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任危机的研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信任危机的研究分析

【摘要】通过设计问卷对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了信任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56份,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并结合社会事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现代社会面临了信任危机以及产生这些危机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信任的策略。

关键词信任道德人际企业

一、信任的概念

信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与心理现象, 其概念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早在1958年, 美国心理学家Deutsch通过著名的囚徒困境实验开创了心理学人际信任研究的先河。他的研究发现,信任其实是人对情境的一种反应, 它是由情境刺激决定的个体心理和个人行为,信任双方的信任程度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此后, 研究者相继又提出了一些经典的定义,比如信任是个体所有的一种构成个人特质之一部分的信念,是一种经过社会学习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点( Wrightsman, 1992);信任是交往双方共同持有的, 对于两人都不会利用对方之弱点的信心( Sa-bel, 1993);信任是个体面临一个预期的损失大于预期的得益之不可预料事件时所做的一个非理性的选择行为( Hosmer, 1995) 等, 这些定义目前都被研究者所广泛引用。

在中国不少学者认为,信任是理智与情感相统一的心理和态度,具体指人们在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交往中对他人特别是交往对象在道德上恪守公认的准则持确信无疑的心理和态度。在社会生活中,信任能够使人获得安全感,消除或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障碍,降低交往成本,避免或减少道德冷漠,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

二、问卷分析

关于信任的问卷调查在南财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中展开,对南财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156份有效问卷,本文对仅仅对信任的整体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下表是根据具体的问卷数据进行的统计。问卷共25题,每题都5个答案,分别为完全同意,部分同意,说不清,部分不同意,完全不同意。下表对完全同意,部分同意,说不清所占选项的百分比以及完全同意和部分同意累计百分比,完全同意和部分同意、说不清累计百分比进行了统计。

问题1-5,以及7,9,10,11,13,15,19,24是对信任的负面调查,也就是说如果选择同意或是部分同意就代表信任度不高,其余问题是对信任的正面调查,选择同意或是部分同意就代表信任度比较高。可以看出,对于信任的负面调查完全同意和部分同意累计百分比基本是在50%以上,而对于信任的正面调查完全同意和部分同意累计百分比基本都不足50%,这两方面都说明了大学生的信任度比较低,主要有对人际信任,媒体的信任,社会组织的信任等等。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问题5 问题6 问题7 问题8

完全同意百分比28.8 26.9 6.4 23.1 44.9 37.2 19.9 7.1

部分同意百分比48.7 43.6 25.6 35.3 39.1 39.7 25.6 37.8

说不清百分比12.2 14.7 26.9 13.5 7.7 10.3 25 21.2

完全同意和部分同意

累计百分比

77.6 70.5 32.1 58.3 84 76.9 45.5 44.9

完全同意和部分同意、

说不清累计百分比

89.7 85.3 59 71.8 91.7 87.2 70.5 66

问题9 问题

10

问题

11

问题

12

问题

13

问题

14

问题

15

问题

16

完全同意百分比31.4 23.1 23.1 21.8 33.3 3.8 11.5 10.3 部分同意百分比39.7 51.3 54.5 44.9 35.9 28.8 34.6 39.1 说不清百分比14.1 19.2 16 25.6 17.3 31.4 25 30.1 完全同意和部分同意

累计百分比

71.2 74.4 77.6 66.7 69.2 32.7 46.2 49.4 完全同意和部分同意、

说不清累计百分比

85.3 93.6 93.6 92.3 86.5 64.1 71.2 79.5

问题17 问题

18

问题

19

问题

20

问题

21

问题

22

问题

23

问题

24

问题

25

完全同意百分比9.6 5.1 15.4 9.6 1.9 5.1 3.8 7.1 23.2 部分同意百分比37.2 25 43.6 40.4 17.3 43.6 29.5 22.4 45.8 说不清百分比20.5 19.9 23.1 24.4 17.3 16.7 17.9 49.4 18.1 完全同意和部分同意

累计百分比

46.8 30.1 59 50 19.2 48.7 33.3 29.5 69 完全同意和部分同意、

说不清累计百分比

67.3 50 82.1 74.4 36.5 65.4 51.3 78.8 87.1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但也代表着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结合本次问卷调查和一些社会事件,本文对人际信任危机,企业信任危机进行了研究分析。

三、信任研究

(一)人际信任危机

我们现在经常听说的一个词就是“冷漠”,小悦悦事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

例,18个路人对于被车碾压的两岁孩子小悦悦熟视无睹。在心理学上有个“旁观者效应”:假如某个事件只有一个人遇到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他会积极干预。但是,如果有很多人或者预料到很多人可以见到,这样他的责任就会分担开,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期待别人去做,或者是哪怕自己不做的时候,他自己的内疚感、自责和负罪感也会减轻,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但其实这个案件已经不是“旁观者效应”所能解释的了,就算是一个人能不顾一切去搭救的能有几人?佛山日报发起的“如果你是儿童被碾的目击者,当时你会怎么做?”微博投票,截止第二天晚上11点共有103626人参加,其中有79%的人选择先拨打120或110求助;14%的人选择抱起孩子,赶紧救治;2%的人选择为避免不必要麻烦当作没看见;5%的人选择纠结。可以看出,真正能什么都不顾去救人的很少,这案例牵扯到思想缺失,社会价值问题等,但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就是人际信任问题。“彭宇案”已经让太多人相信好人是当不起的,这让很多人都加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不会轻易伸出援助之手。

之所以会产生人际信任危机原因也有两点:首先,社会转型使人们的社会交往在突破熟人圈子扩大到陌生人范围之后,处于传统的关系约束机制日渐失效,道德危机逐渐生成进而引发了信任危机。在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以血缘情感为纽带的特殊关系对人的道德约束颇为有效。在调查问卷中第6题是通常父母在遵守诺言方面是可以信赖的,从问卷数据可以得知完全同意和部分同意累计百分比是76.9%,该比例相当高了,这说明人们对自己熟悉的圈子中的人还是很信任的。如果看到自己的亲戚朋友出事,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去搭救。可是现代社会,人员流动性大了,我们经常需要与陌生人打交道,但或许以后和其再也没什么交道好打,所以双方所发生的基本是一次博弈,这就容易产生不道德因素,出现一些坑蒙拐骗的现象,因此与陌生人之间越来越不信任。其次,社会转型改变了道德,知识,能力,利益等不同价值元素在社会价值序列中的位次,道德的位次大大降低甚至在一些人的思维中变得无足轻重。这与整个社会的社会风气分不开,如果能够带来利益或某种发展即使道德越轨也是值得肯定或值得炫耀的,而恪守道德倘若不能带来利益或某种发展则往往会遭到讥讽和贬低,在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中,不少人渐渐丧失了羞耻感,甚至在熟人之间,都会发生不道德行为,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越来越弱了,大家都把“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观点贯彻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