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热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简述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简述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简述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高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通常指体温超过38度。

高热病人需要特别的护理措施,以确保他们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本文将简述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监测体温和病情高热病人需要经常监测体温和病情,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士应该每4个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并记录下来。

如果病人的体温超过39度,应该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措施降温。

二、保持病人的水分和营养高热病人容易出现脱水和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护士需要确保病人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病人应该每天喝足够的水和其他液体,如果不能口服,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护士还应该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适当的饮食计划,确保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

三、维持病人的舒适度高热病人通常会感到不适,护士需要采取措施维持病人的舒适度。

护士可以给病人换衣服,更换床单和枕头套,保持室内的清洁和通风。

病人还可以使用冷毛巾或冰袋降温,缓解症状。

四、预防并发症高热病人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脑炎、肾炎等。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此外,护士还应该协助病人进行深呼吸、咳嗽和体位转换,预防肺部感染。

五、提供心理支持高热病人通常会感到害怕、焦虑和不安,护士需要提供心理支持,缓解病人的情绪。

护士可以与病人交谈,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

六、防止交叉感染高热病人通常需要隔离治疗,以防止交叉感染。

护士需要采取措施保持室内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消毒床铺、器具和环境。

护士还应该遵守隔离标准,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总之,高热病人需要特别的护理措施,以确保他们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护士需要监测体温和病情,保持病人的水分和营养,维持病人的舒适度,预防并发症,提供心理支持,防止交叉感染。

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高热病人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促进高热患者舒适的护理措施(四篇)

促进高热患者舒适的护理措施(四篇)

促进高热患者舒适的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收集患者资料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全身状况、文化程度,对高热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估发热的原因,排除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

2.降温高热刚开始时,患者可能出现寒战,此时不要急于采取退热措施,而应注意保暖,调节室温,补充衣着。

寒战后体温可迅速上升,不及时采取退热措施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脑细胞损害的表现。

高热患者体温一般在39℃以上时,应予物理降温或化学降温。

30min 后必须再次测量体温,将结果记录于体温单上。

(1)物理降温物理降温主要有冰袋、冰帽、冷湿敷、乙醇擦浴、温水擦浴、冰水灌肠以及针灸等,应根据病情加以选择。

①头部冷敷:将毛巾浸于冰水或冷水中,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或冰袋(具体作法:从冰箱中取出冰块放入冷水中,冲去棱角后装入热水袋或用专用冰袋中,连水带冰装1/____袋,排出空气盖紧盖口即可)敷于额部,5~____分钟更换____次。

有胃寒、寒战的病人不宜使用冷敷。

注意后背、前胸区、腹部和足底等部位切勿冷敷,以免引起胸闷、腹泻等不良反应②擦浴法:用温水毛巾或蘸41~43℃酒精反复擦拭前额、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体表大血管分布较密集的区域,擦拭至皮肤潮红为止,擦洗后及时用干毛巾擦干水珠,降温同时,应在足心置热水袋,头部敷冰袋。

③泡澡:将病人置于温水浴槽内,用软毛巾或海绵轻轻擦抹全身15~____分钟,使血管扩张达到散热目的。

(2)化学降温化学降温主要指应用退热药,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减少产热,加速散热。

体温过高时(成人≥38.5℃,小孩≥39.0℃),应遵医嘱给予降温药如:复方阿斯匹林(APC)、美林等。

但应避免用药过量或在短期内反复用药以免发生虚脱。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高热病人每4h测____次体温,绘制于体温单上,观察其热型及临床过程,观察呼吸、血压的变化及一些伴随症状。

在患者大量出汗或退热时,应注意有无虚脱现象。

二、饮食护理1.营养的补充:家人应对病人加强营养,多吃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清淡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如挂面、蔬菜粥、牛奶、豆浆等,并少量多餐,以增强抵抗力。

高热病人护理措施【范本模板】

高热病人护理措施【范本模板】

高热的中医护理一、高热的概念:一般指由外感时邪热毒及内伤疾病等引起的以体温升高“实热”、“日晡潮热”、等发生在许多疾病过程中的常见症状。

常见于一些急性感染性疾病、中暑、风湿恶性肿瘤或临床输血、输液出现反应时。

二、护理评估:1、评估高热的病因: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

外感发热多由六淫之邪侵袭肌表,伤及肺卫,邪正相争,致使营卫不和,阳气蒸越于外而发高热。

内伤发热,多由情志不畅,郁而化火,或因瘀血内阻,久而化热,或因食积滞而发热。

2、评估高热的病位:脏腑、气血阴阳。

3、评估高热的病性:⑴外感发热①风寒之邪:风寒之邪袭表,卫阳被遏,肌肤失于温煦,故恶寒,寒气袭表,卫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则发热,寒性收引,经脉拘急,筋骨失于温养,则头身疼痛,邪寒犯肺,肺失肃降,则咳嗽,寒性凝滞,腠理致密,玄府不开,故见无汗.②风热之邪:风热之邪侵袭卫表,卫气阻遏不能布达于外,故风热,微恶寒,热邪上犯肺失宣降,气逆于上则咳嗽,热邪伤津故口干,舌边尖红,脉浮数为邪热在卫表的征象。

③暑热之邪:暑热之邪多直入气分,正盛邪实,交争剧烈,初起即见状热、汗多、烦渴、脉洪大等症状,且易伤气耗津,故可出现津气欲脱危重之变。

⑵内伤发热①五志过极化火:情志的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器的生理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气郁久则阳而化热。

②邪郁化火:瘀血、食积导致机体阳气的郁滞,气郁则生热化火,实热内结。

阳热之气过盛,火热燔灼急迫,气血沸涌,则见发热、壮热,面赤,舌苔黄而干燥,脉洪大,邪热迫津外泄,则汗多,阳热之邪耗伤津液,则见口渴喜冷饮.4、评估高热的病程一般来说,大部分外感发热者,由于正气未衰,邪正相搏,正气可以抗衡邪气,经过正确的治疗均可及时痊愈,部分病人感热毒之邪太盛,邪毒内陷,或脏腑原有宿疾,正气损伤已久,易产生惊厥闭脱之变证,病情凶险,预后多有不良.三、常见护理问题:⑴体温过高。

⑵活动无耐力.⑶体液不足.⑷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四、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病室环境:高热病人的病室温度要适宜,不可过高亦不可过低,过高易使体温上升,过低易复感外邪而加重病情.室温可保持在20℃~22℃。

医院高热病人护理常规

医院高热病人护理常规

医院高热病人护理常规
发热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应。

体温升高,口温超过 37.2℃称发热,口温达 39℃~40.9℃称为高热,体温超过41℃称为超高热。

1.护理评估
(1)密切观察病人病情与热型。

(2)注意病人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与血常规变化。

(3)严密观察病人末梢循环与尿液情况,高热而四肢末梢发冷、发绀等提示病人病情加重。

(4)观察病人有无抽搐、惊厥、昏迷、休克等。

(5)病人的心理状态,有无恐惧、焦虑等。

2.护理措施
(1)降低体温,腋表温度>38.5℃时可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2)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

(3)病人卧床休息,注意安全,高热惊厥时注意防止舌咬伤。

(4)提供病人合适的休息环境。

(5)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保证按时、足量,现配现用。

(6)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7)酌情口腔护理2~3次/d 或进食前后漱口。

(8)保持皮肤清洁卫生,穿棉质内衣,保持衣服干燥、平整,防止受惊。

(9)加强心理护理,保持病人心情愉快,处于接受治疗护理最佳状态。

患者高热期间护理措施

患者高热期间护理措施

患者高热期间护理措施1. 导言高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体温范围的状况,通常被定义为体温超过38℃(100.4℉)。

在患者出现高热的情况下,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病情,减轻不适感,促进康复。

本文旨在介绍患者高热期间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提供恰当的护理服务。

2. 环境调节在患者高热期间,适宜的环境调节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温度调节:将室内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通常为22℃-25℃(72℉-77℉)。

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情况,以确保患者舒适度。

•湿度调节:维持适宜的湿度,通常在40%-60%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可能会对患者的呼吸道和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闷热的环境。

定期开窗通风能有效降低室内湿度和温度。

•降噪:减少环境噪声对患者的干扰,以提供一个安静的治疗环境。

3. 舒适性护理高热的患者通常会感到疲倦、不适和焦躁。

为了提供舒适的护理环境,以下护理措施是必要的:•床上用品:使用柔软、吸湿透气的床上用品,确保患者的皮肤得到良好的呼吸,避免过度出汗和不适感。

•衣着: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确保患者的皮肤得到良好的空气流通。

•身体清洁: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的个人卫生,包括洗手、擦拭体表、更换床单等,以保持身体清洁和舒适。

4. 饮食护理在高热期间,患者的消化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合理的饮食护理非常重要:•水分摄入:保持患者的充足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

饮水应以小口、频次多的方式进行,避免一次性喝大量水分。

•轻食为主:提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糊状食物、流质食物和半流质食物。

避免油炸、辛辣和高糖食物,以减轻患者的消化负担。

•常规巡饭:按照规定的时间给予饮食,避免让患者过长时间空腹或饥饿。

5. 用药管理在高热期间,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以下是用药管理的一些建议:•按时用药:确保患者按医嘱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服用药物,避免漏服或误服。

•适应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调整药物的剂量,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术后高热病人护理措施

术后高热病人护理措施

术后高热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恢复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术后高热病人护理措施如下:一、病情观察1.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监测体温每4小时一次,若体温持续在38.5℃以上,应及时报告医生。

2. 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3. 观察患者皮肤情况,注意有无皮疹、瘀斑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二、环境与体位1.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湿度适中。

2. 患者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减轻腹部压力。

三、降温措施1. 物理降温:使用冰袋、冰帽、冰敷等方法,降低患者体温。

2. 药物降温: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3. 注意观察降温效果,如患者体温下降后再次升高,应及时报告医生。

四、饮食与水分1. 患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牛奶等。

2.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 如患者食欲不振,可给予流质饮食或营养支持。

五、口腔护理1. 患者术后高热,口腔黏膜易受损,应加强口腔护理。

2. 每日进行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漱口。

3. 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如有溃疡、感染等,及时报告医生。

六、皮肤护理1. 保持患者床单、被褥干净、整洁,定期更换。

2. 观察患者皮肤有无压疮、瘀斑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鼓励患者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七、心理护理1. 术后高热患者常伴有焦虑、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应给予关心、安慰。

2. 向患者解释术后高热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3.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八、预防感染1. 保持病室清洁、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2. 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如有发热,及时报告医生。

3.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九、健康教育1. 告知患者术后高热的原因、表现及护理措施。

2. 教育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遵医嘱进行降温治疗。

高热病人的物理降温措施及原理十条

高热病人的物理降温措施及原理十条

高温热浪天气来袭,高热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对于老幼和体弱者来说更是一种严重的健康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采取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将就高热病人的物理降温措施及原理进行深入探讨。

1. 温度适宜的环境在高热病人的治疗过程中,首要的物理降温措施之一就是提供一个温度适宜的环境。

保持环境的温度适宜可以有效地减轻病人的体温,并且有助于病人快速康复。

而在热浪天气下,最好保持室内温度在26℃以下。

2. 冷水敷布冷水敷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适用于急性高热病人。

在实施冷水敷布时,首先要用温水浸湿毛巾或布条,然后拧干后敷于高热病人的额头、颈部和腋窝等部位。

这样可以通过导热效应帮助高热病人体温降低。

3. 冷水浴对于高热病人,温水浴是一种效果显著的物理降温措施。

将高热病人浸入温水中,不仅可以立即降低病人的体温,而且还能舒缓病人的不适感。

4. 酒精擦浴酒精擦浴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

将酒精稀释后用丝绒布沾湿,然后轻轻擦拭高热病人的全身,可以有效地提高皮肤的散热效果,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5. 冷热交替浴冷热交替浴是一种疗法性的物理降温方法。

通过让高热病人在热水和冷水之间交替浸浴,可以达到刺激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降低体温的目的。

6. 蒸发性降温蒸发性降温是一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的物理降温方法。

可以使用冷毛巾覆盖高热病人的额头和颈部,或者使用风扇增加蒸发效果,来达到降温的目的。

7. 冰袋敷贴在高热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可以将冰袋敷贴在高热病人的颈部和腋下等多汗部位,以帮助病人降温。

8. 口服冰片口服冰片是一种通过口腔气道和胃肠道带走体内热量的物理降温方法。

高热病人可以适量口服冰片,以帮助降低体温。

9. 饮水降温在高热情况下,饮水降温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

高热病人可以适量饮用凉开水或盐水,以帮助体温降低。

10. 密切观察在进行物理降温措施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高热病人的体温、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

高热病人的护理

高热病人的护理

高热病人的护理日期:汇报人:CATALOGUE目录•高热病人的定义与病因•高热病人的观察与评估•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高热病人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高热病人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总结与展望CHAPTER高热病人的定义与病因01高热病人的定义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常见的高热病因生理影响心理影响潜在并发症030201高热对病人的影响CHAPTER高热病人的观察与评估02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注意体温计的准确性和清洁定时测量体温监测病情观察评估病人的舒适度CHAPTER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03环境调整物理降温退烧药物降温措施对于不能口服补充水分的病人,可通过静脉注射补充生理盐水等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补充水分静脉补液鼓励饮水遵医嘱用药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皮疹、恶心、呕吐等,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观察药物反应避免滥用抗生素药物护理04高热病人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CHAPTER监测出入量准确记录病人的摄水量和尿量,以评估其体液状况,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补充水分高热病人因出汗增多,易导致脱水。

护理中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或根据医嘱及时给予静脉输液,确保体内水分平衡。

选择适当饮品建议病人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果汁,避免饮用过多的含糖饮料,以免加重脱水症状。

03遵医嘱给予抗痉挛药物01观察病情02维持舒适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口腔护理监测体温及感染症状预防肺部感染05高热病人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CHAPTER提供安慰与支持解释病情与治疗方案缓解病人的焦虑积极的态度护理人员应展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鼓励病人相信治疗的效果和身体的康复能力,以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成功案例分享适当分享一些成功治疗高热的案例,让病人看到希望,并相信自己也能够战胜疾病,加快康复。

增强病人的信心1 2 3高热常识普及预防方法指导及时处理的重要性教育病人及家属关于高热的常识和预防方法CHAPTER总结与展望06体温控制舒适度提升预防并发症护理高热病人的重要性未来高热病人护理的新方法与技术智能化监测技术新型降温技术个性化护理方案提高专业技能关注病人需求探索新的护理方法个人行动计划与目标THANKS 感谢观看。

高热的急救护理要点

高热的急救护理要点

高热的急救护理要点
高热的急救护理要点如下:
1、补充水分。

病人在此期间一般会大量发汗,汗液丢失可能会导致机体需水量的增加,此时需要及时地补充水分。

2、更换衣物。

高热病人退热时会出汗较多,导致衣物潮湿,需要及时更换衣物,并擦干身体,避免再次受凉,导致病症加重。

3、清洁口腔。

高热病人容易出现口腔黏膜干燥、发苦等不适,进而易出现口腔炎症感染,需要注意口腔方面的清洁护理,尤其是在进食之后及时清洁口腔。

4、调整饮食。

由于自身能量的消耗,可能会使病人营养严重缺失,需要及时补充营养,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等。

5、降温处理。

高热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药物降温,常见药物有布洛芬缓释胶囊、尼美舒利颗粒、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高热病人的护理

高热病人的护理

高热病人的护理1.疑似传染病时,先行一般隔离,确诊后按传染病隔离要求隔离。

2.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对于烦躁不安、神志不清、谵妄、惊厥者,加床栏,防止坠床,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

鼓励患者多饮水,出汗多时注意补充含盐饮料。

4.对体温在39℃以上者,可实施物理降温。

在头部、腋下与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置冰袋,或采用32~36℃的温水擦浴(血液病患者除外),或采用冷盐水灌肠。

如患者出现颤抖,应停止降温。

5.经物理降温无效者,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但对原因不明的高热,慎用药物降温。

对年老、体弱及婴幼儿应注意药物剂量。

6.高热期间,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4小时1次,必要时随时测量。

物理降温后半小时,及时测量体温并记录。

7.保持衣着及被盖适中。

大量出汗时,及时更换衣服。

体温骤降时,应给与保暖,避免直接吹风,防止着凉。

8.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

9.及时采集各种标本。

颅内高压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宜抬高头部15º~30º,头偏向一侧。

2.吸氧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拍背,避免头部屈曲。

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必要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

4.遵医嘱应用脱水、利尿剂,控制液体总摄入量。

应用脱水剂时,静脉输注速度应按要求执行,并防止液体外渗或外漏。

5.保持大便通畅。

6.高热按高热护理常规。

疼痛护理1.保持病室安静,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减轻疼痛。

2.积极做好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自我放松,给予心理支持,缓解疼痛。

3.给予任何有创伤性检查或治疗之前,应评估患者的耐受程度,向患者说明检查或治疗目的,操作过程及配合要求等,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增强患者的安全感。

4.遵医嘱给予缓解疼痛药物,并及时评估疼痛缓解的程度。

水肿护理1.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同时避免摄入产气食物,营养不良性水肿患者,鼓励摄入高蛋白质、丰富维生素的食物。

2.限制钠盐及水分的摄入。

高热病人护理措施

高热病人护理措施

高热病人护理措施引言在医疗护理中,面对高热病人,护理措施的正确应用和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高热病人护理措施不仅包括对病人病情的观察和监测,还涉及到对病人身体温度的调节、饮食和药物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高热病人护理的一些基本措施和注意事项,以便护士们能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正文1. 环境温度调节高热病人的温度调节是保证病人安全的关键。

护士们应确保病房内温度适宜且稳定,通风良好。

可以使用电风扇、空调等设备调节室内温度,同时可根据病人的需求调整被褥和床单的厚度,确保病人的舒适度。

2. 测量体温测量高热病人的体温是及时了解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

护士应使用可靠且准确的体温计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仪器的卫生、病人的合作和技术的正确操作。

护士还需要纪录每次体温测量结果并及时通报给医生,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3. 体温调节措施针对高热病人的体温调节,护理工作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持病人体温平衡:根据病人体温的升高或降低,灵活调整被褥的厚度和床单的覆盖程度,以维持病人的体温平衡。

•冷敷:使用温度适宜的湿毛巾或冰袋进行局部冷敷,减少病人体温的升高。

•洗澡:根据病人情况,可以选择湿浸、半身浸或全身浸洗澡,帮助病人降低体温。

•定期更换衣物:湿热的衣物容易导致病人体温过高,应定期更换干爽的衣物,保持病人的舒适度。

4. 药物管理高热病人常常需要药物干预以降低体温或缓解症状。

在给高热病人使用药物时,护士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确定准确的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根据医嘱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正确给药。

•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及时记录和报告给医生。

•定期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并根据情况调整药物的使用和剂量。

5. 饮食护理高热病人饮食的合理安排对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护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供易消化和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稀饭、面汤、果汁等,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

•根据病人的口味和需求,提供多种口味的食物,增加病人的食欲。

•注意病人的卫生饮食,包括餐具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一、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二、高热病人不宜做运动三、高热病人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1、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1.1、密切观察病情与热型,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必要时监测血压。

1.2、注意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与血常规变化。

1.3、观察末梢循环与尿液情况,高热而四肢末梢发冷、发绀等提示病情加重。

1.4、观察有无抽搐、休克等并发症。

1.5、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无恐惧、焦虑等。

2、高热病人的饮食原则
2.1、感冒发烧时多喝水,吃点清淡的如稀饭,不要吃油腻,大鱼大肉的食品,多睡眠,盖被子睡出身汗就好了。

2.2、感冒发烧时煮点白粥喝,买一斤新鲜的香菇,肉质薄薄的比较好,只放水和一点点盐,煮开后小火炖15分钟,趁热喝汤吃香菇,不能吃辣的。

人在发烧时能量消耗比较大,抵抗力也较弱,更需要补充一些营养。

3、高热病人的饮食禁忌
3.1、鸡蛋:鸡蛋所含营养的确丰富,但不宜在发烧期间多吃鸡蛋,这是因为鸡蛋内的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机体热量增高,加剧发烧症状,并延长发热时间,增加患者痛苦。

3.2、喝茶:喝浓茶会使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且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进而使患者体温升高、烦躁不安。

同时,茶叶水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高热病人护理

高热病人护理

高热病人护理高热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增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应。

高热是指体温在39—41℃,过高热在41℃以上。

常见于感染、各种传染病、恶性肿瘤、血液病、胶源性疾病等,发热时人体各系统产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如新陈代谢加强,呼吸心跳次数增加,特别是细胞对高热更敏感,可发生神经细胞变性,严重时可出现谵妄,神志不清,全身抽搐,甚至昏迷,因此对高热病人应急速降温,细心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高热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绝对卧床休息。

3、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每日摄入总热量为2000至3000卡,水份应在3000ml左右。

不能进食者,应按医嘱从静脉路补充营养及水份,并观察尿量,以便掌握补液情况。

4、严密观察病情,注意体温的变化,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一次。

并可按病情随时测量。

5、体温39℃以上者,给予物理降温,冷敷、温水擦浴、冷生理盐水灌肠。

以降低代谢率,减少耗氧量。

6、给物理降温仍不能下降者,按医嘱给予退热药物,服药后30分钟应测量体温,观察热型。

出汗多时应及时更换内衣,防止感冒,如急骤退热,大量出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应立即保温,一般降温不得低于37℃,以免引起虚脱。

7、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3次,口唇干裂的涂甘油润剂。

8、高热抽搐时,按医嘱给镇静药物。

防止咬伤舌部,可用开口器置于上下齿间,如舌后坠用舌钳拉出,注意呼吸情况,必要时给氧气吸入。

出现谵妄,昏迷时加床档,以防坠床。

9、室内空气应新鲜,通风换气时勿使患者受凉。

防止感冒。

10、在未确诊前或可疑传染病者,应做好床边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如何应对病人突发高热病情的护理工作

如何应对病人突发高热病情的护理工作

如何应对病人突发高热病情的护理工作在医疗护理工作中,面对病人突发高热病情时,如何应对成为了护士们亟需掌握的技能。

高热病情如不得当处理,可能会对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应对病人突发高热病情的护理工作,包括迅速响应、体温监测、物理降温和药物处理等方面。

首先,护士们需要迅速响应病人突发高热病情。

当接到相关通知或发现病人出现高热症状时,护士应尽快赶到病人的身边,并进行迅速的观察和评估。

在此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病人的气色、症状以及出现高热可能的原因,以便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其次,护士需要进行持续的体温监测。

体温监测可以帮助护士了解病人的病情发展,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般来说,护士可以选择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者耳温计等设备进行体温测量。

在这个过程中,护士应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并注意观察体温的变化趋势。

第三,护士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来应对病人突发高热病情。

物理降温包括使用冰袋、湿毛巾或冷水擦浴等方法。

在使用物理降温方法时,护士应确保用于降温的物品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护士还需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防止过度降温或者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最后,根据医嘱,护士可以给予病人药物处理。

药物处理通常包括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

在给药的过程中,护士需要按照医嘱准确计算剂量,并确保给药途径的正确性。

同时,护士还需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和药物副作用,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为了提高病人突发高热病情的护理工作质量,护士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他们应熟悉高热疾病的常见病因、症状、并发症等,以便更好地应对病人的需求。

此外,护士还需不断学习和进修,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护士们需要在病人突发高热病情时迅速响应,并进行体温监测、物理降温和药物处理等护理工作。

通过正确的应对和处理,护士们能够为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确保其健康与安全。

因此,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护士们应高度重视对病人突发高热病情的应对,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简述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简述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1. 引言高热是一种常见的病症,指体温超过正常值并持续升高的情况。

对于高热病人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热可能引发许多其他并发症,如中暑、惊厥等。

本文将着重介绍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2. 护理目标高热病人的护理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控制体温首要任务是降低高热病人的体温,以防止进一步的身体损害。

常用的方法包括物理降温(如冷敷、冰擦等)和药物降温(如退烧药物)。

2.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热病人由于大量出汗,容易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

护理人员应监测高热病人的水分摄入和排出情况,并及时补充液体,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3 提供舒适的环境高热病人常常感到不适,护理人员应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包括调节室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轻噪音等,以减少病人的不适感。

2.4 病情观察与记录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高热病人的体温变化、症状、体征等,并进行详细记录。

这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护理措施3.1 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是控制高热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包括:1.冷敷:将湿毛巾或冰袋放在病人的额头、颈部、腋下等血管丰富的部位,可以起到快速降温的效果。

2.冷水浴:对于高热严重、体温持续升高的病人,可以使用冷水浴进行全身降温,但需要注意掌握好水温和时间,以避免低温损伤。

3.冰擦:用湿毛巾浸水后拧干,在高热病人的身体表面轻轻擦拭,可以达到降温的效果。

3.2 药物降温药物降温常用的药物包括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等。

在使用药物降温时,应注意剂量和用药频率,并且遵循医嘱指导。

3.3 液体补充高热病人常常大量出汗,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补充适量的液体,如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等。

3.4 饮食护理高热病人在降温和治疗的过程中,往往食欲不佳。

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口渴程度和胃部不适情况,适当调整饮食,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稀饭、蔬菜汤等。

高热护理措施

高热护理措施

高热护理措施
高热护理措施是指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进行有效的抗热管理,以降低人体温度的护理措施。

一般情况下,当发烧超过38℃时,就要考虑采用高热护理措施。

高热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通常采用对应病因的药物,如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治疗病原体所引起的发热;
2、抗热药物治疗:采用抗热药物,如青霉素、氨基糖苷、头孢菌素等,进行抗热治疗;
3、手术治疗:用于治疗发热的根治性手术,如病灶切除术、脓肿引流术等;
4、免疫治疗:采取免疫调节治疗,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以降低发热;
5、体温管理:在病人体内定期进行体温测量,并采取控制体温的相应措施;
6、体液疗法:采用体液疗法,如经皮外周静脉输液、肾上腺素输液、口服液体等,以缓解发热;
7、营养支持:为病人提供营养支持,以改善病情,同时也可以降低发热;
8、其他护理措施:采取其他护理措施,如温热敷、护理清洁、心理护理等,以促进病情恢复。

高热护理措施是为了降低人体温度,从而预防发热引起的组织损伤,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的康复。

同时,也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措施,妥善使用高热护理措施,以便及时有效地控制发热。

高热寒战时护理记录

高热寒战时护理记录

高热寒战时护理记录一、病人的情况甲病人是一位30岁男性患者,于2020年3月20日到医院就诊,主诉发热哆嗦。

入院时间21日,患者临床资料报告显示:体温38.3摄氏度,血细胞检查:白细胞计数2.8*10^9/L,嗜酸粒细胞计数77.8%;检测肺部炎症标志物如下:C-反应蛋白149mg/L, S-反应蛋白65mg/L 。

结论:诊断为重型感染,主要是肺部、呼吸机感染。

二、护理记录1、抗感染治疗:给予抗生素联合抗结核病药,如乳酸肽、奥沙利铂和头孢唑松,目的为控制炎症和抑制细菌的复发。

2、对病人采取补充治疗:补充含钾、钠、氯离子及葡萄糖溶液,目的是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

3、营养治疗:补充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脂肪酸,以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4、宣教:宣传有关重症管理的相关知识,目的旨在帮助患者尽可能少的受到伤害,早日康复。

三、护理措施1、调节体温:用空气冷却器或纱布覆盖的湿毯,使患者体温降低,以有助于炎症的控制。

2、维护呼吸功能:病人应尽可能自己呼吸,以提高气道清理和肺部气泡增加,并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3、休息和保暖: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以保护患者免受过冷。

4、促进血液循环:给予纠正炎症以及其他感染症状病人抗血小板药物,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准确有效地治疗。

四、护理结果1、表现:根据每次的护理结果及护士的观察,甲病人逐渐安静下来,脉搏变弱,体温不再升高。

2、实验:对患者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下降的2.2*10^9/L,嗜酸粒细胞计数减少55.2%;C-反应蛋白比前下降52mg/L,S-反应蛋白比前减少46mg/L;其他生化指标比前无大变化。

3、持续护理:由于甲病人重症,护士需密切观察,持续采取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护理情况。

发热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发热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发热的护理问题及措施引言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症状,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了解并掌握发热的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与发热相关的护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措施,以便护理人员更好地应对发热患者的护理工作。

1. 护理问题发热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1.1 高温带来的不适发热患者由于体温偏高,会感到不适、疲倦和焦躁。

这种不适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休息和睡眠质量,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

1.2 大量出汗引起脱水发热患者体温升高时,大量出汗会导致身体中水分的丢失,从而引发脱水的问题。

脱水会导致患者口干、体力下降、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问题。

1.3 引起传染发热可能是由于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这时候患者可能会具备一定的传染性。

护理人员在照顾发热患者时需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自己被感染并将疾病传播给其他人。

2. 护理措施针对发热患者的一些护理问题,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供有效的护理。

2.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散热,可以减轻患者对高温环境的不适感。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合理调整室内温度,打开窗户或者使用电风扇等方式来改善室内空气流通情况。

2.2 控制室内温度在护理发热患者时,应尽量控制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患者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可以通过使用空调、调整暖气温度等方式来达到控制室内温度的目的。

2.3 提供充足的液体发热患者大量出汗,容易导致脱水问题。

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充足的液体,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或滴注的方式给予液体,具体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定。

2.4 定期测量体温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发热患者的体温,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测量体温时需要使用准确的体温计,并严格遵循消毒规范,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5 做好个人防护发热患者可能具备一定的传染性,护理人员在照顾患者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手套、穿戴无菌衣物等。

对高热病人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对高热病人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对高热病人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佚名
【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
【年(卷),期】2006(21)5
【摘要】答:(1)应注意对高热病人的体温监测,每4h测体温1次,密切观察其他生命体征;(2)用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过39℃应行酒精擦浴或药物降温,降温30min后复测体温;(3)补充营养和水分,发热时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差,
但分解代谢却加快,使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加之摄入营养不足,引起病人衰弱及病情加重。

高热时机体可丧失大量水分;(4)口腔护理,长期发热病人,口腔内细菌易生长,加之维生素缺乏。

易患口腔溃疡,故应加强口腔护理;(5)对高热病人应加强皮肤护理,清洁皮肤,保持被服干燥清洁,并嘱其卧床休息。

【总页数】1页(P403-403)
【关键词】高热病人;护理要点;长期发热病人;消化吸收功能;体温监测;药物降温;口
腔护理;维生素缺乏;生命体征;冰袋冷敷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1.3;R542.22
【相关文献】
1.谈高热病人的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 [J], 孙黔梅;张厚玲;姜蕾
2.循证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J], 蒋红娟
3.循证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J], 蒋红娟
4.支气管扩张病人护理要点是什么? [J], 王文君
5.护士在使用镇痛药物时应具备的知识和对病人的观察要点是什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而后降至正常以 下,经一个间歇后,再规律地交叉出现,见疟疾。
•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于2~3℃。 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见败血症。
• 4、不规则热:一日间体温变化极不规则,且持续时 间不定。见于流感、肿瘤病人发热。
发热的分期
• 1、体温上升:其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皮肤血管 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温度降低,病人表现 为皮肤苍白,干燥,无汗和畏寒,有时伴畏寒、 颤抖。
其临床表现: 1.发热一般以低热为主。呈间歇式持续状态。时间长短不
一。 2.病人一般无明显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症状(消化系统肿瘤
除外)。 3.患者常伴有头晕、乏力、体重减轻、盗汗等临床表现。 4.肿瘤热在应用有效的抗肿瘤药治疗或手术切除后,可自
行消退。 5.肿瘤热患者应用抗感染治疗无效,应用非甾体消炎药
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10分钟 取出。 • 7.检视体温计读数,记录。 • 8.将水银柱甩至35°C以下,放回消毒液容器中。
体温测量注意事项
• 1.精神异常、昏迷、不合作、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者,不可自口腔测温。进食、 吸烟、面颊部做热冷敷者,应推迟30分钟后,方可测口腔温度。
• 2.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及某些心脏病病人(刺激肛门后,迷走神 经
• (二)疑为传染病者,应先行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 (三)入院后尽早留取大、小便标本及血培养送检。 • (四)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可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发热时鼓
励病人每日饮水3000ml以上;对不能进食可按医嘱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 紊乱;昏迷病人给予鼻饲流质饮食。 • (五)测量T、P、R:一般为3-4次/日,≥38.5每4小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 正常后可改可为每日测量1-2次。 • (六)体温达38℃以上时行头部冷敷,体温达39℃时给予物理降温,行温水 或酒精擦浴,降温后30分钟测量并记录于体温单上。 • (七)体温骤退者,注意保暖,防出汗过多而导致虚脱。 • (八)口腔护理:因发热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口内食物残渣易 发酵致口腔溃疡。故对不能进食或昏迷病人行口腔护理日三次。 • (九)皮肤护理:对出汗较多的病人应勤换内衣裤,加强皮肤护理,防褥疮 发生。 • (十)高热出现谵亡,应及时用床档防坠床,出现昏迷时,按昏迷病人护理 常规护理。
分类(发热程度)
• 低热:37.5℃ ~ 38℃,多见于活动性肺结 核、风湿热;低热持续2周以上,则可称之 为长期低热
• 中等热:38.1℃ ~39℃,多见于急性感染 • 高热:39.1℃ ~41℃,见急性感染;高热
持续2周以上者,即为长期高热 • 过高热:>41℃,如中暑。
分类(常见热型)
• 1、稽留热:体温高达39℃以上。波动幅度<1℃。见 于伤寒、肺炎。
体温测量
• 1.根据病情选择测温部位。 • 2.检查体温计完好性及水银柱是否在35°C以下。 • 3.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 4.口腔测温 : 口表水银端置于病人舌下部位,闭口3
分钟,取出。 • 5.直肠测温: 肛表用油剂润滑,水银端插入肛门
3~4cm, 3分钟取出。 • 6.腋下测温 : 先擦干腋窝下汗液,体温计水银端放
发热病人的护理
定义
• 发热(Fever):是指在致热源作用下或体 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使体温升高超过正 常范围的症状。(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
• ≥37.5℃ (以口温为准)
• 发热本身不是疾病,是许多疾病的一种共同表现。体温升高时常伴有寒战、 皮温不均、心率和呼吸加快、以及各组织器官机能和物质代谢的异常变化。
急性菌痢、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等。 (6)衣原体感染猫衣原体病等。 (7)真菌感染隐球菌感染、念珠菌感染等。 (8)混合感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如细菌与病毒、寄生虫与细菌等。
发热原因
二、非感染性发热
(1)组织损伤严重创伤、大手术、无菌性坏死、烧伤、放射、 化学性炎症等。
(2)恶性肿瘤 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网状细胞瘤、肉瘤等。 (3)变态反应与过敏性疾病药物热、输血和输液反应、血清病、
• 兴奋,会引起心律不齐﹚不可由直肠测温。坐浴或灌肠后需待30分钟后,方 可测直肠温度。
• 3.对极度消瘦的病人,不适用腋下测温。沐浴后需待20分钟后再测腋下温度。 • 4.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合时,应重复测温,必要时可同时测量另一部位对照,
以使得到更为准确的体温数值。 • 5.为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病人测温时,护持续期:其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 上趋于平衡,体温持续在较高转状态,因皮肤血 管开始扩张,体表血流量增加.病人表现为皮肤潮红 而灼热,呼吸和脉搏、心率加快。
• 3、退热期:其特点是散热增加而产热降至正常 水平,体温趋于正常。此期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 皮肤温度增高,引起汗腺分泌增多,病人大量出 汗。
发热原因
一、感染性发热
(1)病毒性感染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副流感病毒感 染、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冠状病毒感染、猫病毒性鼻气 管炎等。
(2)立克次氏体感染猫急性血巴尔通氏体病、附红细胞体 病等。
(3)寄生虫感染弓形虫病、犬巴贝斯焦虫病、急性血吸虫 病等。
(4)螺旋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犬莱姆病等。 (5)细菌性感染急性败血症、细菌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
(这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 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罗非昔布、 塞来昔布等,该类药物具有抗炎、抗风湿、止痛、退热和 抗凝血等作用)
发热治疗
• 物理降温:冰枕(冰槽、冰帽) 、酒精擦浴、 温水擦浴、冰冷敷 、灌肠 、降温毯
• 退热药 :肌肉、静脉、口服、外贴退烧贴、 肛塞退热药
注射异体蛋白等。 (4)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痛风、血卟啉病、
重度脱水等。 (5)中枢神经性疾病脑外伤、脑震荡、颅骨骨折、脑出血、颅
内压升高等。 (6)散热障碍外界气温过高或湿度过大时,可使机体体温调节
中枢发生障碍,或由于广泛性皮炎和广泛性瘢痕组织增生影 响散热而形成发热。
• 肿瘤热也称为癌性发热。肿瘤热一般无规律性,恶性 淋巴瘤、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发病早期就有发热症状。
计以免发生意外。 • 6.甩表时用腕部力量,不可碰及他物,以防碰碎。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
洗或沸水中煮,以防爆裂。 • 7.如病人不慎咬碎体温计,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
吸收。病情允许者可服用纤维丰富的食物促使汞排泄。 • 8.肛门、腋表、口表分别清洁消毒。
常规护理
• (一)酌情减少活动。高热绝对卧床,因高热时,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过 多,进食少,体弱,要保证休息环境安静、温度适宜、空气流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