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刻 山东人民版五下品德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刻于北宋以后各代。
•
第六,北宋时期还出现了多处异常的摩崖石刻形制,即“竖写左读”:刻写仍是自
上而下,读取则要“自左而右”
近现代泰山石刻
•
民国时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连年战乱,使泰山的石刻处于
衰落时期
• 抗日战争胜利后,泰安民众于1946年7月在泰山东北麓向阳岭建立 抗日烈士公墓,立烈士墓碑百余通,立《建修抗日烈士公墓记碑》一 通,刻题词、题联6处。。同年7月,泰安民众在泰山万仙楼北约100 米处建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新四军一纵三旅首次解放泰安城牺牲的 烈士。碑通高1110厘米,分3层。
•
第二,北宋以后各代,俗吏铲毁前代人题词、题记、题名的事屡有发生
•
第三,清代中后期,泰山周边各县百姓来泰山立“香火碑”、“还愿碑”者大增
•
第四,就泰山而言,宋代碑刻铭文近半数为行书,其次为楷书,间或有篆书、草
书、瘦金体,但无一例为隶书。这种情况在唐以后各代极为少见。
•
第五,北宋时期,题诗刻石始兴,极盛于清代。据统计,现存泰山的题诗刻石大
从此以后,泰山的石刻结束了陈旧的形式,扬弃了过时的内容, 歌颂泰山、歌颂革命事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劳动人民的石刻方兴 未艾。
建国以来的泰山石刻,以名人题刻及纪念性碑刻居多,比较知名的如:
• 1952年在泰山西溪口建冯玉祥墓,郭沫若先生题《冯玉祥先生之墓》
• 1953年3月,在泰山万仙楼北,为解放泰安城的新四军一纵三旅死难烈士重 建《革命烈士纪念碑》。此碑原建于1946年7月,后被国民党炸毁。
第三,隋唐时期的刻经,各教派都很发达 第四,佛教石造像达到了极盛时期。泰山现存的佛教造像,皆为隋 唐
时期的遗物
著名的有:
隋《张子初等造像记》,刻于隋开皇十一年(591),1957年在泰安城长 春观遗址出土,时仅存佛像底座,底座四侧面刻造像记58行317字,今存 岱庙碑廊。
宋、元、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由鼎盛逐步走向衰亡的历史时期。在这
秦《泰山刻石》 也称《李斯篆碑》,此碑立于秦始皇二
十八年(前219)。据《史记》载,秦《泰山刻石》全文共36句, 3句为韵,12韵,144个字。该刻石宣扬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 功绩 ,表达了治理国家的决心。
该刻石已被列入国家一级文物,立于岱庙东御座院内。
唐《纪泰山铭》 亦称唐摩崖刻石,该碑属于封禅祭祀碑中最有影响的碑铭。 开元十四年(726)九月刻于岱顶大观峰石壁上,为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三年(725) 封禅泰山后,第二年亲自撰书的御碑。《纪泰山铭》共计1008字,首先叙述了封 禅的起因和规模,接着描述了封禅礼仪的过程,并且赞颂和夸耀了先圣的功绩。
种社会环境下,各种形式的石刻均得以大量使用,涉及的内容广泛,但均属
沿袭,创新者无几。从泰山现存这一时期的石刻资料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题词、题名、题记等石刻,从北宋以后各代达到极盛时期,反映了封建社 会后期文人墨客的精神面貌。现存泰山的历代题词、题记、题名石刻中,98%为北宋 以后各代的作品。而尤以明清及现在的作品数量最多。
秦汉时期,中国历史进入大一统国家的第一阶段, 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业已出现并成为文明形式之一 的石刻文字,亦随之进入了初步发展时期
演变特点:石刻受到了帝王的重视;石 刻的形制渐趋统一固定;数量逐渐增多, 文字、内容由简而繁;其书法由小篆体 逐步过渡到汉隶。
碑刻的形制、内容、铭文体例等至此已经 基本定型,后世各代的碑刻,多是在此基础上 发展演变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泰山石刻
魏晋时期,是社会处于分裂的时期,战争频繁, 民不聊生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歌功颂德的巨形 墓碑骤然大减。
主要特点:就书体而论,篆、隶、楷、行各体 俱备,有的同一处石刻兼有篆、隶、楷、行各 种笔意,且笔法、刀法更加娴熟。享有盛名的 “魏碑体”,即形成于北朝时期。
就形制而论,北朝时期的石刻几乎具备所有 的石刻形制,尤以造像、墓志、碑刻、摩崖四 种石刻数量最多,艺术造诣最高。。
隋唐时期的泰山石刻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石刻也随之发展到极盛阶段, 其势头一直延续到宋、金、元、明、清,且至今不衰。
与魏晋南北朝相比,隋唐时期的石刻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石刻的形制更加多样,内容多样。 第二,石刻的书体有新的发展。前代石刻皆为篆、隶、楷书,而唐代
开始使用行书。
一、封禅祭祀
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历代帝王在 泰山留下了大量的封禅祭祀碑。这些碑文均 出自帝王之手或由重臣撰书,现已成为泰山 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同时它也是泰 山有别于其他名山,成为五岳之尊的有力佐 证。
保存至今的有秦《泰山刻石》,唐《纪 泰山铭》,宋《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 铭》、《青帝广生帝君赞碑》、《封祀坛颂 碑))、《祥符碑》,明《去东岳封号碑》、 《洪武祭祀碑》等。
泰山石刻
端撷法历重山化郭 。其气史要石史沫
典象悠篇刻的若 型、久章则局讲 者造、。是部“ 为型内泰这缩泰 例美容山部影山 ,观丰石文”是 述,富刻化,中 其现、众史而华 大仅书多的泰文
、
一、 泰山石刻的源流与现状
二、 泰山石刻的发展历史
三、 四、
泰山石刻的内容分类 泰山石刻的文化价值
屹立于中国东方的泰山,参穹灵秀,形势巍 然,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历来是至高无上的。 特别是自秦汉至唐宋,随着帝王封禅告祭仪式 的不断举行,文人墨客接踵而至,群众性的游 山朝拜活动越来越盛,为泰山留下了丰富的石 刻资料,令泰山锦上添花。这些石刻资料,是 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内外广大游客 真正认识泰山、全面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窗口,也是广大有志研究泰山的科学工作者最 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泰山现存碑刻500余座、摩崖题刻800余 处,石刻作品1696件,其密度之高数量 之大冠中国名山之首。在时间跨度上从 公元前2百多年直到现代纵贯2千余年;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秦汉时期的泰山石刻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泰山石刻
3
隋唐时期的泰山石刻
4 宋元明清时期的泰山石刻
5 近现代泰山石刻
秦汉时期的泰山石刻
• 1993年5月,泰安市文物局在岱顶平顶峰北沿立《复建秦刻石记碑》。
Leabharlann Baidu
• 1994年9月。碧霞祠住持张常明在大殿前东侧,立《重修碧霞祠记碑》
•
1998年9月,为纪念泰山林场建场五十周年,泰山管委在万仙楼建《泰
山造林纪念碑》。
··············
主要内容包括封禅祭祀、御制诗文、修建记事、 经刻、造 像记、名人遗事、墓志铭、诗文、题景咏物、楹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