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的语文:逻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有点门道

先看几个从学生作文中摘选出来的句子:

1、一位猎人正在森林中追捕一只藏羚羊,肥硕、笨拙的羚羊已经在森林里舍生逃命,周旋了不知多少圈。【师评:舍生逃命?藏羚羊到底是想死还是想活?】

2、他白天上学和打工挣钱,晚上就在阳光下偷看书……最后,它成为俄国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师评:晚上的阳光不知道晒不晒人?】

3、这天,我和他来到经常光顾的“琴河”游泳……我被海草绊住了。【师评:海草长到内河里,生态失衡了。】

病句的常见类型,其中一种就是“不合逻辑”,上面的这些句子也都有这样的问题。可以说,一个人的语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维的逻辑性。思维清晰,语言表达就会清晰、流畅;思维混乱,说起话来就会词不达意,写起文章就会前言不搭后语。

那么,逻辑到底是什么?

逻辑(logic),又称理则、论理、推理、推论,是有效推论的哲学研究。Logic 最早被清末的严复翻译成中文“逻辑”,主要是音译,后由中国传入日本,但在日语中则注明只是对Logic的注音,Logic在日语中的正式汉语翻译词为“论理”。Logic 另外有个很好的意译译名“理则”,称为理则学,这是由牟宗三先生翻译所作,比早期的逻辑翻译更符合Logic的英文定义与拉丁词源。

逻辑被使用在大部分的智能活动中,但主要在哲学、数学、语义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内被视为一门学科。一些文明古国(如印度、中国和希腊)都对逻辑进行过研究。在西方,亚里斯多德将逻辑建立成一门正式的学科。

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完整地学习逻辑这门学科,而是了解“逻辑”的特点,学习在思维和表达时,如何做到更符合“逻辑规律”。

想了解逻辑,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概念。因为概念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位,由概念组成命题,由命题组成推理,在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单位之上是一些基本的逻辑规律。

概念,揭示的是某一种事物或者现象的本质属性,我们借此可以准备地把一种事物或现象跟其他事物或现象区别开来。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

反映的对象的根本属性,外延则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具体范围,建立一个概念必须要考虑这两个方面。明确概念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而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概念“商品”的内涵。概念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属性的事物或对象。再如:“森林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这就是从外延角度说明“森林”的概念。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反比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反之亦然。

概念(词语)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并列关系、交叉关系、种属关系等,只有并列关系的概念可以并列使用,交叉关系、种属关系的词语都不能并列使用,否则就会造成“不合逻辑”的情况。如:

例1: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分析:本句在概念使用上有多处不合逻辑,“杂志”就是“刊”,因此“报刊”和“杂志”不能并列,应改为“报纸、杂志”或“报纸、刊物”;再则“报刊、杂志”本身也是“出版物”,它们之间不能并列,应在“出版物”前加“其他”。从逻辑上说,本句犯了种概念和属概念并列的错误。

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8年江西卷)

分析:“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列不当,这三个概念的范围有交叉。

“偷换概念”就是在行文过程中,暗地里把话题转换,暗中更换概念。这也是一种常见的病句类型。譬如:

例3: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

分析:偷换主语,“参加研制神州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后文被偷换成了“神舟七号飞船”。“参加研制神州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应该放到“经过”之后去。

例4: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分析:在这个转折复句中,“虽然”用在“这家工厂”后,那么“这家工厂”就是全句的主语。说“这家工厂”“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是可以的,但说“这家工厂”“三次被

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就错了,因为“这家工厂”不是产品。这也是偷换概念的问题。

但是,“偷换概念”有时候也可以被用来制造“趣味”,譬如有些“脑筋急转弯”题目。如:

读完北京大学最快需要多少时间?(“读”的概念可以有不同解释,把“读书学习”的概念偷换成“读出、朗读”,那么,读完北京大学则只需要一秒钟的时间。)你能用黑墨水写出红字吗?(不是写出红色的字,偷换概念后,写一个“红”字即可。)把冰变成水最快的办法是什么?(偷换概念后,把冰变成水,只要把“冰”的两点水的边旁去掉,就成了“水”字。)

在外交场合,常常有人利用偷换概念进行外交措辞,我们的周总理就是其中的“高手”。

有一位记者问:“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

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如果你真的从“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确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周总理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他“偷换概念”的手法恐怕是这位记者始料不及的。

还有一次,周总理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我国建设成就。一个西方记者提问到:“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周总理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l元、5角、2角、l 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这位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嘲笑中国穷,实力差,国库空虚;一个是想刺探中国的经济情报。周总理在这样外交场合,他避开了这个记者居心叵测的提问,用娴熟的“偷换概念”方法做出回答,显示出机智过人的幽默风度,让人折服。

命题是指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比如:“举

“2013年广州恒大夺得了亚洲足球俱乐部冠军联赛冠军。”办2008年奥运会的城市是北京。”

等等。这些句子都对某一事件做出了明确判断,所以代表了命题。而像“今天不会下雨吧?”“准备上课!”这样的句子则不代表命题,因为它们只是表示疑问或祈使,而没有做出明确的判断。可见逻辑中的命题和语言中的语句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语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