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909 土壤肥料学通论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合集下载

土壤肥料学通论

土壤肥料学通论

土壤肥料学通论整理(土壤学局部)第一章绪论1.土壤:陆地外表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肥料:但凡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

分为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

3.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给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根据肥力产生的原因,可以将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

四因素:空气、温度、养分、水分。

第二章土壤的根本物质组成1.土壤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土粒,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和可溶性物质〕、气相〔土壤空气〕。

2.矿物:自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部构造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组成岩石的根本单位。

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过程中经化学变化,或由分解产物重新结合而成的矿物。

2.成土岩石: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

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风化作用: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和分解的过程。

按照其作用因素和风化的特点可以分为物理风化〔温度作用、结冰作用以及水流和大风的磨蚀作用〕、化学风化〔溶解、水化、水解和氧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4.成土因素:气候、母质、地形、生物、时间因素。

5.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 百分率的组合,及其所表现的粘砂性质。

分为砂土类〔透水性强、通气性好、热容量较小、养分少、松散易耕〕、壤土类〔通气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耕性较好、宜耕期较长〕和粘土类〔透水性差、通气性差、热容量较大、养分较丰富、宜耕期短〕。

6.土粒分级:石砾、砂粒、粉砂粒和粘粒。

7.土壤质地的改进措施a. 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强,比粘粒弱。

b. 掺砂掺粘、客土调剂:泥入砂,砂掺泥,以改进质地,改善耕性c. 翻淤压砂、翻砂压淤:下层砂土或粘淤土翻到表层使砂粘混合,改进土性d. 引洪放淤、引洪漫沙:利用洪水中泥沙改进土质e. 根据不同质地采用不同的耕作管理措施。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902 环境学基础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902 环境学基础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环境学基础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环境学概论》(第二版),刘培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考试大纲
大气环境大气污染类型及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和性质*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大气污染的危害大气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水体环境水环境及水资源水体污染物来源及水体污染类型* 主要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与转化* 水污染的危害水环境污染控制及其管理土壤环境土壤的组成与性质土壤污染土壤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土壤污染的防治物理环境声学环境电磁辐射放射性污染光污染热污染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理固废概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标*章节为重点考核章节。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知识综合一大纲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知识综合一大纲

考试大纲《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六门课程,每门课程50分,考生可以在以下六门课程中任选三门。

《植物学》考试大纲无参考书通过植物学学习:1.掌握细胞的概念、植物细胞的分裂、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

掌握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型;2.掌握及根尖的分区、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根尖的分区及结构,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根的初生结构、侧根的发生过程、根的变态;3.掌握枝条的形态、茎和芽的类型和茎分枝方式,茎尖的分区、茎的初生结构、茎的变态类型以及年轮的概念,年轮的形成与环境关系;4.掌握叶的外部形态、类型、功能、解剖结构以及叶的变态;5.掌握花的概念、花的形态、花的类型、雌雄蕊的结构以及开花,传粉与受精;6.掌握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最主要特征和代表植物;7.掌握被子植物重要分科(木兰科、毛茛科、桑科、石竹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大戟科、芸香科、伞形科、茄科、旋花科、唇形科、菊科、茜草科、泽泻科、莎草科、禾本科、百合科等)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性植物。

《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参考书目:(骆世明主编,农业生态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了解生态学与农业生态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等。

重点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生物构成、环境条件、结构组成与功能、稳定机制、开放程度、生产力、能流特征、养分循环特点及系统服从规律、运行目标等方面的主要区别。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的作用与特征,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特征,环境因子与生物间的关系及遵循定律,生物生态适应性的表征。

了解生态位理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能量传递途径与转化的实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的基本定律,人工辅助能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与调控途径。

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三章

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三章

(一)农业化学土壤学派
以德国化学家李比希为创始人,1840年出版了名为 《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一书,土壤是植物 养分的贮存库,植物靠吸收土壤和肥料中的矿质养分 而滋养,植物长期吸收消耗土壤中的矿质养分,会使 土壤库中的矿质养分越来越少,为了弥补土壤库养分 储量的减少,可以通过施用化学肥料和轮栽等方式如 数归还给土壤,以保持土壤肥力的永续不衰。这就是 农业化学土壤学派的主要观点。
(二)农业地质土壤学观点
19世纪后半叶,德国地质学家法鲁、李希 霍芬、拉曼等用地质学观点来研究土壤,提 出了农业地质土壤学观点,土壤是岩石经过 风化而形成的地表疏松层,是岩石风化的产 物,是变化、破碎中的岩石,土壤的类型取 决于岩石的风化类型。这就是农业地质土壤 学派的主要观点。
(三)土壤发生学派
(一)土壤中的原生矿物 (1)硅酸盐类 包括长石类、云母类、闪石类、辉石类。 (2)氧化物类 主要有石英类、其次是赤铁矿类、氧化钛类 (3)硫化物类 主要有黄铁矿类。
(4)磷酸盐类 主要有氟磷灰石、氯磷灰石。
(二)土壤中的次生矿物-粘土矿物 (1)结晶次生层状铝硅酸盐类矿物 (2)二、三氧化物类矿物 土壤中粘粒的主体,主要 有1 :1型的高岭石组和2 :1型的蒙脱石、伊利石组。 有针铁矿(Fe2O3 .H2O )、褐铁矿 (2Fe2O3 .3H2O)、三水铝石( AI2O3 .3H2O )、水铝石 (Al2O3 .H2O )、水锰矿(MnO(H2O))、软锰矿( MnO2)等, 有结晶态的和非结晶态的。 (3)简单盐类 盐类等。 土壤中最常见盐类有碳酸盐、硫酸盐类、氯化物

粒间孔隙(约 50%)

岩石
第一节 土壤的形成 风化作用 母质 成土作用 土壤
一:地壳的元素组成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903 食品科学概论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903 食品科学概论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食品科学概论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食品科学概论》,张有林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考试大纲
食品科学概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目的是帮助食品专业学生或者非食品专业人员了解食品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加工技术,并能在此基础上学习更高深的理论和更专业的知识。

要求了解食品配料、加工、包装、销售和贮藏之间复杂的关系,并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食品质量和安全,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日后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土壤肥料学通论试题库及答案

土壤肥料学通论试题库及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题库与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

1、土壤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2、植物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替代律: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3、腐殖化过程:动植物残体被嫌气性微生物分解又合成,从而形成新的、较稳定的、大分子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

4、限制因子律: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继续增长。

5、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氮肥中氮素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百分率。

6、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烘干重量。

单位g/cm ,t/m 。

1、土壤退化: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

或指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的过程。

7、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是指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

9、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是在自然条件下,使土壤孔隙充满水分,当重力水排除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最大含水量。

10、养分归还学说:要点是:第一、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一定量的养分。

第二、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养分于土壤,地力必然会逐渐下降。

第三、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东西。

第四、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加灰分元素。

11、磷的固定:所谓磷的固定是指可溶性磷酸盐转变为难溶性磷酸盐,即有效态磷转化为无效态磷的过程。

其结果导致磷的有效性降低。

12、生理酸性肥料:生理酸性肥料是指化学上是中性的,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地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酸的肥料。

13、土壤沙化:土壤沙化指良好的土壤或可利用的土地,在风蚀和风力堆积作用下,变成含沙很多的土壤或土地甚至变成沙漠的过程。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910 植物保护学通论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910 植物保护学通论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植物保护学通论 ”课程参考书如下:参考书目《植物保护学通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2年8月第2版。

考试大纲《植物保护通论》第一章 绪论掌握植物保护、有害生物和生物灾害的概念;植物保护的对象、目的及方式;化学农药的3R问题。

第二章 植物病害掌握病害三角;植物病害的病征、病状;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寄生性和致病性;真菌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的种类;真菌的生活史;真菌五个亚门的特征及典型的病害;原核生物的形态特征、重要的原核生物及引起的农业病害;病毒的特征及常见的病毒病;病害循环;柯赫法则。

第三章 植物虫害掌握昆虫纲的特征;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昆虫的内部器官与功能;昆虫的生物学特性;8个重要昆虫目的主要特点及其常见害虫;螨类的分类地位及主要特征。

第四章 农田草害掌握杂草的概念及其生物学特性;杂草种子库;杂草与作物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竞争;他感作用;中国的37种恶性杂草。

第五章 农业鼠害(此章内容由学生自学,不在考试范围之内)第六章 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与预测掌握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及病害流行的因素;种群的特征;害虫的生长和消长类型及因素分析;昆虫的种群动态生命表;病虫害的调查方法及预测技术第七章 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掌握植物检疫、农业防治、作物抗害品种的利用、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各种防治方法的特点、利弊及在综合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损害水平;经济阈值;IPM;TPM;植保方针。

第八章 主要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掌握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重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第九章 植物保护技术推广掌握服务式推广、行政式技术推广和教育式技术推广;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体系;农药产品管理的三证,农药产品管理的重要性《植物保护通论》第一章 绪论掌握植物保护、有害生物和生物灾害的概念;植物保护的对象、目的及方式;化学农药的3R问题。

第二章 植物病害掌握病害三角;植物病害的病征、病状;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寄生性和致病性;真菌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的种类;真菌的生活史;真菌五个亚门的特征及典型的病害;原核生物的形态特征、重要的原核生物及引起的农业病害;病毒的特征及常见的病毒病;病害循环;柯赫法则。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 9 土壤与植物中的中、微量元素营养及中、微量元素肥料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 9 土壤与植物中的中、微量元素营养及中、微量元素肥料

9 土壤与植物中的中、微量元素营养及中、微量元素肥料本章摘要:本章主要介绍了土壤中硫、钙、镁、硼、锰、铜、锌、钼的形态及其转化特征,以及上述元素和铁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及其它们的缺素症状,还阐述了各中、微量元素肥料中的代表型肥料的性质及其在土壤中的转化规律,最后也讨论了施用中、微量元素的注意事项。

9.1 土壤与植物中的中量元素营养及中量元素肥料9.1.1 土壤中的硫、钙、镁素营养9.1.1.1 土壤中的硫素营养土壤硫素含量土壤全硫含量因土壤形成条件、粘土矿物和有机物含量不同而有很大变化。

在温湿条件下,土壤风化及淋溶程度较强,含硫矿物分解淋失,土壤中可溶性硫酸盐很少聚集,土壤硫主要存在于有机质中。

而在干旱地区,土壤中的钙、镁、钾、钠的硫酸盐常常大量积累在土层中。

含有1:1型粘土矿物及2-。

世界耕地全硫含量在水化氧化铁(铝)的土壤,可以吸收一定量的代换性SO40~600mg/kg范围内。

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可超过500mg/kg。

中国土壤的硫含量在100~500mg/kg之间。

在南部和东部湿润地区,有机硫占全硫的比例可达到85%~94%。

在干旱的石灰性土壤上,则以无机硫占优势,一般约占全硫的39%~62%,并以易溶性硫酸盐和与碳酸盐共沉淀的硫酸盐为主。

中国南方诸省,因高温多雨,土壤硫易分解淋失,是缺硫土壤的主要分布区。

北方土壤也有相当大比例的土壤存在缺硫或潜在缺硫现象。

土壤中的硫素形态土壤中含硫化合物可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种。

无机硫是指未与碳结合的含硫物质,主要来自岩石的风化过程。

根据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可将之划分为四种形态:(1)水溶性硫,即溶解于土壤溶液中的硫酸盐;(2)吸附态硫,即吸附于土壤胶体上的硫酸根;(3)与碳酸钙共沉淀的硫酸盐,是指在碳酸钙结晶时混入其中的硫酸盐与之共沉淀而形成的,是石灰性土壤中硫的主要存在形式;(4)硫化物,在淹水情况下,由硫酸根还原而来。

有机硫是指土壤中与碳结合的含硫物质。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 4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 4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4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土壤的形成、分布与周围地理环境的关系,中国土壤资源的地理背景及土壤分布规律,我国各种主要土壤类型的性质、存在问题及利用改良途径。

4.1土壤的形成和分布4.1.1土壤圈(pedosphere)的概念与功能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土壤是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地球系统的一个圈层。

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它犹如地球的地膜,在一定程度上类似生物体的生物膜。

土壤圈是地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处于地圈系统,即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的交接界面,它既是这些圈层的支撑者,又是它们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土壤圈的功能如下(1)对生物圈(biosphere)。

支持和调节生物过程;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与适宜的物理条件;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与演替。

但土壤圈的各种限制因素对生物也起不良影响。

(2)对气圈(atmosphere)。

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与热量平衡;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氧化亚氮等,对全球大气变化有明显影响。

(3)对水圈(hydrosphere)。

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影响元素的表面地球化学行为、水分平衡、分异、转化及水圈的化学组成。

(4)对岩石圈(lithosphere)。

作为地球的“皮肤”,对岩石圈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减少其遭受各种外营力破坏;与岩石圈进行互为交换与地质循环。

4.1.2土壤的形成因素土壤圈不仅对周围圈层发挥了巨大影响,而且也受到其它圈层的很大影响。

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构成的巨大空间中,经过长时间的作用,土壤圈中逐步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不同土壤。

土壤圈中形形色色的土壤,正是在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内,受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作用的产物。

这些影响土壤形成和分布规律的自然因素,称为成土因素,包括气候、母质、地形、生物、时间等五个方面。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 3 土壤的基本性质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 3 土壤的基本性质

3土壤的基本性质本章提要:本章主要讲述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等物理性质,以及土壤胶体、吸收性能,土壤酸碱性等化学性质。

从土壤基本性质入手,揭示土壤肥力的实质,阐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生活因素供应能力的技术措施。

3.1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

它们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土壤条件,亦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关系到土壤中水、气、热状况和养分的调节,以及植物根系的伸展和植物的生长发育。

3.1.1 土壤孔性土壤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孔体系,由固体土粒和粒间孔隙组成。

土壤中土粒或团聚体之间以及团聚体内部的空隙叫做土壤孔隙。

土壤孔隙是容纳水分和空气的空间,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场所,也是植物根系伸展和土壤动物、微生物活动的地方。

土壤孔性包括孔隙度(孔隙数量)和孔隙类型(孔隙的大小及其比例),前者决定着土壤气、液两相的总量,后者决定着气、液两相的比例。

3.1.1.1 土壤孔隙度(soil porosity)土壤孔隙的数量一般用孔隙度表示。

即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它表示土壤中各种大小孔隙度的总和。

一般是通过土壤容重和土壤比重来计算,方法如下:此式的来源推导如下:=(1-)×100=(1—)×100=(1—容重/比重)×100⑴土壤比重(soil specific gravity) 土壤比重是单位容积的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与4℃时同体积水重之比。

由于4℃时水的密度为1g/cm3,所以土壤比重的数值就等于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土粒的干重)。

土壤比重无量纲,而土壤密度有量纲。

土壤比重数值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组成土壤的各种矿物的比重(见表3-1)。

大多数土壤矿物的比重在2.6~2.7左右。

因此,土壤比重一般取其平均值为2.65。

土壤有机质的比重为1.25~1.40,表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多,所以,表层土壤的比重通常低于心土及底土。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907 作物学通论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907 作物学通论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作物学通论 ”课程参考书如下:参考书目1.《作物栽培学总论》,曹卫星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

考试大纲作物学通论考试大纲一、 作物学概述内容:作物和作物学概念,作物生产的特点,粮食安全的技术途径,作物的分类重点:作物概念,作物按照植物学特性和用途分类,根据温光反应的分类二、作物品种选育与良种繁殖内容:作物品种与种质种资源,作物的育种原理与方法,包括引种、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重点:作物品种与种质种资源概念,主要遗传学名词,种质资源的类型,杂交育种与杂优利用亲本选配的差异,杂种优势概念及利用途径,系统育种的原理与方法三、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内容:作物的发育特性,作物器官(根系、叶片、茎杆、花、果实)建成,作物产量形成的基本理论 重点:作物生长与发育的概念,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的概念,作物生长与发育的关系,作物生长中心与栽培管理的关系,种子的概念与类型,叶片的生长特征指标,作物器官的功能,作物的源库流理论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四、作物与生态环境内容:作物的生态因子与生态适应性,光照、温度、水分、养分、土壤、大气对作物生长的影响重点:作物的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 分类,作物生态适应性,生态型与生活型,光补偿点和饱和点,CO2补偿点和饱和点,光周期现象及光周期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作物群体光分布特点及其应用,三基点温度与积温,积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温度逆境(低温或高温)对作物的危害及防御措施,作物的生理需水与生态需水,作物的需水量,干旱及作物的抗旱性,水分逆境(干旱与水涝)对作物的危害及防御措施,田间CO2浓度的变化和作物群体内CO2平衡及与产量的关系,作物的营养临界期与最大效率期,土壤肥力与土壤水分,土壤水分利用特点,土壤有机质作用五、作物生产技术内容:土壤耕作技术,播种技术、育苗移栽技术、施肥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重点:少免耕概念及优缺点,播种期的确定,播种量的确定方法,育苗移栽的作用、施肥原则及影响肥效的因素,施肥量的确定六、种植制度内容:种植制度与作物布局,复种与间套作,轮作和连作重点: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的概念,复种与间套作的概念,轮作的作用和连作的危害。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 5 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 5 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

第5章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本章提要本章主要阐述土壤改良与培肥的方法,土壤污染与治理的途径,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特征、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及其保护措施,土壤资源的评价方法,以及提高土壤肥力质量、环境质量和健康质量的途径。

5.1土壤培肥我国国土总面积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千米。

现有耕地1.3亿公顷左右,其中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各占三分之一左右。

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l460个县0.7亿公顷耕地调查成果资料汇总可知我国耕地的土壤肥力状况:土壤无障碍因素的优质地只21%;土壤有机质小于6g/kg的耕地约占10%;缺磷耕地占59%,缺钾占23%,水土流失的占34%;沙化占7%;低洼易涝占6%;含盐大于3g/kg占5%;潜育化水稻土占3%。

近年来,由于只种不养,一些高产稳产的土壤也出现了肥力衰退的现象。

总的看来,耕地土壤肥力水平不高。

因此,培肥土壤是今后的一个战略措施。

5.1.1 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我国土壤资源极为丰富,农业利用方式十分复杂,因此高产稳产肥沃土壤的性状也不尽相同。

肥沃土壤的性状既有共性,也可因不同土壤类型而有其特殊性。

但比较起来,高度肥沃土壤比同地区一般土壤具有以下特征:(1)良好的土体构造土体构造是指土壤在1m深度内上下土层的垂直结构,它包括土层厚度、质地和层次组合。

高度肥沃的旱地土壤一般都具有上虚下实的士体构造,即耕作层疏松、深厚(一般在30cm左右),质地较轻:心土层较紧实,质地较粘。

既有利于通气、透水、增温、促进养分分解,又有利于保水保肥。

上下土层密切配合,使整个土体成为能协调供应作物高产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条件的良好构型。

肥力高的水稻土一般都具有松软肥厚的耕作层(厚度一般为18cm左右).既滞水又透水发育良好的犁底层(厚度10 cm左右),通气透水性好的斑纹层(心土层、潴育层)以及埋藏较深保水性较强的底土层(又叫淀积层或青泥层)。

各层相互储存,互相协调,既有利于养分释放和供应。

又可促进根系的活动,且肥效稳长,易于调节管理,从而收到高产稳产的效果。

《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学》考试大纲

《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学》考试大纲

《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温室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规律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植物对环境要求的特点,研究如何采用经济和有效的环境调控工程技术与设施,创造适合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1. 了解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2. 设施光环境及其调控(1)掌握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以及功能,四种太阳辐射的单位及其特点。

(2)掌握设施光环境特点。

(3)掌握设施光环境的影响因素(4)掌握设施光量、光谱、光周期调控的方法。

(5)掌握人工光源的要求及常见人工的种类和特点。

3. 设施热环境及其调控(1)掌握设施热环境的变化特征。

(2)掌握热平衡方程的基本原理及其作用。

(3)掌握设施保温的主要技术措施。

(4)掌握设施加温主要方式的特点及应用。

(5)掌握设施降温的方式与设备。

4. 设施水环境及调控(1)掌握设施内水环境的特点。

(2)掌握设施湿度对设施作物的影响及其调控方式。

(3)掌握设施灌溉系统的组成。

(4)掌握设施内各种灌溉系统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

(5)了解设施灌溉系统主要的设备特点。

5. 设施气体环境及其调控(1)了解设施内主要的有害气体的来源及其减除方法。

(2)掌握设施内CO2的变化特点(3)掌握设施内CO2的增加的方法,CO2施肥的技术要点。

(4)掌握设施内气体流动环境对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如何调控。

6. 设施土壤环境及调控(1)了解设施内土壤环境的特征。

(2)掌握设施内土壤环境的调控与控制。

7. 设施环境自动控制系统(1)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式。

(2)掌握自动控制的分类以及设施内自动控制的基本要求。

(3)掌握设施内传感器的分类及传感器的种类。

(4)了解设施内主要的几种环境自动控制系统。

(5)掌握草莓设施栽培的主要技术要点。

《设施作物栽培学》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设施作物的范畴,以及在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掌握设施环境条件与设施作物生长发育的联系;掌握设施作物栽培制度以及繁殖与育苗技术;掌握主要设施蔬菜、设施花卉、设施果树的栽培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通论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土壤肥料学通论》,主编:沈其荣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书号ISBN:9787040091946。

考试大纲
《土壤肥料学通论》对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肥料与施肥技术以及农田土壤保护等多学科进行了有机整合。

主要了解土壤在自然环境和人类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土壤与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土壤圈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土壤科学的发展及其研究方法。

了解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掌握土壤生物的种类与特性、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转化过程、土壤水分的类型与性质、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土壤水分的能态以及土壤水分的状况与作物生长的关系、土壤空气的组成和土壤通气状况与作物生长的关系;重点了解土壤热量及土壤水、气、热调节等内容。

了解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掌握土壤胶体与土壤吸收性能和土壤的酸碱性与氧化还原性的关系。

了解土壤的形成因素和分布规律;掌握我国的自然条件与土壤分布规律的关系。

了解土壤质量的概念和评价指标;掌握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土壤污染的来源与防治方法。

了解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掌握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及其分组、植物根系与根外器官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及影响植物吸收、分配养分的基因型差异和环境因素;了解合理施肥应遵循的基本原理,掌握确定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的技术。

了解土壤中氮的形态与含量,掌握土壤氮素的转化过程及其有效性;了解植物体内的氮素含量分布及缺氮引起的植物缺素症状,掌握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同化;掌握化学氮肥的种类、性质、施用方法与技术。

了解土壤中磷钾的形态与含量,掌握磷钾在土壤中的转化;了解植物对磷钾的吸收及磷钾在植物生长中的生理功能及缺磷钾引起的植物缺素症状。

掌握磷钾肥的性质、在土壤中的转化特征和合理使用技术。

了解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形态及其转化特征、植物伸长发育过程中中、微量元素的功能及缺素症状,掌握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方法。

了解复混肥料的概念及特点,重点了解其养分含量的表示方法、配方设计及生产流程。

了解有机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化肥和有机肥料的关系,重点了解有机肥料的主要类型,掌握有机肥料的腐熟原理与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