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斯当政治思想研究_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革命的反思——贡斯当论法国大革命

革命的反思——贡斯当论法国大革命

革命是西方近代文明的独有现象,而后从西方传布到全世界。

在革命时期,革命具有图腾一般的神圣意义。

此种情结可以称为革命拜物教。

对此,我辈是深有体会的。

通常而论,革命意味着旧制度的崩解与新制度的确立。

有两种类型的革命,一种是通过革命确立旧社会中已经成熟的新制度;一种是与旧传统彻底决裂,凭借革命理论创建新建制度。

在《大英百科全书》中,法国大革命被定义为“所有革命中最不平凡的一场革命,这无论就革命事件本身,还是这场革命的后果来说”。

法国大革命对现代历史进程的影响是无论怎样估价都不会太过分的。

在当时及后世对法国大革命的种种诠释与研究中,亲历过法国大革命风暴的法国作家与思想家邦雅曼·贡斯当的反思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仍是最令人回味的。

我认为,贡斯当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与顾准对中国革命的反省具有同类的性质,他们都对革命目的的正义性笃信不疑。

对于他们来说,把革命的宗旨与革命的后果相比较,是探讨革命教训与经验的必要途径。

贡斯当认为,“革命一般有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人们一致希望推翻所有人都不能容忍的制度;在第二阶段,运动被人为地继续,它已经不再是自然的了,它的目标是试图推毁所有与少数人倡导的制度相反的东西。

如果说理性的人们可以将革命中止在第一阶段,成功的机会就会是巨大的。

这样的革命是短暂的、令人高兴的,是流血最少的。

”在贡斯当看来,英国光荣革命与美国革命就是“将革命中止在第一阶段”的“短暂的、令人高兴的、流血最少”的革命。

而法国大革命则是不断革命的代价巨大的不幸的革命。

它以“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为号召颠覆了导致“公众不幸与政府腐败”的旧王朝,却没有适可而止,而是奢望在革命中解决人类根本无法解决的道德问题,一直延续到践踏人权的雅各宾专政。

贡斯当是法国大革命的当事人,他在1796年就写作了《论当前法国政府的力量和赞同它的必要性》一文来呼吁结束革命:“我强烈希望结束这场革命,因为继续革命会伤害自由。

这也是为什么我极力主张加强我们的共和国的原因。

控制民主——贡斯当、托克维尔与密尔宪政思想比较

控制民主——贡斯当、托克维尔与密尔宪政思想比较

控制民主——贡斯当、托克维尔与密尔宪政思想比较摘要:自19世纪民主在宪政体制内表现为一种制度以来,西方宪政思想的主题就从防止个人专制独裁问题转变为如何防止多数专制的问题。

作者以19世纪的三位自由主义宪政思想家贡斯当、托克维尔和密尔为分析对象,主要考察他们有关控制民主的思想。

关键词:人民主权;民主;多数暴政19世纪是西方政治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公民政治权利的扩张和普选权的实现,最终促成了自由主义宪政国家的民主化。

随着民主化时代的来临,西方宪政思考的主题就从防止个人专制独裁问题转变为如何防止多数专制的问题上。

本文选择19世纪三位著名的宪政思想家贡斯当、托克维尔和密尔的宪政思想为研究对象,其中,贡斯当对卢梭人民主权理论的分析与批判、托克维尔关于防止“多数的暴政”以及密尔有关多数统治与少数人的权利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控制民主的有益思考。

一、贡斯当:人民主权的限度与方式18世纪末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一道分水岭,它结束了一个令所有人厌恶的旧制度,开启一个民主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旗帜就是卢梭的人民主权原则。

卢梭的人民主权原则在法国大革命中唤起了一种充满暴力的激情,其激烈程度远远超过了迄今为止的最伟大的政治革命所能导致的程度。

19世纪的法国自由主义宪政思想家贡斯当的成就实际上就是建立在对法国大革命和卢梭理论的不断反思的基础之上。

卢梭的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性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为现代政治确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贡斯当认为,作为现代政治的基础,人民主权原则是“无可争议的”,因为在国家中存在着“超越任何个别意志的至高无上的普遍意志”。

只有普遍意志才构成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一个建立在人民主权基础上的社会,没有任何个人、任何阶级应当屈从于其他人的特殊意志;除非得到授权,没有任何个人、任何派别、任何有偏见的联合体能够僭取主权。

但是,法国大革命的亲身经历,又使贡斯当很正确地看出,全民的主权,可以很轻易地摧毁个人的主权。

贡斯当的宪政自由主义思想述评

贡斯当的宪政自由主义思想述评

貢斯當的憲政民主思想解析高景柱作者簡介:高景柱(1980-),男,安徽渦陽人,中山大學政務學院政治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哲學與政治轉型【內容摘要】:作為近代自由主義的奠基者之一,邦雅曼·貢斯當的政治思想在二戰以後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

本文主要採用定性的研究方法研究貢斯當的政治思想。

本文主要研究他的憲政民主思想的主要內涵以及在此基礎上探討其憲政民主思想能否回答他自己在《古代人的自由與現代人的自由之比較》一文中所提出的問題——把“古代人的自由”與“現代人的自由”結合起來。

本文的論旨是貢斯當的憲政理論的主要內涵是在憲法的框架下,建構一個以維護公民權利為出發點,以代議制民主和分權學說為內核的有限政府體系;兩種自由的結合是民主與憲政的結合,貢斯當的憲政民主思想能把兩種自由部分結合起來,不能完全結合的原因在於兩種自由之間的內在緊張以及民主與憲政之間的張力。

【關鍵字】:貢斯當;自由;憲政;民主;盧梭引言邦雅曼·貢斯當(Benjamin Constant ,1767-1830),法國文學家和政治思想家,近代自由主義的奠基者之一。

有關貢斯當的生平,他曾在其自傳性隨筆《紅色筆記本》開篇這樣寫道“一七六七年十月二十五日,我出生在瑞士的洛桑。

母親昂利埃特·德·尚迪厄出身於法國的一個古老的家族,其先輩是為了躲避宗教之爭才移居到沃州來的,父親朱斯特·貢斯當·德·勒貝克則是駐在荷蘭的瑞士軍團裏的一名上校軍官。

就在我呱呱墜地後的第八天,我的母親不幸因患產褥熱而離開了人世。

”1貢斯當接受的教育有些雜亂無章,起先他在布魯塞爾接受了一連串家庭教師的教育。

從14歲開始,貢斯當開始接受正規的大學教育,1782年就讀於巴伐利亞的埃爾蘭根大學,從1783年7月至1785年4月就讀於蘇格蘭的愛丁堡大學,在那裏接受了兩年正規的大學教育。

貢斯當在愛丁堡大學求學期間正值以大衛·休謨(David Hume)、亞當·斯密(Adam Smith)等人為代表的蘇格蘭啟蒙運動達到高潮的時期,貢斯當深受其影響,由此他對英國的文化產生了強烈的認同,奠定了他的自由主義思想的基礎。

论贡斯当对僭主政治的研究

论贡斯当对僭主政治的研究

有贡献的事, 如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图及其子希庇亚斯统治4 年 O
贡斯当是法国历史上自由 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16 年, 77
他 出生于瑞士的洛桑。先后在德国和苏格兰读大学,深受苏格
进而从自由 主义的立场对拿破仑独裁进行了猛烈抨击, 尽管他
因此被拿破仓赶出巴黎,但他并没有妥协。在外流亡期间,贡 斯当对古希腊僭主政治进行了研究 , 进而认定拿破仓实行的就 是如同古希腊的僭主政治。 僭主 ,是指未经合法程序 ( 这就必定要借助武力)而取得
来政权决裂的手段。1() 23 1 P
的论述,对如何实现、保障 自由的研究成果 , 还包括他对压 迫自由的 任何制度 的 无情否定与批判, 其中,对僭主政治的 批
判就是一个重要内容。
在古希腊, 僭主的产生是与邦国存在外部的压力有关的,
这就导致军队地位上升,军队的实权派人物就有可能成为主宰 邦国命运的人 ,事实上大多僭主是源于军队将领。不过,僭主

的历史事件引发了他的思考,并促使他去反思历史,正是在这
种对历史与现实的不断反思与参与中他形成 了自己的自由主义 思想。但长期以来, 贡斯当的 自由 主义思想并没有得到重视 。
二战后,随着西方 自由主义思想界对法西斯政治的反思, 贡斯当在西方政治思想界 的 地位 “ 戏剧性”的被大大提高, 并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4 7 期
20 年 4 06 月
湖南科技 学院学报
J u n l fHu a i e s y o c e c பைடு நூலகம்n g n ei g o r a n n Un v ri fS in e a d En i e rn o t
兰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 他的 自由 主义理念显然源于这一思想

政治学文献综述范文

政治学文献综述范文

政治学文献综述范文一、引言。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唠唠政治学这个超级有趣又复杂的领域。

政治学就像一个大拼图,无数的学者都在努力找到合适的碎片,把政治这个大画面拼凑完整。

这篇文献综述呢,就像是一场学术大冒险的导游手册,带大家看看在政治学这片大森林里,学者们都探索出了哪些神奇的道路。

二、传统政治理论的研究进展。

# (一)古典政治思想的现代启示。

# (二)启蒙运动时期的政治理论。

时间跳到启蒙运动,那可真是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

像霍布斯、洛克、卢梭这些大咖纷纷登场。

霍布斯觉得人性本恶,没有一个强大的利维坦(政府)来管着大家,社会就会陷入混乱的战争状态。

他的这种观点给后来的政府权力合法性的讨论提供了一个很刺激的开头。

洛克就不一样了,他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什么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保护这些权利。

这种思想在美国的独立宣言里都能找到,“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就有着洛克的影子。

卢梭呢,他的社会契约论也是相当有名。

他认为大家通过签订契约组成社会,这个社会应该是公意的体现。

他这一想法给民主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大家重新思考人民主权这个概念。

三、现代政治学的分支领域研究。

# (一)比较政治学:看世界各国政治的万花筒。

比较政治学就像是拿着放大镜看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

比如说,学者们会比较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的议会制。

美国的总统权力很大,像个超级明星似的,能在外交、国内政策等方面有很大的决策权。

而英国的首相就像是议会这个大家庭里的大管家,得时刻和议会的小伙伴们搞好关系才能施政。

在研究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时,也特别有意思。

比如日本的集体主义政治文化,在做决策的时候就比较注重集体的和谐,和美国那种强调个人主义的政治文化就很不一样。

比较政治学就像一个国际政治的美食评论家,品尝不同国家政治的独特“风味”。

# (二)国际关系理论:国家之间的“社交规则”理想主义则更乐观一点,认为国家之间可以通过合作、建立国际组织来实现和平。

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文献综述-模板

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文献综述-模板

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文献综述、道、佛的经典文献有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在系统展示“隋唐政治思想”的专著中,必须涉及这类历史现象。

实际上,任何一种有新意或有特点的经典解读也属于进展的范畴。

这就是说,如果只盯住少数著名思想家,反而有可能忽略了一些进展。

对实况缺乏全面的认识,也不利于准确评估思想家的历史贡献及一个时代的思想特点。

过程,即一种政治思想由何而来,因何而生,向何而去。

历史过程的考察主要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思想现象的问题,通常要涉及各种重要的历史因素,特别是政治状况、经济进展、社会基础、制度背景、文化传统等。

过程分析是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这类研究必须广泛借助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视角、方法和成果。

意义,即进展、特色和价值。

进展,即一种政治思想的超越前人之处,包括扩充、完善、移植、修改、融通、创新等。

特色,即一种政治观点、主张或学说的独特、独到之处。

价值,包括对一种政治思想的各种角度的价值评估,诸如对错优劣、是非曲直、理论贡献、历史作用、社会影响及其现代意义,等等。

意义评估是思想史研究的关注点,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客观、全面、准确的意义评估需要有更宽阔的学术视野。

以对孟子政论的价值判断为例,许多学者认定倡导“民贵君轻”的孟子是“民主”或“反专制”的,他们还断言张扬这类思想的人“寥若晨星”,乃至这类思想遭到专制君权的“压制和围剿”。

但是,如果用现代政治学的尺度考察孟子的制度理念,就会发现他的王道、王制、王政符合“专制政体”的一般规定性。

如果仔细考察历史过程,就会发现在孟子阐释“民贵君轻”之前,立君为民、民重于君的思想早已达到理论化的程度。

如果系统比较儒、道、墨、法及道教、玄学等重要政治思想流派的政论,就会发现,在一定意义上,民重于君是历代著名思想家的共识。

如果考察更广泛的历史资料,就会发现,许多帝王将相认同乃至赞赏民重君轻的基本思路,他们的一些论述甚至比孟子更精到。

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对孟子思想的价值判断建立在更扎实的研究基础之上。

寻求自由与民主的和谐:贡斯当自由思想剖析

寻求自由与民主的和谐:贡斯当自由思想剖析

论文分类号 D091 单位代码 10183密级公开研究生学号 2004232021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寻求自由与民主的和谐——贡斯当自由思想剖析Pursuing the Harmony between Liberty and Democracy ——The Analysis of the Liberty Thought of Constant作者姓名:张胜玉专业:政治学理论导师姓名:王彩波教授及职称:学位类别:法学硕士论文起止年月:2007年3月至2007年4月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研究生院:本人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委托研究生院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希望《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给予出版,并同意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和CNKI 系列数据库中使用,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级别:√硕士博士学科专业:政治学理论论文题目:寻求自由与民主的和谐——贡斯当自由思想剖析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作者联系地址(邮编):作者联系电话:作者姓名张胜玉论文分类号 D091 保密级别公开研究生学号 2004232021 学位类别法学硕士授予学位单位吉林大学专业名称政治学理论培养单位(院、所、中心)行政学院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学习时间2004年 9 月至2007 年 6 月论文中文题目寻求自由与民主的和谐——贡斯当自由思想剖析论文英文题目Pursuing the Harmony between Liberty and Democracy ——The Analysis of the Liberty Thought of Constant关键词(3-8个)贡斯当张力人民主权自由的诠释宪政民主价值姓名王彩波职称教授导师情况学历学位法学博士工作单位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论文提交日期 2007年4月20日答辩日期2007年月日是否基金资助项目否基金类别及编号如已经出版,请填写以下内容出版地(城市名、省名)出版者(机构)名称出版日期出版者地址(包括邮编)内容提要邦雅曼·贡斯当是杰出的政治理论家。

贡斯当人民主权思想探析

贡斯当人民主权思想探析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examin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and sorts out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Constance People's Sovereignty Thought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onclusion is mainly based on reviewing the thought of Constance's liberal democracy and summarizing his uniqueness. The perspective of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 as well as the theoretical influence and contribution; the body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
第二部分以贡斯当与卢梭人民主权理论的批判性对话为基础,揭示出贡斯当对人民 主权的重新界定。在对卢梭人民主权的逻辑基础和基本属性展开反思后,贡斯当认为卢 梭绝对又无限制的人民主权理论太过抽象,根本无法实现,因此提出人民主权是有限的、 相对的等观点,在精确了人民主权具体范围的同时,也使人民主权学说更加具有了操作 性。
1
rethinking the logical basis and basic attributes of Rousseau's people's sovereignty, Constant believes that Rousseau's absolute and unrestricted theory of people's sovereignty is too abstract and cannot be realized. Therefor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overeignty of the people is limited and relative. While accelerating the specific scope of the people's sovereignty, it also makes the people's sovereignty theory more operational.

读书报告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读书报告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读书报告——对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的理解一、从贡斯当的生平谈论其思想贡斯当,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文学家,近代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贡斯当幼年母亲早逝,父亲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他接受了不止一个家庭教师的培养,并从十四岁开始,接受正规的大学教育:1782年就读于德国的埃尔那根大学,1783年至1785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读书。

贡斯当在爱丁堡大学时期,正是苏格兰启蒙运动达到高潮的时期。

贡斯当受到亚当·斯密、亚当·佛格森等著名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他在苏格兰所受的教育奠定了他自由主义思想的基础,也奠定了他对英国文化与政治制度终生不渝的推崇。

1贡斯当经历了那场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的全过程,这场大革命对贡斯当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贡斯当反对当时统治法国的波旁王朝,对革命前的旧制度表现出强烈的敌意与轻蔑。

他痛恨旧制度的政治迫害与宗教迫害。

他认为“旧制度是一个腐败。

专断与软弱的混合体”,推翻这种制度是完全合理的。

他热情讴歌大革命的最初阶段,对大革命后期的雅各宾专政表现出无比憎恶。

他在后来写道:“革命一般有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人们一致希望推翻所有人都不能容忍的制度;在第二阶段,运动被人为地继续,它已经不再是自然的了,它的目标是试图摧毁所有与少数人倡导的制度相反的东西。

如果说理性的人们可以将革命中止在第一阶段,成功的机会就会是ᷨ大㚄。

这样的革命是短暂的、令人高兴的、是流血最少的。

英国革命与美国革命便属于这种类型。

法国大革命在1791年以前处于第一阶段。

遗憾的是,法国人未能适可而止,他们试图摧毁一切旧制度,建立一个全新的制度。

结果导致雅各宾独裁那样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他极力支持热月政变,维护热月党人的统治,抨击反革命的保王党人以及雅各宾派从左右两方面对温和政权的威胁。

拿破仑执政初期,贡斯当对拿破仑寄予很大希望,把他看做保卫共和国与革命成果的人物。

随着拿破仑曰益抛弃自由主义的外衣,走向专制独裁的道路,贡斯当变成了拿破仑的反对派。

两种自由之争_贡斯当_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_探微_韩伟华

两种自由之争_贡斯当_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_探微_韩伟华

两种自由之争———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探微韩伟华 [摘 要]“古今自由之争”是欧洲启蒙时代与法国大革命时期风行一时的议题。

贡斯当在吸收前人自由学说的基础上,根据革命后的重建经验,提出了其独具特色的现代自由理论。

近年来得益于贡氏早期手稿的发现,使我们对其最为人称道的作品《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贡斯当的原创性在于力图将两种自由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强调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放弃一种自由以换取另一种自由,而是如何在两种自由间构建起一种互为补充的辩证关系,从而创造出一种政治自由与个人自由和谐共存的宪政制度。

[关键词]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现代人的自由[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73(2010)01—0143—09[作者简介]韩伟华,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100871一 贡斯当之前有关“古今自由对比”的讨论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的著名演讲自1819年问世以来,在某种程度上即已成了其政治理论的代名词,19世纪以降几乎所有论及贡氏宪政思想的著作都会着重强调之。

①但是,1980年代以来随着贡氏早期重要手稿的接连发现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不断问世,却不得不使我们对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刮目相看了。

②为了对贡斯当“古今自由对比”理论有一更加深入的认识,我们首先有必要将其还原到欧洲17世纪末以降风行一时的“古今之争”的学术谱系中去,以便对贡氏“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的渊源有一个更为清晰、全面的理解。

事实上,对自由作这种两分法式的界分并非自贡斯当始,在他之前不少启蒙时代的大儒即已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的论述。

③霍布斯在《利维坦》(1651年)第二部分第21章“论臣民的自由”中,即曾较早地对古代人所谓的自由提出批评。

他指出,“古希腊、罗马人的哲学与历史书以及从他们那里承袭了自己全部政治学说的人的著作和讨论中经常推崇的自由,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国家的自由。

民主权卢梭与贡斯当之比较

民主权卢梭与贡斯当之比较

民主权卢梭与贡斯当之比较“民主权卢梭与贡斯当之比较”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们经常为我们留下许多珍贵的思想和洞见,这些思想和洞见都能够实质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和观念。

在当今的社会中,民主和权力的问题一直是国家和政治发展中的热门话题和争论焦点。

在这个背景下,许多思想家和哲学家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对民主和权力定位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在这些思想家和哲学家中,有两位著名的人物,分别是卢梭和贡斯当。

他们的思想建立之极具代表性,他们对于民主和权力的看法广为人知。

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而贡斯当则是19世纪英国最著名的政治哲学家。

这两位哲学家都对民主和权力有着非常独特的见解,尤其是关于民主和公民权利之间的互动关系方面。

下面我将对卢梭和贡斯当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卢梭和贡斯当的思考背景卢梭和贡斯当都是以他们的时代作为背景进行思考的。

卢梭生于18世纪的法国,他的思想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

他对于当时的世界观察非常敏锐,能够看到传统权力和专制政治所产生的问题。

他强调道,“人类的自由和平等是每个国家主张的文化、伦理和法律的基础性原则”。

另一方面,贡斯当则出生于19世纪的英国,他的思想基于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带来的许多社会变革。

这种变革使得英国经验了许多和法国一样的社会问题,导致了犯罪率的增加和政治体系的崩溃。

他认为,“自由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而政府的职责是保护市民免受不良影响。

”公民权利和个人自由卢梭和贡斯当强调公民权利和基本的自由。

卢梭认为,“民主必须建立在每个人都享有平等权利的基础上。

”他强调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参与到政治决策的过程中。

在卢梭的思想中,公民权利建立在普选制度之上,因为只有通过选举的方式使得每个人对于政治决策都是有话语权的才能够让公民权利得到全面的保障。

而在贡斯当的思想中,他认为自由是所有权利的基础。

他指出:“每个人应该有权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在面对抬头。

而政府应该实施法律来保护每个人的言论自由。

consensus 文献综述

consensus 文献综述

一、概述在科学研究领域,consensus(共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无论是在科学实验中,还是在学术界的研究中,consensus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对于consensus的定义、形成机制以及其在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应用,有关consensus的文献和研究却很少。

本文将对consensus进行综述,并针对不同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consensus的定义及形成机制1.1 定义consensus一词源自拉丁语,意为“一致、意见统一”。

在学术界和科学研究领域,consensus通常指的是一种基于共同认识和价值观的一致意见,通常具有权威性和普遍适用性。

在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consensus还可以指社会集体所持有的共同观点和社会规范。

1.2 形成机制consensus的形成机制通常包括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比如信息传播和交流、权威认可、裙体动力学等。

在学术界的研究中,consensus往往是通过专家论证和学术交流达成一致意见;而在社会政治领域,consensus的形成往往受到政府政策、舆论导向等因素的影响。

三、consensus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1 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中,consensus通常体现为对于一个学科领域内的基本理论或者一项研究成果的一致认可。

这种consensus形成通常需要长期的学术交流和专家论证,并且通常会被写入相关的学术成果和学科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中。

比如在自然科学领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等都形成了广泛的consensus,成为该领域内的基本理论。

2.2 学术期刊各个领域的学术期刊往往会根据consensus的形成机制来进行学术论文的审稿和发表。

一篇学术论文能否被学术期刊接受发表,往往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审稿程序,同时也要符合该领域内的consensus。

四、consensus在社会政治领域的应用3.1 社会规范在社会学领域,consensus通常指的是社会集体对于道德、行为规范的普遍认同和接受。

政治学文献综述范文

政治学文献综述范文

政治学文献综述范文一、引言。

说起政治学,那可真是个超有趣又超级复杂的领域。

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关于民主政治发展这个话题的文献综述。

民主政治这个事儿,从古至今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就像一场永不落幕的大戏,不同的思想家、学者都在这个舞台上各抒己见呢。

二、古典时期的民主政治思想。

# (一)古希腊的民主理念。

在古希腊那时候,民主就已经萌芽了。

像雅典,那可是民主的老祖宗。

亚里士多德就对雅典的民主有过不少论述。

他觉得民主就是公民能够直接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

不过呢,这个公民可有点局限性,把妇女、奴隶啥的都排除在外了。

那时候的民主就像是一个小圈子里的游戏,只有少数成年男性公民能玩得转。

但不管怎么说,它为后来的民主思想奠定了基础,就像是盖大楼时的第一块砖。

# (二)古罗马的政治实践对民主的影响。

古罗马呢,虽然是个共和国,但它的政治体系也对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

罗马的元老院、执政官和平民大会之间的权力制衡,就有点像现代民主制度里的权力分工和制衡的雏形。

罗马的政治斗争也是相当激烈的,权力的更迭往往伴随着各种阴谋诡计,这也让我们看到民主发展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在荆棘丛中前行。

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 (一)启蒙运动时期的民主思想。

启蒙运动就像是给民主政治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

像卢梭提出的“人民主权”思想,那可真是振聋发聩啊。

他说权力应该属于人民,人民有权通过革命推翻违背民意的政府。

这就像是在封建统治的黑夜里点亮了一盏明灯,让老百姓开始意识到自己才是国家的主人。

还有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立法、行政、司法分开,互相制衡,这个思想直接影响了美国等国家的政治制度构建,就像给民主政治这辆车打造了一套超棒的刹车和油门系统,让权力不会像脱缰的野马。

# (二)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民主制度建设。

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西方各国开始构建自己的民主制度。

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的权力被大大限制,议会成了权力的核心。

美国呢,搞出了联邦制和总统共和制,把三权分立玩得风生水起。

从时间、空间、价值尺度评贡斯当政治哲学的矛盾性及内在逻辑

从时间、空间、价值尺度评贡斯当政治哲学的矛盾性及内在逻辑

从时间、空间、价值尺度评贡斯当政治哲学的矛盾性及内在逻

胡音格
【期刊名称】《天府新论》
【年(卷),期】2022()4
【摘要】法国政治哲学家邦雅曼·贡斯当(1767—1830)因自由主义思想为人所熟知,然而揭开自由主义的“面纱”,则会发现其背后潜藏的政治逻辑复杂且矛盾。

本文试图通过时间、空间、价值三个尺度来分析贡斯当政治哲学的矛盾性。

在时间维度,贡斯当的历史观并不明晰,体现为发展观与倒退观的悖论;在空间维度,贡斯当对“主权在民”这一概念界定不清,导致他对民主普及范围与代议制存在矛盾态度;在价值维度,贡斯当模糊宗教道德与政治道德,构建了君主的绝对权力。

此外,本文还试图剖析贡斯当思想矛盾背后的内在逻辑。

贡斯当政治思想是法国后革命时期社会面貌的缩影,现代性的危机与困惑在贡斯当身上已露端倪。

【总页数】10页(P79-88)
【作者】胡音格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社会生产的内在逻辑与交往异化: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的政治哲学解读
2.政治参与视阈下两种自由观及其内在和谐——读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3.政治空间的拓展与政治参与的维度——贡斯当对古代自由与立宪代议制中政治自由的比较
4.政治空间的拓展与政治参与的维度——贡斯当对古代自由与立宪代议制中政治自由的比较
5.政治学演进的内在逻辑:从价值取向到科学取向的嬗变──兼论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贯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政治学文献综述

政治学文献综述

政治学文献综述
政治学文献综述是对政治学领域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合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通常包括对特定研究领域内大量文献的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以便从中总结出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现状。

政治学文献综述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问题确定:明确研究的问题或主题,以便在后续的文献搜索和综述中重点关注。

2. 文献搜索:通过使用不同的检索工具和数据库,搜索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

这可能包括学术期刊、学位论文、学术会议论文、书籍、报刊等。

3. 文献筛选: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筛选出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去除与研究无关或质量不高的文献。

4. 文献阅读与整理:对选定的文献进行阅读,提取出与研究问题相关的信息,如研究方法、样本、主要结论等,并整理成概要或综述表格。

5. 文献分析与总结:对整理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出现有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结论。

这可以通过归纳法、对比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来进行。

6. 写作和报告:根据综述分析的结果,撰写综述报告或论文,
包括引言、研究问题、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等。

政治学文献综述的目的是了解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它可以为政治学研究者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也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

贡斯当的宪政自由主义思想述评

贡斯当的宪政自由主义思想述评

贡斯当的宪政民主思想解析高景柱作者简介:高景柱(1980-),男,安徽涡阳人,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政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哲学与政治转型【内容摘要】:作为近代自由主义的奠基者之一,邦雅曼·贡斯当的政治思想在二战以后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研究贡斯当的政治思想。

本文主要研究他的宪政民主思想的主要内涵以及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宪政民主思想能否回答他自己在《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一文中所提出的问题——把“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结合起来。

本文的论旨是贡斯当的宪政理论的主要内涵是在宪法的框架下,建构一个以维护公民权利为出发点,以代议制民主和分权学说为内核的有限政府体系;两种自由的结合是民主与宪政的结合,贡斯当的宪政民主思想能把两种自由部分结合起来,不能完全结合的原因在于两种自由之间的内在紧张以及民主与宪政之间的张力。

【关键词】:贡斯当;自由;宪政;民主;卢梭引言邦雅曼·贡斯当(Benjamin Constant ,1767-1830),法国文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近代自由主义的奠基者之一。

有关贡斯当的生平,他曾在其自传性随笔《红色笔记本》开篇这样写道“一七六七年十月二十五日,我出生在瑞士的洛桑。

母亲昂利埃特·德·尚迪厄出身于法国的一个古老的家族,其先辈是为了躲避宗教之争才移居到沃州来的,父亲朱斯特·贡斯当·德·勒贝克则是驻在荷兰的瑞士军团里的一名上校军官。

就在我呱呱坠地后的第八天,我的母亲不幸因患产褥热而离开了人世。

”1贡斯当接受的教育有些杂乱无章,起先他在布鲁塞尔接受了一连串家庭教师的教育。

从14岁开始,贡斯当开始接受正规的大学教育,1782年就读于巴伐利亚的埃尔兰根大学,从1783年7月至1785年4月就读于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在那里接受了两年正规的大学教育。

贡斯当在爱丁堡大学求学期间正值以大卫·休谟(David Hume)、亚当·斯密(Adam Smith)等人为代表的苏格兰启蒙运动达到高潮的时期,贡斯当深受其影响,由此他对英国的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认同,奠定了他的自由主义思想的基础。

贡当斯自由的一些看法

贡当斯自由的一些看法

贡当斯人古代自由与现代人自由的一些看法贡斯当曾在几部著作中概述过关于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的区别。

在1806年撰写的《适用于所有代议制政府的政治原则》中,他便专章讨论了这一区别。

在1813年发表的《论僭主政治》中,他更明确写道:“十八世纪末的人们提出的自由是从古代共和国那里借用而来的。

”这种自由在于积极参与政治权力,而不是和平地享受个人独立。

然则,直到他在1819年关于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的演讲中,他关于古代自由与现代自由的观点才最终形成。

这次讲演引起巨大的反响,对以后自由主义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这次演讲的影响湮没了贡斯当的其他著作。

贡斯当注意到,古代人所理解的自由主要是一种公民资格,即参与公共事务辩论与决策的权利。

古代的城邦国家是一些较小的共同体。

由于领土狭小,贸易不发达,特别是由于奴隶制度为自由人提供了闲暇,古代人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公共生活。

他们几乎把全部精力与时间投入到军事与公共服务之中。

这种投入的回报是,他们在共同体政治活动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由于城邦领土的狭小与自由人口数量有限,在古代城邦中,分享主权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现实的制度。

行使公民权力几乎是古代人的惟一职业,也是他们生活中全部乐趣的渊源。

然而,与古代人有权利参与社会团体事务并存的是,在古代人那里,没有一个明确界定的私人领域,没有任何个人权利。

古代人认为个人对共同体权威的完全服从是和追求自由并行不悖的。

我们今天视为弥足珍贵的个人选择自己宗教信仰的自由,在古代人看来简直是犯罪与亵读。

社会的权威机构干预那些在我们看来最为有益的领域,阻碍个人的意志。

……而且,公共权威还干预大多数家庭的内部关系。

年轻的斯巴达人不能自由地看望他的新娘。

在罗马,监察官密切监视着家庭生活。

法律规制习俗,由于习俗涉及所有事物,因此,几乎没有哪一个领域不受法律的规制。

现代人与古代人过着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追求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

由于商业的发展、奴隶制度的取消、疆域的扩大,现代人的生活比古代人更丰富、更复杂。

寻求政治自由与个人自由的和谐——论邦雅曼·贡斯当的自由观

寻求政治自由与个人自由的和谐——论邦雅曼·贡斯当的自由观

寻求政治自由与个人自由的和谐——论邦雅曼贡斯当的自由

陈倩倩
【期刊名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29)9
【摘要】贡斯当认为,人类历史上总共出现过两种不同性质的自由,古代人的自由是一种积极的政治自由,而现代人的自由是一种法律状态下的个人自由.两种不同性质的自由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内在张力但不可偏废任何一方,政治自由必须首先建立在个人自由的基础上,而个人自由的实现也需要通过政治自由才能获得保障.通过不断完善代议制政治制度框架,"政治自由"与"个人自由"的和谐共存局面终能得以实现.【总页数】4页(P85-88)
【作者】陈倩倩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81
【相关文献】
1.政治参与视阈下两种自由观及其内在和谐——读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J], 朱平
2.自由的二分及其辩证法——从邦雅曼·贡斯当到雷蒙·阿隆 [J], 罗成翼
3.在政治自由中积极捍卫个人自由——贡斯当的自由观辨析 [J], 杨晓东;谷真研
4.从"古代人的自由"到"现代人的自由"——邦雅曼·贡斯当古今自由理论再探讨 [J], 韩伟华
5.从“古代人的自由”到“现代人的自由”——邦雅曼·贡斯当古今自由理论再探讨 [J], 韩伟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第28卷第1期 J OU RNAL OF THE GRADUATES VOL.28 12007 SUN YAT-SEN UN I VER SI TY(S OC I AL SCIENCES) 2007贡斯当政治思想研究:文献综述*高景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州510275)内容摘要:二战以后,邦雅曼贡斯当的政治思想在西方政治理论界逐渐占有一席之地,但国内开始研究贡斯当的政治思想还是最近几年的事。

关于贡斯当政治思想的研究目前主要侧重于贡斯当政治思想复兴、贡斯当自由思想研究、贡斯当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以及贡斯当对卢梭人民主权学说的反思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贡斯当;自由;人民主权;法国大革命导 论二战以后,伴随着人们对极权主义的反思,贡斯当(Ben j a m in Constant)的政治思想逐渐在西方政治理论界占有一席之地。

贡斯当对两种自由观的区分、对代议制的追求以及对专制主义的批评在当代自由主义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Isa iah Berli n)对贡斯当极为推崇,哈耶克和意大利学者萨尔沃马斯泰罗内都曾对贡斯当做出了较高的评价(以赛亚伯林,2003:194,236;哈耶克,1997:79;萨尔沃马斯泰罗内,1998:284),可以说二战以后几乎所有论及自由主义思想的著作都会提及贡斯当的贡献。

但国内开始研究贡斯当的政治思想还是最近几年的事,大概最早肇始于!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1992:195,其中把#B enja m i n Constant∃翻译为#孔斯坦,B∃),以李强撰写的!贡斯当与现代自由主义∀一文最为全面。

概观有关贡斯当政治思想研究的文献,以笔者所能收集到的而言,可以分为如下几方面。

一、贡斯当政治思想的复兴作为近代自由主义的奠基者之一,贡斯当的政治思想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是晚近的事。

二战以前他在学术上的地位主要由于其著名小说!阿道尔夫∀而仅局限于文学方面。

而其政治思想在西方政治理论界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法国也长期游离于人*收稿日期:2007-01-15作者简介:高景柱,男,安徽涡阳人,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政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哲学与政治转型。

E-m ai:l ahg jz@y 。

贡斯当政治思想研究:文献综述们的视野之外,很长时间在法兰西民族的政治认同中处于边缘位置。

就贡斯当政治思想复兴的原因而言,B ianca m aria Fontana曾做出过这样的解释:在二战中,战争的经历以及专制和征服统治重返欧洲的心脏,这使得贡斯当为自由和代议制政府所做的辩护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冷战期间,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之争,使贡斯当发出的警告具有了新的意义,因为贡斯当曾提醒人民小心革命套话中所隐含的种种骗局,并提醒人们不要对市场社会的资源抱有过高的信心(B ianca m aria Fontana,1988:3)。

对贡斯当政治思想的复兴,李强在!贡斯当与现代自由主义∀一文中大体上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但有一点不同的是,李强认为把贡斯当政治思想的复兴与二战以后西方政治理论界对卢梭的批判有关:二战之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界出于对法西斯政治的反思以及当时的理论需求,开始从新的视角思考极权主义问题,并对自由主义传统进行反思。

这种反思的重要理论结果之一就是把当代极权主义与西方近代思想发展中的某些思潮联系起来。

尽管不同自由主义者讨论的角度不同,批评的对象也有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五、六十年代几乎所有自由主义者都把卢梭的学说与当代极权主义理论联系起来。

大致勾勒出一条以卢梭为起点,中经康德、黑格尔、最后发展出当代极权主义的线索。

由于自由主义者把卢梭作为极权主义的最早先驱,因此曾经批评过卢梭的思想家便受到他们的格外关注。

贡斯当的复兴也属于此例,柏克、托克维尔在五、六十年代的复兴也属于此例(李强,1998:286-287)。

李强在!自由主义∀一书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李强,1998:64)。

从此可以看出,历史往往具有戏剧性,如果洛克(John Locke)不对菲尔麦(F il m er)的#君权神授∃的思想进行批判,也许菲尔麦的思想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了;相似的是,如果贡斯当不对卢梭进行批判,也许贡斯当政治思想的复兴还有待时日,也许其学术地位还主要依靠他那不足七万字的心理分析小说!阿道尔夫∀并也仅局限于文学方面。

二、贡斯当的自由思想研究众所周知,贡斯当政治思想经常引起人们注意的就是他以时代的区分为基础把自由分为#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它所引起的影响几乎使贡斯当的其它政治思想湮没无闻,因此贡斯当的有关自由的言论引起了特别重视。

伯林称贡斯当的那篇著名演讲!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是讨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这两种自由概念的典范(拉明贾汉贝格陆,2002:38),对贡斯当的自由思想在人类自由主义思想史上的地位做了中肯的评价。

可以说,后来伯林对#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两种自由概念的著名区分直接脱胎于贡斯当对#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的区分,后来又出现对#第三种自由概念∃的讨论(昆廷斯金纳,2004: 81-111;应奇,2004,5:52-57)。

纵观国内外有观贡斯当自由思想的研究,可以把其分为如下几类:其一是对贡斯当所属的自由传统进行归类,一般认为贡斯当虽然是法国人,但他属于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的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一书中的研究。

哈耶克认为,英国自由主义传统是以大卫休谟、亚当斯密等人为代表的苏35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二%%七年第一期格兰启蒙思想家所阐发的,是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相信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认为强制的不存在是自由的本质。

而法国自由主义传统是由法国启蒙运动所开创的传统,其间充满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认为自由只有在追求一种集体的目标中方能实现。

哈耶克在讨论法国自由主义传统时,曾小心翼翼地指出几个例外,其中就包括贡斯当(其它的是孟德斯鸠、托克维尔),认为他的思想更接近于英国自由主义传统,与法国自由主义传统有明显差别(哈耶克,1997:61-82)。

克兰斯顿在!自由主义在法国∀(克兰斯顿,2000:84-85)一文中认为贡斯当属于洛克式的自由主义(作者把法国的自由主义分为洛克式的自由主义和国家本位的自由主义两种),是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自由主义。

虽然克兰斯顿的分类不同,但他表达的是与哈耶克相似的观点。

国外学者伯林,国内学者李强、顾肃等人也认为贡斯当属于英国自由主义传统。

但冯克利在!贡斯当:自由的还是保守的?∀一文中虽然认为贡斯当属于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但是根据贡斯当对社会由#成长∃或#进化∃而生成的习俗,采取十分尊重的态度,而这种尊重正是#保守主义的精髓∃,就把贡斯当看成一个保守主义者(冯克利,1999,5:128-134)。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他忽视了贡斯当的思想背景。

贡斯当深受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影响,而以休谟、亚当斯密等为代表的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相信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尊重传统和习俗,尤其尊重对自由进行保护的制度传统,因此不能因其对传统的尊重而把其简单地归结为一个保守主义者,把他归结为#带有保守色彩的自由主义者∃也许更合适。

同时贡斯当并不赞成柏克式的对传统不加鉴别的继承,他尊重的只是与自由有关的传统,对奴隶制度毫无尊敬之意。

其二主要是对贡斯当的两种自由观的区分是否合理进行评论,哈耶克、伯林以及约翰格雷三人的看法可见一斑。

一种是批评性的,以哈耶克为代表。

虽然哈耶克并没有对贡斯当的两种自由观直接进行评论,但他在!自由秩序原理∀一书中说#人们经常说,古人并不知道&个人自由∋意义上的那种自由,这种说法绝不适用于巅峰时期的雅典∃(哈耶克,1997:205)。

哈耶克在1973年为意大利百科全书撰写的词条#自由主义∃中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19世纪有些作家否认古人知道近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由下述情况可知,这种否认是不能成立的:当雅典的将军在远征西西里处境极端危难的时刻,他让士兵们牢记,他们是在为一个使他们#不受限制地决定自己喜欢的生活∃的国家而战(哈耶克,2000:111)。

从这可以看出,哈耶克并不同意贡斯当认为古代人不享有个人自由的观点。

另外意大利的圭多德拉吉罗在!欧洲自由主义史∀一书中也认为,贡斯当对两种自由的区分存有缺陷,主要缺陷在于贡斯当认为古代人不享有个人自由,实际上古代的共和国特别是雅典和罗马,承认许多所谓的个人自由,他们缺少的只是个人权利在法律和政治上限度的观念(圭多德拉吉罗,2001:158)。

顾肃在!自由主义基本理念∀一书中大概也持同样的看法,认为贡斯当关于古代人与现代人自由的区别并非无懈可击,实际上古代人并不只是在公共领域,在私人领域也有相当程度的自由(顾肃, 2003:305)。

另一种态度是支持性的,以伯林为代表。

伯林认为,在古代世界,似乎很少有人对36贡斯当政治思想研究:文献综述政治理想的个人自由进行讨论。

孔多塞曾指出,在罗马人与希腊人的法律概念中,不存在个人权利的观念,这一说法也似乎同样适用于犹太人、中国人以及所有其他存在过的古代文明(以赛亚伯林,2003:197-198)。

从这可以看出,伯林至少是同意贡斯当的古代人所享有的自由并不包括个人自由,而不像哈耶克、拉吉罗等人对贡斯当所作的批判那样。

还有一种持中间主义态度,约翰格雷就是这种观点,他在其著作!自由主义∀(约翰格雷,2005:3-4)中开篇就提到了贡斯当对两种自由的划分,他说贡斯当对两种自由的划分:揭示了这样一个洞见:在古希腊人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由观念并不是指一种有保障的个人独立空间。

((但是贡斯当的洞见也很容易被夸大,其本质上的合理性不应该导致我们忽视古代人尤其是希腊人中自由主义观念的萌芽。

约翰格雷既指出了贡斯当对两种自由区分的贡献,又指出其不足之处。

其三是对贡斯当的自由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局限性进行研究。

一般认为贡斯当的有关#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的区分对伯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从上文曾指出的伯林对贡斯当的高度评价中可以看出。

除此之外,伯林的!自由论∀一书的导论就是以贡斯当的格言#真实存在为抽象物牺牲;个体的人在大屠杀中成为集体的人的牺牲品∃作为卷首语的(以赛亚伯林,2003:3)。

李强曾经在!贡斯当与现代自由主义∀一文中指出了贡斯当在自由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尽管贡斯当不是一个十分思辨的思想家,但他有文学家的敏锐,有政治家的现实感,加之他亲身经历过法国大革命以及革命后的政治动荡,因此,他的许多政治理念有独特的魅力,特别是他关于自由以及极权主义式暴政的分析,尤为深刻,对后来自由主义的发展影响颇大。

贡斯当对人民主权理论的批评,对民主可能产生暴政的担忧在托克维尔那里得到更明确的阐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