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力量建设发展四个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知识点归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取得的伟大成果。
其发展道路的形成经历了丰富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
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要义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认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这个阶段,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公平与效率、中央与地方、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等一系列矛盾问题。
三、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标志和动力源泉。
改革开放政策的核心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这一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性要求。
其内容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这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辅相成、相互联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总抓手。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主要在于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它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而形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为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实现民族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知识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政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党章猜词--党建知识竞赛
封建主义
选举权
崇尚科学
理想
诚实守信
毛泽东思想
结束
第四组
平等
党小组
自我批评
公正
解放军
科教兴国
执政为民
表决权
选举权
封建主义
马克思列宁 主义
独立自主
被选举权
一切为了群众
中央纪律检查 委员会
人民民主专政
一国两制
科学发展观
民主集中制
生产力
结束
第五组
先锋队
爱国
道德
和谐
劳动人民
艰苦奋斗
民主党派
无党派人士
民主选举
开除党籍
求真务实
宪法
镰刀
社会主义
执政之基
民主决策
与时俱进
辛勤劳动
和平共处
邓小平理论
结束
第六组
敬业
以德治国
斧头
文明
党章
理论联系实际
和平共处
先锋队
党规
八荣八耻
平等互利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党章猜词第一组富强八荣八耻公有制
自由
科学发展观
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
反腐倡廉
党费
实事求是
少年先锋队
和平共处
友善
预备党员
留党察看
力量之源
现代化
解放思想
共青团员
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
结束
第二组
民主
两学一做
立党之本
诚信
工人阶级
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公 仆
党章猜词123456分组第一组富强八荣八耻公有制自由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腐倡廉党费实事求是少年先锋队和平共处友善预备党员留党察看力量之源现代化解放思想共青团员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结束第二组民主两学一做立党之本诚信工人阶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仆官僚资本主义一切依靠群众爱国主义科学发展观四项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平等互利团结互助民主管理遵纪守法生产力邓小平理论理想结束第三组法治帝国主义共青团员艰苦创业人才强国党支部密切联系群众先锋队全国代表大会科学发展观国家安全民主集中制民主管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封建主义选举权崇尚科学理想诚实守信毛泽东思想结束第四组平等党小组自我批评公正解放军科教兴国执政为民表决权选举权封建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独立自主被选举权一切为了群众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人民民主专政一国两制科学发展观民主集中制生产力结束第五组先锋队爱国道德和谐劳动人民艰苦奋斗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选举开除党籍求真务实宪法镰刀社会主义执政之基民主决策与时俱进辛勤劳动和平共处邓小平理论结束第六组敬业以德治国斧头文明党章理论联系实际和平共处先锋队党规八荣八耻平等互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信念被选举权理想结束分组成绩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得分
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三重逻辑
2021年4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总第34卷第187期)收稿日期:2021-03-06作者简介:郭荣浩(1995 ),男,湖北武汉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㊂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三重逻辑郭荣浩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266580摘㊀要:当代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㊂从历史逻辑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环境中探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经验;从现实逻辑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从理论逻辑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新时代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㊂关键词:制度设计;现代化;国家治理doi:10.3969/j.issn.2096-2452.2021.02.003中图分类号:D251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2096-2452(2021)02-0018-05㊀㊀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㊁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实现了国家独立㊂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不惧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多次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带领和团结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㊂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如何让世界读懂这个饱经风雨㊁创造辉煌历史的执政党?关键是认识㊁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因时因势而变㊁集中力量办大事㊁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㊂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研究多集中于两个方面㊂微观视角:集中力量办大事在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上的制度优势及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贡献㊂[1-3]宏观视角:中国如何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成功突破弱势窘境向优势跨越发展转变㊂[4,5]但多视角㊁多层面对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㊁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研究尚待进一步加强㊂我们拟从历史逻辑㊁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三个层面,把握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过程中的制度优势㊂这样,既有利于理解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这条主线上的地位与作用,也为丰富中国共产党百年制度创新史提供经验与启示㊂一㊁历史逻辑: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实践的重要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特殊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和后发国家对国家现代化的渴望,新中国走上了全面学习苏联的轨道,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且集中的发展格局与制度安排,取得了巨大成就㊂可以说,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安排是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环境中探索出的后发国家独立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经验㊂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三重逻辑1.新中国成立初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缘起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是在向苏联学习的基础上推开的㊂1952年底,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开始擘画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㊂毛泽东曾忧虑地说: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㊁一架飞机㊁一辆坦克㊁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㊂ [6]新中国最需要的是发展,特别是工业领域的发展㊂既然要发展,那么应如何发展?这是摆在新中国领导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㊂首先,对一个后发国家来说,赶上甚至超越先进国家是一个巨大的诱惑㊂经历过近代以来所受过的屈辱,中国共产党领导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自发的深切使命感㊂中国共产党领导者不单单是一群革命者,也是追寻国家富强㊁民族复兴的建设者,更是拥有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坚定信念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㊂对经历过二十八年武装斗争的中国共产党来说,相较于干革命,建设的经验可谓是极度缺乏㊂而苏联作为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其集中力量高速推进工业化的建设模式,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㊂正如毛泽东所说: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历史,就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经验,我们可以用他们的经验㊂ [7]其次,新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又处于社会主义阵营,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经济㊁外交和军事上的威胁与封锁㊂既需要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又需要尽快恢复经济秩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工业化㊁农业合作化还是其他社会改造任务,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㊂基于这些现实需要,必须集中力量把整个国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领导,着眼于全局来谋划国家的根本利益㊂以计划的方式集中配置资源以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大幅跃升,否则就很容易受发达国家技术和资本的限制,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由弱国到强国的跨越式发展㊂毛泽东指出: 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㊂ [8]作为新生的红色政权,如果没有强大的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并以此来提升综合国力,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中国只能继续沦为世界列强欺辱的对象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党对国家事务的全方位领导,形成了高效的领导力㊁动员力和执行力㊂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拥有了绝大部分社会资源的支配权,国家和社会高度整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强大国家能力㊂2.新中国成立初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就后发国家在追赶先发国家的道路上,因经济基础薄弱和先发国家在世界市场的主导性地位,会面临重重困难,但新中国初期的建设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 全国一盘棋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㊂1952年,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对农业㊁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㊂[9]明确了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重要目标,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㊂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同完成经济恢复的1952年相比,1980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26倍多;农业生产条件发生显著改变,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㊂1980年同1952年相比,全国粮食增长近1倍,棉花增长1倍多;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剥削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不再存在㊂[10]特别是 两弹一星 的成功发射,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㊂包括在 一五计划 期间苏联援建的以 156项工程 为核心的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铸就了主权安全特别是国防安全的战略基石,并创造了延续至今的相对稳定㊁和平的发展环境,把国家的未来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㊂回顾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建设历史,正是在这种集中力量进行高积累㊁高投入㊁全民动员㊁全民付出的方式下,中国最终完成了基础的工业化㊂也正是这前三十年的积累,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㊂3.新中国成立初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启示事实上,任何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有特定的制度安排㊂对于新中国来说,集中力量办大事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㊂一方面,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安排既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也受到国内外局势和苏联模式的影响㊂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三重逻辑初期的经济恢复㊁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客观上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㊂亨廷顿认为, 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集中统一来完成政治制度化,有效地遏制政治动乱,从而实现有利于政治稳定的制度环境㊂ [11]实际上,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在制度上实行相对集权的体制对后发国家来说是有利于现代化的要素积累的㊂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党㊁国家㊁社会㊁个人四位一体的历史形态㊂通过党的领导并且强化国家的作用,让个人高度统一于整个国家建设之中,以此来集中一切力量实现国家的目标㊂上述这些制度的运行和深化,真正使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包括国民党在内其他任何一个政党都不可能完成的中国社会历史性转型的任务㊂当然,社会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变化,没有一种亘古不变的社会发展模式,再合理㊁缜密的计划都必须不断更新与发展,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㊂二㊁现实逻辑: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新时代中国之治的显著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结合,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强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㊂同时,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加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是新时代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㊂1.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新时代实现新发展的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㊂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㊂ [12]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日益彰显出来㊂这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建设㊁新时代重大科学技术攻关㊁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并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㊂首先,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间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被摆在了各国发展的核心位置㊂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持续强盛,就必须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㊂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就是为了实现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飞跃,从而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㊂为此,必须继续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聚焦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集中力量进行科技创新,特别是核心技术自主创新㊂集中力量破解制约国家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形成突破弱势窘境向优势跨越转变的强劲增长极,实现新时代更大的跨越式发展㊂[4]其次,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大国家工程和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高效协调合作,通过国家的顶层设计,整合不同部门的职能,优化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统筹推进科技创新㊂在科技项目攻关上,突出目标导向,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高效的创新协同提升国家科技攻关的整体水平,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制㊂同时,通过政策倾斜,加大投入,依托市场,面向未来增强国家整体科技创新实力,实现重大科技项目领域的突破性进展㊂2.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与市场经济逻辑相契合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强大国家能力实现了对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力的再造㊂[5]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集中力量办大事不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 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集中力量办大事保驾护航, 新 在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更加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㊂因而,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㊂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集中力量办大事保驾护航㊂新中国初期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多以指令式的计划手段来配置资源,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能有效激发经济的活力㊂邓小平就曾指出: 缺点在于市场运行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㊂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㊂ [13]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跃升,市场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市场调节自身也存在盲目性㊁自发性㊁滞后性等缺陷㊂如何避免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集中力量办大事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㊂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㊁重大科学技术创新㊁应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三重逻辑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整合国家的优势到最需要的地方㊁最需要的行业㊁最需要的领域,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多主体协同发力,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㊂其次,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重要支撑㊂现代化的治理体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人民群众是巨大的变革力量,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改革动力和创新智慧㊂因而,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人民群众将创业精神与科学态度有机结合㊂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就必须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让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群众㊂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民群众是重要的力量源泉,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智慧㊂现代化的治理体系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既要有集中力量的顶层设计,也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全面深化改革的积极性,在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不断推进改革㊂集中力量办大事要紧紧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要求,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㊁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破解体制机制弊端,找准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㊂[14]把社会各方的积极性㊁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不断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㊂最后,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既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在国家层面制定好规划蓝图,合理规划资源向大事㊁要事集中㊂相较于以单一的计划和行政手段集中力量办大事,当今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应当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化结合起来,实现中央和地方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配置㊁各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提升各级组织的执行力,推动建设服务型政府和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实现共治㊁共建㊁共享㊂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优化中的作用,在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下更好地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实现新时代的中国之治㊂三㊁理论逻辑: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立足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㊂从新中国成立到进入新时代,我们一直以科学㊁严谨的态度对待任何一种制度设计,既立足基本国情,也开拓新视野,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㊂1.集中力量办大事,必须立足基本国情恩格斯指出: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㊂ [15]生产力的提高对人类历史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㊂集中力量办大事是适应我国经济基础与科技水平㊁推动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向更高层次跃升的制度设计㊂马克思也指出: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㊂[16]制度设计和生产力发展一样,都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㊁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㊂关键在于任何一种制度设计都必须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立足基本国情㊂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所做出的重大判断,是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中国道路的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依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㊂目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当前新的战略目标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㊂因此,立足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办大事必须解决我国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存在的短板和弱项,集中力量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㊁政治㊁文化㊁社会㊁生态等方面的新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应的体制机制,从而使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显著优势更好地发挥作用㊂立足基本国情,既要看到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㊂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我们有能力也有自信在新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㊂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三重逻辑2.集中力量办大事,必须在立足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开拓新视野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阶段,我们都需要对人类理性的局限保持警惕,用历史的眼光和更加广阔的视野认真审视一切被认为是理想的社会方案㊂理想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明灯,而现实则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如果绕过理性的判断直接将理想拿来进行社会实验,必然带来灾难㊂理想越崇高,目标越远大,权威越强大,带来的灾难可能就越大㊂[17]因而,必须以科学㊁严谨的态度对待任何一种制度设计,既要敢于实验,也要及时纠错㊂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关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错误认识,如警惕科研举国体制㊁两弹一星模式不适用于现代的芯片产业㊁集中力量办大事早已过时㊁市场经济和集中力量办大事互相矛盾等错误言论㊂但是,事实胜于雄辩㊂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建设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工程㊁三大攻坚战㊁嫦娥四号登月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事件上的成功实践,有力地回击了这些错误认识,明辨了是非㊂总之,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一种制度设计,要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审慎的思考㊂回顾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国家的发展并不顺利,即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老大哥 苏联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上也并不成功㊂用时过境迁的传统社会主义方案来解决当前的发展困境,就是对历史的遗忘和无视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更广阔的视野㊂在新时代,继续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这里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㊂二是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继续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实施机制,做到科学决策,科学实施㊂三是努力推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转化,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㊂四㊁结语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奋斗史是最好的教科书㊂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实践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㊂中国共产党百年制度创新的经验表明,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㊂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因时因势而变,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创 中国之治 的新境界㊂参考文献:[1]傅慧芳,苏贵斌.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转化为公共危机治理效能的内在机理及实现机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9-15+168. [2]武市红,彭萍萍.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看我国制度优势[J].党的文献,2020(6):28-35.[3]曾宪奎.我国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20(3):26-33.[4]郑有贵.集中力量办大事与中国的历史性跨越发展[J].中共党史研究,2020(3):5-13.[5]廖胜华.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力的当代形态与逻辑:中国共产党塑造的独特国家能力探究[J].广东社会科学, 2021(2):67-73.[6]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9.[7]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 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53.[8]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9]毛泽东.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A].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16.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44-745.[11]塞缪尔㊃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沈宗美,译.北京:生活㊃读书㊃新知三联书店,1989:21.[1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㊁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06-10(01).[1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14]人民日报评论员.找准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N].人民日报,2018-04-17(02).[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7]萧冬连.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80.(责任编辑:张明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制度机理
中旁这%教学参考-m ail : ***************彳时代礼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制度机理〇陈宏达摘要:在实践中扬长补短,在思想上把制度自信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之上,必须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制度机理。
先进社会制度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源泉,科学制度体系是集中力量 办大事的现实支撑,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度保障,党的自我革命是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 效能转化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机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 体系具有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积极性,集中力 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 么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呢?如何科学回应“国家资本 主义”和“威权主义”的质疑呢?要弄清楚这些问题 就不能止步于我们制度优势的具体表现,而应当深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机理。
只 有这样,方能一方面充分总结经验,扬长补短,在实践 中更好地发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另一方 面,把坚定制度自信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之上,有效 回应质疑,为强国时代的新飞跃营造良好的国内外社 会环境。
一、先进社会制度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源泉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 越性就在于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 点……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决心要下,明年就要开 始。
现在资金太分散。
”因此,社会主义是超越资本主 义的先进社会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 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最根本的来源于社会主义本身的 优越性。
那么,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能够集中力量办 大事,超越资本主义呢?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 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为集中力量 办大事奠定了根本性国家制度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嵌藏于资本主义制度 架构核心部分的根本缺陷,决定了资本主义并非如国 民经济学家们所言的自然的、永恒的社会形态,而是 有其历史性和暂时性。
简述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内容
简述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内容
现代化战略目标是指国家或组织在经济、科技、军事、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目标,以实现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下面简述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内容:
1. 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是指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的现代化,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高效率和高质量发展。
其中包括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等。
2. 科技现代化:科技现代化是指通过科技创新、科技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等手段,提高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其中包括加大科研投入、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
3. 军事现代化:军事现代化是指国家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建设,以应对新的安全挑战和保卫国家利益。
其中包括提高军事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改革军事组织和体制、提高军事人员素质和训练水平等。
4. 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是指国家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现代化,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
其中包括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等。
毛概第四章知识点整理
8.四个现代化: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
9.党的八大提出经济建设的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10.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1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5.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团结-批评-团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6.毛泽东关于走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包括: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等等
11.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
12.周恩来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了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
第六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一、要点识记1、选择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提出的战略构想,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战略,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对新世纪前50年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三步走的设想。
党的十六大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
3、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调整产业结构,必须要寻找新的思路,实行以新型工业化为背景,由新技术革命带动的、对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调整。
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4、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问题理解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1)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
(2)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3)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4)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2、“三步走”与“新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在1964年12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最早提出了一个“两步走”的设想。
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1975年1月的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申了这个设想。
但这个设想以及整个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都没有得到落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强调以国民生产总值特别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标准。
由此,他提出了一个“小康水平”的设想。
河北应急管理厅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
河北应急管理厅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A.生态B.农民C.经济D.人民【答案】:D2.2024年1月19日,()可重复使用火箭垂直返回技术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首次飞行试验。
A.力箭一号B.朱雀三号C.天鹊二号D.风云三号【答案】:B3.2024年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增强。
A.50.8%B.48.8%C.52.8%D.48%【答案】:A4.国家统计局2024年4月16日发布数据,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296299亿元,同比增长(),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
A.5.3%1/ 14B.7.3%C.6.3%D.4.3%【答案】:A5.春节期间,四川省将集中推出()春节系列文化和旅游活动,包含7大板块27个系列1900余项活动,用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丰富假日生活,营造喜庆欢乐、祥和浓郁的节日氛围。
A.“惠企乐民欢度新春”B.“千龙千狮闹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C.“年画进万家幸福中国年”D.“品天府旅游美食享非遗年味”【答案】:B6.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的公文是()。
A.请示B.决定C.通告D.批复【答案】:A7.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对汇票的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主体不包括()。
A.背书人B.承兑人C.见证人D.出票人【答案】:C8.以下叙述中反映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的是()。
A.陆地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B.各自然带之间具有明显的界线C.高山地区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无明显的分布规律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最为明显【答案】:D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 14A.向保温瓶灌开水时,不应灌得过满,这样保温效果会更好B.锅铲等炊具的柄用木料或塑料制成,是因为木料及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C.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D.使用燃气炉灶烧水或炒菜,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升温快【答案】:D10.在人事行政中根据每个工作人员的才能、特点、志向和具体资历条件等安排其适应的岗位和职务,使人事相宜,能位相称,体现了用人的:()A.德才兼备原则B.依法行政原则C.分类管理原则D.适才适用原则【答案】:D11.下列中属于维护社会基本公平的基础,通常发挥着社会矛盾的“缓冲器”作用的是()。
城市规划原理—柯布西耶 集中主义
1. 对工业化城镇发展的典型形式有着惊人的预见性,并以科学的方 式提出极富创造性的构想。 2. 柯布西耶一生的城市与建筑实践充分体现了他对现代城市规划 的一些基本认识,并形成了一套理性主义,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 思想范式。 3. 城市思想随其不断追求而逐渐成熟,其中二战时期一系列线性城 市的研究成为他对早期格网城市以及大都市中心不同形式的探索 与反思,对疏散大城市发展的压力和现代城市的发展有重要的启 示。
TEXT 01
TEXT 02
TEXT 03
TEXT 04
TEXT 05
TEXT 06
肯定批判
柯布西耶的先进
1. 柯布西耶强调的高效城市,使一个城市有着严丝合缝的机械理性,使人们缺 少主观能动性。 2. 过于强调城市分区,忽视了城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 个人兴趣和愿望取代了社会集体愿望,机械美、机械理性、巨大形式与明确 秩序渗透出其“专制”与“独裁”的设计哲学——这与他另一面具有的现代 主义民主特色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四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text01text02text03代表作品text04text06text07项目内容特点居住模式共同核心思想明日的城市柯布西耶1922年发表集权中心连续居住模高层高密度集中式发展立体化快速交通严谨的几何构图明确功能分区伏埃森规划黎中心区的改建设计明确轴线独立居住单光明城1933年为辛迪加社会设计一个新的城市带状分区资源集约化分配人体学线型无限延伸居住模式text01text02text03text04实例分析text06text07柯布希耶的梦想印度东旁遮普邦首府昌迪加尔是从平地兴建起来的新城市
带状分区 资源集约化分配 人体学
线型无限延 伸居住模式
TEXT 01
TEXT 02
实现伟大中国梦学习读本93分试卷
1.()站在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高度,将“中国梦”明确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于2013年3月17日在新当选为中国国家主席之后,对“中国梦”的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
(单选 )A胡锦涛B温家宝C习近平D李克强2.中国梦的主体是()。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的梦,()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单选 )A人民B民族C国家D世界3.实现中国梦必须(),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单选 )A走中国道路B弘扬中国精神C凝聚中国力量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4.改革开放以来,()着眼于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单选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5.从()讲,中国道路是途径、理论和制度三种形态在实践中的有机统一。
(单选 )A形态构成B宏观规定C实践领域D基本要求6.具体道路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以实现更广泛、更充分、更健全的人民民主为目标的()。
(单选 )A生态文明建设道路B社会建设道路C经济建设道路D政治发展道路7.中国道路有其(),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单选 )A现实的实践依据B明确的主题内涵C开创性的标志D阶段性的前进进程8.从()看,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保障。
(单选 )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9.从()看,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单选 )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10.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实现中国梦的保证。
(单选 )A一党制B两党制C多党制D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11.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单选 )A爱国主义;改革开放B改革创新;爱国主义C爱国主义;改革创新D改革开放;民主法治12.()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天道酬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仁者必有勇”、“见义勇为”等,是我们民族一直信奉的古训。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中国工业化起步时,经济基础薄弱、人力资源匮乏、技术水平低下,所以选定了一批重工业为支柱产业进行集中力量发展。
包括钢铁、煤炭、机械、电力等行业。
在重工业中,钢铁工业是最重要的,钢铁工业的发展壮大,极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中国在工业化道路上采用了计划经济体制,即用国家的手段来引导和调节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资源的配置,适应当时经济条件和国情限制。
这一体制保证了国家有序进行工业化进程,确保各行各业合理布局,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三、实行区域分工
中国在工业化道路上倡导区域分工,即根据各地资源、条件和优势,发展有特色的产业,各地协同发展。
一些资源条件优越而落后地区,通过向发达地区出口原材料和农副产品,转移劳动力等方式获得开发。
四、引入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
为了推动工业化进程,中国引入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采用自主创新和借鉴学习并举的方式,通过限制外资的规模,优化外资引进方向和方式等一系列政策,保障了外资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五、加强科技创新
中国在工业化道路上积极推进科技创新,逐步实现了从“学习”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政府对科技的投资不断增加,通过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激励企业创新,加强与国际接轨合作等途径,为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中国工业化道路主要的内容,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跨越,为国家的现代化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走出一条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辟了新的历史篇章。
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强调,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
下面小编整理的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欢迎阅读。
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一党的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这个宏伟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发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新的动员令。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最重要的是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把“十三五”规划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1.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深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目标在20世纪末如期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应了人民的新要求。
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紧紧扭住这个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
四个现代化实现了吗
四个现代化实现了吗
四个现代化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四化有了新进展,有些方面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内容有了更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明确目标,提出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等新内容,新任务,根据十九大提出新要求和阶段性目标时间表,到2035年就会实现现代化目标,建成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过去几年中,我们根据总路线的基本精神,初步地总结了群众的实践经验,制定一了系列的具体政策,提出了一些工作条例草案。
这些具体政策和条例草案,虽然有一些还有缺点,但是对于国民经济的调整起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集中主要力量,加强了农业战线,努力增加人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
调整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并且使工业和其他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调整了工业了的关系,加强了薄弱环节,发展了新兴工业。
这样,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就在新的基础上比较协调了,我们的经济力量也比过支增强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和军事手段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和军事手段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军事手段秦始皇嬴政,即秦始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位君主。
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独特的统治手段,成功统一了六个诸侯国,建立了秦朝。
本文将探讨秦始皇在统一六国过程中所采用的军事手段。
一、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军事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就是武器装备的现代化。
他注重兵器制造业的发展,加大了投资,提高了冶炼技术水平。
并且,他还统一了六个国家的兵器制式,实行标准化生产,增强了军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二、军事区域划分与指挥系统建立为了加强对军队的统一指挥和控制,秦始皇实行了军事区域划分与指挥系统建立。
他设立将军、都尉、校尉等级,建立了严密的军事组织体系。
指挥系统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军队的作战效率,也有助于集中力量打击敌人。
三、军事力量集中化与大规模战争秦始皇通过军事力量集中化与大规模战争的实施,有效地摧毁了六国之间的军事力量,使敌方君主无法再依赖自己的军队进行抵抗。
他通过大规模的战役,如巨鹿之战、长平之战等,迅速击败了其他诸侯国,最终实现了统一。
四、城墙修建与边境防御为了确保统一的稳定,秦始皇不仅修建了万里长城,还加强了边境的防御。
万里长城的修建不仅起到了防御外敌的作用,也有助于统一内部,将各地纳入中央的控制之下。
此外,他还修筑了一系列的城墙和堡垒,加强了边境的防御能力。
五、兵役制度与军队饷银制度为了维持军队的强大战斗力,秦始皇实行了兵役制度与军队饷银制度。
他废除了六国各自的兵制,统一了兵役制度,并且对士兵进行了编制和管理。
同时,他还实行了饷银制度,为士兵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待遇,激发了他们的战斗意志。
六、军事教育与军事科技的发展为了培养出更为优秀的将士,秦始皇注重军事教育与军事科技的发展。
他设立了军事学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军事将领,并且鼓励科技创新,提高了军事装备的科技含量。
总结秦始皇的军事手段对于六国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以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军事区域划分与指挥系统建立、军事力量集中化与大规模战争等手段,迅速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
(3份)理论联系实际,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023春大作业参考答案
2023春国开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题C及参考答案理论联系实际,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
)1.经过几十年积累,我们站到了新的起点上,进入了新发展阶段。
但是,新发展阶段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理论联系实际,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参考答案一: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长期的历史过程,因为: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系列困难与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不具有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
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完成这个任务,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同时,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也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但这并不是说这种民主一开始就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受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和困难,将是个长期的过程。
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和平等,从而为人类的崇高理想一共产主义社会准备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同样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一国或几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尚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
改革开放,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回答问题: ()此图表说明了什么?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上表可见,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处于低谷,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改革开放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时间: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前提: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思想准备 的讨论 ()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练习
改革开放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年,邓小平首次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 年,党的十二大首次使用“小康”概念。
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在新世纪使人民 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
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 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年月日,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
二、我国的国体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 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工人阶级与最先进的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 的代表者。共产党作为先锋队组织,必须代表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
改革开放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先进文化
两个文明的关系: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而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现代 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文化是重要条件和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次思想大解放:
第一次: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的讨论。
第二次: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及经济建设方针探索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及经济建
设方针探索
一﹑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一)以苏联为借鉴,探索中国式的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
• (二)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与党的中心任务。
1.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 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 (二)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1.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2.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
(三)经济体制与管理体制的初 步探索
1.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构想 经营
模式 的探索
2.商品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3.价值规律是个伟大的学校
4.整顿工业企业,实现“两参一改 三结 合”
BYE!再见! BYE!再见!
2.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三)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调动国 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一)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三﹑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战略
•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初步认识
1.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外大社会主义国家 至少需要50~100年
2.社会主义可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
• (二) 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
1.实现工业﹑农业﹑国防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2.实现“四个现代化”分两步走的战略
四﹑社会经济主义建设方针的探 索及其成果
• (一)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 进的方针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党的十四大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明确了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
在这次会议中,党的十四大提出了许多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将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首先,党的十四大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基本任务。
会议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核心领导力量,应当始终做到坚持人民立场、为人民服务。
党的使命是必须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其次,党的十四大强调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性。
会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
同时,会议还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农业、建设现代化国防和军队、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重要内容。
党的十四大还强调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会议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证。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等。
此外,党的十四大还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会议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四大强调了坚持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等。
最后,党的十四大还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
会议指出,加强党的建设是党执政兴国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四大强调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核心地位,要求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许多重要内容,这些内容都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等,可以使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更加全面、均衡、可持续的发展,为全体人民谋福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中力量建设发展四个现代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集中力量,狠抓机遇,发展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新型四个现代化目标科学巨型梦想---感知渊源,这个世界真奇妙---第一目标主动力,沉下心来,潜心钻研于科学大世界【教务购书】---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宇宙、自然、社会、人类---学者专家是方向目标---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并发同步加速战略---财工学大学生【全球亚欧美青年女郎】【35--40培养后备人才】、婚姻住房与四个现代化---新型四个现代化【教育高端化(购书与硕博工程),科学技术现代化,高度工业化(养老金与社保局),大力城镇化】---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上台阶)【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科技创新驱动,潜在生产力(催人奋进)】---名校工程占主导---名校工程好专业,宽厚基础在教务---全面脱农与职业工作游击----人才与资本建设的第一关键因素----考虑这些有用的事将给我们带来成功和收益。
【考证、考研与工作实践能力源于科学技术】研究重点:1、潜心钻研于科学大世界、教务为主【购书】【计算机辅助学习】
2、科学技术与工商业及贸易运营实务研究----行业、产业、专业【化】
如电子、电气【电器】产业:电脑组装与维修及电动车等
在坚持自由、解放、务实、奋进的基础上,以科技为先导【主导】的工业、读研究生【购书与学费】、城镇化【商品房】战略,集中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仅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新型四个现代化目标,其重点要实现前三个突破,即要具体积极实现科技、工业、读研的三环目标,以高速创造千万元计的资本价值【通过中小型创业,积累一定资本】。
四个现代化目标是人生的基本路线和目标,情况无论发生什么变化,理想将坚定不移;目标高于一切,任务重于泰山。
这里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
新型四个现代化目标,是要启动科技主题功能,集中力量打开科技征程,解决科技问题方案;发挥科技领军功能,依靠科技进步驱动,开放带动四化进程。
这个世界真奇妙,要不断锤炼思维深度,沉下心来,要潜心钻研于科学大世界,让身心愉快、坦然、乐观、自信而富有意义。
要以点带面,主抓几个重点:硕博工程(研究生)、工程师、经济师、注册电气工程师、助理电气工程师、软考、金融分析师【特许、注册】等诸多【系列】领域。
科学技术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重心内容是:外国语与外经贸业务、数学物理、财经【金融、财会、经济】、工程【机械动力仪器电气信息控制与电子通信】等,可以从一般到具体,具体科技内容到硕士研究生。
新型四个现代化,是要依靠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功能,引领科技新时代的辐射带动能力,以教务作指导,厚基础、宽口径,发挥其伟大创举、驱动力量、带动联动功能,按照科技联盟与科技程序规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
具体有几点要素:
一要实施坚持名校工程好专业,宽厚基础在教务的学术工程理念。
鼓励智能化劳动,创建知识密集型,取缔机械性劳动,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推进全面发展进程。
二要展开【加强】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深入展开研究,上项目,谋发展,项目建设要加速推进,进展目标要卓有成效。
要拓宽范围和道路,发挥科学技术间的连动链条优势和互动功能效应;积极提升产业资本增长强劲动力,展开全面自主创业【创新】工程启动。
在步子适度放缓的同时,立如松,行如风,具体精准实施,加速推进,圆满完成。
务实打造目标实现与研究领域
应用出发新工程,形成靠科技,不创业就读研的新格局【局面、目标动力】。
三要集聚管理源于科技的大智慧原理,突出工业重点,建设企业目标化管理体制,实施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操作规程。
四要培养后备人才,创造卓越人才,集聚人才大军,壮大人才队伍,全力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五要完善建立人与财产的安康理想统一标准原理,不图升官发大财的特色人生理念,坚持以中型规模以上城市200---300万元为基础目标,以大型规模以上城市千万元的目标定位。
总之,开创实施新型四个现代化目标,要破釜沉舟,一往直前,五年间下功夫围绕推动实现。
《丰富马克思主义新内涵,开创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与时俱进【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成果,是驱动发展的力量源泉,是新的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科学的方法论。
要务必坚定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成果、路线方针、政策立场,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应用创新,全面全力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用启动与伟大旗帜作用】!
人生之路,是一个从平凡之路通向伟大前程的过程,要着手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出发。
“潇洒走一回,不白活一回”。
一切要从我国具体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摆正局部因素与总体【整体】形势发展的关系【总体态势良好,令人乐观,蓬勃发展成定局】,取缔芝麻与西瓜的纠结现象,务实国情,百业待兴,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工程---经济--- 学术工程】,实现国泰民安,推动祖国强大。
让生命的乐观之舟,开开心心欢欢乐乐度过一生。
【领略大千世界,无比奇妙;与高人大师交流,至崇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