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课程习题参考答案-第十章-2010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一、填空
1.信用货币
2.中央商业
3.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
4.存款准备金现金
5.中央银行
6.货币需求
7.定期存款比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存款准备率
8.资产选择行为
9.中央银行
10.准备存款
二、判断
1.对2.错3.对4.错5.对6.对7.对8.错9.错
三、单选
1.A 2.B 3.B 4.A 5.C 6.D
四、多选
1.ABCD 2.AB
五、问答
1.试举例分析现代金融体制下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答: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过程是存款货币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引起成倍派生存款的过程。存款货币的创造必须具备两个紧密联系的必要前提条件:其一,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其二,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
(1)最抽象的存款货币创造过程。
假设存款货币银行只有活期存款,没有定期存款,且不保留超额准备金,也不存在现金流出银行体系,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那么存款货币多倍扩张过程如下:假设存款货币银行接受这1000元现金原始存款后提取其中的20%即200元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剩余的800元发放贷款,由于不考虑现金漏损,贷款客户必将全部贷款用于支付,而收款人又将把这笔存款存入另一家银行,这将使另一家银行获得存款800元,另一家银行在提取20%的准备金后将剩余的640元作为贷款发放,这又将使第三家银行获得存款640元……,通过整个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一笔原始存款将形成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一直到全部原始存款都已经成为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为止。
如果以D表示存款增加总额,R表示原始存款,r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可以用D=R/r表示,全部银行存款货币为D=1000/20%=5000(元),存款创造乘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用K来表示,则K=1/r=5
(2)多倍存款的创造—更为现实的考察
如果考虑现金漏损,部分活期存款会转化为定期存款,存款货币银行在法定存款准备金外还会保留超额准备金,则存款创造乘数修正为K=1/c+r d+t·r t+e。其中,c是现金漏损率;r d是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r t是法定定期存款准备金率;t是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
比;e是超额准备金率。
(3)存款货币多倍收缩过程与多倍扩张过程正好相反。
在银行没有剩余准备金时,如某存款人以现金形式提取其存款1000元,将使该银行的准备金减少了1000元,但由于2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它只能减少200元准备金,此时它就发生准备金短缺800元,必须通过回收贷款800元予以弥补,这样将使其他银行因此而减少存款800元,进而准备金短缺640元,并同样通过收回贷款予以弥补,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如此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存款总额将成倍减少,减少的倍数与存款扩张的倍数是一致的。
2.试说明中央银行是否可以无限制的为存款货币银行补充准备存款?
答:扩大资产业务并不以负债的增加为前提是中央银行特有的权力。在中央银行体制下,所有的存款货币银行,其资产业务的开展必须以负债业务的开展为前提。但对中央银行来说,则完全排除了这样的约束。中央银行在国内信用交易的范围内,没有类似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存款,也没有任何一个在它之上的机构可以保存它的存款;中央银行也不需要通货库存,通货就是它印制和铸造的。中央银行扩大了资产业务,必然相应的形成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存款;存款货币银行从准备存款提取通货,中央银行则随时给予保证。
当然,中央银行的行为也并不是完全不受任何约束。就技术层面和可能性来说,为存款货币银行补充存款准备,支持存款货币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能力可以是无限的。但从客观经济过程来说,约束则是强有力的。没有货币需求,存款货币银行不需要补充准备存款,中央银行有能力也无从发挥;强行支持无限制的货币创造,促成通货膨胀,则会受到客观经济过程的惩罚。
3.什么是基础货币?它对货币供应量有什么影响?
答:基础货币指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由存款货币银行保留的存款准备金包括准备存款与现金库存以及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构成。
基础货币可以引出数倍于自身的可为流通服务的信用货币,是现代金融体制下货币创造的基础,在货币乘数一定时,基础货币的规模决定了整个货币供应量的规模,它的变动将引起整个货币供应量的同方向的成倍变动。
4.什么是货币乘数?简要分析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答:把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相比,其比值称为货币乘数。用Ms代表货币供给,B为基础货币,则可列出下式:Ms=m·B,其中m为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共五个:活期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现金漏损率以及超额准备金率。
5.为什么说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是最节约的货币制度?
答:历史地看,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是最节约的货币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节约了货币材料。自然资源充当货币,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形成很大的社会成本,而现代信用货币中的钞票和硬币其价值大大低于其票面价值,存款货币本身只不过是银行账户上的一个数字,电子货币更是极大的节约。
其次,节约了货币流通费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纸币的印制和流通费用比金属货币的铸造、运输、保管费用要低的多。转帐结算和电子货币的成本更是大大降低了货币的流通费用。
最后,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可以减少货币需要量。
6.试论述由中央银行和存款货币银行构成的双层次货币创造机制是既能从微观角度又能从宏观角度满足货币需求的机制。
答:(1)市场经济的货币供给机制是由两个层次构成的货币创造系统:第一个层次是创造存款货币的存款货币银行。第二个层次是进行宏观调控的中央银行。
(2)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显示了正是纯属微观的金融行为具体的导出了宏观经济的结果,体现着金融的微观方面向金融的宏观方面过渡。
信用货币创造机制是公司、公众、政府机构为一方和存款货币银行、中央银行为另一方,环绕一笔一笔具体的货币存、取、借、贷,所进行的诸多微观经济行为的过程。但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微观金融行为为经济生活连绵不断地提供了流通中的货币。流通中的货币构成货币供给范畴。货币供给,面对的是经济生活整体,是宏观经济总量指标。与之对应的是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对比,构成宏观金融的核心。这涉及市场需求是旺盛还是不足,利息率是趋高还是趋低,对外币的汇率是趋强还是趋弱,特别是价格水平是坚挺还是疲软,是上涨还是下跌,从而,币值是可以保持稳定还是陷入难以控制的波动,等等。这属于金融的也是经济的宏观方面。
(3)金融的宏观方面向金融的微观方面过渡也必须通过信用货币创造机制来实现
当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失去均衡,从而客观经济生活从金融的宏观方面提出调整要求时,其实现也不能绕过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即只能通过利益机制影响参与金融行为的公司、公众、存款货币银行这诸多微观经济主体,分别决策是否调整以及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有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宏观均衡状态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