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PPT课件(4)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_PPT课件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正确解题步骤:
[解](1)设未知量(不要带单位) (2)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 计量数的乘积、已知量、未知量(写在对 应化学式的正下方,先写相对分子质量, 再写质量;质量单位要写,且要统一。) (4)列出比例式,求解(对应成比例)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100
CaO+CO2↑ 56
x
11.2t
100 56 =
X 11.2t
解得x = 20t
答:需要碳酸钙20t。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比例式中已知量未带单位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反馈练习
例1: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 (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1.2 t氧化钙,需要 碳酸钙多少吨?
分析:要想知道汽车能跑多远,就要弄清楚小桶中那18Kg的水能分 解产生多少Kg的氢气?
解:设小桶中18Kg的水分解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光能
2H2O
2H2↑+O2↑
36
4
18Kg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完善假设: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3.完成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氢氧化钠与硫酸 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验证假设,提出质量守恒定 律。
4.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相等?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加以分析。
实验一定要用到什么仪器?___天__平___。 实验中需称量几次?___至__少__3_次___。 此实验是为了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 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关系,因此你对设计的实验装 置有何要求? ___装__置__密__封__性__要__好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Biblioteka 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如蜡烛燃烧后就没了;铁生锈后变 重了等等。那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到底有没 有变化呢?
请提出你的猜想:__化__学__反__应__前__后__各__物__质__的__质__量__总__和__ _保__持__不__变_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2.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解释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 _化__学__反__应__的__微__观__本__质__是__分__子__拆__分__成__原__子__,__原__子__重__新__组_____ _合__,__形__成__新__的__分__子____。
5.联系生活实际,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知识解释一些 现象。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3.完成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氢氧化钠与硫酸 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验证假设,提出质量守恒定 律。
4.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相等?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加以分析。
实验一定要用到什么仪器?___天__平___。 实验中需称量几次?___至__少__3_次___。 此实验是为了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 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关系,因此你对设计的实验装 置有何要求? ___装__置__密__封__性__要__好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Biblioteka 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如蜡烛燃烧后就没了;铁生锈后变 重了等等。那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到底有没 有变化呢?
请提出你的猜想:__化__学__反__应__前__后__各__物__质__的__质__量__总__和__ _保__持__不__变_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2.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解释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 _化__学__反__应__的__微__观__本__质__是__分__子__拆__分__成__原__子__,__原__子__重__新__组_____ _合__,__形__成__新__的__分__子____。
5.联系生活实际,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知识解释一些 现象。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秋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4.4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共40张PPT)
4.3 化学方程式
是:式子左边的氧原子数是 2,右边的是 5,这两个数的最 小公倍数是 10,因此,在 O2 前面配上 5,在 P2O5 前面配 上 2(即 P+5O2===2P2O5)。式子右边的磷原子数是 4,左边 的是 1,因此,要在 P 的前面配上 4,即(4P+5O2===2P2O5)。 标明反应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即 4P+5O2=点==燃==2P2O5)。 另外,还有设“1”法和“奇数配偶法”等。
4.3 化学方程式
[情景展示2]
4.3 化学方程式
[问题探究]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是怎样的?
[思考交流]
4.3 化学方程式
[归纳总结]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一写:根据客观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 子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 二配:配平化学方程式,使等号两边各原子的数目相等,使之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4.3 化学方程式
[情景展示3]
4.3 化学方程式
[问题探究] 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
[思考交流]
4.3 化学方程式
[归纳总结]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在式子的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 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即粒子的个数,它是个整数值,当它是 1时省略不写),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 等的过程。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很多,最有效的方法是 观察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比较简单、常用的方法是“最 小公倍数法”。例如,P+O2——P2O5的配平方法
4.3 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各部分的含义
和 反应条件 生成
反应物 生成物
4.3 化学方程式
(1)质的意义:可表示___反_应__物______、_生_成__物______和反应条件 __________。 (21)2量∶3的2∶意44义:在上述反应中,C、O2、CO2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_。 (31)微∶1观∶1意义:在上述反应中,C、O2、CO2的粒子个数比为 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PPT课件 科粤版化学
➢ 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国际上为了便于交流,化学家采用国际通用 的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点燃
C + O2 ═══ CO2
点燃
C + O2 ═══ CO2
这种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 学方程式,又叫反应方程式,简称反应式。其中, 参加反应的物质,叫做反应物;化学反应后产生 的物质,叫做生成物。
2P2O5 这个反应,反
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如何表示?
4P 31×4
124 31
点燃
+ 5O2
2P2O5
∶ 16×2×5 ∶ (31×2+16×5)×2
∶ 160 ∶
284
∶ 40 ∶
71
相对分子质量×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化简后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24+160=284,31+40=71
化学方程式应该怎么读?
x = 2×34 = 7.2 g 答:可生成7.2 g 氧气。
2.根据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例2 用加热氯酸钾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物的 方法,制得氧气 9.6 g,求被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 是多少?
2KClO3
MnO2 △
2KCl
+ 3O2 ↑
解题步骤
练习解答
(1)设未知量__解__:_设__需__要__氯_酸__钾__的_质__量__为__x。___
4.4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知道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二氧化碳,可以用文字表示为: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思考:这种表示方式有什么缺点?
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 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又能反映 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呢?
国际上为了便于交流,化学家采用国际通用 的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点燃
C + O2 ═══ CO2
点燃
C + O2 ═══ CO2
这种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 学方程式,又叫反应方程式,简称反应式。其中, 参加反应的物质,叫做反应物;化学反应后产生 的物质,叫做生成物。
2P2O5 这个反应,反
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如何表示?
4P 31×4
124 31
点燃
+ 5O2
2P2O5
∶ 16×2×5 ∶ (31×2+16×5)×2
∶ 160 ∶
284
∶ 40 ∶
71
相对分子质量×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化简后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24+160=284,31+40=71
化学方程式应该怎么读?
x = 2×34 = 7.2 g 答:可生成7.2 g 氧气。
2.根据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例2 用加热氯酸钾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物的 方法,制得氧气 9.6 g,求被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 是多少?
2KClO3
MnO2 △
2KCl
+ 3O2 ↑
解题步骤
练习解答
(1)设未知量__解__:_设__需__要__氯_酸__钾__的_质__量__为__x。___
4.4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知道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二氧化碳,可以用文字表示为: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思考:这种表示方式有什么缺点?
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 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又能反映 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ppt课件
夯实基础·逐点练
2.下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C ) A.S+O2=点==燃==SO2 B.2CO+O2=点==燃==2CO2 C.2H2+O2=点==燃==2H2O D.CH4+2O2=点==燃==CO2+2H2O
夯实基础·逐点练
3.关于化学方程式2CO+O2=点==燃==2CO2的读法或叙述正确 的是( C ) A.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两份一氧化碳与一份氧气反应后生成两份二氧化碳 C.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8∶32∶44
整合方法·提升练
8.【2018·宁夏】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O2↑,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③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④反应前后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⑤反应前后氧原子的质子数不变
⑥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⑧参加反应的水和生成氧气的微粒数目之比是2 : 1
A.①④⑤⑦⑧
B.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⑥⑧
D.③⑤⑥⑦⑧
5.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即2Mg+O2==点=燃== 2MgO。该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为( B )来自A.24: 32 : 40
B.48 : 32 : 80
C.2 : 1 : 2
D.24 : 32 : 56
整合方法·提升练
6.【2018·北海】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的理 解,正确的是( D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上 4.4 化学方程式 课件
(1)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生成氧气的质量(精确到0.01g)(2)0.32g
(3)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3)80%
(1) 2CaO2+2H2O=2Ca(OH)2+O2↑
4. 称取纯度为90%的高锰酸钾样品8.78g,加 热使之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氧气密度为 1.43g/L)求:
解:设需要氯气为x,生成氯化 氢为y .
H2 + Cl2 点燃2HCl
2 2×35.5 2×36.5
H2 + 2Cl
2 2×35.5 100 x g
2HCl
100 g x
2×36.5 y g 更改为:
2 235.5
100g x
y
2 100 g 236.5 y
2 100
2 100
235.5 x 236.5 y
C. 4AB2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
比为9:22.若2.6g的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的D。
则在此反应中消耗B的质量为( C )
A. 1.8g
B. 3.6g C. 8g D.9.8g
1.把干燥、纯净的20g氯酸钾与7g二氧化锰的混 合物放入大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将试管 冷却后称量,得22.2g固体物质。求:
245
96
X
245 96
=
X 4.8g
4.8g
试一试
4.8g×245
X=
= 12.25g
96
答:需要氯酸钾12.25g.
辨析改错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 氢(HCl)气体,燃烧100 g氢气 需要氯气(Cl2)多少克?生成氯 化氢气体多少克?
《化学方程式》PPT优质课件
③表示各物质之间粒子个数比
即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计量数)
请写出4P + 5O2 点燃 2P2O5 表示的意义
(1)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2)参加反应的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分子个数比 是4:5:2; (3)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 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4.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点燃
C + O2
CO2
③读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各粒子个数比
每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
粒子个数比即化学式前 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CuO+H2 △ Cu+H2O
宏观:氧化铜和氢气加热生成铜和水
微观:一个氧化铜分子和一个氢分子加热生成一个铜原子和 一个水分子
2.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与”“反应条件”
C + O2 点燃 CO2
反应物 “生成”生成物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表示反应物、 生成物和反应 条件
表示各物质之 间的质量比
表示参加反应 的各粒子的相 对数量
3.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
即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前面的系数所得的值之比 C + O2 点燃 CO2 12 : 16×2 : 12+16×2 12 : 32 : 44
1.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语言表达
2.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文字表达式
3.C+O2点燃 CO2
化学方程式
反应条件
反应物
生成物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完整版PPT课件
P99练习
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错误之处 燃烧
C O2 ==== CO2
MnO2 ClO3 ====== Cl O2
加热 通电 H2O ===== H2 O
3Fe 2 O2 =点=燃== Fe3O4
点燃 Mg O2 =方程式表示
1、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化学方程式
思考:
怎样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化学反应呢?
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点燃
氢气 氧气 → 水
该式子确实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 件;但书写不方便、国际上也不通用且不能 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数 目相等)
试一试: 看看谁最先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以磷在氧气中燃烧为例)
1、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P O2 —— P2O5 2、配平化学方程式(使反应前后各原子数目相等)
4P 5O2 —— 2P2O5 3、注明: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通电、 催化剂)、生成物状态(气体↑或沉淀↓)
点燃
4P 5O2 ==== 2P2O5
4 改横线为等号
加热:对物质的升温,常用 符号代替 点燃: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高温:达到一定的温度 催化剂(具体名称)
只有在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 生成物中的气体才能用气体符号
在溶液中 生成物中的固体才能用沉淀符号
Fe O2 —— Fe3O4 Mg O2 —— MgO H2O —— H2 O2
你能配 平吗?
P99练习
讨论:
化学方程式包 含哪些意义?
表示什么物质参 加反应,结果生
3.3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21张)
1、反应物是铁和氧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 2、反应物在点燃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3、各物质的分子(金属单质为原子)的个数比为3:2:1。 4、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为21:8:29。
质的意义 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量的意义 各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个数比 各物质的质量比
如何来读化学方程式呢?
点燃
课堂测评
2、关于化学方程式S+O2↑ ══ SO3中出现的错误,下列表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
A.反应物的化学式有误 B.气体符号标注有误 C.生成物的化学式有误 D.反应条件有误
课堂测评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C+CO2 高温 CO
高温
C+CO2 ═══ 2CO
(2)CH4+O2 点燃 CO2+H2O
【练习】按要求填空。
(1)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____②__④__⑥________; (2)未注明或注错反应条件的是___③_________; (3)没有配平的是___②__⑤_______; (4)“↓”或“↑”使用不恰当的是_____①__③_____。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配平就是在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 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计量数。
点燃
2Mg+ O2═══ 2 MgO
奇数配偶法
奇数配偶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 且两边的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
点燃
4FeS2+ 11O2═══ 2Fe2O3+ 8 SO2
课堂测评
1、下列有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或步骤的叙述中错误的
是( D )
A.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一定要注明反应条件 C.要注明生成物的状态(气体、沉淀) D.在化学方程式配平的过程中,需要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 号右下角的数字,这样可以使配平容易些
质的意义 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量的意义 各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个数比 各物质的质量比
如何来读化学方程式呢?
点燃
课堂测评
2、关于化学方程式S+O2↑ ══ SO3中出现的错误,下列表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
A.反应物的化学式有误 B.气体符号标注有误 C.生成物的化学式有误 D.反应条件有误
课堂测评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C+CO2 高温 CO
高温
C+CO2 ═══ 2CO
(2)CH4+O2 点燃 CO2+H2O
【练习】按要求填空。
(1)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____②__④__⑥________; (2)未注明或注错反应条件的是___③_________; (3)没有配平的是___②__⑤_______; (4)“↓”或“↑”使用不恰当的是_____①__③_____。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配平就是在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 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计量数。
点燃
2Mg+ O2═══ 2 MgO
奇数配偶法
奇数配偶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 且两边的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
点燃
4FeS2+ 11O2═══ 2Fe2O3+ 8 SO2
课堂测评
1、下列有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或步骤的叙述中错误的
是( D )
A.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一定要注明反应条件 C.要注明生成物的状态(气体、沉淀) D.在化学方程式配平的过程中,需要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 号右下角的数字,这样可以使配平容易些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课件
第五单元
单击添加副标题
化学方程式复习课化学方程式复习课
知识链接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准备,这是本章的基础。化学方程式是本章的中心。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微观
物质的总质量
元素质量
元素种类
六不变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改变
宏观
分子的数目可能变
知识点一: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参加”意味着反应物中过量的剩余部 分的质量不应算在内。如蜡烛燃烧剩 余的石蜡不算在内。
初中化学中质量守恒定律仅适用于化 学变化。
对定义的理解
小试身手: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成语“点石成金”,本意为古代术士的一 种法术,即能使石头变成黄金;现比喻能化 腐朽为神奇。有人说他能把石灰石变成黄金,请你用化学知识说明石灰石不能变成黄金的道理。 答: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石灰石 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由钙元素、 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黄金是由金元 素组成的,因此石灰石不可能变成黄金。
2.最小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是从左到右,先读反应物,后读生成物。如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止一种,反应物之间的“+”号读作“跟”、“与”或“和”,生成物之间的“+”读作“和”,“=”读作“生成”。如反应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的,还应读出反应条件。 例如:S+O2 SO2 ① 质的方面: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② 量的方面:每32份质量的硫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③粒子方面:每1个硫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判断下列事实:①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了;②镁条燃烧后质量变大了;③湿衣服晒干后变轻了;④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变小。其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只有③ B.③④ C.①②④ D.都可以
乙醛PPT课件(上课用)4
108.快乐和智能的区别在于:自认 最快乐 的人实 际上就 是最快 乐的, 但自认 为最明 智的人 一般而 言却是 最愚蠢 的。― ―[卡雷 贝·C·科 尔顿]
109.每个人皆有连自己都不清楚的 潜在能 力。无 论是谁 ,在千 钧一发 之际, 往往能 轻易解 决从前 认为极 不可能 解决的 事。― ―[戴尔·卡内基 ]
(2)化学性质 (与乙醛相似)
①还原反应
催化剂
R-CHO +H2 △
R-CH2 OH
②氧化反应
燃烧:
CnH2nO+
3
n 2
1
O2
点燃
nCO2+nH2O
催化氧化得羧酸:
催化剂
氧 化
镜2银R-反C应H:OR-+OCH2O△+2A2g(RN-H3C)2OOOH H△
反
R-COONH4+2Ag+3NH3+H2O
现有一化合物A,是由B、C两物质通过上述
物质的反应生成的。试根据A的结构式写出
B、C的结构式?
OH H
A:CH3-C-CH2-C=O
CH3
3、醛基的定量分析
—CHO~2Ag n : 2n
-CHO~2Cu(OH)2~Cu2O n : 2n : n
思考题
1、向乙醛溶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104.我们最容易不吝惜的是时间, 而我们 应该最 担心的 也是时 间;因 为没有 时间的 话,我 们在世 界上什 么也不 能做。 ――[威 廉·彭]
105.人类的悲剧,就是想延长自己 的寿命 。我们 往往只 憧憬地 平线那 端的神 奇【违 禁词, 被屏蔽 】,而 忘了去 欣赏今 天窗外 正在盛 开的玫 瑰花。 ――[戴 尔·卡内 基]
109.每个人皆有连自己都不清楚的 潜在能 力。无 论是谁 ,在千 钧一发 之际, 往往能 轻易解 决从前 认为极 不可能 解决的 事。― ―[戴尔·卡内基 ]
(2)化学性质 (与乙醛相似)
①还原反应
催化剂
R-CHO +H2 △
R-CH2 OH
②氧化反应
燃烧:
CnH2nO+
3
n 2
1
O2
点燃
nCO2+nH2O
催化氧化得羧酸:
催化剂
氧 化
镜2银R-反C应H:OR-+OCH2O△+2A2g(RN-H3C)2OOOH H△
反
R-COONH4+2Ag+3NH3+H2O
现有一化合物A,是由B、C两物质通过上述
物质的反应生成的。试根据A的结构式写出
B、C的结构式?
OH H
A:CH3-C-CH2-C=O
CH3
3、醛基的定量分析
—CHO~2Ag n : 2n
-CHO~2Cu(OH)2~Cu2O n : 2n : n
思考题
1、向乙醛溶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104.我们最容易不吝惜的是时间, 而我们 应该最 担心的 也是时 间;因 为没有 时间的 话,我 们在世 界上什 么也不 能做。 ――[威 廉·彭]
105.人类的悲剧,就是想延长自己 的寿命 。我们 往往只 憧憬地 平线那 端的神 奇【违 禁词, 被屏蔽 】,而 忘了去 欣赏今 天窗外 正在盛 开的玫 瑰花。 ――[戴 尔·卡内 基]
《化学方程式》课件完美版
《化学方程式》课件完美版(PPT优秀 课件)
《化学方程式》课件完美版(PPT优秀 课件)
检测反馈
1.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B )
A.氧化汞加热分解:HgO Hg+O2↑
B.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Fe3O4
C.碳在氧气中燃烧:C+O2 CO2
D.Fe↓+CuSO4
Cu+FeSO4
氧化碳. • ③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得到铜和硫酸亚铁溶液.
《化学方程式》课件完美版(PPT优秀 课件)
《化学方程式》课件完美版(PPT优秀 课件)
第三轮:小试牛刀
2 HgO △ 2 Hg + O2 ↑ C + 2CuO点燃 2Cu+ CO2↑
Fe + CuSO4
Cu+FeSO 4
《化学方程式》课件完美版(PPT优秀 课件)
为了保证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得出化学方程式的第二个书写原则:要遵守质量 守恒定律.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原子个数: O原子个数:
点燃
C + O2
1 2
CO2
1
2
原子总个数
3
3
? 该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 原子数目都是3
H2 + O2
H原子个数: 2
O原子个数
2
H2O
2 1
原子总个数
4
3
在这个式子中,右边的氧原子数少于左边的,这个式 子是化学方程式吗?如果不是,你需要做哪些处理?
这时为使式子两边的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 就需要配平,即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 前面 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