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及公共卫生区域划分和要求2

合集下载

班级卫生点位管理制度

班级卫生点位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班级卫生管理,提高班级卫生水平,培养同学们的卫生习惯,营造一个整洁、舒适、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1. 班级教室、走廊、卫生间、宿舍等公共区域。

2. 同学们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管理职责1. 班级卫生负责人:负责班级卫生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班级卫生委员:协助卫生负责人,负责具体卫生工作的执行。

3. 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班级卫生工作,维护班级卫生环境。

四、卫生点位划分1. 教室:包括黑板、讲台、桌椅、地面等。

2. 走廊:包括墙面、地面、楼梯等。

3. 卫生间:包括洗手池、马桶、地面等。

4. 宿舍:包括床铺、地面、公共区域等。

五、卫生标准1. 教室:保持桌面、地面干净整洁,无垃圾、灰尘。

2. 走廊:墙面无污渍,地面干净无杂物。

3. 卫生间:洗手池、马桶干净无异味,地面干净无积水。

4. 宿舍:床铺整齐,地面干净无垃圾。

六、卫生检查与评比1. 班级卫生负责人每周组织一次卫生检查,对班级卫生情况进行评估。

2. 班级卫生委员负责记录卫生检查结果,并及时公布。

3. 每月进行一次班级卫生评比,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七、卫生工作流程1. 每天早晨、中午、放学后,同学们负责打扫班级卫生。

2. 卫生负责人定期检查卫生情况,对卫生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3. 班级卫生委员负责协调卫生工作,确保卫生工作顺利进行。

八、奖励与惩罚1. 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集体,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2. 对违反卫生规定的个人,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改正。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班级卫生负责人所有。

2. 班级卫生负责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通过实施本制度,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希望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为班级卫生工作贡献力量。

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及责任规定完整版

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及责任规定完整版

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及责任规定完整版一、背景介绍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及责任规定是为了加强卫生管理,明确各个区域的卫生责任和管理职责,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卫生责任区域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并规定各个区域的卫生责任和管理规定。

二、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原则1. 人口密度原则:根据人口密度划分卫生责任区域,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划分为一个区域,人口密度低的地区划分为另一个区域。

2. 地理位置原则:根据地理位置划分卫生责任区域,将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划分为一个区域,城市周边的地区划分为另一个区域。

3. 经济发展原则: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卫生责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划分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划分为另一个区域。

三、卫生责任区域划分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各个区域的人口数据、地理位置数据和经济发展数据,作为划分的依据。

2. 数据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确定各个区域的人口密度、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

3. 划分区域:根据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原则,将各个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卫生责任区域。

4. 制定规定:根据划分的结果,制定各个区域的卫生责任和管理规定,明确各个区域的卫生服务职责和管理要求。

四、卫生责任区域的责任规定1. 高人口密度区域:负责建立完善的卫生服务网络,提供充足的医疗资源和服务,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得到满足。

2. 低人口密度区域:负责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加强卫生宣传和预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

3. 城市周边区域:负责加强城市边缘地区的卫生管理,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指导,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4. 偏远地区:负责加强偏远地区的卫生服务能力,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改善偏远地区的卫生条件。

五、卫生责任区域划分的意义1. 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明确各个区域的卫生责任和管理规定,可以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卫生管理制度及区域划分

卫生管理制度及区域划分

一、引言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校卫生管理水平,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卫生管理制度及区域划分。

二、卫生管理制度1. 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 责任分工(1)班主任:负责班级卫生管理,组织学生开展卫生打扫活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宿舍管理员:负责宿舍卫生管理,定期检查宿舍卫生,督促学生保持宿舍整洁。

(3)食堂管理员:负责食堂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加工、储存、销售环节的卫生监督。

(4)保洁员:负责校园环境卫生,定期打扫校园卫生,保持校园整洁。

3. 卫生检查与评比(1)定期检查:学校定期对班级、宿舍、食堂、校园等区域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评比表彰:设立卫生评比制度,对表现突出的班级、宿舍、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4. 卫生教育(1)开展卫生知识讲座: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卫生知识讲座,提高师生卫生意识。

(2)加强卫生宣传: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渠道,宣传卫生知识,营造良好的卫生氛围。

5. 突发事件处理(1)发现传染病疫情:立即报告上级部门,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2)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卫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三、区域划分1. 校园区域(1)教学区: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要求保持室内整洁,定期消毒。

(2)生活区:包括宿舍、食堂、卫生间等,要求保持室内卫生,定期通风。

(3)活动区:包括操场、花园、停车场等,要求保持场地整洁,定期清洁。

2. 班级区域(1)教室:要求保持室内整洁,桌面、地面干净,定期消毒。

(2)宿舍:要求保持室内卫生,床铺整齐,定期通风、消毒。

3. 食堂区域(1)食品加工区:要求保持操作台、刀具、容器等清洁,定期消毒。

(2)食品储存区:要求保持储存环境清洁、通风,定期检查食品质量。

学校卫生区划分及卫生管理

学校卫生区划分及卫生管理

学校卫生区划分及卫生管理
一、卫生区划分
一年级:本班教室(每天两扫)、门前走廊至台阶下1米处、本教室窗后
二年级:本班教室(每天两扫)、门前走廊至台阶下1米处、本教室窗后
三年级:本班教室(每天两扫)、门前走廊至台阶下1米处、本教室窗后升旗台、乒乓球石砖地面、下操场石砖地面
四年级:本班教室(每天两扫)、门前走廊至台阶下1米处、本教室窗后厕所前石砖地面、厕所前两个花坛(瓷砖清洁、内无纸屑、瓶等杂物)五年级:本班教室(每天两扫)、门前走廊至台阶下1米处、本教室窗后教学楼楼道及楼梯口、停车场地面、停车场花坛(瓷砖清洁、内无纸屑、
瓶等杂物)
六年级:本班教室(每天两扫)、门前走廊至台阶下1米处、本教室窗后教学楼二楼走廊、栏杆、各功能室门窗、下操场两个花坛前水沟(瓷砖
清洁、内无纸屑、瓶等杂物)
二、卫生要求
1、班主任要加强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和卫生习惯教育。

2、教室和卫生区卫生要坚持晨午两扫制度,课间要有专人捡拾卫生区垃圾。

3、班主任要选派责任心强的学生负责卫生区卫生并到场指导或督促打扫卫生。

4、班主任要经常巡查卫生区卫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每班选派1至2名负责人的学生巡查卫生区,发现有乱丢垃圾的要立即制止
并报告学校值班负责人。

学校安排专人每日两次卫生巡查并将巡查结果及时公布。

大马小学
2016年4月6日。

中小学校卫生区管理制度

中小学校卫生区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中小学校卫生区的管理,提高学校环境卫生质量,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区划分1. 校园分为若干卫生区,包括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运动场、绿化带等。

2. 各卫生区由班主任或值日生负责,实行分片包干制度。

三、卫生区责任1. 班主任负责所辖班级卫生区的全面管理,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卫生区清洁工作。

2. 值日生负责当天卫生区的具体清洁工作,确保卫生区整洁、无杂物。

3. 学生在班主任和值日生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卫生区清洁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卫生区清洁标准1. 教室:地面无痰迹、纸屑、垃圾;课桌椅、讲台、黑板等设施清洁无尘;门窗清洁明亮。

2. 宿舍:地面无痰迹、纸屑、垃圾;床铺整洁,被褥叠放整齐;卫生间无异味,设施完好。

3. 食堂:地面无痰迹、纸屑、垃圾;餐具、厨具清洁消毒;食品储存、加工、销售符合卫生要求。

4. 卫生间:地面无痰迹、纸屑、垃圾;洗手池、马桶、纸篓等设施清洁;空气流通,无异味。

5. 运动场:地面无痰迹、纸屑、垃圾;体育器材、设施清洁无尘。

6. 绿化带:无杂草、枯枝,绿化带整洁。

五、卫生区检查与评比1. 学校定期组织卫生检查,对卫生区进行评比,评比结果纳入班级考核。

2. 对卫生区清洁不合格的班级,责令整改,并给予相应处罚。

3. 对卫生区清洁优秀的班级,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宣传教育1. 定期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卫生意识。

2. 通过班会、校会等形式,宣传卫生区管理制度,使师生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学校卫生分担区管理制度

学校卫生分担区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卫生管理,改善学校卫生环境,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分担区划分1. 教室:每间教室划分为若干卫生分担区,由班主任负责划分,明确各分担区卫生责任人。

2. 办公室:办公室划分为若干卫生分担区,由各科室主任或组长负责划分,明确各分担区卫生责任人。

3. 卫生区:包括厕所、走廊、楼梯等公共区域,由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划分,明确各分担区卫生责任人。

三、卫生分担区责任1. 各卫生分担区责任人应保持分担区内的环境卫生,包括地面、墙壁、门窗、桌椅、设施等。

2. 责任人应每天对分担区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3. 责任人应定期检查分担区内的卫生设施,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4. 责任人应做好分担区内的卫生记录,包括清洁时间、消毒时间、卫生状况等。

四、卫生检查与评比1. 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各卫生分担区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环境卫生、设施完好、卫生记录等。

2. 检查结果作为卫生评比依据,对卫生状况良好的分担区给予表扬,对卫生状况较差的分担区进行整改。

3. 每学期末,学校将对卫生分担区责任人进行评比,评选出优秀卫生责任人。

五、卫生教育与培训1. 学校将定期开展卫生教育,提高师生卫生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学校将组织卫生培训,提高卫生分担区责任人清洁、消毒等技能。

六、奖励与处罚1. 对卫生状况良好的分担区责任人给予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给予物质奖励等。

2. 对卫生状况较差的分担区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给予处罚。

3.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个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2.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3. 本制度如需修改,由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修改意见,经学校研究批准后实施。

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及责任规定

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及责任规定

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及责任规定一、背景介绍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及责任规定是为了加强卫生管理工作,确保卫生服务的全面覆盖和质量提升。

通过划分卫生责任区域,明确各个区域的卫生责任和管理职责,为卫生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二、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原则1. 地理位置原则:根据地理位置的接近程度,将相邻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卫生责任区域,以便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协同工作的开展。

2. 人口密度原则:根据人口密度的大小,将人口较多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卫生责任区域,以确保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3.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原则:根据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将发展水平相近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卫生责任区域,以便统一卫生管理和资源配置。

三、卫生责任区域划分方案根据上述原则,将本市划分为A、B、C、D四个卫生责任区域,具体划分如下:1. A区域:位于市中心,包括市政府所在地及周边地区。

该区域人口密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卫生资源较为充足。

责任区域内设立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卫生机构,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

2. B区域:位于市中心向外围扩展的地区,包括市中心周边的城市区域。

该区域人口密度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卫生资源相对充足。

责任区域内设立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卫生机构,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

3. C区域:位于市中心向外围的郊区地区,包括郊区和农村地区。

该区域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普通,卫生资源相对不足。

责任区域内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卫生机构,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

4. D区域:位于市辖区域的边缘地区,包括偏远山区和边远乡镇。

该区域人口密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卫生资源匮乏。

责任区域内设立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卫生机构,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

四、卫生责任区域的责任规定1. A区域:负责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包括急诊救治、重大疫情防控、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B、C、D区域的指导和支持,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

班级公共卫生区域责任划分

班级公共卫生区域责任划分

世阳小学2014-2015年度
班级公共卫生区域责任划分(二小)
三年级一班:教学楼两侧梯步及两边的墙壁;一楼过道、梯步。

(庞会)
三年级二班:校门口;进校门的过道;保卫室后空地花坛;上教师宿舍至平台梯步。

(龚小庆)
三年级三班:教学楼后侧及垃圾池外和厕所与教学楼之间的过道(张丽)
四年级一班:进校门口栽塔柏花台之间的空地及花坛;主席台东右侧的空地及花坛。

(康会)
四年级二班:男、女厕所内外及墙壁;厕所后空地(屈成容)
五年级一班:厕所乒乓球场—东至学校围墙;北至迎客塔柏花坛界;乒乓台处的空地;西至蓝球边界;南至厕所。

(赵辉)
五年级二班:教师住宿楼梯步;平台。

(胥小清)
五年级三班:周转房南侧;周转房梯步;周转房前面高出操场的部份。

(张伟平)
六年级一班:以教导处办公室为界北侧的操场;主席台;这侧的围墙、花坛、阴沟。

(王开元)。

六年级二班:以教导处办公室为界南侧的操场;花台与一楼教室之间的空地。

(韩昌礼)
南充市嘉陵区世阳小学
总务处
2014-8-31。

学校卫生区域分配制度范本

学校卫生区域分配制度范本

一、指导思想为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提高师生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以《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指导,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确保学校环境卫生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学校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德育主任、总务主任、班主任、生活老师等担任成员,负责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的全面领导、协调和监督。

2. 各班级设立卫生小组,由班主任担任组长,各班生活委员、卫生委员担任成员,负责本班级环境卫生的具体实施。

三、卫生区域划分1. 校园公共区域:包括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宿舍、操场、卫生间等。

2. 班级卫生区域:包括教室、走廊、卫生间、教室外公共区域等。

四、卫生责任分配1. 校园公共区域:(1)总务处负责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区域的卫生清洁。

(2)体育组负责操场、运动器材等区域的卫生清洁。

(3)保洁员负责教学楼、办公楼等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洁。

2. 班级卫生区域:(1)班主任负责班级整体卫生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2)生活委员负责班级卫生区域的日常清洁,包括教室、走廊、卫生间等。

(3)卫生委员负责班级卫生区域的检查、评比和整改。

五、卫生工作要求1. 各部门、班级要严格按照卫生区域划分,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2. 每日进行一次卫生清洁,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3. 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对卫生不合格的班级或区域进行通报批评,责令整改。

4. 师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共设施。

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环保意识,共同维护校园环境卫生。

六、奖惩措施1. 对认真履行卫生责任、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卫生规定、造成校园环境污染的班级和个人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处罚。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学校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如遇特殊情况,可由学校另行规定。

学校区域卫生制度

学校区域卫生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营造整洁、舒适、安全的校园环境,保障师生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环境卫生管理1. 环境卫生责任区域划分(1)学校行政区域: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等。

(2)教学区域: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

(3)生活区域:包括宿舍、食堂、浴室、厕所等。

(4)公共区域:包括校园道路、绿化带、停车场等。

2. 环境卫生责任分工(1)行政区域:由办公室负责,每日进行清洁、消毒。

(2)教学区域:由教务处负责,每日进行清洁、消毒,保持教室整洁。

(3)生活区域:由后勤管理部门负责,每日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生活区域卫生。

(4)公共区域:由保卫部门负责,每日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公共区域整洁。

三、卫生检查与评比1. 学校设立卫生检查小组,负责对全校区域卫生进行定期检查。

2. 检查内容包括:环境卫生、设施设备卫生、绿化养护、垃圾分类等。

3. 检查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定期进行公布。

4. 对卫生不合格的区域,要求责任人立即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5. 将卫生检查结果纳入班级、部门考核,对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对不合格的进行通报批评。

四、个人卫生管理1. 全体师生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物。

2. 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保持个人及公共卫生。

3. 学生应自觉遵守学校卫生规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宣传教育1. 学校定期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卫生意识。

2. 通过班会、校会等形式,宣传卫生知识,普及卫生法律法规。

3. 邀请卫生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师生对卫生问题的认识。

六、奖惩措施1. 对在环境卫生管理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环境卫生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个人和集体,给予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

3. 对屡教不改的,将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小学卫生间卫生管理制度

小学卫生间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校卫生间卫生管理,提高学生卫生意识,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校园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责任区域划分1.男卫生间:由男生负责,包括厕所门、便池、地面、墙壁、洗手台等。

2.女卫生间:由女生负责,包括厕所门、便池、地面、墙壁、洗手台等。

3.公共卫生间:由全校师生共同维护,包括厕所门、便池、地面、墙壁、洗手台等。

三、卫生清洁要求1.每日清扫:各班负责清扫本班卫生间,每天至少清扫一次,保持卫生间干净整洁。

2.定期消毒:每周对卫生间进行一次全面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3.保持通风:卫生间要保持通风良好,定期开窗换气。

4.垃圾分类:卫生间内垃圾要分类投放,及时清理。

四、卫生清洁工具及用品1.清洁工具:扫把、拖把、垃圾桶、消毒液、清洁剂等。

2.用品:卫生纸、洗手液、香皂等。

五、卫生管理制度1.各班设立卫生责任人,负责本班卫生间的日常管理。

2.各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护公共卫生设施。

3.禁止在卫生间内乱扔垃圾、乱涂乱画。

4.禁止在卫生间内大声喧哗、嬉戏打闹。

5.禁止在卫生间内吸烟、吃零食。

6.禁止在卫生间内使用手机、电子设备。

7.禁止在卫生间内存放个人物品。

8.各班卫生责任人要定期检查本班卫生间的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奖惩措施1.对认真负责、表现突出的卫生责任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2.对卫生情况较差的班级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

3.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给予严肃处理。

七、执行与监督1.本制度由学校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监督。

2.各班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3.全校师生要共同维护校园卫生环境,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校园。

八、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本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我们相信,我校的卫生间卫生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卫生责任区划分通知

校园环境卫生责任区划分通知

校园环境卫生责任区划分通知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为了进一步营造整洁、优美、文明、卫生的校园环境,提高全体师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确保校园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维护,现对我校校园环境卫生责任区进行明确划分,并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责任区划分原则1、就近原则:根据各班级、各部门所在的位置,将周边区域划分给相应的责任单位,以便于日常管理和维护。

2、均衡原则:考虑到各责任区的面积、工作量和难易程度,尽量做到均衡分配,确保每个责任单位承担的任务相对合理。

3、全覆盖原则:校园内的所有区域,包括教学楼、办公楼、操场、花园、食堂、宿舍等,都要明确划分到具体的责任单位,不留卫生死角。

二、具体责任区划分1、教学楼区域(1)一楼:由一年级1班至X班负责。

包括走廊、楼梯、教室内部及对应的公共卫生间。

(2)二楼:二年级1班至X班负责。

职责范围同一楼。

(3)三楼:三年级1班至X班负责。

(4)四楼:四年级1班至X班负责。

(5)五楼:五年级1班至X班负责。

2、办公楼区域(1)一楼:由行政办公室1至X负责。

(2)二楼:由教研办公室1至X负责。

3、操场区域(1)足球场:由体育组老师和足球队同学共同负责。

(2)篮球场:由篮球队同学和相关班级轮流负责。

(3)跑道及周边区域:由各年级轮流负责。

4、花园区域(1)中心花园:由美术组老师和美术社团同学负责。

(2)教学楼周边花坛:由对应楼层的班级负责。

5、食堂区域(1)食堂内部:由食堂工作人员负责。

(2)食堂周边道路:由后勤部门和相关班级轮流负责。

6、宿舍区域(1)男生宿舍:由男生宿舍管理员和各寝室同学负责。

(2)女生宿舍:由女生宿舍管理员和各寝室同学负责。

三、责任要求1、各责任单位要每天安排专人对责任区进行清扫和保洁,确保地面无垃圾、杂物,墙壁无乱涂乱画,窗户干净明亮。

2、定期对责任区内的公共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如发现损坏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维修。

3、教育引导本责任区的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学校公共区卫生制度

学校公共区卫生制度

一、总则为了营造整洁、舒适、安全的校园环境,提高师生员工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公共区域,包括但不限于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宿舍、体育馆、校园道路、绿化带等。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公共区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公共区卫生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各部门、各班级应设立卫生责任区,明确责任人,负责本责任区的卫生管理工作。

四、卫生责任区划分1. 教学楼:以教室、办公室、走廊、卫生间等为单位划分责任区。

2. 图书馆:以阅览室、自习室、走廊、卫生间等为单位划分责任区。

3. 食堂:以餐厅、厨房、走廊、卫生间等为单位划分责任区。

4. 宿舍:以宿舍楼、走廊、卫生间等为单位划分责任区。

5. 体育馆:以体育馆、更衣室、走廊、卫生间等为单位划分责任区。

6. 校园道路、绿化带:以道路、绿化带为单位划分责任区。

五、卫生管理要求1. 定期清扫:各责任区应定期进行清扫,保持地面、墙壁、门窗、设施等干净整洁。

2. 分类投放:垃圾应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3. 病媒生物防治:各责任区应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防止蚊虫、老鼠等病媒生物孳生。

4. 消毒杀菌:卫生间、食堂、宿舍等区域应定期进行消毒杀菌,确保卫生安全。

5. 绿化带养护:负责绿化带的班级应定期修剪树枝、清除杂草,保持绿化带的整洁美观。

六、卫生检查与评比1. 学校将定期对各责任区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对表现优秀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

2. 各责任区应设立卫生检查记录簿,记录每日卫生检查情况。

3.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七、奖励与处罚1. 对认真履行卫生职责,成绩显著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小学卫生区管理制度

小学卫生区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我校卫生区的管理,营造一个整洁、舒适、卫生的学习环境,提高全体师生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区划分1.卫生区分为教室、走廊、卫生间、操场、绿化带等区域。

2.各班级按照学校划分的区域,明确责任区域,责任到人。

三、卫生区管理制度1.卫生区责任人(1)班主任为班级卫生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班级卫生区的全面管理。

(2)班主任指定一名卫生委员,协助班主任管理本班级卫生区。

2.卫生区清扫时间(1)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由各班级卫生委员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卫生区清扫。

(2)每周五下午进行卫生大扫除,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3.卫生区清扫要求(1)教室、走廊、卫生间等室内区域,保持地面干净,无纸屑、杂物。

(2)操场、绿化带等室外区域,保持无垃圾、无杂草,树木、花卉修剪整齐。

(3)卫生间内,保持地面干净,无污水、无异味,便器、洗手池等设施完好。

4.卫生区检查与评比(1)每天由班主任和卫生委员对各班级卫生区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每周由学校卫生检查小组对各班级卫生区进行抽查,对卫生情况良好的班级给予表扬,对卫生情况较差的班级进行通报批评。

(3)每月进行一次卫生区评比,对卫生情况优秀的班级给予奖励。

5.卫生区培训与教育(1)学校定期对班主任和卫生委员进行卫生区管理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

(2)各班级开展卫生知识教育,增强师生卫生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加强对卫生区重要性的宣传。

四、卫生区责任追究1.班主任未履行卫生区管理职责,导致卫生区脏乱差的,学校将对班主任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其责任。

2.卫生委员未履行职责,导致卫生区卫生状况不佳的,学校将对卫生委员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其责任。

3.学生违反卫生区管理制度,造成卫生区脏乱差的,学校将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五、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制度由学校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另行规定。

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制度(5篇)

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制度(5篇)

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制度(5篇)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精选5篇)现如今,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

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制度1①校园公共卫生由学校德育室组织统一安排划分卫生责任区,由责任班级负责打扫。

室内卫生由使用班级、班组自行负责打扫。

②室内、外卫生每天清扫两次,必须在早会(早操)前和下午上课前打扫干净。

每周全校大扫除一次。

班主任要做好具体分工,按照一人一岗职责要求具体指导打扫卫生工作,带有危险性的.工作尽量不让学生做或有安全的保护措施(如橱窗、风扇、高处卫生等)。

打扫卫生期间,学生要爱护劳动工具、注意节水、注意保持已经打扫完的区域卫生和个人卫生,不乱倒水、不乱丢垃圾、倒垃圾时不将垃圾掉在途中、要将垃圾倒在垃圾池内。

③室内卫生要求做到六面光,桌椅、工具、讲台排列整齐,门窗干净。

卫生区要求无纸屑、杂物。

④公共卫生责任区实行“课间卫生督察”制度。

课间时间各班均须派卫生督察员到本班卫生责任区进行督察,劝导制止破坏公共卫生的不良行为。

⑤全体师生要爱护公共卫生,不乱扔果皮、杂物,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涂、乱刻、乱画,要将自己的垃圾装进自带的垃圾袋,养成“自己的垃圾自己处理”的良好惯。

⑥值日行政每天组织值日教师和学生每天不定时检查室内外卫生二次,当天傍晚公布检查情况,第二天集会向全校反馈,并纳入“创建文明班级”和四项评比重要内容。

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制度2一、校园环境卫生是校容校貌的重要体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校园环境卫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树立"以卫生为光荣,以不卫生为耻辱"的新风尚.人人讲卫生,处处讲卫生,天天讲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三、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坚决执行"卫生三不要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杂物,不乱涂乱写乱画。

班级卫生区管理制度

班级卫生区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营造一个整洁、舒适、卫生的班级环境,提高班级成员的卫生意识,确保全体同学的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班级全体同学及教师。

三、卫生区域划分1.教室:教室分为教室地面、教室墙面、教室窗台、教室桌面、教室讲台、教室黑板等区域。

2.走廊:走廊分为走廊地面、走廊墙面、走廊窗台等区域。

3.卫生区:卫生区分为教室卫生区和走廊卫生区。

四、卫生职责1.教室卫生:(1)全体同学共同负责教室卫生,每日至少打扫一次。

(2)各区域卫生责任到人,具体分配如下:教室地面:全体同学共同负责。

教室墙面:各小组轮流负责。

教室窗台:各小组轮流负责。

教室桌面:各小组轮流负责。

教室讲台:班主任负责。

教室黑板:各小组轮流负责。

2.走廊卫生:(1)全体同学共同负责走廊卫生,每日至少打扫一次。

(2)各区域卫生责任到人,具体分配如下:走廊地面:全体同学共同负责。

走廊墙面:各小组轮流负责。

走廊窗台:各小组轮流负责。

3.卫生区:(1)全体同学共同负责卫生区卫生,每日至少打扫一次。

(2)各区域卫生责任到人,具体分配如下:教室卫生区:各小组轮流负责。

走廊卫生区:各小组轮流负责。

五、卫生标准1.教室卫生:(1)地面无垃圾、污渍。

(2)墙面无灰尘、污渍。

(3)窗台无灰尘、污渍。

(4)桌面无灰尘、污渍。

(5)讲台干净整洁。

(6)黑板无灰尘、污渍。

2.走廊卫生:(1)地面无垃圾、污渍。

(2)墙面无灰尘、污渍。

(3)窗台无灰尘、污渍。

3.卫生区:(1)教室卫生区:地面无垃圾、污渍,墙面无灰尘、污渍。

(2)走廊卫生区:地面无垃圾、污渍,墙面无灰尘、污渍。

六、监督检查1.班主任负责监督检查班级卫生情况,对卫生工作不达标的小组或个人进行批评教育。

2.班级卫生监督员负责对卫生区域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班主任。

3.全体同学共同监督,对卫生工作不达标的小组或个人进行提醒和帮助。

七、奖惩措施1.对卫生工作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学校公共卫生区域制度

学校公共卫生区域制度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学校公共卫生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校所有师生、工作人员及来访人员。

三、公共卫生区域划分1. 教学区域: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自习室等。

2. 生活区域:包括宿舍、食堂、浴室、卫生间等。

3. 休闲区域:包括操场、花园、阅览室等。

4. 办公区域: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等。

四、公共卫生区域管理职责1. 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公共卫生区域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协调工作。

2. 学校卫生室负责学校公共卫生区域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环境卫生、消毒、通风、传染病防治等。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所辖区域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确保区域内环境卫生、设施设备完好。

4. 全体师生、工作人员及来访人员应自觉遵守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共同维护学校公共卫生环境。

五、公共卫生区域管理制度1. 环境卫生管理(1)各区域应保持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扫、消毒。

(2)教室、宿舍、食堂等生活区域应配备足够的垃圾桶,并定期清理。

(3)公共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确保无异味。

2. 消毒通风管理(1)学校卫生室负责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确保消毒效果。

(2)各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教室、宿舍等生活区域应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 传染病防治管理(1)学校卫生室负责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师生对传染病的认识。

(2)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应及时上报学校卫生室,并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

(3)学校卫生室负责组织师生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4. 设施设备管理(1)各区域设施设备应保持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报修。

(2)学校卫生室负责定期检查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六、奖惩措施1. 对认真履行公共卫生管理职责,为学校公共卫生环境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公共卫生管理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个人和集体,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

班上卫生管理制度

班上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班级卫生管理,营造整洁、卫生、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同学们的卫生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区域划分1. 教室:分为讲台区、黑板区、学生座位区、走廊区等。

2. 卫生工具存放区:包括扫把、拖把、垃圾桶、清洁剂等。

3. 卫生责任区:每位同学负责自己座位周围的区域。

三、卫生责任分工1. 班级卫生委员负责监督全班卫生情况,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卫生。

2. 每位同学负责自己座位周围的卫生,包括桌面、地面、桌面物品等。

3. 每组同学负责教室的公共区域,如讲台区、黑板区、走廊区等。

四、卫生制度内容1. 每天早上到校后,由卫生委员组织同学进行卫生大扫除,清理教室垃圾、擦拭桌面、扫地、拖地等。

2. 午餐后,同学们要及时清理桌面、地面垃圾,保持教室整洁。

3. 课间休息时,禁止在教室内吃零食、乱扔垃圾,保持教室环境。

4. 午休时间,同学们要自觉保持教室安静,禁止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5. 每周进行一次班级卫生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教室卫生、个人卫生、公共卫生等方面。

6. 班级卫生检查结果将纳入班级考核,作为评选优秀班集体、优秀个人的一项重要依据。

五、卫生制度执行与监督1. 班级卫生委员要定期向班主任汇报班级卫生情况,对卫生问题及时整改。

2. 班主任定期对班级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

3. 同学们要自觉遵守卫生制度,如有违反,将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六、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卫生制度、保持班级卫生整洁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卫生制度、造成班级卫生问题严重恶化的同学,给予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3. 对连续多次被评为卫生优秀班级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班级卫生委员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班主任和班级卫生委员共同商议修改。

卫生区划分及注意事项

卫生区划分及注意事项

卫生区划分及注意事项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建议公共卫生区划分如下:前教学楼3个小组(含楼梯)、后楼2个小组(含楼梯)、操场2个小组、餐厅前1个小组(向南到水池)、体育场南北路2个小组(含九年级楼后)、办公楼2个(含办公楼)、办公楼南北路2个小组(含东西原寝楼前后)、厕所2个小组、新寝楼2个小组(含楼梯)
注意事项:1、劳动时间以学校通知为准;
2、班主任决定分配劳动任务,全员参与,每
班值日时间四天左右,值日期间班主任务
必安排到位;
3、寝室及教室卫生自行打扫,检查正常;
4、期末卫生积分以值日期间得失分为主;
5、爱护劳动工具,妥善保管;
6、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班级共区卫生管理制度

班级共区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班级共区卫生管理,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同学们的卫生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1. 班级共区包括教室、走廊、卫生间、宿舍等公共区域。

2. 本制度适用于全体班级成员。

三、卫生责任分工1. 班级卫生负责人:负责班级共区卫生工作的全面统筹和协调。

2. 班级卫生监督员:负责监督班级成员的卫生行为,定期检查卫生情况,并及时向卫生负责人汇报。

3. 班级成员:各自负责个人区域的卫生,共同维护班级共区的卫生环境。

四、卫生标准1. 教室:桌面整洁,无灰尘、杂物;地面干净,无痰迹、垃圾;黑板清洁,无粉笔灰。

2. 走廊:墙面整洁,无乱涂乱画;地面干净,无痰迹、垃圾;墙壁上的宣传栏、展板等物品摆放整齐。

3. 卫生间:地面干净,无积水;便池清洁,无污垢;洗手池、镜子等设施完好。

4. 宿舍:床铺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地面干净,无痰迹、垃圾;公共区域(如阳台、走廊)保持整洁。

五、卫生管理措施1. 定期检查:班级卫生负责人和卫生监督员定期对班级共区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日常维护:班级成员每日负责个人区域的卫生,共同维护班级共区的卫生环境。

3. 教育引导:通过班会、宣传栏等形式,加强同学们的卫生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4. 评比奖励:设立班级卫生评比制度,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

六、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处理1. 对于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个人,第一次警告,第二次通报批评,第三次给予相应处罚。

2. 对于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集体,给予通报批评,并要求整改。

3. 对于故意破坏卫生设施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班级卫生负责人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荔湾博雅滘口校区班级及公共卫生区域划分和要求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班级部分:
1、区域:学前班至601共13个班级:本班内课桌椅、地板、窗户、窗槽、门框、开关、讲台、风扇及班级所辖走廊、走廊扶手、走廊和外墙瓷砖等。

2、要求:班级辖区的走廊瓷砖、护手每天早晚抹干净,走廊进行扫、拖干净,有花基的辖区班级每天浇一次水;班级内部区域也按扫、抹、拖进行。

协助班级:
001-601,101-501,102-502,派2-3人协助该班主任拖地板(只在放学时
进行),扫、抹由该班级班主任指定本班学生或班主任完成,卫生工具用该班的工具,协助班级只派人,派出的学生必须服从派出班主任和指定协助班主任的工作安排。

二、公共区域:
教师办公室:401班(单周),402(双周)。

要求:地板、墙壁瓷砖、窗户及窗檐玻璃。

周一、三、五地板先扫后拖,周二、四只扫不拖(放学后进行)。

操场:401班(双周),402(单周)。

要求:除一楼教室走廊外的所有地方。

中午和放学后进行。

洗手间:601班。

要求:男生、女生洗手间,洗手间内的有瓷砖地方和池要冲洗干净,不要留下污点(中午、放学后进行)。

楼梯:501班左边楼梯、502班右边楼梯。

要求:一致三楼左边和右边,护手早中晚各一次,扫、拖、抹,包括瓷砖。

中午和放学后进行。

三、全校卫生大扫除:学校通知安排。

教学一、二楼走廊要用洗衣粉洗拖地板。

2012年9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