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程《论语》经典名句检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教程《论语》经典名句检测集锦

前言:学习的要求& 孔子、《论语》简介

★国学教程之《论语》《大学》两个部分内容已随课时全部结束,为更好地宏扬传统文化,使中小学员牢固掌握国学知识内容,国学指导教师章一凡特将《论语》《大学》(检测结束)中的经典名句精心设计出八大类检测题型——填充题——判断题——选择题——解释题——翻译题——断句题——思考题——附加题,供中小学员自测与复习备考时选用。中小学员要在各自家长的督促下,认真复习巩固学过的国学知识,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国学小达人。

★(本检测为《论语》内容,《中庸》内容检测待续)

★各校区校长、家长要督促中小学员对照笔记强化背记本次《论语》检测题锦,力争在第二轮国学知识检测考试中榜上有名!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他开创的儒家学派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一直成为封建时代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因孔子“述而不作”,没有留下完整的,系统的学术专著。两千多年以来,只有一部孔子及其弟子学生的言论与事迹的语录体著作流传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论语》。

★《论语》全书20篇,492章,总约一万余字,其作者应为孔门弟子。这些文字,是我们今天研究孔子思想最宝贵的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是殷商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商后,封殷商的微子启于宋,孔子的祖先便是宋国的宗室。后来家室衰微,失掉了贵族地位。孔子的父亲叔粱紇,曾做过鲁国(今山东曲阜县境内)的地方长官,在孔子三岁那年就去世了。孔子从小与寡母相依为命,他不得不从事各种劳动,广泛地接触了下层社会。

★孔子30岁前后,开始收徒讲学,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孔子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培养了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孔子50岁时,在鲁国做官,先后做过中都宰,司空和大司寇(主管司法),但时间不长,终因鲁国的动乱离开了鲁国,此后他周游列国,向各国君主宣传自己建立社会秩序,尊重人爱护人的主张,但都没有被采用。

★孔子68岁时,又重新回到鲁国,开始专心于教育和整理,传授古代文化的工作。中华上古文化正是因为有了孔子,才流传下来,普及开来。正如前人所言:“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的光辉永远不会熄灭。

★《论语》的内容很丰富,涉及到社会和人的各个方面,有人赞誉《论语》为“东方圣经”,《论语》的核心内容是“仁”,它既是孔子理想中最高的政治原则,又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仁”的根本含义就是“仁者爱人”。

★《论语》中讲到“仁”109次,讲到“礼”75次,孔子认为有了“仁”的本质,还要通过“礼”的实践而达到全社会的遵守。

正文:国学教程《论语》经典名句检测试题集锦

《论语》经典名句检测(150分)

一、填充题(80分)(依照原文填充,有错字该题无分)(每题1分)(【】内为需填充名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皆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对待妻子要看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侍君上,能献出性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我一定说这人是有真学问的。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孩子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说话谨慎诚实,热爱大众而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之后,如果还有精力,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7.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

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能听进去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但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老师啊。

1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1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仲由啊,我教育你的话(女同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呀。

1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ue),其何以行之哉?”

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

15.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

16.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关雎》这首诗,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

17.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如果立志于仁德,就不会为非作歹。

18.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19.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度,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20.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不要愁得不到职位,该愁自己拿什么来立足于这位置上。不要愁没人知道我,去追求使别人知道的本领就好了。2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2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2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不让父母担心的地方)。

2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25.子曰:“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

2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而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贤德啊,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冷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颜回,贤德啊!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