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生物与环境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6生物与环境2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6生物与环境2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 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 坐对身体不好哦~
解析:(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来自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生产者的能量可以直接随着初级消费者的摄食作用而流入初级消费者,也可以随残枝败叶
流向分解者。(2)依题意可知:甲、乙两瓶中只有生产者,A 值表示甲、乙两瓶中水样的 初始 O2 含量;甲瓶 O2 含量的变化反映的是呼吸作用耗氧量,因此 B=A-呼吸作用耗氧 量;乙瓶 O2 含量变化反映的是净光合作用放氧量,所以 C=A+光合作用总放氧量-呼吸 作用耗氧量。综上分析,本实验中,C-A=光合作用总放氧量-呼吸作用耗氧量=净光 合作用的放氧量,即 C 与 A 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生产者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C-B =光合作用总放氧量,即 C 与 B 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的总放氧量; A-B=呼吸作用耗氧量,即 A 与 B 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生产者的呼吸作用耗氧量。
答案:B
3.(2019 年广东汕头市模拟)图甲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乙表示一定时间 内流经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I、Ⅱ、Ⅲ)能量的不同去向的相对值(分别用 a、b、c、d 表示, 其中 b 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图甲中的________(填写字母)固定的。图甲中的食物链有 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④解决能量流动试题可从来源、去路分析消费者同化量: A.从来源分析,消费者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B.从去路分析,结合题意确定属于“两条”“三条”“四条”三种情况中的哪一种: a.两条:自身呼吸消耗(热能散失)+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b.三条:自身呼吸消耗 (热能散失)+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c.四条:自身呼吸消耗(热能散失)+流向下 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限时情况下)。 注意:如果是最高营养级的生物,则其能量去路中没有“流向下一营养级”这一部分。

江苏省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六生物与环境(课件)

江苏省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六生物与环境(课件)

递,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三者密不可分,但各有 不同。
思考链接 (1)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动力。 (2)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基础。 (3)信息传递——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我的问题(记忆不清 的知识记录下来重 点突破!)
核心考点整合
知考点 破疑难 锤练技能
考点一 种群的数量变化 知识链接 1.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分析
增长速率曲线→转化为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该曲线的数学模型 其实就是“S”型曲线的变式;由曲线变化可知,在t0~t2时出生 率大于死亡率,且在t1时两者相差最大,说明种群增长速率先 增大后减小,但是其种群数量仍然在不断增加;t2时两曲线相 交,说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或 环境容纳量)。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 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 最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标志重捕
法以及食物链营养级与所含能量关系等相关知识。黑线姬鼠的 天敌——鹰的数量增加,可使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下降;设该 x 280 农场黑线姬鼠总数量约为x,则 = ,x=14 000只,故该 100 2 14 000 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 =100只/hm2;群落的 140 丰富度强调的是物种的数目,而不是种群密度;食物链中的营 养等级越高,物种所含能量越少。
[答案]
C
考点二 种群密度与群落丰富度的调查 知识链接 三种方法列表比较
【考题检测2】
(全国新课标卷Ⅰ)某农场面积约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 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 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 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 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7生物与环境pptx课件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7生物与环境pptx课件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
(5)生态工程的原理有自生、循环、协调和整体。( √ )
长句表达
1.据调查,刺萼龙葵一段时间内出现在我国某地的玉米田中,并很快排挤了
原有的杂草而成为主要的杂草种类,对农作物造成了危害。该玉米田是否
发生了群落演替?请写出判断依据:

3.判断有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说法的正误。
(1)生态系统的结构只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 )
(2)植物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 × )
(3)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
(4)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指的是CO2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中的往复循环。
( × )
杀、药物防治等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
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4.(选择性必修2 P32科学·技术·社会)立体农业是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
和季节性,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的生产模式。
5.(选择性必修2 P28思考·讨论)如果两种鸟的觅食生境一样,生态位就完全
一样吗?不一定。觅食生境相同,但是食物种类可能有较大差异,占用的资
垂直分布——高山植被分布研究;6.群落演替——人类活动改变演替的方
向、速度;7.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物代谢类型;8.能量传递效
率——能量利用率;9.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足迹。
教材深挖
1.(选择性必修2 P5探究·实践)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时
宜选择双子叶草本植物,不宜选择单子叶草本植物为调查对象。因为单子
2.判断有关群落特征及演替说法的正误。
(1)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 )

高三生物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第2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

高三生物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第2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
(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__光__合__作__用________或 ____化__能__合__成__作__用______。
(2)碳 环返 境回 的无 途机 径① ③ ②生 化 分产 学 解者 燃 者、 料 的消 的 _分_费 燃 __解者 烧 __作的 __用____呼( __吸实 __作_质_用_是_呼吸作用)
由此可画出该生态 系统中的食物网为:

(2)根 据食物网可以看出: 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捕 食,戊是生
产者,甲 、乙、丙和丁都为消费 者。(3)生态系统 的功能是能
量流 动、物质循 环和信息传 递等。碳循环 是生态系统 中物质
循环 的重要组成 部分,碳在 生物群落中是 以有机物的 形式进
行传递的,而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CO2 的形式进行。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解析: (1)根据生态系统中 相邻两营养级间能量的 传递效率为 10%~ 20%和能量流 动逐级递减 的理论进 行分析。戊 含有的 能量 最多,处于 第一营养级 ;乙和丙含有 的能量较多 且相差 很小,都处于第二 营养级;甲含有的能量较 少,处于第三营养级;丁含有的能 量最少,处于第四营养级。
1.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四个误区
误区类型
特例
细菌都是分解者
硝化细菌是___生_产__者____;寄生细菌属 于_消_费__者______
动物都是消费者 蚯蚓、蜣螂等属于__分__解__者____
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蓝__藻__、__硝_化__细__菌___等原核生物也是生产 者
植物都是生产者 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__消__费__者____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高考回放] 1.(2015·高考全国卷Ⅱ,T4,6 分)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 错误的是( B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课件(新高考新教材)生物与环境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课件(新高考新教材)生物与环境
12345678
解析 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 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A项错误;对于限 制性环境资源的竞争,当两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时会发生竞争,且生态位重 叠越多,竞争越激烈,竞争优势较大的物种有可能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掉, 最终导致一方濒临灭绝,这就是竞争排斥原理,B项正确;群落中每种生物都 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项正确;环境资源非 常丰富的情况下,生态位有重叠的两种生物也会因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给 对方带来损害,D项错误。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45678
5.(2023·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模拟)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 享同一猎物,而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称为集团 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称为集团内猎物。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 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 蚜虫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瓢虫通过寄生蜂获得的能量要比蚜虫多 B.瓢虫与寄生蜂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C.题中所述食物网中,瓢虫占据第三、四营养级 D.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属于集团内猎物
12345678
6.(2023·山东济南三模)科学家在黄河流域盐碱地开展“上粮下藕、藕鱼套 养、鸭鹅混养”的立体种养模式。在盐碱地开挖鱼塘,挖出的泥土在鱼塘 边堆成台田种植作物,鱼塘中养殖咸水鱼并种藕,台田经雨水浇灌后盐碱含 量降低,田间杂草可以喂鱼和家禽,动物的排泄物能为莲藕和作物提供肥料。
12345678
12345678
3.(2023·浙江联考三模)为研究种群的数量特征,以桫椤植株高度划分其生 长期各阶段,调查各生长期的株数,构建了桫椤种群年龄金字塔,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绘制桫椤种群年龄金字塔时, 需用随机取样的样方法 B.由上图可知该种群正迅速增 长,属于增长型种群 C.桫椤种群密度可以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若生长环境不发生显著变化,桫椤种群的这种年龄结构情况可以较长时 间保持

最新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6.1课件ppt

最新高三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6.1课件ppt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
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种群密度 种群的数量特征中,___________ 是基本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
种群数量 预测 种群密度的变化趋 出率是决定___________ 变化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可______
势;性别比例能够影响出生率进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数学模型:Nt=N0λt
有 K 值, ____ 最终在 K 值上下波动
增长模型
种群 增长率
种群增 长速率
易错理清 1.K 值不是一成不变的 K 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 值会下降;反之, K 值会上升。 2.增长率≠增长速率 (1)“J”型曲线反映的种群增长率是一定的,而增长速率逐渐增加。 (2)“S”型曲线反映的种群增长率逐渐降低, 而种群增长速率是先逐渐增大后逐 渐减小的。
答案: (1)增长型、衰退型、稳定性 1∶1∶1 保持稳定 (2)活动能力 (3)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题组二 种群密度的调查 3.(2016· 全国卷Ⅱ,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 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 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 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 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最新人教版必修+选修+复习课件
高中生物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第 1 讲 种群和群落
考纲要求 1. 种群的特征 (Ⅰ) 2. 种群的数量变化 (Ⅱ) 3. 群落的结构特征 (Ⅰ) 4.群落的演替(Ⅰ)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课件(新高考新教材):生物与环境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课件(新高考新教材):生物与环境
123456
3.(2023·山东威海二模)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威海南海新区,是由近 海和海岸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等共同构成的复合型湿地系统,湿地 内有维管植物263种、浮游植物300余种,大量鱼虾在此繁殖,吸引了200余 种鸟类来此栖息。 (1)为进一步增加生物多样性,优化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对原有野生动植物 及其栖息地进行保护,在尽量保持原始地貌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采用移植 本土和环境友好型植物、在部分区域开展驳岸砌护、清淤除污和淤泥堆 肥以及海岸生态过渡带植被恢复等措施,进一步增强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 上述措施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有 自生、协调、循环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巨大,生态环境的优化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内CO2等的吸收效率, 相当于 减小 (填“增加”或“减小”)生态足迹,缓解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 不良影响。
5 生物与环境
1.(2023·山东烟台二模)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雪山、草地、森林、 湖泊展示高原生态的美。 (1)据群落的外貌和 物种组成 等方面的差异,可将三江源地区的陆地群 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随四季变化 发生规律性改变,这体现了 季节性 变化。
123456
123456
4.(2023·湖北宜昌模拟)卧龙自然保护区是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享誉中
外,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保
护区总面积约70×105 hm2,主要保护西南
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及大熊猫等珍稀动
物。回答下列问题。
(1)有同学学习了生态系统等知识后,将生
态系统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用以下概念图
123456
(2)湿地公园中设置了多个投食区,投食区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能量单位为kJ/(m2·a)。图中植食性动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 繁殖的能量为 2 218 kJ/(m2·a)。由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能 量传递效率为 6.3% (保留一位小数)。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课件(新教材):生物与环境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课件(新教材):生物与环境
图2
123456789
解析 (1)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 物种的数目也有差别,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三 江源地区的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群落的外貌和结 构会随四季变化发生规律性改变,这体现了季节性变化。 (2)据图1可知,在t2~t3时刻甲种群数量稳定在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但不等于0;在t3时刻乙种群迁入,甲、乙种群数量呈现不同步的增减变化, 说明乙捕食甲,导致甲数量减少;t4时刻后甲、乙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性呈 现出此消彼长的循环因果关系。
种群密度(或迁入率、迁出率) 发生明显的改变。
123456789
(2)为确定飞蝗分泌的挥发性物质中,哪一种为群聚信息素,科研人员分别
向A、B区通入不同的物质,记录飞蝗在不同区域的停留时间,结果如下表。
组别
A区
B区
通入物质 停留时间/s 通入挥发性物质
停留时间/s
第1组 溶剂
430
苯乙腈(PAN)
170
123456789
4.(2023·安徽江南十校联考)新安江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享有“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之称。因人为原因,水质一度严重恶化,生物种类大幅减少。随
着皖浙两省开展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以来,新安江流域又逐渐恢复了
水清岸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四大家鱼是新安江流域的重要鱼种,其混合放养是利用了它们在水域中
第2组 溶剂
190
4-乙烯基苯甲醚(4-VA) 410
第3组 溶剂
285
苯乙醇(PhA)
315
研究人员据此初步确定4-VA是群聚信息素,PAN和PhA都不是,做出判断的
依据是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生物与环境.pptx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生物与环境.pptx
行光合作用的光合细菌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 菌。
(2)消费者除动物外,还包括营寄生生活的细菌、菟丝 子、病毒等生物。
(3)分解者除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外,还包括少数 的动物,如蜣螂、蚯蚓等。
2.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比较
项目 来源
区别 途径
特点
范围
联系
能量
单向流动,逐
太阳能
流动
级递减
(2)据图分析,鹰所在的食物链有三条,分别占据着第 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它所获得的能量最低值要按照最 长食物链(草→鼠→蛇→鹰)、最低能量传递效率(10%)来计 算,即 10000×10%×10%×10%=10 kJ;它所获得的能 量最高值要按照最短食物链(草→鼠或兔→鹰)、最高能量 传递效率(20%)来计算,即 10000×20%×20%=400 kJ。 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免的数量不变,而鼠的数
3.“S”型曲线在 t1、t2 时种群数量分别是K2、K。
4.渔业捕捞应在 t1 后进行,保证剩余量在K2左右,以 保持其较快增长;而害虫防治则应尽可能在 t1 之前进行, 避免过快增加。
2.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比较
项目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取样器取样法
植物、活动范 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
土壤或培养基(液)中
(Ⅰ) 6.群落中的分层现象及影响因素。 (4)群落的演替 (Ⅰ) 7.群落演替的类型及过程。
8.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探究。
关注新考纲
把握新考情
1.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作用的探究。
3—5 生态系统
2.生态农业的设计原理和特点。
(1)生态系统的结构
(Ⅰ)
3.合理利用物质循环的特点设计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

[优选]专题生物与环境课件高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优选]专题生物与环境课件高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返回导航
2.判断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叙述的正误
(5)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
(6)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主要是由气候、食物、天敌
等因素调节的。
(√)
(7)不同种生物的K值各不相同,但同种生物的K值固定不变。( ×)
(8)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
(×)
返回导航
二、自测排查
1.判断下列有关种群特征叙述的正误
(1)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 )
(2)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 )
(3)可以使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蛙卵的密度。
(× )
(4)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
( 名【师名整校理课课堂本】专获题奖)P专PT题-专生题物生与物环与境环课境件课高件三高高三考高生考物生二物轮二复轮习复pp习t优(质最说新课版稿本()精推选荐))
( 名【师名整校理课课堂本】专获题奖)P专PT题-专生题物生与物环与境环课境件课高件三高高三考高生考物生二物轮二复轮习复pp习t优(质最说新课版稿本()精推选荐))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一、整合主干知识 1.种群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 名【师名整校理课课堂本】专获题奖)P专PT题-专生题物生与物环与境环课境件课高件三高高三考高生考物生二物轮二复轮习复pp习t优(质最说新课版稿本()精推选荐))
返回导航
( 名【师名整校理课课堂本】专获题奖)P专PT题-专生题物生与物环与境环课境件课高件三高高三考高生考物生二物轮二复轮习复pp习t优(质最说新课版稿本()精推选荐))
返回导航
(1)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 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 率达到最大值。

高三二轮复习生物山东生物高考生物与环境复习课件

高三二轮复习生物山东生物高考生物与环境复习课件
n/m≈ P(有标)=N/M→15/34=34/M
03
考情概述 考向分析 解题方法 备考战略
(2022山东卷)12.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 若在某封闭鱼塘中捕获了1000条鱼售卖,第2天用 相同方法 捕获了950条 鱼。假设鱼始终保持均匀分布,则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约为( ) A.2×104条 B.4×104条 C.6×104条 D.8×104条
标记重捕法的数学原理:
假设在一个种群中共M个个体,其中有N个带有标记。 P(有标)=N/M
N
M
随机取样
n
m
样本体现整体:样本中有标个体占的比例n/m≈ P(有标)=N/M
03
考情概述 考向分析 解题方法 备考战略
(2021山东卷)11.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 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 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 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 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 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 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取整数)( ) 只/公顷 只/公顷 只/公顷 只/公顷
01 02 03 04
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 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完成物质循环、能 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 的影响,依据生态学原理保护环境是人类 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01
考情概述 考向分析 解题方法 备考战略
学业要求 :
1、运用数学模型表征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分析和解释影响这一变化规律的因素,并 应用于相关实践活动中(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②什么是抵抗 力稳定性?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10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与群落课件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10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与群落课件
(1)调查发现,某种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 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发现该种群中__幼__年__个__体__数__较__多__、__中__年__个__体__数__适__中__、__ _老__年__个__体__数__较__少_________。
(2)若要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样__方__法________;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__标__记__重__捕__法____。
A.甲、丙、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随着时间变化,甲曲线先增加后减少, 乙曲线呈“S”形,丙曲线下降,在池塘中投放一批鱼苗后,由于一段 时间内鱼没有进行繁殖,而且一部分鱼苗由于不适应环境而死亡,故种 群数量下降,如曲线丙;存活的个体重量增加,如曲线乙,种群总重量 先增加后由于捕捞而减少,如曲线甲。综上可知,D正确。
【解析】 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32×36÷4÷2=144(只 /hm2),A正确;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这样使得第二次 捕获的个体随机性差一些,故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比实际的高,B 错误;根据两次捕获的田鼠中雌雄个体数可得种群中性别比例为雌/雄= (14+18)÷(18+18)=32/36=8/9,C正确;如经调查某草原的田鼠种群属 于增长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做好防治准备工作, D正确。
核心考点二 种群数量变化的 “J”形曲线和“S”形曲线
1.种群数量增长中的经典曲线:(科学思维:模型构建)
(1)甲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按自然选择学说,是生存斗争 中被淘汰的个体数。“J”形曲线无K值,而“S”形曲线有K值。
(2)乙图中: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即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 数量的倍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4.群落的演替Ⅰ 5.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最新考纲
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9.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10.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1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
答案: A
1.生态系统的功能比较
项 目
来 源
途 径
区别 特点
范围
联系


量流动 阳能

物链和食

生 物网
质循环 态系统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反复利用 ,循环流动,全 球性
食物链 各营养级生物 间
生物圈
共同把生态系 统各成分联系成一个 统一整体,并调节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
项 目
来源
途 径
区别 特点
范围
6.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及特点 7.与能量流动有关的计算 8.探究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 9.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10.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2011·浙江理综卷)下表是调查某野山羊种群生存状况的原始数据。若把表中数 据转换为种群存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年龄( 年)
1.(2011·海南单科)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线粒体基因 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经主动运输到细胞外 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 D.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不同
解析: 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既含有核基因,线粒体中又含有质基因;酵母菌无 氧呼吸的终产物是CO2和酒精,两者均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用培养液培养酵母菌的早 期,资源和空间充足,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碳源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 K值大于碳源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
解析: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 率为10%~20%,故A正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不可能只对捕食者有利;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的高低与体型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 A
1.生态系统的成分比较




各成分的组成
2.“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
类型 比较
产生条 件
K值
“J”型 (指数式增长)
环境中无限制因素: ①食物充足,空间足够 ②气候适宜,无天敌、疾病
无K值 数学模型:Nt=N0λt
“S”型曲线 (逻辑斯谛增长)
①食物、空间有限 ②天敌增多
有K值,最终在K值上 下波动
2.“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
解析: 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所有的群落都具有。如草坪中 地表动物和植被栖息动物的分布均属于分层现象。
答案: A
1.对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的考查经常以曲线和表格的形式考查种群增长规律 (“S”型、“J”型曲线)。
2.“生态系统的结构”常见的命题角度有生态系统各成分分析、食物网中生物数量 变化的分析与判断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 能。
项 目
方 法步骤
样方法
①随机取样 ②计数每个样方个 体数③求解所有样 方种群密度的平均 值即是该种群的种
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
取样器取样法
①在被调查范围内捕 获一些个体并做标记后放回 ②一段时间后重捕③如下公
式计算=
①用一定规格的 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 器等)进行取样②在实验 室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
进行观察计数
归 类

消 养型
费者


各成分的组成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 用
地 位
①绝大多数动物 ②寄生生物
最 帮助生产者传粉、
活跃的成 传播种子等


分 养型
解者


①腐生细菌和真 菌
②腐食动物,如 蚯蚓、蜣螂等
把动植物遗体、排 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 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物 质循环的 关键成分
2.食物链、食物网的理解 (1)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2)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可能占有3个营养级。 (3)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实现的途径。 (4)食物链连成网的原因: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 迁地保护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 行就地保护
解析: 当一物种引入某地迅速扩散,并改变了该地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A项正 确。小龙虾被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属于生物入侵,B项错误。麋鹿在 我国绝迹后从欧洲引入,因其生存条件丧失,应实施迁地保护,C项正确。要使丹顶鹤在我国野 外正常生存繁殖,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就地保护,D项正确。
3.生态环境的保护常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考查环境污染的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 护,以生物多样性锐减、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的破坏等材料为背景进行考查,题型为 选择题。
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计算 2.“J”型曲线和“S”型曲线形成条件、特点及增长率曲线 3.“S”型曲线在实践中的应用 4.群落的演替类型的比较及过程 5.设计实验探究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
3.(2011·福建理综卷)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 )
选 项
A
B
C
D
表示内容
碳元素的流向
内环境成分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


消 费者
血 浆
生 产者
下 丘脑

CO 2库
淋 巴
消 费者
甲 状腺
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 产者
组 织液
分 解者
垂 体
解析: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图示中乙与丙之间为双向的,故若乙为大气中的 CO2,则丙为生产者,而甲可表示消费者或分解者,A项正确;若图示中乙代表淋巴,则甲代表 的血浆不能形成淋巴,乙代表的淋巴也不能形成组织液,B项错误;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 丙代表的分解者的能量不能再被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用,C项错误;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 图示甲应表示下丘脑,乙应表示垂体,丙应表示甲状腺,故D项错误。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由数据表可知,该种群的存活曲线是凸形(类型 Ⅰ),B项错误。因该种群各年龄阶段种群的存活数≥死亡数,故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 能力,D项正确。据图中数据可知,A、C两项正确。
答案: B
1.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图中“J”型曲线是指理想状态下(食物丰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无敌害、无疾病 等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图中“S”型曲线是指在现实状态下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阴影部分是指生存斗争中淘汰的个体数,即环境阻力。
答案: B
1.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
项 目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的结构和功
遭到外界因素的破坏后,恢

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复到原状的能力
实 质
保持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
恢复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
影 响因素
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 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弱,恢复力 稳定性越高
答案: B
2.(2011·北京理综)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
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
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学研究中不同研究目的对应的调查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应 用分析能力。示踪器可检测海龟经过的路线,故可调查其洄游路线;给大雁佩戴标志环, 可依据发现佩戴标志环大雁的到达地区来调查其迁徙路线;固着在岩礁上的贝类运动能力 弱、活动范围小,故可用样方法进行研究;达乌尔黄鼠是一种生物,用标志重捕法可调查 其种群密度,而丰富度是调查的群落中生物的种类。
项 目
样 方法
标志重捕法
取样器取样法
注 意事项
必 须随机取

①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 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②标志不能过分醒目,标志 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没有伤害
K值与K/2值在实践中的应用
灭鼠
捕鱼
K/2( 最大增长速
率)
鼠的种群数量在K/2附近时
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
,鼠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灭 ,捕捞后,鱼的种群数量会迅速
答案: D
3.(2011·全国卷)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 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在生态系统中 的作用
地位
非生物的
无机物、有机物、阳
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和
必需
物质和能量
光、能源
能量的根本来源
成分
①绿色植物


②光合细菌和蓝藻
养型生
产者
③化能合成细菌,如

铁细菌、硝化细菌
将无机环境中的物质 和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引入生 物群落,为消费者、分解者 提供物质和能量
必需 的主要成分 (基石)
成 分
存活 数
(只) 死亡
1111
0
1 23456789
0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