判断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并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叙述反应的意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d844b89551810a6f52486e8.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1)白磷燃烧实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锥形瓶、玻璃棒、小气球【化学方程式】【实验示意图】【实验步骤】①在底部铺有细沙【防止锥形瓶炸裂】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堆干燥的白磷。
②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棒,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防止受热的空气膨胀弹开橡胶塞甚至炸裂锥形瓶】,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
【方便利用玻璃管点燃白磷】 ③将锥形瓶和玻璃棒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记录所盛的质量1m④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
⑤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在托盘天平上,记录所称量的质量2m【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称量的21m m =【实验结论】反应前各反应物的总质量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烧杯【化学方程式】【实验示意图】【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出去铁钉表面的氧化层】,将盛有稀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1m②将铁钉浸到稀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③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稀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烧杯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2m ,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实验称量的21m m =【实验结论】反应前各反应物的总质量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2、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上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4、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①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书写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对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或化学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方程式验证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微观本质六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化定义学化学方程式意义方读法程书写原则式步骤配平利用思路化学方程式步骤的简单计算注意事项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注意:(1)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2)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3、实验验证: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如: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如: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气体)4、理解:六不变:宏观: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量不变;原子质量不变;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两个可能变: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5、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典例1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数目 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 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答案】C【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前后总质量一定不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原子种类、数目一定不变,则元素种类也不变.分子数目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也可能前后相等;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物质种类.故选:C.典例2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A.CH4B.C4H4S C.C4H6S D.C4H8S【答案】B【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4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4H4S.故选:B.典例3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质量/g 8 2 8 12反应后物质质量/g 4 16 X 2A.反应后X的值为8 B.参加反应的甲、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5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答案】D【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的质量减少了8g-4g=4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4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6g-2g=14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2g-2g=10g;由质量守恒定律,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A、由质量守恒定律,丙的质量不变,反应后X的值为8g,故选项说法正确.B、参加反应的甲、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4g:10g=2:5,故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丁,生成物是乙,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典例4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B.生成物均为氧化物C.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答案】D【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硫化氢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A.由方程式和化合价原则可知,硫元素由﹣2价变为+4价,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故正确;B.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和水,均为氧化物,故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5个分子变化成了4个分子,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故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3,故不正确.故选:D.典例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1)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选填“分子”或“原子”),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选择序号填空).A.化合物 B.单质 C.混合物(3)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明,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答案】(1)分子,3:1,A;(2)A;(3)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参加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保持不变.【解析】(1)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 (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由同种的分子构成,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3)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参加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保持不变.二、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2、书写原则:(1)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符合客观事实.3、书写步骤:⑴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相连;⑵配:配平化学方程式;⑶等;将短横线改为等号;⑷标:标明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状态“↑”或“↓”;⑸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了、标了是否恰当.4、书写注意的地方:(1)化学式不能写错;(2)↑、↓只能标在生成物上,并且反应物有气体或固体时,不能再标↑、↓;(3)配平(配平时右下角的数字不能改动),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数法,定一法;(4)反应条件不能漏,加热条件用▲;5、意义:(1)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目比;(3)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相对质量=化学式量乘以系数);6、读法:以C+O2CO2为例.(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微观: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3)质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4)注意事项:“+”读作“和”;“=”读作“反应生成”.典例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Al+O2═AlO2B、2KClO32KCl+3O2↑C、2CuO+C=Cu+CO2↑D、FeCl3+3KOH=Fe(OH)3+3KCl【答案】B【解析】A、该化学方程式氧化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C、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没有配平,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氢氧化铁的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Cl3+3KOH=Fe(OH)3↓+3KCl. 故选:B.典例7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 化学反应的快慢B. 生成物C. 反应条件D. 反应物【答案】A【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无法确定化学反应的快慢,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左边的是反应物,右边的是生成物,不符合题意;C、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不符合题意;D、由化学方程式,“═”左边的是反应物,右边的是生成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典例8关于2H2+O22H2O的读法不正确的是()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B.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C.常温下,每2体积的氧气与l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水D.每4份质量的氧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答案】C【解析】A、由2H2+O22H2O可知,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正确;B、由2H2+O22H2O可知,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正确;C、由2H2+O22H2O可知,每1体积的氧气与2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但是由于水常温下问液体,所以没法谈体积,错误;D、由2H2+O22H2O可知: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故选项正确.故选C.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1)设:设未知数(说清楚设的是质量还是质量分数等,一定不要带单位);(2)方: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一定配平);(3)标:标出有关物质的量:上标相对分子质量,下标已知质量和未知数;(4比:列比例式,求解;(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2、计算中可能用到的公式有:(1)质量=密度×体积(2)分解率=已分解物质的质量/未分解物质的质量×100%(3)某物质的质量分数=某物质的质量/含该物质的总质量×100%(4)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典例9小明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将鸡蛋壳11.0g 研碎后放入装有100.0g 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106.6g(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考虑物质耗损)请计算:(1)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2)该鸡蛋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答案】(1)4.4g (2)90.9%【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0g+100.0g-106.6g=4.4g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 3+2HCl═CaCl 2+H 2O+CO 2↑100 44 x 4.4g100=44 4.4x gx=10g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11g g×100%= 90.9%. 答:该鸡蛋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