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PPT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2张PPT)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
品 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
读 用名词构成一幅凄切恸(tòng)
赏 释
人的图画。“枯”、“老”、 “昏”、“古”、“西”、 “瘦”等词语的色彩情调都贴
切的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心情。
且听风吟阁
1.听读,感受语言 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 生字词注上拼音。
2.自由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 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 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这 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 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 何等气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 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 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 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 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用生动形象地语言把“秋风萧瑟,洪 波涌起”的画面描述出来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 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大海边,面 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 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马致远
作者生平馆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 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 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 《黄粱梦》等15种。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 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 沙秋思》最为有名,元曲中的“绝唱”,元 人誉为“秋思之祖”,元人周德清誉之为 “秋思之祖”。近代王国维赞其“寥寥数语, 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课件(共44张PPT)
诗人当时正处在事业的最高峰, 削平了北方群雄,统一了北方。《观 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 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 操,登上碣石山,心情像沧海一样难 以平静。他将自己的宏伟抱负、阔大 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 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 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 秀作品。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庆幸的很, 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 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
胸怀?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 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实写) 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虚写)的?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 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 漂泊无定 子规 不如归去
}
写景
离愁别绪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主题:借明月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 的深切同情与安慰之情。
明月 陪伴友人
} 抒情
关怀、思念
本诗主旨:
通过对暮春时节景物 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不 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 之情。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1-2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是 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第二层(3-8句):
描写海水和山岛。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 种苍茫动荡的气势。这一层全是写实景。是作衬托用。 第三层(9-10句):
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字可以看出。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 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 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件 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共71张PPT)
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 年(207)秋。公元207年, 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 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 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 山,诗人登高望海,在他 事业的最高峰,留下了这 千古传颂的名篇。
整体感知
掌握重点生字词。 感受《观沧海》所描写的画面, 翻译诗的内容。
观沧海
临:登上 以:用来 澹澹: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 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二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作者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
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 大家。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 《荐福碑》《黄粱梦》等15种。在他的作 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 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曲 中的“绝唱”,元人誉为“秋思之祖”, 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近代王 国维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 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 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 子的情怀: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 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前 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为最后一 句作铺垫。
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枯藤 老树 昏鸦
景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悲怆愁苦 思乡之情
情 —— 夕阳 断肠人
主旨: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 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的人的凄苦愁楚之情。
写作特色
1.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 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 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 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 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 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 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马一语道破“某一种心 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 祖”。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课件(共61张PPT).ppt
描写了海水、山岛及山岛上的草木。 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 星辰的壮观景象。
观沧海
“观”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诗人 登山的所见所思。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若”字为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观沧海
两个“若”字,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诗人自己的 想象。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襟、豪迈的气概以及统一天下的 雄心壮志。
• 意象赏析题目主要考查抓住关键词句,识别诗歌意象,根据体现 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句子概括诗歌意象特点;结合诗歌主旨分 析诗人选取意象的用意;分析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方面的作用与 效果。
观
沧
曹海
操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pèi)国谯(qiáo)
县[今安徽亳(b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文学常识:绝句 绝句,四句一首,短小精悍,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 歌体裁,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 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属于七言绝 句。
创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新唐书·文艺列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 行”,也就是说,王昌龄被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 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 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歌,从远方寄给了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写景——杨花、子规 叙事——左迁 抒情——愁心
同情 关切
次 北 固 王山 湾下
走近作者
王湾
次北固山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 人。唐玄宗时,官任荥阳主簿、洛阳尉等。现存 诗不多,其中较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奉使 登终南山》。
观沧海
“观”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诗人 登山的所见所思。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若”字为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观沧海
两个“若”字,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诗人自己的 想象。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襟、豪迈的气概以及统一天下的 雄心壮志。
• 意象赏析题目主要考查抓住关键词句,识别诗歌意象,根据体现 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句子概括诗歌意象特点;结合诗歌主旨分 析诗人选取意象的用意;分析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方面的作用与 效果。
观
沧
曹海
操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pèi)国谯(qiáo)
县[今安徽亳(b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文学常识:绝句 绝句,四句一首,短小精悍,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 歌体裁,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 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属于七言绝 句。
创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新唐书·文艺列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 行”,也就是说,王昌龄被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 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 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歌,从远方寄给了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写景——杨花、子规 叙事——左迁 抒情——愁心
同情 关切
次 北 固 王山 湾下
走近作者
王湾
次北固山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 人。唐玄宗时,官任荥阳主簿、洛阳尉等。现存 诗不多,其中较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奉使 登终南山》。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2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 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扬花落尽了子规鸟儿哀啼, 听说去龙标还要逾过五溪。 我把这颗愁心寄托给明月, 随君好友你一直到夜郎西。
23
} 杨花 漂泊无定
子规 不如归去
写景 离愁别绪
明月 陪伴友人 } 抒情 关怀、思念
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24
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 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正确顺序(1)(4)(3)(2)
35
柴扉工作室
36
笔,与下面的三
句相映照,起到
强烈的反衬作用。
31
断夕古 肠阳道 人西西 在下风 天,瘦 涯马 。。
“夕阳西下”进一步 点明时间;“断肠 人在天涯”是点晴 之笔,点明了人 物,道出了游子的 情怀:孤寂愁苦的 思乡之情!
32
枯藤 老树 昏鸦 写景: 小桥 流水 人家
天
古道 西风 瘦马
净
夕阳西下
沙
秋 思
14
朗
次北固山下
读
正
王湾
音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5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 水中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 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 正正地高挂着。
• 元曲
杂剧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 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扬花落尽了子规鸟儿哀啼, 听说去龙标还要逾过五溪。 我把这颗愁心寄托给明月, 随君好友你一直到夜郎西。
23
} 杨花 漂泊无定
子规 不如归去
写景 离愁别绪
明月 陪伴友人 } 抒情 关怀、思念
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24
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 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正确顺序(1)(4)(3)(2)
35
柴扉工作室
36
笔,与下面的三
句相映照,起到
强烈的反衬作用。
31
断夕古 肠阳道 人西西 在下风 天,瘦 涯马 。。
“夕阳西下”进一步 点明时间;“断肠 人在天涯”是点晴 之笔,点明了人 物,道出了游子的 情怀:孤寂愁苦的 思乡之情!
32
枯藤 老树 昏鸦 写景: 小桥 流水 人家
天
古道 西风 瘦马
净
夕阳西下
沙
秋 思
14
朗
次北固山下
读
正
王湾
音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5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 水中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 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 正正地高挂着。
• 元曲
杂剧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背景链接 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数次遭贬,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李白
在东南地区漫游期间,得悉王昌龄这次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 当即写了此诗遥寄给他,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
朋
王 昌
友
李
龄
白
任务三: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请结合课文注释,读懂诗歌大意,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
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 四川江油)。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其诗构思奇特、 情感强烈、想象丰富,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 快,风格飘逸豪放。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 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任务二: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任务四:品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观沧海》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两 层的几句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一 层的几句是想象的虚景。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合乐而加的,与诗的内 容无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诗言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 了渴望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任务一:朗读诗歌,认知绝句体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朗读指导 读出节奏:
按照“二二三”拍的节奏,注意停顿。 读出韵律:
全诗押“i”韵。
任务一:朗读诗歌,认知绝句体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在东南地区漫游期间,得悉王昌龄这次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 当即写了此诗遥寄给他,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
朋
王 昌
友
李
龄
白
任务三: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请结合课文注释,读懂诗歌大意,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
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 四川江油)。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其诗构思奇特、 情感强烈、想象丰富,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 快,风格飘逸豪放。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 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任务二: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任务四:品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观沧海》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两 层的几句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一 层的几句是想象的虚景。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合乐而加的,与诗的内 容无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诗言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 了渴望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任务一:朗读诗歌,认知绝句体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朗读指导 读出节奏:
按照“二二三”拍的节奏,注意停顿。 读出韵律:
全诗押“i”韵。
任务一:朗读诗歌,认知绝句体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1.这首曲子哪几句是写景的?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手法?
2.哪几句抒情?抒发了什么情感? 3.全文用了什么手法?
枯藤 老树 昏鸦
写景 抒情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
孤寂 愁苦
凄凉 冷清
白描 烘托
海日
潮水, 帆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那几个字用得好?请说明理由。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 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 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悬 不仅突出了江面的宽阔,还突出了潮水的气势
阔
不仅表明帆高,而且还很大气
日月 若出其中
气
想
势 恢
星汉 若出其里
宏
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用了什么修辞?在 文中有什么作用?
互文修辞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曹操击败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在踌躇满志之际,面对辽阔无边的大海, 看到苍芒动荡的海水,欣欣向荣的草木,波澜壮阔的海浪,想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宏伟 气势,作者情不自禁的在胸中涌起一股昂扬奋发的精神,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 一统全国的愿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题解,作者。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降职。 (3)龙标:今黔阳。 整体翻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此诗。 2·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
“诗仙”。 3.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因“不护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85张PPT)
灿烂:光彩耀眼的样子。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庆幸得很呐,就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愿志向。
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 幸,幸运。 至,达到极点。
以:用。
咏:表达,抒发。
精读细研
4 古代诗歌四首 /
反复朗读诗歌,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作者观 到的景象有哪些?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碣石”点明地点,“观沧海”点明事件。 这两句写出了登临的地点和目的,显示了诗人的 壮阔胸怀。“观”字统领全诗。
合作探究
4 古代诗歌四首 /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奋发昂扬的精 神,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 豪情壮志及远大抱负。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4 古代诗歌四首 /
这首乐府诗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 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 诗人渴望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及远大抱负。
这首诗借描写暮春景色,叙述好友被贬之事,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的遭遇的关切、同情, 以及因朋友远去偏僻之地而产生的深深担忧之 情。
课堂小结
主题思想
4 古代诗歌四首 /
这首诗通过描写暮春的景象,表达
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
情和关心。
写作特色
4 古代诗歌四首 /
❶想象丰富,笔势灵动。
第三、四句发挥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 够寄愁心的载体,托明月以达情,气势超逸,笔 势灵动,使全诗创设的意境更加悠远,一时之间 分不出谁是李白谁是明月,明月已成为李白的 化身,形影相随地送老朋友前往贬谪之地。诗 人通过想象将明月人格化,使其具有人的思想 情感和行为动作,这正是诗歌的独特之处。
博大胸襟 建功立业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古诗四首(共72张PPT)
23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残夜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 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露春意。 两句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匆匆不可 待,让人顿生思乡之情。 作者无意说理,却在写景逼真,叙事真 切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旧 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从而给人以乐 观、积极、向上的艺术力量。
• 目的是“观沧海”。 • “以”字可证明。 – “以”是目的连 词。
8
讨论交流: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是诗 的线索,全诗以“观”字展开, 写登山所见所思。 2、诗人描绘了哪些景物?
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9
哪些语句是实景? 哪些语句是虚景?
实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虚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乐府 体 四言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 首 感怀 写景诗。
27
3、《观沧海》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 襟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 《观沧海》一诗以 观 字统领全篇,先 写 实 景,然后写 虚 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 人 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 停泊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 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 王湾 。
作者撷取“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景 象,更包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思。
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 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拟人。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 虑、关心之情
• 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 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 昌龄人格的高洁。
七年级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精品课件(共90张PPT)
这首诗描写暮春景色,叙述 好友被贬之事,表达了诗人 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关切同情 ,以及因朋友远去偏僻之地 而产生的深深的担忧之情和 表达了对朋友的安慰。
我十分庆幸,可以用这首诗歌来歌吟自己此刻的心志。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2、这首诗写了哪几个诗句是写 现实的?哪些诗句诗想像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 博大的胸怀?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 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哪几个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
了较好成绩。现将完成的各项工作汇 报如下: 一、林业工作完成情况
(一)抓好植树造林绿化工作,确保各项 任务按 时完成 。造林 绿化是 维护和 改善生 态 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功在当代、造 福子孙 的伟大 事业。 大力植 树造林, 对于保 障 农牧业稳产高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 快山区 脱贫致 富和奔 小康, 改善对 外开放 的 投资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 面进步 都具有 十分重 要的意 义。为 此,我们 通 过早行动,早部署,及时把今年春季植树 造林任 务层层 分解, 把责任 落实到 人,做到 地 块、苗木、资金、人员四到位,为植树 造林工 作开展 打好基 础。通 过广泛 宣传,大 力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人民群众 改善环 境、美 化家园 意识不 断增强, 参与植 树 造林热情不断提高,为×区植树造林工 作全面 开展营 造了良 好的舆 论氛围 和提供 了
发(情)、哲理(意)表达 答题的一般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方法或者写法。 2、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 3、归纳这种手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或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或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即:指明写法+阐释句意+归纳效果+情感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ppt
心,气魄雄伟,苍劲悲凉。
资料助读
了解乐府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音乐管理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 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
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也就是乐府诗,如《观沧海》。
理解诗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àn
sǒng zhì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观
者
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
简 介
奇绚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
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代表作品:《将进酒》《望庐山 瀑布》《蜀道难》等。有《李太白全 集》。
资料助读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 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 王之涣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 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过五溪,被贬荒远,道路艰辛,表现出诗人对好友的同情与关心。
赏析诗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明月在古诗中常用来寄托诗人对恋人的相思,对家人、朋友的怀念。作者所 托明月,寄的是对好友被贬谪的同情和长途跋涉的担忧。
可是月亮怎么能替作者送出愁心,伴随着王昌龄奔赴夜郎以西呢? 拟人和想象,把明月当作自己的使者,善解人意的伴随在好友身侧,表达了 对友人的同情、关心和思念。
诗人看景色时的视角是怎样的? 诗人此时位于江的正中,向远处望去一片开阔。(远景) 诗人抬头望向悬空的船帆。(近景)
赏析诗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色还没消退,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旧年还未过,江上新春已经到来。
颈联中的“生”字,可以换成“升”吗?
“生”有孕育生命之意,而“升”仅仅指垂直的运动变化。作者用“生” 一字拟人化,赋予“海日” 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本句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用“残夜”“旧年”象征旧事物,用“海日”“江春”象征新事物。揭露深刻 哲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5张ppt)
观沧海 听 秋风萧瑟
全景、动静结合、
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近景、静态
实
写
动态,展现了大海的 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
想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互文、夸张
描绘出了大海吞吐日月、 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虚 写
3.诗人写“树木”“百草”有什么作用?
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地写海。 用山岛上的“树木”“百草”来点染、 烘托大海,衬托大海的生机勃勃、欣欣 向荣。
相同之处。
从天边吹来阵阵凉风,你现在
天末怀李白
的心境怎么样呢?
杜甫
不知道我的书信你何时才能收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浪。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
6.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 什么写作手法吗?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联属于 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 用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7.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尾联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见 北归的大雁掠过晴空,便借“鸿雁传书”来慰藉家人,使全诗 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愁之中。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 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写出了作者在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借助奇特的想象,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 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创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 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 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全景、动静结合、
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近景、静态
实
写
动态,展现了大海的 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
想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互文、夸张
描绘出了大海吞吐日月、 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虚 写
3.诗人写“树木”“百草”有什么作用?
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地写海。 用山岛上的“树木”“百草”来点染、 烘托大海,衬托大海的生机勃勃、欣欣 向荣。
相同之处。
从天边吹来阵阵凉风,你现在
天末怀李白
的心境怎么样呢?
杜甫
不知道我的书信你何时才能收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浪。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
6.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 什么写作手法吗?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联属于 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 用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7.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尾联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见 北归的大雁掠过晴空,便借“鸿雁传书”来慰藉家人,使全诗 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愁之中。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 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写出了作者在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借助奇特的想象,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 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创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 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 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件:15 古诗四首(共35张PPT)
探意
4.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他的悲伤之 情的?
意象,简单的说就是诗歌中寄托了作者某种情 感的事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天涯
5.请同学们分析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为什 么透过这些意象就可以体会游子的悲伤之情?
“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凄凉的 氛围。
古道,在古诗词中也往往表达冷落荒凉的意思。 如“邯郸古道伤行客。”
划
天净沙·秋思
分
马致远
节
奏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寻情
1、这首诗歌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呢? 悲伤,愁苦……
2、请同学找出其中最明显地表现出作者悲 伤心情的一句话。 断肠人在天涯
3、什么是“断肠人“? 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 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zxxkw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乱花,指各种不知名的野花。 “迷人眼”指野花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让
人目不暇接。 “渐欲”用得很准确,说明还不是“野花遍
地是”,有渐开渐盛之意。 浅草,刚生长出来的草,“没马蹄”既写出
了草浅,也侧面点出骑马踏春的行迹。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陶醉于春光美景之中。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向东。
以: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何:多么。
峙: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临:登临。 竦:高高的。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风吹草木的声音。 洪:大。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之:助词,无实意。
互文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星汉:银河。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幸运。 甚:表程度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4张PPT)
乡海潮 客 书日平 路 何生两 青 处残岸 山 达夜阔 外 归江风 行 雁春正 舟 洛入一 绿 阳旧帆 水 边年悬 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次 王北 湾固
山 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作者 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品 读 欣 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 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 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 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 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 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 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品 读 欣 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 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 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次北固山下
(景中含理)
感:乡书 达 洛阳 (设问)(淡淡乡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次 王北 湾固
山 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作者 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品 读 欣 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 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 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 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 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 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 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品 读 欣 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 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 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次北固山下
(景中含理)
感:乡书 达 洛阳 (设问)(淡淡乡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课件( 共44张 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文意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 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 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 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 想感情吧。
自由朗读,想一想:
《观沧海》
——曹 操
说作者
• 你心目中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曹操(155-220)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 qiáo县人(今安徽省亳bó 县)。东汉末年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诗人。与曹丕、曹 植合称“三曹”.
他善诗歌,有《步出夏 门行》等篇。他的诗歌散文 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 悲凉,篇中抒发了自己的政 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 的苦难生活。
※★ 赏析名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发挥的奇 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寄愁心的载体 ,托明月以传情。构思新巧,想象美妙, 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小结:
全诗就事写景,借景抒情,特别 是运用奇特的想象直抒胸臆,十分恰 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谪的关切 与同情,从而使这首诗成为友情诗中 的名篇。
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你如何理解 本句中蕴涵的哲理?
(1).红日驱走黑暗----- 乐观 向上 (2).春意驱走寒冷----- 乐观 积极 (3)新旧事物更替------ 体现事物
发展的普 遍规律
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运用对偶,生动地描绘出昼夜更替的 壮观景象、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触 动人思归盼归的乡情;写景中蕴含着 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不可阻挡的深刻 哲理,给人乐观、向上的力量。
乐府
两汉所谓乐府是官署名称,指 音乐机关.它主要负责制作国家典 礼音乐,也就是将文人歌功颂德 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 歌舞, 此外还要收集民间的歌谣 入乐.
指大海,如“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山名,在今河北省 昌黎县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登临
连词,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 大海。
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遥: 遥远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这首诗
写作背景及缘由
王昌龄和李白都是唐时著名的诗人,两人是很 要好的朋友。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到离京城长安 三千多里外的“荒地”龙标做龙标尉。李白写这 首诗的缘由,从诗题可以直接知道:李白听到好 朋友王昌龄被贬谪(左迁)到荒远的龙标去的消
息,遥对着朋友所在的方向,写下了这首充满同 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写景
游子 烘 思乡 托
图
抒情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苍凉 恬静 荒凉
思 乡
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 衬 断肠
教师小结
李白
简介作者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杰出的浪漫 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 称“李杜”。著有《李太白全集》。
• 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 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理解题意
闻: 听说
左迁: 贬谪,降职。
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
龙标:常 所荒 以远 诗的 中地指方王,昌王龄昌,龄古这人次常是用被官职贬或为任龙官标之尉地。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总写 实
写
虚写 (想象)
分写
附文
小结: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 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 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 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次北固山下
“次” 为“停泊”之意。 北固山今在江苏省镇江市以北,三面临 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
王湾(693~751) 唐代诗人,洛阳人。开 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 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 成,共200卷,名为《群书 四部录》。《全唐诗》 存诗十首。
•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北固山下停 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 了这首诗。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颈联
展现的画面。 (句意)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提示: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交替, 一天一天地过去; 新年和旧年交替,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 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 呢?
家信如何送达亲人? 北归的鸿雁啊,请你们把它捎到洛阳 那边。
“青山、绿水” 景色秀丽 “客路、行舟” 漂泊异地
首联借景点题, 思乡之情感已表现出来。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平野开阔 壮 和风吹拂 阔 意境豪放, 大江直流 之 心胸开阔。 波平浪静 景
赏析“悬”
壮丽之景
映 衬
小景
“悬”,动词, 笔直高挂之意, 准确地写出了白 帆的形态。
思乡句子:
独在异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介绍作者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 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 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 一,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 元”。因为这首小令,他还 被称为“秋思之祖”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 歌形式.
助词,可译为 “的”
好像
星 汉
星汉:银河
灿
烂
,
若
出
其
里 。
其:代词,指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 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
理想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庆幸 至:极点
介词,用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可以用歌唱来表达
自己的豪情壮志。
这两句是诗的附文,为合乐而 加,它是曹操乐府诗集《步出厦门行》 中每一章的最后一句,跟诗的内容没 有关系。
诗歌分析,体会意境
①杨花落尽子归啼 意思:杨花落尽杜鹃声声哀啼
——写景兼点时令。抒发作者当时对王昌龄被贬的悲哀与 同情。
②闻道龙标过五溪 意思:得知您被贬龙标跋涉五溪 ——直叙其事。流露出他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意思: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随风伴随您奔赴夜郎之西 ——抒情。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这两句成为送别友人的千古名句)
多么
水波动荡的样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竦:高。 峙:挺立。 竦峙:耸立。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 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聚集
山岛、树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洪:大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
在萧瑟的秋风中,海上涌起巨 大的波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写作特点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作业
1、给加点字注音: 碣石 澹澹 竦峙 萧瑟 子规啼 五溪 悬 枯藤 瘦马 2、解释加点的词: 东临碣石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星汉灿烂 3、翻译句子: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里。 ②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层(开头两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
2 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 星辰的气概。(想象)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 与诗的内容无关。
3. 诗中哪些诗句 最能体现作者博大 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 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 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 立业的远大抱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问: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作者 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 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 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写了诗人 淡淡的乡愁。
直接表达感情,使全文笼罩一层思乡情绪.
主题
• 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 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 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
写现实的,哪些是想像的?诗人又是 怎样来描写的呢?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 胸怀?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观” 字展开,描写诗人所见所闻。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 是写现实的,哪些是想像的?
“曲”分 类
剧曲 散曲
散套 小令
解题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 思是题目。此曲是元 代小令中的名篇。
12345、、、这写综第前首景观二三小的这句句令句首写写哪子小景景几分令与句与别 ,一是写 请后、写出 你三两景了 用句句的景 简写抒?物 洁景情哪什 的是是几么语什什句特言么是么点来关抒?给关系情这? 的抒幅系这?情 图样?的 画写语 拟有句个什抒恰么发当作了的用什 名?么 子样 。的情?
•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 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 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 是写乡愁的。
诗意
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 一叶扁舟行于绿水之间。 潮水上涨时,两岸江面无比宽阔, 春风和煦,正吹在高高悬挂的一白帆之上。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 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