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设计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研究背景
二十多年来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如井喷式的爆发式增长,汽车的产销量也在逐年上升。1992年中国汽车的产量首次突破了100万辆,增长幅度超过了50%,2006年出台了一些鼓励经济型轿车消费的政策,销量超过380万辆,汽车产量的增长幅度虽然未达到最高,但产量净增量为史上最高。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出人们预期,达32.37%的增速;2010年,中国低开高走,最终以超过最大产车国美国的历史高记录,以年销量1806万辆,最终成为第一汽车市场[1];2014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为2372.29万辆和2349.19万辆,其中自主品牌销售757万辆,同比增长4.1%,占有率为38.4%,中国车市整体市场依旧保持平稳增长,已经开始出现增速放缓的迹象[2]。
国内的汽车市场上,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共存,自主品牌[3][4]产品在性能、舒适性、可靠性等方面均落后于合资品牌,产品不能被大众所认可,且其生存空间为合资的品牌还未涉及的低挡、廉价区域,因此自主品牌的盈利能力远不如合资品牌。随着合资品牌的定位的不断下探,进一步压缩了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自主品牌虽然稚嫩,但产销量一直逐年在上升。二十多年以前,路上跑的最多的自主品牌为夏利,如今夏利已经被市场所淘汰,最新的产品例如:吉利帝豪、奇瑞汽车公司等等,这些产品在工艺、技术方面与合资品牌的差距正在逐步的缩小,若要达到与合资品牌分庭抗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若要提高汽车自主品牌被大众的认可程度,只能不断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产品的档次。同时,如何提升自主品牌的技术含量和品牌,令很多汽车人都在深思[5]。汽车[6][7]的白车身[8]是除动力总成之外,最大最重要的零件总成。它承载了整车所有零件的安装,并提供驾乘空间,保证碰撞、NVH等性能。白车身的技术要求决定了乘员的舒适性感受,精致性感受,操控性感受。
主机厂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往往白车身自己工厂制造,其他零部件大部分外购,因此白车身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决定了主机厂的技术能力。主机厂为了利益最大化,往往推出不同种类、不同尺寸、不同平台的多种车型,对应的白车身数量更是翻倍。所以白车身的标准化[9][10]生产及管理,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性[11]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12],大多数企业,均通过标准化进行合理地简化,控制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提生产批量,为企业创造采用高效工艺设备和专业化生产条件,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标准化为企业技术创新[13]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创新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化和质量管理技术的要求,这样能较稳定的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按照标准操作,能最大程度的控制制造成本,能够提升企业的很大程度
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利润[14]。标准化管理,目前已经成为很多企业进行现代企业管理[15]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管理的行为在企业管理中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白车身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决定了汽车主机厂的技术能力。在此之中,白车身的设计更代表着企业的设计能力。目前的白车身设计结果,以数据模型(以下简称数模)和图样的方式传递给工艺及生产等下游环节,两者中的图样承载的信息已越来越少,数模承载了大部分的设计信息,数模设计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白车身数模尤其在设计结果的传递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BQ公司的白车身设计工作中,出现了白车身建模过程设计方式多样化、方法步骤及模型树结构各异的现象,甚至出现了数模数据不全的现象。此种情况给后续工艺及生产环节使用白车身数模,查找各自需求的数据信息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白车身数模的不规范,也给后续必须进行的数据设计变更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研究意义
对类似行业标准化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进行市场竞争的任何产品,都是对一定范围内个性的需求标准化后生产出来的。标准化管理工程开发后,使质量提高,能够提升产品的竞争能力,更甚者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品开发及管理成本,令工程项目对汽车生产厂家更具吸引力,从而在整体上通过这种标准化管控来推动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有助于提高BQ企业在以后市场方面的竞争力
不同车型的白车身的开发在设计的管理上会有一定的特点,有针对性对白车身数模的开始建立、建立过程中应遵循的结构及规则、归档发布时应注意的问题,在归纳总结后抽取其共性建立标准,并将标准应用于设计过程,用于提升设计质量是一项以后汽车类公司共同的趋向。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的标准化,日益受到各方的重视,国家以及企业都日益提高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不仅是国家控制技术指标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逐渐提升自己技术程度的手段。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更新。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潜在问题或者现实问题制重复使用和定共同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的标准化发展比较早,F.W.泰勒曾经在19世纪末推行了泰勒制的标准操作法,将标准化应用于企业的生产过程及作业管理。20世纪初,标准化的活动开始进入有组织活动的历史阶段: 1901年,成立了工程标准委员会,在1906年成立的国际电工委员会,这些都是早期的国际性的标准化组织。1926年,成立了国际标准化协会(ISA)。1947年,此组织逐渐演变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国在1957年加入了国际电工委员会,随后在1978年,加入了国际标准化组织[18]。近年来,国外的标准化发展迅速,上世纪80年代,欧盟相继出台系列技术立法类文件和相关标准化政策,《技术协调与标准化新方法》决议,于1985年实施,对当时及后来的机械生产事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19]。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在预期目的基础上,改进过程或产品、服务的适用性,防止各国之间设置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之间的技术合作。
国内研究综述
目前我国也有专门的标准化组织,针对各行各业的业务进行标准化管理。针对汽车行业来说,与其相关的标准化组织有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化研究所、机械科学研究院等。各个汽车企业中也设立了专职或兼职的标准化人员。进入21世纪,由于国家对标准化战略和标准体系的重视,引导了各行各业直至企业日益重视标准化,企业的标准化在企业中地位主要取决如下几个方面:一、企业对标准化的需求;二、企业标准化人员积极有效的工作;三、企业管理层对标准的认识[20]。各企业不仅接受了标准化的基础知识[21],而且在制定符合自身的标准战略和标准体系。在此过程中,国际标准[22]也在逐步的被各企业所重视。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从小到大、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总体水平低、服务能力低[23]也逐步凸显出来国际化程度不高。汽车工业也属于机械制造业范围内,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各个大的汽车厂,都不约而同的调高了产量与销量预期,大量新车型项目[24][25]上马,大家都期望能在增长的中国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至2014年,我国的汽车工业增长速度逐步的放缓,在环境容量挤压、城市限购扩容等多重压力下,继续蝉联全球产销量第一的位置,体现了我国汽车产业不断增长的竞争力、市场需求的活力以及宏观经济发展的任性和耐力。
汽车企业的市场占有,离不开新车型的开发,离不开汽车结构设计[26],在此之中,白车身的设计更是在汽车设计之中占有着极大的比重。目前的汽车设计,与现在国外的设计水平相比,尚有极大的差距,这样的环境下,国内对于标准化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应用发展变得非常重要。白车身的设计的结果主要通过以数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