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概念的整理_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a853c4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d.png)
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梳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的认识:
数数:能熟练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如数简单图形或零乱放置的物体的个数。
读数:能正确读出给定的数,如认识并正确读出0-20的数。
写数:能正确书写给定的数,如正确书写0-20的数。
比大小:能比较数的大小,使用“<”或“>”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能进行排序。
数的组成:理解数的组成,如知道10以内的数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以及这些部分如何组合成原来的数。
基数与序数:理解基数和序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
基数表示物体的数量,而序数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
认识0:理解0的概念,知道0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
二、位置关系:
上下:能正确判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如“汽车在马路的上面”。
前后:能正确判断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如“张三在李四的前面”。
左右:能正确判断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知道两人面对面时左右是相反的。
确定位置:能使用组(列)和个(行)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从左往右数第几组(列),从前往后数第几个(行)。
三、计算:
加法计算: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能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减法计算: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能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包括退位减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整十数的加法和减法:能进行整十数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能进行两位数加上一个一位数的加法运算。
这些知识点是一年级数学的主要内容,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逐步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基本数学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
![一年级基本数学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d4efd1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1.png)
一年级基本数学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一年级基本数学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数】表示多少或第几的代码叫做数。
国际上通用的数是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
数,也叫数字。
【计算】根据算式中所给的数目和运算符号,求出算式的结果,叫做计算。
【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目或东西合并在一起,叫做加。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起来,求它们的和的计算方法,叫做加法。
【加数】参与相加的各个数。
【加号】加法运算的符号,用“+”表示。
这是距今500年以前,德国数学家魏德美发明的,1630年以后开始通用。
【和】加法运算的结果叫做和。
【减】在原有量中去掉一部分,叫做减。
【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以及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被减数和减数】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时,减号前面的数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
【减号】减法运算的符号,用“-”表示。
它也是500年前德国数学家魏德美发明的,1630年后开始通用。
【差】两数相减的结果叫做差。
【等号】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符号,记作“=”,读作“等于”,是400年以前,英国学者列科尔德发明的,1686年以后开始通用。
【大于号和小于号】表示左边的数量大于右边的数量的符号,叫做大于号。
记作“〉”,读作“大于”;反之,表示左边的数量小于右边的数量的符号,叫做小于号。
记作“〈”,读作“小于”。
1631年左右开始有人使用这两个符号,18世纪初开始使用。
【连加】三个以上的数相加的运算。
例如:3+1+4=8【连减】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以上的数的运算。
例如:9-7-1=1。
【加减混合运算】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
【加法运算口诀】相同数位要对齐,相加先从个位起;逢10向前进1位,依次计算要仔细。
【减法运算口诀】相同数位要对齐,相减先从个位起;个位不够十位退,退1当10圆点记。
小学一年级数学概念与运算知识点梳理
![小学一年级数学概念与运算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a4700a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b.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概念与运算知识点梳理数学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初步接触数学的阶段,下面我将对小学一年级数学概念与运算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数的认识与数的排序在小学一年级数学中,学生首先需要认识数的概念,了解数的大小关系。
通过数的排序,学生可以初步掌握数的大小关系。
例如,学生可以将给定的一组数字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二、加法与减法的初步认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初步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以及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他们应该掌握数的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实践中。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计算两个水果的数量,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和过程。
三、简单的几何图形与形状认知在小学一年级数学中,学生需要初步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和形状,并学习如何辨认和描述它们。
例如,学生可以辨认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等基本几何形状,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属性。
四、钟表与时间的初步认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初步认识钟表和时间的概念。
他们应该能够读懂整点和半点的时间,并了解一天分为上午、中午和下午等不同的时间段。
此外,他们也需要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时间单位,如分钟和小时。
五、长度、重量与容量的初步认识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中,学生需要初步认识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概念,并学习如何测量和比较它们。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比较物品的重量或测量物体的长度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六、图表与统计的初步认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初步了解图表与统计的概念。
他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图表,如柱状图或饼图,来呈现一些简单的统计数据,并初步学习如何观察和分析这些数据。
七、数学游戏与实践活动数学游戏与实践活动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数独游戏来提高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小学一年级数学概念与运算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与排序、加法与减法的初步认识、几何图形与形状认知、钟表与时间的初步认识、长度、重量与容量的初步认识、图表与统计的初步认识以及数学游戏与实践活动等。
一到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一到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f9c2d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05.png)
一到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总结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一、数与代数。
1. 数字的认识。
- 认识0 - 20以内的数,会数、会读、会写。
例如,知道1个一是1,2个一是2,10个一是10等。
- 数的顺序,如0、1、2、3……20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像5比3大,12比15小等。
2. 加减法。
- 10以内的加减法,通过数手指、小棒等实物来计算。
例如,3 + 2 = 5,可以用3根小棒加上2根小棒得到5根小棒。
-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如9+3,用凑十法,把3分成1和2,9 + 1 = 10,10+2 = 12。
-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如30+2 = 32,32 - 2 = 30。
二、图形与几何。
1. 认识图形。
-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区分它们的特征。
例如,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可能是长方形;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如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三、分类与整理。
-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如把文具、玩具、衣物等分类。
- 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来表示分类的结果,如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各种物体的数量。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一、数与代数。
1. 100以内数的认识与运算。
- 数的组成,如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
例如,23+12 = 35,36 - 18 = 18。
-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如23+12 - 10 = 25。
2. 表内乘法。
- 乘法的初步认识,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 + 3+3+3 = 3×4 = 12。
- 2 - 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背诵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如4×5 = 20(四五二十)。
3. 表内除法。
- 除法的初步认识,知道平均分的概念,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把一些物体按每份几个来分,求能分成几份。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096a47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2.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 数字书写与识别:学会书写和识别1-100的数字。
2. 数数:能够正序和倒序数数,理解数的顺序。
3. 比较大小:能够比较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
4. 数的组成: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概念,初步认识数的组成。
二、基本运算1. 加法:掌握10以内的加法运算。
2. 减法:掌握10以内的减法运算。
3. 简单应用题:能够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简单加减问题。
三、几何图形1. 基本图形认识: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2. 形状比较:能够比较不同图形的大小、边数等特征。
3. 图形组合与分割:理解图形可以通过组合或分割形成新的图形。
四、时间和金钱1. 时间概念:了解时钟的基本构造,学会识别整点和半点。
2. 金钱认识:认识硬币和纸币,理解基本的货币单位和面值。
五、测量与数据1. 基本测量:了解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基本概念。
2. 数据收集:学会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数据。
3. 数据表示:能够用图表或图形简单地表示数据。
六、逻辑与推理1. 简单分类:能够根据物品的特征进行分类。
2. 模式识别:识别并延续简单的图形、数字和颜色模式。
3. 问题解决:通过逻辑思考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七、数学语言与表达1. 数学词汇:学习与数学相关的基本词汇。
2. 表达能力:能够用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表达数学概念和解题过程。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总结。
这份总结旨在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指南,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一年级数学的核心概念。
每个知识点都应该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和练习来巩固和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必会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必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ab08d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6.png)
一年级数学必会知识点一、数与代数。
1. 数的认识。
- 认识1 - 20各数。
- 会数、会读、会写1 - 20各数。
例如,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写作15,读作十五。
- 能区分几个十和几个一。
像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 数的顺序。
- 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
例如,11<15,19>10。
会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1 - 20各数。
- 数的基数和序数含义。
- 基数:表示物体的数量,如教室里有12个小朋友。
- 序数:表示物体的顺序,如从左边数第5个同学。
2. 数的运算。
- 加法和减法。
- 加法的意义: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
例如,树上有3只鸟,又飞来2只,一共有3 + 2=5只鸟。
- 减法的意义: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用减法。
如盘子里有5个苹果,吃了2个,还剩5 - 2 = 3个苹果。
- 10以内的加减法: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如1+3 = 4,5 - 1 = 4等。
-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掌握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例如计算9+3,把3分成1和2,9+1 = 10,10+2 = 12。
二、图形与几何。
1. 认识图形。
-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一般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如牙膏盒。
-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大小都相等。
像魔方。
- 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侧面是曲面。
如易拉罐。
- 球: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能滚动。
如足球。
2. 位置。
- 上下、前后、左右。
- 能辨别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
如在教室中,黑板在教室的前面,讲桌在黑板的下面,我的左边是同桌等。
三、综合与实践。
1. 分类。
- 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例如,把一堆图形按照形状分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或者按照颜色把一些物体分为红色的一类、蓝色的一类等。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2024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2024](https://img.taocdn.com/s3/m/acde10a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7.png)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2024一、数的认识1.熟练书写0~9的数字。
2.掌握数的概念及数的大小比较,如10比9大,20比13大等。
3.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如10的读法为“十”,写法为“10”。
4.能够正确使用数码,如理解10以内数码的意义,如“一”代表1,“十”代表10;理解百、千、万等大数位的数码的意义。
二、简单的加减法1.掌握加法的概念和符号“+”的用法,如2+3=5。
2.能够解决10以内的加法算式。
3.掌握减法的概念和符号“-”的用法,如5-3=2。
4.能够解决10以内的减法算式,并能够根据减法算式求出加法算式。
三、数的排序1.理解数的大小比较,如10比9大,20比13大等。
2.理解数的大小比较的符号“>”、“<”和“=”的意义,如8<10,12>9等。
四、简单的数学问题1.掌握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如若干个苹果分给几个人时,每个人得到几个苹果等。
2.能够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五、时间的认识1.理解钟、分、秒的概念,如12小时制的时间表示法:时:分/分钟,如7:30。
2.能够指出一天中的各个时段,如上午、下午、晚上等。
六、长度的认识1.理解长度的概念,如米、厘米等。
2.掌握长度的度量和计量方法,如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等。
七、重量的认识1.理解重量的概念,如千克、克等。
2.掌握重量的度量和计量方法,如用砝码称重等。
八、容量的认识1.理解容量的概念,如升、毫升等。
2.掌握容量的度量和计量方法,如用瓶子装水等。
九、图形的认识1.理解几何图形,如圆、三角形、长方形等的基本特征。
2.掌握几何图形的命名和分类,如圆形、直线等。
上述内容是新课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整理,包括数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数的排序、简单的数学问题、时间的认识、长度的认识、重量的认识、容量的认识以及图形的认识等。
希望通过本文的整理能够帮助一年级的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数学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5篇)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db570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1.png)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5篇)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
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一、认识数(一)、有趣的“0”“一年级0”可以表示没有,“0”可以参加计算,“0”在数中起到占位作用,“0”可以表示起点,表示0度。
(二)、基数与序数表示物体的多少时,用的是基数;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时,用的是序数。
基数与序数不同,基数表示物体的多少,序数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
二、数一数(一)、数简单图形数零乱放置的物体或数某一类图形的个数时,应先将所有物体依次标上序号,可以按照序号,顺序观察,数准指定的图形。
注意对于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结果也会不同。
因此在数简单图形时,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二)、数复杂图形数复杂图形时可以按大小分类来数。
(三)、数数按条件的要求去数。
三、比较数列比一比当比较的2个对象整齐的排列时,很容易采用连线比的方法比较出谁多谁少。
如果比较的2个对象是杂乱排列的,可以通过数数目的方法进行比较。
也可以采用分段比的方法。
四、动手做(一)、摆一摆要善于寻找不同的方法。
(二)、移一移五、找规律(一)、图形变化的规律观察图形的变化,可以从图形的形状、位置、方向、数量、大小、颜色等方面入手,从中寻找规律。
(二)、数列的规律数列就是按一定规律排成的一列数。
怎样寻找已知数列的规律,并按规律填出指定的某个数是解题的关键。
(三)、数表的规律把一些数按照一定的规律,填在一个图形固定的位置上,再把按照这一规律填出的图形排列起来。
从给出的图形中寻找规律,按照规律填图是解题的关键。
六、填一填(一)、填数字给出的算式是一组,不同算式中相同图形中所填的数字是相同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784ba7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3.png)
一、数的认识1.自然数:自然界中存在的数,从1开始往后依次增加。
2.数的读法与写法:掌握数的读法与写法,例如“一”、“二”、“三”等。
二、加法与减法1.加法的概念: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即两个或多个数的和。
2.加法的运算:掌握数的加法运算方法,包括竖式运算和横式运算。
3.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即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差。
4.减法的运算:掌握数的减法运算方法,包括竖式运算和横式运算。
三、数的比较1.大小比较:掌握数的大小比较规则,比较数的大小关系,例如“大于”、“小于”、“等于”等。
2.数的顺序排列:掌握数的顺序排列规则,将一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四、数的拆分与组合1.数的拆分:掌握将一个数拆分为几个部分的方法,例如“5可以拆分为2和3”。
2.数的组合:掌握将几个数合并为一个数的方法,例如“2和3组合为5”。
五、数的计数与测量1.数的计数:按一定的次序逐个数出来。
2.数的测量:根据标准单位对物体的长、宽、高、重量等进行测量。
六、数的图形1.数的图形:认识常见的数学图形,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数的图形特征:认识不同图形的特征,例如圆的特征是没有棱和角,正方形的特征是四边相等且都是直角等。
以上就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包括课堂讲解、示范演示、操作练习等。
同时,还要重视数学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具体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在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计数的事物,如家中有几只宠物、书包里有几本书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计数和对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拼图游戏、数学角色扮演等,通过游戏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大全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ae9fa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2.png)
1.数的认识:
-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排序
-0-100的数的认识
2.数字之间的关系:
-数的前一个和后一个数
-数的相邻数
-数的相等和不等
-数的加法和减法
3.数的加法:
-数的加法概念
-1-10的加法运算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数和和数的关系
4.数的减法:
-数的减法概念
-1-10的减法运算
-减法的倒退法和比较法
-被减数和减数的关系
5.几何形状:
-二维图形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三维图形的认识:立方体、球体和圆柱体
-图形的边和角的认识
6.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图形的位置:在左、右、上、下、中
-图形的方向:前、后、左、右
7.图形的辨认和组成:
-图形的组成:由边、角、面组成
-图形的分解和组合
8.长度的认识:
-长度的比较:长、短
-长度的测量:用手指、尺子等工具进行测量
9.重量的认识:
-重量的比较:重、轻
-重量的测量:用秤、天平等工具进行测量
10.时间的认识:
-一天的时间顺序:上午、下午、晚上
-时间的长短比较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大致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为了更好地学习数学,孩子还应通过多做一些练习题和实践,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360dd5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a.png)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年级数学主要涉及到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加减法和几何图形等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一、数的认识
1. 数的读法:用汉字表示数字,能够认识0到10的数字。
2. 数的书写:能够写出0到10的数字。
3. 数的顺序:认识自然数的顺序,即1,2,3,……。
4. 数的组成:认识每个数字是由几个基本元素组成的。
5. 数的分类:认识数的奇偶性,即奇数和偶数。
6. 数的大小比较:能够用“大于”、“小于”、“等于”等词语讲述数的大小比较。
7. 数的位置:认识数轴及其上的正方向和负方向。
二、加减法
1. 加法的定义:认识加法的定义和符号。
2. 1~10的加减法:能够口算1~10的加法和减法。
3. 横式计算:学会用横式计算1~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 进退位运算:认识进退位运算的方法。
5. 两位数的加减法:认识两位数的加减法概念。
三、几何图形
1. 基本几何图形: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名称和性质。
2. 图形的分类:能够将几何图形按形状分类。
3. 图形的组成:认识几何图形由线段、角等基本元素组
成的。
4. 刻度尺的使用: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以上就是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对于一年级的
学生来说,这些知识点都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只有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后续的数学内容。
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时候,要认真听讲,勤于练习,遇到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做好复习巩固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水平。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详细版本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详细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2cc5eec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8.png)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详细版本以下是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归纳,包括基本概念、运算方法和解题技巧。
1. 数字的认识:- 数字的识别和书写:0、1、2、3、4、5、6、7、8、9。
- 数字的数量意义:认识和描述物品的个数,使用数词。
- 数量的比较:大小关系,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2. 加法和减法运算:- 加法的概念和运算:两个数的合并,用"+"号表示。
- 加法的计算技巧:简单口算或使用小算盘,以两个数字的和为答案。
-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比较两个数,求差,用"-"号表示。
- 减法的计算技巧:简单口算或使用小算盘,以两个数的差为答案。
3. 数的排序和比较:- 数的顺序排列: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数。
- 数的比较: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4. 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基本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 图形的特点:边的数量、边的长度、角的大小等。
5. 求长度和比较长度:- 比较长度的大小:长、短的比较,使用直尺或其他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 使用非标准单位估计长度:用手指、步伐等进行长度的估算。
6. 时钟的认识和使用:- 时钟的读法:学习小时和分钟的读法。
- 时间的概念:认识正点、半点、刻钟等时间单位。
7. 数据收集和统计:- 收集数据:了解简单的数据收集方法,例如记录天气、喜好、物品数量等。
- 数据的分类和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特征进行分类和整理。
- 数据的简单统计:了解简单的统计方法,例如制作柱状图、饼图等。
这些是一年级数学的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我提问。
一年级必备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必备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d757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b.png)
一年级必备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是小学数学学习的起点,学生们在这个阶段主要学习基本的数学概念和简单的运算。
以下是一年级必备数学知识点的总结:
1. 数的认知
在一年级,学生开始认识和理解整数,学会快速认读0-30的数字,掌握0-20的认读。
2. 数的比较
学生可以初步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学会使用“大于”和“小于”符号来比较数字的大小。
3. 数的组成
学生可以学会将一个数分解成几个数的和,例如:6=4+2。
4. 加法和减法
学生开始学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例如,1+1=2,2-1=1等。
5. 数量的认知
学生学会认识并描述一定范围内的物体的数量,能够用数字或者简单的数量词来表述。
6. 长度、重量和容积的认知
学生开始学习认识和描述物体的长度、重量和容积,能够按照大小或排序来比较物体的大小。
7. 形状的认知
学生能够认识和描述各种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立方体、圆柱体等。
8. 数学游戏
通过各种数学游戏,学生可以更加快乐地学习数学,锻炼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9. 数学实践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培养数学意识,如购物时的结账,生活中的分工、分享等,培养数学应
用能力。
以上是一年级必备数学知识点的总结,老师和家长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
习内容,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同时,应该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际运用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核心知识点汇总
![小学一年级数学核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153c04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2.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核心知识点汇总一、数字的认识与理解1. 数字的认识数字是表示事物数量的符号,从1到9的数字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2. 数字的顺序数字按大小顺序排列,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进行排序。
3. 数字的组成数字由几个基本数字组成,例如:10由1和0组成,12由1和2组成。
4. 数字的比较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判断哪个数字更大或更小。
二、基本的计数与计算1. 计数计数是指按照顺序说出数字的过程。
在小学一年级,我们可以通过数数物品或者手指来进行计数。
2. 加法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加得到总数的过程。
例如:1 + 2 = 3。
3. 减法减法是指从一个数字中减去另一个数字得到差的过程。
例如:3 - 1= 2。
三、数字的应用1. 数字的表示我们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时间、年龄、电话号码等。
2. 数字的排序我们可以按照数字的大小顺序来排列物品或人。
3. 数字的计算数字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比如购物时计算总价、找零等。
四、简单数学概念1. 数量的概念数量指的是事物的多少,可以用数字来表示。
2. 大小的比较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判断事物的大小。
3. 数学符号加号(+)、减号(-)和等号(=)是数学中常用的符号。
五、几何形状1. 点点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要素,没有大小、形状和方向。
2. 直线直线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点组成的,没有弯曲。
3. 曲线曲线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点组成的,有弯曲。
4. 图形图形是由点、直线和曲线组成的,常见的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六、测量与比较1. 长度的测量我们可以用尺子或直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 重量的测量我们可以用秤或天平来测量物体的重量。
3. 容量的测量我们可以用容器来测量物体的容量。
七、时间的概念1. 年、月、日时间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来表示。
2. 星期几一周有七天,我们可以用星期一到星期日来表示。
3. 时、分、秒小时用来表示一天中的时间,分钟和秒用来表示较小的时间单位。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ea1c6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7.png)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 认识1-100以内的数,从0-100能跳数。
2. 数字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3. 数的加法和减法,通过实际的物品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二、数的表达1. 单数、双数和零的概念,能够用足够多的物品判断数的奇偶。
2. 星期的概念,连续几天的顺序。
3. 年龄、身高、重量的表达,使用数字进行简单的描述。
三、数的比较1. 数的大小比较,使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比较。
2. 长度的比较,学习使用标尺进行测量和比较。
四、数的排序1. 数的顺序,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一组数。
2. 数字的简单排序,通过比较数的大小进行排序。
五、数的运算1. 数的加法,认识加号和加法的含义,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2. 数的减法,认识减号和减法的含义,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3. 数的分解,将一个数分解成几个数的和。
4. 数的逆运算,认识加法和减法的逆运算,进行简单的恢复运算。
六、数的图形1. 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2. 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如立方体、圆柱体等。
3. 通过数的运算和图形的对比,认识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七、数的度量1. 认识时长的单位,学习使用钟表进行时间的读取。
2. 认识长度的单位,学习使用标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3. 认识重量的单位,学习使用秤进行重量的测量。
4. 认识容积的单位,学习使用容器进行容积的测量。
八、数的应用1. 数的应用,认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数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如购物、换零钱等。
以上是____年小学一年级数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2)小学一年级数学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1. 数字概念:认识自然数,掌握数数的技巧,从0到100的数字认读。
2. 数字的大小比较:认识比较符号,能够使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数字大小的比较。
3. 数字的读写:认识10以内的数字,并能正确地书写。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35a7df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7.png)
一、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1.数的认识-数的名称:0、1、2、3、4、5、6、7、8、9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2.数的运算-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简单应用-加法和减法的口算与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问题3.简单的乘法和除法-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乘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乘法表的部分记忆-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除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二、几何形状与空间关系1.图形的认识-点、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长度和面积的认识-圆、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的认识2.边与顶点-图形的边和顶点的认识3.方向与位置-前方、后方、左方和右方的认识-上方、下方、内侧和外侧的认识-在平面内描点、画线和画图形三、图形的认识与比较1.形状的简单比较-图形的大小和形状的比较-长度和面积的比较2.计量-长度的认识和比较-用长度单位量长-重量的认识和比较-用重量单位称重-容量的认识和比较-用容量单位量容四、时间与日历1.一天的时间-分钟的认识和计数-小时的认识和计数-一天的分成几个时间段2.一周的时间-星期的认识和计数-各星期的名称和顺序3.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的天数-日期的认识和写法4.季节的认识和变化-春、夏、秋、冬的顺序-各季节的特点和变化5.几个节日的认识和庆祝活动-元旦、春节、国庆节、中秋节等节日的认识和庆祝活动以上是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大致归纳总结。
这些知识点是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基础,帮助孩子建立起数学思维和基本计算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化的示范引导,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3d0dec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5.png)
概念知识点整理如下:1.数的认识-数的概念:数是用来表达数量的概念,可以用来计数和比较大小。
-数的性质:数有大小和顺序之分,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数的读法和写法:数可以用汉字或阿拉伯数字表示,读法和写法可以根据数量的大小进行变化。
2.数字0-9的认识-数字的定义:数字是用来表示数值的符号,0-9是最基本的数字。
-数字的顺序:数字之间有顺序之分,从0-9依次排列。
-数字的读写方法:可以用汉字或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0可以读为“零”或“0”。
3.数的比较-数的比较大小:可以通过数字的大小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符号。
-数的顺序比较:可以按照数的大小顺序进行排列,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4.数的顺序-数的顺序:数可以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数字序列:数字序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字,可以根据规律进行延伸。
-数的位置:数在数字序列中的位置可以用序号表示,如第一、第二、第三等。
5.数的加减法-加法的概念: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在一起,得到一个新的数。
-加法的符号和规则:加法用“+”表示,按照先加后减的规则进行计算。
-减法的概念:减法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得到一个新的数。
-减法的符号和规则:减法用“-”表示,按照大数减小数的规则进行计算。
6.数的分解与合成-分解的概念:分解是将一个数拆分成若干个数的和。
-因子:将一个数拆分成若干个数的因子,可以用来进行分解。
-合成的概念:合成是将若干个数合并在一起得到一个新的数。
-倍数:将一个数重复加上自身得到的数是这个数的倍数。
7.数的计数-计数的概念:计数是按照规定顺序对事物进行逐个编号。
-顺序数:按照顺序进行编号的数,可以用来进行计数。
-序数词:表示事物序号的词语,如第一、第二、第三等。
8.数的积分和积分算法-积分的概念:积分是将若干个相同的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数。
-积分的符号和规则:积分可以用“×”表示,按照交换律和分配律进行计算。
一年级数学概念总结
![一年级数学概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c67f73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e.png)
一年级数学概念总结1、加数+加数=和2、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和–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数减数=被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4、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5、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少)几的问题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大数=小数+多出来的数小数=大数-多出来的数多出来的数=大数-小数6、时针短,分针长。
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重点:钟面数字有十二个。
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一时是六十分,六十分是一时。
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多了多少分,仔细看分针。
7、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
拆大数,凑小数。
8、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最后要记得写答。
9、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10、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11、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12、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3、长方形有4条边,正方形有4条边,三角形有3条边。
14、至少要用6相同的小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15、至少要用4根相同的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16、至少要用3相同的小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17、硬币是圆的。
18、至少要8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9a0f8c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a.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1. 数字的基本认识2. 加法的概念和运算3.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4. 数量的比较5. 数字的顺序排列6. 数量的分解7. 时钟和日历的认识8. 认识几何图形9. 长度、重量和容积的认识10. 给数字排序的游戏1. 数字的基本认识:小学一年级学习数学的首要任务是对数字的基本认知。
学生需要认识0-9的阿拉伯数字,并了解它们的含义。
例如:数字1表示一个物品或一件事情,而数字2表示两个物品或两个事情。
2. 加法的概念和运算:在学习加法时,学生应该理解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例如:2 + 3 = 5,这个式子表示将两个数2和3相加得到5。
3.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减法是数学中的另一项重要运算。
学生应该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例如:7 - 2 = 5,这个式子表示将7减去2得到5。
4. 数量的比较:学生需要学会对数量进行比较。
例如:比较2个苹果和3个苹果,判断哪一个更多。
5. 数字的顺序排列:学生需要掌握数字的顺序排列。
例如:1、2、3这三个数字从小到大排列为1、2、3,从大到小排列为3、2、1。
6. 数量的分解:学生应该学会将一个数量分解成多个部分。
例如:4可以分解成2+2,也可以分解成1+3。
7. 时钟和日历的认识:在学习时间的概念时,学生需要了解时钟和日历的基本知识。
例如:钟表上12个刻度分别表示1小时,1圈表示12小时;一周有7天等。
8. 认识几何图形: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以便收集和使用几何图形的相关信息。
9. 长度、重量和容积的认识:学生需要借助物品、计量杆或容器等工具,了解长度、重量和容积等量度单位的基本概念。
10. 给数字排序的游戏:学生可以玩一些数字排序游戏,以巩固他们的数字排序和计数技能。
例如:将数字卡片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在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开始接触数学。
数学是一门伟大的学科,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进步。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8fe619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1.png)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一年级,学生开始接触数学,并逐渐学习各种基础的数学知识点。
本文将对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个全面的了解。
一、数字与数的认识1. 数字和数的关系:数字是用来表示数的符号,而数是指对象的数量。
2. 数字的认识:从0到9的数字认识、大小比较和顺序排列。
3. 数的读法和写法:正确读写1-100之间的数。
4. 数的分解和组合:通过分解和组合掌握1-20之间的数。
二、加法与减法运算1. 加法的概念与性质:认识加法的基本概念,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 加法算式的运算:通过竖式计算完成两个一位数的加法。
3. 减法的概念与性质:认识减法的基本概念,了解减法与加法的关系。
4. 减法算式的运算:通过竖式计算完成两个一位数的减法。
三、数的排序与比较1. 数的大小比较:通过观察数大小的关系,学习数的比较。
2. 数的升序和降序排列:能够将一组数按照升序或降序排列。
四、简单的运算问题1. 运算问题的解决:通过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运算符号的应用:能够正确地应用加法和减法的符号。
五、形状与图形的认识1. 基本形状的认识: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等基本形状。
2. 图形的分类:能够根据属性将图形进行分类,如直线、曲线、封闭曲线等。
六、时间与时钟的认识1. 一天的时间概念:认识一天的时间划分,如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等。
2. 时钟与时间的关系:认识时钟的指针和刻度,能够读懂时钟上的时间。
七、长度与比较1. 长度的认识:认识厘米和米的概念,了解长度的比较。
2. 长度的测量:学习使用直尺来测量长度。
八、容量与比较1. 容量的认识:认识升和毫升的概念,了解容量的比较。
2. 容量的测量:学习使用容器来测量容量。
九、重量与比较1. 重量的认识:认识千克和克的概念,了解重量的比较。
2. 重量的测量:学习使用秤来测量重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数学概念的整理_知识点总结
对概念的理解使掌握使学习一门课程的重中之重,希望这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概念的整理能够对大家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整数部分:十进制计数法;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
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整数的读法:从高位一级一级读,读出级名(亿、万),每级末尾0都不读。
其他数位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一级一级写,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数较大,数位相同最高位上数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比看第二位较大就大,以此类推。
小数部分: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如1/10记作0.1,7/100记作0.07。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叫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第二位叫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
如0.36是两位小数,3.066是三位小数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整数读,小数点读点,小数部分顺序读。
小数的写法: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
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0去0大小不变。
化简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变化:右移扩大左缩小,1十2百3千倍。
小数大小比较:整数部分大就大;整数相同看十分位大就大;以此类推。
分数和百分数
■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母;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2、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用特定的“%”来表示。
百分数一般只表示两个数量关系之间的倍数关系,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3、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计量单位。
4、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分数的种类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不同情况,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1、除法是一种运算,有运算符号;分数是一种数。
因此,一般应叙述为被除数相当于分子,而不能说成被除数就是分子。
2、由于分数和除法有密切的关系,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可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和通分的依据。
■约分和通分1、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3、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4、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5、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倒数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3、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分数的大小比较1、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2、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
3、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通常是先通分,转化成通分母
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4、如果被比较的分数是带分数,先要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它们的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
■百分数与折数、成数的互化:例如:三折就是30%,七五折就是75%,成数就是十分之几,如一成就是闸闯砂俜质褪?0%,则六成五就是65%。
■纳税和利息: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率。
由银行规定按年或按月计算。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1.意义不同。
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
■奇数和偶数1、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
例如:0、2、4、6、8、10……注:0也是偶数2、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基数。
例如:1、3、5、7、9……
■整除的特征1、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
2、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
3、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质数和合数1、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素数)。
2、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可分为:质数、合数
5、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
■分解质因数1、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例如:18=3×3×2,3和2叫做18的质因数。
2、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通常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
3、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倍数。
4、特殊情况下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1)如果几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则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如果几个数两两互质,则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小公倍数是这几个数连乘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