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三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预习复习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预习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73beb4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7.png)
第1单元时、分、秒一、秒的认识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3根指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 ),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3.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秒,也就是1分钟,这时分针正好走 1小格。
二、时间单位的换算1. 1时=60分 1分=60秒2. 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三、时间的简单计算1.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借助钟面数格子。
2.解决时间问题的一般思路和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1.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两位数加整十数,再用求出的和加剩下的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加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加,一位数和一位数相加,再把两个和相加。
2.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也可以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
不退位减法,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两次求得的结果相加。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
2. 如果不看数字最后面的0,那么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其实就是要计算前面两位数的加、减法,可以直接口算,写结果时再写上数字末尾的0。
三、估算1.估算时,先将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计算。
采取的策略不同(把数估大或估小),估算的结果也不同。
2.解决与估算有关的问题时,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第3单元测量一、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9f7ae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3.png)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②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
(两①差+减数=被减数②减数+差=被减数③被减数-差=减数特别注意:验算时“验算”别忘了写!!!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①1110②1100③1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因数中间有0,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数上的数,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上要用0来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b7ccf4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3.png)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知识,我们需要先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归纳总结,总结内容涵盖了此学期数学中所有的重点难点知识点。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对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进行总结:一、数的认识1.自然数、零、正整数、负整数、正负数、数轴2.数的大小、数的比较3.数的分解、数的组合4.数的进位、退位、添零二、加减法1. 加减法的含义及需要注意的事项2. 加减法的定义和性质3. 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三、倍数1. 倍数的概念及性质2. 自然数的倍数、偶数和奇数3. 判定数的倍数四、除法1. 除法的意义和定义2. 余数和商的概念及性质3. 除法的步骤和技巧五、约数1. 约数的概念及性质2. 约数和倍数的关系3. 判定数的约数4.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性质六、分数1. 分数的概念及性质2. 分数的简化、化归3. 分数的大小比较、加减乘除4. 分数的应用七、乘法1. 乘法的概念及性质2. 乘法的运算规律3. 小数的乘法八、图形1. 数学图形的种类及分类标准2. 常见图形的性质和属性3. 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九、时间1. 时间的表示方式和单位2. 时间的加减法3. 时钟的构造和使用以上就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所有知识点的详细归纳总结,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和理解。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掌握,我们才能够充分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自己的未来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
除此之外,在学习数学三年级上册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熟练掌握加减乘除运算符号和优先级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需要熟悉加减乘除符号和它们的优先级,同时要注意计算的顺序和方向。
特别是在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多步运算时,需要注意计算顺序和优先级,避免出现错误。
2. 加强电子计算机和计算器的使用能力在今天这个数字化时代,电子计算机和计算器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必备工具,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电子计算机和计算器的使用能力,掌握其基本操作和实用技巧,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度。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354a2f0b84ae45c3b358ce7.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上册 (1)第一单元时分秒 (1)第三单元测量 (1)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3)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4)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4)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4)下册 (6)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6)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6)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7)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7)第五单元面积 (8)第六单元年、月、日 (9)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0)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汇总小学考试考点总复习知识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汇总小学考试考点总复习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2917cd50b4e767f5bcfcea5.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8、(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⑴加法公式: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另一个加数+加数=和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⑵减法公式: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减法的验算:①差+减数=被减数②被减数-差=减数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精选】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概念、定义、公式)汇总
![精选】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概念、定义、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994715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0.png)
精选】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概念、定义、公式)汇总1.秒针是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2.1分等于60秒。
3.2时等于120分。
可以想象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
4.当需要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使用毫米(mm)作为单位。
5.1厘米等于10毫米。
6.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7.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8.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也会使用分米(dm)作为单位。
9.1分米等于10厘米。
10.1米等于10分米。
11.通常使用千米(km)作为单位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1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
13.1千米等于1000米。
14.“千米”也叫“公里”。
15.我们研究过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千米除外)。
16.3千米等于3000米。
可以想象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5000米等于5千米。
可以想象1000米是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
17.通常使用吨(t)作为单位来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
18.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19.1吨等于1000千克。
20.这名同学的体重是25千克,40名这样重的同学的体重是1吨。
21.蓝鲸的体重使用吨作为单位。
22.我们研究过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相邻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23.在笔算加法中,应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加,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24.验算加法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25.在笔算减法中,应当相同数位对齐,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借1……当十。
26.验算减法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也可以用加法验算,用差加上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27.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当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口算、笔算、估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8页](https://img.taocdn.com/s3/m/0d9be96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6.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数到100•认识数–用数字表示数。
–列举100以内的数。
•数的快捘认识–认识0-20的相邻数。
–掌握10以内的数的快速认识。
•数的顺序–排序。
第二章:加法•认识加法–用加法表示简单的相加运算。
–列两个加数的加法算式。
•认识等号–掌握等号的运用。
•认识加的逆运算–认识减法的运算。
第三章:减法•认识减法–用减法表示简单的相减运算。
–列两个减数的减法算式。
•认识算式–认识算式的基本结构。
第四章:长度•认识长度–用长度来描述物体的长短。
•用非标准长度测量长度–使用手指、图钉、火柴等非标准长度单位进行长度测量。
•比较长度–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第五章:质量•认识质量–认识物体的重量。
•量比较质量–使用天平、秤等工具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
第六章:容量•认识容量–认识容器的大小。
•量比较容量–使用杯子、罐子等容器比较容量。
第七章:面积•认识面积–认识平面图形的大小。
•用正方形计算面积–以正方形为单位进行面积的计算。
•量比较面积–比较不同图形的大小。
第八章:三角形•认识三角形–辨认三角形的形状。
•了解三角形的性质–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分类–区分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8ac51b76529647d272852e0.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半时=30分 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3be616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e.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一、时、分、秒1. 钟面上有12 个大格,60 个小格。
2. 时针走1 大格是1 小时;分针走1 小格是1 分钟,走1 大格是5 分钟;秒针走1 小格是 1 秒钟,走 1 大格是 5 秒钟。
3. 1 时=60 分,1 分=60 秒。
4.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另一个两位数依次加整十数和一位数。
-把两个两位数都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相加。
2.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把减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把被减数和减数都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减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减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
3. 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4. 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十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百位退1,在十位上加10 再减。
三、测量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 1 厘米=10 毫米;1 分米=10 厘米;1 米=10 分米;1 千米=1000 米。
2. 认识质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
- 1 千克=1000 克;1 吨=1000 千克。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 1 当10,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
3. 加法的验算方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4. 减法的验算方法:-被减数减差等于减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全册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全册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b985dd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5.png)
【导语】数学不仅是⼀门科学,⽽且是⼀种普遍适⽤的技术。
它是科学的⼤门和钥匙,学数学是令⾃⼰变的理性的⼀个很重要的措施,数学本⾝也有⾃⾝的乐趣。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第⼀单元 时分秒 1、钟⾯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得最快的是(秒针),⾛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上有(12)个数字,(12)个⼤格,(60)个⼩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格,也就是(5)个⼩格。
3、时针⾛1⼤格是(1)⼩时;分针⾛1⼤格是(5)分钟,⾛1⼩格是(1)分钟;秒针⾛1⼤格是(5)秒钟,⾛1⼩格是(1)秒钟。
4、时针⾛1⼤格,分针正好⾛(1)圈,分针⾛1圈是(60)分,也就是(1)⼩时。
时针⾛1圈,分针要⾛(12)圈。
5、分针⾛1⼩格,秒针正好⾛(1)圈,秒针⾛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个数⾛到下⼀个数是(1⼩时)。
分针从⼀个数⾛到下⼀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个数⾛到下⼀个数是(5秒钟)。
7、钟⾯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 半时=30分60分=1时 60秒=1分30分=半时 【⼆】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的⼏位数和最⼩的⼏位数 的⼀位数是9,最⼩的⼀位数是0. 的⼆位数是99,最⼩的⼆位数是10 的三位数是999,最⼩的三位数是100 的四位数是9999,最⼩的四位数是1000 的五位数是99999,最⼩的五位数是10000 的三位数⽐最⼩的四位数⼩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个0或⼏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个数的中间有⼀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个0。
3、数的⼤⼩⽐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较⼤⼩,位数多的数⼤。
②位数相同的数⽐较⼤⼩,先⽐较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较下⼀位,以此类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63db83f48d7c1c708a145b7.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202fe0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c.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半时=30分 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 (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 (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4cbaa5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7.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以下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的汇总: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三根针,分别是时针、分针和秒针。
其中,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
每两个数之间是一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或几个,都不读;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或连续的两个,都只读一个。
3.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后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五入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7.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95df3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0.png)
三年级数学上册1~9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 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半时=30分一刻=15分3时=(180 )分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 5 )时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比较大小: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
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
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例如:35+34=69 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方法2: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b9a7f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7.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一、数与代数1. 数的认识定义:千以内的数:学生应能熟练地数出千以内的数,并理解这些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数的组成:了解每个三位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如257由2个百、5个十和7个一组成。
性质:数的顺序:例如,567比500大,但比600小。
数的比较:能够直接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例子:说出下一个数和前一个数:如果现在是325,那么下一个数是326,前一个数是324。
2. 加法和减法定义:加法: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的运算。
性质:加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的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减法的性质:a - b = a + (-b)。
例子:计算:237 + 459 = 696,696 - 459 = 237。
实际应用:如果你有300元钱,又买了218元的玩具,你现在还有多少钱?3. 乘法和除法定义:乘法:表示重复加法的运算。
除法: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的运算。
性质:乘法的交换律:a × b = b ×a。
乘法的结合律:(a ×b) × c = a ×(b ×c)。
乘法的分配律:a ×(b + c) = a × b + a ×c。
除法的性质:a ÷ b = c 表示a被b除,商为c。
例子:计算:3 × 4 = 12,12 ÷ 3 = 4。
实际应用:如果你有6组小朋友,每组4人,总共有多少人?二、空间与图形1. 平面图形的认识定义: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四边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的图形。
圆形:所有点到中心距离都相等的图形。
性质: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上各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1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钟面上最长最细的是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秒针走1圈(60秒),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
5、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6、时间的计算方法
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7 小明大约每天睡9小时
经常用分:系红领巾/做熟饭
经常用秒:打开电视/深呼吸/脉搏跳动/眨眼/50米或100米短跑/钟表滴答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列竖式步骤:
①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②减法时,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加法时,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3、减法的关系公式。
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加法的关系公式。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
第3单元测量
一、长度单位
1、量比较短的物体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做单位;(身份证厚度/降水量/1分硬币的厚度/书籍的厚度都用毫米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大楼的高度/黑板的长度等)
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手指记忆法)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千米= 1公里=1000米 1000米=1千米=1公里小技巧:
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
15米=()分米 6分米=()毫米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200分米=()米 1500厘米=()米
3、在计算长度时,要特别注意单位,如25厘米+15厘米=(4)分米。
二、质量单位
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
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集装箱/轮船/汽车/鲸鱼/大象/坦克/犀牛用吨做单位)
2、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1000克=1千克
小技巧:
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6吨=()千克 10吨=()千克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2000千克=()吨 15000千克=()吨
第5单元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看做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可看做几个这个数相加,用这个数×几,用×计算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计算
比较 24是8的几倍?可以看做24里面有几个8?24÷8=3
24的8倍是多少?可看做8个24相加24×8/8×24=192
已知一个数的8倍是24,求这个数24÷8=3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1、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
如497×7≈3500)
2、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经常出判断题)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
求近似数,用估算。
→(≈)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
第7单元四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的封闭图形是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是封闭的。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4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
6、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7、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认识分数首先要强调平均分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同分母分数加减
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4课堂口诀
认识分数并不难,平均分来仔细看。
分母表示分几份,分子表示占几份。
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大时分数小。
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时分数大。
数字编码
邮政编码由6位数字组成,前两位表示省
前三位表示邮区
前4位表示县(市)
最后两位表示投递局
身份证倒数第二位是用来区分性别的,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简称男单女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