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职务与职级的对应关系
公务员法释义
![公务员法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5034adc49e3143323968937d.png)
(2)处分种类相同:采限制加重原则,在一个处分期以上、多个处 分期之和以下,决定处分期。
处分的适 用
“新仇旧恨”
在受处分期间又受到新的处分,采并科原则,原处分期尚未执行的期 限与新处分期限之和(即按照“先减后并”的原则计算)为其处分 期。
上述所有处分期间最长不得超过 48 个月。
从轻处分
(1)主动交代违法违纪行为的;(2)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 挽回损失的;(3)检举他人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情况属实的。这三 种情形具备其中任何一种就应当适用从轻处分。
B.孙某撤职处分被解除后,虽不能恢复原职但应恢复原级别 C.童某受到记大过处分,处分期间为 24 个月 D.田某主动交代违纪行为,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应减轻处分
4.某县工商局科员李某因旷工被给予警告处分。关于李某的处分,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处分决定可以口头方式通知李某 B.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C.受处分期间为 12 个月 D.李某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可仲裁:就聘任协议发生争议,可以在 60 日内申请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 裁。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设立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 申请。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接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 15 日内向法 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 请法院执行。
【经典例题】 1.关于公务员录用的做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县公安局经市公安局批准,简化程序录用一名特殊职位的公务员 B.区财政局录用一名曾被开除过公职但业务和能力优秀的人为公务员 C.市环保局以新录用的公务员李某试用期满不合格为由,决定取消录用
交
流
调任: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6dba093f524ccbff12184fc.png)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中共中央办公厅2019年3月27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健全公务员激励保障机制,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和职级序列。
本规定所称职级,是公务员的等级序列,是与领导职务并行的晋升通道,体现公务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资历贡献,是确定工资、住房、医疗等待遇的重要依据,不具有领导职责。
公务员可以通过领导职务或者职级晋升。
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履行领导职责,不担任领导职务的职级公务员依据隶属关系接受领导指挥,履行职责。
第三条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旨在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完善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改革公务员职务设置办法,建立职级序列,畅通职级晋升通道,拓展职级晋升空间,促进公务员立足本职安心工作,加强专业化建设,激励公务员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第四条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持向基层倾斜,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
第五条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工作,由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分级负责。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组织实施的宏观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具体指导本辖区内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章职务与职级序列第六条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和机构规格设置。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第七条职级序列按照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公务员职位类别分别设置。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cbfee5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7.png)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并行使用。
职务是指某一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权责和职责的职位名称;职级是指公务员在行政、技术、专业等方面的职责范围、权利义务和待遇的等级。
按照国家行政机构的管理体系,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应当是联动关系,即职务和职级应当相互关联、相互配合。
对于一些需要更高职务和职级的公务员,可以通过晋升职务和提升职级的方式来满足其个人发展需要和组织管理需要。
公务员职务和职级的并行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按照职务和职级相互配合原则,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应当相互
衔接、相互配合。
2.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应当根据公务员的资历、能力和工作表现
等方面的因素来综合评定。
3.公务员职务和职级的评定应当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来确定,确保公务员的职务和职级是合理、公正、公平的。
4.对于职务和职级不符或者不匹配的情况,应当及时调整并进
行合理的安排。
总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规定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公务员资源,实现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合理的职务和
职级激励机制,公务员队伍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方案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a8140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a.png)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
公务员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是国家和社会公共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是指公务员的职务和职级并行设置,即公务员在担任一定职务的同时,还应当具有相应的职级。
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激励公务员积极工作,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水平,促进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和现代化建设。
二、制度设计。
1. 职务与职级对应。
公务员的职务与职级应当相对应,即担任一定职务的公务员,应当具有相应的职级。
职务与职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应当合理科学,既要考虑职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要考虑公务员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水平。
2. 职级晋升机制。
建立健全公务员职级晋升机制,根据公务员的工作表现、考核结果等因素,确定职级晋升的条件和程序。
要注重公平公正,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真正激励公务员努力工作,提高绩效。
3. 奖惩机制。
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对公务员的工作表现和职业道德进行评价,对优秀表现的公务员给予奖励,对不良行为和工作不力的公务员实施惩罚。
奖惩机制要公正透明,激励公务员积极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4. 培训机制。
加强公务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为公务员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适应工作的需要。
5. 职级评定标准。
明确公务员职级的评定标准,根据公务员的工作业绩、专业技能、学历背景等因素,确定公务员的职级。
评定标准要公平公正,避免人为干预和腐败现象,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
三、实施保障。
1. 加强领导和监督。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加强对制度的宣传和解释,确保公务员充分理解和支持这一制度。
同时,要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制度的执行效果。
2. 完善相关政策。
相关部门要完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明确各项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为公务员的职务与职级并行提供制度保障。
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规定
![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ffb701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3.png)
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规定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规定公务员职务和职级是衡量公务员个人职业发展和履职能力的重要指标。
为了规范公务员的晋级晋职程序和标准,我国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规定。
首先,公务员职务并行规定明确了公务员职务的层次和职责。
公务员职务分为六级,从低到高依次为科员、副科级、正科级、副县(处)级、正县(处)级、副厅级。
每个职务都有相应的职责和行使权限,不同职务的公务员需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
其次,公务员职级并行规定界定了公务员的层级和能力要求。
公务员职级分为九级,从低到高依次为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一至四级。
公务员的职级是根据其工作能力和表现评定的,从而决定其在工资等方面的待遇。
在评定职级时,将考虑公务员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工作质量及个人能力等方面因素。
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规定的实施,有利于公务员职业生涯的完善和发展。
首先,该规定为公务员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晋升通道。
通过履职能力的不断提升和职务职级的晋升,公务员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此外,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规定也有利于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公务员因为有职务和职级的分级,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职责,从而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职责,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规定还有助于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通过严格的职务和职级考核,可以筛选出那些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优秀人才,从而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更好地推动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
总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规定是现代管理模式下公务员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
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规范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和履职要求,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该制度的有效运行也需要相关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包括严格的考核机制、合理的晋升程序等。
公务员职级级别一览表
![公务员职级级别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1498cf0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3.png)
公务员职级级别一览表公务员是指在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文职等工作的人员。
公务员职级级别是根据其职务等级、工作经验、能力水平以及绩效等方面进行划分的。
不同级别的公务员对应不同的职权和职责,级别的提升也意味着相应的晋升和福利待遇的提高。
下面是公务员职级级别一览表:一、国家级职级1. 国家公务员正部长级(职位代表:国务院组成部门部长);2. 国家公务员副部长级(职位代表:国家公务员系统中的副部级干部);3. 国家公务员巡视员级(职位代表:国家公务员系统中的正部级干部);4. 国家公务员司局级(职位代表:国家公务员系统中的副厅级干部);5. 国家公务员科员级(职位代表:国家公务员系统中的正科级干部)。
二、省级职级1. 省级公务员正厅级(职位代表:省级政府部门厅级干部);2. 省级公务员副厅级(职位代表:省级政府部门副厅级干部);3. 省级公务员正处级(职位代表:省级政府部门正处级干部);4. 省级公务员副处级(职位代表:省级政府部门副处级干部)。
三、市级职级1. 市级公务员正局级(职位代表:市级政府部门正局级干部);2. 市级公务员副局级(职位代表:市级政府部门副局级干部);3. 市级公务员正科级(职位代表:市级政府部门正科级干部);4. 市级公务员副科级(职位代表:市级政府部门副科级干部)。
四、县级职级1. 县级公务员正县级(职位代表:县级政府部门正县级干部);2. 县级公务员副县级(职位代表:县级政府部门副县级干部);3. 县级公务员科员级(职位代表:县级政府部门科员级干部)。
五、乡镇级职级1. 乡镇公务员正乡级(职位代表:乡镇政府部门正乡级干部);2. 乡镇公务员副乡级(职位代表:乡镇政府部门副乡级干部);3. 乡镇公务员科员级(职位代表:乡镇政府部门科员级干部)。
以上就是公务员职级级别一览表的详细内容。
不同级别的公务员在工作岗位上承担不同的职责和任务,同时也享受着相应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公务员职级的晋升往往需要通过选拔考试或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评估,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获得级别的提升。
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对应关系
![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对应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2107af676c66137ef0619d9.png)
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对应关系一、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对应关系1、十个综合管理类领导职位:国家级正/副职、省部级正/副职、厅局级正/副职、县处级正/副职、乡科级正/副职2、八个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正/副巡视员、正/副调研员、正/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五档十五级:(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第一:国家级:国务院总理(一级)国务院副总理(二级)国务院常委(三级)第二:省级干部(部级干部):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四级)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山东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山东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五级)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山东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第三:地市级干部(厅级干部):正地市级干部(正厅级干部):(六级)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山东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注:以上为高级干部副地市级干部(副厅级干部):(七级)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第四:县团级干部(处级干部):正县团级干部(正处级干部):(八级)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副县团级干部(副处级干部):(九级)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第五:乡级干部(科级干部):乡级正职(正科级):(十级)乡级副职(副科级):(十一级)主任科员:(十二级)副主任科员:(十三级)科员:(十四级)办事员:(十五级)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0f1458aa98271fe900ef9db.png)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作者:暂无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9年第4期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健全公务员激励保障机制,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和职级序列。
本规定所称职级,是公务员的等级序列,是与领导职务并行的晋升通道,体现公务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资历贡献,是确定工资、住房、医疗等待遇的重要依据,不具有领导职责。
公务员可以通过领导职务或者职级晋升。
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履行领导职责,不担任领导职务的职级公务员依据隶属关系接受领导指挥,履行职责。
第三条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旨在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完善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改革公务员职务设置办法,建立职级序列,畅通职级晋升通道,拓展职级晋升空间,促进公务员立足本职安心工作,加强专业化建设,激励公务员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第四条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持向基层倾斜,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
第五条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工作,由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分级负责。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组织实施的宏观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具体指导本辖区内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章职务与职级序列第六条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和机构规格设置。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什么是职务和职级
![什么是职务和职级](https://img.taocdn.com/s3/m/fcba1500f12d2af90242e656.png)
什么是职务和职级
职务是指公务员所具有的头衔称谓,主要体现工作能力和职责大小,如县长。
而职级是指一定职务层次所对应的级别,主要体现资历,如县长所对应的职级一般是县处级正职。
根据现行公务员法,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这意味着,在中国,职务、职级、工资三者相对应、相挂钩。
职务能够决定职级,职级随职务变化,并获得相应的工资待遇。
现行制度下,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
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
但现实情况却表现为以职定级、以职定薪。
据统计,在目前各地公务员工资的四个组成部分中,级别工资仅占两成。
职务对工资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职级的功能被明显弱化。
职务与职级并行工资对照表
![职务与职级并行工资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8e2d78b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6.png)
2级
中高级
5,490-8,420
11
基层工作经验5年以上高级
4,790-7,390源自103级中级3,570-6,800
10
基层工作经验5年以上中级
3,150-6,290
9
4级
初级
2,300-4,810
8
基层工作经验5年以上初级
1,910-4,450
7
5级
办事员
1,354-3,152
6
需要说明的是,上表中所示的工资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具体数额还要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条件、工作完成情况和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等因素而定。此外,公务员还享有一些福利待遇和奖励机制,例如年终奖、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
职务与职级并行工资对照表介绍如下:
职务与职级并行工资对照表指的是在国家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下,不同职务和职级所对应的薪资水平。以下是2019年国家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资对照表:
职务层次
职级
核心岗位工资(元/月)
基础养老金缴费比例(%)
1级
正高级
8,730-10,240
11
副高级
6,670-9,650
公务员职务职级对照表
![公务员职务职级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1d026c9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7.png)
公务员职务职级对照表公务员职务职级对照表公务员是指受聘于国家机关的行政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为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服务的人员。
根据不同的职务和级别,公务员会被分配到不同的岗位和层级上。
下面将就公务员的职务职级进行详细介绍。
一、职务类别公务员的职务分为四个类别,分别是领导职务、协助领导职务、主管职务和技术职务。
领导职务包括国家级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省部级正职和副职,以及其他类似职务。
协助领导职务包括省部级正职及副职以下的领导干部、地市级主要领导和县级以上的副职。
主管职务包括省部级正职及副职以下的工作人员和县级以上非领导职务。
技术职务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工作人员和辅助工作人员。
二、职级等次公务员的职级分为晋升、晋级和升级三个等次。
晋升是指在原所任职务和级别之外,提升到更高一级的职务和级别。
晋级是指在原所任职务和级别之上,晋升到更高一级的职务和级别。
升级是指在原所任职务和级别之上,晋升到原级别中更高的职务。
三、具体职务职级对照表以下是关于公务员的职务职级对照表,用于参考:领导职务:1. 国家级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依次为正部、副部、副部级巡视员、正部级巡视员。
2. 省部级正职:依次为正省部、副省部、副省部级巡视员、正省部级巡视员。
3. 省部级副职:依次为正副省部、副副省部、副省部级巡视员、正省部级巡视员。
4. 其他类似职务: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协助领导职务:1. 省部级正职及副职以下的领导干部:依次为正厅局、副厅局、正处、副处、正科、副科。
2. 地市级主要领导:依次为正实职、副实职、正副处、正科、副科。
3. 县级以上的副职:依次为正、副、副县级巡视员、副县级巡视员。
主管职务:1. 省部级正职及副职以下的工作人员:依次为正专职、副专职、正、副、副巡视员、巡视员。
2. 县级以上非领导职务:依次为正、副、副巡视员、巡视员。
技术职务:1. 专业技术人员:依次为高级、中级、初级。
2. 一般工作人员:依次为高级、中级、初级。
公务员的岗位分类与职级制度
![公务员的岗位分类与职级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2b7cca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3.png)
公务员的岗位分类与职级制度公务员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中从事国家行政管理、执行公共事务的职工,他们承担着重要的行政、管理和公共事务职责。
为了明确公务员的职责和任务,并确保其工作效率和便于管理,岗位分类与职级制度被引入公务员管理体系中。
本文将针对公务员的岗位分类和职级制度进行探讨。
一、岗位分类公务员的岗位分类是对不同职能和性质的工作进行划分和归类,以实现科学管理和人员配置的目的。
根据我国公务员管理法规定,公务员岗位分为四类:领导岗位、参照岗位、执法岗位和内勤岗位。
1. 领导岗位领导岗位是指具有管理、决策或监督职能的岗位,主要负责机关的组织、领导、决策工作。
这些岗位担负着重大的行政任务,需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
2. 参照岗位参照岗位是指研究、分析、咨询、统计等岗位,主要负责制定政策、规划和方案,提供决策支持和专业咨询。
这些岗位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意见。
3. 执法岗位执法岗位是指执行执法、监督和调查职责的岗位,主要负责维护社会秩序、推进法治进程。
执法岗位需要具备严谨的执法标准和法律知识,能够公正、公平地执行法律和监督政策的实施。
4. 内勤岗位内勤岗位是指提供行政支持、事务处理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岗位,主要负责机关的基础保障和行政管理。
这些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二、职级制度公务员的职级制度是为了明确公务员的等级、权力范围和晋升条件,以保障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务员职级分为九级。
1. 副科级副科级是公务员的基本职级,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副科。
这一职级主要负责基层的基本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是公务员队伍中最底层的职级。
2. 正科级正科级是公务员的中级职级,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正科。
这一职级主要负责机关的中层管理工作,承担着行政决策和政策落实的任务。
3. 副县级副县级是公务员的高级职级,包括初级副县级、副县级和高级副县级。
公务员职务职级对照表
![公务员职务职级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72239a0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7.png)
公务员职务职级对照表
1. 引言
公务员是指在国家机关和其他事业单位中从事行政管理、监察、执法等职务工作的人员。
他们根据职务职级的不同,担负着不同层次的管理和领导职责。
本文将对公务员职务与职级进行对照,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公务员制度。
2. 公务员职务
公务员职务是指公务员在具体岗位上从事的工作,根据工作职责的不同,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普通职务:包括科员、助理、主任科员等。
•中级职务:包括副主任科员、科级、副处级等。
•高级职务:包括处级、副厅级、正厅级等。
3. 公务员职级
公务员职级是指公务员在职务层次上所处的等级,根据职务的级别和绩效进行评定,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一级:包括正高级、副高级。
•二级:包括中级、副中级。
•三级:包括初级。
4. 职务与职级对照表
下面是公务员职务与职级的对照表:职务职级
科员初级
助理初级
主任科员中级
副主任科员中级
科级二级
副处级二级
正厅级一级
5. 结论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公务员的职务与职级的对照关系。
不同职务对应不同职级,反映了公务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不同层次。
公务员职务职级对照表为公务员的晋升和选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公务员制度的科学运行提供了基础。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对公务员制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分类制度的规定
![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分类制度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0e4c7b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3.png)
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分类制度的规定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分类制度是指按照公务员职务的特征,将公务员分为不同职务层次和级别,以便于公务员管理和选拔使用的一种制度。
在我国,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分类制度是公务员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国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分类制度的规定。
一、职务分类制度:我国公务员职务分类制度根据职务层次的不同,分为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和公共管理职务三类。
其中领导职务又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县级三个层次。
1. 国家级领导职务:国家级领导职务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
2. 省级领导职务:省级领导职务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主管和一些特殊职务,如北京正、副市长等。
3. 县级领导职务:县级领导职务包括县、区、市党政主管和一些特殊职务,如北京市辖区正、副区长等。
4. 非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包括科研、技术、工勤技能、教育、医疗卫生等职务。
5. 公共管理职务:公共管理职务包括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监督管理等职务。
二、级别分类制度:我国公务员级别分类制度根据工作岗位的复杂程度、工作需求的实际需要和个人素质的不同,分为专业技术职务和公务员职务两类。
1. 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职务主要是针对特定技术岗位所设立的职务级别,目的是为了适应事业单位、公共机构和企业等机构所需的职业技能要求。
一般分为高、中、初级三个层次。
2. 公务员职务:公务员职务主要是对于行政管理岗位所设的职务级别。
公务员职务分为高、中、初级职务三个层次。
其中高级职务包括正厅级、副部级;中级职务包括正局级、副厅级;初级职务包括正处级、副县级。
三、规定:我国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分类制度的规定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制度规定、公务员职务任免和职级晋升细化办法等。
1. 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了公务员职务分类制度和公务员级别分类制度。
其中第17条规定:公务员职务层次分为领导职务、公共管理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公务员职务、级别及工资等级的划分
![公务员职务、级别及工资等级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a0234f19915f804d2a16c117.png)
公务员职务、级别及工资等级的划分一、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对应关系1、十个综合管理类领导职位:国家级正/副职、省部级正/副职、厅局级正/副职、县处级正/副职、乡科级正/副职2、八个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正/副巡视员、正/副调研员、正/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五档十五级:(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第一:国家级:国务院总理(一级)国务院副总理(二级)国务院常委(三级)第二:省级干部(部级干部):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四级)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山东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山东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五级)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山东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第三:地市级干部(厅级干部):正地市级干部(正厅级干部):(六级)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山东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注:以上为高级干部副地市级干部(副厅级干部):(七级)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第四:县团级干部(处级干部):正县团级干部(正处级干部):(八级)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副县团级干部(副处级干部):(九级)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第五:乡级干部(科级干部):乡级正职(正科级):(十级)乡级副职(副科级):(十一级)主任科员:(十二级)副主任科员:(十三级)科员:(十四级)办事员:(十五级)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方案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dfedb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1.png)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方案一、方案简介随着公务员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了更好地激励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公务员队伍的质量和效率,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本方案旨在确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的并行关系,促进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实现政府公务员管理模式的创新。
二、方案内容1. 职务与职级的定义公务员职务是指公务员在组织机构中担负的具体职责和任务,包括岗位职责和权力义务。
公务员职级是指公务员根据具备的知识、能力和业绩等方面的要求,按一定程序和标准确定的职业等级。
2. 职务与职级的衔接关系(1) 职务与职级由相应的行政职称来确认,职务衔接职级的具体标准根据不同行政级别和不同职务等级来确定。
(2) 公务员在晋升职级时,需要同时兼具相应的岗位职务要求和职级晋升标准,任何一方面不满足都将影响公务员的晋升。
3. 管理和评估机制(1) 设立公开、公正、透明的职务选拔制度,通过内部竞争评价、绩效考核、职业能力测试等方式选拔公务员晋升职务。
(2) 建立职级评定机制,包括绩效考核、培训学习、业绩评估等内容,确保公务员职级能够真实反映其工作表现和素质水平。
4. 培训与发展机制(1) 组织开展公务员职业发展培训,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培训资源,加强公务员的业务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2) 建立职业发展规划和导师制度,为公务员提供真实有效的职业指导和支持,促使其在公务员系统中实现个人发展目标。
5. 尊重公务员的职业选择权(1) 公务员在职务和职级的选择上应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职业规划自由选择不同的职务和职级。
(2) 支持公务员跨部门、跨职能的流动,增加其职业发展的机会和广度,为公务员的个人能力提升提供更多的空间。
6. 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1) 相关的职务与职级管理政策应当及时制定和完善,确保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
(2) 建立起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公务员等级晋升一览表
![公务员等级晋升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69458d6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3.png)
公务员等级晋升一览表一、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1、国家级正职:一级2、国家级副职:二级至四级3、省部级正职:四级至八级4、省部级副职:六级至十级5、厅局级正职:八级至十三级6、厅局级副职:十级至十五级7、县处级正职:十二级至十八级8、县处级副职:十四级至二十级9、乡科级正职:十六级至二十二级10、乡科级副职:十七级至二十四级11、股所级正职:十八级至二十六级12、股所级副职:十九级至二十七级二、综合管理类公务员与级别的对应关系:1、巡视员:八级至十三级;(相当于正厅局级)2、副巡视员:十级至十五级;3、调研员:十二级至十八级;(相当于正县处级)4、副调研员:十四级至二十级;5、主任科员:十六级至二十二级;(相当于正乡科级)6、副主任科员:十七级至二十四级;7、科员:十八级至二十六级;(相当于正村股级)8、办事员:十九级至二十七级三、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务,分为十一个层次。
通用职务名称由高至低依次为:一级总监、二级总监、一级高级主管、二级高级主管、三级高级主管、四级高级主管、一级主管、二级主管、三级主管、四级主管、专业技术员。
四、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务,分为十一个层次。
通用职务名称由高至低依次为:督办、一级高级主办、二级高级主办、三级高级主办、四级高级主办、一级主办、二级主办、三级主办、四级主办、一级行政执法员、二级行政执法员。
五、军队的职称级别(军衔)分为: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
公务员晋升年限表1、晋升科员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到25级;2、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23级;3、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20级;4、晋升副处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19级;5、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到17级。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https://img.taocdn.com/s3/m/aaac292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4.png)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之一。
公务员职务是指根据职位的实际需求设立的具体工作岗位,而职级是指公务员个人在公务员编制内的职业发展等级。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的并行设置,为公务员提供了良好的职业晋升机制和发展空间,保障了公务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和工作的高效性。
公务员职务是根据国家或地方机构的工作需要而设立的具体岗位。
不同的职务要求具备不同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公务员通过考试和选拔程序进入某一特定职务,被聘用、任命或晋升到具体的工作岗位。
职务的设置往往与不同的部门、机构和职能紧密相连,确保了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和责任落实。
公务员职务的层级从低到高分为一般公务员、副处级、正处级和局级等。
而公务员职级则是对公务员个人进行综合评价和职业晋升的标准。
职级的晋升基于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绩效和能力发展等因素进行评估。
公务员职级的划分通常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等级别。
不同职级的公务员享有不同的待遇和权益,包括工资水平、晋升机会和福利待遇等。
公务员职级制度的设置,可以鼓励公务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推动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和服务公众。
公务员职务和职级的并行设置,使得公务员制度更加科学合理。
职务机构设置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部门、机构的工作需求,确保了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和高效性。
而职级制度的设置则保障了公务员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激励公务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公务员职务和职级的并行设置,使得整个公务员队伍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以国家公务员为例,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设置。
公务员职务分为一般工作职务(包括行政管理类、专业技术类、监察类等)和领导职务(包括领导岗位和领导职位)。
公务员职级分为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等级别。
公务员首先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然后根据实际工作表现和职业素养,逐步晋升到相应的职级。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解析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7e8ca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e.png)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解析一、内容描述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公务员的职位和级别可以同时存在,相互对应。
这个制度的出现,对于我们国家的公务员队伍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改革。
它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在这个制度下,公务员的职务和职级是相互关联的。
职务是指公务员在工作中所承担的具体职责和任务,而职级则是指公务员的等级和地位。
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职务越高,职级也就越高。
反之亦然,这样一来公务员的工作表现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级晋升。
当然要实现公务员职务与职级的并行制度,还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
这套体系应该既包括对公务员工作业绩的评价,也包括对他们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评价。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务员的职务与职级真正地相互对应,真正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1 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性和现状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改革和完善公务员制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公务员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公务员选拔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工作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提高公务员待遇,加强廉政建设等。
1.2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背景和意义话说在很久以前,咱们国家的公务员队伍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那时候公务员们的职务和职级是分开的,职务就是工作岗位,职级则是按照年龄、工龄等因素来划分的。
这样的制度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晋升机会不公平、年轻人晋升困难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咱们国家决定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这个制度的出台,可谓是为了解决咱们国家公务员队伍中的顽疾。
首先它让晋升变得更加公平,以前由于职务和职级的划分方式不同,导致晋升机会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公务员职务与职级的对应关系:
一、相关的名词解释:
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职级:是将工作内容、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资格皆很相似的职位划分同一职级。
职级是体现职务、能力、业绩、资历的综合标志,同时也是确定员工薪资待遇及其他待遇的重要依据。
职务与职级的关系:是一定职务层次所对应的级别。
以职务层次为横轴,以职级为纵轴构成的“坐标系”,可以衡量、标识担任不同类别职务的员工在组织中所处的位置。
职级是对不同类别职务进行平衡比较的统一标尺。
二、国家公务员职务与职级的对应关系: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六)司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领导职务层次,具体名称:
国务院总理;
副总理、国务委员;
省长、自治区主席、直辖市市长、部长、委员会主任、署长等;
副省长、自治区副主席、直辖市副市长、副部长、副省长、副署长等;厅长、司长、州(盟)长、专员等;
副厅长、副司长、副州(盟)长、副专员等;
处长、县(旗)长等;副处长、副县(旗)长等;
科长、乡(镇)长等;
副科长、副乡(镇)长等。
非领导职务共分八个层次:
具体名称是: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一、职位层级体系: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国家行政机构从中央到地方一般为五级,即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盟)、
县(自治旗)和乡(镇)政府。
全国有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未包括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334个市(自治州、盟)1 735个县(市、自治旗)、48 000多个乡
国务院的职位构成为: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国务院设副秘书长若干人协助秘书长工作。
各部设部长1人,副部长2~4人;各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5~10人;国务院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负责人2~5人。
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分别由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和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县长、副县长,市长、副市长,区长、副区长和局长、科长等组成。
乡、民族乡的人民政府设乡长、副乡长,镇人民政府设镇长、副镇长。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以及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一般内设司(局)
处两级。
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厅(局)内设处、科。
省辖市、自治州政府设局,局内设科。
县政府各工作部门是科(局),较大的科(局)内设股(或队)。
乡政府原则上不设工作部门,根据职位性质和需要设若干科员或办事员职位。
巡视员到办事员八层次非领导职务;州、省辖市、行署级行政机关可设置调研员到办事员六个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县级国家行政机关可设主任科员到办事员四个层次非领导职务;乡镇一般只设科员、办事员二个层次的非领导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