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课设报告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课程设计内容要求1、课程设计题目设计并实现一个流程如图所示的信号处理演示系统,该系统包含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滤波器设计、数字滤波和输出信号分析5个主要模块,各模块的具体功能要求如下:1)信号发生器根据信号类型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静态型:直接输入测试信号系列。
(2)动态型:输入如下式所示的由多个不同频率正弦信号叠加组合而成的模拟信号公式,指定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动态生成该信号的采样序列,作为测试信号。
100sin(2pif1t)+100sin(2pif2t)+…+100sin(2pifnt)2)频谱分析是用FFT对产生的测试信号进行频域变换,展示其幅频、相频特性,指定需要滤出或保留的频带,通过选择滤波器类型(IIR或FIR),确定对应的滤波器技术指标(低通、高通、带通、带阻)。
3)滤波器设计根据IIR/FIR数字滤波器技术指标设计滤波器,生成相应的滤波器系数,并展示对应的滤波器幅频、相频特性。
(1)IIR DF设计:使用双线性变换法,可选择滤波器类型(巴特沃斯/切比雪夫型);(2)FIR DF 设计:使用窗口法,可选择窗口类型。
4)数字滤波根据设计的滤波器系数,对测试信号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后信号。
(1) IIR DF:要求通过差分方程迭代实现滤波,未知初值置0处理;(2) FIR DF:要求通过快速卷积实现滤波,可以选择使用重叠相加或重叠保留法进行卷积运算,并动态展示卷积运算的详细过程。
5)输出信号分析展示滤波后信号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分析是否满足滤波要求。
对同一滤波要求,根据输出信号频谱,对比分析各类滤波器的差异。
2、设计题目要求使用MATLAB编程实现上述信号处理演示系统,具体要求如下:(1)系统应使用图形用户界面(GUI);(2)系统功能至少包括非语音信号的低通和高通滤波;(3)滤波器设计模块应避免使用MATLAB工具箱函数;(4)IIR DF设计必须可选基于巴特沃斯或切比雪夫1型;(5)FIR DF设计必须可选择各类窗口,且FIR滤波可选长序列卷积方法。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的与要求⽬的与要求:1.掌握《数字信号处理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 2.掌握应⽤MATLAB 进⾏数字信号处理的程序设计;实验内容:已知低通数字滤波器的性能指标如下:0.26p ωπ=,0.75dB p R =,0.41s ωπ=,50dB s A =要求:1. 选择合适的窗函数,设计满⾜上述指标的数字线性相位FIR 低通滤波器。
⽤⼀个图形窗⼝,包括四个⼦图,分析显⽰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相频响应、幅频响应和以dB 为纵坐标的幅频响应曲线。
2. ⽤双线性变换法,设计满⾜上述指标的数字Chebyshev I 型低通滤波器。
⽤⼀个图形窗⼝,包括三个⼦图,分析显⽰滤波器的幅频响应、以dB 为纵坐标的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
3. 已知模拟信号1234()2sin(2)5sin(2)8cos(2)7.5cos(2)x t f t f t f t f t ππππ=+++其中10.12f kHz =,2 4.98f kHz =,3 3.25f kHz =,4 1.15f kHz =,取采样频率10s f kHz =。
要求:(1) 以10s f kHz =对()x t 进⾏取样,得到()x n 。
⽤⼀个图形窗⼝,包括两个⼦图,分别显⽰()x t 以及()x n (0511n ≤≤)的波形;(2) ⽤FFT 对()x n 进⾏谱分析,要求频率分辨率不超过5Hz 。
求出⼀个记录长度中的最少点数x N ,并⽤⼀个图形窗⼝,包括两个⼦图,分别显⽰()x n 以及()X k 的幅值; (3) ⽤要求1中设计的线性相位低通数字滤波器对()x n 进⾏滤波,求出滤波器的输出1()y n ,并⽤FFT 对1()y n 进⾏谱分析,要求频率分辨率不超过5Hz 。
求出⼀个记录长度中的最少点数1y N ,并⽤⼀个图形窗⼝,包括四个⼦图,分别显⽰()x n (01x n N ≤≤-)、()X k 、1()y n (101y n N ≤≤-)和1()Y k 的幅值;(4) ⽤要求2中设计的Chebyshev 低通数字滤波器对()x n 进⾏滤波,求出滤波器的输出2()y n ,并⽤FFT 对2()y n 进⾏谱分析,要求频率分辨率不超过5Hz 。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1502班学生姓名:侯子强学号:02指导教师:李宏2017年5月28日实验一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响应一. 实验目的1. 熟悉连续信号经理想采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关系,加深对时域采样定理的理解2. 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3. 利用卷积方法观察分析系统的时域特性4. 掌握序列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利用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对离散信号及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二、实验原理1. 采样是连续信号数字化处理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对采样过程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采样前后信号时域和频域特性的变化以及信号信息不丢失的条件,而且可以加深对离散傅里叶变换、Z 变换和序列傅里叶变换之间关系式的理解。
对连续信号()a x t 以T 为采样间隔进行时域等间隔理想采样,形成采样信号:ˆ()()()a a xt x t p t = 式中()p t 为周期冲激脉冲,$()a x t 为()a x t 的理想采样。
()a x t 的傅里叶变换为µ()a X j Ω: 上式表明将连续信号()a x t 采样后其频谱将变为周期的,周期为Ωs=2π/T。
也即采样信号的频谱µ()a X j Ω是原连续信号xa(t)的频谱Xa(jΩ)在频率轴上以Ωs 为周期,周期延拓而成的。
因此,若对连续信号()a x t 进行采样,要保证采样频率fs ≥2fm ,fm 为信号的最高频率,才可能由采样信号无失真地恢复出原模拟信号计算机实现时,利用计算机计算上式并不方便,因此我们利用采样序列的傅里叶变换来实现,即而()()j j n n X e x n e ωω∞-=-∞=∑为采样序列的傅里叶变换()()n P t t nT δ∞=-∞=-∑µ1()()*()21()n a a a s X j X j P j X j jn T π∞=-∞Ω=ΩΩ=Ω-Ω∑µ()()|j a TX j X e ωω=ΩΩ=2. 时域中,描述系统特性的方法是差分方程和单位脉冲响应,频域中可用系统函数描述系统特性。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报告抽样定理的应用

抽样定理的应用摘要抽样定理表示为若频带宽度有限的,要从抽样信号中无失真地恢复原信号,抽样频率应大于2倍信号最高频率。
抽样频率小于2倍频谱最高频率时,信号的频谱有混叠。
抽样频率大于2倍频谱最高频率时,信号的频谱无混叠。
语音信号处理是研究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语音学知识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新兴学科,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通过语音传递信息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最常用和最方便的交换信息手段,所以对其的研究更显得尤为重要。
Matlab语言是一种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十分强大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它可以将声音文件变换成离散的数据文件,然后用起强大的矩阵运算能力处理数据。
这为我们的本次设计提供了强大并良好的环境!本设计要求通过利用matlab对模拟信号和语音信号进行抽样,通过傅里叶变换转换到频域,观察波形并进行分析。
关键词:抽样Matlab目录一、设计目的: (2)二、设计原理: (2)1、抽样定理 (2)2、MATLAB简介 (2)3、语音信号 (3)4、Stem函数绘图 (3)三、设计内容: (4)1、已知g1(t)=cos(6πt),g2(t)=cos(14πt),g3(t)=cos(26πt),以抽样频率fsam=10Hz对上述三个信号进行抽样。
在同一张图上画出g1(t),g2(t),g3(t)及其抽样点,对所得结果进行讨论。
(4)2、选取三段不同的语音信号,并选取适合的同一抽样频率对其进行抽样,画出抽样前后的图形,并进行比较,播放抽样前后的语音。
(6)3、选取合适的点数,对抽样后的三段语音信号分别做DFT,画图并比较。
(10)四、总结 (12)五、参考文献 (13)绪论当今,随着信息时代和数字世界的到来,数字信号处理已成为今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和技术领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正飞速发展,它不但自成一门学科,更是以不同形式影响和渗透到其他学科;它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与国防建设紧密相连;它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而数字化是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基础,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信号多种多样,例如广播信号、电视信号、雷达信号、通信信号、导航信号等等。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报告--基于MATLAB的语音去噪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报告--基于MATLAB的语音去噪处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报告基于MATLAB的语音去噪处理专业: 通信工程班级: 通信1101班组次: 第7组姓名及学号: 胡政权(2011013825) 姓名及学号: 潘爽(2011013836)第1页组员承担任务负责程序的编写,并检验程序是否错误,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课题相关资料,深入理解课题含义及设计要求,注意材料收集胡政权与整理,对课程设计要求进行最后审核。
负责课程设计实验MATLAB仿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上网查阅材料对实验发表自己看法同时对实验要求进行扩展。
对论文进行抒写,排版潘爽使实验课程设计更加完善。
指导教师评价意见第2页基于MATLAB的语音去噪处理1、设计目的(1)巩固所学的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知识,理解信号的采集、处理、加噪、去噪过程; (2)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3)学习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2、设计任务(1)语音信号的录制。
(2)在MATLAB平台上读入语音信号。
(3)绘制频谱图并回放原始语音信号。
(4)利用MATLAB编程加入一段正弦波噪音,设计滤波器去噪。
(5)利用MATLAB 编程加入一段随机噪音信号,设计FIR和IIR滤波器去噪,并分别绘制频谱图、回放语音信号。
(6)通过仿真后的图像以及对语音信号的回放,对比两种去噪方式的优缺点。
其大概流程框图可如下表示:(图2-1)图2-1 课程设计的流程第3页3、设计原理3.1 去噪原理3.1.1 采样定理在进行模拟/数字信号的转换过程中,当采样频率fs.max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fmax的2倍时,即:fs.max>=2fmax,则采样之后的数字信号完整地保留了原始信号中的信息,一般实际应用中保证采样频率为信号最高频率的5,10倍;采样定理又称奈奎斯特定理。
1924年奈奎斯特(Nyquist)就推导出在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大码元传输速率的公式: 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大码元传输速率=2W*log2 N (其中W是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N是电平强度)为什么把采样频率设为8kHz?在数字通信中,根据采样定理, 最小采样频率为语音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频带为F的连续信号 f(t)可用一系列离散的采样值f(t1),f(t1?Δt),f(t1?2Δt),...来表示,只要这些采样点的时间间隔Δt?1/2F,便可根据各采样值完全恢复原来的信号f(t)。
dsp课程设计报告绪论

dsp课程设计报告绪论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层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常用算法,包括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离散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数字滤波器设计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能力,如MATLAB、Python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字信号处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字信号处理基本概念:离散时间信号、离散时间系统、Z域变换等。
2.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基本性质、计算方法、频谱分析等。
3.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原理、计算方法、应用实例等。
4.数字滤波器设计:滤波器的基本类型、设计方法、频率响应分析等。
5.数字信号处理应用:噪声抑制、信号恢复、图像处理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配置相应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打印)

北京工商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班级:信息081学号:姓名:同组同学姓名:成绩:2011年7月一. 设计任务 1. 设计目的:(1)熟悉和巩固模拟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原理 (2)掌握Butterworth/Chebyshev 滤波器设计方法 (3)实现滤波器设计的有关经典算法(4)熟练掌握使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各种要求的数字滤波器 (5)熟练掌握双线性变换方法 2.设计技术指标:(1)按要求设计Butterworth 型数字低通滤波器, (2)性能指标如下:① 通带截止频率πω2.0=p ; ② 通带最大衰减αp =3dB ; ③ 阻带起始频率πω3.0=s ; ④ 阻带最小衰减αs =20dB ;3.设计要求:(1) 根据模拟滤波器的性能指标,确定数字滤波器指标; (2) 程序应具有通用性;(3)采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满足上述性能指标要求的Butterworth 型数字低通滤波器;(4)由软件直接给出数字滤波器的级联型结构;(5)确定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幅值响应和相位响应)及群延迟等;4.软件要求:基本要求:软件能根据滤波器性能技术指标要求,能自动设计Butterworth 型、Chebyshev 型或其他滤波器;5.其它要求:(1)学习并巩固模拟滤波器(Butterworth,Chebyshev 型滤波器)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熟悉Butterworth,Chebyshev 型滤波器设计的有关公式; (3)掌握归一化设计方法中各种表格的应用方法;二、实验原理与计算方法1、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 低通数字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双线性变换法设计数字滤波器,采用了二次映射的方法,就是先将整个s 平面压缩到s1平面的一个T j T j ππ~-的横形条带范围内,然后再将这个条带映射到z 平面上,就能建立s 平面到z 平面的一一对应关系。
对于低通数字滤波器,映射关系为z z T z z T s ++-=+-=--11211211 (1) 其中T 为抽样周期。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课课程设计

1温情提示各位同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提高实验三部分。
基础实验、综合实验是必做内容,提高实验也为必做内容,但是为六选一,根据你的兴趣选择一个实验完成即可。
由于课程设计内容涉及大量的编程,希望各位同学提前做好实验准备。
在进实验室之前对实验中涉及的原理进行复习,并且,编制好实验程序。
进入实验室后进行程序的调试。
4课程设计准备与检查在进实验室之前完成程序的编制,在实验室完成编制程序的调试。
在进行综合实验的过程中,检查基础实验结果;在做提高实验的过程中,检查综合实验结果;提高实验结果在课程设计最后四个学时中检查。
检查实验结果的过程中随机提问,回答问题计入考核成绩。
5实验报告格式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方法与内容(需求分析、算法设计思路、流程图等)四、实验原始纪录(源程序等)五、实验结果及分析(计算过程与结果、数据曲线、图表等)六、实验总结与思考6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要求一、实验报告格式如前,ppt 第5页。
二、实验报告质量计10分。
实验报告中涉及的原理性的图表要自己动手画,不可以拷贝;涉及的公式要用公式编辑器编辑。
MATLAB 仿真结果以及编制的程序可以拷贝。
三、如果发现实验报告有明显拷贝现象,拷贝者与被拷贝者课程设计成绩均为零分。
四、实验报告电子版在课程设计结束一周内发送到指导教师的邮箱。
李莉:***************赵晓晖:*****************王本平:**************叶茵:****************梁辉:*******************7基础实验篇实验一离散时间系统及离散卷积实验二离散傅立叶变换与快速傅立叶变换实验三IIR 数字滤波器设计实验四FIR数字滤波器设计8实验一离散时间系统及离散卷积一、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 软件的使用方法。
(2)熟悉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单位脉冲响应和系统频率响应等概念。
(3)利用MATLAB 绘制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图、系统频率响应和单位脉冲响应。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其数学表达和物理意义;2. 掌握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关键算法,如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滤波器设计等;3. 了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语音、图像等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数字信号处理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能够运用编程工具(如MATLAB)实现基本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解决实际问题;3. 能够对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信号处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3. 增强学生对我国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取得成就的自豪感,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旨在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数字信号处理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互动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包括数字信号、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信号的采样与恢复等基本概念,使学生建立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框架。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字信号处理概述2. 傅里叶变换及其应用:介绍傅里叶变换的原理、性质和应用,以及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傅里叶变换及其应用3. 数字滤波器设计:讲解数字滤波器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性能评价,包括IIR和FIR滤波器。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字滤波器设计4. 数字信号处理应用案例分析:通过通信、语音、图像等领域的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IIR.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专业班级:信工102学生姓名:丁航学号:10210211指导教师:杨佳吴贺君设计时间:2013.01.07-2013.01.11IIR 数字滤波器设计报告一、设计的作用、目的目的:课程设计是理论学习的延伸,是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质量、塑造自身能力等于有特殊作用。
本次课程设计一方面通过MATLAB 仿真设计内容,使我们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作一个总结和补充。
作用:加深对脉冲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 滤波器数字滤波器基本方法的了解,熟悉这一设计的计算机编程。
观察用脉冲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设计的数字滤波器和响应模拟滤波器的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比较所涉及的数字滤波器和响应的模拟滤波器的频域特性,观察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中产生的频域混淆现象。
学会MATLAB 的使用,掌握运用MATLAB 设计IIR 低通滤波器。
熟悉Butterworth 滤波器、Chebyshev 滤波器和椭圆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通过课程设计各环节的实践,应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双线性变换法及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IIR 数字滤波器以及窗函数法设计FIR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具体方法及计算机编程2.观察双线性变换法、脉冲响应不变法及窗函数法设计的滤波器的频域特性,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3.用MATLAB 画出三种方法设计数字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记录带宽和衰减量,检查结果是否满足要求。
三、设计内容已知通带截止频率kHz f p 2.0=,通带最大衰减dB P 1=α,阻带截止频率kHz f s 3.0=,阻带最小衰减dB s 25=α,T=1ms ,按照以上技术要求,用脉冲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设计巴特沃斯数字低通滤波器,并观察所设计数字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202X姓名:X X学号:1207050227指导教师:XXX设计时间:2014.12.22—2015.1。
4成绩:评实验一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定理的验证实验一、设计目的1。
时域采样理论与频域采样理论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理论.要求掌握模拟信号采样前后频谱的变化,以及如何选择采样频率才能使采样后的信号不丢失信息;2. 要求掌握频率域采样会引起时域周期化的概念,以及频率域采样定理及其对频域采样点数选择的指导作用。
二、程序运行结果1。
时域采样定理验证结果:2。
频域采样定理验证结果:三、参数与结果分析1。
时域采样参数与结果分析:对模拟信号()ax t以T进行时域等间隔理想采样,形成的采样信号的频谱会以采样角频率Ωs(Ωs=2π/T)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
采样频率Ωs必须大于等于模拟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以上,才能使采样信号的频谱不产生频谱混叠。
() ax t的最高截止频率为500HZ,而因为采样频率不同,得到的x1(n)、x2(n)、x3(n)的长度不同。
频谱分布也就不同。
x1(n)、x2(n)、x3(n)分别为采样频率为1000HZ、300HZ、200HZ 时候的采样序列,而进行64点DFT之后通过DFT分析频谱后得实验图中的图,可见在采样频率大于等于1000时采样后的频谱无混叠,采样频率小于1000时频谱出现混叠且在Fs/2处最为严重。
2.频域采样参数与结果分析:对信号x(n)的频谱函数进行N点等间隔采样,进行N 点IDFT[()NXk]得到的序列就是原序列x(n)以N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后的主值区序列。
对于给定的x(n)三角波序列其长度为27点则由频率域采样定理可知当进行32点采样后进应该无混叠而16点采样后进行IFFT得到的x(n)有混叠,由实验的图形可知频域采样定理的正确性.四、思考题如果序列x(n)的长度为M,希望得到其频谱在[0, 2π]上的N点等间隔采样,当N<M 时,如何用一次最少点数的DFT得到该频谱采样?答:通过实验结果可知,可以先对原序列x(n)以N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后取主值区序列,再计算N点DFT则得到N点频域采样。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报告_4

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2)二、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步骤 (2)2.2、IIR数字滤波器与FIR数字滤波器的区别 (2)三、IIR数字滤波器 (3)3.1、IIR数字滤波器的特点 (3)3.1.2、IIR数字滤波器采用递归型结构 (3)3.1.3、借助成熟的模拟滤波器的成果 (3)3.1.4、需加相位校准网络 (3)3.2、用双线性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3)3.3、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4)3.4、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的设计 (5)3.4.1、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各参数图形 (5)3.4.2、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滤波效果图 (5)四、FIR数字滤波器 (5)4.1、FIR滤波器的特点 (5)4.2、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 (6)五、程序实例源码 (8)六、问题分析 (12)七、心得体会 (13)八、参考文献 (13)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数字滤波是数字信号分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与模拟滤波相比,它具有精度和稳定性高、系统函数容易改变、灵活性强、便于大规模集成和可实现多维滤波等优点。
在信号的过滤、检测和参数的估计等方面,经典数字滤波器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线性系统。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对常用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熟悉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和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原理与方法,掌握利用数字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的方法,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并能够对设计结果加以分析。
二、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步骤2.1、不论是IIR滤波器还是FIR滤波器的设计都包括三个步骤:(1)按照实际任务的要求,确定滤波器的性能指标。
(2)用一个因果、稳定的离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系统函数去逼近这一性能指标。
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用IIR系统函数,也可以用FIR系统函数去逼近。
(3)利用有限精度算法实现系统函数,包括结构选择,字长选择等。
2.2、IIR数字滤波器与FIR数字滤波器的区别2.2.1、单位响应IIR数字滤波器单位响应为无限脉冲序列,而FIR数字滤波器单位响应为有限的;FIR滤波器,也就是“非递归滤波器”,没有引入反馈。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验报告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验报告课题名称:IIR滤波器相位校正实验一、实验内容与分析1、实验目的和内容1)利用MATLAB设计一个IIR滤波器;2)结合课本关于全通滤波器特性知识(课本p128),在IIR滤波器后级联一个全通相位滤波器进行相位校正,使此滤波器最终实现线性相位特性;3)分别使用相位校正前后两滤波器实现对某一信号的处理;4)画出IIR滤波器、全通滤波器、相位校正后滤波器的幅度频率特性曲线、相位频率特性曲线,信号时域波形、信号的幅度频率特性曲线、相位频率特性曲线;5)详述实验设计原理,分析相位校正前后两类滤波器对信号处理后的区别。
2、实验的分析1)、IIR滤波器的设计通过对实验内容的理解,我们首先需要设计一个IIR滤波器,对课本第六章的学习我们知道IIR数字滤波器有两种设计方法:间接设计法和直接设计法。
间接设计法中有巴特沃斯滤波器,切比雪夫I型、II型滤波器,椭圆滤波器和贝塞尔滤波器五种。
我们选择设计切比雪夫II型低通滤波器,其中的技术指标为:通带边界频率fp=1000Hz,阻带边界频率fs=2000 Hz,阻带最小衰减As=40 dB,通带最大衰减Ap=1 dB。
2)全通滤波器的设计全通滤波器的幅度特性是在整个频带上均等于常数,或者等于1.信号通过全通滤波器后,其输出的幅度特性保持不变,仅相位发生变化。
由于IIR滤波器后需要级联一个全通相位滤波器,使整个系统实现线性相位特性,为了求解全通滤波器的参数,我们先假设整个系统具有线性相位特性,再根据已经设计好了的切比雪夫II 型滤波器的系统参数,求解全通滤波器的参数。
二、实验的过程1、切比雪夫II型滤波器的设计过程在确定了滤波器的参数之后,我们运用cheb2ord函数计算模拟低通滤波器的最小阶数;然后用cheby2计算滤波器传输函数的系数。
然后运用脉冲响应不变法将模拟低通滤波器转换成数字滤波器。
这样我们就设计出了满足给定参数的切比雪夫II型滤波器。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授课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实验一离散时间信号及系统的时域分析实验类别:基础性实验1实验目的:(1)了解MA TLAB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特点,熟悉MA TLAB软件运行环境。
(2)熟悉MA TLAB中产生信号和绘制信号的基本命令,学会用MA TLAB在时域中产生一些基本的离散时间信号,并对这些信号进行一些基本的运算。
(3)通过MA TLAB仿真一些简单的离散时间系统,并研究它们的时域特性。
(4)通过MA TLAB进行卷积运算,利用卷积方法观察分析系统的时域特性。
2. 实验报告要求●简述实验原理及目的。
●结合实验中所得给定典型序列幅频特性曲线,与理论结果比较,并分析说明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用FFT作谱分析时有关参数的选择方法。
●记录调试运行情况及所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3.实验内容:思考题:9.2.1 运行程序P9.2.1,哪个参数控制该序列的增长或衰减:哪个参数控制该序列的振幅?若需产生实指数序列,应对程序作何修改?9.2.2运行程序P9.2.1,该序列的频率是多少?怎样改变它?哪个参数控制该序列的相位?哪个参数可以控制该序列的振幅?该序列的周期是多少?9.2.3 运行程序P9.2.3,对加权输入得到的y(n)与在相同权系数下输出y1(n)和y2(n)相加得到的yt(n)进行比较,这两个序列是否相等?该系统是线性系统吗?9.2.4 假定另一个系统为y(n)=x(n)x(n-1)修改程序,计算这个系统的输出序列y1(n),y2(n)和y(n)。
比较有y(n)和yt(n)。
这两个序列是否相等?该系统是线性系统吗?(提高部分)9.2.5运行程序P9.2.4,并比较输出序列y(n)和yd(n-10)。
这两个序列之间有什么关系?该系统是时不变系统吗?9.2.6 考虑另一个系统:修改程序,以仿真上面的系统并确定该系统是否为时不变系统。
(选做)n = 0:40; D = 10;a = 3.0;b = -2;x = a*cos(2*pi*0.1*n) + b*cos(2*pi*0.4*n);[x1,n1]=sigmult(n,n,x,n)[x2,n2]=sigshift(x,n,1)[y,ny1]= sigadd(x1,n1,x2,n2)[y1,ny11]= sigshift(y,ny1,D)[sx,sn]= sigshift(x,n,D)[sx1,sn1]=sigmult(n,n, sx,sn)[sx2,sn2]=sigshift(sx,sn,1)[y2,ny2]= sigadd(sx1,sn1,sx2,sn2)D= sigadd(y1,ny11,y2,ny22)六、实验心得体会:实验时间批阅老师实验成绩实验二 FFT 实现数字滤波实验类别:提高性实验 1.实验目的(1) 通过这一实验,加深理解FFT 在实现数字滤波(或快速卷积)中的重要作用,更好的利用FFT 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河北科技大学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张念琦学号:120701235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122班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及应用学年学期:2 0 1 4—2 0 1 5学年第一学期指导教师:王晓君2 0 14年12月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张念琦学号120701235 成绩专业班级电信092 起止时间2014.12.28至2011.12.31设计一:DFT在信号频谱中的应用设计设计题目设计二:有噪声情况下信号幅度谱的研究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一、DFT在信号频谱分析中的应用1.1设计目的 (1)1.2设计原理 (1)1.3实现方法 (1)1.4设计内容及要求 (1)1.5设计结果及改进建议 (2)1.6思考题 (8)二、有噪声情况下信号幅度谱的研究2.1设计目的 (9)2.2设计原理 (9)2.3实现方法 (9)2.4设计内容及要求 (9)2.5设计结果及改进建议 (13)2.6思考题 (13)三、设计体会 (14)四、参考文献 (14)一、 DFT在信号频谱中的应用1.1设计题目DFT在信号频谱中的应用1.2设计原理所谓信号的频谱分析就是计算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傅里叶分析显然不便于直接用计算机进行计算,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而DFT是一种时域和频域均离散化的变换,适合数值运算,成为分析离散信号和系统的有力工具。
工程实际中,经常遇到的连续信号Xa(t),其频谱函数Xa(jW)也是连续函数。
数字计算机难于处理,因而我们采用DFT来对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进行逼近,进而分析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
离散傅里叶变换是有限长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它相当于把信号的傅里叶变换进行等频率间隔采样,并且有限长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本质是一样的。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并不是一种新的变换,它是离散傅里叶变换的一种快速算法,并且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思路而发展起来的:(1)把长度为N的序列的DFT逐次分解成长度较短的序列的DFT来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课题名称数字滤波器设计及在语音信号分析中的应用专业通信工程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2年9 月10日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课题名称数字滤波器设计及在语音信号分析中的应用专业通信工程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审批任务书下达日期2012 年9月 1 日任务完成日期2012 年9月10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与目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通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存储和应用的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课程设计实践,使学生对信号与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显示、存储、分析和应用等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和理解;巩固和运用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和处理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信号与信息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数字滤波器是一种用来过滤时间离散信号的数字系统,通过对抽样数据进行数学处理来达到频域滤波的目的。
根据其单位冲激响应函数的时域特性可分为两类: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和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
二、课程设计题目课程设计题目分为2个方向,每班选做方向一的同学约占2/3,选做方向二的约占1/3。
方向一:数字滤波器设计及在语音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步骤:1、语音信号采集录制一段课程设计学生的语音信号并保存为文件,要求长度不小于10秒,并对录制的信号进行采样;录制时可以使用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或者使用其它专业的录音软件,录制时需要配备录音硬件(如麦克风),为便于比较,需要在安静、干扰小的环境下录音。
2、语音信号分析使用MATLAB绘出采样后的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
根据频谱图求出其带宽,并说明语音信号的采样频率不能低于多少赫兹。
3、含噪语音信号合成在MATLAB软件平台下,给原始的语音信号叠加上噪声,噪声类型分为如下几种:(1)白噪声;(2)单频噪色(正弦干扰);(3)多频噪声(多正弦干扰);(4)其它干扰,可设置为低频、高频、带限噪声,或Chirp干扰、冲激干扰。
绘出叠加噪声后的语音信号时域和频谱图,在视觉上与原始语音信号图形对比,也可通过Windows播放软件从听觉上进行对比,分析并体会含噪语音信号频谱和时域波形的改变。
4、数字滤波器设计及滤波,完成以下题目中的一个给定滤波器的规一化性能指标(参考指标,实际中依据每个同学所叠加噪声情况而定)例如:通带截止频率wp=0.25*pi, 阻通带截止频率ws=0.3*pi; 通带最大衰减Rp=1 dB; 阻带最小衰减Rs=15 dB,每个题目至少设计出5个用不同方法的不同类型滤波器。
题目(1):采用窗函数法与等波纹法分别设计各型FIR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带阻中的至少3种类型)来对叠加噪声前后的语音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绘出滤波器的频域响应,绘出滤波后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并对滤波前后的信号进行对比,分析信号的变化;在相同的性能指标下比较各方法的滤波效果,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或解释)。
题目(2):采用双线性变换法与脉冲响应不变法,分别利用不同的原型低通滤波器(Butterworth型与切比雪夫I型)来设计各型IIR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带阻中的至少3种类型),绘出滤波器的频域响应;并用这些数字滤波器对含噪语音信号分别进行滤波处理,比较不同方法下设计出来的数字滤波器的滤波效果,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或解释)。
5、回放语音信号对滤波后的语音信号进行回放,感觉滤波前后语音信号的变化。
6、设计一个语音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界面(选作)利用MATLAB的界面设计功能,设计一个MATLAB环境下的人机交互界面,完成上述滤波器的设计及滤波过程,要求能够接收输入的设计参数,查看设计结果及滤波结果。
三、课程设计要求1、在一周内学生须上机16小时以上,程序调试完后,须由指导老师在机器上检查运行结果,经教师认可后的源程序可通过打印机输出,并请教师在程序清单上签字。
2、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和格式:设计题目,设计的详细步骤,设计过程中的结果、图形等,设计总结。
3、每组每人必须独立完成,成绩的考核按设计结果、答辩成绩及课程设计报告来综合评定。
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评定。
四、设计进度安排通信工程1001/1002:1周周一上午,E-412, 任务讲解与布置,学生分组选题,查找相关资料,准备课程设计,学生上机,按任务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分组选题;1周周二上午,E-412,学生上机,按任务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分组选题;1周周三上午,E-412,学生上机,按任务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分组选题;1周周四上午,E-412,学生任务完成,答辩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附:课程设计报告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评分、附件(A4大小的图纸及程序清单)。
正文的格式: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为22。
正文的内容:一、课题的主要功能;二、课题的功能模块的划分;三、主要功能的实现;四、程序调试;五、总结;六、附件(所有程序的原代码,要求对程序写出必要的注释);七、评分表。
1 课程设计的目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通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存储和应用的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课程设计实践,使学生对信号与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显示、存储、分析和应用等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和理解;巩固和运用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和处理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信号与信息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数字滤波器是一种用来过滤时间离散信号的数字系统,通过对抽样数据进行数学处理来达到频域滤波的目的。
根据其单位冲激响应函数的时域特性可分为两类: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和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
综合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知识进行频谱分析和滤波器设计,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相应结论,再利用 MATLAB 作为编程工具进行计算机实现,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建立概2 课程设计的原理2.1采样频率、位数及采样定理采样频率,定义了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它用赫兹(Hz)表示。
采样频率的倒数是采样周期,她是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
通俗的讲采样频率是指计算机每秒钟采集多少个声音样体,是描述生音文件的音质、音调,衡量声卡、声音文件的质量标准。
采样频率越高,即采样的间隔时间越短,则在单位时间内计算机得到的声音样本数据就越多,对声音波形的表示也越精确。
采样位数,可以理解为声卡处理声音的解析度。
采样位数数值越大,解析度就越高,录制和回放的声音就越真实。
采样定理,在进行模拟、数字信号的转换过程中,当采样频率fs不小于信号中最高频率Fm的2倍时,采样之后的数字信号完整的保留了原始信号中的信息。
2.2时域信号的FFT分析信号的频谱分析就是计算机信号的傅里叶变换,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傅里叶分析显然不便于用计算机进行计算。
FFT是一种时域和频域均离散化的变换,适合数值运算,对连续信号和系统,可通过时域采样。
2.3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原理利用双线性变换设计IIR滤波器(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首先要设计出满足指标要求的模拟滤波器的传递函数Ha(s),然后由Ha(s)通过双线性变换可得所要设计的IIR滤波器的系统函数H(z)。
设计数字滤波器的任务就是寻求一个因果稳定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并使系统函数H(z)具有指定的频率特性。
数字滤波器从实现的网络结构或者从单位冲激响应分类,可以分成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IIR)数字滤波器和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
3 课程设计设计步骤及结果分析3.1、语音信号采集录制一段课程设计的语音信号(wei.wav)并保存为文件,读取语音信号wei.wav,并重放语音。
代码如下:[I,Fs,bits]=wavread('D:\wei.wav');sound(I);3.2语音信号分析求语音信号的长度n=length(I)、时间t=0:1/Fs:(n-1)/Fs,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Y=fft(I)。
使用MATLAB绘出采样后的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
subplot(211);plot(I); title('原始语音时域信号')subplot(212);plot(abs(Y)); title('原始语音信号频谱') 图如下:123456789x 104-1-0.500.51原始语音时域信号123456789x 10401000200030004000原始语音信号频谱由图可知,其带宽为8.5×100000,语音信号的采样频率不能低于42500赫兹。
3.3含噪语音信号合成在MATLAB 软件平台下,给原始的语音信号叠加上噪声: 加白噪声y1=awgn(I,5);白噪音的百分比为5,加白噪后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Y1=fft(y1);画出加白噪音后语音时域信号图和加白噪音后语音信号频谱图 subplot(211); plot(y1)title('加白噪音后语音时域信号') subplot(212); plot(abs(Y1));title('加白噪音后语音信号频谱') 图:123456789x 104-4-2024加白噪音后语音时域信号123456789x 10401000200030004000加白噪音后语音信号频谱加单频噪色(余弦干扰)s=[0.05*cos(2*pi*4000*t)]' ;对叠加余弦干扰信号后进行傅里叶变换,画出加余弦后语音时域信号和频谱图 subplot(211);plot(y2) title('加余弦后语音时域信号') subplot(212);plot(abs(Y2));title('加余弦后语音信号频谱');图如下x 104-1012加余弦后语音时域信号x 104200040006000加余弦后语音信号频谱加多频噪声(多余弦干扰)y3=I+s1+s2+s3 ; 其中s1=[0.05*cos(2*pi*2000*t)]' s2=[0.05*cos(2*pi*3000*t)]' s3=[0.05*cos(2*pi*5000*t)]'对叠加余弦干扰信号y3进行傅里叶变换Y3=fft(y3),画图:0123456789x 104-1012加多个余弦后语音时域信号0123456789x 104200040006000加多个余弦后语音信号频谱绘出叠加噪声后的语音信号时域和频谱图,在视觉上与原始语音信号图形对比,也可通过Windows 播放软件从听觉上进行对比,分析并体会含噪语音信号频谱和时域波形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