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道路的分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道路的分级
居住区道路的分级提要:居住区的次要道路(也可称小区主路)是居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起到划分并联系各住宅组团,联系小区的公共建筑和中心绿地的作用
地产e网
居住区道路的分级
根据我国的实践经验,居住区道路通常可分为四级布置,即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居住组团(级)道路和宅前小路。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各级道路宜分级衔接,组成良好的交通组织系统,并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领域感。
1.居住区道路。
居住区道路用以划分并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它与城市道路一起组成道路网络,但必须强调它的功能是为居住区交通服务,不可与城市干道混同。居住区道路经过的车辆比较多,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山地城市不小于15米,其中车行道宽度一般需9米,如通行公共交通时,应增至10~14米。居住区道路断面以"一块板"为宜,即中间不设绿化分隔带。在规模较大居住区中的部分道路亦可采用三块板形式。人行道宽一般为2~4米。此外,居住区级道路的交叉口如无红绿灯控制交通,可设置中心绿岛让车辆降低速度迂回通过。
2.居住小区道路。
居住区的次要道路(也可称小区主路)是居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起到划分并联系各住宅组团,联系小区的公共建筑和中心绿地的作用。在小区规划设计中,为防止居住区外部交通对小区内部的影响,小区主路不宜横平竖直,一通到头。可适当采用T、L、y、风车、折线型或蛇形等曲折线型,这样不但可避免车辆穿越居住小区,还能给住宅环境设计带来变化,创造更加丰富的外环境空间。小区级道路的红线宽度一般不小于14米(采暖区)或10米(非采暖区),车行道宽度在5~8米,即两辆车可以对开。且多采用一块板的断面形式,人行道宽度为1.5~2米。
3.组团(级)道路。
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即从主路分支出来通向住宅组团内部的道路。在规划设计中为了维护组团内部空间的领域性,防止外来无关车辆随意进入组团,在组团入口处常设置明显的标志,如门头、门牌等。标志要有特色,便于识别。组团级道路的红线宽度一般不小于10米(采暖区)或8米(非采暖区),车行道宽度为3~5米,如用地有条件可设1.5~2米宽的人行道。
4.宅间小路。
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是道路系统的末梢。虽然交通量不大,但为方便居民生活,送货车、搬家车、
急救车应能达到单元门前为好,因此宅间小路最好以3米为宜,一般在道的一侧设1.2~1.5米的人行道。考虑到宅前单元门口是居民活动最频繁的场所,尤其是少年儿童最愿意在此游戏,在设计中主张将住宅与小路间这块场地铺装起来,在满足步行的同时还可以作为过渡领域供住区居民使用。除上述四种等级的道路外,在居住区内有时还设计步行林荫路,其宽度及形式可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而定。
地产e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