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_五年级叙事作文
扭秧歌作文500字
![扭秧歌作文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dfec70f2af90242a995e516.png)
扭秧歌作文500字
【篇一:扭秧歌】
最近,每天晚上都可以听到“咚咚咚锵锵锵”、“咚,锵”、“咚咚咚锵”的敲锣打鼓的声音。
我很好奇,于是我昨天晚上,放下饭碗,去探个究竟。
在我家北边一个十字路口,聚集着许多老人。
哦,原来在扭秧歌啊!其中两位老人,一个打鼓,一个敲锣。
因为没有鼓,所以用塑料桶代替。
“咚咚”和“锵锵”两种声音一唱一和,可又趣了!
跟着节奏,老奶奶们开始扭了,她们手拿一把漂亮的扇子,然后两只手左一摆右一摆地甩了起来,脚下前三步,后一步,左一步,右一步,停顿一下,就这样,跳来跳去,扭来扭去。
奶奶们嘴里还说着:“咚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
有些调皮的孩子,不时还窜到人群中瞎扭一番,那手舞足蹈的动作,逗得人们哈哈大笑起来。
细心稳重的女生,则在一旁观看。
看着那奇怪的动作,我说:“怎么看怎么像是喝醉了酒的人,路都走不稳了。
像是在耍醉拳!”“呵呵呵……”
几把椅子,一个塑料桶,几个铜板,几根棍子,加上几个“扭秧歌的演员,构成了一个小舞台。
九点了,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现场了。
睡在床上,耳边。
家乡的习俗扭秧作文
![家乡的习俗扭秧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2291b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6.png)
家乡的习俗扭秧作文《家乡的习俗扭秧歌》我的家乡在一个美丽的小乡村,这里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其中,最让我着迷的就是家乡的扭秧歌习俗啦!每到逢年过节,村里就会格外热闹。
那震天响的锣鼓声,仿佛在召唤着大家:“快来呀,快来呀,秧歌要扭起来啦!”只要听到这声音,我的心就像被点燃了一样,兴奋得不行。
我拉着小伙伴们的手,一路小跑着冲向村里的广场。
还没到呢,就已经看到人山人海啦。
大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那场面,别提多欢乐了!广场上,秧歌队的队员们早就准备就绪。
他们穿着鲜艳的服装,手里拿着五颜六色的扇子和手绢,那模样,真好看!打头的是一位老爷爷,他精神抖擞,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指挥棒,就像战场上的将军一样威风凛凛。
音乐响起来啦!“咚锵咚锵咚咚锵……”那节奏,让人忍不住跟着摇摆起来。
队员们开始扭动起来,他们的步伐轻盈而有力,手中的扇子和手绢像蝴蝶一样飞舞着。
你看,那位阿姨的腰扭得多灵活呀,就像一条柔软的蛇;再看那位叔叔,脸上的笑容多灿烂啊,仿佛这世界上没有什么烦恼能困扰他。
我和小伙伴们在旁边也跟着学了起来,嘴里还喊着:“我们也会扭秧歌啦!”大人们看到我们的样子,都哈哈大笑起来。
“哎呀,你们这小娃娃,扭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呢!”一位老奶奶笑着说。
“奶奶,我们以后也要加入秧歌队!”我大声说道。
“好呀,等你们长大啦!”奶奶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扭秧歌可不只是简单地扭动身体,这里面还有很多讲究呢!比如说,步伐要整齐,动作要协调,表情也要生动。
我就在心里想,这可比我们在学校做广播体操难多啦!看着他们欢快的身影,我不禁想到,扭秧歌不就像我们的生活吗?有起有伏,有快有慢,但始终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落山了,秧歌表演也结束了。
但是大家都还意犹未尽,聚在一起谈论着刚才的精彩瞬间。
我喜欢家乡的扭秧歌习俗,它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让我看到了大人们的欢乐,也让我对家乡的热爱更深了一层。
2024扭秧歌作文500字
![2024扭秧歌作文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90d6ba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f.png)
2024扭秧歌作文500字
扭秧歌真带劲!
哎呀,你看那公园里头,一大群人扭得正欢呢!红绿相间的衣裳,就像是春天的颜色一样鲜活。
大家手舞足蹈,脸上都笑开了花。
这秧歌,看着就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音乐一响,整个人都跟着节奏动起来了。
脚下那几步,简单却
带劲儿,就像是踩在了云朵上一样轻松。
那红绸子飘啊飘的,比风
筝还好看。
围观的人也都忍不住跟着一起摇摆,就像是回到了无忧
无虑的童年。
旁边那老爷爷,看着眼睛都笑眯了。
他坐在那里,就像是守护
神一样,看着这些年轻人欢快地扭秧歌。
虽然他年纪大了,但那股
子热情,可是一点都不输给年轻人。
最后,音乐停了,大家都停下来喘口气。
掌声、笑声,还有欢
呼声,全都混在一起,就像是最美妙的交响乐。
这一刻,大家都觉得,生活原来可以这么美好。
扭秧歌,真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
扭秧歌作文400~(7篇)
![扭秧歌作文400~(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f9583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c.png)
扭秧歌作文400~(7篇)去年寒假在奶奶家过的。
奶奶家在农村,春节味道很浓。
她贴春联,放鞭炮,吃年糕,但我最喜欢的是看秧歌。
大年初二,爷爷奶奶一早起来,把院子里长长的走道一扫,放在一张大圆桌上,摆上瓜子、花生、香烟、糕点、热茶。
然后大人们开心的聊着天,我和妹妹则兴奋的跳起来,不时的在门口张望。
今天秧歌队第一个来我家拜年!终于,锣鼓声响起,过了一会儿,我看到一群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大妈大妈,向我家走来。
我和妹妹对院子里的大人喊:“来!来!”一位老人走在前面。
他一进院子,就弓起双手说:“新年快乐!新年好!”爷爷奶奶跟他打招呼说:“新年快乐!”然后热情招待他喝茶抽烟。
抽完烟,队长命令道:“开始!”锣鼓喧天,时而轻,时而重,时而慢,时而快。
秧歌演员随着鼓声扭动身体。
他们左手挥舞着五颜六色的手帕,右手握着明亮的扇子。
有时它们排成一条长队,有时它们被分成两个鲜红色和绿色的圆柱。
当他们的手帕和扇子一起向空中挥舞时,天空似乎飞舞着五颜六色的蝴蝶。
看的人越来越多,调皮的大孩子爬上了墙。
奶奶等不及要跳了。
她跑进屋,拿出扇子和手帕,加入了秧歌队,还时不时和一些队员跳舞,大家都很开心。
慢慢的,慢慢的,锣鼓声停了,胖胖的奶奶已经筋疲力尽了,但她也和爷爷一起笑了。
这时,一个技术娴熟的年轻人拿起鼓槌,用力敲了敲。
两只鼓槌飞来飞去,在锣的配合下,就像鞭炮炸花一样,连躲在窝里过冬的喜鹊都唧唧喳喳地叫到了蓝天上。
最后,所有的声音都停止了。
爷爷奶奶忙不迭地请大家坐到圆桌旁休息。
大家吃着蛋糕,聊着天。
我问我妈:“过年为什么要跳秧歌?”我妈告诉我:“很久以前,我们北方的汉族人辛苦了一年。
为了庆祝丰收和娱乐乡亲,每个人都组织了一支队伍唱歌跳舞。
打锣打鼓是为了吓跑一切妖魔鬼怪,祈求来年好天气。
渐渐的,就变成了现在的秧歌。
清朝时,秧歌在全国广泛流传。
”原来这个热闹的秧歌有这么长的历史!“请问可以吗?”“嘿!别挤我!”“我们走吧!太挤了!”这是干什么?怎么这么吵?哦!原来街上人太多,很挤。
陕西的春节风俗扭秧歌作文
![陕西的春节风俗扭秧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30dd55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0.png)
陕西的春节风俗扭秧歌作文《陕西春节扭秧歌之乐》在陕西呀,这春节要是没了扭秧歌,那就像吃面没了辣子,少了那份热辣劲儿和喜庆气儿。
咱先说这扭秧歌的队伍,那可真是个大杂烩,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有。
大年初一刚吃过早饭,村里的大喇叭就开始嗷嗷叫,这就是扭秧歌要开始集合的信号。
我呢,急急忙忙穿上厚衣服就往村头跑,那心里就跟猫挠似的。
到了村头一看,嚯,简直是热闹非凡。
打头的是几个老大爷,他们脸膛红扑扑的,头上裹着白羊肚手巾,就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手里拿着大扇子,扇子上还画着花花绿绿的图案,有龙有凤的。
这几个老大爷一步一扭,摇头晃脑,那扇子耍起来就跟风扇似的,呼呼生风。
中间是一群大妈们,那真是扭秧歌的主力军。
她们都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红的像火,绿的像菜叶子,蓝的像蓝天,衣服上还挂着小铃铛。
大妈们扭起来那是腰肢乱颤,小铃铛叮当响个不停,就像一曲交响乐。
有个李大妈,我印象特别深。
她的脸圆圆的,一笑起来眼睛都眯成了缝。
她扭秧歌的时候动作特别夸张,别人扭一下她扭三下,而且还时不时地和旁边的人逗趣。
只见她突然拉住旁边张大妈的手,两人就开始转圈儿,就好像两个陀螺,转得我眼都花了。
周围的人笑得那叫一个大声,有人笑得捂着肚子直不起腰来。
再后面就是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和小姑娘了。
小伙子们扭起来虎虎生风,那脚步跺得地面都跟着颤。
小姑娘们就比较娇羞一些,但是也扭得有模有样的,脸上还化着淡淡的妆,甩着长长的绸带。
随着队伍在村子里一路扭过去,东家给端出一盘瓜子,西家送出来几个糖块。
孩子们呢,就像小尾巴似的跟着队伍跑,一会儿去揪一下绸带,一会儿去抢个糖块。
队伍就像一条长长的彩色巨龙,在村子里蜿蜒前行。
这扭秧歌啊,扭出了咱陕西人对新年的欢喜劲儿,从大年初一一直能扭到正月十五呢。
《扭秧歌陕西春节的盛景》在陕西,春节扭秧歌可是顶要紧的事儿,这可不是瞎吹,那场面就像过年时吃的饺子,人人都爱,缺不得。
每到春节,我就盼着扭秧歌呢。
记得去年春节呀,我专门守在我大伯家的门口等秧歌队过来。
秧歌作文7篇
![秧歌作文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14ea8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6.png)
秧歌作文7篇写作文的过程是我们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写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秧歌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秧歌作文篇1初一早我起得很晚,昨夜睡得太迟了。
我慢腾腾地洗完脸,梳好头,就去吃早饭。
正吃着饭,忽然听到街上锣技喧天,我跳起来,大六减进:来秧歌了!我一下子跑到屋外,三步并作两少,向大队的院子奔去。
果然,来了秧歌。
嘿!院子四周围大人、孩子:,file子中间涌动着彩色的河。
扭秧歌的有男有女,都很年轻。
姑娘们头上戴着五颜六色的花冠,脖子上围着黄地儿绿条的脖套,上穿粉红袄,下穿绿裙子,手里舞动着鲜艳的大折扇。
小伙子们今天也穿着红红绿绿的衣服,正扭得起劲呢! 我钻过人群,来到最前边,只见一对大狮子正在不停地向人们张开大嘴,摆出一副要吃人的架势。
它在这里蹦起身,又跳到那边打个滚,冷不防,大狮子忽然跳到我身边,向我张开大嘴,象要咬我似的,吓得我直往后退,急忙钻进人群,这一来逗得全场的人都放声大笑。
大狮子扭完之后,又来了孙悟空和猪八戒,’,我觉得他们表演得最精彩空举起金箍棒狠狠地向猪八戒用钉耙一横,:。
看,他们俩打起来了,孙悟猪八戒头上打来,了金箍棒。
猪八戒的身子晃了、晃,差点倒下,孙悟空却跳到一旁挠痒痒玩这一次又把全场都逗乐了,我都乐得岔了气。
人们尽情笑着,姑娘和伙子们尽情跳着,笑声与锣鼓声和在一起,迎接新春的到来。
秧歌作文篇2朋友,您看过大秧歌吗?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到我们家乡做客,您一定会被那粗旷豪放的场面所吸引,在流连忘返中,说不定您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狂欢的行列,身不由己地扭起来。
你听,锣鼓声声,鞭炮齐鸣,锁呐响起来,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了。
领头的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白衣,手持大折扇。
后面紧跟的是乔装打扮的大姑娘和小伙子。
七冬锵,七冬锵,七八弄冬锵。
随着这铿锵的锣鼓,秧歌队在沙公子的指挥下踏丁字,迈十字,彩绸飞舞,龙步生风,自然排成两行,穿花打场。
扭秧歌作文
![扭秧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71ffb6c1c708a1284a447c.png)
扭秧歌作文篇一:东北大秧歌东北大秧歌,不同于江南水乡插秧季节哼唱的婉约亮丽的歌子,那是倾注了东北人全部的身心,使出浑身的节数,洋溢了满腔的激情扭出来的浪出来的粗犷与豪放。
大红大绿的服饰、震天铿锵的鼓乐,大胆豪放的舞姿,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激情和乐趣点燃。
东北大秧歌猛浪泼辣得不分长幼性别。
只要扭起来,十七八的小伙子、大姑娘、刚过门的媳妇还有平时腼腆回避的公爹、说话漏风的老登官老太婆,只要听着那激越的鼓乐,便情不自禁抖起神儿,迈开步儿,随着鼓点儿,可劲儿地扭,猛劲地浪。
扭只是秧歌的形式,而那纵情地浪才是秧歌的魂。
东北大秧歌年年扭,年年扭不够。
把一年收获的富足扭出来,把积攒的希望扭出来,把满心的欢乐扭出来。
唐僧悟空八仙乞丐济公,旱船高翘花轿,兴之所至便尽情挥洒。
一左一右,一前一后,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一扇一帕,一颦一笑,红裤绿袄,水袖衫绸,风致风韵,可圈可点。
东北大秧歌扭起来大快朵颐,浪起来酣畅淋漓,动起来豪气冲天,浑身透着咱东北人的精气神。
篇二:三:大秧歌关注海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海阳大秧歌:保护与传承延续旺盛生命力海阳秧歌是流传于山东烟台市海阳及海阳周边的乳山、莱阳、栖霞一带的汉族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创造精神、灵活自如的表现形式、古朴粗犷的风格气派而在山东齐鲁文化中独树一帜,与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并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使海阳大秧歌一直保持的旺盛的生命力。
传统海阳秧歌,最早出现在新年灯节中人们的祭祀娱乐。
秧歌队一般从腊八节就开始进入组织和排练,正月开始搭班演出。
初一秧歌耍家庙,拜祖宗,再拜大户;初二开始“包头”,各村秧歌队相互串演,互拜吉利;一直到正月十一秧歌表演达到最高峰。
此外,在正月十五,秧歌要闹元宵,看花灯、招花灯、命花灯、秧歌队走街串乡,热闹通宵。
各处的山会、庙会,也必有秧歌活动,届时旗、罗、伞、扇,拜驾登顶,秧歌队三拜九叩,礼仪庄重,场面壮观。
丹东习俗扭秧歌作文
![丹东习俗扭秧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78df38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2.png)
丹东习俗扭秧歌作文
《扭秧歌》
咱丹东啊,那扭秧歌可是一大特色习俗呢!每次看到那些扭秧歌的队伍,我就特别兴奋。
记得有一次,我正好路过一个广场,那里正在热热闹闹地扭秧歌呢!大老远我就听到那欢快的锣鼓声啦,“咚咚锵,咚咚锵”的,哎呀,可带劲了!我赶紧凑过去看。
只见那些叔叔阿姨,穿着花花绿绿的服装,脸上还化着浓浓的妆呢,头上戴着各种漂亮的头饰。
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就开始扭起来啦。
那个领头的大爷,手里拿着一把大扇子,扭得特别起劲儿,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丰富啊,一会儿挤挤眼睛,一会儿咧咧嘴,逗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旁边的大妈们呢,手里甩着红手绢,腰肢扭得像水蛇一样,那姿势,可美了。
他们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又变成圆圈,不停地变换着队形,看得我眼睛都花啦!
我还看到有个小朋友,在队伍旁边跟着扭呢,虽然动作不太标准,但是那股认真劲儿,真是太可爱啦!我都忍不住跟着节奏晃了起来。
这扭秧歌啊,真的是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欢乐氛围,大家都沉浸在其中呢。
咱丹东的扭秧歌习俗啊,真的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多欢乐和趣味呀,我希望它能一直传承下去呢!以后我要是有机会,也一定要去扭一扭,好好体验体验这其中的乐趣!。
扭秧歌作文(精选15篇)
![扭秧歌作文(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ce30cb580216fc710afd44.png)
扭秧歌作文(精选15篇)扭秧歌作文(精选15篇)扭秧歌作文〔一〕:在姥姥家,最过瘾的就是扭秧歌了。
第一次尝试让我更加感受到了秧歌的美和纯朴。
当然,也闹了不少笑话。
在姥姥的鼓舞下,我怀揣着冲动又好奇的参加了秧歌队。
望着大人们走着规定的措施扭来扭去,我既快乐又担忧,快乐的是最终参加了秧歌队,担忧的是自我会不会走错措施。
我顿时感到踌躇不安,不知该怎样办。
我发现姥姥在一旁注视着我,望着那鼓舞的眼神,我顿时充满了信心,参加了排练之中;;姥爷是队长,他让我骑一个额头戴着一个大红花,脖子上系着一个铜铃的小毛驴。
望着这头小驴,我开始犯难了:真驴我都没骑过,何况假驴呢!我把这想法告诉了姥爷,,姥爷听后哈哈大笑:;哈哈!小傻瓜!不是让你骑在上头,而是让你站在里面,走着秧歌的措施。
还有,你这毛驴还是领队的咧!;边说边给我示范了一下,望着姥爷那憨态可掬的样貌,不禁笑了起来,心境一下子放松了作文。
我站在毛驴里,手抓着两边的绳扣,把驴脖上的牵绳挂在脖子上,学着姥爷的动作,上前走三小步,再到退一小步,边走两手边上下摇晃,使驴脖,驴尾颠起来,此时,我的动作越来越娴熟,也学会了上坡下坡。
这时候,表弟也骑上了小毛驴,阴险的笑着向我走来,我见大事不妙,就使劲拎着小驴狂奔起来。
毕竟,小驴始终都是个累赘,刚跑了一会儿,我已经是大汗淋漓了,眼见表弟就要追了上来,并且他边跑边大呼:;我要跟你比武!冲呀!我下的顾不上小毛驴,拔腿就跑,表弟也放下毛驴在追我,而两只小毛驴也静静地躺在地上不动,看我们两个疯子追跑队伍也被搞得一团糟,等我俩疯够了,才各自戴上花饰,骑上毛驴,又扭起来。
有了这个小插曲,我和表弟更有了精神头,边走边用驴头互相碰打对方的驴头,这样,越大越欢,有偏离了队伍,在姥爷的劝说下,我俩又恢复了正常,各自领着队伍表演,可是,虽看外表平静,但其实都各自;心怀鬼胎,趁机报复一下。
可过了一会儿,越走越投入,心里一下子就没有了坏想法。
看来,这就是;神圣的事业能够净化心里一切杂念吧!呵呵,疯了一天,不管走得好不好,姥爷还是奖励了我俩一大把糖果。
关于扭秧歌的作文
![关于扭秧歌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6d4f0e3d5bbfd0a79567337.png)
关于扭秧歌的作文
【篇一:看扭秧歌】
今年的春节我在河南姥姥家过的,乡村过年虽然不象北京那么繁华但也非常热闹。
刚到姥姥家,就被表姐拉着去看扭秧歌,原来,村里有个秧歌队,我的姥姥、二姥姥都是秧歌队员。
为增加过节的喜庆,逢年过节都要锣鼓喧天地表演几场。
等了好长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开始演出,乐队在前,有打鼓的,有吹笛子的……。
有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是一位伯伯扮演的,样子很是滑稽:矮矮的个了,瘦长的黑脸膛擦着厚厚的白粉,粉红的腮红,红红的嘴唇,小小的眼睛睁不开似的眯着,枯黄的假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戴一头绢做的红花,穿着绿上衣,红裤子,摇头晃脑的,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在前边开道。
姥姥、二姥姥穿着扭秧歌的衣服、头戴大红花排在第一排,舞动扇子,随着音乐就走两步退两步地扭起来,扭秧歌的全是女的,不像拉丁舞一样有男有女。
秧歌队有40多人,好长的一个队伍象一条舞动的龙!还有几个人扮成娃娃、孙悟空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在后压镇……。
看秧歌的人特别多,几乎全村人都出来了,真引人注目!姥姥她们走的很远,整个村的四条街道都要扭一遍。
表演完之后,我连忙过去帮助姥姥拿东西,我问姥姥累。
扭秧歌精选作文500字6篇
![扭秧歌精选作文500字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1f523a31b765ce05081454.png)
扭秧歌精选作文500字6篇【篇一:扭秧歌】最近,每天晚上都可以听到“咚咚咚锵锵锵”、“咚,锵”、“咚咚咚锵”的敲锣打鼓的声音。
我很好奇,于是我昨天晚上,放下饭碗,去探个终究。
在我家北边一个十字路口,聚集着许多老人。
哦,原来在扭秧歌啊!其中两位老人,一个打鼓,一个敲锣。
因为没有鼓,所以用塑料桶替代。
“咚咚”和“锵锵”两种声音一唱一和,可又趣了!跟着节奏,老奶奶们开始扭了,她们手拿一把漂亮的扇子,然后两只手左一摆右一摆地甩了起来,脚下前三步,后一步,左一步,右一步,停顿一下,就这样,跳来跳去,扭来扭去。
奶奶们嘴里还说着:“咚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有些淘气的孩子,不时还窜到人群中瞎扭一番,那手舞足蹈的动作,逗得人们哈哈大笑起来。
细心稳重的女生,则在一旁观看。
看着那奇异的动作,我说:“怎么看怎么像是喝醉了酒的人,路都走不稳了。
像是在耍醉拳!”“呵呵呵……”几把椅子,一个塑料桶,几个铜板,几根棍子,加上几个“扭秧歌的演员,构成了一个小舞台。
九点了,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现场了。
睡在床上,耳边又响起打鼓敲锣的声音。
秧歌儿声伴着我进入了梦乡……简评:文章来自现实生活。
本文小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感悟,用简练的语言,详细生动地描写了扭秧歌的场景,层次清楚,感情真实。
【篇二:快乐的扭秧歌】上个星期,雪后晴朗的好天气,使我们忍不住要出去转一下,地点是宁溪的一个农家山庄。
我们吃惯了城市的大鱼大肉,现在品尝一下乡村的特色农家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就在我们酒醉饭饱的时候,那边传来了一阵热闹的锣鼓声,这是怎么回事呢?出去一看,原来是广场上正在举行扭秧歌活动。
这个广场四面环山,虽然是冬天,但周边的有些树木仍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平坦宽阔的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脸上都充满了笑容,特别是小孩子,异常兴奋,东奔西跑,也想上去扭两步。
这时候,人越来越多,连小山坡都站满了。
愉快地乐曲中,一个穿着绿衣裤,右手拿着金边大扇子,左手捏着红色绸带一角的人,脚踩着鼓点,拉开了这次活动的序幕。
家乡的习俗过年扭秧歌儿作文
![家乡的习俗过年扭秧歌儿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793a73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3.png)
家乡的习俗过年扭秧歌儿作文示例范文第一篇:《家乡的扭秧歌儿》哎呀妈呀,说起咱家乡过年那扭秧歌儿,可真是老带劲了!每年一到过年,那真就是热闹非凡呐!我觉得扭秧歌儿那绝对是咱家乡的一大特色。
那花花绿绿的衣服,还有那大红大绿的扇子,看着就喜庆。
我记得小时候,一听说扭秧歌儿的要来啦,我撒丫子就往外跑,那兴奋劲儿,别提了!看着那些大爷大妈们在那扭啊扭的,我心里就想,嘿,他们咋那么乐呵呢?也许这就是过年的魔力吧!有时候我就在想,这扭秧歌儿到底有啥魔力呢?可能就是那种热热闹闹的氛围吧,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过年的味道。
有一年过年,我还跟着扭了几下呢,哎呀,那感觉,老尴尬了,我这小身板跟人家那专业的比起来,简直就是弱爆了呀!但那又咋样呢,咱图的不就是个乐呵嘛!你说这扭秧歌儿是不是咱家乡的宝贝啊?反正我觉着是。
这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玩意儿,咱可得好好珍惜。
不过有时候我也会想,这扭秧歌儿会不会有一天没人扭了呢?哎呀,不能想不能想,多丧气啊!咱还是好好享受现在这热热闹闹的扭秧歌儿吧!咱家乡这习俗,那就是杠杠滴!过年不看扭秧歌儿,那还叫过年嘛!嘿嘿!示例范文第二篇:《家乡的扭秧歌儿》哎呀妈呀,说起咱家乡过年的习俗,那扭秧歌儿绝对得唠唠。
每年一到过年,那可老热闹了,到处都是红彤彤的。
扭秧歌儿的队伍一出现,那家伙,就跟明星出场似的,老多人围着看了。
我觉得吧,扭秧歌儿就是咱家乡过年的灵魂,没有它就感觉少了点啥。
你看那些扭秧歌儿的大爷大妈们,一个个脸上笑得跟朵花儿似的,那精神头,啧啧,可能比咱年轻人都足。
他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手里拿着扇子、手绢啥的,跟着音乐就扭起来了。
那场面,简直了!就像一群蝴蝶在那翩翩起舞,哎呀,我这比喻可能有点夸张,但真的就是那么带劲!我小时候还跟着扭过呢,嘿嘿,现在想想还挺好玩的。
不过说真的,扭秧歌儿这玩意儿还真不是谁都能扭好的,得有那个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我当时可能就是瞎扭,反正自己开心就行呗。
有人说扭秧歌儿太土了,没啥看头。
陕西的春节风俗扭秧歌作文
![陕西的春节风俗扭秧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3b7ea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1.png)
元宵节秧歌比赛作文
夜幕一拉下,星星都亮了起来,元宵节的夜晚简直热闹得不行!这秧歌比赛啊,可是今晚的重头戏!
锣鼓声震天响,就像过年放炮似的,让人耳朵都震得嗡嗡的。
那些穿得像彩虹一样的秧歌队队员,跳起舞来可带劲了,脚步整齐
得跟机器人似的,看得人眼花缭乱。
大家伙儿都挤过来看热闹,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笑个不停。
大人们边吃着元宵,边欣赏这舞蹈,脸上都笑开了花。
那秧歌队的领队,站在最前面,就跟个指挥家似的。
他手上的
扇子摇得可有节奏了,带得整个队伍都跳得特别带劲。
队员们一个
个都跟着他的节奏,跳得那叫一个投入啊!
比赛越来越激烈,每个队伍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有的队
伍跳得特别高难度,看得人目瞪口呆;有的队伍跳得特别有地方特色,让人眼前一亮。
东北的风俗扭秧歌作文
![东北的风俗扭秧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5caf5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c.png)
东北的风俗扭秧歌作文
东北的扭秧歌,真带劲儿!
嘿,你瞧这东北的冬天,冷得能冻掉耳朵,但街上那扭秧歌的,热火朝天得跟夏天似的!锣鼓一敲,彩绸一飘,立马热闹起来了。
那些跳舞的,穿着大红大绿的衣服,扭得可真带劲啊!感觉他
们不是在跳舞,而是在跟这冰雪天较劲,看谁能更热闹、更有活力!
小孩子们都看得入迷了,眼睛都不带眨的。
他们可能不懂这扭
秧歌的意思,但那股子欢乐劲儿,肯定是感受到了。
那边的老头老太太们,坐在长凳上,笑得合不拢嘴。
看他们那
眼神,估计年轻时也是秧歌队里的佼佼者吧!
说实话,这扭秧歌可不只是跳舞那么简单。
它代表了东北人的
热情和活力,还有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
这可比啥都
重要!
到了晚上,灯火通明,扭秧歌的队伍还没散。
在灯光下,他们
跳得更欢了,简直像是把整个冬天都给点燃了!
这东北的扭秧歌,真是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跟着一起扭!这种热闹劲儿,这种对生活的热爱,真是让人羡慕啊!。
中国东北过年风俗扭秧歌作文
![中国东北过年风俗扭秧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c2d481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7.png)
中国东北过年风俗扭秧歌作文《扭秧歌》“哎呀呀,一到过年,咱东北那可真是热闹非凡啊!”我兴奋地跟小伙伴们说道。
在我们东北,过年的时候有好多好玩的风俗呢,扭秧歌就是其中特别有意思的一项。
一想起那欢快的锣鼓声,那鲜艳的服装,那热闹的人群,我就忍不住心潮澎湃。
记得去年过年的时候,我早早地就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大街上。
哇,那场面,真是让我惊呆了!街道两旁挤满了人,大家都喜气洋洋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不一会儿,远处就传来了一阵欢快的锣鼓声,“咚咚锵,咚咚锵”,声音越来越近,我的心也跟着激动起来。
快看呀,扭秧歌的队伍过来啦!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穿着花花绿绿衣服的老爷爷,他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鞭子,不停地挥舞着,就像在指挥千军万马一样。
后面跟着一群穿着漂亮服装的爷爷奶奶们,他们有的拿着扇子,有的拿着手绢,一边扭着一边笑着,那模样可神气啦!他们就像一群快乐的精灵,在大街上尽情地舞动着。
“嘿,你们看那个奶奶,扭得多带劲啊!”我指着队伍中的一个奶奶对小伙伴们说。
“可不是嘛,就像年轻了几十岁似的!”小伙伴们也纷纷附和道。
这时,队伍中突然走出一个扮相滑稽的小丑,他戴着一个大大的红鼻子,穿着一身五颜六色的衣服,还做着各种搞笑的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哈哈,这个小丑太有意思啦!”我笑得肚子都疼了。
扭秧歌的队伍沿着街道缓缓前行,所到之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人们跟着队伍一起拍手,一起欢呼,整个街道都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问爸爸:“爸爸,为什么过年要扭秧歌呀?”爸爸笑着说:“这是咱东北的传统习俗呀,扭秧歌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也能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想着,这扭秧歌可真是个好风俗啊!过年扭秧歌,这是多么独特又有趣的风俗啊!它就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我们的东北过年更加丰富多彩。
我真希望每年都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扭秧歌表演,能感受到这份浓浓的欢乐和喜庆!这就是我们东北的过年风俗,我爱东北,更爱东北的扭秧歌!。
东北习俗扭秧歌的作文
![东北习俗扭秧歌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58be1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2.png)
东北习俗扭秧歌的作文
东北习俗扭秧歌。
东北的冬天,冷得直哆嗦,但扭秧歌的时候,那热闹劲儿简直了!一群人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在广场上扭来扭去,别提多带劲了。
咱这的秧歌,可不是随便扭的。
得跟着那大鼓点,一步三摇,扭得有模有样。
看那些大妈们,脸上笑得跟朵花似的,扭得比年轻人还起劲儿呢!
孩子们也爱凑热闹,跟着大人学扭秧歌。
虽然动作不太标准,但那股子认真劲儿,真是让人看了就开心。
小手一挥,彩绸飘飘,别提多可爱了。
年轻人更是扭秧歌的主力军。
他们动作灵活,身手矫健,一扭起来就像风中的杨柳,那叫一个飘逸!看得人眼花缭乱,忍不住跟着一起扭起来。
扭秧歌的曲子也特好听,有节奏有旋律。
听那鼓点一响,整个
人都精神了。
那曲调里,仿佛能听到东北人的豪爽和热情,真是让
人热血沸腾啊!
总之啊,扭秧歌这习俗,在东北可是深得人心。
不管男女老少,都爱这一口。
扭秧歌的时候,大家都忘了寒冷,心里都暖暖的,这
就是咱东北人的冬天!。
扭秧歌作文600字
![扭秧歌作文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275da1887c24028905fc316.png)
扭秧歌作文600字
【篇一:扭秧歌】
最近,每天晚上都可以听到“咚咚咚锵锵锵”、“咚,锵”、“咚咚咚锵”的敲锣打鼓的声音。
我很好奇,于是我昨天晚上,放下饭碗,去探个究竟。
在我家北边一个十字路口,聚集着许多老人。
哦,原来在扭秧歌啊!其中两位老人,一个打鼓,一个敲锣。
因为没有鼓,所以用塑料桶代替。
“咚咚”和“锵锵”两种声音一唱一和,可又趣了!
跟着节奏,老奶奶们开始扭了,她们手拿一把漂亮的扇子,然后两只手左一摆右一摆地甩了起来,脚下前三步,后一步,左一步,右一步,停顿一下,就这样,跳来跳去,扭来扭去。
奶奶们嘴里还说着:“咚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
有些调皮的孩子,不时还窜到人群中瞎扭一番,那手舞足蹈的动作,逗得人们哈哈大笑起来。
细心稳重的女生,则在一旁观看。
看着那奇怪的动作,我说:“怎么看怎么像是喝醉了酒的人,路都走不稳了。
像是在耍醉拳!”“呵呵呵……”
几把椅子,一个塑料桶,几个铜板,几根棍子,加上几个“扭秧歌的演员,构成了一个小舞台。
九点了,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现场了。
睡在床上,耳边。
扭秧歌写作文
![扭秧歌写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5de34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6.png)
扭秧歌写作文
《扭秧歌的那些事儿》
哎呀呀,扭秧歌可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呢!记得有一次过年的时候,我们那嘎达组织了一场扭秧歌活动。
那天大早,我就被外面热闹的锣鼓声给吵醒了。
我麻溜地爬起来,套上衣服就往外跑。
到了那一看,好家伙,那场面可太热闹啦!一群人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脸上还化着浓浓的妆,手里拿着扇子、手绢啥的,正扭得起劲呢。
我看到一个大爷,那步伐,那身姿,可带劲了。
他脸上带着笑,跟着音乐的节奏,一扭一扭的,手里的扇子还不停地挥舞着。
还有个大妈,头上戴着大红花,那表情可丰富了,一会儿挤眉弄眼,一会儿哈哈大笑,把周围的人都逗得不行。
我也忍不住跟着他们的节奏扭了起来,虽然我扭得不太好看,但我玩得可开心啦。
旁边还有好多小孩子,也在那跟着瞎扭,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的。
扭秧歌的队伍沿着街道慢慢地走着,一路上吸引了好多人观看。
大家都在那指指点点,笑着说着,可欢乐了。
我就这么跟着队伍走了好长一段路,感觉自己都快累瘫了,但还是觉得特别有意思。
这扭秧歌啊,真的是咱老百姓的一种快乐方式,能让人忘掉烦恼,尽情享受那一刻的欢乐。
现在每次想到那次扭秧歌的场景,我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呢,真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呀!。
作文故乡的风俗扭秧歌
![作文故乡的风俗扭秧歌](https://img.taocdn.com/s3/m/3771b14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d.png)
作文故乡的风俗扭秧歌
作文一
《故乡的风俗扭秧歌》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我的故乡,有一个特别好玩的风俗,那就是扭秧歌!
每到过年的时候,村子里可热闹啦!大家都会穿上漂亮的衣服,拿着五颜六色的扇子和手绢,兴高采烈地去扭秧歌。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扭秧歌。
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锣鼓声“咚咚咚”地响着,好像在大声告诉大家:“快来呀,精彩的扭秧歌开始啦!”只见大人们排成整齐的队伍,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的脚步轻快地移动着,手中的扇子和手绢不停地挥舞。
有的阿姨把扇子转得像风火轮一样,可好看啦!还有的叔叔扮成了小丑,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在人群中兴奋地跳着,为他们鼓掌加油。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特别开心,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风俗。
小朋友们,如果你们有机会,一定要来我的家乡看看扭秧歌,保证让你们也乐开怀!
作文二
《故乡的风俗扭秧歌》
嘿,小伙伴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故乡有趣的风俗——扭秧歌。
在我的老家,一到重大节日,比如春节,那扭秧歌的队伍就出来啦。
那场面可壮观啦!男女老少都有,他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腰上还系着红绸子。
队伍前面有人敲锣打鼓,“哐哐哐,咚咚咚”,声音可响亮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个老爷爷,他脸上画着大大的红脸蛋,戴着一顶奇怪的帽子,一边扭一边还朝我们做鬼脸,把我们小朋友都逗得前仰后合。
还有个大姐姐,她的舞姿特别优美,手里的扇子像蝴蝶一样飞来飞去。
我和小伙伴们跟着队伍跑啊跳啊,别提多高兴啦!这就是我故乡的扭秧歌,是不是很有趣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扭秧歌
“扭秧耿”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妈妈经常提到它;陌生的是,我从也没见到过。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今年,我有机会看到它,那场面茛够壮观的,至今使我难忘。
那天早上,妈妈带我去逛地坛庙会。
庙会上,卖的东西可真不少,光是小吃就是七八十种,什么“驴打滚”、“艾窝窝”……让人看了真要垂涎三尺了。
庙会里不仅东西多,而且人特别多。
远远看去,人群就像一团乱麻缠在一起似的,黑压压的一片。
可以说庠肩接踵,真算得上人山人海了。
忽然, 我发现东北角的人最多,人们紧紧挨在一起,个子髙的,伸长了脖子,仰起头往里面看;而个子矮的,只能拼命往里头钻。
我好不容易才挤进去1往前一看。
嘿!这是什么,真棒。
只见前而空场上几十位老爷爷老奶奶,身穿红色的,绿色的绸子服装走着摆摆步。
衣服上绣着一排白色的字:中国扭秧歌协会。
他们每个人胸前都挂着一条红绸子,腰上系一支鼓。
随着鼓槌不停的敲。
翩翩起舞。
脚步随着鼓点越跳越快,最后飞起来一样。
鼓底下系着两块红布,当他们飞快地扭起来的时候,两块红布就像两条红蛇似的上下狂舞起来。
场面十分壮观。
这时,妈妈也挤进来了。
对我说:韩伟,这就是扭秧歌。
”“是啊,孩子。
”这时,一位老爷爷搭上了话,“‘扭秧歌’在你出生前扰不演了,你这是第一次看吧?”我轻轻点点头,老爷爷继续说了下去:要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我们民族文艺,可能你们这辇人就看不着它了。
”
听着这位淳朴憨厚的北京老汉的一番话,看着扭秧耿。
我的心中泛起一阵阵的波籌,久久不能平息。
我在想:中国扭秧耿和许多其它的传统文艺,都是我国民族艺术中的珍品,是我们国家的传家宝,如果没有人去整理它们,发扬它们,中国将变成文艺空白;我在想:如果人们一味地追求西方的洋玩艺儿而把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扔掉,那将多么可惜呀!什么“摇摆舞"、“霹雳舞;^中国人能接受得了吗?
“扭秧跃”虽然是中国的但它显示中国的气魄和民族的魂,把奋进的精神带给我们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