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
2009浙江省会考资料——历史必修二
![2009浙江省会考资料——历史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21927437f111f18583d05a2e.png)
必修第二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a a)原始阶段:“刀耕火种”。
春秋战国: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
汉朝: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逐渐普及,曲柄锄、大镰出现,东汉一牛挽犁开始取代耦犁,牛耕、铁铧犁等得到推广。
(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 a)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关中农民创造“井渠”,现流行于新疆地区。
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a b)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汉唐丝织业的主要成就(a a)汉代:品种繁多。
技巧高超,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品素纱褝衣和起绒锦等。
丝织品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
唐代: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a b)商周青铜铸造: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
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由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通风,然后又到畜力马排鼓风。
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
(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a b)唐代:唐三彩(陶器)。
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制作精美。
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也名列前茅。
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闻名天下。
▲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市”在历代的发展(b c)①秦代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公开投币等。
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③六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草市尉”进行管理。
④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夜市”比较繁荣。
⑤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⑥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浙江省2009年普通高中毕业证书会考模拟考试
![浙江省2009年普通高中毕业证书会考模拟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280fad8610a6f524cdbf8581.png)
浙江省2009年普通高中毕业证书会考模拟考试浙江省2009年普通高中毕业证书会考模拟考试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66分)一、选择题(本卷有33个题目,每题2分,共66分。
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决定宗法制下等级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A.政治权利的分配 B.嫡长子继承C.血缘关系下的亲疏 D.政治秩序的稳定2.郡县制与周代以来的“分土建邦”制相比较,最大的区别是:A.郡县长官大部分由皇帝任免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中央集权制开始形成 D.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失去领土最多的一次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最主要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孙中山曾说:“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孙中山的这一主张在哪部文献中成为法律依据?A.《同盟会政治纲领》 B.《民报》发刊词C.《天朝田亩制度》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新中国施政纲领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6.右图是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会场,这次大会最重要的意义是:B.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的诞生C.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D.列宁主义的诞生高一会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第2页共10页11.读右图后回答:图中箭头所指的两处分别是:A. A是华约总部B是北约总部B. A是北约总部B是华约总部C. A是独联体总部,B是欧洲联盟总部D. A是联合国总部B是联合国总部12.下列内容中,那一项不属于...新中国外交关系重大突破A.建国初,新中国政府旗帜鲜明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B.实现中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席位和权力的恢复C.实现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D.出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同中国的建交高潮13.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兴起,对这项国际运动的兴起起到推动作用的三个国家领导人是:A.周恩来、尼赫鲁、丘吉尔 B.铁托、肯尼迪、赫鲁晓夫C.勃兰特、戴高乐、纳赛尔 D.纳赛尔、尼赫鲁、铁托14.“冷战”之后的世界格局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形势,下列历史事件中最能说明这一形势的事件是:A.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发动干涉朝鲜内战的战争B.俄罗斯联邦境内车臣地区民族冲突战火不断C.美英两国未经安理会批准发动对伊拉克的空袭D.日本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方案》15.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A.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B.中国政府和人民爱好和平 C.多极化趋势下机遇和挑战并存D.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维护世界和平的义务高一会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第3页共10页16.从下面这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A.农业工具相当简陋,必须是协作生产方式B.以相邻农家为单位的合作生产方式C.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D.农耕技术的进步为大规模的合作生产提供了条件17.读下面两幅图片,关于中国古代纺织业发展成就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的人工育蚕最早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B.右图中的汉代素纱蝉衣重量仅有94克C.汉代华美的“丝绒毯”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D.唐代中期以后开始出现服务于皇室的工场——“东西织室”18.右图是东汉画像砖中的集市场景,关于中国古代“市”的发展理解正确的是:A.“市”就是今天的城市B.“市”是专门进行贸易的场所C.汉代的“草市”已经有比较完备饮食服务设施D.唐代的“市”突破了原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高一会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第4页共10页19.唐代诗人杜甫在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2009年浙江省自选综合会考
![2009年浙江省自选综合会考](https://img.taocdn.com/s3/m/30975b781711cc7931b71687.png)
2009 年 浙 江 省 普 通 高 中 会 考自 选 综 合(科 学)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卷Ⅰ。
试卷共9页,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全卷分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部分,共6个模块,其中:物理3个模块为选修3—2、选修3—4和选修3—5;化学2个模块为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和选修6《实验化学》;生物1个模块为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3.本卷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答案必须做在答卷Ⅰ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4.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卷Ⅰ的相应位置上。
用铅笔将答卷Ⅰ上的准考证号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方框涂黑。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H :1 O :16 C :12试 卷一、物理部分 选修3—51.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以下哪个实验结果提出来的?2.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锌板会发射电子,这样产生的电子叫光电子。
对于这种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用任何光照射锌板,都能发射光电子B .在紫外线照射下,锌板几乎瞬间发射出光电子C .在紫外线照射下,任何金属板均能发射光电子D .紫外线的强度减弱到一定程度,锌板就不会发射光电子 3.如图所示为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N 147发生核反应的示意图,α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一种新粒子A Z X ,这种新粒子AZ X 是A .H11B .n 1C .e 01- D .H21第3题图N 147O 178 A Z Xα粒子双缝干涉实验光电效应实验光的衍射实验BCD激光束 双缝屏S4.如图所示为氡的衰变图象,横坐标表示氡衰变经历的时间,纵坐标表示任意时刻氡的质量m 与0t =时质量m 0的比值。
通过对图象的分析可知,图线上A 点的纵坐标为A .13B .14C .18D .1165.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图,当氢原子从n = 3的激发态向低能态跃迁时,可能放出能量为 A .1.51 eV 的光子 B .3.4 eV 的光子 C .12.09 eV 的光子 D .13.6 eV 的光子6.威尔逊云室、气泡室、盖革-米勒计数器是探测放射线的三种装置。
09年历史会考卷
![09年历史会考卷](https://img.taocdn.com/s3/m/93cce59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2.png)
2009年历史会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A. 林则徐B. 魏源C. 康有为D. 梁启超4.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A. 洪秀全B. 杨秀清C. 石达开D. 陈玉成A. 平壤战役B. 黄海海战C. 辽东战役D. 威海卫战役6. 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是?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林旭A. 五四运动B. 五卅运动C. 北伐战争D. 抗日战争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天津条约》D. 《退位诏书》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武汉A. 毛泽东B. 周恩来C. 刘少奇D. 朱德A. 平型关战役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武汉会战A.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B. 《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C. 《中国土地法大纲》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A. 百团大战B. 辽沈战役C. 平津战役D. 淮海战役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武汉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土地改革完成C.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3. 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论述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斗争,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一、选择题答案1. A2. A3. A4. A5. D6. A7. A8. D9. A10. A11. A12. B13. D14. A15. C二、简答题答案1. 鸦片战争的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
影响: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浙江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浙江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42192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9.png)
浙江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I、Ⅱ和答卷I、Ⅱ。
试卷共8页,有两大题,38小题,满分为100分。
考题时间为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I、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I、Ⅱ的相应位置上,请用铅笔将答卷I上的准考证号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括号或方框内涂黑。
卷 I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用铅笔在答卷I上将所选选项对应方框内涂黑。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到“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反映了中国古代A A.分封制的废除 B.宗法制的消亡 C.刺史制的建立 D.内阁制的形成2.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戌,命江浙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
该史书有可能是DA.《汉书》 B.《旧唐书》 C.《宋史》 D.《元史》3.我们的许多节日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下列节日的由来,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有关的是B①端午节②青年节③建军节④国庆节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4.观察图1,直接导致图中所示宣言发表的事件是D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5.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C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三大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C.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6.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①香港回归祖国②澳门回归祖国③“九二共识”的达成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 D.②③④①7.某出版社发行了一套反映新中国外交历程的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都有标题,其中反映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状况的一组标题是AA.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抵制逆流、分道扬镳 D.越过惊涛、世纪风采、播种友谊8.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雅典公民有权利C①参加公民大会②参选“五百人会议”③通过抽签担任所有官职④参政并领取政府津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全球通史》写道:“他们(罗马人)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即国际法。
2009年浙江省历史会考【答案】
![2009年浙江省历史会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55c0738e9951e79b89272e.png)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历史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4.①有误之处:“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本邦成年男子亚哥斯。
”(1分)理由:梭伦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本邦男子不可能是债务奴隶。
(1分)②有误之处:“与妻子海伦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
(1分)理由:妇女在雅典不享有民主政治权利,不能参加公民大会。
(1分)③有误之处:“公民大会决定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
(1分)理由:早在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就已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
(1分)④有误之处:“由十将军组成的‘陪审法庭’”。
(1分)理由:雅典的陪审法庭由民众组成。
(1分)⑤有误之处:“根据‘自然法’,将一名贵族以‘民主妨碍者’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城邦。
”(1分)理由:自然法是罗马法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一种法律观念。
而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
(1分)(指出错误1分,理由1分。
本题满分不得超过8分。
)35.(1)1959—1962年。
(1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分)(2)1979—1983年。
(1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分)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1分)36.(1)蔡伦;(1分)毕升。
(1分)改进造纸术;(1分)创制活字印刷术。
(1分)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1分);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1分)(2)万有引力定律。
(2分)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1分)到1 9世纪,近代自然科学进入了全面繁荣的时代,各门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纷纷建立起来;(1分)促进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生。
(1分)(3)蒸汽动力。
(分)电磁感应现象。
(1分)电力的广泛应用。
(1分)(4)“信息高速公路”。
(1分)增进了人们的交往;更加便利地、广泛地获取知识;激发人们自主平等和独立创新意识。
浙江省2009年普通高中会考模拟考试卷
![浙江省2009年普通高中会考模拟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38cf2fa26fff705cc170adc.png)
浙江省2009年普通高中会考模拟考试卷通用技术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Ⅰ、Ⅱ和答卷Ⅰ、Ⅱ。
试卷共7 页,有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
用铅笔将答卷Ⅰ上的准考证号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方框涂黑。
试卷Ⅰ一、选择题(本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从“2007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上传出讯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交通调度及场馆安全监控服务。
据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对传统的GPS而言,它不仅能“指点迷津”——帮助你确定自己身在何处,而且善于“通风报信”——告诉别人你在哪里,这体现了技术的A、专利性B、两面性C、创新性D、综合性2.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唱片被设计出来。
它采用激光束照射唱片上的音槽,不会发出摩擦声,播放的乐曲优美纯净、自然动听。
并且采用激光技术后,唱片的信息量也大大增加。
这说明: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B、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C、设计具有丰富的内涵D、设计的发展超前于技术的发展3.“飞天”航天服具有防辐射、防紫外线、抗骤冷、骤热的功能。
这主要体现了人机关系中的哪些目标①高效②健康③舒适④安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右图是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一款直板手机W233,手机外壳是使用回收的矿泉水瓶、牛奶瓶等再生塑料,各种说明书、宣传册、保修卡等纸张全部采用了再生纸张,还附带预付费信封,方便用户将废旧手机寄回摩托罗拉公司进行回收。
对这种设计的评论最恰当的是A.考虑到实用性,该款手机设计功能越多越好B.预付费信封加大了成本,违反了设计的经济性原则C.该设计充分体现了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D.采用不对称设计,使产品外观更加新颖、独特5.李明一直觉得买来的电脑桌使用起来不方便,学习了通用技术后,他决定对电脑桌进行改造。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标准(2009年)历史知识条目解答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标准(2009年)历史知识条目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0a7b6bfec8d376eeaeaa3154.png)
高一历史会考内容标准解答必修第一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a b)分封制①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②内容:诸侯权利:享有世袭统治权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③受封对象:王族(主体)、功臣、先代贵族④主要诸侯国:周武王时召公之子受封于燕(深入东北最远的姬姓贵族),周公长子代表周公受封于鲁(姬姓贵族封国中位据最东)。
周成王时商朝旧贵族微子封于宋地。
⑤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⑥影响:西周的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周的文化形式也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兼并战争,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宗法制①含义: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②目的:分配政治权力,维护分封制③内容:A、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
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B、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④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b c)①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
▲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秦的统一 (a b)统一的过程:①秦灭六国: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攻灭韩、赵、燕、魏、楚、齐,完成了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
2009年浙江省历史必修1、2、3册会考复习资料条目详解
![2009年浙江省历史必修1、2、3册会考复习资料条目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5c088d63186bceb19e8bb00.png)
2009年浙江省历史必修1、2、3册会考复习资料条目详解a-识记:再认或再现重要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结论、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及历史图表等历史基础知识。
b-理解:领会并复述或解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等。
c-分析:分析比较和概括相关历史知识、把握各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别其本质,概括其特点。
d-综合:把不同专题、课的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评析,运用唯物史观和所学知识、方法,说明论证有关问题。
必修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分封制和宗法的基本内容(a b)(1)分封制目的:为加强和巩固周朝统治,“封建诸侯,以蕃屏周”。
内容:①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建立诸候国。
②诸候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等。
评价: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局限性:造成了周后期诸侯割据争霸,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社会动荡。
(2)宗法制内容:继承和分配制度,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制度。
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为核心②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③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影响深远。
(3)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的体现,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层层封授、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结合的特点。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b c)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秦的统一(a b)时间:前230—前221年过程:①灭六国②北击匈奴,修直道、长城③修灵渠,平定岭南——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④开辟“五尺道”,设官“西南夷”——进入中原政权版图的开始。
2009年浙江历史会考补考试题
![2009年浙江历史会考补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8876b1152d380eb62946df5.png)
2009年浙江历史会考补考试题历史打字录入:杭州求是高级中学莫剑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4分)1.“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
”古籍中的这段话反映了秦朝推行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2.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下列与此相关的整治措施,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设置军机处②创立皇帝制度③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废丞相,设内阁A.②③④①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③②④①3.物产丰饶、地理位置重要的浙江在近代史上较早遭受列强侵略。
浙江宁波市近代史上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它被迫开放于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4.“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下列人物与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应确切的是:A.李宗仁、张自忠B.丘逢甲、徐骧C.蔡廷锴、蒋光鼐D.邓世昌、刘步蟾5.某校学生准备组织以此抗日战争图片展,下列图片中,最适合陈列在“敌后战场抗日图片展览室”的是A.B.C.D.6.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7.图5所示是中共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场内景,这次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8.图6中反映的新中国重要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现代企业制度9.“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日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这幅对联中“前仇旧恨今日雪”是指A.香港回归B.文革结束C.改革开放D.抗战胜利10.今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30多年前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历史事件是A.基辛格秘密访华B.美国乒乓球队访华C.邓小平访美D.《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11.在中国积极推动下,21世纪初建立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这一组织是A.世界贸易组织B.欧洲共同体C.上海合作组织D.东南亚国家联盟12.伯里克利时代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历史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e95032eee53a580216fcfeb8.png)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历史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0分)1.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答案】A【解析】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从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秦朝统一文字是小篆,李斯《秦始皇廿六年诏铭》用的是小篆,排除B项。
C项是指草书,D项是指楷书,排除C、D两项。
2.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答案】C【解析】指南针外传是在宋元时期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C项时间不符合史实。
3.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答案】B【解析】从图片中“通判”“知州”可以判断是在宋代,另外从行政机构设置路、州、县三级也可以得出答案。
4.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再实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表格反映是农业税下降、非农业税上升,农业税所占比例下降。
从战国开始我国封建社会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宋朝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没有削弱,故①④说法不符合史实。
2009年浙江高考文科综合
![2009年浙江高考文科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e66415573c1ec5da50e2706a.png)
09浙江高考文科综合(历史)第39题阅卷得分统计 浙江高考文科综合(历史) 浙江高考文科综合 题阅卷得分统计 小题 39(1) 39(2) 39(3) 合计 分值 9 4 13 26 得分 5.25 1.16 4.37 10.78 10 78 得分率 0.58 0.29 0.34 0.41
39题(3)学生审题和作答存在的主要问题: 题 )学生审题和作答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审题不清:要求?赋分值?“直接”? 、审题不清:要求?赋分值? 直接” 2、答题技巧不熟练:材料信息?要点?面广点细? 、答题技巧不熟练:材料信息?要点?面广点细? 3、文字表达:历史语言?书写端正? 、文字表达:历史语言?书写端正? 4、新课程新高考:新在哪? 4、新课程新高考:新在哪? …… 缺乏:历史基础知识 解题能力 解题能力+新课程理念 缺乏:历史基础知识+解题能力 新课程理念
命题特点: 命题特点:
一、完全依据《考试说明》和《教学指导意见》, 完全依据《考试说明》 教学指导意见》 新旧课程平稳过渡,彰显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 新旧课程平稳过渡,彰显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体 现高中历史新课程特点。 现高中历史新课程特点。
蒸汽”的力量) 《考试说明》:工业革命 (“蒸汽”的力量) 考试说明》 教学指导意见》 基本要求: 《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了解第一次工业 革命的前提条件;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革命的前提条件;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 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响。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培养崇尚 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树立重视科技发展的观念, 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树立重视科技发展的观念, 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马克垚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马克垚等《世界文明史》
2009年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2009年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fc4549312b3169a451a444.png)
绝密★考试结束前18.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短暂的春天”。
该A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有A.纺织业、面粉业等行业发展迅速B.重工业的发展超过了轻工业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D.内地工业发展超过了沿海地区19.1909年《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跟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这里所说的使人们“开眼界”的应该是DA.电视B.广播C.电话D.电影20.假如某人在1912年从杭州到广州游玩,下列各项中不可能经历的是CA.买一套西装穿上B.到西餐馆就餐C.乘民用飞机到广州D.骑自行车看风景21.当时美国修建图5中所示工程的直接目的是AA.促进就业,缓和社会矛盾B.整顿银行秩序,克服金融危机C.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D.减少农产品过剩,保护农民利益图5 罗斯福新政时期修建的田纳西水利工程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图采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该国是BA.英国B.联邦德国C.法国D.苏联历史试卷第4页(共8页)23.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决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由此开始实行BA.重农抑商政策B.新经济政燕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海禁”政策24.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下列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中,最能佐证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DA.恐怖活动B.毒品泛滥C.金融危机D.全球变暖25.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广泛吸收各学派思想的精华。
下列各项中,属于荀子提出的主张C A.“弱者道之用”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26.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在郊游时,有朋友问他,“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回答说,“你来看此花树时,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
最新浙江省高中历史会考试题及答案[终稿]优秀名师资料
![最新浙江省高中历史会考试题及答案[终稿]优秀名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b0d7d2c763231126edb11e2.png)
2009年浙江省高中历史会考试题及答案[终稿] 2009年浙江省高中赐史考赐赐及答案会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中考会赐史考生赐知,1,全卷分赐卷I、?和答卷I、?。
赐卷共8赐~有大赐~两3 6小赐~赐分赐100分。
考赐赐赐赐90分赐。
2,本卷答案必赐做在答卷I、?的相赐位置上~做在赐卷上无效。
3,赐用赐、黑墨水赐笔笔将号填写或赐珠姓名、准考赐分赐在答卷I、II的相赐位置上~用赐答卷笔将I上的准考赐和号学称号科名所赐赐的括或方框内涂黑。
赐卷 I一、赐赐赐,本大赐有33小赐~每小赐2分~共66分。
每赐所列的四个赐赐中只有一个笔赐赐是符合赐目要求的。
赐用赐在答卷I上赐赐赐将所赐赐的字母涂黑~不赐、赐赐、多赐均不得分。
1,中国区划古代出赐以行政赐籍赐的表述~是和某赐重要政治制度密切相赐的~赐赐政治制度在全国内广范赐推赐始于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宋朝2,下列各赐中~反映中国古代君赐加强、相赐削弱的是A,州刺史的赐立B,分封制的赐赐C,三省六部制的完善D,行省制度的赐立3,赐1所示是赐世赐名的中国园园皇家林赐迹~赐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与与争洗劫焚毁。
此相赐的列强侵赐赐是A,赐片赐争B,第二次赐片赐争C,甲午中日赐争D,八国争赐赐侵赐赐4,“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国逞凶狂。
全赐民赐赐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此童赐反映了中国争取得抗日赐赐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得到了海外赐赐的大力援助B,赐行了正面赐赐的抵抗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赐行了全民族抗赐5.“赐赐赐赐中赐早~揖美追欧旧国~邦新造。
赐赐五色旗~民赐光~赐赐河山普照。
”上述歌赐反映了二十世赐中的国第一次赐史性巨赐~赐次巨赐是指A,国运民革命赐 B,辛亥革命 C,抗赐赐利 D,新中国成立6,“天高云淡~望断南赐雁。
不到赐城非好赐~屈指行程二万。
六赐山上高峰~赐旗漫卷西赐。
今日赐赐在手~何赐赐住赐赐?”毛赐赐的赐首赐所反映的重大赐史事件是A.秋收起赐B.赐赐赐征C,平津赐役 D,解放南京7.下列各赐中~属于赐2所示会赐主要成果的是A. 通赐了《赐于建国来党决以的若干赐史赐赐的赐》B,确党立了中共赐赐的多合作和政治赐商制度C,提出了和平共赐五赐原赐的外交方赐D,通赐了新中国会第一部社主赐赐型的赐法8. “赐往昔~求和割地赐夏声国咽忍赐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赐赐同赐再造中国魂。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b3d23f90242a8956bece415.png)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Ⅰ、Ⅱ和答卷Ⅰ、Ⅱ。
试卷共8页,有两大题,36小题,满分为l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用铅笔将答卷Ⅰ上的准考证号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括号或方框内涂黑。
试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用铅笔在答卷Ⅰ上将该选项所对应的字母涂黑,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出现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是和某项重要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该项政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始于A.西周B.秦朝C.唐朝D.宋朝2.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A.州刺史的设立B.分封制的创设C.三省六部制的完善D.行省制度的创立3.图1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
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图1 圆明园遗迹4.“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5.“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上述歌词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巨变是指A.国民革命运动B.辛亥革命C.抗战胜利D.新中国成立6.“天高云淡,耀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的这首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秋收起义B.红军长征C.平津战役D.解放南京7.下列各项中,属于图2所示会议主要成果的是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确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方针D.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图28.“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
1.中国古代出现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是和某项重要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该项政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始于A.西周B.秦朝C.唐朝D.宋朝2.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A.州刺史的设立B.分封制的创设C.三省六部制的完善D.行省制度的创立3.图1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
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图1 圆明园遗迹4.“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5.“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上述歌词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巨变是指A.国民革命运动B.辛亥革命C.抗战胜利D.新中国成立6.“天高云淡,耀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的这首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秋收起义B.红军长征C.平津战役D.解放南京7.下列各项中,属于图2所示会议主要成果的是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确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方针D.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图28.“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
”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幅对联主题的是A.开国大典B.“文革”结束C.改革开放D.香港回归9.20世纪50年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新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外交实践有①参加日内瓦会议②参加万隆会议③参加APEC会议④参加联合国大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打倒列强,除军阔”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11.下列法律文献,对图3所示政治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是A.《十二铜表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权利法案》D.美国1787年宪法图312.发表《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人是A.马克思和恩格斯B.陈独秀和李大钊C.列宁和斯大林D.毛泽东和周恩来13.“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
……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
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十月革命B.二战爆发C.美苏冷战D.苏联解体14.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是A.北约建立B.不结盟运动兴起C.欧盟成立D.中国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15.汶川太地震中.四川受灾严重,但有一处修建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没有受到严重损害,这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大运河D.井渠16.唐代诗人陆龟蒙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所描绘瓷器的主要产地在A.古代河北B.古代河南C.古代陕西D.古代浙江17.读图4,我国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有A.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B.“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C.“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D.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的机构图418.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短暂的春天”。
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有A.纺织业、面粉业等行业发展迅速B.重工业的发展超过了轻工业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D.内地工业发展超过了沿海地区19.1909年《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跟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这里所说的使人们“开眼界”的应该是A.电视B.广播C.电话D.电影20.假如某人在1912年从杭州到广州游玩,下列各项中不可能经历的是A.买一套西装穿上B.到西餐馆就餐C.乘民用飞机到广州D.骑自行车看风景21.当时美国修建图5中所示工程的直接目的是A.促进就业,缓和社会矛盾B.整顿银行秩序,克服金融危机C.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D.减少农产品过剩,保护农民利益图5 罗斯福新政时期修建的田纳西水利工程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图采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该国是A.英国B.联邦德国C.法国D.苏联历史试卷第4页(共8页)23.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决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由此开始实行A.重农抑商政策B.新经济政燕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海禁”政策24.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下列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中,最能佐证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A.恐怖活动B.毒品泛滥C.金融危机D.全球变暖25.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广泛吸收各学派思想的精华。
下列各项中,属于荀子提出的主张是A.“弱者道之用”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26.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在郊游时,有朋友问他,“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回答说,“你来看此花树时,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
”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
这位思想家是A.程颐B.朱熹C.王守仁D.黄宗羲27.唐代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艺术特色世称“颜筋柳骨”。
如图6、图7所示,他们的作品一个雄强浑厚、韧若筋带,一个刚劲挺拔、骨力遒劲。
而从字体来看,两者都属于A.楷书B.篆书C.行书D.隶书图6颜真卿作品图7柳公权作品历史试卷第5页(共8页)28.19世纪中期,一位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一本由中国翻译到日本去的书后,拍案感慨,在该书“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引导下,他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到学习西方的重大变化。
这本书是A.《海国田志》B.《四洲志》C.《天演论》D.《孔子改制考》29.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本质,呼吁人们推翻人吃人的制度。
鲁迅的这篇小说发表于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B.维新变法运动期间C.新文化运动期间D.抗日救亡运动期间30.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认识到,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
因此他提出了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社会主义D.民生主义31.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获得了我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袁隆平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领域是A.国防科技领域B.信息技术领域C.农业科技领域D.空间技术领域32.“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位代表人物在其作品《哈姆雷特》中对人性的讴歌。
这位代表人物是A.但丁B.彼特拉克C.薄伽丘D.莎士比亚33.图8所示的是俄国画家列宾在l9世纪80年代完成的代表作。
该作品属于A.现实主义画作B.印象主义画作C.立体主义画作D.浪漫主义画作图8《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34、35题各8分;第36题18分;共34分。
34.学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这一专题后,小明结合最近看过的《世界上下五千年》一书,设计了一道辨析题,让同学们在活动课上加以辨析: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一天,雅典套民帕罗椰命令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本邦成年男子亚哥斯完成农活,自己与妻子海伦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
会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构。
这天的公民大会投票表决通过了两项决定:第一项斑定是设立雅典最高法院——由十将军组成的“陪审岳庭”,以受理公民投诉;第二项决定是根据“自然法”,将一名贵族以“民主妨碍者”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城邦。
请你指出上述这段文字表述中有误之处四例,(4分)并说明理由。
(4分)35.阅读图9,回答问题:图9 1955—1983年浙江省粮食总产量变化曲线图(1)图中粮食总产量降幅最大是哪一个时间段?(1分)当时哪两场运动促使了浙江省粮食总产量大幅下降?(2分)(2)图中粮食总产量增幅最大是哪一个时间段?(1分)当时浙江省粮食总产量大幅上升反映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当时我国农村实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2分)这一改革有何意义?(1分)历史试卷第7页(共8页)36.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鼋要推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0 图11(1)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是四大发明。
图10、图11所示两位历史人物分别是谁?(2分)他们的伟大创造分别是什么?(2分)他们的伟大创造产生了哪些相同的深远影响?(2分)材料二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倾向于把自然哲学家变成英雄,而在英国最伟大的英雄是牛顿,……在法国人如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心目中,英国是自由思想和意志自由之源,不过这也是因为他解开了行星之谜,说明它们的运动遵循着与地上运动相同的规律。
——托马斯·L·汉金斯《科学与启蒙运动》(2)牛顿解开“行星之谜”的“规律”主要指什么?(2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的确立对近代科学和思想领域的重大影响。
(3分)材料三图12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矿厂图13 法拉第在科学实验中画的一张草图(3)图12所示的英国采矿机器的动力是什么?(1分)读图13,法拉第发现什么重要现象后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1分)人类社会进人电气时代的标志是什么?(1分)材料四随着互联网的壮大,一个新的虚拟世界正在诞生。
……由于很大一部分社会活动都将可以在网上开展,因此,人们的交往方式将发生质的变化。
“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在网络时代完全成为现实。
……在网上,每一个网民是充分自主、充分平等的。
这里没有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完全独创性的个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4)互联网这种高效率的信息传输网络又被称作什么?(1分)概括指出材料四所述的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不得照抄原文)(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