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记忆广度
医学心理学实验三 短时记忆实验
实验三、短时记忆广度
短时记忆的容量又称为记忆广度,指彼此无关事物短暂呈现后能记住的最大数量。
美国心理学家 Miller 有关短时记忆容量的研究表明,保持在短时记忆的刺激项目大约为7个,人的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组块。
短时记忆广度与识记材料的性质和个体对识记材料的加工程度存在内在联系。
组块能够有效的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
组块是短时记忆容量的信息单位,指将若干单个刺激联合成有意义、较大信息单位的加工过程,即对刺激信息的再编码。
例如,要记住2824714932这样一个电话号码,若把它分成28(局号)、2471(总机号)和4932(分机号)3组,就能减轻记忆的负担,扩大记忆的容量。
实验目的:
测量个体短时记忆的容量
仪器设备:
EP805短时记忆广度测试仪
实验步骤:
1.接通电源,仪器显示M—0.7记忆广度测试状态。
0.7表示每个数字呈现时间为0.7秒。
2.按启动键,仪器随机显示一组数据,听到一声提示音,并且看到缺位灯亮,被试即可回答。
3.被试根据记忆,按对应的数字键回答,仪器自动记录回答的正确数。
4.重复步骤2、3的操作,当连续听到5声提示音,显示屏呈现END时,表示实验结束。
按显示选择键,记录正确反应数RI。
实验结果:
计算短时记忆容量F=2.0+0.25×RI
(注:2.0为基础分数,RI为被试正确回答的分数
思考题:
1.比较同组成员的短时记忆容量的大小,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2.短时记忆有什么特点?。
短时记忆广度测验法
短时记忆广度测验法
测试表:
用任意竖排列的3—12位数的数字表(上表)作为实验材料,请主试向被试口述这张数字表的每一组数字,主试每读完一组数字,从位数少的,到位数多的数字,由上到下,测试者紧跟后面复述,从4位数开始,通过了,就试5位数字,6位数------直
到测试者对某一长度的数字复述错误,或不能复述为止。
这就是测试者的记忆广度,为了使记忆度实验的结果精确,用3次不同的数字表进行试验,取三次结果的平均数。
假若测试者是成人,测得平均数为:
10个以上,就是特优;
7—9个,就是优;
5—6个是正常;
4个以下偏低。
假若你是4—7岁的儿童,测得的平均数为
7个以上,就是特优;
测得的平均数是6个正常;
测得平均数是4个以下就是偏低了。
短时记忆的记忆容量
短时记忆的记忆容量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被试能回忆的最大数量。
典型的实验采用3至12位随机排列的数字表,主试依次读,每读完一个序列,被试跟着正确地进行复述,直到不再能准确地复述为止,其记忆容量就是他所能跟着正确地复述的那个最大位数,一般为7±2。
近期研究发现,记忆广度与识记材料的性质及人们对材料的编码加工程度有关。
我国学者测定的短时记忆广度是:无关联的汉字一次能记住6个,十进位数字是7个,线条排列是5个。
若识记的材料是有意义、有联系,又为人们所熟悉,那么记忆广度还可增加。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米勒,发表了一篇题为“神奇数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的能力的某种限制的论文,文中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他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认为,倘若人在主观上对材料加以组织、再编码,记忆的容量还可以扩大。
他提出了组块(chunking)概念,所谓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
他认为短时记忆容量不是以信息论中所采用的比特(bit)为单位,而是以组块为单位。
一个块可以是一个数字、一个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词、词组,还可以是一个短语。
总之,是一个有一定的可变度的客体,它所包含的信息可多可少,通常受主体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
例如,18个二进制数字序列101000100111001110如果将两个二进制数编为一个十进制的数,如10编为2,00编为0,01编为1,很快便把这18个数再编码为十进制的9个块,即220213032,若按4:1,每4个二进制的数编为1个十进制的数,1010编为10,0010编为2,0111编为7,0011编为3,那么上述18个数就编成4~5块,都能处于短时记忆容量之中。
对于不熟悉二进制与十进制互换的人来说,同时记住这18个数是不可能的。
组块化过程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把时间和空间非常接近的单个项目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较大的块;二是利用一定的知识经验把单个项目组成有意义的块。
数字、方位短时记忆广度计算机测试法
数字、方位超广度短时记忆计算机测试法The computer measuring methods for number and direction span and supra span memory汤德生200025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叶新200070 同济大学附属卫生学校Email:tjwxff@ emwang@短时记忆容易受到药物、环境、精神心理状态、疾病等的影响而变化。
、尤其是超广度(supra span)短时记忆更为明显。
及时客观的测评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而计算机测试可提高精度、准确度及灵敏度,用于上述指标测试已见良好临床效果(详见参考文献1、2、3、4、5、6)。
测试采用的主要方法:人机对话法(详略、见多媒体)可测评的主要项目:1. 传统的数字记忆广度.2. 超广度的数字短时记忆的成绩.3. 不同位数字的回答反应时.4. 传统的方位记忆广度.5. 超广度的方位短时记忆的成绩.6. 不同位方位的回答反应时.应用评价:本法在测定传统的数字及方位记忆广度外,可测定超广度(supra span)的数字及方位短时记忆的成绩.增加了难度,从而提高了测试的灵敏度及区分度是本法的一个创新处.在测试的同时计算机自动的把回答反应时记录在案.本记忆测评法在应用中既简便扼要又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应用前景广阔。
为此特供与会者探讨及指教,以期能得到更好的应用及发展。
参考文献:1.清脑益智口服液对中老年短时记忆的影响老年学杂志 1992:12(增);112.数字广度短时记忆计算机测试信度、效度的临床初步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998:7(2);97 3.小剂量酒对受试者短时记忆的影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98:18(2);1474.方位短时记忆计算机测试法的应用探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99:19(3);2175.<记忆冠军>启示录大众医学 1999:12;156.数字、方位短时记忆计算机测试法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10(特刊、行为医学量表手册);219。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STM)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指的是在刺激停止后,信息在脑中保持的时间大约在几秒到一分钟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关键环节。
本实验旨在通过记忆广度法测定被试的短时记忆广度,探讨不同记忆材料对短时记忆广度的影响,并分析个体差异。
二、实验方法1. 被试选择:选择我校心理系大二学生86人为被试,年龄、性别、智力等因素基本均衡。
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分为两组,一组为无关联数字,另一组为有意义数字。
每组数字均随机排列,共20个数字。
3. 实验程序:1. 被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无关联数字和有意义数字的记忆广度测试。
2. 测试前,向被试说明实验目的和操作方法,并确保其理解。
3. 测试过程中,主试逐个读出数字,被试听到后立即将其写下。
4. 当被试无法继续记忆时,主试停止读数,记录被试记忆的数字数量。
4.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1. 无关联数字组:平均记忆广度为5.6个数字。
2. 有意义数字组:平均记忆广度为6.8个数字。
四、分析与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有意义数字组的短时记忆广度显著高于无关联数字组,说明记忆材料的性质对短时记忆广度有显著影响。
2. 本实验的被试均为心理系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实验结果可能与普通人群存在一定差异。
3. 短时记忆广度存在个体差异,可能与被试的年龄、性别、智力等因素有关。
4. 短时记忆广度与注意广度密切相关,注意广度越大,短时记忆广度也越大。
五、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记忆材料的性质对短时记忆广度有显著影响,有意义数字组的短时记忆广度高于无关联数字组。
此外,短时记忆广度存在个体差异,可能与被试的年龄、性别、智力等因素有关。
实验结果为认知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短时记忆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六、实验局限性1. 实验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抽样误差。
简述短时记忆广度测定方法
简述短时记忆广度的测定方法
1、概念:
短时记忆:亦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或电话号码式记忆。
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在0.5-18秒钟,不超过1分钟。
短时记忆广度:一般人的短时记忆的广度平均值为7±2个。
2、测定方法:
可采用简单易行的数字记忆广度测定方法,此实验采用上机实验更为方便。
具体方法如下:
主试指导被试认真阅读实验注意事项,搞清楚识记方法和输入答案的方法(输入时可删除重输)
随机呈现一串无关联的数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间隔是0.75秒,每个数字呈现0.25秒,从3位数字开始,然后4,5,6……直到同一数字系列的3遍都错了为止或达到12位数字。
(一串数字完全呈现后会显示让被试输入数字)。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广度是指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能够记住并回忆的信息数量。
本实验旨在
探究不同年龄段的个体在短时记忆广度上的差异,以及对不同类型信息的记忆能力。
实验对象为来自不同年龄段的30名被试者,分为儿童组、青少年组和成年组。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数字串的记忆测试,第二阶段是对图形的记忆测试。
在第一阶段,被试者需要记忆一系列的数字串,每组数字串长度分别为3位、
5位和7位。
被试者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背诵数字串,并在规定时间内回忆出来。
结
果显示,成年组的被试者在7位数字串的记忆上表现最好,其次是青少年组,儿童组表现最差。
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短时记忆广度也随之增加。
在第二阶段,被试者需要记忆一系列的图形,包括几何图形、生活常见物品的
图片等。
结果显示,成年组和青少年组在图形记忆上表现相近,而儿童组的表现明显较差。
这表明不同年龄段的个体在对图形信息的记忆能力上存在差异,但成年组和青少年组的差异不大。
综合实验结果可知,不同年龄段的个体在短时记忆广度上存在差异,随着年龄
的增长,个体的短时记忆广度也随之增加。
此外,对于数字串和图形信息的记忆能力也存在差异,但成年组和青少年组的表现相近。
这些结果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人类记忆能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之,短时记忆广度实验结果表明,个体在短时记忆广度上存在年龄差异,不
同类型信息的记忆能力也存在差异。
这些发现对于教育教学和认知心理学领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个体的认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有关短时记忆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5.更换被试重复上面的实验。
实验结果:
被试所测得的记忆广度结果见下表
被试的数字与字母的记忆广度统计表
数字的记忆广度字母的记忆广度
被试6 5.33
实验结论:
本实验比较成功的测得了大学生短时记忆的广度,实验结果较好的说明了短时记忆的特点,和个体短时记忆容量的差异,并发现实验采用记忆材料的差异对记忆广度有一定的影响。
许昌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学生实验报告册
实验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打√):(基础□,综合□,设计□)
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实验时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综合评分:____________指导老师:
二、实验操作原始(数据)记录
实验同组人:段夏婕、祖瑾琪、林小惠、马婷(被试为段夏婕)
实验数据:
所呈现数字记忆正确与否
972√
294√
241√
2730√
1406√
3769√
39418√
85943√
91548√
706594√
287645√
067285√
1538125×
3958762×
3516972×
则被试A的数字记忆广度为:6
2.从被试所测出的实验结果来看,被试对数字的记忆广度在6左右,对字母的记忆广度在5左右,符合短时记忆容量的特点。
3.根据实验所测得的结果来看,被试识记材料的差异对记忆广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被试记忆数字的广度明显要比记忆字母的广度大。这可能是由于数字的外形相比字母而言较为简单,比较容易辨认忆是指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编码的记忆。本实验以四名女大学生为被试,通过采用记忆广度法测定了她们的短时记忆的广度。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短时记忆的特点,和个体短时记忆容量的差异,并发现实验采用记忆材料的差异对记忆广度有一定的影响。
【记忆术原理】人的记忆广度大概为7个记忆元
【记忆术原理】人的记忆广度大概为7个记忆元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曾对短时记忆的广度进行过比较精确的测定:测定正常成年人一次的记忆广度为7±2项内容。
多于7项内容则记忆效果不佳。
这个“七”被称为“魔力之七”或“怪数七”。
这个“七”即可是7个字符,也可是7个汉字,或7组双音词、7组四字成语,甚至于7句七言诗词。
由此可知,短时记忆广度的大小不是取决于被记忆材料的意义,而是取决于被记忆材料的数目!
我们在记忆时可利用这一特点,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分配在7组之内,而这7组中的每一组的容量可适当加大。
这样每一组相当于一个集成块,加大了集成块的含量,记忆效率应会大大提高。
比如百家姓,若是一个一个的记,就得记100组,若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即四个四个为一组记,则只需记25组,25组与100组相比,记忆效率当然会提高了。
再例如记忆电话号码***********,一个一个记要记11项,若分为022-2412-0416这样3组与,则记忆出来就慢多了。
再例如记忆圆周率,若把圆周率小数点后的数依次分为苦干大段,每一小段为7个数字,把每7段即为49个数字做为一首七律诗一样腰,就可以感觉象背诗一样朗朗上口,不能再枯燥无味了。
每次一口气腰这样两大段,10段就是490十一位,这已很丰厚了。
古代诗词大多不少于7个字,我们真的更易诵读,非常大程度上就是因在“魔力之七”的范围内的缘故。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摘要】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容量成为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这个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本实验研究的是测试短时记忆广度。
实验结果:不同位数的刺激之间的记忆广度有显著性差异,随着位数的增加,记忆广度开始下降。
【关键词】记忆广度;短时记忆;数字一、引言记忆广度指的是按固定顺序逐一地呈现一系列刺激以后刚刚能够立刻正确再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
其呈现的各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相等。
再现的结果必须符合用来呈现的顺序才算正确。
记忆广度是测定短时记忆能力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人的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有以下性质:第一,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很短,约在 15秒钟内会遗忘。
心理学家对人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做过实验。
当人被传入一个信息后立即对其进行检查,其回忆是准确无误的。
随着保持时间的处长,回忆成绩就急速下降。
当延长到15秒钟时,信息的再现率约为10%。
但是超过15秒钟以后,再现率便不再下降,一直维持在10%的接近值上。
第二,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7±2个信息组块。
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表明,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是以一种非常奇妙的形式被固定好了的,即无论哪一种形式的信息几乎都只能保持7个左右的项目即组块记忆广度的研究最早是由贾克布斯(jackobs,1887)根据艾宾浩斯发明的系列回忆加以改动后创造的。
二、实验原理记忆广度又称为“记忆范围”,是瞬时记忆的一种重要品质。
它指对某种材料呈现后能正确复现的数量,个人的记忆广度指标,简言之,就是个体对记忆材料呈现后能记住的最大量。
反映出其人的瞬时记忆能力。
在记忆广度的测试中,数字记忆能力的测试是目前心理学研究瞬时记忆中简单易行又最为典型的一种方法。
这是由于它最能体现记忆广度的特点:是决定记忆材料的数目,而不是材料的意义。
目前,公认的记忆广度的平均数为7+-2。
此次实验将通过对少数被试记忆广度的实验,使用数字作为记忆材料,了解短时记忆的特点,学习计算记忆广度的方法。
短时记忆研究综述
短时记忆研究综述摘要:记忆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短时记忆是记忆研究中最有意义的部分。
综述短时记忆的广度、编码方式、神经网络模型、提取方式、遗忘。
为进一步进行短时记忆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短时记忆;记忆广度;编码方式;神经网络模型;遗忘。
一、短时记忆广度短时记忆的突出特征是其信息容量的有限性和可扩充性,对信息的保持具有短暂性和动态性.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但是可以通过加工方式组块化.组块就是将若干小单位联合为大单位的信息加工,亦即把若干小的组块组成数量更少而体积更大的组块,通过增加组块中信息的方法使短时记忆的容量得到扩充和增加.“口译记忆中的组块不是按词组、短语或句子之间的句法关系组织的,而是根据整个话语信息所包含的意义单位来组织的”,“组块的过程就是对话语信息进行主动的分析、归纳、整理的过程.组块外在的记忆标志就是从各层意思中提取的关键词”,“不管组成的块是大还是小,其标志性的特征就是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这正是组块对于记忆的作用所在”(芮敏,2002:199.记忆广度任务是评价短时记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人们发现不同材料的记忆广度有很大的差别, 比如数字广度一般会大于单词广度。
另一个短时记忆任务- 斯腾伯格再认任务也有类似的特点。
斯腾伯格再认任务[1]是给被试呈现一串数字, 称为反应集, 让被试记住, 接着出现一个测试刺激, 要求被试判断是否是反应集中的一个。
随着反应集项目的增多, 被试作出正确反应的时间呈线性增加。
斯腾伯格认为, 这反映了短时记忆中项目的搜索是系列终竭扫描方式。
搜索速度( 即每个项目的扫描时间可以通过反应时间和反应集大小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来估计。
很多研究表明, 记忆广度大的材料的扫描时间更短。
Cavanagh 收集了七类不同刺激材料的记忆广度和搜索速度的有关文献, 发现短时记忆的这两个指标呈反比关系。
记忆广度越大的材料, 每个项目的扫描时间越短。
它们的关系可以用以下方程来表示:zj = C / gjC 是个常数, gj 是材料 j 的记忆广度, zj 表示该种材料的项目扫描时间。
河北省邢台市《小学教育基础知识》教师教育招聘考试
河北省邢台市《小学教育基础知识》教师教育招聘考试《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为()。
A、5±2 个信息单位B、7±2 个信息单位C、6±2 个信息单位D、8±2 个信息单位【参考答案】B2. 幼儿园主题活动以()为主要方式。
A、幼儿自主探究B、教师引导C、幼儿合作探索D、社会引导【参考答案】A3.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
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参考答案】B4.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B、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C、审判的时候已满60 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D、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5 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18 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参考答案】C5. 甲和乙因合同纠纷诉至法院,诉讼过程中发现下列情形,不应回避的是()。
A、证人刘某,是乙的妻子B、审判员王某,是甲的哥哥C、合议庭审判员于某与该案的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D、合议庭组成人员中的陪审员周某,是甲的弟弟【参考答案】A6. 查封、扣押限于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探究短时记忆的广度特点,通过对被试者进行一系列记忆测试,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的记忆表现,以期了解短时记忆的特点和规律。
实验一,数字串记忆。
在本实验中,被试者需要记忆一系列数字串,每个数字串包含5个数字。
在每轮测试中,被试者需要记忆的数字串长度逐渐增加,从5个数字逐渐增加到9个数字。
实验结果显示,被试者在短时记忆数字串方面的表现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随着数字串长度的增加,被试者的正确记忆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这一结果表明,短时记忆在数字串记忆方面存在一定的广度限制,随着记忆负荷的增加,被试者的记忆表现逐渐下降。
实验二,单词列表记忆。
在本实验中,被试者需要记忆一系列单词列表,每个单词列表包含10个单词。
与实验一类似,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单词列表长度的增加,被试者的正确记忆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这一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短时记忆在广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无论是数字串还是单词列表,被试者在面对较长的记忆材料时,都表现出记忆能力的下降。
实验三,图形记忆。
在本实验中,被试者需要记忆一系列图形,每轮测试中,图形数量逐渐增加。
实验结果显示,被试者在记忆图形方面的表现也呈现出类似的规律,随着图形数量的增加,被试者的正确记忆数量逐渐下降。
这一结果再次印证了短时记忆在广度方面的特点,无论是数字串、单词列表还是图形,被试者在面对较多的记忆材料时,都表现出记忆能力的下降。
综合实验结果可知,短时记忆在广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随着记忆负荷的增加,被试者的记忆表现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这一结论对于我们理解短时记忆的特点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记忆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结:通过本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分析,我们对短时记忆的广度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无论是数字串、单词列表还是图形,被试者在面对较长的记忆材料时,都表现出记忆能力的下降。
这一结论对于我们理解短时记忆的特点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记忆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大脑功能的研究日益深入。
记忆作为大脑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机制和规律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记忆广度实验是研究记忆能力的一种常用方法,旨在探究个体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即短时记忆的容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记忆广度实验,了解被试者的短时记忆能力,并分析影响记忆广度的因素。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本实验选取了30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被试者,均为在校大学生,男女比例均衡。
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为随机排列的数字,从3位数字开始,依次递增,直到被试者无法正确记忆为止。
3. 实验步骤:(1)实验前,对被试者进行简单的指导,使其了解实验目的和操作方法。
(2)被试者按照要求,逐一记忆呈现的数字,并在记忆完毕后进行回忆。
(3)记录被试者在每个数字位数上的正确回忆次数,并计算记忆广度。
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三、实验结果1. 描述性统计:被试者的记忆广度在3-12位数字之间,平均值为7.5位。
2.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记忆广度与被试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因素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3. 回归分析:通过对记忆广度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被试者在数字位数上的记忆广度与数字位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四、讨论与分析1. 记忆广度与数字位数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数字位数的增加,被试者的记忆广度逐渐下降。
这与Miller(1956)的研究结论一致,即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7±2个信息单元。
2. 影响记忆广度的因素:本实验中,被试者的记忆广度没有受到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这可能与实验样本的选取有关,样本均为在校大学生,年龄和教育程度相对较为接近。
此外,实验材料的选择也可能影响记忆广度,本实验使用的是数字作为记忆材料,可能与被试者的日常生活经验有关。
3. 记忆广度在生活中的应用:记忆广度是衡量个体记忆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学习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
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特点:
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即5-9个项目,这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记忆广度。
为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可采用组块的方法。
2、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即容易记住的是语言文字的声音而不是它们的形象,非语言文字的材料主要是形象的记忆,而且视觉记忆的形象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此外,也有少量的语义记忆。
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
短时记忆中既有从瞬时记忆中转来的信息,也有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信息,它们都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所以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
4、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
短时记忆的广度 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广度实验报告短时记忆的广度实验报告引言:短时记忆是人类大脑中一个重要的认知能力,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记住电话号码、购物清单还是学习新知识,短时记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短时记忆的广度,即人们在短时间内能够记住多少个信息。
材料与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招募了30名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的参与者。
实验过程中,参与者将被要求观看一系列数字和字母的组合,并在一定时间后进行回忆。
实验中使用的数字和字母组合是随机生成的,以确保结果的客观性。
每位参与者接受了10次试验,每次试验包含不同数量的数字和字母组合。
第一次试验中,参与者需要记住3个组合;第二次试验中,记住5个组合;第三次试验中,记住7个组合;以此类推,直到第十次试验,参与者需要记住21个组合。
每次试验开始前,参与者会有一分钟的时间来熟悉组合。
然后,他们需要闭上眼睛,尽量回忆并记录下他们记得的组合。
实验员会记录下参与者正确回忆的组合数量。
结果: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随着组合数量的增加,参与者的回忆能力呈现下降趋势。
在前几次试验中,参与者的平均正确回忆数量相对较高,但随着组合数量的增加,正确回忆数量明显减少。
2. 在前几次试验中,参与者的回忆能力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有些参与者能够准确回忆大部分组合,而有些参与者则只能回忆很少的组合。
然而,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参与者的回忆能力差异逐渐减小,大部分参与者的正确回忆数量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讨论:这一实验结果表明,人类的短时记忆广度是有限的。
当我们需要记住更多的信息时,我们的记忆能力会受到限制。
这与心理学家乔治·米勒提出的著名“魔数7±2”理论相符。
根据这一理论,人类的短时记忆容量大约为7个左右的单位。
然而,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组合数量的增加,参与者的正确回忆数量逐渐减少,这可能是因为参与者在记忆过程中遇到了干扰。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报告短时记忆广度是指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能够记忆和处理的信息数量。
短时记忆广度实验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测量一个人的短时记忆广度,并且探究不同因素对短时记忆广度的影响。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来测量短时记忆广度,以便更准确地了解个体的记忆能力。
在实验中,我们招募了一百名参与者,他们被要求观看一系列数字和字母的序列,然后在短时间内回忆出他们所看到的序列。
我们记录下每个参与者能够正确回忆的数字和字母的数量,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参与者的短时记忆广度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显著差异。
有些参与者能够记忆和处理更多的信息,而另一些参与者则表现出较低的记忆广度。
通过对参与者的个人信息和认知能力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年龄、学历和认知能力对短时记忆广度有着显著的影响。
年龄较小、学历较高、认知能力较强的参与者往往表现出更高的短时记忆广度。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因素对短时记忆广度的影响。
比如,注意力集中程度、情绪状态以及疲劳程度都会对短时记忆广度产生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参与者在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往往能够表现出更好的短时记忆广度。
而当参与者处于疲劳或分心状态时,他们的短时记忆广度则会显著下降。
通过这些实验结果,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短时记忆广度的特点,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比如,在教育领域,我们可以根据参与者的年龄和学历水平,设计更合理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短时记忆广度。
在心理学领域,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情绪状态和注意力水平,帮助个体提高短时记忆广度,从而改善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总的来说,短时记忆广度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短时记忆广度的方法,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启发和可能性。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为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改善。
用记忆广度法测定大学生的短时记忆的广度(2)
用记忆广度法测定大学生的短时记忆的广度摘要短时记忆是指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编码的记忆。
本实验以四名女大学生为被试,通过采用记忆广度法测定了她们的短时记忆的广度。
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短时记忆的特点,和个体短时记忆容量的差异,并发现实验采用记忆材料的差异对记忆广度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记忆广度法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广度1引言短时记忆,亦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或电话号码式记忆。
是指在刺激作用终止后,对信息保持十几秒直至一分钟左右的记忆。
当我们打电话时,从电话簿上查到所需要的电话号码后,能立即根据记忆在电话机上拨出这个号码,但事过之后,对这个号码就记不清了。
这种记忆现象即属于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具有意识性。
在短时记忆中言语材料信息基本上以视觉形式进行编码,动作和空间形象信息基本上以视觉形式进行编码。
短时记忆的内容如经复述、编码,就进入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在0.5-18秒钟,不超过1分钟。
一般人的短时记忆的广度平均值为7±2个,近年的研究表明,记忆广度和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
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无关联的数字、字母、单词或无意义音节,短时记忆广度7±2个,超过这一范围记忆就会发生错误。
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有意义、有联系的并为人所熟悉的材料,记忆广度则可增加。
可通过对信息的编码、再编码,以及适当扩大"块"的信息来增加记忆的广度。
虽然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但可以通过对材料的组织加以扩大。
假定有一个电话号码是“9034293311”,让一个人按顺序阅读一遍后把它记住是有困难的。
但若把这个电话号码分为903(地区代号)、429(电话分局代号)和3311(用户编号)三个部分来识记,就容易多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时记忆广度
摘要:实验目的:学习短时记忆广度的测量方法,测定对数字的短时记忆能力。
方法:数字记忆广度
关键字:短时记忆广度短时记忆能力数字记忆广度
1 引言:
记忆广度指的是按固定顺序逐一呈现一系列刺激以后,刚刚能够立刻再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
所呈现的各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相等,再现的结果必须符合原来呈现的顺序。
与感觉阈限的概念相似,所谓“刚刚能够立即再现”即是指50%次能够立即再现。
数字记忆广度是测定短时记忆能力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计算记忆广度的方法有多种:
①、8位的数字能够通过,9位的数字不能通过,则记忆广度为8.5;
②、如将每一系列连续呈现3次,则以3次都能通过的最长系列作为基数,再将其他能通过的刺激系列的长度按1/3或2/3加在基数上,两者之和算作记忆广度。
本实验就是用这种方法测量和计算数字记忆广度的。
如:3次均能通过的最长系列为7位数,则基数为7,如果8位数系列3次中通过2次,9位数通过1次,10位数一次也未通过,则记忆广度为:7+2/3+1/3=8;
③、如果用恒定刺激法来测量记忆广度,也可以采取直线内插法来计算。
2 实验方法
主试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搞清楚识记的方法和输入答案的方法。
在输入答案时,数与数之间不能有空格,如有错误可按倒退键(Back Space)删除,重新输入,输完后按回车键表示确认。
数字与数字之间的间隔是750ms,每个数字呈现250ms,从3位数字开始,然后4、5、6…,直到同一位数字系列的3遍都错了为止或达到12位数字。
3 实验结果:
=====结果分数=====
短时记忆广度值: 5.00
------------------
水平正确率
------------------
3 100.00%
4 66.67%
5 100.00%
6 0.00%
7 0.00%
8 0.00%
9 0.00%
10 0.00%
11 0.00%
12 0.00%
------------------
4 讨论:
根据简介中的方法②,结果数据中列出了此次测定的数字记忆广度,以及每一水平(数字个数)列出做对的遍数,如果全对,则为3,如果全不对,则为0(此时实验结束)。
交叉参考:数字记忆空间位置记忆广度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5 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137-139页
6 附录
测验耗时:171秒
[参数表]
数字呈现时间(毫秒)=250
数字间隔时间(毫秒)=750
两组数字间隔时间(毫秒)=1000
最小变化法-明度的差别阈限
摘要:实验目的:学习最小变化法,测量明度的差别阈限。
方法: 最小变化法
关键词:最小变化法明度差别阈限感觉阈限
1 引言:
最小变化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重要方法之一。
经典心理物理学认为,可以用物理量来表达感觉量,因此,存在一种达到觉察水平所必需的临界量值,即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在测量上,常常用50%次能感觉到,50%次不能感觉到的物理量表示绝对阈限;而用50%次能感觉到差别,50%次不能感觉到差别的物理量表示差别阈限。
最小变化法的特点在于它系统地探察感觉转折点,因而具体地说明了感觉阈限的含义。
根据刺激呈现的顺序不同,可有渐增法(↑)和渐减法(↓)两种呈现方法。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上限是指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强和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下限是指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和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弱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
上限减去标准刺激称为上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减去下限称为下差别阈限。
上差别阈限和下差别阈限的平均值称为绝对差别阈限,绝对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之比称为相对差别阈限。
2 实验方法
①、请被试仔细阅读指示语,主试强调要对照标准刺激调整变异刺激,并且注意左、中、右三键所对应的反应。
②、实验的顺序安排力求克服期望误差、习惯误差和空间误差,因此采用如下安排,前后共测定
3 实验结果:
最小变化法-明度的差别阈限
=====结果分数=====
相对差别阈限: 1.51%
绝对差别阈限: 2.91
上限:190.72
下限:184.91
4 讨论:
详细反应分为五列,第一列表明标准刺激的位置以及标准刺激相对于变异刺激的明暗;第二列是变异刺激的起始亮度,第三列是被试判断为两者相等的亮度,第四列是被试判断为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发生逆转的亮度,第五列是上(下)限。
标准刺激是192。
请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上、下差别阈限及绝对与相对差别阈限。
同时,也请计算并比较习惯误差、期望误差和空间误差的克服情况及练习的效果。
公式:①、不肯定间距=X
上-X
下
(上限-下限)
②、DL(绝对差别阈限)=不肯定间距/2
③、K(相对差别阈限)=DL/标准刺激
④、PSE(主观相等点)=(上限+下限)/2
5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17-23页
朱滢主编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59-69页
6 附录
6.1 备注
测验耗时:585秒
[参数表]
组内间隔时间(毫秒)=500
组间间隔时间(毫秒)=2000
标准刺激灰度=192
6.2 详细反应
详细反应记录
标准刺激始等终上/下限
左亮 158 168 174 173.75/173.25
左暗 229 213 200 213.50/200.50
右暗 226 199 187 187.75/187.25
右亮 159 173 183 182.50/172.50
右亮 156 180 183 182.50/179.50
右暗 229 190 177 190.50/177.50
左暗 226 195 189 195.50/189.50
左亮 157 194 200 199.75/1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