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简介版)
心理健康调适知识点概括
心理健康调适知识点概括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心理状态良好、情绪稳定、积极向上的状态。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保持和提升心理健康,人们需要学习心理健康调适的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概括几个关键的心理健康调适的知识点。
1. 情绪管理:情绪是人类内心状态的一种反应,它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情绪管理是指人们通过调节自己的情绪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境。
情绪管理的关键是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的产生原因,并学会有效地表达和释放情绪。
例如,通过良好的沟通来解决冲突,或通过运动、音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2. 压力管理: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工作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有效管理压力对于维持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首先,了解个人的压力来源,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其次,学会放松自己,如通过冥想、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方式。
此外,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避免过度压力的积累。
3. 积极心态培养:积极心态是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培养积极心态对于保持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培养积极心态,如注意自己的成功和进步,寻找积极的方面并倾向于积极的解释。
4. 社交支持:社交支持是指通过与他人建立积极健康的关系来获得情感和实质上的支持。
与他人交往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压力、分享快乐和解决问题。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可以增强社交支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5. 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维持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及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都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此外,远离烟酒和其他不良习惯,注重个人的身体健康,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总结起来,心理健康调适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积极心态培养、社交支持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面。
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心理健康调适的知识和技巧,人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实现个人的幸福和成功。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课件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美完满的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脱离虚弱的状态”。
因此,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也应包含心理上的“完满状态”。
二、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关系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
心理健康时刻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三、心理健康的评价体系心理健康评价标准众多,归纳起来是“众数标准”(或适应性标准)和“精英标准”(或发展性标准)两大取向。
国内外对心理健康标准的阐述不胜枚举,但共同之处多于分歧。
结合各种观点,学者提出心理健康的八个标准是:1、有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对自我有恰当的认识3、享有良好的人际关系4、有一个乐观的情绪状态5、有健全的人格6、道德心态的健康7、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8、智力活动正常四、心理健康自测1、症状自评量表(SCL--90)《症状自测量表(SCL---90)》是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鉴别及团体心理卫生普查时实用、简便而有价值的量表。
包括90个项目,包括感觉、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内容,可以评定一个特定的时间,通常评定一周以来的心理情况。
分为五级评分,包括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症状因子。
2、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总体幸福感量表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量工具,用来评价受试者对幸福的陈述,共有33项,全国常模得分男性为75分,女性为71分。
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
第二节专业技术人员的常见心理问题一、心理问题的等级划分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1、心理健康状态2、不良状态3、心理障碍4、心理疾病二、专业技术人员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1、周末(或假期)综合征2、职业倦怠症3、慢性疲劳症4、网络依赖症5、抑郁症6.焦虑症7、强迫症第三节专业技术人员心理问题的成因一、生理因素的影响生理因素对心理和行为有直接影响。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课件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课件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心理方面的正常状态,是指一个人理智、情感和行为相互协调的良好状态。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1.生理因素:包括基因、壮年期、疾病等。
2.社会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朋友、社会关系、职业等。
3.心理因素: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应对能力等。
三、心理健康的标志1.自我感觉良好:个体并不感到沮丧、悲伤、绝望等情绪。
2.适当的自尊和自信:个体能够认识其自我价值并有良好的自我认知。
3.正向的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个体能够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在不同的情境中适应自如。
四、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1.积极应对困难:在面对挫折或危机的时候,积极面对挑战,不放弃,同时保持乐观态度。
2.放松自我:适当的休息可以促进身体的放松,缓解紧张的情绪。
3.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更好的应对困难。
五、心理调适方法1.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要肯定自己的优秀之处。
2.学会应对:积极应对困难,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轻易放弃。
3.自我约束:在生活中要合理控制自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4.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压力,缓解情绪。
5.积极的行为:生活中需要积极主动,勇于尝试,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适应变化和困难。
六、总结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不断调整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和不断调整才能让我们更好的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的面对生活和挑战。
我们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勇于尝试,才能够更好的享受生活,更好的成长。
心理健康与调节方法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多。
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及时调适不健康的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代人自身成长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人类对健康概念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的。
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人类只关注如何适应和征服自然,维护自身的生存。
其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关心身体健康,防病治病的医学科学应运而生。
历史发展到现在,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又发生了飞跃。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和完全安宁。
从健康观的演变可以看出,科学的健康观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没有疾病即健康的观念,健康的目标是追求一种更积极的状态、一种更高层次的身心协调与发展。
一、心理健康标准(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最佳功能状态。
心理健康按其健康程度可分为三种状态。
一是正常状态,简称常态。
个体在一般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心理处在正常状态之中。
个体的常态行为基本与其价值观、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
这种状态一般称为心理健康;二是不平衡状态,简称偏态。
是指个体心理处于焦虑、恐惧、压抑、担忧、矛盾、应激等状态。
一旦个体处于不平衡状态,他会首先通过“心理防御机制”来进行自我调节。
如果无效,就得借助他人疏导,使之消除不平衡,恢复正常状态。
这种状态一般称为心理问题。
三是不健康状态,简称变态。
它包括神经症、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这时必须到医疗部门求助于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这种状态一般称为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
(二)心理健康的意义1、心理健康对于预防精神疾病、心身疾病和恶性事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简介版)
▪ 4. 你认为快乐是天生的吗?
▪ 是,我认为快乐是种天分,后天学不来。( 8.7%)
▪ 是,我认为快乐是跟一系列先天条件相关联的, 比如相貌、家境……快乐就是种好运气,无法制 造。(13.4%)
▪ 不是,可以通过心境的修为来获得快乐的能力。 (52.4%)
▪ 不是,可以通过物质、事业上的奋斗来为自己制 造快乐。(25.5%)
▪ 3. 你最近一次感觉快乐是因为什么事? ▪ 健康的身体状态(3.4% ) ▪ 事业上的顺利或成功(6.4%) ▪ 与亲人、爱人之间的关系和顺(37.2%) ▪ 感觉有足够的闲暇时间( 9.1% ) ▪ 因为身处快乐的氛围、周围人的快乐而感到快乐
(19.9% ) ▪ 做到自己喜欢的事(12.1% ) ▪ 感觉自己的行为对社会有贡献或帮助到别人(
2.应该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相 协调一致的人。
3.应该是积极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 保持一致的人。
4.应该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 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 永无止境。
(三)良好自我意识的六项内容 1.恰当的自我关注 2.合理的自我分析与评价 3.积极的自我体验 4.善于自我接纳 5.有效的自我控制 6.不断地自我发展
(2)从外在环境方面看,主要是由压力引起的 。包括职业的压力;社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 ;自身的压力;知识更新的压力。
三、心理学的价值
(一)认识的价值
▪ 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
▪ 同样,你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心理活动规律 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断其 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更 准确的认知。
(二)调控行为的价值
▪ 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同时也 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 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 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在外在的因素实现对 行为的调控。
心理调适与心理健康
CHAPTER 02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
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 和社交层面上的完整和稳定,能 够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充 分发挥潜能,并追求自我实现。
标准
心理健康包括积极的心理状态、 良好的社会适应、完整的个性结 构、均衡的情绪调节以及积极的 自我认知等。
心理健康的分类与评估
提高自我认知
通过心理调适,可以帮助家庭 成员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和 情感,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和
发展。
在学校中的运用
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心理调适,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 效率和成绩。
增强自信和自尊
心理调适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挫折和 失败时更好地应对,提高自信和自尊 水平。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情绪表达
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与 他人沟通,避免情绪压抑 或爆发。
认知调整技巧
认知重构
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以 积极的方式重新解释和评 价事件。
自我暗示
使用积极的自我对话和自 我肯定来增强自信心和积 极性。
自我探索
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兴趣 和目标,以更好地认识自 己和自己的需求。
行为调节技巧
放松技巧
通过瑜伽、冥想、渐进性肌肉松 弛等方法放松身体和心灵。
02
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会降低生活 质量,影响个体的社会功能和情 感体验,甚至导致身心疾病的发 生。
CHAPTER 03
心理调适技巧
情绪调节技巧
01
02
03
情绪感知
培养对自身情绪的感知能 力,了解自己何时感到愉 快或不愉快,以及情绪产 生的原因。
情绪调节
在情绪激动时尝试深呼吸 、数数、冥想等技巧,转 移注意力,缓解情绪。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共51页PPT资料
公务员不良心理的表现: a工作倦怠(情绪衰竭、得过且过) b心理焦虑(能力恐慌、位置恐慌) c心态失衡(眼红心态、根本心态、投机心态) d自设藩篱(封闭、患得患失、以邻为壑) e自我放纵(享受、畸变“喝酒、花钱、发脾气”) 负面情绪类型:
多疑、权力欲、虚荣、自私、冷漠、紧张、焦虑、
①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能立刻察觉自己的情绪,
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
②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能够安抚自己,摆脱强
烈的焦虑忧郁以及控制刺激情绪的根源。
③激励自己的能力。能够整顿情绪,让自己朝着
一定的目标努力,增强注意与创造力。(自觉)
④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理解别人的感觉,察觉
别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情心。
心理障碍抑郁症的外在表现概括为:
没有乐趣、没有希望、没有办法、没有精力、没
有意义、没有用处……基本症状——丧失。
多数领导干部长期“五不一干”——不看病、不
检查、不休假、不疗养、睡不足、带病干。
山西组织部长王通智跳楼自杀、河南新郑市长白
虎林上吊身亡、安徽蚌埠市统计局长刘敏从市政 府9楼跳楼自杀、北川县农委主任黄玉飞、宣传部 副部长(33岁)冯翔自缢身亡……
①通过言行来探测人的心理。
②通过生理变化来探测人的心活动。
③通过研究者的推论来探测人的心理。
费洛伊德:“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
他不能保存秘密。如果他的嘴唇紧闭,他 的指尖会说话;甚至他身上的每一个毛孔 都会背叛他。”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从心理动
态——稳态的维度,可以将个体心理现象 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
⑤维系融洽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够理解并适应别
人的情绪,尊重他人,与人沟通、合作。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定稿 ).ppt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我们共同关注的心理调适和心理健康的话题。
当今社会存在这样的现象: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我们的抱怨却越来越多;人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满足感在减少;沟通工具在增加,但深入的沟通在减少;认识的人在增加,可以谈心的人在减少;精美的房子越来越多,完整的家庭越来越少;路越来越宽,心越来越窄;楼房越来越高,视野越来越低;我们学会了赚钱,却不懂得怎样生活;我们探索到了宇宙空间,却无法进入人的内心世界;我们的药品越来越多,健康却每况愈下;我们晚上睡不着、白天又醒不了;……等等。
究竟哪里出了问题?答案是:大家的心态出了问题。
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有共同的感受,就是自己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这些压力一般来自三个层面: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健康的压力。
压力之所以集中在我们的身上,因为我们是顶梁柱,对于我们中年人来说,我们是家庭的顶梁柱,也是社会的顶梁柱。
由于压力导致一些人总是在苦闷、犹豫、彷徨中生活。
人的中年时代应该是叱咤风云、心想事成、呼风唤雨的时代,如今我们赶上了太平盛世,但没享受到太平的快乐,而是在苦闷犹豫当中熬过每一天,这就不是日子不好了,而是心态的问题了。
我国目前在处于社会转型期,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政治体制都在变革,各种利益格局在调整,人们价值观念在发生剧烈的变化,社会心态普遍比较浮躁,所以,对于各个阶层的人来说,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加剧,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生活的问题、工作的问题、婚姻的问题、子女教育的问题等,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
可以说,我们现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导致我们内心的冲突增加,心理的疾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关心心理健康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这也是我们学习心理健康及心理调适的原因。
主要内容:专题一走进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问题二、健康与心理健康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专题二心理健康的维护一、心理健康维护的意义二、心理健康的维护(一)工作压力的应对(二)情绪管理(三)人际管理专题三活在当下幸福快乐专题一走进心理健康话题一:心理健康问题一、心理健康问题是世界性课题在这个不断变革与发展的时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不断增强,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PPT课件
心理卫生三级预防保健
心理初级预防保健 预防干预,避免问题发生.以人类社会整体为保 健对象.最为重要,最为困难.
心理次级预防保健 早期识别诊断和防治,避免问题扩大加重.
心理三级保健 专业治疗工作
第四节 建构社会心理和谐体系
心理和谐 指人们的心理状态以及影响心理的各要素
协调统一、相对稳定,保持积极乐观向上,能 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 挫折和荣誉。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接受他人,善于与人相处 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接受生活,乐于工作 能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人格完整和谐 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五、心理状态等级的划分
(一)心理健康状态 (二)心理不良状态 亚健康状态 (三)心理障碍 心理状态的延迟\退缩或偏离 (四)心理疾病 强烈心理反应\明显躯体不适
当前心理不和谐部题的主要表现
部分社会成员对现状不满,心理失衡。 相当多的社会成员心理焦虑,心浮气躁,急功
近利。 许多社会成员情感淡漠,心理无助。
社会心理和谐体系的构建
物质基础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前提条件 教育辅导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有效手段 价值共识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首要准则 文化引导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亚健康与心理卫生预防保健
亚健康—又称为“第三种状态”。是指人体处 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亚健康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1、躯体方面的表现 2、心理方面的表现 3、社会交往方面的表现
亚健康的危害
亚健康是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前状态。 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 心理亚健康状态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 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 严重亚健康明显影响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pptx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45
积极的认知策略
– 努力去看事情积极的一面 – 凭借过去的经验解释 – 努力地更客观地看待情境 – 仔细考虑这种情境,并努力理解它 – 接受它,认为做什么也没有用 – 对自己发誓,下次再也不会这样 – 自言自语地说些让自己感觉好的一些
强制休息 强迫 周期性 彻底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34
学会自我放松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35
休假是件天大的事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36
三、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三)、学会心理调适(3) 1、用快乐奖赏自己
坚持积极的业余爱好 做来快乐的。 能够带来学习、发展、创造的体验 互补的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42
三、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四)、调整挫折反应(3)
加强对人生事件的心理预期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43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44
修正关于挫折的三个观点
– 到底要怎样做,我才能避免挫折? – 我并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会让我遇
到这样的境况 – 为什么偏偏会是我呢?
今年两会期间,参加两会的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范利也坦承,中 国7%的人口患有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总数超过1亿人。10%的警察 有心理障碍,其中2.11%达到严重心理障碍程度,表现为强迫症状、 敌对性、偏执、焦虑等。长期目睹凶杀等的残暴场面,对他们精神冲 击也很大。
调查显示,43%的民警承认自己有焦虑状态;17.9%的民警缺乏从 警信心;12.4%的民警性格执拗;12.4%的民警心理恐惧;另有6.7%和 0.5%的民警分别存在冷漠和行为失控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常州公共科目继续教育讲座)
第一章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概述【本章要点】心理素质是专业技术人员诸多素质中重要的并具有基础性的素质,关注并且深入研究专业技术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增强对心理疾病的免疫力和心理困惑的调试能力,优化专业技术人员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素质,最大限度的开发潜能,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节:现代健康概念健康是人生首要的财富。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已经从被动的治疗疾病转变为积极的预防疾病、提升素质;从单纯的生理标准扩展到心理、社会标准;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个体诊断延伸到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评价。
一、个体的健康应该是身心健康的有机统一对个体而言,健康的内容包括:(1) 身体发育情况,包括是否有生理疾病或缺陷,身体各部分的技能状况(2) 心理发展状态,包括是否有心理疾病,是否有持续的、积极的心理发展状态。
(3) 社会化的程度,包括掌握了多少生活知识技能,是否有正确的生活目标,能否遵守社会生活规范,顺利融入社会群体,承担社会角色,适应社会生活等。
(4) 道德文明水准,包括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行为状况二、个体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可互为因果◆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体,精神和躯体在同一个生命系统中共同起着作用。
◆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反过来又能促进生理健康。
◆没有一种疾病是纯生理或纯心理的,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问题是互为因果的。
生理或心理无论哪一方面出现问题,另一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三、个体的心理健康是个动态的连续变化过程◆所谓连续变化,指的是健康与不健康是个连续体(有人称之为黑色理论),由心理健康者变成心理疾病患者的过程,符合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所谓动态的,是由于健康是相对的,健康的人随时可能陷入到不健康的状态,及时予以调整,可回复到健康状态,若人有矛盾激化,亦可走上极端,成为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甚至精神病很难四、心理保健不仅要重视防治疾病,更要全面提升素质人的心理健康有两个互相联系、不可或缺的要求:1.没有心理疾病,这是维持个体正常生活的基本条件和保健要求2.具有持续的、积极的心理发展状态,这是个体得以充分开发自身潜能,展示自身魅力,体现社会价值的充分条件和发展要求第二节心理健康及其界定一、心理健康的等级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分为三个等级(1)心理常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危机干预的目标
1.帮助来访者解决危机. 2.恢复功能和平衡. 3.重新掌握应变能力.
(四)危机干预的方法(六步法) 1.定义问题(把危机事件搞清楚) 2.保证求助者的安全 3.提供支持 4.检查替代解决方法 5.做出计划 6.获得承诺
测测你
1. 你快乐吗?如果10分为满分,你的快乐 指数有几分? 经新浪网最近的调查,79.3%的女性自测打 分为5分以上;还有20.7%为5分以下,其中 13.2%的为3分以下。
第一,获得政策的支持;第二,获得社会民众的支持。 使工作人员相信自己是被关心、被爱的、被尊重的、有 价值的,归属于一个互惠的,能互相交流的社会网络。 第三,获得单位内部成员支持。该层面的措施主要强调 工作环境的结构性改变,使工作人员感觉到自己始终在 被组织所关心、关注着,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获得亲朋好友的支持。
3. 你最近一次感觉快乐是因为什么事? 健康的身体状态(3.4% ) 事业上的顺利或成功(6.4%) 与亲人、爱人之间的关系和顺(37.2%) 感觉有足够的闲暇时间( 9.1% ) 因为身处快乐的氛围、周围人的快乐而感到快乐 (19.9% ) 做到自己喜欢的事(12.1% ) 感觉自己的行为对社会有贡献或帮助到别人 ( 2.0% ) 其他(10.0% )
4. 你认为快乐是天生的吗? 是,我认为快乐是种天分,后天学不来。(8.7%) 是,我认为快乐是跟一系列先天条件相关联的, 比如相貌、家境……快乐就是种好运气,无法制 造。(13.4%) 不是,可以通过心境的修为来获得快乐的能力。 (52.4%) 不是,可以通过物质、事业上的奋斗来为自.恰当的自我关注 2.合理的自我分析与评价 3.积极的自我体验 4.善于自我接纳 5.有效的自我控制 6.不断地自我发展
二、提高自我悦纳和社会适应水平 (一)自我悦纳的含义 1.接受自己的全部(优点缺点、成功失败) 2.无条件接受自己 3.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有愉快感和 满足感。 (二)实现自我悦纳的基本原则 1.对经验保持开放的态度 2.对策略采取灵活的方式 3.对结果采用多元的评价
(三)自我悦纳的策略 1.热爱自己 2.善待自己 3.掌控自己 4.自然自己 理念决定行动;态度决定高度
(四)社会适应 1.社会适应的含义 (1)从宏观角度讲,社会适应是指个人与社会环 境之间一种和谐相宜的关系状态。 (2)从微观角度讲,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适应社 会环境而改变自己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2.社会适应的主要内容 (1)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 (2)对社会各种角色的适应 (3)对社会活动的适应
.个性的本质特征是差异性 .个性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的合力 .个性与人的需要关系密切 .个性是可以改造的(既可以是强制的, 也可以是自觉的)
(五)研究人个性的表现方式
.气质 .能力 .性格
(六)研究人的自我意识
.自我认识 .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 .自我控制 心理学和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是 息息相关的。它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活 生生的实践。要做好人的工作,就要懂得 人的心理。做领导的人,尤其要学习、了 解、应用心理学知识。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彭志启 pzq4092@ 0917---356600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心理教育 的表述是这样一段话(41字):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 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 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 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主要内容
一,专业技术人员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二,专业技术人员心理调适的基本策略 1.不断优化自我 2.和谐人际关系 3.加强情绪管理
(三)心理障碍的预防 1.有效管理压力 2.自我调整 3.专业辅导 4.常用的预防办法 精神胜利法;难得糊涂法;随遇而安法; 幽默人生法;宣泄积郁法;音乐冥想法。
三、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 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 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的状态。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 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一)引起危机的原因
第三讲 不断优化自我
一、树立良好地自我意识 (一)明确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是人们对自己的认识、 评价和控制。回答3个问题: 1.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2.自己喜欢不喜欢自己? 3.自己能否控制自己,朝着理想的方向 前进?
(二)坚持健全自我意识的4个标准 1.应该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既知道自己 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能正确评价 自我和自我发展。 2.应该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相 协调一致的人。 3.应该是积极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 保持一致的人。 4.应该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 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 永无止境。
(二)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西方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研究 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概念。 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 第一,情绪衰竭 (疲劳、烦躁、易怒、过 敏、紧张等 ); 第二,人格解体 (指对学生作出冷淡和没 有感情的反应 ); 第三,个人成就感降低。
1.引发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倦怠的因素
1.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 2.恋爱关系破裂; 3.突然失去亲人或朋友; 4.失去爱物; 5.破产或重大财产损失; 6.重要考试失败; 7.晋升失败; 8.严重自然灾害,如火灾、洪水、地震等。
(二)危机干预的原则
1.引导危机面临者及时、有效地接受帮助。 2.帮助危机面临者有所作为地对待危机事件。 3.向危机面临者提供必要的信息。 4.不要责备他人,以防止危机面临者责备他人, 不去承担责任,采取消极回避的方式。
第二讲 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
一、心理健康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 内在关系协调,心理内容与与客观世界保 持统一,并据此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 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 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 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1)积极的自我观念; (2)对现实准确的知觉; (3)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4)人际关系和谐; (5)心理协调,人格健全; (6)情绪健康; (7)智力正常; (8)心理表现符合年龄特征。
(四)维护心理健康的意义 1.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生理健康状况 2.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工作绩效 3.心理健康促进良好的社会适应,体现精神 文明水平 4.心理健康影响社会安定和发展
二、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 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 的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 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的后果对 本人和社会都是不适应的。 (一)判断心理障碍的标准 1.心理与环境不统一 2.心理与行为不统一 3.人格不健全
(二)心理障碍的表现 1.抑郁: 是以低沉、灰暗的心理情感为基调,以情 绪低落为主征的 一种特殊的心境状态。 目前我国抑郁症患者约3600万,其中15% 最终会自杀身亡。 预计到2020年因抑郁症死亡或残疾的人 数将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病死人群。
2.焦虑 3.人格障碍。包括偏执人格和反社会人格 4.智力障碍。包括记忆障碍和思维障碍 5.强迫症 6.自卑 7.狭隘 8.疑病现象
(二)心理健康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约有10%的人存在心理问题,21世 纪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是心理疾病。调查结果表明,有25.04%的 被调查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是说每四个被调查 者中就有一个人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
数据显示: 金融业是最易 出现心理健康 问题的行业; 医疗· 生物工程 中有心理健康 问题的人数比 例最低; 政府· 公共事业 组织位列第三。 教育培训执业 人员23.3%在 平均值左右。
(1)从个体内在方面看,一是个体对倦怠没有 正确的分析和应对;二是个体存在消极的思维 模式;三是个体的心理韧性不够。 (2)从外在环境方面看,主要是由压力引起的。 包括职业的压力;社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 自身的压力;知识更新的压力。
2.专业技术人员克服职业倦怠的策略 (1)调节生理状态(最佳) (2)加强时间管理(有效) (3)改变思维方式(创新) (4)获得广泛支持(借力)
2. 你最近一次感觉快乐是什么时候?(新浪网 最近的调查结果) 今天(38.7%) 一周内(24.2% ) 半个月内(13.4% ) 一个月内(8.3% ) 三个月内( 3.6% ) 半年内( 2.6% ) 一年内(1.5% ) 很久以前(7.7% )
三、心理学的价值
(一)认识的价值 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 同样,你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心理活动规律 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断其 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更 准确的认知。
(二)调控行为的价值
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同时也 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 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 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在外在的因素实现对 行为的调控。 也就是说,可以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 利情境,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行为。
第一讲 心理学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一)人的基本含义 .一般人(或抽象人) .正常人 .健康人 (二)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精神现象) (三)活动规律 .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相一致; .身体特征与心理特征相一致
二、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人的认识活动 1.感觉和知觉是认识的基础; 2.表象(记忆和想象)是认识的中介; 3.思维是认识的归宿。 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内在联系和本 质规律是认识活动的最重要的要求。
案例:名落孙山以后
一大学优秀毕业生报考某大公司。在公布考试结果时, 他名落孙山。得知消息后,他深感绝望,顿生轻生之念。 然而由于自杀技术欠佳,只在脖子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 标记。正当该人神昏意迷之际,忽然传来他被录用的喜 讯,原来此人名列榜首,只是统计时出了差错。就在他 把喜讯告知朋友、准备庆祝一番之时,又有消息传来, 他被公司解聘了。 思考:你认为公司解聘他的理由是什么?你若是公司的 负责人,你会录用他吗?为什么? 小结: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 心理健康是人的良好素质的一个基本的方面,它对于人们 生活幸福、学习进步、事业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