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 1教案 冀教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教案 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教案 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火山教案冀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火山的定义、类型及火山喷发的原因。

2. 使学生掌握火山喷发时的特征和火山喷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火山的定义、类型及火山喷发的原因。

2. 火山喷发时的特征和火山喷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难点:1. 火山喷发时的特征和火山喷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火山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实验材料和器材。

学生准备:1. 课前预习火山相关知识。

2. 准备好实验材料和器材。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火山的定义、类型。

2. 提问: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环节二: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火山喷发的原因。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环节三:学习火山喷发时的特征1. 学生观察图片,分析火山喷发时的特征。

2. 教师讲解火山喷发时的特征,如岩浆、火山灰、火山弹等。

环节四:了解火山喷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 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火山喷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教师讲解火山喷发对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环节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点评并补充总结。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绘制一幅火山喷发时的情景。

2. 调查周围环境中是否有火山喷发的影响,如有,具体是什么?为什么?六、教学过程(续)环节六: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一些火山喷发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火山喷发的原因、特征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火山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推测火山喷发的原理。

2.能在科幻小说《地心之旅》的启发下,写一篇关于地球内部的科幻小短文。

3.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火山喷发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好处。

4.能在写作时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把自己知道的火山的知识告诉给其他同学。

2.能大胆想象地球内部的情况。

3.能产生探究地球内部奥秘的欲望。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地球内部存在什么物质。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火山喷发。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说出科学技术在火山预报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模拟火山喷发,通过模拟活动启发学生想像火山喷发时的景象。

三、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活动材料:报纸、盘子、带窄颈的干净瓶、勺、纸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可乐。

四、课时建议: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播放录相:火山喷发。

2.提问:在录相中你看到了什么?汇报:交流。

3.谈话:欣赏了火山喷发的情景,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火山为什么会喷发?火山是怎样形成的?火山的喷发原理是什么?火山喷发前的征兆是什么?火山有什么危害?火山有什么好处?板书:形成、预报、利弊首先,我们来解决大家最想知道的问题——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师:老师帮你们准备了两组实验材料,大家任选一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

1.认识实验材料:大屏幕出示:A组:报纸、铝盘子、带窄颈的干净瓶、勺、纸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

B组:250毫升的可乐2.明确实验方法。

课件出示操作步骤A组:(1)在地面或桌面上铺一层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将瓶子放在铝盘子中间。

(2)往瓶中倒入50克干苏打,加入1-2滴洗涤灵。

(3)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堆一样的铝箔。

(4)将50毫升醋倒入杯子中,然后加2-3滴红墨水。

(5)慢慢地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变化。

3.12火山(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冀人版)

3.12火山(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冀人版)
-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火山的概念、类型、形成原因及其喷发过程。
- 强调重点知识:强调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及人类应对火山喷发的措施。
6. 拓展延伸(5分钟)
- 展示火山相关的科普文章或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火山知识。
- 引导学生进行火山喷发实验,亲身体验火山喷发的过程。
总计用时:40分钟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他们对火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火山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环节(5分钟)
- 创设情境:通过播放一段火山喷发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火山的壮观景象。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火山为什么会喷发?火山喷发对周围环境和人类有什么影响?
- 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讲授新课(15分钟)
- 讲解火山的概念:介绍火山的定义、类型及其在地球上的分布。
- 火山喷发产生的气体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答案:水蒸气、二氧化碳、硫磺气体
- 火山喷发对周围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有:破坏_______、引发_______、产生_______等答案:建筑物、地震、酸雨
2. 判断题:
- 火山喷发时,岩浆会从火山口喷出。( √ )
- 所有的火山都有喷发周期。( × )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教室、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白板、实验桌、实验仪器(如显微镜、火山模型、火山岩标本等)。
2. 课程平台: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文档。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20 火山丨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20 火山丨冀教版
6、教师通过大屏幕共享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
7、学生通过大屏幕交流自己设计的试验方案。
8、学生通过PAD实拍试验过程。(将实验过程通过图片的形式记录在后台数据库中)
9、学生将实拍记录的实验结果投影到大屏幕上共享,交流。
10、大屏幕播放《火山喷发的原因》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内化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并迁移到火山喷发的原因)
板书:
火山
红色←岩浆→高温
黏稠↓高压
熔岩
……
危害益处
4、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引导:火山喷发的现象特征影响;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选择器材开展模拟活动;从正反两方面全面看待事物)
通过讨论和观看视频,知道火山喷发既会给人类造成灾害,也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益处,逐步形成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意识。
11、大屏幕播放《火山喷发的危害与益处》。(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事物,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事物。)
4、交流实验方案
(1)要求学生讲清模拟物和模拟对象及其理由:如番茄酱——岩浆;锥形瓶——岩浆呆的地方;塑料纸——地壳较薄处;酒精灯——地球内部高温
番茄酱模拟了红色粘稠的岩浆,高温的岩浆还需要酒精灯来帮忙加热,锥形瓶模拟岩浆呆的地方。
(2)实验时需要注意什么?(安全)做实验时要观察什么?(番茄酱液面的变化)
7、科学家是怎么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呢,让我们来观看视频
8、科学家们是怎么认为的?
9、组织小结:火山喷发的原因
通过模拟实验、观看视频,初步探索火山喷发的成因;提高选择合适的模拟物进行实验、尝试解释实验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能力。
5、学生在PAD上使用“模拟实验设计单”设计模拟实验。(训练学生辩证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模拟物进行试验,尝试解析试验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能力。)

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教案 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教案 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火山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火山的定义、类型和分布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火山喷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火山的定义、类型和分布特点。

2. 火山喷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1. 火山喷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火山模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实验材料:火山石、水、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火山模型,引发学生对火山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火山是什么吗?火山有哪些特点?”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火山的定义、类型和分布特点。

二、火山喷发的原因(10分钟)1. 展示火山喷发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火山喷发的现象。

2. 提问:“火山为什么会喷发呢?”3. 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如地壳运动、岩浆上升等。

三、火山喷发的影响(5分钟)1. 展示火山喷发对环境、生物和人类的影响的图片和视频。

2. 提问:“火山喷发会对我们生活产生哪些影响?”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火山喷发的影响,如火山灰、熔岩、毒气等。

四、实验:制作简易火山模型(15分钟)1. 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按照实验步骤制作火山模型。

3. 学生观察火山模型的特点,如喷发时的形态、喷发物的颜色等。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火山模型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火山模型、展示火山喷发的图片和视频,使学生了解了火山的定义、类型和分布特点,掌握了火山喷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在实验环节,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火山模型,提高了观察、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但在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面还需加强。

六、火山喷发物(10分钟)1. 展示火山喷发物的图片,如火山灰、熔岩、火山弹等。

火山-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火山-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火山-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课程简介本节课程将带领学生探索火山的形成、活动和危害,并了解保护自身和环境的方法。

二、课前准备1.PowerPoint演示文稿。

2.视频资源:《看看火山》。

3.材料准备:过滤器、小铲子和铁钩。

三、教学过程3.1 热身考察学生对火山的了解程度。

1. 让学生观看视频资源《看看火山》。

2. 通过提问和回答加深学生对火山的了解和认识。

3.2 新知讲解让学生了解火山的形成和活动。

1. 运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讲解火山的形成和活动。

2. 引导学生认识火山爆发的几种类型,并讲解不同类型火山的特点。

3. 告诉学生火山爆发的危害,并要求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己和环境。

3.3 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探究火山活动的过程。

1. 给学生分发实验用品:过滤器、小铲子和铁钩。

2. 要求学生用小铲子混合醋和小苏打,观察混合物的化学反应。

3. 把过滤器放在化学反应上方,用铁钩轻轻地把洒下来的物质捕捉到过滤器中。

观察过滤器上的沉淀,形成的结晶发出白色气泡。

4. 将放有混合物的容器放入盆中,观察气泡从容器中直接升到盆面上,形成类似于火山爆发的画面。

3.4 小结1.对新知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程的重点内容。

2.提醒学生关注火山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并思考如何保护自然,为环保贡献力量。

四、作业布置1.搜集火山图片和视频,制作一份简单的PPT,介绍火山的活动特点和危害。

2.讨论“如何保护火山环境”,撰写一份论文,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五、课后反思1.教学思路清晰,学生们探讨热烈,但实验操作难度较大,对学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2.希望用更多的真实案例和多媒体资源来指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冀人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冀人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

冀人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

2.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出火山喷发的利与弊。

科学探究1.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探究性的科学问题。

2.能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火山喷发的相关事实。

3.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记录整理观察到的现象。

4.能用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活动结论。

5.能对探究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料学态度1.能表现出对火山喷发成因进行探究的兴趣。

2.能与他人合作探究、沟通交流,综合考虑他人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人类的好奇心是推动探究火山喷发现象的动力。

教学重点能说出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出火山喷发的利与弊。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报纸、铝盘、带窄颈的干净瓶、勺、纸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等。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1000多年前,“轰隆”一声巨响,古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突然喷发。

猛烈喷射的气体冲出火山口,连同喷发的熔岩一起冲上云霄,然后向地面倾泻。

一夜之间,距维苏威火山10千来远的繁华的庞贝古城就被火山喷发物掩埋了。

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2.提问:岩浆是怎样从地球内部喷射到地球表面的呢?(二)掌握方法,实验观察1.掌握方法。

(1)出示实验方法:A.在桌面上铺一层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将瓶子放在铝盘中间。

B.往瓶中倒入50克干苏打,加入1~2滴洗涤灵。

C.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锥一样的铝箔。

D.将50毫升醋倒入杯子中,然后加入2~3滴红墨水。

E.慢慢地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2)温馨提示:A.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玻璃物品要轻拿轻放。

B.实验观察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溶液溅落到身体上。

C.实验完毕后,将仪器整理好。

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教案 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教案 冀教版

教案:五年级科学上册火山教案冀教版第一章:认识火山教学目标:1. 了解火山的定义、种类和分布特点。

2. 掌握火山的形成原因及火山喷发的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火山的定义:火山是地球表面的一种特殊地貌,是岩浆从地壳内部喷出形成的。

2. 火山的种类:根据火山喷发的方式和喷发物不同,可分为盾状火山、复合火山和层状火山等。

3. 火山的分布特点:火山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缘和板块交界处,如环太平洋火山带、大西洋中脊火山带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火山的形态特点。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火山的形成原因及火山喷发的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火山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第二章:火山喷发的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火山喷发对环境、气候和经济的影响。

2. 掌握火山喷发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教学内容:1. 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火山喷发会改变地形地貌,影响植被和水质。

2. 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火山喷发会排放大量气体和灰尘,影响全球气候。

3. 火山喷发对经济的影响:火山喷发可能导致农业减产、交通中断等经济损失。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火山喷发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火山喷发时的情景。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火山喷发对环境、气候和经济的影响。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火山喷发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第三章:火山的利用与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火山的利用价值,如地热能、火山旅游等。

2. 掌握火山保护的重要性及火山保护措施。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火山的利用价值:火山地区具有丰富的地热能资源,可应用于供暖、发电等;火山地貌和植被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发展旅游业。

2. 火山保护的重要性:火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需加强保护。

3. 火山保护措施:加强火山监测、制定火山保护规划、加强火山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等。

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教案 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教案 冀教版

教案:五年级科学上册火山教案冀教版第一章:认识火山教学目标:1. 了解火山的定义、类型和分布特点。

2. 掌握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喷发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火山的定义:火山是地球表面的一种特殊地貌,是岩浆从地壳内部喷出形成的山峰。

2. 火山的类型:根据喷发方式和火山地貌特点,可分为盾火山、复合火山和火山锥三种类型。

3. 火山的分布特点:火山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缘和板块交界处,如环太平洋火山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带。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火山的形态特征。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喷发过程。

第二章:火山喷发的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火山喷发对环境、气候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掌握火山喷发时的预警信号和防护措施。

3.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气体、火山灰和熔岩,对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

2. 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火山喷发会改变大气成分,影响全球气候。

3. 火山喷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火山喷发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交通中断。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火山喷发时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火山喷发的破坏力。

3. 教师讲解火山喷发时的预警信号和防护措施,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练。

第三章:火山的利用与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火山资源的利用价值,如地热能、火山灰等。

2. 掌握火山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如火山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3. 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1. 火山资源的利用:火山地区拥有丰富的地热能、火山灰等资源,可应用于供暖、农业、旅游等领域。

2. 火山保护的意义:火山是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科研、教育和观赏价值。

3. 火山保护的措施:建立火山公园、自然保护区,加强火山监测和预警系统。

教学活动: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火山资源的利用价值。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火山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火山》教学设计

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火山》教学设计

火山喷发【教材内容】:冀人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2课【教材内容分析】: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教材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单元以地球的剧烈变化为板块,为学生讲解了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让学生明白地球上的自然变异,以及这些变异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学生或多或少从书上了解过火山喷发,但对其形成的原因不解,通过模拟火山喷发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火山喷发的威力,学生交流讨论对火山喷发过程的感受和认识,引导学生辩证思考火山喷发的影响。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处于半独立半依赖的状态,对于问题开始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喜欢问为什么,缺乏实践经验,课堂时可以通过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引导学生往学习目标上思索问题,并得出结论。

【学习目标】:1、科学知识:了解火山喷发过程和现象;了解火山对人类的影响。

2、科学探究:通过模拟实验和资料分析,了解火山喷发过程和现象;培养细心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3、科学态度:尝试辩证看待事物的方法,体会灾害也具有利弊的两面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了解火山喷发的过程;难点:观察、分析实验。

教学设备:学生以小组形式学习、模拟实验道具。

【教学设计】:一、初识火山喷发1、视频导入,激起兴趣。

2、图片出示,初步了解火山二、了解火山喷发的过程图片展示:火山喷发过程火山是如何从地底喷出来的呢?三、实验——再现火山喷发的情形模拟火山喷发的情形,让学生直观的感受。

实验器材:塑料盘、洗洁精、苏打粉、白醋、锥形瓶、量杯、纸漏斗、铝箔小组进行实验,小组进行汇报总结现象和结论PPT小结: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会沿着裂缝上升。

在上升的过程中,有的会冷却下来形成岩石,有的会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

四、深入探究火山喷发原因1、PPT播放视频“火山为什么会喷发”火山的组成:火山口、火山堆、火山通道、岩浆、熔岩、火山云向学生介绍火山的组成六、火山造成的影响小组讨论交流:火山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有利以及有害方面)图片出示小结: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我们要全面的看待问题。

五年级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火山-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火山-冀教版

《火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推测火山喷发的原理。

2、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火山喷发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与观察,让学生了解火山的特征,对火山爆发这种罕见的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并能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托盘、锥形瓶、药匙、苏打粉、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胶塞、可口可乐、硫磺皂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老师带了一部电影片段,想看吗?播放视频图片1。

2、同学们,看后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说一说。

(师板书:恐怖灾难)3、影片中说的是哪座古城?庞贝城原来什么样?后来发生了什么?最后怎么样?4、图片2-3,这就是维苏威火山爆发,它夺走了庞贝1.6万人生命。

200多年前,庞贝遗址被发现并被挖掘出来,这都是当年被掩埋的尸体。

5、火山爆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火山》这节课吧。

(板书课题:火山)二、探究实验过程(一)动手实验,探究火山原理1、模拟火山喷发(1)(图片4)岩浆是怎样从地球内部来到地球表面的呢?模拟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火山喷发的原理。

(2)实验材料说明师:需要哪些实验材料呢?看这:托盘中有锥形瓶、白色粉末、红墨水、洗涤灵、醋。

(3)想一想:这个实验怎么做?小组内讨论。

(4)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师巡视时:举起展示:第_组成功喷发了,第_组也喷发了,第_组也成功了。

(5)交流:(1) 你的火山熔岩是什么样子的?(上升、涌出、流动、有气泡)(2) 你的火山熔岩流动的速度怎样?怎样流动的更快?(加醋,搅拌,摇晃)(3)喷发的组注意,拿盘里的胶塞轻轻盖一盖,挡一挡,能阻挡的住吗?(不能。

砰的一声,把盖子顶出来了。

)为什么会把胶塞顶出来了呢?谁来说说?(白色粉末和醋一起产生了气体和压力)(4)岩浆是怎样从地球内部来到地球表面的呢?2、生活中的火山喷发实验快速地把材料放进盘里,坐好。

家里有空瓶子吗?厨房里有醋吗?有食用苏打粉吗?同学们回家可以试一试。

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教案 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教案 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火山教案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火山的定义、类型及分布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火山的形成过程及喷发机制。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火山现象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火山的定义及类型2. 火山的分布特点3. 火山的形成过程4. 火山的喷发机制5. 火山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三、教学重点1. 火山的定义及类型2. 火山的分布特点3. 火山的形成过程4. 火山的喷发机制四、教学难点1. 火山的形成过程2. 火山的喷发机制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火山相关知识。

2. 利用图片、视频等Multimedia 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火山现象。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火山现象。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火山喷发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火山现象。

2. 提问:“你们对火山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已知的火山知识。

二、火山的定义及类型(10分钟)1. 讲解火山的定义,明确火山是与地球内部岩浆活动有关的自然现象。

2. 介绍火山的类型,包括盾状火山、锥状火山、复合火山等。

三、火山的分布特点(10分钟)1. 讲解火山的分布规律,如板块边缘、板块交界处等。

2. 引导学生观察世界火山分布图,分析火山的分布特点。

四、火山的形成过程(10分钟)1. 讲解火山的形成过程,包括岩浆上升、冷却凝固、火山通道形成等。

2. 利用动画或模型演示火山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五、火山的喷发机制(10分钟)1. 讲解火山的喷发机制,包括气体膨胀、压力释放、岩浆喷发等。

2. 引导学生了解火山喷发的影响因素,如岩浆成分、喷发速率等。

六、课堂小结(5分钟)2. 提问:“你们认为火山喷发对地球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火山现象的价值。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一幅火山分布图,标注主要火山类型。

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 1教案 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 1教案 冀教版

第五单元地表剧烈变化20 火山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地球的内部构造,以及火山的成因。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3.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使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体会自然界是在运动变化的。

二、教学准备1.反映地球内部构造的挂图或投影片。

2.反映火山喷发情景的挂图或投影片。

3.反映火山成因的挂图或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谈话:(出示火山喷发情景的挂图或投影片)这是一幅火山喷发时情景图,你对火山了解吗关于火山,你都知道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学生回答。

讲述:火山是一种自然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些有关火山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1.引导学生认识火山喷发的原因讲解:在研究火山是怎样形成之前,我们先来考察几座火山喷发时的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下面,老师给你们讲讲三座世界著名火山喷发时的现象。

(简单介绍墨西哥火山、维苏威火山、喀拉喀托火山喷发时的情景)提问:听了这些火山的喷发情况,请你思考回答三个问题:①火山喷发前有什么现象发生②火山喷发物是从哪里喷出来的喷发物中有什么能喷多高③岩浆是什么样的喷出后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

讨论:同学们的回答很好,对火山喷发时的现象记得很清楚,老师想请你们再讨论几个问题,推断一下火山喷发与地球内部情况的关系。

①地球内部的温度怎样②地球内部的压力怎样③地球内部有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根据火山喷发时的现象,可以推断出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地球内部存在岩浆。

2.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内部构造谈话:同学们已经推断出了一些地球内部的情况。

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地理的内部构造。

(出示反映地球内部构造的挂图或投影片)讲解:地球是一个球体,很大,半径有6000多公里。

根据科学家研究,从地球表面到地心并不全是一样的,大致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壳三个层次。

现在,人们对地幔、地核的情况了解得较少,对地壳了解得较多。

地壳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坚硬的外壳,由一层层的岩石构成,地壳薄厚不一样,高山处地壳较厚,海洋下面地壳较薄,大陆地壳平均厚30多公里。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火山》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火山》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火山》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地球内部有什么物质。

2.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火山喷发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好处。

3.能在科幻小说《地心之旅》的启发下,写一篇关于地球内部的科幻小短文。

二、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推测火山喷发的原理。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火山喷发。

3.能说出科学技术在火山预报方面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大胆想象地球内部的情况。

2.能产生探究地球内部奥秘的欲望。

重点和难点模拟火山喷发,通过模拟活动启发学生想象火山喷发时的景象。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和学生探究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报纸、铝盘子、带窄颈的干净瓶、勺、纸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公元79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喷发。

一夜间,来自维苏威厚厚的火山灰掩埋了位于地中海和维苏威火山之间的罗马古城庞贝。

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注意观察并思考,视频中发生的是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相关的问题要研究?火山和地震一样,都是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的结果,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课内容。

二、新授教师:通过看这些图片,你一定很想知道火山喷发到底是怎么回事?熔化的岩石又是怎样从地球的内部来到地球表面的?谁亲身经历过火山喷发?大家想不想设计一个实验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步骤:在地面或桌面上铺一层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将瓶子放在铝盘子的中间。

往瓶子倒入50克干苏打,加入1—2滴洗涤灵。

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锥一样的铝箔。

将50毫升醋倒入杯子中,然后加2—3滴红墨水。

慢慢地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

教师提示:按步骤操作,特别要提示注意安全,不要弄脏衣服。

教师解释:一两滴洗涤灵是为了让喷发的现象更为明显;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锥一样的铝箔(事先折叠好),是为了让喷发后形成火山锥的效果更为明显;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观察记录。

五年级上册教案 《火山》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教案 《火山》冀教版

20《火山》教学设计【授课题目】火山【教材分析】火山和地震一样,都是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的结果,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由于火山是生活中不常见的自然现象,大多数学生都没见过真实的火山喷发,但学生可能在各种电视片中看见火山喷发,对火山喷发及危害有一定的认识。

本课设计了模拟火山喷发、关于火山预报的科学在线,另外,还有一个写科幻短文的拓展活动。

期中,“模拟火山喷发”活动,通过一个酸碱中和的化学反映,模拟火山喷发时的景象,初步了解融化的岩石是怎样从地球内部喷发而出的,从而对火山喷发的原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启发学生想象火山喷发是的壮丽景象,引导学生认识火山这种不多见的自然灾害。

科学在线包括两个内容,意识火山喷发的预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科学技术发展对火山预报技术发展的影响,从中感受科学技术在预报减灾方面的的广泛应用;二是引导学生懂得尽管火山喷发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但火山喷发也有有利的一面,如给人类带来矿物质、地热、建筑材料和美丽的自然景观等,从而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认识食物的科学思维能力。

【学情简介】由于火山是生活中不常见的自然现象,大多数学生都没见过真实的火山喷发,但学生可能在各种电视片中看见火山喷发,对火山喷发及危害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目标】1.能安置到完成模拟试验。

2.能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推测火山喷发的原理。

3.能说出地球内部存在什么物质。

4.能把自己知道的火山的知识告诉其他同学。

能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火山喷发造成的危害。

5.能说明科学技术在火山方面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模拟火山喷发,通过模拟活动启发学生想象火山喷发时的景象。

难点:根据火山喷发模拟实验推测火山喷发的原因。

【教学方法】实验法:能独立完成火山喷发模拟实验,并能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推测火山喷发的原理。

收集资料法:能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火山喷发的资料。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报纸、铁盘子、锥形瓶、铝箔、干苏打、醋、红墨水、洗涤灵、勺、纸漏斗、烧杯。

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教案1 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教案1 冀教版

火山一、课前准备:1、饮料瓶、透明胶布、气球、针,水、红墨水、水槽等每组一套。

2、教师(学生)准备关于火山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

二、教与学的目标:1、学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流意见。

2、能用简单器材做火山喷发模拟实验。

3、了解火山喷发现象;认识火山形成的原因;认识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包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好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知道火山爆发吗?请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信息。

①播放火山爆发时的视频,认识火山喷发时的现象。

提问:看了这些视频资料,你有什么问题?②学生发言(从学生的讲述中选取“火山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形成的?”、“火山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等几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2、分析有关现象,做出假设。

①提问:从这些现象中你对地球内部有哪些认识?(地层的构造)学生讨论。

(地球表层有一层层的岩石,内部温度非常高,呈熔岩状态,压力非常大等。

)②提问:你认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做出假设,并对别人的看法发表意见。

老师按学生的假设整理出几条意见。

(地球内部的熔岩温度非常高,压力非常大,从地表板块裂缝处或单薄处喷发出来,就形成了火山。

)3、设计实验。

各小组自行讨论:怎样利用桌上的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实验并汇报。

4、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方法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5、汇报、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学生可能作出的实验:①先用气球装上水,再用针扎上小孔后的喷水现象模拟火山喷发,②在饮料瓶一侧扎上一个小孔,用透明胶布粘住,瓶内灌上水,加入红墨水染红,拧紧盖子,用力挤压瓶身,水将透明胶布冲开,形成“火山喷发”。

)6、讨论:通过实验,现在你们认为火山到底是怎样形成的?7、出示地壳变动,火山发生的课件,总结火山的成因。

(三)、科学与生活8、讨论: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2.火山(教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冀人版

12.火山(教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冀人版
3.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难点来源:学生可能缺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解决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重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难点来源:学生可能不太了解火山爆发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解决方法:通过讲解和讨论火山爆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保行动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火山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
1.理解火山爆发的原理和影响:学生将能够理解火山爆发的原因和过程,包括地壳运动、岩浆上升、火山喷发等基本概念。同时,学生将能够理解火山爆发对环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火山灰、熔岩流、火山气体的危害,以及火山爆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当堂检测:
1.请简述火山爆发的原理。
2.请列举三种不同的火山类型,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点。
3.请描述火山爆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4.请解释地球内部构造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结构和成分。
5.请说明火山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如岩浆、火山岩、火山地貌等。
6.请描述火山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8.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火山相关的内容和活动,学生将能够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他们将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展示他们对火山主题的兴趣和热情。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火山的相关知识,包括火山爆发的原理、火山地理分布、火山类型、火山对环境的影响、火山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火山爆发的原因和过程,掌握火山地理分布和类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并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地表剧烈变化
20. 火山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地球的内部构造,以及火山的成因。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3.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使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体会自然界是在运动变化的。

二、教学准备
1.反映地球内部构造的挂图或投影片。

2.反映火山喷发情景的挂图或投影片。

3.反映火山成因的挂图或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谈话:(出示火山喷发情景的挂图或投影片)这是一幅火山喷发时情景图,你对火山了解吗?关于火山,你都知道些什么有趣的事情?
学生回答。

讲述:火山是一种自然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些有关火山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认识火山喷发的原因
讲解:在研究火山是怎样形成之前,我们先来考察几座火山喷发时的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下面,老师给你们讲讲三座世界著名火山喷发时的现象。

(简单介绍墨西哥火山、维苏威火山、喀拉喀托火山喷发时的情景)
提问:听了这些火山的喷发情况,请你思考回答三个问题:
①火山喷发前有什么现象发生?
②火山喷发物是从哪里喷出来的?喷发物中有什么?能喷多高?
③岩浆是什么样的?喷出后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讨论:同学们的回答很好,对火山喷发时的现象记得很清楚,老师想请你们再讨论几个问题,推断一下火山喷发与地球内部情况的关系。

①地球内部的温度怎样?
②地球内部的压力怎样?
③地球内部有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根据火山喷发时的现象,可以推断出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地球内部存在岩浆。

2.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内部构造
谈话:同学们已经推断出了一些地球内部的情况。

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地理的内部构造。

(出示反映地球内部构造的挂图或投影片)
讲解:地球是一个球体,很大,半径有6000多公里。

根据科学家研究,从地球表面到地心并不全是一样的,大致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壳三个层次。

现在,人们对地幔、地核的情况了解得较少,对地壳了解得较多。

地壳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坚硬的外壳,由一层层的岩石构成,地壳薄厚不一样,高山处地壳较厚,海洋下面地壳较薄,大陆地壳平均厚30多公里。

地壳是由一层层坚硬、沉重的岩石构成的,因此,越往地壳深处压力越大。

另外,越往地下,温度越高,每加深100米温度升高约3℃,在地壳深处温度可达1000℃左石。

在高温和高压作用下,地壳深处的物质会变成像炼铁炉内的铁水一样,成为火热的、浆状物质。

由于它的成分与岩石差不多,人们便把这种火热的浆状物质叫做岩浆。

3.指导学生认识火山的成因
讲解:(出示反映火山成因的挂图或投影片)
地壳虽然形坚硬,但并不是到处都严密无缝,有些地方也有裂缝。

岩石在地下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巨大的压力下,会像牙膏袋里牙膏在手的挤压下向上升那样,沿着地壳的缝向上升。

上升的岩浆,有的被冷却了,凝固成岩石,例如花岗岩就是由岩浆冷却而成的。

如果上升的岩浆处在地壳比较薄的部位,或者地壳的裂缝距地面较近,岩浆就可能在巨大的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

多数的火山喷发后,火山喷发物及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会堆积成一座圆锥形的山。

山顶有圆形的火山口,中间有管道状的构造,叫做火山通道。

岩浆和其他火山喷发物就是沿着火山通道向上喷出的。

由于这种山是由火热的岩浆堆积而成的,再次喷发时会从山顶的火山口喷烟冒火,所以人们便把这种山叫做火山。

(三)巩固
提问:
1.地球的内部构造是怎样的?
2.火山是怎么形成的?
(四)布置作业
收集资料,研究一下世界火山的分布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