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呼吸道症候群监测技术方案-黎孟枫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哨点医院的设置 第二节 病例定义 第三节 临床与流行病学信息采集 第四节 标本的采集、运送及保存 一、标本的采集 二、标本的运送 三、标本的接收 四、标本的保存 第五节 病毒检测 一、标本病毒检测流程图 二、标本的处理 三、检测程序 四、场地与条件 第六节 细菌检测 一、标本细菌检测流程图 二、标本的处理 三、检测程序 第七节 检测结果记录和报告 第八节 注意事项 一、操作注意事项 二、人员要求
(一)标本检测流程图
呼吸道标本
呼吸道标本和胸腔穿刺液
分 装
-70℃保存备份
核酸提取
-70℃保存备份
核酸检测
验证和深入分析 备用
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
标本用于病毒分离和变 异分析
标本用于未知病原检测 分析
血标本(血清学检测为自选 项)
血标本(急性期/恢复期)
血清(急性期/恢复期)
-70℃保存备份
可疑病毒、肺炎支原体和肺炎 衣原体的抗体检测
标本的接收
监测实验室在收到标本后应对标本进行验收,标 本合格则接收。如标本不合格,则不予接收。
合格标本:按方案要求采集、运送、保存的标本为合 格标本。 不合格标本:没有按照要求采集、运送、保存的标本
标本的保存
(一)检测标本的存放
血清、呼吸道标本、尿液标本、胸腔穿刺液标本抵达 检测实验室后,应尽快检测,24小时内能检测的标本 可置于4℃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一、哨点医院的设置
(一)每个承担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的实验室 至少设置5家医院作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 谱监测的哨点医院。 (二)每个监测实验室所设哨点医院中至少包括 基层社区(一级)医院1家,二级或以上儿童 医院1家,二级或以上综合医院3家。 (三)每个哨点医院的监测科室包括内科、儿科 和感染性疾病科的门诊、急诊及病房等。 。
(一)细菌标本检测流程图
全血 血清 接种血液 培养瓶 痰及鼻咽抽吸物 痰 液 均 质 化 酸中和剂 与碱中和 剂处理 支气管肺泡盥洗液、胸腔穿刺液 增菌 鼻/咽拭子 尿液 肺 炎 衣 原 体 、 肺 炎 支 原 体 PCR 检测 肺炎链球 菌、军团 菌抗原检 测
肺 衣 体 体 测
炎 原 抗 检
35℃,5天内
二、病例定义
具备 发热(从发病开始有报告和记录)、WBC升高或降低(或 WBC分布异常)、寒战、体温降低(考虑年龄) 上述急性感染表现中的任何一项 以及 咳嗽(新发或咳嗽加重)、咳痰、气短、听诊呼吸音异常 (湿啰音,干啰音,哮鸣音,浊音、呼吸急促、胸痛 上述呼吸道疾病表现中的任何一项 以及 胸部X线片提示肺部炎性改变,如肺片状阴影或肺实变影等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项目
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 技术方案
黎孟枫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症候群监测实施方案编写过程
2008.10.17 申报课题“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专家论 证会,完成课题顶层设计 2008.12.24-26 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课题启动会 2008.12.25- 2009.1.5 编写小组撰写课题各项技术与 管理方案 2009.1.6-1.9 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课题技术与管理 方案编写会 2009.1.9- 2.4 编写小组修改课题各项技术与管理方 案,并咨询病原研究、检验、临床专家意见 2009.2.5-2.6 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课题技术与管理 方案研讨会 2009.2.7-12.14 各技术与管理方案的完善和定稿
1300 4000 1500 2500 2000 1000 1000 3000 1500 2000 20500 3000 1500 2000 12000 1500 1000 500 500
750 1250 1000 500 500 1500 750 1000
二、标本检测任务
(一)12个监测实验室对22500份标本中的鼻/咽拭子 、痰液、鼻咽抽吸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胸腔穿刺 液标本,进行流感、呼吸道合胞、腺病毒、副流感、 偏肺、冠状和博卡病毒7种病毒及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 原体的核酸检测。 (二)各监测实验室对所规定比例的病毒核酸检测阳 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及鉴定。 (三)12个监测实验室对22500份标本中的全血、痰液 、鼻咽抽吸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胸腔穿刺液标本, 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培养重点是肺炎链球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A组链球 菌、流感嗜血杆菌;其他细菌(如结核杆菌、卡他莫 拉汉菌、鲍曼不动杆菌等)为自由选择项。
针对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体监测的总流程图如下:
符合各症候群监测病例定义的患者
标本的采集与分装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细菌学检测
病毒学检测
结果的分析与整合
标本、菌毒种库
针对各种标本的病毒与细菌检测项目的流程图如下:
全血 急性期/恢复期血清 细菌培养和鉴定 可疑病毒抗体检测(备选项)、肺炎支 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抗体检测(备选项) 嗜肺军团菌、肺炎链球菌快速抗原检测
病毒分离的 核酸检测阳性标 本数(20%-100%) 140 300 260 800 300 500 400 200 200 600 300 400
细菌培 养数
中国CDC 中国CDC传染病所 中国CDC病毒所 医科院病原所 军科院微生物所 香港大学、中山 大学 武汉大学 甘肃省CDC 辽宁省CDC 云南省CDC 浙江大学 上海公卫中心 合 计
接种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巧克力平板、BCYE培养基
根据菌落形态,挑取可疑菌落纯培养
(二)血清标本
从血标本中分离血清,分装后按方案要求储存
(三)检测程序
检测病毒:
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腺病毒、人副流感 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冠状病毒、人博卡病毒
检测方法:
核酸PCR检测 分离培养和免疫荧光/PCR鉴定 血清学检测:各实验室视情况和条件选择实施。
呼吸道病毒的核酸检测 1. 核酸的提取:
呼吸道症候群检测技术方案
Ⅰ Ⅱ Ⅲ Ⅳ Ⅴ 目 的 目标和任务 监测内容和方法 质量控制与信息管理 附 件
Ⅰ. 监测目的
建立和完善我国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监测平台,提 高我国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监测的能力。 了解我国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病原谱构成
Ⅱ. 目标和任务
一、 标本采集目标
12个承担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的实验室采集 和检测本方案规定的标本总数为22500份/年。其 中每个监测实验室采集成人和儿童标本各不少于 500份,鼻咽抽吸物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合计 不少于300份。要求每个监测实验室每周均采集标 本,每月不少于80份。
(二)标本的长期保存
所采标本抵达实验室后,血清、呼吸道标本、尿液标 本、胸腔穿刺液标本按需要分装成所需份数,置-70℃ 冰箱或以下保存。
五、 病毒检测
本症候群中,病毒检测必须完成呼吸道标本(鼻/ 咽拭子、痰液、鼻咽抽吸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和胸腔穿刺液的核酸检测和病毒的分离培养。 (一)标本病毒检测流程图 (二)标本的处理 (三)检测程序 (四)场地与条件
(四)对所有细菌分离培养阴性的标本,针对肺炎链球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A 组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的 核酸检测。其他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卡他莫拉汉菌 、鲍曼不动杆菌等)的核酸检测为自由选择项。 (五)对全部尿标本进行肺炎链球菌和嗜肺军团菌的快 速抗原检测。 (六)凡从无菌部位(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腔 穿刺液)采集标本证实一种病原体感染,即可视为检测 终点,不要求继续进行其它病原体检测。
尿液
病 例 标 本 采 集
鼻/咽拭子
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部分继续进行病 毒分离)、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 DNA检测
痰液
鼻咽抽吸物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肺炎支原体及肺炎衣原体DNA检测;细 菌培养和鉴定(阴性者进行细菌DNA检 测);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部分继续 进行病毒分离)
胸腔穿刺液
Ⅲ. 监测内容和方法
标本的采集 标本的运送 标本的接收 标本的保存
标本的采集
(一)注意事项
确认符合课题病例定义后尽早采集(尽量在采取治疗措施前) 采集时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或避免机体正常菌群及其它杂菌污染 采集后应尽快送检。床旁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送检标本应贴条形码,并附送检单,送检单上应注明姓名、(编号) 、标本来源、检验目的和标本采集具体时间。 填写呼吸道症候群病例信息调查表(见附件3)。 严格按生物安全规范操作。
2. 分离得到的病毒,应采用核酸检测、免疫荧光等 方法鉴定病毒种类。 3. 细胞株:应有明确的生物学背景,来源清楚,并 已排除病原体的污染。
(四)场地与条件
必须非常注意PCR污染的控制。 实验室设置和物流上要划分:配液区、模板提取 区、扩增区、电泳区。物流严禁倒流。要划定专 门的EB污染区。 在PCR和病毒分离培养中人员操作都应非常注意 ,比如:及时、定期的(仪器和工作区)卫生消 毒;移液器的定期清洗和消毒;分离培养中的无 菌操作;PCR操作时枪头要避免触及离心柱的滤 过膜;试验要及时,操作要快速、准确等。
牵头单位
症候群 标本总 数 1200 1500 1300 4000 1500 2500 2000 1000 1000 3000 1500 2000 22500
病毒检 测标本 总数 700
细菌及其它检 测 标本总数 500 1500
Baidu Nhomakorabea
成人 标本 350 750 650 2000
儿童 标本 350 750 650 2000 750 1250 1000 500 500 1500 750 1000
六、 细菌检测
痰液、鼻咽抽吸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腔穿 刺液、全血进行细菌培养,培养的重点是肺炎链 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 单胞菌、A组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鼻/咽拭子标本提取DNA检测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 原体。 尿液标本做肺炎链球菌、嗜肺军团菌抗原的检测 (一)标本细菌检测流程 (二)标本的处理 (三)检测程序
(二)各种标本的采集方法:详见附件5“呼吸道症候群标本 采集方法”
鼻/咽拭子(必采项) 痰液(必采项) 尿液(必采项) 血液(必采项) 鼻咽抽吸物(尽量采集) 胸腔穿刺液(尽量采集)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尽量采集)
标本的运送
血液标本、呼吸道标本(包括鼻/咽拭子、痰液、 鼻咽抽吸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腔穿刺液 、尿液标本采集后应该尽快送检。血培养瓶须在 24小时内送检,送检前置于常温环境(15-30℃) 保存。其他标本送检前应保存在4-8℃,如24小时 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但 应避免反复冻融。 标本运送过程中,血培养瓶应置于15-30℃环境中, 其他标本应置4-8℃运送。
自动化核酸提取 商品化的核酸人工提取试剂盒 公认的传统方法:如《分子克隆》。
2. 核酸的检测(附件6):
核酸检测方法:RT-PCR,PCR,real-time PCR
3. 结果的确证和记录:
胶回收 克隆和测序
病毒的分离培养 1.进行病毒分离的标本选择原则如下:
我国目前尚缺乏或存量较少,且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的病毒,包括人偏肺病毒,人冠状病毒OC43、229E、 NL63和HKU1。 在常规监测研究时,发现某种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比例 的异常增高时或非常规的聚集性病例时,从中选择适 当数量病例分离5-10株病毒。 鼓励建立人博卡病毒的细胞培养分离体系。
三、临床与流行病学信息采集
哨点医院监测科室的医生或护士发现符合监测病 例定义的患者时,使用统一标准问卷(见附件3“ 呼吸道症候群病例信息调查表”),收集病例的基 本人口统计学信息、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 临床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治疗和预后等 信息,并进行相关标本采集。
四、 标本的采集、运送、接收及保存
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
标本用于病毒分离和 变异分析
标本用于未知病原 检测分析
(二)标本的处理
呼吸道病毒检测涉及到的标本包括呼吸道标本(鼻/ 咽拭子、痰、鼻咽抽吸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 和急性期/恢复期血清、胸腔穿刺液。 (一)呼吸道标本
用于病毒检测前需进行分装,分装鼻/咽拭子标本时,注 意充分挤压拭子头,保证细胞充分脱落。分装管中用于 核酸检测的标本,如粘液成分较重,可进行液化(按1:1 体积比加入1% pH7.6的胰蛋白酶溶液,室温消化1530min)等处理,以提高检出效率。
(一)标本检测流程图
呼吸道标本
呼吸道标本和胸腔穿刺液
分 装
-70℃保存备份
核酸提取
-70℃保存备份
核酸检测
验证和深入分析 备用
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
标本用于病毒分离和变 异分析
标本用于未知病原检测 分析
血标本(血清学检测为自选 项)
血标本(急性期/恢复期)
血清(急性期/恢复期)
-70℃保存备份
可疑病毒、肺炎支原体和肺炎 衣原体的抗体检测
标本的接收
监测实验室在收到标本后应对标本进行验收,标 本合格则接收。如标本不合格,则不予接收。
合格标本:按方案要求采集、运送、保存的标本为合 格标本。 不合格标本:没有按照要求采集、运送、保存的标本
标本的保存
(一)检测标本的存放
血清、呼吸道标本、尿液标本、胸腔穿刺液标本抵达 检测实验室后,应尽快检测,24小时内能检测的标本 可置于4℃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一、哨点医院的设置
(一)每个承担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的实验室 至少设置5家医院作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 谱监测的哨点医院。 (二)每个监测实验室所设哨点医院中至少包括 基层社区(一级)医院1家,二级或以上儿童 医院1家,二级或以上综合医院3家。 (三)每个哨点医院的监测科室包括内科、儿科 和感染性疾病科的门诊、急诊及病房等。 。
(一)细菌标本检测流程图
全血 血清 接种血液 培养瓶 痰及鼻咽抽吸物 痰 液 均 质 化 酸中和剂 与碱中和 剂处理 支气管肺泡盥洗液、胸腔穿刺液 增菌 鼻/咽拭子 尿液 肺 炎 衣 原 体 、 肺 炎 支 原 体 PCR 检测 肺炎链球 菌、军团 菌抗原检 测
肺 衣 体 体 测
炎 原 抗 检
35℃,5天内
二、病例定义
具备 发热(从发病开始有报告和记录)、WBC升高或降低(或 WBC分布异常)、寒战、体温降低(考虑年龄) 上述急性感染表现中的任何一项 以及 咳嗽(新发或咳嗽加重)、咳痰、气短、听诊呼吸音异常 (湿啰音,干啰音,哮鸣音,浊音、呼吸急促、胸痛 上述呼吸道疾病表现中的任何一项 以及 胸部X线片提示肺部炎性改变,如肺片状阴影或肺实变影等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项目
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 技术方案
黎孟枫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症候群监测实施方案编写过程
2008.10.17 申报课题“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专家论 证会,完成课题顶层设计 2008.12.24-26 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课题启动会 2008.12.25- 2009.1.5 编写小组撰写课题各项技术与 管理方案 2009.1.6-1.9 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课题技术与管理 方案编写会 2009.1.9- 2.4 编写小组修改课题各项技术与管理方 案,并咨询病原研究、检验、临床专家意见 2009.2.5-2.6 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课题技术与管理 方案研讨会 2009.2.7-12.14 各技术与管理方案的完善和定稿
1300 4000 1500 2500 2000 1000 1000 3000 1500 2000 20500 3000 1500 2000 12000 1500 1000 500 500
750 1250 1000 500 500 1500 750 1000
二、标本检测任务
(一)12个监测实验室对22500份标本中的鼻/咽拭子 、痰液、鼻咽抽吸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胸腔穿刺 液标本,进行流感、呼吸道合胞、腺病毒、副流感、 偏肺、冠状和博卡病毒7种病毒及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 原体的核酸检测。 (二)各监测实验室对所规定比例的病毒核酸检测阳 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及鉴定。 (三)12个监测实验室对22500份标本中的全血、痰液 、鼻咽抽吸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胸腔穿刺液标本, 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培养重点是肺炎链球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A组链球 菌、流感嗜血杆菌;其他细菌(如结核杆菌、卡他莫 拉汉菌、鲍曼不动杆菌等)为自由选择项。
针对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体监测的总流程图如下:
符合各症候群监测病例定义的患者
标本的采集与分装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细菌学检测
病毒学检测
结果的分析与整合
标本、菌毒种库
针对各种标本的病毒与细菌检测项目的流程图如下:
全血 急性期/恢复期血清 细菌培养和鉴定 可疑病毒抗体检测(备选项)、肺炎支 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抗体检测(备选项) 嗜肺军团菌、肺炎链球菌快速抗原检测
病毒分离的 核酸检测阳性标 本数(20%-100%) 140 300 260 800 300 500 400 200 200 600 300 400
细菌培 养数
中国CDC 中国CDC传染病所 中国CDC病毒所 医科院病原所 军科院微生物所 香港大学、中山 大学 武汉大学 甘肃省CDC 辽宁省CDC 云南省CDC 浙江大学 上海公卫中心 合 计
接种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巧克力平板、BCYE培养基
根据菌落形态,挑取可疑菌落纯培养
(二)血清标本
从血标本中分离血清,分装后按方案要求储存
(三)检测程序
检测病毒:
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腺病毒、人副流感 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冠状病毒、人博卡病毒
检测方法:
核酸PCR检测 分离培养和免疫荧光/PCR鉴定 血清学检测:各实验室视情况和条件选择实施。
呼吸道病毒的核酸检测 1. 核酸的提取:
呼吸道症候群检测技术方案
Ⅰ Ⅱ Ⅲ Ⅳ Ⅴ 目 的 目标和任务 监测内容和方法 质量控制与信息管理 附 件
Ⅰ. 监测目的
建立和完善我国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监测平台,提 高我国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监测的能力。 了解我国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病原谱构成
Ⅱ. 目标和任务
一、 标本采集目标
12个承担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的实验室采集 和检测本方案规定的标本总数为22500份/年。其 中每个监测实验室采集成人和儿童标本各不少于 500份,鼻咽抽吸物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合计 不少于300份。要求每个监测实验室每周均采集标 本,每月不少于80份。
(二)标本的长期保存
所采标本抵达实验室后,血清、呼吸道标本、尿液标 本、胸腔穿刺液标本按需要分装成所需份数,置-70℃ 冰箱或以下保存。
五、 病毒检测
本症候群中,病毒检测必须完成呼吸道标本(鼻/ 咽拭子、痰液、鼻咽抽吸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和胸腔穿刺液的核酸检测和病毒的分离培养。 (一)标本病毒检测流程图 (二)标本的处理 (三)检测程序 (四)场地与条件
(四)对所有细菌分离培养阴性的标本,针对肺炎链球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A 组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的 核酸检测。其他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卡他莫拉汉菌 、鲍曼不动杆菌等)的核酸检测为自由选择项。 (五)对全部尿标本进行肺炎链球菌和嗜肺军团菌的快 速抗原检测。 (六)凡从无菌部位(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腔 穿刺液)采集标本证实一种病原体感染,即可视为检测 终点,不要求继续进行其它病原体检测。
尿液
病 例 标 本 采 集
鼻/咽拭子
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部分继续进行病 毒分离)、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 DNA检测
痰液
鼻咽抽吸物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肺炎支原体及肺炎衣原体DNA检测;细 菌培养和鉴定(阴性者进行细菌DNA检 测);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部分继续 进行病毒分离)
胸腔穿刺液
Ⅲ. 监测内容和方法
标本的采集 标本的运送 标本的接收 标本的保存
标本的采集
(一)注意事项
确认符合课题病例定义后尽早采集(尽量在采取治疗措施前) 采集时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或避免机体正常菌群及其它杂菌污染 采集后应尽快送检。床旁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送检标本应贴条形码,并附送检单,送检单上应注明姓名、(编号) 、标本来源、检验目的和标本采集具体时间。 填写呼吸道症候群病例信息调查表(见附件3)。 严格按生物安全规范操作。
2. 分离得到的病毒,应采用核酸检测、免疫荧光等 方法鉴定病毒种类。 3. 细胞株:应有明确的生物学背景,来源清楚,并 已排除病原体的污染。
(四)场地与条件
必须非常注意PCR污染的控制。 实验室设置和物流上要划分:配液区、模板提取 区、扩增区、电泳区。物流严禁倒流。要划定专 门的EB污染区。 在PCR和病毒分离培养中人员操作都应非常注意 ,比如:及时、定期的(仪器和工作区)卫生消 毒;移液器的定期清洗和消毒;分离培养中的无 菌操作;PCR操作时枪头要避免触及离心柱的滤 过膜;试验要及时,操作要快速、准确等。
牵头单位
症候群 标本总 数 1200 1500 1300 4000 1500 2500 2000 1000 1000 3000 1500 2000 22500
病毒检 测标本 总数 700
细菌及其它检 测 标本总数 500 1500
Baidu Nhomakorabea
成人 标本 350 750 650 2000
儿童 标本 350 750 650 2000 750 1250 1000 500 500 1500 750 1000
六、 细菌检测
痰液、鼻咽抽吸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腔穿 刺液、全血进行细菌培养,培养的重点是肺炎链 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 单胞菌、A组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鼻/咽拭子标本提取DNA检测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 原体。 尿液标本做肺炎链球菌、嗜肺军团菌抗原的检测 (一)标本细菌检测流程 (二)标本的处理 (三)检测程序
(二)各种标本的采集方法:详见附件5“呼吸道症候群标本 采集方法”
鼻/咽拭子(必采项) 痰液(必采项) 尿液(必采项) 血液(必采项) 鼻咽抽吸物(尽量采集) 胸腔穿刺液(尽量采集)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尽量采集)
标本的运送
血液标本、呼吸道标本(包括鼻/咽拭子、痰液、 鼻咽抽吸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腔穿刺液 、尿液标本采集后应该尽快送检。血培养瓶须在 24小时内送检,送检前置于常温环境(15-30℃) 保存。其他标本送检前应保存在4-8℃,如24小时 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但 应避免反复冻融。 标本运送过程中,血培养瓶应置于15-30℃环境中, 其他标本应置4-8℃运送。
自动化核酸提取 商品化的核酸人工提取试剂盒 公认的传统方法:如《分子克隆》。
2. 核酸的检测(附件6):
核酸检测方法:RT-PCR,PCR,real-time PCR
3. 结果的确证和记录:
胶回收 克隆和测序
病毒的分离培养 1.进行病毒分离的标本选择原则如下:
我国目前尚缺乏或存量较少,且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的病毒,包括人偏肺病毒,人冠状病毒OC43、229E、 NL63和HKU1。 在常规监测研究时,发现某种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比例 的异常增高时或非常规的聚集性病例时,从中选择适 当数量病例分离5-10株病毒。 鼓励建立人博卡病毒的细胞培养分离体系。
三、临床与流行病学信息采集
哨点医院监测科室的医生或护士发现符合监测病 例定义的患者时,使用统一标准问卷(见附件3“ 呼吸道症候群病例信息调查表”),收集病例的基 本人口统计学信息、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 临床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治疗和预后等 信息,并进行相关标本采集。
四、 标本的采集、运送、接收及保存
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
标本用于病毒分离和 变异分析
标本用于未知病原 检测分析
(二)标本的处理
呼吸道病毒检测涉及到的标本包括呼吸道标本(鼻/ 咽拭子、痰、鼻咽抽吸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 和急性期/恢复期血清、胸腔穿刺液。 (一)呼吸道标本
用于病毒检测前需进行分装,分装鼻/咽拭子标本时,注 意充分挤压拭子头,保证细胞充分脱落。分装管中用于 核酸检测的标本,如粘液成分较重,可进行液化(按1:1 体积比加入1% pH7.6的胰蛋白酶溶液,室温消化1530min)等处理,以提高检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