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音韵(三)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 《神州押韵(三)》教学课件
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 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诗 歌的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 明朗,比喻生动活泼。其中抒情诗歌 优美细腻,真挚热情,叙事诗歌委婉 曲折,含义深长,是侗族民族文学的 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跳月歌》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神州押韵(三)
教学课件
目录
第一节 背景介绍 第二节 音乐赏析 第三节 课堂思考 第四节 课堂小结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采花》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采花》是流传于四川的传统小调,歌词用传统生动的 语言叙述了一年中每个月中盛开的代表性花卉,使人们从 中得到生活乐趣和生产见识,富有趣味性。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赏析要求
(1)首先要集中注意力,听出其中
的妙处。 (2)要能记住乐曲的主题旋律,最好 能跟着哼唱几遍。 (3)听音乐时要注意想象,体会彝族 人民火把节时候的快乐。
(4)要注意演奏乐器的音色。
背背景景介介绍绍 音音乐乐 赏赏析析 课 堂课思堂考思堂小结
《火把节》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火把节,又名“星回节”,一般于每年农 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是西南地 区,最具代表性、最有特色、影响范围最广 的节日。它是彝族人民心中最为隆重和盛大 的民族传统节日,类似于汉族的春节,至今 已传承了2000多年。火把节寄托了彝族人民 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 家人健康的美好愿望。
试听歌曲 《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
试听
知识卡:藏族民歌 藏族民歌具有典型的高原 风格,包括山歌、牧歌、 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 酒歌、舞蹈歌、诵经调等。
初中音乐_《神州音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神州音韵》教学设计课题:唱歌综合科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法教具准备:电子琴、小鼓、多媒体课件教材分析:《凤阳花鼓》是安徽民歌,其旋律优美、歌词朴实便于传唱,深受老百姓所喜爱,因凤阳流传最早而出名,所以称之为《凤阳花鼓》。
《赛龙夺锦》又叫《龙舟竞渡》,属“广东音乐”,是广东音乐名家何柳堂的代表作。
描述了我国南方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闹情境,表现了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唱《凤阳花鼓》,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通过欣赏《赛龙夺锦》,让学生了解广东音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不同的形式感受音乐作品。
2、欣赏乐曲《赛龙夺锦》,了解广东音乐的代表乐器。
知识和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凤阳花鼓》2、指导学生欣赏广东音乐《赛龙夺锦》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有感情的背唱歌曲。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唱歌曲当中的衬词,了解民族五声调式。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1.小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师打节奏,学生模仿。
引出切分音,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2.由鼓引出课题《凤阳花鼓》通过微视频了解凤阳花鼓。
三、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作品介绍3.哼唱歌曲4.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5.为歌曲填词演唱。
解决切分音、衬词的知识点。
6.完整演唱歌曲。
7.分组演唱巩固歌曲。
8.指导学生进行唱谱,讲解鱼咬尾,观看微视频,讲解五声调式。
9.背唱歌曲10.组建小乐队表现歌曲。
11.创编旋律的练习——旋律接龙,引出《赛龙夺锦》四、欣赏《赛龙夺锦》1.初听乐曲2.作品介绍3.欣赏讲解4.为乐曲编配动作,感受乐曲。
五、拓展提升欣赏其他地区的民歌六、小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民间音乐十分丰富。
凤阳花鼓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朴实的像山间的一缕清风,记录着人们生活的喜怒哀乐;《赛龙夺锦》给予我们团结向上的力量,这些民间音乐是我们的瑰宝,我们要传承和发展下去,让它们焕发出新的光彩!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听流行音乐,正处在变声期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演唱,这跟他们青春期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有关,因此,我想多让他们聆听音乐也是一种学习,在聆听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音乐视野。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设计:第四单元神州音韵第三课时(第十二周)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一)(三课时)第三课时(第十二周)课题:作品音乐欣赏设计思想:1、回忆上节课的知识。
说出这首《月牙儿五更》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2、让学生了解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学情分析:本单元所呈现的曲谱、歌谱、音响及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图,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直观的“学习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加深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分析:本单元所选材料力求突出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民歌、民间器乐,力图引导学生了解民歌的形成及民歌的音乐旋律音调结构特点。
教法学法:讲解法、参与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民歌改编的作品使学生感受到: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和基础。
2、通过对关东支脉音乐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关东支脉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关东支脉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有表情地演唱《乌苏里船歌》的引子部分,了解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齐鲁燕赵支脉(山东、河北、北京、天津以及苏北徐州地区)的音乐作品,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以东北平原为主,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的大部分地区,去欣赏这些地方优秀的音乐作品。
二、新课教学1、教师播放音频《月牙儿五更》,请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属于中国民歌中的哪一类?2、回忆上节课的知识。
说出这首《月牙儿五更》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3、我们来欣赏一首赫哲族民族《乌苏里船歌》,请大家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划分为几部分。
学生:三部分。
教师:开头、结尾部分与中间段落有何区别?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音乐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下面就让我们在欣赏中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
学生欣赏合唱《乌苏里船歌》。
4、教师:我们已经欣赏了两首关东支脉音乐了,那么关东支脉音乐到底具有什么样特点,又与齐鲁燕赵支脉音乐有什么区别呢?学生回答。
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一、导入二、新课教学 1、 2、 3、 4、三、课堂小结教学反思:逐步解决授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充分肯定学生的能力等方面,演唱歌曲关东支脉音乐风格特点的掌握等方面学生演唱歌曲还有待提高。
初中音乐《神州音韵》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
2、欣赏:《春江花月夜》。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古典音乐名曲的欣赏,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内涵和民族乐器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通过学习熟悉民族音乐的发展手法“鱼咬尾”与“换头合尾”。
3、复习“鱼咬尾”这一民族音乐旋律发展手法并体会民族调式的风格,了解“换头合尾”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重点:简单了解民族器乐曲“换头合尾”的结构特点。
四、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民族调式的风格。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上节课我们介绍了民族乐器的音色,并欣赏了二胡独奏曲。
那么我们想想把所有的民族乐器放在一起合奏是不是别有特色?下面给同学介绍一下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
(展示民族乐器的图片和民族管弦乐队的位置图,引导学生直观认识民族管弦乐队。
)通过大屏幕的图片以及题目,大家能联想到什么?今天欣赏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它是一首有标题的音乐,你能通过标题想象一下它描写的是什么情景吗?学生:春天、江水、花朵、月亮。
教师:唐朝有一位诗人叫张若虚,他用诗的语言描写过春天、江水、花朵和月亮。
(板书: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今天我们看看如何用音乐的语言,用民族器乐来描写这些情景的?(二)、进入新课1、初听全曲教师出示乐曲标题并介绍乐段顺序。
请同学们初听时注意乐曲的发展规律,特别是每一段音乐的结尾有什么特点?教师小结。
2、复听选段:江楼钟鼓、花影层叠、渔歌唱晚。
a.引子—江楼钟鼓教师:我们初听这部作品时,是不是感觉到作品非常有民族性?你们知道这种民族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吗?出示乐曲主题乐谱,引导学生分析乐谱,特别注意结束音,结束在“2”音应该是什么调式?学生:商调式。
① 视唱这段主题旋律,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② 视唱乐段结束句并背唱结束句旋律;③ 启发、学习传统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连锁传递“鱼咬尾”。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三)》第三课时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三)》第三课时第一篇:八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三)》第三课时八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三)》第三课时《跳月歌》一、教学目标1.能够喜欢我国西南地区彝族的歌舞,乐于主动了解彝族的民俗风情,并积极参与表现活动。
2.能安静地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的舞蹈节奏,学习“跳月”的基本舞步。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2.舞蹈动作与音乐的节拍相一致。
三、教材分析《跳月歌》是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阿细人之中的一首舞歌。
每到节日盛事或农闲的月夜,阿细人在山谷空旷的草坪上或松林中,点起一堆堆篝火,并围在旁边踏着特别的5/8拍舞步,尽情唱歌,阿细人的月光聚会就被称作“跳月”。
曲调多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采用5/8节拍。
全曲以第一小节为主题,每个乐句只有细小的变化。
旋律活泼、跳跃、生动,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四、教学过程㈠导入1.教师提问:我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学生回答。
2.教师介绍乐曲相关内容(1)教师:今天我们将随着音乐去走访少数民族。
(出示彝族人民生活图片)你们认识这是哪个少数民族吗?学生回答。
(2)介绍彝族的风土人情:彝族主要居住在我国云南、四川等省,有十几个支系。
阿细是居住在云南弥勒县西山镇可邑村的彝族支系。
火把节是彝族(西南少数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传说动画)(3)介绍“跳月”的故事:跳月是彝阿细人的一种歌舞形式。
他们常常聚集在空旷的草坪上和树林里举行民族传统舞会。
参加舞会的大都是男女青年,手持高、低音笛,大小三弦等乐器,边演奏边跳舞.在跳到兴高采烈之时,还常常唱起跳月歌。
7.随音乐与老师一起舞蹈,或分小组表演不同场景的舞蹈。
㈢拓展学习1.欣赏《跳月歌》(吕薇演唱),了解同一音乐作品可以有不同音乐表现形式。
2.欣赏《彝族舞曲》和《北京喜讯到边寨》,了解不同内容的彝族音乐。
㈣课堂小结音乐是人们认识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
采花
三 月 里 海 棠 红 似 火
四 月 间 杜 鹃 山 上 开
五 月 里 牡 丹 笑 盈 盈
六 月 间 兰 花 吐 芬 芳
民歌是我们民族的魂,是民族文化 的基因,它延续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 文化内涵。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传统 的民族音乐文化,不仅需要我们传承, 更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光大。
艺术源于生活 只要你热爱生活 生活里就会充满欢乐!
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这样的旋律 创作手法叫鱼咬尾。这种旋律发展手法在民歌中较为常见。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想一想
请同学们跟着录音哼唱歌曲,想一想: 三句 ●歌曲旋律可以分为几句? ●仔细观察,前一句的结束音和后一句的起始音有 什么关系?这种创作手法的名称是什么?
鱼咬尾
节奏拍拍拍
这是什么节奏型?你会读吗?
X X
X
切分节奏
这两个节奏各有什么变化?
X X XX X
XX X
后十六分音符
前十六分音符
唱一唱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学唱歌曲,注意切分节奏
唱一唱 填 词 慢 速 演 唱 歌 曲 注 意 节 奏 要 准 确 , 吐 字 要 清 晰
唱一唱
请同学们跟着伴奏欢快地演唱歌曲。
大家来表演
请同学们分组自选段落及演唱形式(齐唱、对唱、一 领众和)演唱歌曲。
创编 小组讨论
歌曲用淳朴生动的语言叙述了每个月开什么花,使人 们得到了生活知识,富有趣味性。你能用你观察到的 常识编成歌词唱给同学听吗?
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三)
曹县第一初级中学 黄振峰
4
四川民歌
民歌概述
民歌概念: 民歌是劳动群众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 系着的歌曲艺术。
神州音韵(三)
神州音韵(三)要求:第一项要求通过学习民歌的种类及特点以及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项要求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第三项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分析:第一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理解,学习水平是感受。
学习内容是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
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
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其他学科的联系,扩展音乐文化视野。
第二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能力目标,行为动词是探究,学习水平是独立操作。
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视自主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作活动。
第三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情感目标,行为动词是体会,学习水平是领悟。
学习内容是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
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神州音韵是本套教材中的一个系列单元,本单元为第三系列。
选用了西南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民歌,以及以本地区民族音调为创作素材的创作作品。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彝族、侗族、藏族、汉族等民歌的民族文化与音乐风格特点,以及作曲家运用现代创作手法刻画少数民族风情的表现方式。
学情分析:优势:对于八年级的学生,由于环境已熟悉,所以在本单元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让学生能够接受理解的目的。
劣势:随着年龄逐渐增大,青春期的到来,因此会更叛逆更爱玩儿,精力不易集中。
教学重点、难点:课标要求“学习演唱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中指出:“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以及歌曲的音准。
神州音韵教案[精选五篇]
神州音韵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神州音韵教案《神州音韵》(一)教案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黄河船夫曲》。
2.欣赏板胡独奏曲《月牙儿五更》。
【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豪放的声音演唱《黄河船夫曲》。
2.欣赏《黄河船夫曲》其歌词和旋律有什么特点?3.欣赏《月牙儿五更》器乐和声乐曲各有什么特点?【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唱《黄河船夫曲》,由于旋律跳跃性较强,演唱时应注意音准。
2.难点:比较《月牙儿五更》器乐和声乐表现形式的特点。
【教材分析】1.歌曲《黄河船夫曲》《黄河船夫曲》是一首陕西民歌,歌曲生动的描写了在气势壮观的黄河上,船夫们那种与惊涛骇浪奋力拼搏的豪放气质,充分体现出中华儿女自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歌曲为单声部曲式,第一主题乐句(1——4小节)和结束句(13——15小节)的曲调高亢、悠扬,首尾呼应,有问答之意。
2.乐曲《月牙儿五更》《月牙儿五更》是一首东北小调,徵调式。
全曲音乐为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
第一句音调舒展、节奏明快,是全曲明朗情绪的基调;第二句的前半句具有承接旋律音调的意义,后半句引入了新的旋律音调;第三句为“转”,在音型、节拍、调式色彩上都有变化;第四句,最后收于全曲最低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1.根据课题《神州音韵》,导入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复杂的地理环境。
同时,我国还是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
本节课,我们所学习的音乐都是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
2.教师:同学们对我国的民歌有多少了解?学生回答。
二、欣赏并学唱《黄河船夫曲》1.初听《黄河船夫曲》并回答问题。
教师:这首歌曲有什么风格特点?学生回答。
教师:其旋律和歌词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2.重点讲解音乐中“重复”的发展手法。
教师:“重复”是指将现有的音乐材料紧接再次出现。
重复又分为完全重复和变化重复,《黄河船夫曲》采用的是部分重复的创作手法。
它起到加深欣赏者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和对音乐形象的记忆。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14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三)
《黄水谣》
《黄河怨》
《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
壶口瀑布
序曲部
(朗诵词):歌颂黄 河的英雄气魄及其所 表现的我们伟大而又 坚强的民族精神。
整体感知 1、本课题目《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鍵?
颂
哪里开始“颂”,都颂些什么内容?
•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 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 障”?
“颂”前对黃河的描绘有什么作用?
远镜头——近镜头
为 “
俯瞰
颂
纵向——横向
” 蓄
势
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黄河?
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黄河?
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勇往直前,坚不可摧 ……
诗人借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借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中国民歌
中国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 的口头诗歌创作。民歌,即 民间歌谣,属于民间文学中 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少呢?
Back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黄河公伯峡
壶口瀑布
沂山
蒙山
沂蒙山是一个人文地理概 念,指的是以蒙山、沂水为地 域标志的革命老区——沂蒙山 区,沂山、蒙山,风景名胜区 属国家AAAA级旅游区。
词的作曲者
• 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他 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 作了《救国军歌》、《游击 军歌》、《茫茫的西伯利 亚》、《在太行山上》等各 种类型的声乐作品。由于他 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 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 乐家”的光荣称号。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对口曲》
旋律分析
这是一首在旋律曲调上采用 了中国传统音乐作曲的旋法 “鱼咬尾” ,即上一句的 结束音与下一句的起音相同。 例如:《 二泉映月》 、《春 江花月夜》等。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
山歌:也称“山野之歌”,在 田间劳作或山里放牧时演唱。
小调:也称“小曲”,在大 街小巷及室内演唱。
号子:也称“劳动号子”,在劳 动强度较强、需要众人合作完成 的生产劳动过程中演唱。 作用:统一节奏,振奋精神。 演唱形式一般为:一领众合。
民歌的特征: 1、创作的即兴性 2、演唱的随口性 3、流传的广泛性
徐向阳第四单元第四单元神州音韵神州音韵授课班级
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
第一节 凤阳花鼓
授课班级:七年级(8)班 授课教师:徐向阳
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
第一节 凤阳花鼓
授课班级:七年级(8)班 授课教师:徐向阳
民歌:民间歌曲简称“民 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 过程中根据劳动节奏即兴 创作的歌曲。
山歌 民歌的分类 小调
凤阳鼓楼
凤 阳 钟 鼓 楼
凤阳明皇陵
凤 阳 狼 巷 迷 谷
江浙第一高峰——凤阳山
凤 阳 山 景 区
凤
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阳 山
景
凤阳花鼓楼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3)第一课时
我们都是音乐家
《采花》是一首传统小调,歌词淳朴的讲述了一 年中的各个时段分别开什么花,富有趣味性,同学 们能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来为歌曲填词演唱吗?
一想:
歌中讲述了什么内容?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想一想
请同学们跟着录音哼唱歌曲,想一想: ●歌曲可以分为几句? ●前一句的结束音和后一句的起始音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鱼咬尾” 的创作手法
唱一唱
请同学们跟着伴奏欢快地演唱歌曲。
我 们 都 是 音 乐家
用do、re、mi、sol、la五个音创编带有 切分节奏的简短乐句,同学们能不能试着用 “鱼咬尾”的手法来进行创作呢?
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3) 第一课时
株洲市第十三中学 袁辉
节奏游戏
请击打出以下节奏:
X X
X
切分节奏
这两个节奏各有什么变化?你能准确击打吗?
X X XX X
XX X
后十六分音符
前十六分音符
唱 一 唱
1
2
3
5
6
这就是民族五声调 式。
听一听
请同学们聆听歌曲,想一想:歌曲中出现了哪几个音?
知识拓展
神州音韵课件
神州音韵中的方言词汇还反映了不同 地区的语音特点,这些语音特点在神 州音韵中得到了保留和传承。
新词创造
新词产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神州音韵中也产生了一些新词,这些新词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
新词构词方式
新词的构词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合成词、缩略词、外来词等,这些新词的构词方式体现了现代汉语的 特点和趋势。
声调系统
声调的分类
神州音韵有四个声调,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声调的发音
每个声调都有其特定的调值和发音方法,例如平声的调值为 中平,发音时声带颤动;上声的调值为降升,发音时先降后 升;去声的调值为降到底,发音时声带放松;入声的调值为 短促,发音时声带颤动并闭气。
03
神州音韵的词汇特点
古词遗留
语气
神州音韵中的语气包括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等。陈述语气表示陈述事实,疑 问语气表示提出问题,祈使语气表示请求或命令。
05
神州音韵的修辞手法
比喻与比拟
比喻
神州音韵中的比喻手法,通过相似事物 的描绘,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 易于理解。
VS
比拟
比拟手法将甲物当作乙物来描述,使语言 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效果。
神州音韵的运用对于文学流派的形成也有所影响,如格律诗派、曲 艺派等。
神州音韵的文学价值评估
历史价值
神州音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古代文
学和语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价值
神州音韵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使得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 力,对于提高文学作品的审美价
值具有积极作用。
社会价值
古汉语词汇
神州音韵中保留了许多古汉语词汇,这些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用或被淘汰 ,但在神州音韵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三《火把节》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1)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三)——《火把节》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火把节》选自交响组曲《云南音诗》的第四乐章。
作者采用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调加以交响手法的发展,写成这部包括四个乐章的风俗性交响套曲。
第一乐章“茶林春雨”。
第二乐章“山寨路上”。
第三乐章“夜歌”。
第四乐章“火把节”。
《火把节》表现了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的盛大欢腾景象。
在全民族的节日里,身穿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狂欢歌曲,寓意对美好生活的赞颂。
二、教学目标1、通过多次聆听体验,能够感受《火把节》片段中热烈欢快的情绪,喜欢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中国本土交响音乐。
2、听出《火把节》音乐片段中的双簧管、短笛等主要演奏乐器,熟悉乐器的音乐及特点;并能听辨出伴奏乐器的不同型,尝试用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
3、通过声势伴奏、律动、哼唱等多种手段表现音乐的旋律特点及音乐各段落的情绪对比。
三、教学重难点1.欣赏乐曲《火把节》,通过聆听,了解彝族音乐文化特点。
2.了解具有民族特色音乐的现代创作手法。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火,燃烧万物,点亮希望;火,传承文明,开创未来。
火把节是中国彝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彝族有着深厚的关于火的信仰,他们以火熏田除祟、驱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
(二)初听乐曲1.火把节彝族的火把节盛名天下,从每年的农历6月24日起连续三天三夜,彝族人民在宽广的草地上纵情歌舞、赛马斗牛、射箭、摔跤,到了晚上,青年男子就点燃火把,穿行于田野山村之间,以驱除妖魔,保佑平安。
密密的火把犹如一条长龙在山道、田间缓缓游动,场面十分壮观,与此同时处处点燃篝火,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欢乐歌舞,直至深夜。
2.乐曲分析第一部分:矫健、粗犷的男子舞蹈。
热烈奔放的引子开始,使音乐呈现绚丽斑斓的色彩和乐观豪迈的情绪。
第二部分:婀娜柔美的女子舞蹈。
主题进入高潮以后,加入了铿锵有力的铜管节奏,动力再现。
第三部分:热烈欢腾的群舞。
再现第一乐章“茶林春雨”主题后,在紧锣密鼓的无声中结束全曲。
第四单元____神州音韵(三)
同课异教1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三)第一课时府谷第二初级中学杨喜林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歌曲《采花》让学生不仅了解四川民歌的风格、调式,并从歌词中了解到每月开花的种类和季节。
学习重点:了解四川民歌的风格、调式。
学习难点:了解四川民歌的风格、调式。
导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根据课题《神州音韵》,导入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复杂的地理环境。
同时,我国还是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
本节课,我们所学习的音乐都是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
2.同学们对我国的民歌有多少了解?二、欣赏并学唱四川民歌《采花》1.了解四川概况四川省位于中国中部偏西,长江上游,人称“天府之国”,简称川或蜀,面积近48.5万平方公里,省会成都。
四川西为青藏高原所扼控,东有长江三峡之险,北有秦岭巴山屏障,南为云贵高原拱卫。
惟有浩浩长江水将巫山冲开一道缺口,给四川造成一个惟一的出口。
它与鄂、湘、黔、滇、藏、青、甘、陕等省区相邻,是联接中国西南、西北和华中三大地区的天然纽带。
2.欣赏《采花》,引导学生认知乐曲属于民歌中的“小调”类型。
3.听赏同一体裁的《茉莉花》和《绣荷包》,在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讨论它们的异同之处。
4.学会唱《采花》的第一、二段之后,让学生自己学唱第三到第六段。
5.引导学生将乐谱移至牧童笛适合的音域范围,并让学生了解关于民歌记谱的原则——尽量不要将4和7用于乐曲的第一个音和重音位置。
6.有感情的演唱乐曲。
7.分析乐曲的结构及这种结构带来的功能。
三、小结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劳动中创作的,同时由于不同地理位置和民俗习惯,它们都具有很强的自身风格。
在民歌中我们可以充分体验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情况和人文情感。
神州音韵教案
神州音韵教案神州音韵教案导语:音韵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音韵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音运用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加深对语言结构和演变规律的理解。
本教案旨在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神州音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教学目标:1.了解神州音韵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各类音韵的发音规则和特点;3.能正确运用神州音韵进行口语交流和书写。
二、教学内容:1.神州音韵的概念和分类;2.清音和浊音的发音规则;3.单韵母和复韵母的发音规则;4.初声、中声和终声的发音规则。
三、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多媒体辅助教学;3.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放映介绍神州音韵的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解:(1)介绍神州音韵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音韵在语言中的重要性。
(2)分别讲解清音和浊音的发音规则,通过示范和模仿让学生正确发音。
(3)讲解单韵母和复韵母的发音规则,强调区分元音和辅音的发音方法。
(4)讲解初声、中声和终声的发音规则,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声母连读和韵母结合方法。
3.合作学习:(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由一个学生担任教师角色,其他学生充当学生角色,进行神州音韵的口头练习。
(2)教师巡视指导,根据学生的发音准确与否进行评价并给予及时反馈。
(3)小组合作完成一系列练习册上的练习,加深对神州音韵的理解和掌握。
4.总结反思:(1)让学生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神州音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提醒学生平时多注意发音练习,加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互动,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发言质量。
2.通过练习册上的练习,评价学生对神州音韵的掌握程度。
3.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神州音韵的概念和分类,并掌握发音规则和技巧。
通过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互动中得到了锻炼。
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三)——采花 课件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2、民歌的相关知识?
民歌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作者传唱着是劳动人民, 通过编创民歌传授知识、抒 发感情、记录自己的生活,形 式简明朴素、短小精悍,易于传唱。
民歌体裁:
号子:伴随劳动的民歌 小调:旋律曲折 山歌:声调高亢、嘹亮
歌曲《采花》背景
歌曲原名为《盼红军》,是流传于四川南 坪的民间小调。歌词采用传统的民歌手法, 按一年的月序和应时花卉的咏唱,使人们 从中获得不少生产和生活知识。 语言朴素、精炼,每段仅两句歌词。歌曲 采用2/4拍,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 充分表现四川人民期待红军早日到来的殷 切心情。
一起练一练
以下两个节奏你会区分吗?
唱一唱旋律当中的切分音符。并分析全曲有几个音,几乐句?
民族五声调式—1 2 3 5 6 (五个音组成)
民族五声调式是以纯五度的音式,是我国特有的调式,称为民族调式。 这五个音的名称分别是:
C 宫、 D 商、 E 角、 G 徵、 A 羽。
旋律共由三个乐句组成。几乎每隔一小节都出现切分节 奏,使流畅的旋律略带轻盈跳荡的感觉。这三个乐句在 节奏基本相似的基础上,对各句的句幅和句尾的节奏做 了微妙的变化,使之各具特点。同时还采用了民歌惯用 的创作手法——“鱼咬尾”。
你知道吗
四川民歌特点:
歌曲曲调悠远绵长,慷慨阳刚,有很强的自娱性,并且腔少词多,
演唱富于激情。
民歌的体裁可分为:山歌、小调、号子
刚刚听过的《太阳出来Biblioteka 洋洋》是四川民歌,属于民歌中的 山歌。
今天我们要学的四川民歌《采花》——属于民歌中的 小调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走进四川
采花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我国西南内陆、长江上游,汉 末三国时为蜀国地。
神州音韵
木管乐器组:长笛
定音鼓 打击乐器组:
三角铁 锣 碰铃 木琴
小鼓 定音鼓
三角铁
碰铃
我们见识了云南彝、白等民族的火把节,老师在带领同学们 欣赏一下云南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歌曲简介: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在1953年4月由范禹和曲作家麦丁合作创 作的,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正是来源于云南彝族热情淳朴的少数民族同 胞。这首歌以彝族撒尼风格的曲调定下了主旋律,同时揉进民歌《放 羊调》的音乐。
知了 • 3 什么是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 部民歌的总称。
欣赏完侗族大歌《蝉虫歌》,我们再次来到彝族聚居区,欣 赏一下他们的民歌《跳月歌》
同学们:
• 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民间习俗也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喜爱用音乐 表现自己的情感,我们今天的课下作业是: • 1 收集几首你喜欢听的少数民族歌曲,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 2 技术我们的音乐卡片:什么是侗族大歌。
多彩的,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 家,在众多的少数民族里,你都知道那 些少数民族?
• 蒙古族,壮族,侗族,彝族,回族, 满族,藏族等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进我国的少数民 族,感受一下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
• 1.观看下面这段音乐视频,聆听一下这段音乐,分析一下 这段音乐的两个主题有什么不同? • 2.这种不同的音乐性格是通过什么音乐要素来体现的?
我们的问题:
• 1 分析一下这段音乐的两个主题有什么不同?
第二段音乐和第一段音乐相比更加激烈,欢快。
• 这种不同的音乐性格是通过什么音乐要素来体现的?
通过节奏、速度变换
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
弦乐器组: 小提琴
小号 铜管乐器组: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竖琴 长号 圆号 短笛 双簧管 大号 大管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三)《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三)——《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这首歌曲属于藏族牧歌,整首歌曲都是自由舒畅的,表现了对家乡真挚的热爱,歌曲非常的高亢嘹亮,音域宽广,并且用装饰音来表现绵延起伏的山脉。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作品,认识并了解我国藏族音乐艺术作品,能够对少数民族音乐作品产生兴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并月配以讨论、分析等活动,学生能够了解藏族民歌典型的风格,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藏族的风土人情和音乐特点,并能体会作品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并哼唱歌曲。
【难点】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并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是哪些民族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一个民族歌曲也在藏族歌曲,顺势揭示课题《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
(二)初步感知1.教师运用多媒体放藏族服饰,并提问同学们可以看出这个哪个民族的服饰吗?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没错,就是藏族。
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
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
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
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约750万左右,中国境内约700万(2016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计在1000万以上。
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及南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2.介绍藏族民歌藏族民歌感情充沛,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具有典型的高原风格。
,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酒歌、舞蹈歌、诵经调等。
《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属于藏族牧歌,节奏自由、悠长,旋律音调悠扬、舒畅,表现了对家乡无限热爱的真挚感情。
3.教师播放歌曲《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并提问这首歌曲情绪、速度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三)——《火把节》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请同学们聆听音乐,边听边思考:
●这段音乐的音乐情绪是什么? 热烈欢快地
●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场景? 彝族火把节的盛大热闹的场景
火把节:
随老师轻声哼唱第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题
请同学们唱唱加入强拍后音乐有什么变化? 这是少数民族特有的音乐特征之一
请同学们聆听第一主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第一主题在乐曲中分别出现了几次?
●再次聆听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
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在音乐风格上有什么不 同?这种不同是如何通过音乐要素来实现的?
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在音乐风格上有什么不 同?这种不同是如何通过音乐要素来实现的?
主题一
速度 节奏
紧 快凑
力度 情绪 强 热烈欢腾
主题二 慢 舒缓 弱 深情柔美
请同学们再次聆听音乐,边听边思考:
这段音乐与第几主题相同?有什么区别? 加入了哪种打击乐器?音乐有什么变化?
请同学们再次聆听音乐,边听边思考:
这段音乐与第几主题相同?有什么区别?加 入了哪种打击乐器?音乐有什么变化?
再现第一主题,配器上更丰富。加入打击 乐器嚓,把音乐推向高潮。
拓展练习 完整聆听音乐,分组讨论并总结:
这首乐曲在演奏乐器的使用上独具匠心, 你能说说在这首乐曲中,作曲家是如何通 过不同乐器的同时或交替使用来表现火把 节的欢腾场面吗?
火把节由来: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 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 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 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 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 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州音韵(三)
发表时间:2017-09-25T10:25:51.887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5月作者:叶成飞庞恬
[导读] 整体落实教学目标,采取多种教与学的策略培养学生建立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让他们在过程中体验,在亲历中建构。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三农场清河中学教师
点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三农场清河中学教师
课标要求及分析:
要求:第一项要求通过学习民歌的种类及特点以及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项要求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
艺术魅力,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第三项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分析:第一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理解,学习水平是感受。
学习内容是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
乐。
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
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其他学科的联系,扩展音乐文化视野。
第二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能力目标,行为动词是探究,学习水平是独立操作。
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重视自主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作活动。
第三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情感目标,行为动词是体会,学习水平是领悟。
学习内容是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
成良好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
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
神州音韵是本套教材中的一个系列单元,本单元为第三系列。
选用了西南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民歌,以及以本地区民族音调为创作
素材的创作作品。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彝族、侗族、藏族、汉族等民歌的民族文化与音乐风格特点,以及作曲家运用现代创作手法刻画少数民族风情的表现方式。
学情分析:
优势:对于八年级的学生,由于环境已熟悉,所以在本单元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
到让学生能够接受理解的目的。
劣势:随着年龄逐渐增大,青春期的到来,因此会更叛逆更爱玩儿,精力不易集中。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学习演唱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中指出:“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以及歌曲
的音准。
”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够对西南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有初步的了解,能够掌握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和主题旋律的音准。
能够用有气息支持的声音完整、连贯地演唱歌曲。
课标要求“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
但从学情分析中可以看出“本课对于民歌的学习与理解上,还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根据课标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所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能够解决歌曲中的音准、感受乐曲中混合拍子的韵律。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积累对音乐的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对西南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有初步的了解,以及能够掌握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和主题旋律的音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民歌知识的讲解,以及对歌曲的分析,引导学生解决歌曲中的音准、感受乐曲中混合拍子的韵律。
聆听具有不同
地域音乐特色的乐曲、歌曲,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演唱、聆听优秀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培养学生能够甄别生活中良莠不齐的音乐作
品。
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引导学生建立起对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
教学流程:
一、情景引入。
(预设时间5分钟)
1、交流知识,回顾从前学过的民歌都有哪些?
2、我们首先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曾经都学过哪些歌曲属于民歌,什么是民歌?(板书课题)
(学生来回答都学过哪些民歌,并回忆思考什么是民歌?)
【点评:通过回顾导入,引导学生对歌曲整体风格的把握。
】
二、探究问题(预设时间5分钟)
1、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向学生提出问题:民歌的题材以及题材都有哪几种不同的形式?
【点评:深入分析民歌的形式与内容。
】
三、设疑解疑(预设时间10分钟)
1、聆听歌曲思考问题。
2、思考并探讨歌词所表现的内容,歌曲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
3、歌词用朴素的语言把一年中每个月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做了叙述,使人们得到生产生活的常识。
歌曲是欢快、活泼、轻快的。
【点评:整体感知歌曲的内容,并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
】
四、新知运用(预设时间5分钟)
1、学习知识点切分节奏以及顿音记号的用法。
2、给学生讲解切分节奏以及顿音记号的特点,并示范其用法。
3、举例讲解切分节奏以及顿音记号的用法,教师并做示范演唱。
如:在那遥远的地方有顿音记号与没有顿音记号的区别。
【点评:分别讲解切分节奏的特点以及顿音记号作用是什么,使学生对歌曲中的知识点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以便更好地欣赏分析歌
曲。
】
五、巩固训练(预设时间5分钟)
1、欣赏同一类型的民歌《康定情歌》,体会两首歌曲的异同点。
2、接下来欣赏同样是四川民歌的《康定情歌》,看在音乐风格以及内容上两首乐曲有什么不同。
3、欣赏《康定情歌》并由学生开始讨论,两首乐曲之间的异同点。
首先两首乐曲风格相似,都比较欢快活泼,其次二者的题材不同,
一个反映生产生活,一个反映爱情生活。
【点评:通过对比聆听分析,能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四川民歌的风格特点,并且对民歌的题材更有确切的认识。
】
六、反馈检测(预设时间5分钟)
1、完整演唱歌曲,并做到吐字、咬字清晰,节奏准确明朗。
2、在学生的演唱中给予指点,不仅节奏准确,咬字清晰外,而且多注意情感的表达细腻。
3、跟随音乐,在演唱时注意情绪的表达,中国的汉字拼音是由声母和韵母构成,唱歌时要多关注韵母,比如说“花”-hua,在演唱时声
母h要短促,快速过渡到a上,这就是声乐中的归韵。
【点评:在演唱中进行歌曲情感的处理,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
】
七、拓展迁移(预设时间5分钟)
1、最后对乐曲《火把节》的欣赏,以及对彝族火把节的由来的了解。
2、对课题所要表达的情感做总结,并讲解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3、在这节课中,我们了解了民歌的体裁与题材,并且欣赏了四川民歌,又对切分节奏及顿音记号有所了解。
并讲解火把节的来历。
【点评: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让学生对民族音乐了解得更加透彻,更加感兴趣。
】
板书设计:
神州音韵(三)
一、民歌的体裁、题材
体裁:号子、山歌、小调
题材:生产劳动、爱情生活、日常生活、传说故事、嬉笑逗趣
二、歌曲《采花》
四川民歌
切分节奏
三、乐曲《火把节》
彝族
顿音记号
总体点评:
这节课充分渗透了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
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
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
和条件。
面向在课堂上的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全部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征出发,整体落实教学目标,采取多种教与学的策略培养学生建立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让他们在过程
中体验,在亲历中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