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英
二恶英
![二恶英](https://img.taocdn.com/s3/m/29068cbe1a37f111f1855b74.png)
二恶英二恶英(Dioxin) ,又称二氧杂芑(qǐ) ,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二恶英实际上是二恶英类(Dioxins)一个简称,它指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而是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包含众多同类物或异构体的两大类有机化合物。
二恶英包括210种化合物,这类物质非常稳定,熔点较高,极难溶于水,可以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是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所以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对人体危害严重。
二恶英(拼音:èr è yīnɡ,英文:Dioxin)全称分别是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简称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简称PCDFs)。
由2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多氯二苯并二恶英(PCDDs);由1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
每个苯环上都可以取代1~4个氯原子,从而形成众多的异构体,其中PCDDs有75种异构体,PCDFs有135种异构体。
二恶英类结构式(2张)自然界的微生物和水解作用对二恶英的分子结构影响较小,因此,环境中的二恶英很难自然降解消除。
它包括210种化合物。
它的毒性十分大,是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万分之一甚至亿分之一克的二恶英就会给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二恶英除了具有致癌毒性以外,还具有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直接危害子孙后代的健康和生活。
因此二恶英污染是关系到人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二恶英具有类似于“12大危害物”的特性,“12大危害物”是一组被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险化学物质。
实验证明二恶英可以损害多种器官和系统,一旦进入人体,就会长久驻留,因为其本身具有化学稳定性并易于被脂肪组织吸收,并从此长期积蓄在体内,可能透过间接的生理途径而致癌。
二恶英 环境质量标准
![二恶英 环境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e67155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1.png)
二噁英环境质量标准
二噁英是一种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属于二恶英类化合物。
它通常是农药生产、焚烧废物等过程的副产物,也可以通过工业过程、汽车尾气等排放进入大气中。
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对二噁英的环境质量标准进行了规定。
根据不同环境介质,二噁英的环境质量标准如下:
1. 大气环境中的二噁英质量限值为:0.2纳克/立方米,日均值。
这个标准适用于城市居住区、农村、工业区等大气环境。
2. 土壤环境中的二噁英质量限值为:0.3微克/千克,全量指数。
这个标准适用于土壤使用为建设用地、农田、林地、草地等土壤环境。
3. 水环境中的二噁英质量限值为:0.05微克/升,最大容许浓度。
这个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湖泊等水环境。
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对二噁英的排放和浓度进行了限制,旨在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二恶英”是否能被分解或降解?
![”二恶英”是否能被分解或降解?](https://img.taocdn.com/s3/m/948cb39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0.png)
”二噁英”是否能被分解或降解?一、"二噁英"的定义及特性"二噁英"是指2,3,7,8-四氯代苯并二噁英,是一种有机污染物,具有极强的毒性和持久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其结构复杂,难以降解,因此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生物降解"二噁英"的方法1. 微生物降解微生物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降解剂,对有机物具有较高的降解能力。
目前已经发现了一些能够降解"二噁英"的微生物,如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酶的作用将"二噁英"分解为无毒的物质,进而减少了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2. 光催化降解光催化降解是利用光能激发催化剂对"二噁英"进行降解的方法。
通过合适的催化剂和光源,可以实现对"二噁英"分子结构的改变,使其分解为无毒的物质。
目前,常用的催化剂有二氧化钛、氧化锌等。
三、化学分解"二噁英"的方法1. 热分解通过高温处理"二噁英"可促使其分解为无毒的物质。
这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手段,但需要注意控制处理温度,避免生成其他有害物质。
2. 化学氧化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二噁英"可以使其分解为无毒的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这种方法对大规模处理"二噁英"较为适用,但需要注意氧化剂的选择和使用量的控制。
四、资源化利用"二噁英"1. 降解为无毒物质通过生物降解或化学分解的办法,将"二噁英"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
这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回收利用其中的元素,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能源利用"二噁英"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可以被利用,用于发电或供热。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具有环保和经济双重效益。
二恶英的产生及危害
![二恶英的产生及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56b357c408a1284ac8504362.png)
PCDD/Fs已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首批受控 清单,各缔约方都必须采取法律和行政技术措施 对其严格控制。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了前面,P CDD/Fs排放总量已经有了大幅度削减。但迄今为 止,人们对PCDD/Fs的认识仍然是初步的,国内 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其研究水平远落后 于发达国家,许多方面目前仍为空白、尤其是钢 铁等行业。我国新的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目 前正在制订过程中,已经将PCDD/Fs排放限值列 入其中,不久将会出台。
二恶英类化合物在环境中并不自然存在,但由于 人类工业活动而使其无处不在。目前已知来源的95% 以上是废弃物(含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和医疗废 弃物)焚烧时所产生。除此以外,金属制造业、农药生 产、一些造纸工业的副产品及某些特定化学工业中也 产生一定量二恶英,其主要来源分布见表1。
二恶英的形成机理
(2)严格控制焚烧过程
根据二恶英的特性,要求燃烧室温度保持800 ℃ 以上,滞留2秒钟以上,使完全燃烧,冷却设 备基准要求在200℃以下,这样,可大幅度减少二 恶英的生成与排出。
(3)利用植物清毒
二恶英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具有高度的脂溶 性,所以容易积存在人体内脂肪多的部位。日本 专家研究认为,富含纤维素和叶绿素的食物如菠 菜、萝卜叶等有助于消除体内富积的二恶英。其 原理是反利用肠肝循环,在二恶英被小肠吸收前, 使其附着在食物纤维上,然后排出体外而解毒。
PCDDs由2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 环,PCDFs由i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 环(见图1和图2)。每个苯环上的氢原子都可以被 i~4个氯原子取代,由于取代的位置和数量的不 同可形成210种异构体(PCDDs有75种、PCDFs有135 种), 见表1。
理化特性
二恶英有两种形态:挥发性的气体二恶英和颗粒 状的固态二恶英。它们在环境中都能长时间存在,且 随着氯化程度的增强,PCDD/Fs的溶解度和挥发性减 小。 二恶英仅在有机溶媒溶解,水几乎不能溶解。 容易生成的温度是180—400℃,分解温度在700℃以上。 在人与动物体内及受3lOnm左右紫外线照射时缓慢分解, 在脂肪中高度分解。对酸、碱稳定,土壤吸着性高, 挥发性低。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降解、水解及光分解 作用对二恶英分子结构的影响均很小。例如,TCDD(四 氯二苯异二恶英,共有22个异构体)具有很低的蒸发压, 25℃时仅为2.3×10-4Pa,熔点3O5℃,在水中的溶解 度仅为0.2g/L,且热稳定性好,即使温度高达700℃ 也不会分解。
二恶英及二恶英处理的基础知识
![二恶英及二恶英处理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ec99fe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2.png)
二恶英及二恶英处理的基础知识二恶英及二恶英处理的基本概念二恶英是一种具有较强生物毒性的有机化合物,其毒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具有不可逆的“致畸、致癌、致突变”毒性,被视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化学物质之一”。
二恶英通常指具有相似结构和理化特性的一组多氯取代的平面芳烃类化合物,属氯代含氧三环芳烃类化合物,包括75种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polychlorodibenzo-p-dioxins,PCDDs)和135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olychloro-dibenzofurans,PCDFS),缩写为PCDD/Fs或dioxin。
其特征是:无色无味,毒性严重,脂溶性物质。
二恶英处理是指对含有二恶英(Dioxins)的废物和污染物进行处理的过程。
二恶英是一种有毒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能源生产和废弃物处理等过程。
由于其生物累积性高,容易在环境和生物体内积累,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癌症、生殖系统损伤、免疫系统损害等。
因此,对二恶英的处理和减少至关重要。
二恶英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包括:二恶英检测、二恶英监测、二恶英去除、二恶英减排等。
二恶英处理的意义在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减少二恶英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处理二恶英的知识内容大纲I. 二恶英的基本概述A. 化学结构和性质B. 毒性和危害II. 二恶英的来源和排放途径A. 工业生产过程B. 燃烧过程C. 废弃物处理III. 二恶英的环境影响A. 生态系统污染B. 水体和土壤污染C. 生物积累和食物链传递IV. 二恶英的监测和分析方法A.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B. 分析技术和仪器设备V. 二恶英的处理和减排措施A. 建立源头控制措施B. 环境治理和修复技术C. 法规和政策措施VI. 二恶英的健康风险评估和防护措施A. 暴露评估B. 健康影响和风险评估C. 个人防护和安全措施VII. 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A. 全球二恶英减排倡议B. 国际标准和规范处理二恶英的知识内容详情I. 二恶英的基本概述A. 化学结构和性质1. 化学结构:二恶英是由四个氯原子取代的芴分子,化学式为C12H4Cl4O。
二恶英毒性及污染
![二恶英毒性及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6c5fc229bd64783e09122bf8.png)
PCDFs) 在学术界喜欢简称为 PCDD/ Fs。 PCDD 和 PCDF 是两组化合物 , 由于
取代氯原子的数量和位置不同 ,它们各有 75 个和 135 个同族体 (congener) 。凡是在 2 ,3 ,7 ,8 位置有氯原子的 17 种二恶英是 有毒的 ,例如 2 ,3 ,7 ,8 - TCDD 和 2 ,3 ,7 ,8 - TCDF 是最毒的二恶英 。其化学结构如 下:
二 、毒性当量 十七种有毒的二恶英对动物体的毒性 各不相同 ,例如 2 ,3 ,7 ,8 —TCDD 比 OCDD 毒 1000 倍 。受污染样品中都含有多种有 毒二恶英化合物 。为了表征此样品中的二
因出片时排版软件故障 ,本文中“二 ”“、二 ”应为“二恶英”(同“二 ”) ,
特此更正 。谨向读者表示歉意 。
中国环保产业 CEPI 1999 10
恶英 总 毒 性 , 国 际 上 通 用 以 2 , 3 , 7 , 8 — TCDD 毒性当量 ( TEQ) 来定量表示该样品 的毒性 (将各种二恶英同族体含量乘以其 相应的毒性当量因子后 ,再加和) 。17 种 有毒二恶英的毒性当量因子见下页表示 。
三 、毒性 二恶英是对人体最毒的化合物之一 。 由于人体受伤害的数据较少 ,各种动物对 它的剂量反应也不相同 ,毒性研究还在进 行 ,但是无人怀疑它是对人类健康极具威 胁的环境污染物 。 对大鼠的半致死毒性 (LD50) : 皮肤接触 :1~100μg/ kg 体重 (比 DD T 农药毒 2 万倍) 。 摄入 : 10 ~ 20μg/ kg 体重 (比 DD T 农 药毒 4000 倍) 。 2 ,3 ,7 ,8 - TCDD 在人体中的半衰期 约 7~10 年 。 四 、二恶英的可能来源 自然界在森林大火等事件中也会少量 形成二恶英 。但是和其它工业污染物不同 的是 ,它从未被人为地大量合成 、生产和应 用过 。作为环境污染物 ,它是在七十年代 后才受到环境科学家重视的 。其来源是 : 11 以微量杂质形式存在于含氯芳香 族工业化学品中 (工业合成中的副产物) 。 例如 , 多 氯 联 苯 ( PCBs) , 五 氯 酚 钠 ( Na2 PCP) ,有机氯农药和除草剂等化学品中含 有微量二恶英 。 21 热反应过程中生成 。科学家证实 : 当焚烧物中含有石油产品 、塑料 、纤维素和 煤炭等 ,在 300 ℃含无机氯时很容易生成 二恶英 。其过程为 :金属离子 (铜 、铁等) 作 为催化剂 ,导致氧在焚烧飞灰 (颗粒物) 表 面生成 CO2 ,芳香化合物被氯化成各种氯 代芳香物而成为二恶英化合物的前体 。 五 、对人类的毒害 普通人群是不可能接触到二恶英纯品 的 ,所以 ,急性中毒致死的可能性几乎没 有 。一般人群只可能受到低剂量的暴露 , 毒理研究已经针对长期低剂量暴露时对人 体的可能损伤进行研究 。慢性中毒症状 为 :体重减轻 ,胸腺萎缩 ,免疫系统受损 ,肝 损伤 、卟啉病 、氯痤疮 、生殖发育和智力影 响 ,及致畸 、致癌 、致突变等 。 二恶英已被公认是干扰人类内分泌系 统的类雌激素中的一种 。内分泌干扰剂是
二恶英简介
![二恶英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156d0176edb6f1aff001f6c.png)
二噁英简介二恶英(Dioxin),又称二氧杂芑(qǐ),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二恶英实际上是二恶英类(Dioxins)一个简称,它指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而是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包含众多同类物或异构体的两大类有机化合物。
由2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多氯二苯并二恶英(PCDDs);由1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
每个苯环上都可以取代1~4个氯原子,从而形成众多的异构体,其中PCDDs 有75种异构体,PCDFs有135种异构体。
自然界的微生物和水解作用对二恶英的分子结构影响较小,因此,环境中的二恶英很难自然降解消除。
二恶英包括210种化合物,这类物质非常稳定,熔点较高,极难溶于水,可以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是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所以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
它的毒性十分大,是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环保专家称,“二恶英”,常以微小的颗粒存在于大气、土壤和水中,主要的污染源是化工冶金工业、垃圾焚烧、造纸以及生产杀虫剂等产业。
日常生活所用的胶袋,PVC(聚氯乙烯)软胶等物都含有氯,燃烧这些物品时便会释放出二恶英,悬浮于空气中。
另外,电视机不及时清理,电视机内堆积起来的灰尘中,通常也会检测出溴化二恶英。
而且含量较高,平均每克灰尘中,就能检测出4.1微克溴化二恶英。
二恶英的毒性二恶英结构与性质二恶英是指含有2个或1个氧键连结2个苯环的含氯有机化合物 ,它的英文名字“Dioxin” 。
由于Cl原子在 1~9的取代位置不同 ,构成 75种异构体多氯代二苯 (PCDD)和 135种异构体多氯二苯并呋喃 (PCDF) ,通常总称为二恶英 ,其分子量 321.96,为白色结晶体,m. p. : 302~305℃, 500℃开始分解,800℃ 时 21s完全分解。
其中有17种 (2、3、7、8位被Cl取代的 )被认为对人类和生物危害最为严重。
究竟什么是二恶英?
![究竟什么是二恶英?](https://img.taocdn.com/s3/m/85194611cc7931b765ce1565.png)
究竟什么是二恶英?——追本溯源、科学论证、理性对待、国外实例1. 追本溯源二恶英是二恶英类(Dioxins)的简称,是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简称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两大类物质的统称。
“二恶英”总共有419种多氯代有机化合物,但通常用来泛指30种天然的和合成的毒性有机化合物,其中包括7种多氯二苯并二恶英(PCDD)、10种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以及13种多氯联苯(PCB)。
这30种化合物具有“二恶英类毒性”,其中被广泛研究的最具毒性的化合物是2,3,7,8-四氯二苯并二恶英(TCDD)。
一般以2,3,7,8-TCDD的毒性当量系数为1,而其他二恶英类物质根据其毒性与2,3,7,8-TCDD的毒性的比值作为其毒性当量系数。
而在健康评价中,分别以其物质含量乘以毒性当量系数然后相加,获得二恶英的毒性当量(TEQ)。
除了这30种二恶英以外,还有389种PCDD、PCDF和PCB。
氯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在所有元素中排在第19位,在所有出现有机物和氯元素的加热过程中(尤其是出现燃烧现象的过程),二恶英就会以副产物的形式生成。
二恶英的生成机理是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由具有苯环的有机前驱体与氯发生合成反应生成。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作为产品生产二恶英的事例,二恶英一般是作为副产物产生。
二恶英最早发现在森林大火中。
废弃物焚烧、有机氯化学品生产、金属冶炼、纸浆氯气漂白等过程都会产生二恶英。
二恶英在大气中主要是以气溶胶的形式吸附在颗粒物表面,在水体中以悬浮物的形式存在,在土壤中吸附在土壤颗粒或者有机质的表面。
大气沉降是土壤中二恶英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恶英在人体内的半衰期大约为6~8年。
二恶英的致癌特性是从超高剂量的动物暴露实验得出的,是人体正常暴露剂量的15000~60000倍以上。
目前尚无流行病学证据证明二恶英对人类的致癌特性。
科学界对于二恶英的致癌特性已经争论了近70年,二恶英与癌症的话题还将继续争论下去。
认识二恶英
![认识二恶英](https://img.taocdn.com/s3/m/a15c13252af90242a895e55e.png)
• 二噁英的危害
案例二 越战美军橙剂遗毒事件
“橙剂”中含有毒 性很强的有毒气体 二恶英,加拿大一 家环境公司在越南 进行土壤样本采集 和调查后发现,虽 然战争已远去多年, 越南人仍然在遭受 着橙剂引发的癌症、 基因变异等疾病的 折磨。
• 二噁英的危害
案例二 越战美军橙剂遗毒事件
当地人血液中的毒素含量远远高于常人,其身体因此出 现了各种病变。更为严重的是,毒素改变了他们的生育和遗 传基因。在越南长山地区,人们经常会发现一些缺胳膊少腿 儿或浑身溃烂的畸形儿,还有很多白痴儿童。 据统计,越战中曾在南方服役的人,其孩子出生缺陷率 高达30%。此外,在南方服役过的军人妻子的自发性流产率 也非常高。参加越战的美国老兵也深受其害,目前除糖尿病 外,美越战老兵所患的病中,已有9种疾病被证实与“橙剂 ”有直接关系,包括心脏病、前列腺癌、氯痤疮及各种神经 系统疾病等。研究数据表明,参加过“牧场行动计划”的老 兵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要比正常人高出47%;心脏病的发病率 高出26%;患何杰金氏淋巴肉瘤病的概率较普通美国人高50 %;他们妻子的自发性流产率和新生儿缺陷率均和比常人高 30%。
• 二噁英的来源
生成方式
• 二噁英的来源
生成方式
• 二噁英的来源
排放源
中国二噁英类POPs排放清单
排放源类别 废弃物的焚烧 钢铁和其他金属生产 年排放量(TEQ)/(g/a) 排向空气 610.5 2486.2 13.5 排向水体 排向产品 排向残渣 1147.1 2167.2 排放总量 1757.6 4667 基准年:2004年
发电和供热 矿物产品生产 交通
非受控燃烧过程 生产和使用化学品及消费品 其他来源 废弃物处置和填埋 总 计
重要环境污染物——二恶英介绍
![重要环境污染物——二恶英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97359d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5.png)
发展趋势预测
环保意识提高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二恶英等污染物的关注度将 不断增加。
治理技术不断创新
未来将有更多针对二恶英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推动治理技术的 不断发展和进步。
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政府将加强对二恶英等污染物的监管力度,逐步完善相关法规和政 策,推动环境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科技创新需求
生物监测方法探讨
生物标志物监测
通过检测生物体内与二恶英暴露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如某些 酶活性、蛋白质表达等,来评估二恶英的暴露水平和健康风 险。
生物毒性监测
利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如细胞毒性试验、微生物毒性试验 等,来评估二恶英的毒性效应和环境风险。
监测数据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通过制定严格的实验室操作规程、使用标准物质和校准仪器等方法,确保实验室内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物质。
优化生产工艺和设备
02
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氯环境,降低二恶
英的生成条件。
加强废弃物管理和资源化利用
03
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处理,减少废弃物焚烧过程中二恶
英的排放。
过程减排技术应用
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
如采用流化床燃烧技术、高温燃烧技术等,提高燃烧效率,减少 二恶英的生成。
加入抑制剂
土壤和沉积物中
二恶英在土壤和沉积物中 的含量较高,且难以被降 解和去除,对生态系统和 人体健康构成长期威胁。
02 二恶英毒性作用与危害
急性毒性表现
皮肤接触
可能导致皮肤红肿、疼痛 、水疱及溃疡等症状。
眼睛接触
可能引发眼睛疼痛、流泪 、视力模糊等眼部刺激症 状。
吸入或食入
可能导致呼吸道、消化道 等系统急性损伤,出现咳 嗽、呼吸困难、恶心、呕 吐等症状。
二恶英国际排放标准
![二恶英国际排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5cce69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c.png)
二噁英国际排放标准
二噁英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包括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
为了贯彻和规范环境保护法以及水、大气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了二噁英类的监测技术和行为标准。
在国家层面,二噁英排放标准是0.1 ng TEQ/Nm3。
针对某些重点行业,如废物焚烧、造纸(有氯漂白)、钢铁、再生有色金属、殡葬(火化机)及化工领域,国家出台了更为严格的污染控制标准来对二噁英的排放进行控制。
近年来,由于生活垃圾增量大和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增多,飞灰量急剧增长,这导致了二噁英超标的排放情况出现。
因此,对于这些高污染风险的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技术改进,确保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
食品中的二恶英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食品中的二恶英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82f09c0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0.png)
食品中的二噁英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二噁英是一种极具毒性的有机物,常常存在于食品中,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二噁英是一种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由于其高度毒性和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已被国际公认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以下将对二噁英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进行详细介绍。
一、二噁英的来源二噁英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其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许多产生二噁英的工业过程,如垃圾焚烧、汽车排气排放和工业制造过程等,都可能产生二噁英。
2. 烟草燃烧:烟草燃烧是二噁英的另一种重要来源,烟草燃烧释放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二噁英。
3. 食品加工过程: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高温烹饪和烤烟等因素,也会导致食品中二噁英的产生。
1. 引起癌症:二噁英被公认为一种致癌物质,长期接触二噁英会导致人体细胞发生恶性变异,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2. 损害神经系统:二噁英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长期接触二噁英的人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行为异常、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3. 影响生殖系统:二噁英对人体生殖系统造成影响,可能导致男性精子数量减少、女性月经不调、生育能力下降等问题。
4. 皮肤毒性:长期接触二噁英可能导致皮肤过敏、红肿、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体皮肤健康。
1. 食品中的二噁英来源:食品中的二噁英常常来自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高温烹饪和烤烟等因素,同时受到工业排放和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可能导致食品中的二噁英含量超标。
2. 食品中的二噁英危害:食品中的二噁英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长期摄入含有二噁英的食品会增加患癌症、损害神经系统、影响生殖系统和皮肤毒性等风险。
3. 食品中的二噁英防范:为了减少食品中二噁英的危害,人们应该选择新鲜的食品,限制高温烹饪和烤烟的食品加工方式,避免摄入过量的含有二噁英的食品。
二噁英是一种极具毒性的有机物质,长期接触二噁英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护人体健康,人们应该尽量避免接触含有二噁英的食品和环境,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二噁英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二恶英
![二恶英](https://img.taocdn.com/s3/m/aed30fc208a1284ac850430f.png)
二恶英(Dioxin)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二恶英实际上是一个简称,它指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而是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包含众多同类物或异构体的两大类有机化合物,全称分别叫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简称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简称PCDFs),我国的环境标准中把它们统称为二恶英类。
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s)由2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由1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
每个苯环上都可以取代1~4个氯原子,从而形成众多的异构体,其中PCDDs有75种异构体,PCDFs有135种异构体。
所以,二恶英包括210种化合物,这类物质非常稳定,熔点较高,极难溶于水,可以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是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所以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
自然界的微生物和水解作用对二恶英的分子结构影响较小,因此,环境中的二恶英很难自然降解消除。
它包括210种化合物。
它的毒性十分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环保专家称,“二恶英”,常以微小的颗粒存在于大气、土壤和水中,主要的污染源是化工冶金工业、垃圾焚烧、造纸以及生产杀虫剂等产业。
日常生活所用的胶袋,PVC (聚氯乙烯)软胶等物都含有氯,燃烧这些物品时便会释放出二恶英,悬浮于空气中。
二恶英的毒性因氯原子的取代位置不同而有差异,故在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中用他们的含量乘以等效毒性系数(toxic equivalency factors,TEFs)得到等效毒性量(toxic equivalent,TEQ)。
二恶英中以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2,3,7,8-TCDD)的毒性最强,研究也最多。
(一)来源大气环境中的二恶英90%来源于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
含铅汽油、煤、防腐处理过的木材以及石油产品、各种废弃物特别是医疗废弃物在燃烧温度低于300-400℃时容易产生二恶英。
二恶英简介与治理手段
![二恶英简介与治理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26cd92f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9.png)
二噁英简介与治理手段一、二噁英:二噁英通常指具有相似结构和理化特性的一组多氯取代的平面芳烃类化合物,属氯代含氧三环芳烃类化合物,包括75种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polychlorodibenzo-p-dioxins,PCDDs)和135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olychloro-dibenzofurans,PCDFS),缩写为PCDD/Fs或dioxin。
研究最为充分的有毒二噁英为2 位、3位、7 位、8 位被氯原子取代的17 种同系物异构体单体(congenor),其中,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2,3,7,8-TCDD)是所有已知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二噁英单体(经口LD50仅为0.6μg/kg),且还有极强的致癌性(致大鼠肝癌剂量10pg/g)和极低剂量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用在内的多种毒性作用。
二、来源(1)工业来源1)固体废物焚烧包括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及危险废物等的焚烧。
2)工业锅炉燃烧煤等化石燃料和木材等的燃烧。
3)金属生产Ulrich Quaβ等关于欧洲二噁英排放的清单表明,铁矿烧结是欧洲二噁英排放仅次于生活垃圾焚烧的第二大主要来源,而在中国则是第一大来源。
4)金属回收如从电缆回收金属、二次熔铝、熔铜以及锌的回收等也是来源之一。
5)含氯化合物的合成与使用许多有机氯化学品,如多氯联苯、氯代苯醚类农药、苯氧乙酸类除草剂、五氯酚木材防腐剂、六氯苯和菌螨酚等,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二噁英类副产物。
6)纸浆漂白过程纸浆漂白过程通入氯气可以产生二噁英,废液则会排入水体。
(2)非工业来源1)汽油的不完全燃烧汽车尾气可以释放汽二噁英。
2)家庭燃料家庭固体燃料(木材和煤)的燃烧排放占60%的非工业源二噁英排放,其排放与燃料和炉型有关。
3)偶然燃烧如五氯酚处理过的木制品和家庭废物的非法燃烧。
4)光化学反应氯代2-苯氧酚可以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二噁英,氯酚可以通过光化学二聚反应生成二噁英。
5)生化反应氯酚类可以通过过氧化酶催化氧化产生二噁英。
为什么会有”二恶英”这个词?
![为什么会有”二恶英”这个词?](https://img.taocdn.com/s3/m/e3694ec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6.png)
为什么会有”二噁英”这个词?一、什么是"二噁英"?二噁英是一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属于有机物的一种,其化学名称是二氢芘,它是在一些工业和燃烧过程中形成的副产品。
二噁英因其具有高毒性和难降解的特点,成为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威胁。
二、二噁英的来源1. 工业过程:二噁英主要由金属冶炼、有机合成和垃圾焚烧等工业过程中产生。
这些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物质和燃料往往含有卤素或氯氟碳化合物,当它们燃烧时就会形成二噁英。
2. 燃烧过程:包括垃圾焚烧、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排放等。
这些过程中,有机物与氯化合物相互作用,产生二噁英。
三、二噁英的危害1. 毒性:二噁英被认为是目前已知的最强毒素之一,其对人体的毒性主要表现在神经、免疫及内分泌系统的损害。
研究表明,长期接触二噁英会导致癌症、儿童智力发育障碍等健康问题。
2. 环境污染:二噁英对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它在水、土壤和空气中长时间存在,难以降解。
一旦进入生态系统,会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极大的破坏。
四、应对二噁英的措施1. 加强监管:政府应加强二噁英的监管和管理,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加大对重点行业的违规处罚力度,确保其废气排放达标。
2. 推广替代技术:研发和推广无二噁英排放的替代技术,如清洁能源和低污染工艺,降低二噁英的产生。
3. 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二噁英的认识和意识,加强健康教育,减少二噁英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 加强环保意识:人们应自觉爱护环境,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燃烧,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
总结:二噁英是一种具有高毒性和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其来源主要包括工业过程和燃烧过程。
二噁英对人体和环境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应加强监管、推广替代技术、开展健康教育和增强环保意识,共同防范和应对二噁英的威胁。
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人应承担的义务。
只有共同的努力,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健康的未来。
二恶英控制
![二恶英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86d915b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3.png)
二恶英控制概述二恶英(2,3,7,8-四氟代二苯并1,9-蒽二酚)是一种高度毒性的化学物质,属于多氯联苯的代谢产物。
它是由许多人工和天然过程中生成的有毒化合物之一,具有强烈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因此,对二恶英的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二恶英的来源、危害、控制方法以及相关政策和实践。
来源二恶英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排放:二恶英是数十年前广泛使用的阻燃剂多氯联苯(PCB)的副产物,大量工业过程中的PCB排放导致了环境中二恶英的积累。
2.废物处理:含有PCB物质的废物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例如焚烧废物或填埋在不当的地点,这些废物可能会产生二恶英。
3.自然过程:二恶英也可以通过自然过程生成,例如森林火灾和火山喷发中的高温条件可能导致氯化物与有机物反应产生二恶英。
危害二恶英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具有广泛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危害:1.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二恶英被证实对人体细胞具有强烈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长期接触可导致各种癌症的发生。
2.免疫系统影响:二恶英可能会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3.神经系统影响:二恶英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神经毒性和认知功能下降。
4.生殖和发育问题:二恶英可能对生殖系统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包括不育、胎儿发育缺陷等问题。
控制方法为了减少环境中二恶英的含量,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控制方法:1.公共政策:国际和国家层面都有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来控制二恶英的排放和使用,例如实施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含有PCB物质的产品。
2.工业控制:工业过程中应该采用严格的控制措施,包括改变产品设计、工艺和材料,减少二恶英的生成和排放。
3.废物管理:废物应正确处理,避免随意焚烧或填埋含有PCB物质的废物。
应使用安全的处理方法,例如专门处理PCB废物的工厂或设备。
4.监测和调查:定期对环境和工作场所进行二恶英的监测和调查,及时发现和防止二恶英的泄漏和积累。
5.替代品研发:寻找和开发替代PCB物质的安全和环保材料和产品,减少二恶英的产生。
二恶英生成条件
![二恶英生成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fd376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7.png)
二噁英生成条件摘要:一、二噁英的定义和背景二、二噁英的生成条件1.化学反应2.反应物3.环境条件三、二噁英的危害四、减少二噁英生成的措施正文:二噁英是一类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特性的化学物质,其对人体和生态环境具有极高的毒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二噁英的生成与排放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噁英的生成条件以及减少其生成的措施。
首先,二噁英的生成需要满足一定的化学反应条件。
在有氧环境中,有机物质经过不完全燃烧或化学还原过程,可生成二噁英。
此外,当有机物质接触到氯或含氯物质时,也容易产生二噁英。
其次,二噁英的生成物主要包括碳、氢、氧和氯。
这些反应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高压和缺氧状态,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噁英。
再者,环境条件对二噁英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燃烧过程中,燃烧温度、燃烧时间和燃料类型等因素均会影响二噁英的生成。
同时,排放到大气中的二噁英还会受到气象条件和大气化学反应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在大气中的分布和传输。
二噁英对人体和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危害。
长期暴露于二噁英的环境中,可能导致免疫系统损害、内分泌紊乱、生殖系统损害等健康问题。
此外,二噁英还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性作用。
因此,减少二噁英的生成和排放至关重要。
为了减少二噁英的生成,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强环保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限制二噁英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优化燃烧技术,提高燃烧效率,降低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二噁英;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有机氯化物的使用,从源头上减少二噁英的生成。
总之,二噁英的生成条件包括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环境条件。
二恶英
![二恶英](https://img.taocdn.com/s3/m/f10247d56f1aff00bed51e1b.png)
生物降解法 二噁英的微生物降解主要有细菌好氧降解、厌氧 细菌还原脱氯和白腐真菌降解等。其中白腐真菌 对二噁英的降解能力较强。Nam 等人首先对真菌 和细菌组成的混合菌种在加入了呋喃的环境中培 养驯化,使得该菌种能够以呋喃作为食物源,然 后经过增殖,提取能够食用二噁英的菌种与飞灰 混合,在30℃ 下保持 21 天,飞灰中二噁英的总 量和毒性当量去除率分别达到 63. 4%和 66. 8%
• 聚氯乙烯塑料的生产,还有造纸工业使用 的氯漂白等。从历史上 1961~1972 年美国 在越南的化学战争造成的二噁英污染, 1976 年意大利 Seveso 化工厂爆炸造成的二 噁英污染事件,到 1999 年比利时鸡饲料二 噁英污染,2001 年香港迪斯尼乐园工地土 壤二噁英污染及 2006 年荷兰、比利时、德 国三国猪肉二噁英含量超标等一系列事件 ,让人们逐渐认识了二噁英的巨大危害, 并就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 2) 进一步研究混煤燃烧的循环流化床对二噁英的控制技术。 现阶段,混煤燃烧在中国某些煤资源丰富且生活垃圾热值 低不易燃烧的西北部地区,具有现实可行性,并且是控制 垃圾焚烧向环境中排放二噁英的有效手段。 • ( 3) 重点开发对烟气中有害物质具有综合降解效率的烟气净 化设备,如研发具有良好降解二噁英的同时,能够脱氮的 新型除尘布袋,研发安装在引风机之后,具有长期稳定性 能的低温催化降解二噁英、氮氧化物的设备。 • 另外,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的紫外光催化降解、等离子体 技术及超临界水氧化法因对二噁英、VOCs有机气体、脱硫 脱硝表现出同步降解性能,在未来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探索 方向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 二噁英(dioxin,DXN)化学名为二 氧杂环乙烷,是一类毒性很强的三环 芳香族有机化合物,是随着废气和废 渣排放的微量或者痕量污染物。 • 其污染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含氯 碳氢化合物的燃烧,环境中 95%的二 英来源于这些化合物的燃烧。主要是 城市生活垃圾和医院废弃物的燃烧, 还有部分来自汽车尾气及森林火灾与 火山爆发;第二类是与氯有关的许多 工业生产中一些化学品的副产物,如
二恶英分子量
![二恶英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b11dc54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e.png)
二噁英分子量摘要:1.二噁英的概述2.二噁英的分子量3.二噁英的毒性及其影响4.预防与治理二噁英的措施正文:一、二噁英的概述二噁英(Dioxins)是一类具有强烈毒性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由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中含有。
它们的名字来源于其化学结构中含有两个苯环,并在两个苯环之间有一个氧原子。
二噁英具有强烈的毒性,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二、二噁英的分子量二噁英的分子量为222.418克/摩尔。
它的化学式为C12H4O2,由于其复杂的化学结构,分子量较大。
在实际环境中,二噁英通常以微克级别的浓度存在,但其毒性仍然非常强烈。
三、二噁英的毒性及其影响1.环境毒性:二噁英具有强烈的脂溶性,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
它们在环境中的半衰期很长,达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的污染。
2.生物毒性:二噁英对生物体的生殖、发育、免疫等方面具有严重影响。
它们可以导致生殖系统疾病、生长发育障碍、免疫系统受损等。
3.人体健康影响:人类主要通过食物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暴露于二噁英。
长期暴露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肝脏功能减退、免疫系统紊乱等健康问题。
四、预防与治理二噁英的措施1.加强立法和监管:政府应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二噁英排放的监管,确保企业遵守相关规定。
2.改进生产工艺:企业应采用绿色、环保的生产工艺,减少二噁英的产生。
3.废弃物处理:对含有二噁英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如高温焚烧、解毒处理等。
4.环境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对二噁英污染进行预警和风险评估。
5.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对二噁英污染的认识,引导人们采取环保行为。
6.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对食品中二噁英污染的检测,确保食品安全。
二恶英简介
![二恶英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b1c52add1f34693daef3eff.png)
PCDDs由2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 PCDFs由1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见图1 和图2)。每个苯环上的氢原子都可以被1~4个氯原子 取代,由于取代的位置和数量的不同可形成210种异构 体(PCDDs有75种、PCDFs有135种),见表1。
理化特性
(1)二恶英有两种形态:挥发性的气体二恶英和 颗粒状的固态二恶英。它们在环境中都能长时间存在, 且随着氯化程度的增强,溶解度和挥发性减小。 (2)二恶英仅在有机溶媒溶解,水几乎不能溶解。 容易生成的温度是180—400℃,分解温度在700℃以上。 在人与动物体内及受3lOnm左右紫外线照射时缓慢分解, 在脂肪中高度分解。对酸、碱稳定,土壤吸着性高, 挥发性低。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降解、水解及光分解 作用对二恶英分子结构的影响均很小。
二噁英
祖丽娇&方南 2012.11.14
目录
一、导入及相关事件 二、二恶英简介 三、二恶英产生途径与分布 四、二恶英对人类的危害 五、防治二恶英污染的对策
一、相关事件
(1)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雏鸡浮脚病事件 (2)越战落叶剂事件 (3)日本米糠油事件 (4)90年代的比利时污染鸡事件 (5)欧洲畜禽乳制产品致癌事件 (6)2004年的乌克兰尤先科毁容事件 (7)2011年1月德国二恶英污染鸡蛋事件
(6)细菌降解法
台湾中山大学及高雄正修科技大学合作,从台南 安顺厂遭二恶英污染的土壤样本中,发现一种细菌会 “吃”有毒的二恶英,且吃得快又多。 • 如果能利用大自然中繁殖快速的细菌对受二恶英 污染土地发挥自净作用,会是最省钱的整治方法!不 过目前这项技术还在改进中。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8年10月,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召开“二噁英及环境荷尔蒙”国际研讨会,与日本、瑞士、美国等国家的二噁英实验室和有关专家进行了广泛接触和交流。与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化学研究部建立了双边合作关系,双方在环境二噁英的分析测定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并使用统一的二噁英标准样品。另外,与日本环境创造研究所和新日本气象海洋株式会社二噁英实验室也建立了实验室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国际合作,不仅可以接受最新的二噁英分析测试技术,而且能够吸取国外在二噁英问题上的教训,避免走弯路,直接与国际标准接轨。
5、国家环保总局“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环境影响调查和监测—烟气中的二噁英监测”(2001和2002)
6、国家环保总局项目“中国削减和淘汰POPs国家行动方案的预研究”项目(与北京大学合作)(2002~2003)
7、标准编制“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废气中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2002)
(二)健康影响
二恶英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代表。它们能干扰机体的内分泌,产生广泛的健康影响。二恶英能引起雌性动物卵巢功能障碍,抑制雌激素的作用,使雌性动物不孕、胎仔减少、流产等。低剂量的二恶英能使胎鼠产生腭裂和肾盂积水。给予二恶英的雄性动物会出现精细胞减少、成熟精子退化、雄性动物雌性化等。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生产中接触2,3,7,8-TCDD的男性工人血清睾酮水平降低、促卵泡激素和黄体激素增加,提示它可能有抗雄激素(antiandrogen)和使男性雌性化的作用。
什么是“二恶英”?
二恶英(DIOXIN)是由两组共210种氯代三环芳烃类化合物组成,包括75种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135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喃,可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有致癌、致畸形及生殖毒性,可造成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高浓度二恶英可引起人的肝、肾损伤,变应性皮炎及出血。研究表明,暴露于高浓度二恶英的工人,其癌症死亡率较普通人高百分之十六。
大气环境中的二恶英90%来源于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含铅汽油、煤、防腐处理过的木材以及石油产品、各种废弃物特别是医疗废弃物在燃烧温度低于300-400℃时容易产生二恶英。聚氯乙烯塑料、纸张、氯气以及某些农药的生产环节、钢铁冶炼、催化剂高温氯气活化等过程都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恶英。二恶英还作为杂质存在于一些农药产品如五氯酚、2,4,5-T等中。城市工业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形成机制仍在研究之中。
二恶英有明显的免疫毒性,可引起动物胸腺萎缩、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等。二恶英还能引起皮肤损害,在暴露的实验动物和人群可观察到皮肤过渡角化、色素沉着以及氯痤疮等的发生。二恶英染毒动物可出现肝脏肿大、实质细胞增生与肥大、严重时发生变性和坏死。
2,3,7,8-TCDD对动物有极强的致癌性。用2,3,7,8-TCDD染毒,能在实验动物诱发出多个部位的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二恶英暴露可增加人群患癌症的危险度。根据动物实验与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199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2,3,7,8-TCDD确定为Ⅰ类人类致癌物。
部分承担项目和工作成果
1、国家环保总局科研课题“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的二噁英排放规律及其控制对策研究”(1999~2001)
2、举办“二噁英及环境荷尔蒙国际研讨会”(1998.10)
3、中日合作课题“二噁英测定方法研究及其污染状况调查” (1999~2002)
4、主任科技基金课题“二噁英分析实验室质量保证措施研究”(2001~2002)
8、标准编制“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空气中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2004)
1.在对氯乙烯等含氯塑料的焚烧过程中,焚烧温度低于800℃,含氯垃圾不完全燃烧,极易生成二恶英。燃烧后形成氯苯,后者成为二恶英合成的前体;2.其他含氯、含碳物质如纸张、木制品、食物残渣等经过铜、钴等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不经氯苯生成二恶英。3.在制造包括农药在内的化学物质,尤其是氯系化学物质,象杀虫剂、除草剂、木材防腐剂、落叶剂(美军用于越战)、多氯联苯等产品的过程中派生。
大气中的二恶英浓度一般很低。与农村相比,城市、工业区或离污染源较近区域的大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二恶英。一般人群通过呼吸途径暴露的二恶英量是很少的,即估计为经消化道摄入量的1%左右,约为0.03pgTEQ(kg•d)。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经呼吸途径暴露的二恶英量也是不容忽视的。有调查显示,垃圾焚烧从业人员血中的二恶英含量为806pgTEQ/L,是正常人群水平的40倍左右。排放到大气环境中的二恶英可以吸附在颗粒物上,沉降到水体和土壤,然后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进入人体。食物是人体内二恶英的主要来源。经胎盘和哺乳可以造成胎儿和婴幼儿的二恶英暴露。经于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含铅汽油、煤、防腐处理过的木材以及石油产品、各种废弃物特别是医疗废弃物在燃烧温度低于300-400℃时容易产生二恶英。聚氯乙烯塑料、纸张、氯气以及某些农药的生产环节、钢铁冶炼、催化剂高温氯气活化等过程都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恶英。二恶英还作为杂质存在于一些农药产品如五氯酚、2,4,5-T等中。城市工业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形成机制仍在研究之中。目前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1.在对氯乙烯等含氯塑料的焚烧过程中,焚烧温度低于800℃,含氯垃圾不完全燃烧,极易生成二恶英。燃烧后形成氯苯,后者成为二恶英合成的前体;2.其他含氯、含碳物质如纸张、木制品、食物残渣等经过铜、钴等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不经氯苯生成二恶英。3.在制造包括农药在内的化学物质,尤其是氯系化学物质,象杀虫剂、除草剂、木材防腐剂、落叶剂(美军用于越战)、多氯联苯等产品的过程中派生。
二恶英的毒性因氯原子的取代位置不同而有差异,故在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中用他们的含量乘以等效毒性系数(toxic equivalency factors,TEFs)得到等效毒性量(toxic equivalent,TEQ)。二恶英中以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2,3,7,8-TCDD)的毒性最强,研究也最多。
二恶英
二恶英(Dioxin)
二恶英是一种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二恶英实际上是一个简称,它指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而是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包含众多同类物或异构体的两大类有机化合物,全称分别叫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简称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简称PCDFs),我国的环境标准中把它们统称为二恶英类。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s)由2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由1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每个苯环上都可以取代1~4个氯原子,从而形成众多的异构体,其中PCDDs有75种异构体,PCDFs有135种异构体。所以,二恶英包括210种化合物,这类物质非常稳定,熔点较高,极难溶于水,可以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是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所以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自然界的微生物和水解作用对二恶英的分子结构影响较小,因此,环境中的二恶英很难自然降解消除。它包括210种化合物。它的毒性十分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环保专家称,“二恶英”,常以微小的颗粒存在于大气、土壤和水中,主要的污染源是化工冶金工业、垃圾焚烧、造纸以及生产杀虫剂等产业。日常生活所用的胶袋,PVC(聚氯乙烯)软胶等物都含有氯,燃烧这些物品时便会释放出二恶英,悬浮于空气中。
关于二噁英类分析实验室的建设和研究进展
(二○○二年十月)
自美军在越战中大量使用脱叶剂(橙剂)造成二噁英污染,到1999年比利时等国发生“毒鸡”事件,世界上屡次发生与二噁英有关的污染事故,使得二噁英污染和防治成为各国关注的环境热点之一。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自成立以来,就开始关注环境二噁英的问题。1997年向人大环资委和国家环保局递交了关于在中国开展二噁英研究的建议报告,同时自筹资金开展二噁英监测方法及实验室建设预研究,跟踪国外的二噁英分析研究进展。
中国是氯碱生产大国,在全世界500家氯碱企业中,中国就有近300家,烧碱生产年产量是居世界第二位,为508万吨(1998年)。由于技术落后,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氯碱法生产烧碱过程中,产生大量盐泥废渣,其组成与排放量与原盐杂组含量以及生产工艺有很大关系,一般每生产1吨烧碱会产生40-60kg(干基)的盐泥。中国某氯碱厂电解盐泥中二恶英浓度也高达378.85μg/kg,其毒性当量I-TEQ值为21.65μg/kg,按此估算中国氯碱工业产生的盐泥中每年二恶英的排放量约为5.41公斤 I-TEQ目前只有部分厂家对盐泥进行了治理,大多数厂家,尤其是中小型氯碱厂,都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理,未经处理的盐泥有的在厂内外堆存,有的排入厂区附近江、河、湖、海,造成严重污染。作为氯碱生产大国,氯碱生产的废渣可以认为是中国二恶英的主要来源之一。
1999年,开放实验室通过中日技术合作项目派遣田洪海博士赴日学习二噁英的最新分析技术和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回国后提出了开展二噁英研究的方案和突破口,选择国际上最先进的二噁英分析方法,做到高起点、高水平;从废物焚烧排放的二噁英监测入手,采用基于高分辨率气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HRGC/HRMS)的先进分析技术,配合国家关于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标准的实施,建立了环保系统第一个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二噁英实验室和排放源的二噁英监测分析方法,并通过与日本合作实验室之间的对比验证,其分析技术达到了国际同类实验室的水平。几年来承担了大量二噁英监测任务和相关科研项目,取得了我国垃圾焚烧二噁英排放源的第一手资料。并在实践中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
中国二恶英的污染源和排放量的调查与评估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吴文忠
一、背景:
近十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中国固体废弃物的处置率低和处理技术落后等原因,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已成为中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1998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1.13亿吨,仅北京市每日垃圾的产生量就达到1万多吨,且还呈快速增长趋势,预计全国生活垃圾年均增长6%,个别城市在15%以上,全国三分之二的城市形成了垃圾围城的严重局面。工业固体废物的累积问题也十分严重,中国每年产生6.2亿吨工业废弃物,但其处理率仅为10%,目前已累积堆存59亿吨,其中危险废物约占2-5%。中国准备在未来10年内,使垃圾焚烧达到垃圾处理总量的3%。在中国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许多城市的人口密度比日本还大,可用土地相对较少,使得人们对城市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减容无害化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垃圾焚烧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这些焚烧设备简单而且规模小,焚烧处理和尾气净化装置不完全,通常造成焚烧废气和飞灰中含有大量的二恶英。因此十分有必要对焚烧所产生的二恶英进行监测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