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学教案(二)第二章概念

合集下载

逻辑学第二章教案

逻辑学第二章教案

一、课程名称: 《逻辑学》第二章二、教学目的:明确概念是判断、推理的组成要素;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概念的种类及概念间的关系;概念的内涵、外延;掌握定义、划分、限制和概括等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三、教学重点:概念的划分四、教学难点: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概念的种类五、教学时数: 1 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 1 学时。

六、教学内容(上课内容、步骤、方法):*概念与感觉、知觉、表象有着质的区别。

感觉、知觉、表象是反映对象的具体形象的。

在具体形象中,对象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是混合在一起没有分开的。

概念不是反映对象的具体形象,而是抽象地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舍弃了对象的非本质属性。

所以,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

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性质。

例如,质、量、色、味、时空、性能、功用等性质,以及和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些性质和关系,我们通称为事物的属性。

可以说一切事物都是由属性组成的,任何属性都属于一定的事物。

*在事物的属性中,有些是特有属性,有些是非特有属性。

所谓特有属性,是指为一类事物所独有而其他类事物都不具有的那些属性。

如“犯有罪行并受到刑罚处罚”就是罪犯的特有属性,而“有眼睛”、“有脚”却不只为罪犯所特有,因此,“有眼睛”、“有脚”就是罪犯的非特有属性。

二、概念与语词*概念与语词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所形成的概念,还只是头脑中的思想。

它必须借助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传达给别人。

语词是表达概念的声音与符号,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概念与语词又是有区别的。

主要表现为:*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普通逻辑学(科学版)授课教案:概念2.2概念的种类

普通逻辑学(科学版)授课教案:概念2.2概念的种类

普通逻辑(科学版)授课教案第二章概念第二节概念的种类根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某些特征,可以把概念分成不同的种类。

研究不同类型概念的逻辑特征,有助于我们明确概念准确地使用概念,为以后学习和掌握判断、推理和思维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数量不同,概念可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是指反映一个事物的概念。

它的外延只有一个对象。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北京”、“鲁迅”、“‘五四’运动”等。

普遍概念指反映某一类事物的概念。

这个“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组成,普遍概念的外延是反映某类事物的所有对象。

如“警察”、“公安局”“痕迹”、“尸体”、“证据”、“矛盾”、“规律”等。

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事物的集合体,可以把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体由若干有联系的、性质相近的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其特点是组成集合体的任何个体不具有该集合体的属性。

集合概念是反映事物集合体的概念。

例如:在通常情况下,“共产党”、“军队”、“词汇”、“森林”、“布匹”、“船只”、“花朵”等都表达集合概念,这些概念的每一个组成个体都不具有这个集合体的属性。

如“军队”是由许多指战员和战士组成的,但其中的某个指战员或战士都不具备“军队”的属性。

另外,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我们把属性相同的分子组成一个“类”,这个“类”的每个组成分子都具有该“类”的属性,这种“类”就是“非集合体”。

非集合概念就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

例如:“学校”、“战士”“词”、“树”、“布”、“花”等表达的就是非集合概念。

“学校”这个概念是由许多具体的学校组成的。

如“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等。

其中每一所学校都具有“学校”的属性。

“树”是由许多种类的树,如“柳树”、“樟树”、“松树”等组成,每一种树、或每一棵树都具有“树”这一概念反映的属性。

我们要根据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特点,正确地区别和使用这两种概念。

普通逻辑 概念二

普通逻辑  概念二

发生定义 功用定义 关系定义
真实定义
4
语词定义
真实定义或实质定义揭示概念的内涵,也即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 质属性。但语词定义却是揭示语词所表达的意义的定义,即一个语词 本身的意义,而不是语词所表达的概念的意义。 描述性(说明性) 描述性(说明性)的:陈述或描述一个已在使用中的术语的一个 或几个公认的意义。 形式:……具有与……相同的意义; 特征:有真假。
7
科学包括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
划分的方法
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
一次划分:一个母项,一层次(多个)子项,一个根据 次划分: 图书 自然科学图书 社会科学图书
连续划分:多层母项,多层子项,多个根据 连续划分: 自然科学图书 图书 社会科学图书 物理学图书 化学图书 中国哲学 哲学图书 外国哲学 经济学图书
犊是小牛
规定性的: 规定性的:通过规定,赋予给定的术语以特定的意义;该术语可 以是一个新造的语词或符号表达,也可以是一个“旧”术语被用在特 定的新的意义上。 形式:…… 应具有与……相同的意义; 让我们把……理解为与 ……相同的东西; 特征:是约定;不能区分真假。
5
定义的规则
1、揭示本质属性 与第4条规则相关 2、定义相应相称 Ds = Dp Ds ≠ 错误 Ds ≠DpDp
3、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Dp﹥Ds 定义过宽 Dp ﹤Ds 定义过窄
s →Dp →…… Ds 循环定义 4、尽可能用肯定形式; 负概念只能用否定形式来定义,如“非团员” 正概念也可能用否定定义,如“平行线” 5、定义要清楚确切 排除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重点:概念间关系; 难点:集合概念
11

二分法
一个母项,两个子项,“有无”某属性为根据 阶级社会 正概念 人类社会形态 无阶级社会 负概念

普通逻辑学教案(二)第二章概念

普通逻辑学教案(二)第二章概念

普通逻辑学教案(二)第二章概念第一篇:普通逻辑学教案(二)第二章概念第二章概念[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和外延)、概念的种类及其语言达形式,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培养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概念,以便正确地进行判断和推理。

[课时] 6课时[要点]一、什么是概念二、概念的基本特征三、概念的种类与相互间的关系四、概念的限制和概括五、定义和划分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对象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形式,属于意识的范畴,并非客观对象本身,因而它具有主观性。

由于概念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它不能脱离客观。

如果没有客观事物,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见,概念又不是完全脱离客观的纯主观的东西。

所以,概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二、概念与语词(1)概念与语词的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有的概念用一个词来表达,有些概念则用词组来表达。

(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词语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实词是表达概念的。

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

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由于语境不同,同一个语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

举例:“阎锡山登报征求下联”1937年,阎锡山经过无锡,游览了锡山,写了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登报征求下联,当时无人能对。

你能对吗?请能对者在纸上写出下联交给我。

8年后,范长江随陈毅同志到天长县采访。

范对陈毅说:“阎锡山的绝句我对上了,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

”陈毅连声赞道:“妙!妙!长江,才子也。

”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特征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因而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015普通逻辑学(科学版)授课教案:概念2.4概念的概括和限制

2015普通逻辑学(科学版)授课教案:概念2.4概念的概括和限制

普通逻辑(科学版)授课教案第二章概念第四节概念的概括和限制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关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间存在着一种“反变关系”,即:一个概念其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其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

例如:“犯罪”的内涵是“触犯刑律而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其外延包括一切犯罪行为,如杀人罪、强奸罪、诈骗罪……,外延是较大的。

“杀人罪’除具有“犯罪”的内涵外,还增加“杀人”这一属性,即“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这一内涵,其外延就排开了“强奸罪、诈骗罪……,其确指范围明显地缩小了。

“故意杀人罪”在“杀人罪”基础上增加了“故意”这一内涵,外延上排开了“过失杀人罪”这一部分对象,外延又缩小了。

从“犯罪”、“杀人罪”到“故意杀人罪”,内涵增多,外延缩小,反之,内涵减少,则外延扩大。

犯罪→杀人罪→故意杀人罪内涵增多,外延缩小→←内涵减少,外延扩大概念的概括和限制正是利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来明确概念的。

二、概念的概括概念的概括是利用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减少概念内涵,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概念的概括使一个概念从种概念过渡到它的属概念例如:钢笔→笔→文具→工具盗窃罪→侵犯财产罪→犯罪大学生→学生→人概念的概括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从特殊过渡到一般,以掌握事物的共同本质,提高对原概念的认识。

例如,毛泽东同志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先列举了自由主义的十一种具体表现,然后指出“自由主义是机会主义的一种表现,是和马克思主义根本冲突的。

从“具体表现”→“自由主义”→“机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根本冲突的”,这是概念的概括,可以使我们对自由主义行为的本质及其危害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公安工作中,我们也常要对某人的某种具体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概括,使人们认识这种违法犯罪行为的本质及危害性。

例如“盗窃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是犯罪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在案侦工作中,我们确定案件性质,主要是运用概括的方法,其思路是:××杀死其妻→犯故意杀人罪→犯杀人罪→犯罪。

《普通逻辑学》教学大纲

《普通逻辑学》教学大纲

普通逻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207602课程名称:普通逻辑英文名称:Formal Logic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全校各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课程简介普通逻辑学是一种基础性、工具性科学。

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思维的形式结构,具体内容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即逻辑形式;定义、划分、概括、限制、比较、分析、综合、观察、实验、探求因果联系等逻辑方法;定义、划分、判断、推理、论证等逻辑规则;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等逻辑规律。

The Logic is a foundational and instrumental science. The object of Logic is the form structure of thoughts. It contains logic structures of thoughts, such as the concept, judgement, consequence and so on. That is logic form.It contains logic methods, such as definition,partition, generalization, limit, compare, analysis, integration, observation, experiment, searching for karma and so on. It contains logic rules, such as definition,partition, judgement, consequence,argumentation and so on. And it also contains logic laws, such as law of identity, law of noncontradiction, law of no neutralism, law of abundance reasons and so 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普通逻辑学》是以思维的形式结构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基本性质是基础性、工具性和全人类性。

逻辑学第二章概念

逻辑学第二章概念
负概念: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对象。非金属、不成文法、非理性。 表达负概念的语词往往带有无、非、不等字样。
如果不是在否定的意义下加以使用,即便带有“非”、“无”等字样的语 词也不表达负概念:非洲、无锡、不丹、不管部部长。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一点 三十一分。
正概念和负概念
负概念与它对应的正概念处在一个特定的范围之内, 这个范围就是二者的外眼延之和——负概念的论域。
第四节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根据两概念外延有无重合的部分,可把概念的外延间 关系分为相容的关系和不相容的关系两种。
瑞士数学家:伦哈特 欧勒 运动圆圈图表示概念 外延间的关系。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一点 三十一分。
一、相容的关系
根据概念间的外延是否具有重合部分,概念间的外延关 系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
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合同法、劳动法(外延)。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一点 三十一分。
内涵和外延
内涵:是它所指称的对象所具有的并被人们认识到的特 有的 属性或本质属性。
——什么是S 外延:一类对象构成一个集合 ——哪些对象是S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一点 三十一分。
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反变关系 (the inverse variation of intension and extension) : The order of increasing intension is usually the same as that
1、概念与语词之间的关系 A、联系: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
的表现形式,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概念的形成和存在必须信赖于语词。 任何概念都是通过语词来表达的。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一点 三十一分。

普通逻辑学教案

普通逻辑学教案

第一章引论[目的和要求]简要地了解普通逻辑学的对象范围、学科性质、发展简史,以及学习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为进一步系统学习普通逻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好思想准备。

要求学生围绕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意义问题,结合人们的思维实际,初步了解普通逻辑的一些基本概念;同时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了解学习方法,以便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课时] 2课时[要点] 一、什么是逻辑二、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三、逻辑简史第一节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一、什么是逻辑1.逻辑的语源学:逻各斯、Logic、名学、辩学等。

2.“逻辑”的多义性:客观规律;思维规律、规则;逻辑学等(1)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例如:“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

(2)指人类的思维规律例如:“律师讲话的逻辑性很强”。

(3)指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科学例如:“今天上逻辑课”。

3.逻辑的定义(1)狭义而言,逻辑是有效推理的理论。

有效推理就是正确地从已知推出未知,并且不会出现真前提而假结论。

(2)广义而言,逻辑是有效推理和有效交际的理论。

有效交际就是正确地表达和理解,并且理解与表达相一致。

【思维训练题】一个猜帽子的游戏有甲乙丙三人,同向站立。

在三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主持人给三人各戴上一顶子:红帽或白帽。

三人都知道有三顶红帽和两顶白帽。

丙可看见甲和乙的帽子,乙可看见甲的帽子。

主持人问丙是否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帽子,丙答不知道;又问乙是否知道,也答不知道;问甲是否知道,甲答知道了,是——。

甲是怎么知道的?他的推理过程是——。

二、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1.普通逻辑的对象(1)思维的逻辑形式——是指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

(2)逻辑基本规律——主要指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3)简单的逻辑方法——主要指定义、划分、限制、概括、观察和实验、分析和综合等方法。

2.逻辑的性质(1)基础性: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学科分类中,逻辑学列于七大基础科学中,位居第二。

逻辑学教程(第二章)

逻辑学教程(第二章)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 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第一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 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 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 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 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第二章 概念
概念与感觉、知觉、表象有着质的区别。感 觉、知觉、表象是反映对象的具体形象的。 在具体形象中,对象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 性是混合在一起没有分开的。概念不是反映 对象的具体形象,而是抽象地反映对象的本 质属性,舍弃了对象的非本质属性。所以, 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概念这种东西已经 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 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 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 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
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
思维形式。
所谓本质属性是指决定该事物之所以成为该 事物而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属性
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任何事 物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性质。例如,质、量、色、 味、时空、性能、功用等性质,以及和其他事物 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性质和关系,我们通称为 事物的属性。可以说一切事物都是由属性组成的, 任何属性都属于一定的事物。
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特征 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
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因而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 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 外延。
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 性或特有属性。例如,“秘书”这个概念的内涵, 就是指处于枢纽地位,主要以办文、办会、办事 来辅助决策并服务于领导的人员。

普通逻辑学教案第二章 概念

普通逻辑学教案第二章 概念

第三节概念间的关系概念是人们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因而概念之间的关系也是各种各样的。

普通逻辑不研究概念之间的一切关系,只研究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外延之间是否重合,可以把概念分成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

一、相容关系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关系。

根据外延重合的多少,相容关系又可以分为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和交叉关系四种。

1.同一关系同一关系也叫做全同关系,它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鲁迅”(a)和“《阿Q正传》的作者”(b)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完全重合,那么a概念与b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同一关系。

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内涵有所不同,外延却完全相同。

因此,在语境许可的情况下,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可以交替使用,这样既可以避免表述重复,又可以丰富表达的内容。

例如:“中国”,“我的母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三个概念是同一关系,使用在不同的场合会取得不同的修辞效果。

2.真包含关系真包含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

3.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于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真包含关系与真包含于关系是相对互逆的,人们把它们合称为属种关系。

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中,外延大的概念称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称为种概念。

由于属概念与种概念分别反映不同层次的对象,因此,在语言表达中,属概念与种概念一般不能并立使用,否则,会使部分外延被重复断定。

另外,由于属概念反映的是一个类,外延比较大,因此,属概念不可能是单独概念,也不可能是集合概念。

4.交叉关系交叉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例如:“教师”(a)和“律师”(b)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仅有一部分是重合的。

即a概念的部分外延与b 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那么a概念与b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

《逻辑学》 第二章 概念

《逻辑学》 第二章 概念

《逻辑学》第二章概念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一般借助语词来表达,但是概念和语词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

表现在:.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有些概念并没有恰当的语词来表达它。

.同一个概念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概念的内涵: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如:“老母猪”的“猪”这个概念的内涵其中“猪”包括吃饱了睡、睡饱了吃、猪蹄、猪耳朵、猪尾巴等特点的概念上的猪。

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对象所组成的集合或者类。

如:“我家两头老母猪”的“猪”这个概念的外延就包括我家里具体的两只老母猪。

概念的种类: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方面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概念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依据概念的外延的大小,可以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空概念:指外延为空集的概念。

即描写的对象不存在。

如:有点方的圆。

这个概念是相对于现实世界而言,它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

单独概念:指外延只有一个对象的概念。

如:跑到长江边上耍了的公猪。

长江即是一个单独概念。

再如:溜到世界最高山峰蹦去的公猪。

世界最高山峰即是一个单独概念。

单独概念分有两种:专有名词,即第一种。

摹状词,即第二种。

普遍概念:外延包括一个以上的对象的概念。

如:母猪是我家养的动物之一。

这里的母猪就是一个普遍概念。

二、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可以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集合概念。

如:山脉上奔跑的公猪。

山脉即是一个集合概念。

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

如:山上蹦跶的公猪。

山即是一个非集合概念。

三、依据概念所反映的是个体、性质还是关系可以将概念分为个体概念、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

个体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个体。

如:公猪名叫常蹦。

常蹦就是一个个体概念。

性质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个体的性质。

如:公猪身上黑又黄,跑上跳下闹得欢。

2016普通逻辑学(科学版)授课教案:概念2.3划分

2016普通逻辑学(科学版)授课教案:概念2.3划分

普通逻辑(科学版)授课教案第二章概念第六节划分一、划分及其逻辑结构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数量不同,概念可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的外延只包括一个对象,其外延是明确的,因此,没有必要再进行划分;而普遍概念反映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为了明确普遍概念的外延,就要使用划分的逻辑方法以明确其外延。

例如,我们将人的“指纹”按形态分为“斗型纹、弓型纹、箕型纹”就是划分。

划分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一个属概念分为若干个种概念。

被划分的属概念叫母项;划分出来的种概念叫子项。

划分是由母项、子项和划分标准三部分组成。

例如:①共同犯罪人(按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分为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②主刑(按处罚方式分)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共同犯罪人(按其有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治安管理处罚(按处罚方式分)分为“警告、罚款、拘留”。

人民法院(按职责和管辖范围分)分为:地方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对同一个母项,根据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可以得出不同的子项。

例如:③证据( 按对被告人的利害关系划分)可分为:控诉证据、辩护证据。

④证据( 按证据的来源划分)可分为:原始证据、传来证据。

⑤证据( 按对对案情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划分)可分为:直接证据、间接证据。

划分与分解不同。

划分是把一个属概念分为若干个种概念,母项与子项是属种关系,子项具有母项的本质属性;分解是把一个整体分成若干部分,二者不是属种关系,分开后的每一个部分,不具备整体的本质属性。

例如: “人分为头、躯干、四肢”、“公安局分为办公室,政工科、治安科,预审科、刑警队、消防科等”都是分解,不是划分。

句子分为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

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和宾语等。

笔分为笔尖和笔杆等。

笔分为铅笔、钢笔和毛笔等。

二、划分的方法(一)、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1、一次划分是根据需要,按一定标准把母项分为若干个子项,不再继续往下分的划分方法。

普通逻辑学教案(二)第二章-概念

普通逻辑学教案(二)第二章-概念

普通逻辑学教案(二)第二章-概念第二章概念[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和外延)、概念的种类及其语言达形式,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培养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概念,以便正确地进行判断和推理。

[课时] 6课时[要点] 一、什么是概念二、概念的基本特征三、概念的种类与相互间的关系四、概念的限制和概括五、定义和划分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对象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形式,属于意识的范畴,并非客观对象本身,因而它具有主观性。

由于概念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它不能脱离客观。

如果没有客观事物,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见,概念又不是完全脱离客观的纯主观的东西。

所以,概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二、概念与语词(1)概念与语词的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有的概念用一个词来表达,有些概念则用词组来表达。

(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词语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实词是表达概念的。

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

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由于语境不同,同一个语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

举例:“阎锡山登报征求下联”1937年,阎锡山经过无锡,游览了锡山,写了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登报征求下联,当时无人能对。

你能对吗?请能对者在纸上写出下联交给我。

8年后,范长江随陈毅同志到天长县采访。

范对陈毅说:“阎锡山的绝句我对上了,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

”陈毅连声赞道:“妙!妙!长江,才子也。

”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特征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因而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逻辑学教案(二)第二章概念-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二章概念[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和外延)、概念的种类及其语言达形式,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培养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概念,以便正确地进行判断和推理。

[课时] 6课时[要点] 一、什么是概念二、概念的基本特征三、概念的种类与相互间的关系四、概念的限制和概括五、定义和划分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对象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形式,属于意识的范畴,并非客观对象本身,因而它具有主观性。

由于概念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它不能脱离客观。

如果没有客观事物,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见,概念又不是完全脱离客观的纯主观的东西。

所以,概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二、概念与语词(1)概念与语词的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有的概念用一个词来表达,有些概念则用词组来表达。

(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词语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实词是表达概念的。

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

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由于语境不同,同一个语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

举例:“阎锡山登报征求下联”1937年,阎锡山经过无锡,游览了锡山,写了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登报征求下联,当时无人能对。

你能对吗?请能对者在纸上写出下联交给我。

8年后,范长江随陈毅同志到天长县采访。

范对陈毅说:“阎锡山的绝句我对上了,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

”陈毅连声赞道:“妙!妙!长江,才子也。

”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特征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因而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2.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与灵活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的质的方面;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的量的方面。

确定某一概念的内涵,也就相应地确定了这个概念的外延。

从这方面来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相对确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总是确定的、不变的。

但另一方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又具有灵活性。

因为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而认识具有发展性和不完整性,所以,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某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会发生变化。

案例:浑水摸鱼——混淆概念的诡辩据报载,某人在家具商场看中了一件家具,按约定向商家交了200元订金,而商场却在相关票据上将“订金”改为“定金”。

后来这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打算购买这件家具了,便要求商场退还200元订金。

但商场却以《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为由,不予退款。

此时,这个人才意识到当初商场将“订金”改写为“定金”就是为了扣住这200元钱。

概念辨析混淆概念:指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有某些联系或有某些表面相似之处的不同概念,当作相同的概念来使用;或者是把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含义下使用。

偷换概念: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故意用一个概念代替另一个不同的概念,从而制造概念混乱。

第二节概念的种类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把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是指反映一个特定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

语词中的专有名词表示单独概念。

普遍概念是指反映由两个以上的对象所组成的概念。

它的外延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组成的类。

语词中的普通名词表示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的划分标准是根据外延的多少来进行的,因此,要区别一个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可以通过在概念前面加数量词来进行。

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可以把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是反映事物集合体的概念。

集合体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经过组合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这个整体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不为组成它的个体所具有。

非集合概念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

它是相对于集合概念来说的,凡不属于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都是非集合概念。

注意:分析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体概念,要把这个概念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

例如:在“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和“我们班的同学都是中国人”这两个语句中,前一个“我们班的同学”是个集合概念,它不反映我们班中的某个同学,不能说成“我们班的某个同学来自全国各地”。

后一个“我们班的同学”是个非集合概念,它既反映我们班中所有的同学,也反映我们班中的某个同学,可以说“我们班的某个同学是中国人”。

前者表示集合概念,而后者则表示非集合概念。

实例:“客人的反驳”前不久,有客人来杭旅游。

主人对客人介绍说:“杭州的最大特色是秀气。

山秀水秀人亦秀。

”客人反驳道:“那不见得,我看有些杭州人并不秀。

”你认为客人的反驳能成立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区分两类关系:“类”与“分子” :事物的类是由若干同类的分子组成的;“集合体”与“个体”:事物的集合体是由若干同类的个体有机组成的。

区别:①一个类所具有的属性,它的分子也一定具有;一个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它的个体却不一定具有。

②可以用反映类的概念来指称类中每一个分子;反映集合体的概念不能来指称集合体中任一概念。

③类概念的外延是类所包含的每一个分子;集合概念的外延只是作为集合体的事物,不是集合体中的个体。

三、正概念和负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把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例如:“合法”、“公务员”、“伟大”等,都是正概念,也叫做肯定概念。

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例如:“不合法”、“非公务员”、“未成年人”、“无罪”等,都是负概念,也叫做否定概念。

任何概念总是相对于一个特定范围而言,一个概念所相对的特定范围,在逻辑上称为论域。

理解一个负概念,必须注意它的论域。

在同一论域中,有确定的正概念,就必定有明确的负概念。

小结根据概念外延的数量,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概念内涵的不同:(1)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2)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一个概念不只是属于某种划分中的一个种类,而是可以分别属于几种不同划分中的三个种类。

例如:“秘书”这个概念既是一个普遍概念,又是一个非集合概念,也是一个正概念。

【思维训练题】据报载,有位匈牙利商人与我国一家制鞋企业签定了订购8万双鞋的合同。

等到货到开箱,这位匈牙利商人傻眼了:8万双鞋都是左脚。

紧急追问,鞋长老板解释说:“汉语的‘双’就是两个。

”无奈的匈牙利商人只得再订购了8万双右脚鞋。

问:在上述诡辩中,诡辩者玩弄了什么违反逻辑的花招?第三节概念间的关系概念是人们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因而概念之间的关系也是各种各样的。

普通逻辑不研究概念之间的一切关系,只研究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外延之间是否重合,可以把概念分成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

一、相容关系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关系。

根据外延重合的多少,相容关系又可以分为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和交叉关系四种。

1.同一关系同一关系也叫做全同关系,它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鲁迅”(a)和“《阿Q正传》的作者”(b)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完全重合,那么a概念与b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同一关系。

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内涵有所不同,外延却完全相同。

因此,在语境许可的情况下,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可以交替使用,这样既可以避免表述重复,又可以丰富表达的内容。

例如:“中国”,“我的母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三个概念是同一关系,使用在不同的场合会取得不同的修辞效果。

2.真包含关系真包含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

3.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于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真包含关系与真包含于关系是相对互逆的,人们把它们合称为属种关系。

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中,外延大的概念称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称为种概念。

由于属概念与种概念分别反映不同层次的对象,因此,在语言表达中,属概念与种概念一般不能并立使用,否则,会使部分外延被重复断定。

另外,由于属概念反映的是一个类,外延比较大,因此,属概念不可能是单独概念,也不可能是集合概念。

4.交叉关系交叉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例如:“教师”(a)和“律师”(b)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仅有一部分是重合的。

即a概念的部分外延与b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那么a概念与b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

二、不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一部分重合的关系。

不相容关系也可以称为全异关系,它可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两种。

1.矛盾关系矛盾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而它们的外延之和刚好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

例如:“成文法”(a)和“不成文法”(b)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而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法律”(c)的外延。

2.反对关系反对关系也叫做对立关系。

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而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那么,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就是反对关系。

例如:“红色”(a)和“黄色”(b)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而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颜色”(c)的外延。

那么,a概念与b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反对关系。

第四节概念的限制和概括一、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反变关系: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其外延越小;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其外延越大。

凡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之间都具有反变关系,即种概念的内涵比属概念的内涵多,而外延小;属概念的内涵比种概念的内涵少,而外延大。

反变关系是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依据。

应注意的问题:1.这种反变关系不是数学上可以用数值精确计算的比例关系,只是一种大致趋势。

2.普通逻辑揭示的这种反变关系,目的是为明确概念提供一种逻辑方法,它是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依据。

3.这种反变关系只限于普通逻辑的眼界——只研究概念形式的抽象性,而撇开了概念内容的具体性。

这与辩证逻辑的眼界不同。

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反变关系”一例】刘晓庆在《我的路》中说:“做人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