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学》试卷十答案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生态学2014,2016,2017年考研真题
广东海洋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海洋生态学》(808)试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本科目满分150分)一、多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1. 外来生物入侵会可能对原有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带来极大威胁,主要包括()。
A.生物多样性降低 B.生境退化 C.病害频发 D.原有生态系统崩溃2. 海洋中主要分解者生物的类别有()。
A.细菌 B.微型食植者 C.有机凝聚体 D.后生动物3.种群调节因素可分为密度制约和非密度制约,属密度制约的有( )。
A.捕食B.竞争C.共生D.传染病E.温度4.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主要有( )。
A.年龄结构B.性比C.出生率、死亡率D.多样性指数5.海水中溶解有机物DOM的来源主要有( )。
A.径流输入B.植物细胞释出C.动物代谢排泄D.POM分解二、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1.大洋中海洋的盐度是可变的,但其主要组分的比值是恒定的。
…………()2.分解作用的生物化学过程正好与光合作用相反的过程。
…………………()3.一个种群其种群密度越大,对其自身的生存越有利。
………………………()4.一个群落,各个种占的相对比例越均匀,则该群落的异质性程度越大。
……()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相互独立的,二者基本无联系。
……()6.一个物种的适应能力与其遗传多样性高低有直接必然的联系。
……………()7.一个物种多样性水平高的群落其系统必然比物种多样性水平低的系统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8.POC是指颗粒有机碳,POM是指溶解的颗粒有机物。
……………………()9.新生产力反映真光层营养物质循环的效率,取决真光层之外所提供的N。
()10.大洋区表层和次表层的POC数量高于下层,而在深洋水中一直保持着相对恒定的低含量状态。
…………………………………………………………………()三、名词解释(40分,每小题4分)1.生态因子2.关键种3.临界深度4.温室效应5.持续产量6.耐受性定律7.光周期现象8.有效积温9.异株克生现象10.同化效率四、简答题(56分,每小题8分)1.为什么说食物链本质上是生态系统地能流途径?能流有何特点?2.试述海流有哪些生态作用?3.什么叫海洋微型生物食物环?4.什么是赤潮?赤潮有什么危害?5.试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6.K—对策和r—对策各有哪些特点?7.试述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五、分析题(34分)1.何为浮游生物,简述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海洋生态学课后习题and解答
海洋生态学课后习题第一章生态系统及其功能1.生态系统概念所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自然整体。
生态系统概念所强调的核心思想是自然界生物与环境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
2.生态系统有哪些基本组分?各自执行什么功能?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可以概括为非生物和生物两部分,包括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①非生物成分: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系统,提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栖息场所、物质条件,也是生物能量的源泉。
②生物成分:执行生态系统功能的主体。
三大功能群构成三个亚系统,并且与环境要素共同构成统一整体。
只有通过这个整体才能执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
(1)生产者:所有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化能细菌等,制造的有机物是一切生物的食物来源,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居于首要地位。
(2)消费者:不能从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全部生物,直接或间接依靠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为生,通过摄食、同化和吸收过程,起着对初级生产者加工和本身再生产的作用。
(3)分解者:异养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等。
在生态系统中连续进行与光合作用相反的分解作用。
每一种生物产生的有机物基本上都可以被已经存在于自然界的微生物所分解。
3.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怎样流动的?有哪些特点?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质和能量,一部分被其呼吸作用所消耗,剩下的才是可以供给下一营养级的净初级产量。
植食性动物只能同化一部分净初级生产量,其余部分形成粪团排出体外,被吸收的量又有一部分用于自身生命活动,还有一部分以代谢废物形式排出,剩下的才是能够提供给下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服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定律。
能量单向流动,不循环,不断消耗和散失。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可能很长,陆地通常3-4级,海洋很少超过6级,因为能量随营养级增加而不断减少,意味着生物数量必定不断下降,而维持种群繁衍必须要有一定数量保证。
海洋生态学试题与参考答案(例)
《海洋生态学》试题与参考答案(例)1、 简要回答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浮游生物数量多、分布广,是海洋生产力的基础;(2)浮游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最主要环节;(3)浮游动物既通过摄食浮游植物影响和控制初级生产力,其动态变化又影响许多鱼类和其他动物资源群体的生物量;(4)浮游生物在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2、 什么是赤潮?赤潮赤潮现象有哪些危害?赤潮(red tide)是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增殖面引起海水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
赤潮是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海洋灾害之一,其危害的主要方式是:(1)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覆盖海面或附着在鱼、贝类的鳃上,使它们的呼吸器官难以正常发挥作用而造成呼吸困难甚至死亡;(2)赤潮生物在生长繁殖的代谢过程和死亡细胞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中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使海水严重缺氧,鱼、贝类等海洋动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3)有些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谢产物含有生物毒素,引起鱼、贝中毒或死亡。
如链状膝沟藻(Gonyaulax catenella)产生的石房蛤毒素就是一种剧毒的神经毒素;(4)居民通过摄食中毒的鱼、贝类而产生中毒。
3、 与陆地生态系统比较,海洋生态系统的能流有何特点?并简要说明原因。
海洋食物链平均可达4-5个环节,而陆地通常仅2-3个环节。
这是因为海洋的初级生产者和食植性动物多为小型种类,所以大型动物多是肉食性种类,比陆地的大型动物处于更高的营养级。
4、 K—对策者和R—对策者各有哪些生态特征?举出海洋动物中这两种对策者的例子。
并说明为什么人们必须更加重视K—对策者资源的保护工作。
r–对策者,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因为其生境不稳定,种群超过环境容纳量不致造成进化上的不良后果,它们必然尽可能利用资源,增加繁殖,充分发挥内禀增长率(r)。
这类动物通常是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常常缺乏保护后代的机制。
子代死亡率高,具较强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生境。
《海洋生态学》试卷-
《海洋生态学》试卷-一、填空(14分)1、垂直方向上的光照条件分为————、————、————。
2、生物发光现象可分为三类————、————、————。
3、远洋沉积包括————、————、————。
4、底表生活型生物包括————、————、————。
5、外源性因素指调节种群密度的原因在于种群外部,如————、————、————。
6、海流按温度特征可分为————和————。
7、共生现象的类别有————、————、————、————、————。
8、海洋生物种群数量统计主要方法有————、————、————。
9、海洋具有————|————|————等三大环境梯度二、名词解释(15分)1、生态等值2、生态阈限3、海水组成恒定性规律4、竞争排斥原理5、阿利氏规律。
三、判断并改错(10分)1、很多海洋生物群落(特别是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主要是关键种)表现出季节性的特征,这种季节变化也叫季节演替。
2、n营养级的生态效率是(n—1)营养级的生产量与n营养级的生产量之比。
3、植食性微型鞭毛虫的氮再生效率与食物对象的营养质量有关。
4、海水中的DMS有一部分进入大气后形成云的凝结核是温室效应产生的成因。
5、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一般是在演替的初期高,越接近顶极越低。
四、简答(31分)1、群落演替的类型?(6分)2、种间竞争与生态位分化的关系(6分)?3、食性特化的适应意义?(6分)4、如何理解生态学意义上的种群?(6分)5、简述鱼类年龄与生长在渔业研究上的意义?(7分)五、试述(任选二题、30分)1、试述r选择和K选择的典型特征?(15分)2、试述不同生态学家对生态位概念的见解?(15分)3、试述鱼类产卵、索饵和越冬洄游的概念及其特点?(15分)。
海洋生态系统测试题
海洋生态系统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海洋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生产者是()A 浮游植物B 大型海藻C 红树林D 海草2、下列哪种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A 鲸鱼B 海豚C 鲨鱼D 细菌3、海洋中的“草原”通常指的是()A 珊瑚礁B 海草床C 红树林D 海带林4、以下哪个是海洋生态系统中典型的消费者()A 海星B 海绵C 珊瑚D 水母5、海洋生态系统中,能够分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的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以上都是6、过度捕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A 生物多样性减少B 生态平衡破坏C 渔业资源衰退D 以上都是7、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最大()A 排放污水B 填海造陆C 石油泄漏D 垃圾倾倒8、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指的是()A 深海热泉B 浅海珊瑚礁C 大洋环流D 上升流区9、以下哪种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最高()A 河口生态系统B 浅海生态系统C 深海生态系统D 远洋生态系统10、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措施不包括()A 建立海洋保护区B 限制渔业捕捞C 加大海洋开发力度D 减少海洋污染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海洋生态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等不同类型。
2、海洋中的食物链通常以_____为起点。
3、红树林是一种重要的海洋_____生态系统。
4、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通常是_____。
5、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
6、石油泄漏会导致海洋生物_____和_____受到损害。
7、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_____、_____等。
8、珊瑚礁的形成与_____和_____密切相关。
9、海水中的营养盐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等。
10、海洋中的固氮作用主要由_____完成。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1、简述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
海洋生态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先给出名词的英文名称,然后解释,每题2.5 分,共30 分)1、生态系统2、群落净生产力3、生态平衡4、生态对策5、生态因子6、生物地化循环7、边缘效应8、海洋生物泵9、生物学零度10、补偿深度11、生态等值12、高斯假说ecosystem:是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境),生物(一个或多个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自然整体net community productivity: 是指在生产季节或一年的研究期间内未被异养者消耗的有机物质的储存率ecological equilibrium: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在较长时间趋于相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这种状态即为生态平衡Bionomic strategy: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ecological factor:环境因素,生态学上将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称为生态因子biogeochemical cycle: 生态系统之间各种物质或元素的输入或输出以及它们在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之间的交换。
Edge effect: 群落交错区通常具有较多的生物种类和较高的种群密度,这一现象称为边缘效应Biological pump: 海洋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生产、消费、传递、沉降和分解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构成的碳从表层向深层的转移,称生物泵Biological zero: 有机体必须在温度达到一定界限以上才能开始发育和生长,这个界限称为”生物学零度”,即启动生物体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温度。
compensation depth: 在某一深度,植物24h 中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质全部用以维持其生命代谢的消耗,没有净生产量,这个深度为补偿深度Ecological equivalent:不同的地理区域,占据相同的或相似的生态位的生物称为生态等值。
海洋生态学习题
海洋生态学习题第一章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概论1. 生态系统概念所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 生态系统有哪些基本组分,它们各自执行什么功能?3.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怎样流动的,能流过程有哪些特点?4. 生态系统的物质是怎样循环的,有哪些特点?5. 生态系统是怎样实现自校稳态的?6.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后对促进生物进化、增加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有何重大意义?7. 何谓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有哪些基本特征?8. 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对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有何指导意义?第二章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生态类群1.为什么说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单位?联系海洋主要分区说明海洋在纬度、深度和从近岸到大洋等三大环境梯度特征。
2. 海水的溶解性、透光性、流动性及pH缓冲性能对海洋生物有何重要意义?3. 简要说明大陆边缘沉积与深海沉积类型的差别。
4. 海洋浮游生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5. 按个体大小可将浮游生物划分为哪些类别?这样划分的类别有何重要生态学意义?6. 海洋游泳动物包括哪些主要门类?说明鱼类生活周期中的洄游行为及其意义。
7. 生活于大洋中层和深层的鱼类在身体结构上有什么特征?8. 结合底栖生物的生活方式谈谈海洋底栖生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第三章海洋主要生态因子及其对生物的作用1. 什么叫环境和生态因子?2. 何谓限制因子?说明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的主要内容。
3. 如何用辨证统一的观点来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4. 简述光在海洋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生态作用。
5.为什么说浮游植物辅助色素对利用太阳光有重要作用?6. 简述海水温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及其主要生态作用。
7. 简述大洋表层环流模式及海流的生态作用。
8. 说明海洋中盐度分布及其生态作用。
9.说明海水中O2、CO2的来源与消耗途径。
为什么说pH值可作为反映海洋生物栖息环境化学特征的综合指标?第四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与动态1. 什么是种群?种群有哪些与个体特征不同的群体特征?2. 什么叫阿利氏规律?种群的集群现象有何生态学意义?3. 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应用生命表可以分析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素?4. 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该模型描述了种群密度与增长率之间存在的负反馈机制?5. r-选择者和K-选择者的生活史类型有哪些差别?举例说明种群生活史类型的多样化。
海洋生态学_浙江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海洋生态学_浙江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Eutrophication is a type of pollution caused by参考答案:Nitrogen and Phosphate2.有关磷元素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无机磷较容易与某些金属元素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粘性或固体沉降到海底3.下列关于脱氮作用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脱氮作用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
4.硝化作用包括参考答案:氨态氮被氧化成硝态氮5.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石油、煤等化石燃料,额外排入空气中的CO2,被海洋吸收的占参考答案:1/36.海雪的主要组成不包括参考答案:活的生物7.有关“太平洋垃圾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仅由相邻国家的垃圾排放而来8.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威胁包括参考答案:上述所有9.红树林对生境的适应性,说法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可随潮汐涨落而改变栖息地10.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主要途径参考答案:上述所有11.An important feeding adaptation among deep-sea fishes参考答案:Ability to eat prey bigger than themselves.12.溶解氧最小值区域出现的水层是参考答案:Mesopelagic zone(中层)13.热液喷口形成后,最先进入热液区的生物是参考答案:嗜硫细菌14.热液口生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表现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热液口生物的生存过程不需要氧气15.有关极地生态系统说法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南极的冰层覆盖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16.极地海域冰藻对环境的主要适应性表现说法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通过成团结构以漂浮在冰层下17.极地海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是参考答案:Phytoplankton18.极地海洋底栖生物体型较大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能量存贮较多有助于生存19.珊瑚白化的原因参考答案:上述都有可能20.淡水鱼和海水鱼的区别参考答案:海水鱼可通过鳃或排尿达到渗透平衡21.Where is the mesopelagic zone?参考答案:200~1000m22.The keystone species in Antarctic (南极) ocean is参考答案:Krill23.Zooxanthellae(虫黄藻) are essential to reef-building corals because they参考答案:Provide the coral with nutrient24.The biggest difference of Arctic (北极)and Antarctic(南极) is参考答案:The Arctic is the ocean surrounded by land, and the Antarctic is the land surrounded by ocean25.The giant deep-sea hydrothermal vent(热液喷口)tubeworm(管栖蠕虫)feeds on:参考答案:It filter-feeds on chemosynthetic bacteria26.The energy source for the bacteria that thrive around deep-sea hydrothermalvents(热液喷口) is:参考答案:Hydrogen sulfide (硫化氢)27.Bacteria thriving around deep-sea hydrothermal vents(热液喷口) are:参考答案:Chemosynthetic28.The condition that creates the largest problem for animals in the deep sea:参考答案:Food availability29.Pollution is best described as参考答案:Adding substances or energy that harm the environment.30.当前全球海平面大约每年升高参考答案:3~6mm31.水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重要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一般情况下,上升流可携带温水团到海面表层,为生物提供适宜的温度32.The group of macroalgaes/seaweeds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species is the参考答案:Red algae33.海洋中溶解态有机碳的主要来源参考答案:全部正确34.海洋碳库中的无机碳主要是参考答案:CO2, H2CO3、HCO3-和 CO32-等组分的电离平衡体系35.Macroalgae/seaweedscan be best differentiated from true plants becausemacroalgae/seaweeds:参考答案:Have no true roots, leaves, or stems36.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物种向两极迁移,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更稳定37.Typically, the dominant inhabitants (居民,指生物)of rocky subtidalbottoms in shallow water are:参考答案:Macroalgaes/Seaweeds38.Deposit feeders (食碎屑生物) would be most likely to be found on whichsubstrate?参考答案:Muddy bottoms (泥质软底)39.Which of the following factors is most likely to have an effect on the globaldistribution of organisms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参考答案:Temperature40.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best describes the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of thedeep sea参考答案:It is usually stable as a result of few interaction of water current or light41.生物的洄游迁移参考答案:通过渗透调节来适应不同的盐度环境42.具有渗透压调节的生物参考答案:可通过鳃排出多余的盐分43.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溶解氧含量44.Mangroves live in coastal waters that:参考答案:Are well protected from strong wave action45.Pressure increases with depth by adding one atmosphere of pressure forevery参考答案:10 meters of depth46.The most biologically rich part of the ocean is the:参考答案:Continental shelf.47.What are the dominant ions in rivers?参考答案:Ca and Hydrocarbonate (钙和碳酸氢盐)48.The main source of food in muddy-bottom (泥质软底)intertidalcommunities:参考答案:Detritus (有机颗粒物等碎屑)49.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state of water at a temperature of 4 ℃?参考答案:Maximum density of water50.Generally, what is the salinity in the surface ocean?参考答案:34~3651.Salinity of seawater increases:参考答案:As evaporation (蒸发) increases52.Which ions comprise about 85% of the solutes in seawater?参考答案:Sodium and chloride(钠和氯化盐)53.潮间带生物对波浪的适应性说法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偶然的大规模波浪冲刷作用不会引起潮间带生物的大量死亡54.The pyramid of biomass shows the参考答案:Number of individuals in each trophic level55.Cleaning symbiosis (清除共生)is an example of symbiosis because thepartners involved in the association参考答案:Both have coevolved into a close association.56.The term trophic refers to:参考答案:Feeding.57.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example of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参考答案:Two individuals in a population of clownfish attempt to use the same anemone as habitat58.Mangroves belong to one of the following groups参考答案:Flowering plants.59.In competitive exclusio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参考答案:One species is a better competitor for resources60.Predation can be best defined as:参考答案:An animal eating any other organism6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state of water at a temperature of 4゜C ?参考答案:Maximum density of water62.下列哪种鱼尾巴的形状,对鱼形成的阻力最小?【图片】参考答案:Heterocercal63.温室气体不包括参考答案:氮气64.What is the habitat?参考答案:A place in where the individuals of population live65.100,000 kcal of producer could support approximately _____ kcal of the thirdconsumer.参考答案:10066.下列有关功能决定形态(Form Follows Function)说法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微囊藻的成团结构可帮助其获得更多的营养67.上升流的主要类型有参考答案:所提到的全部答案68.有关生物的垂直迁移说法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浮游植物的垂直迁移可能是在天亮前由表层向底层迁移69.一般热带珊瑚鱼的特征参考答案:平直的尾巴70.One of these organisms is typically a very rare component of soft-bottom(软质底)intertidal communities参考答案:Seaweeds7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not trueregarding coral bleaching?参考答案:Bleaching results in no loss of zooxanthellae72.The zonation of plants in mangrove is determined mostly by:参考答案:Height of the tide.73.Eutrophication(富营养化) is very detrimental(有害的) to thedevelopment of coral since it increases:参考答案:The amount of nutrients in the water, hence providing theconditionsfor the overgrowth of algae74.Reef-building corals(造礁珊瑚)grow only in shallow water because:参考答案:Zooxanthellae need light for photosynthesis75.One of the following is known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rmal pollution (热污染)参考答案:Power plants (发电厂)76.下列有关富营养化说法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初级生产力增加,上行效应,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物种丰富生物量增加。
海洋生物学测试题及答案
海洋生物学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海洋生物学是研究什么领域的科学?A. 海洋物理现象B. 海洋化学过程C. 海洋生物及其生态D. 海洋地质结构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海洋生物的主要特征?A.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B. 能够在水中呼吸C. 能够适应盐度变化D. 能够进行血液循环答案:D3. 海洋中最大的生物是什么?A. 蓝鲸B. 大白鲨C. 巨型乌贼D. 珊瑚礁答案:A4.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浮游生物?A. 硅藻B. 水母C. 海绵D. 鲸鱼答案:D5. 海洋中的“红潮”现象是由哪种生物引起的?A. 硅藻B. 浮游动物C. 赤潮藻D. 海绵答案:C6. 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是?A. 深海海沟B. 极地海域C. 珊瑚礁D. 河口区域答案:C7. 下列哪种海洋生物不是通过鳃进行呼吸的?A. 鱼类B. 海龟C. 海星D. 海马答案:B8. 海洋中的“蓝眼泪”现象是由哪种生物引起的?A. 浮游植物B. 浮游动物C. 海绵D. 海葵答案:B9. 海洋生物中,哪种生物的寿命最长?A. 珊瑚B. 鲸鱼C. 海龟D. 海绵答案:A10. 海洋中的“水母湖”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A.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海洋生物的分类依据包括哪些?A. 形态特征B. 生物化学特性C. 生态习性D. 遗传信息答案:A, B, C, D1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A. 水温B. 盐度C. 光照答案:A, B, C, D13. 海洋生态系统中,哪些生物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A. 硅藻B. 海草C. 珊瑚D. 浮游动物答案:A, B14. 海洋中的哪些现象可以作为气候变化的指标?A. 海平面上升B. 珊瑚白化C. 赤潮发生频率D. 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答案:A, B, C, D15. 海洋生物对人类有哪些潜在的价值?A. 食物来源B. 药物开发C. 生物燃料D. 旅游观赏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海洋生物只包括鱼类和无脊椎动物。
2007-2008海洋生态学试卷B及参考答案
优选专业年级 学号 姓名 授课教师 座号 -装-订-线- 中国海洋大学 2007-2008学年 第1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海洋生命 学院《海洋生态学》课程试题(B 卷) 共 1 页 第 1 页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 文具(或本课程为开卷考试,可携带 文具和 资料),满分为:100 分。
一、 名词解释(4×8=32) 1、 生态系统 2、群落净生产力3、生态平衡 4、生态对策 5、海洋生物泵 6、补偿深度和临界深度 7、生态等值8、生物多样性 二、 简答题(5×8=40) 1) 按粒径大小可以将浮游生物划分为哪些类别?这样划分的重要生态学意义是什么? 2) 海洋新生产力与初级生产力概念有何相通和不同之处? 3) 什么是共生?海洋生物间的共生现象有哪些主要类型?其生态学意义是什么? 4) 海洋浮游生物有哪些适应于浮游生活的特点 5) 根据本课程的学习,写出6个能代表海洋生态学的前沿领域和研究热点的名词。
三、 论述题 (28) 1) 试述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因素(13) 2) 什么是赤潮?说明赤潮的成因、危害及主要防治方法(15)。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院系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4×8=32)1、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境),生物(一个或多个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自然整体2、群落净生产力:在生产季节或一年的研究期间内未被异养者消耗的有机物质的储存率,即:群落净生产力=净初级生产力-异养呼吸消耗3、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在较长时间趋于相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这种状态即为生态平衡4、生态对策: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5、海洋生物泵:海洋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生产、消费、传递、沉降和分解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构成的碳从表层向深层的转移,称生物泵6、补偿深度和临界深度:补偿深度:这个深度之上,平均光强等于补偿光强;临界深度:在这个深度上方整个水柱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总量等于其呼吸消耗的总量。
2007-2008海洋生态学试卷A及参考答案
优选专业年级 学号 姓名 授课教师 座号 -装-订-线- 中国海洋大学 2007-2008学年 第1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海洋生命 学院《海洋生态学》课程试题(A 卷) 共 1 页 第 1 页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 文具,满分为: 100 分。
一、 名词解释 (4×8=32) 生态系统、群落演替、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补偿深度和临界深度、生态平衡、海洋新生产力和f 比、海洋生物泵、阿利氏规律 二、简答题(38) 1. 什么是限制因子?说明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区别 (8)。
2. 简述高斯假说的主要内容及其两个例外(8)。
3. 什么是海洋微型生物食物环?简述其在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8)? 4. 什么叫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饱和增长)?写出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微分形式。
说明提出这个模型的出发点(设想)和描述的机制(8)。
5. 根据本课程的学习,写出6个能代表海洋生态学的前沿领域和研究热点的名词(6)。
三、论述题 (2×15=30) 1. K—对策者和r—对策者各有哪些生态特征?举出海洋动物中这两种对策者的例子。
并说明为什么人们必须更加重视K—对策者资源的保护工作(15)。
2. 什么是赤潮?说明赤潮的成因、危害及主要防治方法(15)。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院系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境),生物(一个或多个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自然整体2、群落演替: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二者相互作用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定向变化,这一现象称生态演替。
3、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基础生态位:生物群落中某一物种所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即没有种间竞争的种的生态位;实际生态位(realized niche):生物群落中某一物种实际占有的生态空间;实际生态位小于基础生态位4、补偿深度和临界深度:补偿深度:这个深度之上,平均光强等于补偿光强;临界深度:在这个深度上方整个水柱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总量等于其呼吸消耗的总量。
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海洋生态学》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生态系统概念所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生态系统有哪些基本组分?它们各自执行什么功能?( )3、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怎么流动的?有什么特点?( )4、生态系统的物质是怎样循环的?有什么特点?( )5、生态系统是怎样实现自我稳态的?(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6、何谓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有哪些基本特征?()7、海水的溶解性、透光性、流动性以及PH缓冲性能对海洋生物有何重大意义?()8、简要说明大陆边缘沉积与深海沉积类型的差别?()9、简述海洋浮游生物的共同特点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0、按个体大小可将浮游生物划分为哪些类别?这样划分的类别有何重要生态学意义?()11、海洋游泳动物包括哪些门类?说明鱼类生活周期中得洄游行为及其意义。
()12、什么叫环境和生态因子?()13、简述光在海洋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生态作用()14、为什么说浮游植物辅助色素对利用太阳光有重要作用?()15、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应用生命表可以分析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素?()16、为什么沿岸浅海区含有高的初级生产力水平?()17、海洋生产力的有关概念()18、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因素()19、研究海洋新生产力有何理论和实践意义()20、什么叫微型生物食物网?微型生物食物网在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有何重要作用?()21、什么叫湿地?海洋湿地有哪些类型?为什么说湿地是有着重要保护价值的生态系统?()22、影响海岸带生物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哪些?它们有哪些适应方式?()23、河口区的主要环境特征包括哪些方面?河口区的生物组成有何特征?()24、简述光在海洋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生态作用。
海洋生态学习题集及答案
海洋生态学习题集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种环境梯度不属于海洋的重要梯度( )A 、纬度梯度B 、经度梯度C 、水平梯度D 、深度梯度2、以下各项不属于深海沉积物的是( ) A 、红黏土软泥 B 、钙质软泥 C 、硅质软泥 D 、有机质软泥3、下列海区中盐度最高的是( ) A 、赤道海区 B 、北纬30°海区 C 、南纬60°海区 D 、北冰洋4、不属于集群现象优势的行为是( ) A 、交配 B 、防御 C 、运动 D 、隐蔽5、鲸鱼的存活曲线类型是图中的哪条( )A 、aB 、bC 、cD 、d6、甲、乙两物海洋生物的生态位如图所示,其最终的结果不可能是( )A 、乙被淘汰B 、甲被淘汰C 、甲的生态位变窄D 、甲乙和谐共存7、以下不属于导致灭绝漩涡原因的是( )A 、数量波动B 、遗传漂变C 、资源溢出D 、近交衰退8、根据洛特卡—沃尔泰勒的种间竞争模型,物种甲和乙长期和谐共存,则( )A 、K 1>K 2/β,K 2<K 1/αB 、K 1<K 2/β,K 2>K 1/αC 、K 1<K 2/β,K 2<K 1/αD 、K 1>K 2/β,K 2>K 1/α9、以下各项属于生态系统成熟期特征的是( )A 、有机个体小B 、生活史简单C 、多样性低D 、生态位狭小10、下列各项属于珊瑚礁生态群落特征的是( )A 、物种贫乏B 、食物链短C 、生产力低D 、净生产力低11、下列食物链不是经典食物链类型的是( )A 、牧食食物链B 、微型生物食物链C 、植食食物链D 、碎屑食物链12、以下各区哪个位于陆架区( )A 、陆坡B 、潮下带C 、海沟D 、海脊13、下列哪种生物很难生活在河口区( )A 、广温性生物B 、狭盐性生物C 、淡水源生物D 、海洋源生物14、以下特征为r-选择生物的特征的是( )A 、生长率高B 、性成熟慢C 、扩散能力低D 、生命周期长15、根据洛特卡—沃尔泰勒的种间竞争模型,当( )时,出现不稳定的平衡。
《海洋生态学》试卷十答案
《海洋生态学》试卷十答案一、填空题(共5题,15空,计15%)1、生命表可分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两种类型。
2、生物群落季节演替的特点周期性重复。
3、海洋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可分为营养关系、竞争与进化关系、原始协作关系和共生关系。
4、生态位分化的方式包括栖息地的分化、领域的分化、食性的分化、生理的分化和体型的分化。
5、生态系统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二、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计25%)1、生物群落:是由一些生活在一定地理区域或自然生境里的各种生物种群所组成的一个集合体。
集合体中的生物在种间保持着各种形式的、紧密程度不同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参与对环境的反应,组成一个具有相对独立的成分、结构和机能的“生物社会”,这个生物组合就称为生物群落。
2、种群内禀增长率:当种群处于最适条件下(食物、空间不受限制,理化环境处于最佳状态,没有天敌出现,等等),种群的瞬时增长率称为内禀增长率,也即种群的最大增长率。
一般情况下人们通过在实验室提供最有利的条件来近似地测定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3、阿利氏规律:种群密度过疏或过密对种群的生存与发展都是不利的,每一种生物种群都有自己的的最适密度。
4、物种多样性:反映群落中物种的多寡和分布状态。
包括群落中物种的丰富性(species richness)和异质性(heterogeneity)两个内容,群落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组织的独特特征。
一般群落中物种越多,多样性指数越高,物种多样性还与群落中物种的均匀度(evenness)有关系。
5、生态位:是指一种生物在群落中(或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或作用,它不仅说明生物居住的场所,而且也要说明它要吃什么、被什么动物所吃、它们的活动时间、与其它生物的关系,以及它对生物群落发生的影响等所有方面。
也就是说生态位是某一物种的个体与环境(包括非生物的和生物的环境)之间特定关系的总和。
三、问答题(共5题,每题6分,计30%)食物联系的生态学意义?答:(1)生态系统中各种不同类型的生物通过食物联系能够有规律地依次利用从自然界得到的物质和能量,并且使这些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内得以循环与流动,因此,食物联系是构成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
海洋生态学习题答案.doc
第一章1、生态系统: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一个或多个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自然整体。
2、生产者(自养生物):包括所有绿色植物,它们具有光和色素,能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将CO?,比0 和无机营养盐类合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用于木身的生产,此外,还有包括光合细菌合化能合成细菌。
3、食物链:生物之间通过食与被食形成一环套一环的链状营养关系。
4、营养阶层(营养级):食物链上每一个环节。
5、牧食食物链(植食食物链):通常从活体植物开始,然后是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等。
6、碎屑食物链:从动植物死亡尸体分解物开始。
7、能量不会倒转,保持正金字塔形。
8、生态效率: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的利用效率。
9、生物地化循环:生态系统之间各种物质或元素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它们在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之间的交换。
10、反馈机制:生态系统用来实现其自我调控以维持相对的稳态的方法。
反馈:系统的输出反过来又决定其输出。
正反馈:系统中的部分输出通过一定路线又变成输入,起促进和加强作用。
负反馈:输出反过来起消弱合减低输入的作用。
11、生态平衡:输入和输出在较长的时间趋于相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这时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保持相对稳定,环境的生产潜力得以充分发挥能流途径畅通)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调节恢复到原处的稳定状态。
12、补加能量:指除太阳直接辐射的能量外,其他能减少生态系统内部的自我维持消耗,从而增加可转化为生产力的任何能量。
13、按能量来源和能流特征划分为生态系统:(1)自然无补加的太阳供能系统;(2)自然补加的太阳供能系统;(3)人类补加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4)燃料供能的城市工业生态系统14、Gaia假说:是一个(在生物圈水平上的)控制论系统,可以说明生物与环境在生物圈规模上相互作用的稳态。
15、生态國限:只有在某一限度内可以自我调节自然界或人类施加的干扰,这个限度就叫做“生态阈限”16、消费者:指不能从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动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依靠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为生,所以称为异养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生态学》试卷十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15空,计15%)
1、生命表可分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两种类型。
2、生物群落季节演替的特点周期性重复。
3、海洋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可分为营养关系、竞争与进化关系、原始协作关系
和共生关系。
4、生态位分化的方式包括栖息地的分化、领域的分化、食性的分化、生理的分化和体型的分化。
5、生态系统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二、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计25%)
1、生物群落:是由一些生活在一定地理区域或自然生境里的各种生物种群所组成的一
个集合体。
集合体中的生物在种间保持着各种形式的、紧密程度不同的相
互联系,并且共同参与对环境的反应,组成一个具有相对独立的成分、结
构和机能的“生物社会”,这个生物组合就称为生物群落。
2、种群内禀增长率:当种群处于最适条件下(食物、空间不受限制,理化环境处于最
佳状态,没有天敌出现,等等),种群的瞬时增长率称为内禀增长
率,也即种群的最大增长率。
一般情况下人们通过在实验室提供最
有利的条件来近似地测定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3、阿利氏规律:种群密度过疏或过密对种群的生存与发展都是不利的,每一种生物种
群都有自己的的最适密度。
4、物种多样性:反映群落中物种的多寡和分布状态。
包括群落中物种的丰富性(species
richness)和异质性(heterogeneity)两个内容,群落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组织
的独特特征。
一般群落中物种越多,多样性指数越高,物种多样性还与
群落中物种的均匀度(evenness)有关系。
5、生态位:是指一种生物在群
落中(或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或作用,它不仅说明生物居住的场所,而且
也要说明它要吃什么、被什么动物所吃、它们的活动时间、与其它生物的
关系,以及它对生物群落发生的影响等所有方面。
也就是说生态位是某一
物种的个体与环境(包括非生物的和生物的环境)之间特定关系的总和。
三、问答题(共5题,每题6分,计30%)
1、食物联系的生态学意义?
答:(1)生态系统中各种不同类型的生物通过食物联系能够有规律地依次利用从自然界得到的物质和能量,并且使这些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内得以循环与流动,因此,食物联系是构成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
(2)食物联系影响种群及群落的结构与动态,成为各种生物数量变动的重要调节因素。
捕食者与被食者具有一定程度相互依存的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是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机制。
(3)不同种个体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常常表现为吃与被吃的矛盾,所以食物联系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种间矛盾斗争的发展和变化。
食性的特化就是减轻种间竞争程度的一种适应,其结果对充分利用环境的食物资源和实现不同种类共存有重要意义。
2、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答:(1)一个群落中的所有生物在生态上是相互联系的;
(2)群落与其环境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3)群落中的各个成员对于群落的重要性是不等的;
(4)群落具有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
(5)群落结构松散性;
(6)群落边界具有模糊性。
关键种与优势种?
答:关键种是群落中有的种类对决定其它大多数种类在群落中持续生存的能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称为关键种。
多数关键种是通过捕食过程对群落组成发生作用,因此它对维持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具有决定性意义。
优势种是具有控制群落和反映群落特征的种类,其数量或生物量在群落中所占比例最多。
它们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高斯假说及例外情况?
答:高斯假说(Gause’s hypothesis)又称竞争排斥原理,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习性或生活方式的物种不可能长期在同一地区生活,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因为它们的生态位没有差别。
如果它们在同一地区出现,它们必定利用不同食物,或在不同的时间活动,或以其他方式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否则就不能长期共存。
高斯假说有两个例外:
A、环境因素的抑制作用:种群被环境的强烈作用抑制在一个低密度水平上。
B、环境的不稳定性:环境不断发生变动,竞争的结果不能达到一定的平衡(即在能够
充分利用环境的可能性之前,环境已经变化了)。
海洋新生产力与营养盐供应特征的关系?
答:(1)新生产力水平高的富营养化海区:沿岸、上升流区;
特点:表层NO3-丰富;以颗粒有机氮(PON)为指标的生物量很高;单位PON对NO3-
的相对吸收率(V NO3-)和以NO3-吸收为指标的新生产力(P NO3-)都
很高f比值很大。
(2)新生产力水平低的贫营养海区:贫营养海区。
特点:表层NO3-浓度很低;生物量(PON)低;相应的VNO3-和PNO3- 也很低;
f比值小。
(3).新生产力水平低的富营养海区(HNLC):南大洋、赤道; 太平
洋区、东北太平洋中亚北极区;
特点:表层NO3-含量几乎与沿岸和上升流海区相当;新生产力水平和f比等均比沿岸
上升流去低得多,略高于贫营养海区;缺铁。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计30%)
1、论述r选择和K的生态学意义?
答:
r选择的这类生物可称r对策者,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因为其生境不稳定,种群超过环境负载量不致造成进化上的不良后果,它们必然尽可能利用资源,增加繁殖,充分发挥内禀增长率(r)。
这类动物通常是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常常缺乏保护后代的机制。
子代死亡率高,具有较强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生境。
K选择的这类生物可称K对策者,其种群密度比较稳定,经常处于环境负载量值上下。
因为其生境是长期稳定的,环境负载量也相当稳定,种群超过K值反而会由于资源的破坏而导致K值变小,从而对后代不利。
从进化论的观点讲,生态对策是生物适应于不同栖息生境,朝这两个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
r对策者和K对策者是两个进化方向不同的类型,K对策者把较多的能量用于逃避死亡和提高竞争能力,r对策者把较多能量用于繁殖。
2、论述微型生物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能流、物流中的重要作用?
大量溶解有机物(DOM)→自由生活的异养细菌→鞭毛虫、纤毛虫等原生动物→桡足类等后生动物上述的食物关系就称为微型生物食物环。
(一) 在能流过程中的作用
1.通过微型生物食物环使溶解有机物和微微型自养生物进入海洋的经典食物链。
微型生
物食物环是海洋生态系统能流结构中很重要得组成部分。
2.微微型和微型自养生物的初级生产构成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最重要部分。
3.微型和小型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能流的重要中间环节。
(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微型生物食物环在生态系统有机物质矿化和再循环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1.营养物质在微型生物食物环中的更新很快。
2.微型生物食物环的消费者所产生的微细有机碎屑可长时间滞留在真光层水体中,使大
部分营养物质可以在真光层内矿化与再循环。
3.微型生物食物环产生的小颗粒有机物在细菌的作用下,形成有机凝聚体,其中有丰富
的溶解有机物、细菌和微型异养生物,是营养物质快速循环的活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