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眼视觉的立体显示技术概述

合集下载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实现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实现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实现双目立体视觉技术是指利用两个摄像机模拟人眼双目视觉,从而实现对物体的立体感知和深度信息的提取。

它已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机器人视觉、虚拟现实、医学影像等领域。

本文将对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介绍。

一、双目视觉原理人类双目视觉的原理是指两只眼睛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从而产生两个稍微不同的图像。

人脑通过类似于计算机中的算法,对两个图像进行计算,从而提取出立体信息,进而对物体进行深度和空间感知。

二、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实现过程1.摄像机的标定由于摄像机内外参数不同,因此在使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时需要先进行摄像机标定。

摄像机标定的过程包括对摄像机的内部参数和外部参数进行测量和计算。

内部参数包括焦距、主点以及径向和切向畸变等,外部参数包括相机的位置和朝向。

通过标定,可以得到摄像机的参数,进而进行后续的处理。

2.图像匹配图像匹配是双目立体视觉技术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

图像匹配的目的是找到两张图像中对应的像素点。

常用的图像匹配算法包括基于区域、基于特征和基于深度等。

3.深度计算深度计算是指根据匹配到的像素点,计算出物体的距离,即深度。

常用的深度计算方法包括三角测量法和基于视差的深度计算法。

三角测量法是指根据两个图像中对应像素点的位置关系,通过三角形相似原理计算出物体的距离。

基于视差的深度计算法是指通过计算两幅图像中对应点之间的视差(即两个像素在图像上的水平或垂直距离),从而得出物体到相机的距离。

三、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应用1.计算机视觉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已经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物体识别、位姿估计以及场景重建等方面,双目立体视觉技术都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双目视觉,计算机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图像中的物体,进而进行自动化的控制和处理。

2.机器人视觉机器人视觉是指将双目视觉技术应用于机器人的感知和控制。

例如,在自主导航、抓取和操纵等方面,机器人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场景信息和深度信息,从而实现自主决策和控制。

双目立体视觉原理

双目立体视觉原理

双目立体视觉原理双目立体视觉是指人类通过两只眼睛同时观察同一物体时产生的立体效果。

这种视觉原理是人类视觉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使我们能够感知到物体的深度和距离,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双目立体视觉的原理和应用。

首先,双目立体视觉的原理是基于人类两只眼睛的位置差异而产生的。

由于两只眼睛分别位于头部的两侧,它们所看到的同一物体会有微小的差异。

这种差异包括视差、视角和视线方向等,这些差异为我们的大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使我们能够感知到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其次,双目立体视觉的原理还涉及到视觉系统的处理过程。

当两只眼睛同时观察同一物体时,它们所接收到的图像会被传送到大脑的视觉皮层进行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会将两只眼睛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比对和整合,从而产生立体效果。

这种比对和整合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它涉及到大脑的神经元网络和神经递质的作用,是一个高度精密的生物信息处理过程。

另外,双目立体视觉的原理还与人类的视觉经验和学习有关。

通过长期的视觉训练和经验积累,人类能够更加准确地感知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这种经验和学习会影响到我们的视觉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使我们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复杂的立体环境。

在实际应用中,双目立体视觉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医学影像等领域。

通过模拟人类的双目立体视觉原理,计算机可以实现立体图像的获取、处理和显示,从而实现立体视觉效果。

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双目立体视觉原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逼真的虚拟体验,增强沉浸感和真实感。

在医学影像领域,双目立体视觉原理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提高医疗水平。

总之,双目立体视觉原理是人类视觉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使我们能够感知物体的深度和距离,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通过深入研究双目立体视觉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视觉系统的工作机制,推动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医学影像等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3D显示技术概述

3D显示技术概述

3D显示技术概述3D显示技术是指能够呈现立体效果的显示技术。

它通过模拟人眼双目的视觉差异,使得观众可以感受到真实的深度感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D显示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电影、电视、游戏、虚拟现实等。

其中,3D电影最先出现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3D电影利用特殊的眼镜,如红蓝眼镜,偏振眼镜等,将不同角度的影像分别发送给左右眼,使得观众可以感受到真实的深度感。

同时,为了增加观影的沉浸感,电影院中通常还会有特殊的声音、光线等环境效果。

在电影制作方面,3D电影需要通过双目摄像机或者计算机生成的方式来制作特殊的影像效果。

除了电影之外,3D显示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电视领域。

传统的3D电视通常需要佩戴特殊的眼镜来观看,而现在则有许多无需佩戴特殊眼镜的裸眼3D技术。

裸眼3D技术利用特殊的光栅或者滤光片来对光线进行分解,从而使得左右眼只能接收到不同的图像,从而呈现出3D效果。

此外,还有一种被称为自动立体展示技术的3D显示技术,它通过追踪观众的位置信息来调整显示图像,使得不同的观众可以看到适合自己的3D图像。

游戏是另一个广泛应用3D显示技术的领域。

在游戏中,3D图像能够在增强玩家的沉浸感的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好的操作体验。

目前,游戏领域中最为广泛应用的3D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佩戴特殊的眼镜和头盔来模拟真实场景,使得玩家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游戏中。

除了以上几个领域,3D显示技术在医疗、建筑设计、教育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医疗领域,医生可以通过3D技术更加直观地观察患者的器官结构,辅助诊断和手术操作。

在建筑设计领域,通过3D技术可以更加真实地模拟建筑物的外貌和内部结构,从而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在教育领域,3D技术可以呈现生动的场景和模型,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学习知识。

总之,3D显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技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预见,未来3D技术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为人们带来更加真实、沉浸式的体验。

双目立体视觉原理

双目立体视觉原理

双目立体视觉原理双目立体视觉原理是指人类通过双眼观察同一物体或场景时,由于双眼之间的视差,产生了立体效果,使人能够感知到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这一原理在人类视觉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理解和感知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双目立体视觉的基本原理。

人类的双眼分别位于头部的两侧,它们之间的距离大约为6.5厘米。

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时,由于双眼的位置差异,两只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会有一定的视差。

这种视差信息会被传输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经过大脑的处理和分析,最终形成了我们对物体深度和距离的感知。

另外,双目立体视觉原理还与视网膜上的视觉感受器有关。

人眼的视网膜上布满了感光细胞,其中包括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主要负责颜色的感知,而视杆细胞则对光线强弱和运动有较强的感知能力。

在双目观察中,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协同作用,使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感知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除此之外,双目立体视觉还受到了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光线的照射角度、物体的表面纹理、周围环境的亮度和色彩对我们的立体感知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双目立体视觉并不是简单地由双眼的位置差异所决定,而是受到了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双目立体视觉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比如在医学影像学中,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双目立体影像,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在航天航空领域,飞行员通过立体视觉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飞行器与其他物体的距离和位置,确保飞行安全。

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利用双目立体视觉原理可以为用户呈现更加逼真的虚拟场景,提升沉浸感和体验效果。

总的来说,双目立体视觉原理是人类视觉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我们能够感知到世界的立体深度和距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双目立体视觉原理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它,拓展它的应用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简介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简介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简介1.什么是视觉视觉不仅是一个古老的研究课题,也是人类观察和认识世界的重要功能和手段。

人类从外部世界获得的信息中,约75%来自视觉系统。

多年来,用机器模拟人类的视觉功能一直是人们的梦想。

视觉神经生理学、视觉心理学,特别是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发展,使计算机模拟人类视觉成为可能。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过程中,计算机视觉正成为提高生产效率、检测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如机械零件的自动检测、智能机器人控制、生产线的自动监控等;在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计算机视觉也具有重要意义,如运动目标的自动跟踪和识别、自主车辆导航和空间机器人的视觉控制。

人类视觉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从感觉到知觉的复杂过程,从狭义上来说视觉的最终目的是要对场景作出对观察者有意义的解释和描述;从广义上说,是根据周围的环境和观察者的意愿,在解释和描述的基础上做出行为规划或行为决策。

计算机视觉研究的目的使计算机具有通过二维图像信息来认知三维环境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使机器能感知三维环境中物体的几何信息(如形状、位置、姿态运动等),而且能进一步对它们进行描述、存储、识别与理解,计算机视觉己经发展起一套独立的计算理论与算法。

2.什么是计算机双目立体视觉双目立体视觉(binocularstereovision)是机器视觉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基于视差原理并利用成像设备从不同的位置获取被测物体的两幅图像,通过计算图像对应点间的位置偏差,来获取物体三维几何信息的方法。

融合两只眼睛获得的图像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别,使我们可以获得明显的深度感,建立特征间的对应关系,将同一空间物理点在不同图像中的映像点对应起来,这个差别,我们称作视差(disparity)图像,如图一。

图一。

视差图像双目立体视觉测量方法具有效率高、精度合适、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制造现场的在线、非接触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

对运动物体(包括动物和人体形体)测量中,由于图像获取是在瞬间完成的,因此立体视觉方法是一种更有效的测量方法。

三维立体成像原理

三维立体成像原理

三维立体成像原理一、引言三维立体成像是一种通过光学原理实现的技术,可以使人眼在观看图像时产生立体感。

它是基于人类双眼视觉的特点,通过同时向左右眼呈现两个稍有差异的图像,从而让人眼产生深度感。

本文将介绍三维立体成像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三维立体成像原理1. 双眼视差原理双眼视差是人眼观察物体时产生的一种现象。

由于人类的眼睛分别位于头部的两侧,因此每只眼睛观察到的物体角度略有不同。

当观察远处的物体时,视差较小,观察近处物体时,视差较大。

利用这种视差差异,可以在图像中制造出立体感。

2. 立体成像技术为了实现三维立体成像,需要使用特殊的技术。

其中最常见的是使用偏振光原理。

通过在显示设备上加上一层特殊的滤光片,可以将左右眼所需的不同图像分别过滤出来。

左眼只能看到左眼图像,右眼只能看到右眼图像,从而产生立体感。

另一种常见的技术是使用红蓝(或红绿)滤光片。

左眼图像使用一种颜色滤光片,右眼图像使用另一种颜色滤光片。

观众戴上相应的眼镜,左眼只能看到一种颜色的图像,右眼只能看到另一种颜色的图像,从而产生立体感。

三、三维立体成像的应用1. 电影与电视三维立体电影已经成为当今电影行业的热门。

观众戴上特殊的眼镜,就能够在电影院中感受到真实的立体感。

电视行业也开始普及三维立体技术,人们可以在家中观看带有立体效果的电视节目。

2. 游戏三维立体游戏已经成为游戏行业的趋势。

玩家可以通过戴上特殊的眼镜,进入游戏世界中,感受到真实的立体感。

这使得游戏的体验更加沉浸式,增强了游戏的可玩性。

3. 教育与医疗三维立体技术在教育和医疗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教育机构可以利用三维立体技术制作教学视频,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在医疗领域,三维立体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手术规划和模拟,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四、结论三维立体成像原理基于人类双眼视觉的特点,通过呈现不同的图像给左右眼,使人眼产生深度感,从而实现了立体感。

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在电影、电视、游戏、教育和医疗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视觉3D原理

视觉3D原理

视觉3D原理
视觉3D原理是一种利用视觉系统的特性来产生立体感的技术。

它是通过模拟人类双眼视觉的方式来实现的。

人类的双眼位于头部的两侧,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导致我们看到的图像有微小的差异。

这种差异是人脑用来判断物体距离和深度的依据。

在视觉3D中,常用的原理是通过创建一个双眼之间的视差。

这可以通过使用两个摄像机或者在屏幕上显示不同的图像来实现。

当我们用一个眼睛看屏幕时,我们只能看到其中一个图像,当我们用另一个眼睛看屏幕时,我们只能看到另一个图像。

这种立体感是通过我们的大脑处理这两个不同的图像来实现的。

视觉3D还可以利用光的特性来创造立体感。

例如,通过使用
特殊的眼镜,可以使光线只进入一个眼睛,从而产生了一种立体图像的效果。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影院和电视机上,让观众能够享受到逼真的立体影像。

除了上述原理,视觉3D还可以利用其他的技术来产生立体感,例如投影、纸片、镜面等。

不同的技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限制。

总之,视觉3D原理是通过模拟人类双眼视觉的特性来产生立
体感的技术,它可以通过视差或者光线的处理来实现。

这种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更加逼真的视觉体验,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世界。

双目立体视觉测量原理

双目立体视觉测量原理

双目立体视觉测量原理双目立体视觉测量原理是基于人类双眼视觉的原理而设计的。

人类的双眼视觉是由于两只眼睛看到同一场景时,每只眼睛所看到的视角略微不同而产生的。

这种视角上的不同被称为视差,视差可以告诉我们观察的物体离我们有多远。

例如,当我们在街上看到一辆汽车时,我们的左眼和右眼所看到的视角略微不同,这种差异创造了视差,从而让我们知道汽车有多远。

基于这个原理,双目立体视觉测量系统利用两个相机模拟人眼的视觉,并借助计算机技术,解决了单眼视觉无法解决的某些问题。

通过对两只眼睛的视差图像进行处理,我们可以提取出三维信息,这样就可以进行测量。

在双目立体视觉测量系统中,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图像获取、校正、匹配、重建。

其中,图像获取是指通过两个相机获取同一物体的两幅图像;校正是指将两幅图像进行校正,使它们具有相同的视角和图像质量,从而进行匹配;匹配是指通过匹配两个图像中的像素点,得到它们之间的视差;最后,重建是指根据得到的视差图像,通过计算得到三维坐标。

图像获取是双目立体视觉测量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它决定了最终的测量精度。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选择相机的参数、设置相机的位置和角度等,以便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接下来的校正步骤是为了消除由两个相机拍摄角度不同和位置不同引起的视角畸变,这是为了方便生成精确的深度图像和三维坐标。

匹配是指计算两幅图像中像素的关联程度,以便测量像素之间的距离。

匹配通常采用区域匹配和特征匹配两种方法。

区域匹配是指在同一区域内找到最佳匹配的像素,而特征匹配是根据像素的特征来匹配像素。

匹配的结果是生成两个视差图像,它们显示了每个像素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

最后,重建步骤是根据两个视差图像和相机的参数计算出每个像素的三维坐标。

这样就可以获得整个物体的三维形状和尺寸。

双目立体视觉测量系统在众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医疗、机器人、制造业、安防等。

在医疗方面,它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精度。

在机器人领域,双目立体视觉测量系统可以帮助机器人精确测量物体的位置和形状。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实现及其进展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实现及其进展

2、双目立体视觉关键算法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涉及的关键算法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匹配、视差 计算和三维重建等。其中,图像预处理用于去噪声、增强图像对比度等;特征提 取用于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点;匹配用于将两幅图像中的特征点进行对应;视差计 算用于计算物体的深度信息;三维重建用于重建物体的三维模型。
3、双目立体视觉硬件实现
3、三维重建: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可以用于进行复杂场景的三维重建。例如, 通过拍摄一系列的双目图像,利用视差原理计算出每个像素点的深度信息,进而 生成场景的三维模型。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虚拟现实、文化保护等领域。
3、三维重建:双目立体视觉技 术可以用于进行复杂场景的三维 重建
3、三维重建: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可以用于进行复杂场景的三维重建
3、双目立体视觉硬件实现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硬件实现需要考虑相机选型、镜头调整、光源选择等因 素。其中,相机选型应考虑像素、分辨率、焦距等参数;镜头调整应考虑镜头畸 变、相机标定等;光源选择应考虑光照条件、阴影等。另外,硬件实现中还需要 考虑数据传输和处理速度、系统稳定性等因素。
4、结论
4、结论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 硬件实现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相机选型、镜头调整、光源选择等。未来,双 目立体视觉技术的研究将更加深入,硬件实现将更加成熟和稳定。随着相关技术 的不断发展,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 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四、结论
四、结论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是机器人感知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在自主导航、物体 识别与抓取、场景重建等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现有的双目立体视觉技术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未来的研究将集中 在提高分辨率和精度、实现实时处理、完善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动态场景的感知 以及结合多传感器信息等方面。我们期待着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在未来的机器人应 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裸眼3D显示技术简介

裸眼3D显示技术简介

人通过双眼观察物体时, 由于两眼视轴之间的间 隔(约65mm),左右 眼在观察同一物体时, 各自接收到的视觉图像 之间具有视差,大脑在 接收到这两幅图像后通 过调整,就形成一副具 有立体感的图像。
• 裸眼3D技术就利用人眼的立体视觉特性, 通过一系列的光学方法是人的双眼从同 一块屏幕上接收到具有视差的画面,从 而产生立体感
优点:分辨率和图像亮度有保障,3D显示 效果较好
缺点:技术尚不成熟,没有大规模生产线, 成本高
三.应用前景 1.移动设备 支持视差壁障技术裸眼3D显示的掌上游 戏机,智能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
2.3D电视及广告 基于柱状透镜技术裸眼3D显示地液晶电视
• 发展前景 现有裸眼3D技术还存在很多不足,相较于 成熟的眼镜式3D技术还显得很稚嫩,不过 平面2D显示技术最终是会被裸眼3D显示技 术所取代的。
优点:与既有的LCD液晶工艺兼容,在量 产和成本上具有较大优势
缺点:视差屏障阻挡了一半的光,导致画 面亮度较低;分辨率不高
2.柱状透镜技术 使液晶屏的像平面位于透镜的焦 平面上,这样在每个柱透镜下面 的图像的像素被分成几个子像素, 这样透镜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 每个子像素。于是双眼从不同的 角度观看显示屏,就看到不同的 子像素
二.裸眼3D显示技术 1.视差障壁技术(光屏障式技术)
在2D显示的基础上,利用背光 模块和LCD面板之间的视差障 壁,将左眼和右眼的可视画面 分开,使观者看到3D影像。
光屏障式3D技术的实现方法是使用一个开关液晶 屏、偏振膜和高分子液晶层,利用液晶层和偏振膜 制造出一系列方向为90°的垂直条纹。这些条纹 宽几十微米,通过它们的光就形成了垂直的细条栅 模式,称之为“视差障壁”。而该技术正是利用了 安置在背光模块及LCD面板间的视差障壁。通过将 左眼和右眼的可视画面分开,使观者看到3D影像。

基于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智能双眼立体视觉系统设计

基于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智能双眼立体视觉系统设计

基于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智能双眼立体视觉系统设计智能双眼立体视觉系统是一种基于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先进技术,它通过模仿人类视觉系统的方式来实现对物体深度感知和三维重建。

该系统通过采集并处理立体图像,利用双目视觉的视差信息计算物体的深度,从而实现对环境中物体的感知和识别。

在工业、医疗、自动驾驶等领域,智能双眼立体视觉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智能双眼立体视觉系统的基本原理智能双眼立体视觉系统的设计基于两个主要原理:立体成像和视差计算。

1. 立体成像双目摄像头分别拍摄同一场景的两幅图像,模拟了人眼的立体成像过程。

通过左右眼图像间的差异,系统可以重建出目标物体的三维信息。

常用的双目立体成像技术有多种,包括根据红外线结构光、相位差法、时间编码等,这些方法均能有效地获得立体视图。

2. 视差计算视差是指在左右眼图像中物体位置的差异,根据视差可以计算出物体的深度信息。

常用的视差计算算法包括基于窗口匹配的BM算法、SGBM算法、深度神经网络(DNN)等。

这些算法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提取图像的视差信息,为后续的深度估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智能双眼立体视觉系统的功能与应用智能双眼立体视觉系统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多种功能和应用。

1. 物体三维识别与检测智能双眼立体视觉系统可以对场景中的物体进行识别和检测。

通过对双眼图像进行立体重建和深度估计,系统能够准确识别物体的形状、位置和尺寸,并能够通过与数据库的匹配实现对物体的分类和检测。

这一功能在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2. 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智能双眼立体视觉系统可以结合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通过获取场景的三维信息,系统能够实时将虚拟物体与现实场景进行融合,用户可以通过佩戴设备或观看显示器与虚拟物体进行交互,实现更加自然和逼真的AR/VR交互体验。

3. 自动驾驶与智能导航智能双眼立体视觉系统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导航中具有重要应用。

双目视差显示技术原理

双目视差显示技术原理

双目视差显示技术原理
双目视差显示技术原理基于人类双眼对同一目标观察时产生的视差现象。

具体来说,当两只眼睛注视同一目标时,由于它们之间的距离约为几厘米,因此它们从略微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从而在视网膜上形成略有差异的像。

这种差异被称为视差。

通过将这种视差反馈到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人们能够感知到所观察物体的立体感。

在3D电视技术领域,这种双目视差显示原理被应用。

当录制视频节目时,两台摄像机从不同的角度同时进行拍摄,并在播放时将两个影像文件同时投影在屏幕上。

为了实现这种效果,观众需要佩戴特制的立体眼镜,使得左右眼分别看到来自两台摄像机的不同影像,从而在大脑中形成立体的视觉效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双目视差显示技术的专业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实现及其进展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实现及其进展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实现及其进展双目立体视觉技术是一种利用双目相机或者双目摄像系统进行图像捕获和分析的技术,通过模拟人类双眼视觉的方式,实现对三维物体的感知和测量。

该技术已经在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导航、医学影像等。

双目立体视觉的实现基于两个关键技术要素:立体标定和立体匹配。

立体标定即对双目系统进行校准,获取相机的内外参数,以及相机之间的相对位姿关系。

通过这些参数,可以映射出左右两个相机图像上的对应点之间的像素坐标关系。

立体匹配则是通过像素坐标的转换,找到两幅图像上对应的物体点的三维坐标。

这通常利用视差(图像上对应点的水平偏移量)来进行计算。

立体标定是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实现的首要步骤。

一般采用标定板或者灯光棋盘格等目标进行标定,通过对目标在左右图像上的特征点匹配,可以得到相机的内外参数。

标定的结果决定了后续的立体匹配的准确性。

同时,标定结果还可以用于校正相机的畸变。

立体匹配的过程是通过对视差的计算来推测出物体点的深度信息。

常用的立体匹配算法有区域匹配、视差等。

区域匹配是基于图像块的相似性计算,通过在左图像上滑动一个窗口,在右图像上与之最相似的窗口。

视差则是通过左图像上一些像素点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像素点并计算与之的相似度,以确定视差最小的点。

1.算法优化:研究者们不断改进立体匹配算法,提高了匹配的准确性和效率。

一些新的算法如基于全局能量最小化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硬件改进:随着技术的发展,双目相机的硬件设备得到了提升,像素数目和分辨率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这使得双目立体视觉系统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立体图像,从而提高了立体匹配精度。

3.应用拓展:双目立体视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

例如,在机器人导航中,双目立体视觉可以用于检测和定位障碍物,提供实时的环境信息,实现智能导航。

4.结合其他传感器: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常与其他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惯性导航等进行结合。

《2024年基于计算机立体视觉的双目立体成像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计算机立体视觉的双目立体成像研究》范文

《基于计算机立体视觉的双目立体成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已成为现代科技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其中,双目立体成像技术作为计算机立体视觉的重要应用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导航、三维重建、目标检测与跟踪等众多领域。

本文将基于计算机立体视觉的双目立体成像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其原理、算法和实现方法,为进一步拓展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双目立体成像技术原理双目立体成像技术基于人类双眼的视觉原理,通过模拟人眼的视觉系统,利用两个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同一场景,获取场景的左右两个视角的图像。

通过图像处理和匹配算法,可以计算出场景中物体的三维空间信息,实现双目立体成像。

三、算法研究1. 图像预处理在进行双目立体成像之前,需要对获取的左右图像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去噪、灰度化、二值化等操作,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为后续的图像匹配提供基础。

2. 特征提取与匹配特征提取与匹配是双目立体成像技术的核心步骤。

通过提取左右图像中的特征点,如角点、边缘等,然后利用匹配算法(如SIFT、SURF等)进行特征点的匹配。

匹配后的特征点将作为后续计算三维空间信息的基础。

3. 三维空间信息计算根据匹配后的特征点,利用双目立体成像的几何关系和投影原理,计算出场景中物体的三维空间信息。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相机的内参和外参、畸变校正等因素。

四、实现方法1. 硬件设备实现双目立体成像需要两个相机、镜头、支架等硬件设备。

相机应选用具有较高分辨率和成像质量的型号,以保证获取的图像质量。

镜头需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选择和调整。

为保证双目视场的重合度和精确性,还需要对相机进行精确的标定和校准。

2. 软件实现软件实现部分包括图像处理、特征提取与匹配、三维空间信息计算等算法的实现。

可以使用C++、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开发,并利用OpenCV等计算机视觉库提供的相关函数和算法进行实现。

立体视觉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立体视觉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立体视觉技术的原理与应用立体视觉技术(Stereoscopic vision)是一种人类视觉系统的一种,它通过两只眼睛产生两个略有不同的图像,并将它们合成为单个立体影像,从而实现视觉深度感知。

立体视觉的原理视觉的立体效果基于双目视觉的原理。

在立体视觉中,两只眼睛各自看到了一个位置不同的图像信息,这些信息是由视网膜上映射的像素组成的。

当这些像素映射到大脑中时,大脑就会比较两张图像之间的差异。

人眼在空间感知中队距离和深度的判断都需要立体视觉证据。

立体视觉中一个像元点不仅代表着颜色和亮度信息,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在空间中一个特定区域的位置信息。

例如,对于远离观察点的物体而言,双目观察到的视差就相对较小,而对于近处物体,双目视差就相对较大。

大脑接受到来自两只眼睛的图像、并处理它们是如何深度感知的。

当差异性信号被大脑分离出来时,它们会合成出三个\textit{重要方面}的信息:体积感知、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感知,以及具有3D属性的运动信息。

立体视觉的应用视频游戏立体电视技术等先进的立体电影技术,在游戏的创新和娱乐领域也迎来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对于游戏玩家而言,立体游戏提供了非常逼真的游戏沉浸感,这对于促进一款游戏的销售、提升游戏玩家体验和推动游戏行业的发展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医学立体视觉技术的应用在医学上也是非常广泛的。

例如,医生可以使用立体视觉手术技术,以更深入地观察和操作人体内部的器官,比如心脏,帮助做出更加安全准确的临床诊断,从而提高手术质量和效率。

建筑与设计立体视觉技术在建筑与设计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立体视觉来模拟建筑内部或外部的场景,并通过虚拟空间呈现不同种类的建筑样式和构造。

这对于建筑和设计师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用更加生动的形式展示出来。

工业在工业上,立体视觉技术也有很好的应用。

典型的例子是在制造业中使用立体视觉技术来检测产品和部件的缺陷,及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产品质量。

立体显示原理

立体显示原理

立体显示原理
立体显示原理是一种通过对人眼进行不同的刺激,使其产生深度感知的技术。

立体显示原理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视差效应的立体显示,另一种是基于视差调焦的立体显示。

基于视差效应的立体显示原理是利用人眼的双眼视差效应来模拟真实世界中物体的深度感。

人眼的左右两只眼睛分别观察同一物体时,会因为位于不同位置而看到稍微不同的影像。

当这两个影像被同时呈现到人眼中时,大脑会将它们进行合成,产生一种立体感。

基于视差调焦的立体显示原理是通过调整图像的焦点,使不同深度的物体在不同的距离上产生清晰的投影。

一般来说,具有不同深度的物体在成像时需要通过相应的焦点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

通过调整图像的焦点,可以使不同深度的物体在观察时各自呈现出清晰的效果,从而产生立体感。

在立体显示技术的应用中,常见的方法包括使用特殊的眼镜、液晶屏幕、投影技术等。

这些技术都是通过利用立体显示原理,将二维图像或视频转化为具有深度感的立体效果。

总之,立体显示原理是通过对人眼进行不同的刺激,模拟真实世界中物体的深度感,使人眼能够感知到图像或视频的立体效果。

这种技术在电影、游戏、虚拟现实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双目立体成像原理

双目立体成像原理

双目立体成像原理双目立体成像原理双目立体成像是一种通过两个视角来获取三维信息的技术,它模拟了人类的视觉系统,可以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双目立体成像的原理。

一、基本概念1. 双目视差双目视差是指两个眼睛看到同一物体时,由于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同而产生的物体位置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用一个参数来表示,即视差值。

2. 视平面视平面是指眼睛所在位置与物体之间的平面。

在双目立体成像中,我们通常将视平面作为参考平面,用来计算双目视差。

3. 基线距离基线距离是指两个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它决定了双目立体成像的精度和范围。

基线距离越大,可测量的深度范围就越广;基线距离越小,精度就越高。

二、原理分析1. 左右图像采集在进行双目立体成像之前,首先需要采集左右两个视角的图像。

这可以通过两个摄像头来实现,将它们分别放置在左右两侧,并保证它们的位置和朝向相同。

2. 图像校正由于左右两个摄像头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和角度差异,所以采集到的图像可能存在畸变。

为了消除这种畸变,需要进行图像校正。

这可以通过标定摄像头的内部参数和外部参数来实现。

3. 视差计算在进行双目立体成像时,我们通常将左侧图像作为参考图像,右侧图像作为待匹配图像。

通过比较左右两幅图像中对应点的亮度或颜色值等特征来计算它们之间的视差值。

4. 深度计算通过视差值和基线距离可以计算出物体到相机的距离。

具体公式如下:深度 = 基线距离× 焦距 / 视差值其中,焦距是指相机镜头的焦距。

5. 三维重建在获取了物体到相机的深度信息后,就可以进行三维重建了。

这可以通过将深度信息转换成点云数据,并使用三维建模软件来实现。

三、应用领域1. 计算机图形学双目立体成像可以用来生成逼真的三维图像和动画,为计算机图形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 计算机视觉双目立体成像可以用来进行物体识别、目标跟踪、姿态估计等任务,为计算机视觉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2024年基于计算机立体视觉的双目立体成像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计算机立体视觉的双目立体成像研究》范文

《基于计算机立体视觉的双目立体成像研究》篇一一、引言双目立体成像技术,作为一种计算机立体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强大的深度感知和空间重构能力,为许多领域如机器人导航、3D打印、自动驾驶等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进步,双目立体成像技术在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本文将围绕基于计算机立体视觉的双目立体成像技术展开研究,分析其原理、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双目立体成像技术原理双目立体成像技术基于人类双眼的视觉原理,通过两个相机模拟人眼的视觉系统,获取同一物体的不同视角图像。

这两个相机通常被称为“左眼相机”和“右眼相机”,它们以一定的基线距离(两相机光心之间的距离)进行布置。

当两个相机同时拍摄同一物体时,由于视角差异,所得到的图像会产生视差。

通过计算这种视差,可以恢复出物体的深度信息,从而实现对场景的三维重建。

三、计算机立体视觉下的双目立体成像实现计算机立体视觉通过算法对两个相机的图像进行处理,实现三维场景的重建。

主要步骤包括:图像获取、特征提取、视差计算和三维重建。

其中,图像获取是获取两个相机的图像;特征提取是提取图像中的有用信息,如边缘、角点等;视差计算是通过匹配两个图像中的特征点,计算视差;最后通过三维重建算法将视差信息转换为三维空间信息。

四、双目立体成像技术的应用双目立体成像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机器人导航中,双目立体成像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深度信息,帮助机器人识别和避开障碍物。

在3D打印领域,双目立体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物体的精确测量和建模。

在自动驾驶领域,双目立体成像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环境信息,帮助车辆实现自主导航和避障。

此外,双目立体成像技术还广泛应用于虚拟现实、医学影像等领域。

五、双目立体成像技术的挑战与展望尽管双目立体成像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算法的复杂性和计算成本限制了其实时性和准确性。

其次,光照条件、动态场景等因素会影响图像的匹配精度和深度信息的恢复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双眼视觉的立体显示技术概述摘要:战场环境是一切军事行动的空间基础,战场环境仿真是目前军事作战模拟领域研究的热点。

本文讨论了用于实现战场环境感知仿真的基于双眼视觉的立体显示技术。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译作灵境、幻真)实现战场环境仿真,其目的就是构成多维的、可感知的、可度量的、逼真的虚拟战场环境,借此提高参训人员对战场环境的认知效率。

对于大多数应用而言,营造立体视觉效果是实现“沉浸”的关键,即根据人类的双目立体视觉原理,借助于一定的设备,使观察者在生理水平上对被观察的场景产生强烈的立体感。

由于在虚拟现实系统中,场景是由计算机生成的(非实地拍摄),为了达到立体效果,就需要对图像的生成、显示与观察各环节进行适人化的处理,因此该技术也被成为“人造立体视觉技术”。

一立体视觉基本原理透视效果是观看三维世界时的基本规律,是画面产生立体感的基本要求。

人眼在看真实的圆柱体和看屏幕上显示的圆柱体时,视差角有明显的不同,看屏幕时的视差角实际上和看平板玻璃时是一样的,因此不管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如何变化,立体感始终是一个平面,这也是普通显示器无法实现立体显示的原因。

既然如此,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自然就是把显示器做成圆柱体形状,这样当然可以完美的显示圆柱体,不过这样的显示器不管显示什么内容时都会机械的制造出中间近、两边远的效果。

那么为了完美显示每一种物体,显示电风扇时就得用电风扇形的显示器,显示飞机又要用飞机形状的显示器,如果要显示宇宙该用什么形状的显示器呢?显然,这样就走入了一条死胡同,因此必须找到其它的方法。

设法分别向两眼输送两个拍摄角度略有不同的画面,给左眼的画面只让左眼看到,给右眼的只让右眼看到,那么如同前面提到的立体眼镜,调节两幅画面之间的细微差距就相当于调节视差角。

既然可以人为的控制视差角,我们就可以在显示圆柱体时调节视差角产生圆柱体的立体感,显示电风扇、飞机时产生电风扇和飞机的立体感,显示宇宙时产生宇宙中每个星球的立体感等等。

按照这个方法不就可以实现完美的立体显示了吗?事实上,当今主流的4种立体显示技术都是基于这个原理的。

实现基于双眼视觉的立体显示需要经过两大步骤,首先,要准备好两套分别供左眼和右眼观看的画面。

目前,这种画面的来源有三种途径:一、双机拍摄。

拍摄电影或图片时将两台照像机或摄像机并排放置,两机间的角度和距离都模拟人的双眼。

二、从3D场景中提取。

由于3D场景本来就被设计用来可供任何角度观看,所以从中提取两套画面自然不难,提取的两套画面相互间的角度要模拟人的双眼。

三、用软件智能模拟。

这是利用计算机根据原始画面重新生成两套画面,可用于将现有的普通视频和图片转换为立体显示的片源,但效果略差。

片源准备好以后,第二个步骤就是将它们输送给双眼,并且要点是给左眼观看的画面只能让左眼看到。

在输送时其实并不需要刻意的调节两套画面的差距,只要能将上述途径获得的片源按要求输送给双眼,那么人眼就会自动产生与画面对应的立体感了。

为了实现这一步,各种立体显示技术采用了不同的方式,4种技术的区别也就在于此。

二 3D显示技术的总体分类分色:分色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让某些颜色的光只进入左眼,另一部分只进入右眼。

我们眼睛中的感光细胞共有4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感觉亮度的细胞,另外三种用于感知颜色,分别可以感知红、绿、蓝三种波长的光,感知其它颜色是根据这三种颜色推理出来的,因此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要注意这和美术上讲的红、黄、蓝三原色是不同的,后者是颜料的调和,而前者是光的调和。

显示器就是通过组合这三元色来显示上亿种颜色的,计算机内的图像资料也大多是用三原色的方式储存的。

分色技术在第一次过滤时要把左眼画面中的蓝色、绿色去除,右眼画面中的红色去除,再将处理过的这两套画面叠合起来,但不完全重叠,左眼画面要稍微偏左边一些,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次过滤。

第二次过滤是观众带上专用的滤色眼镜,眼镜的左边镜片为红色,右边的镜片是蓝色或绿色,由于右眼画面同时保留了蓝色和绿色的信息,因此右边的镜片不管是蓝色还是绿色都是一样的。

红蓝分光:常见的光源都会随机发出自然光和偏振光,分光技术是用偏光滤镜或偏光片滤除特定角度偏振光以外的所有光,让0度的偏振光只进入右眼,90度的偏振光只进入左眼(也可用45度和135度的偏振光搭配)。

两种偏振光分别搭载着两套画面,观众须带上专用的偏光眼镜,眼镜的两片镜片由偏光滤镜或偏光片制成,分别可以让0度和90度的偏振光通过,这样就完成了第二次过滤。

目前,分光技术的应用还主要停留在投影机上,早期必须使用双投影机加偏振光滤镜的方案,现在已经可以用单投影机来实现,不过都必须配合不破坏偏振光的金属投影幕才能使用。

分时:分时技术是将两套画面在不同的时间播放,显示器在第一次刷新时播放左眼画面,同时用专用的眼镜遮住观看者的右眼,下一次刷新时播放右眼画面,并遮住观看者的左眼。

按照上述方法将两套画面以极快的速度切换,在人眼视觉暂留特性的作用下就合成了连续的画面。

目前,用于遮住左右眼的眼镜用的都是液晶板,因此也被称为液晶快门眼镜,早期曾用过机械眼镜。

光栅:光栅技术和前三种差别较大,它是将屏幕划分成一条条垂方向上的栅条,栅条交错显示左眼和右眼的画面,如1、3、5…显示左眼画面,2、4、6…显示右眼画面。

然后在屏幕和观众之间设一层“视差障碍”,它也是由垂直方向上的栅条组成的,对于液晶这类有背光结构的显示器来说,视察障碍也可设在背光板和液晶板之间。

视察障碍的作用是阻挡视线,如图,它遮住了两眼视线交点以外的部分,使左眼看到的栅条右眼看不到,右眼看到的左眼又看不到。

不过,如果观看者的位置改变的话,那么视差障碍位置也要随之改变。

为了方便移动视差障碍,小型光栅显示器都是采用液晶板来作为视差障碍的,而检测观看者位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观看者头上戴一个定位设备,另一种是用两个摄像头像人眼一样的定位。

三 4种主流立体显示技术的优缺点应用范围方面:这4种技术可应用的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值得一提的就是分时技术还不能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主要是因为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太长,响应特性也非常怪异。

你可能会问,既然分时技术不能用于液晶显示器,为什么可以采用液晶快门眼镜呢?此事说来话长,大家若想了解这其中的乾坤,可以查阅其他介绍液晶显示器响应时间的文章。

舒适性方面:前三种技术使用时必须要配戴专用的眼镜,好在观看的位置不限;光栅技术虽然不需要配戴眼镜,但有一部分产品要在头上配戴定位设备,同时观众必须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正常观看。

画面质量方面:4种技术普遍存在亮度损失的问题,分色技术使用颜色较深的滤色镜,亮度损失理所当然,同时它还会损失一部分颜色信息,另外显示彩色画面时,如果镜片颜色不够深,很可能导致滤色不彻底,会影响观看效果;分光技术要用到偏光片,它会吸收特定角度偏振光以外的所有光,亮度损失很严重;分时技术虽然在任意一个时刻只有一只眼睛能看到光线,但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所以这并不是它损失亮度的主要原因,之所以损失亮度,是因为液晶快门眼镜中也包含偏光片,所以它和分光技术是一样的;至于光栅技术,视差障碍使每只眼睛只能接收到原来一半的光线,因此亮度损失一半,同时水平分辨率也只有原来的一半。

保护视力方面:首先,分光和光栅两种技术对视力是没有损害的,另外两种技术中,分色技术是无药可救的,因为观看时,双眼接收到的颜色信息严重不平衡,虽然大脑可以将它们完美的组合在一起,但是会造成视神经疲劳,不能长时间使用。

分时技术必须配合CRT这类的低响应时间的显示器才能使用,CRT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瞬间发光,必须以非常高的频率重复的扫描,然后在人眼视觉暂留特性的作用下才能呈现连续的画面,为了使画面足够稳定并且不会对视力造成损害,刷新频应该达到85赫兹,普通显示器都可以达到这个指标,但使用分时技术后就不同了,由于单位时间内只有一只眼睛能看到画面,原来的85赫兹现在变成了42.5赫兹,如果还要保护视力的话,显示器的刷新率就要设置为170赫兹了。

但是显示器的性能有限,很多显示器即使在最低的分辨率下也只能达到120赫兹,实际只相当于60赫兹,在这样的刷新率下人眼就很容易疲劳了。

即使显示器支持170赫兹的高刷新率,液晶快门眼镜也大多不支持。

需要注意,这个缺点只是针对CRT而言,如果换用非瞬间发光的显示器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但绝大部分的液晶快门眼镜都是为CRT优化的,可能会不适应其它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和响应特性。

四立体显示设备概述(一)头盔显示器头盔显示器(HMD,Head Mounted Display)的原理是将小型2维显示器所产生的影像藉由光学系统放大。

具体而言,小型显示器所发射的光线经过凸状透镜使影像因折射产生类似远方效果。

利用此效果将近处物体放大至远处观赏而达到所谓的全像视觉(Hologram)。

液晶显示器(早期用小型阴极射线管,最近已有应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影像通过一个偏心自由曲面透镜,使影像变成类似大银幕画面。

由于偏心自由曲面透镜为一倾斜状凹面透镜,因此在光学上它已不单是透镜功能,基本上已成为自由面棱镜。

当影像产生的影像进入偏心自由曲面棱镜面,再全反射至观视者眼睛对向侧凹面镜面。

侧凹面镜面涂有一层镜面涂层,反射同时光线再次被放大反射至偏心自由曲面棱镜面,并在该面补正光线倾斜,达到观视者眼睛。

头盔显示器的光学技术设计和制造技术日趋完善,不仅作为个人应用显示器,它还是紧凑型大屏幕投影系统设计的基础,可将小型LCD显示器件的影像透过光学系统做成全像大屏幕。

除了在现代先进军事电子技术中得到普遍应用成为单兵作战系统的必备装备外,还拓展到民用电子技术中,虚拟现实电子技术系统首先应用了头盔显示器。

近期新一代家用仿真电子游戏机和步行者DVD影视系统的出现就是头盔显示器的普及推广应用的实例。

头盔式显示器是最早的VR显示器,它利用头盔将人的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起来,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

目前的头盔式显示器的分辨率已达到1024×768,可为用户提供清晰的虚拟场景画面。

我国也在开发此系统,但用量有限。

众所知视觉影像的解析度与色彩度取决于显示器件的像素(pixel)与灰度(grey level),然而目前小型高像素、高灰度液晶显示器(LCD)的单价极端昂贵,因此,日本Olympus公司利用OSR元件使18万画素的LCD产生相当于72万画素,水平解析度500条以上的画质效果。

OSR是由偏光控制元件(液晶cell)与复折射板所构成。

藉由OSR元件将LCD的黑色矩阵上由像素所产生的光线移位。

虽然理论上它是一种可使光学画质提高4倍之技术,但实际上单纯的使光线移位所产生的4像素技术却会造成影像模糊效应。

因此OSR将对应各移位的影像信号从原始影像信号中取样,再显示于HMD的自由曲面棱镜,也就是说各移位的像素都能够正确显示在该当位置,实质像素提高4倍的同时又不会有影像模糊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