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881264fa26925c52cc5bf74.png)
连环画《抗倭英雄戚继光》
“动脑筋”: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你认为他有哪些优秀的 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 权完整的爱国主关系如何?你觉 得应该怎么处理?
知识整合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
友好交往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
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材料三 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 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 ,如指南针 造船技术的提高 的应用、地理知识日见丰富等。
指南针的运用 地理知识的进步
材料四 郑和,回族,出身于穆斯林 郑和本人吃苦耐 家庭,又皈依佛教 ,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 。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和英勇无畏的气 劳,勇于探索 概。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 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相关史事
戚继光的军事著作
鸳鸯阵
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 创造了“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 结合,协同作战,攻防两便,战斗力大为增强。
讨论:戚继光取 得胜利的原因。 1、获得明朝政府 的大力支持。 2、戚继光卓越的 领导才能和治军 严明。 3、得到沿海一带 广大人民的支持, 并且战争的性质 是正义反侵略的。
返航时,许多国王、使臣搭乘郑和的船只,前来中国访问。 据统计,先后30多年间,共有400多批外国使团来华。
占城国王骑象 欢迎郑和、群 众载歌载舞
泰国 三宝公寺
印尼 三宝庙
云南 郑和公园
纪念郑和的邮票
暴力冲突篇
二、戚继光抗倭
相关史事
明代绘画《倭寇图卷》(局部) 画面描绘了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
三、来自海盗的攻击 ……
结合材料,归纳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cc95235727a5e9856a6198.png)
明梁庄王墓出土 外国宝石所做饰品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明 成 祖
主要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 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 ,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 外的奇珍。寻找建文帝;
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航海家 到达 地点 时间 次数 船数 船只 大小 郑和 哥伦布 达·加马 绕过好望角,到达 印度 1497—1498年 1次 4艘 120吨、100吨、50 吨 下“西洋”,最远到红 到达美洲 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1405—1433年 7次 共百余艘 大宝船长151.8米,宽 61.6米 1492—1504年 4次 17艘 旗舰100吨,长24.5 米 ,宽 6 米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西洋 , 地理概念 , 在不同时期含义有所 不同。明初 , 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 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 , 而把今文 菜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 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明《武备志》载郑和航海图局部
装载物品:优质 丝绸、精美瓷器、上 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 物品,以及大量的金 银货币。 规模大,货物多
物品用途: 有的是用于慷慨 送礼,展现大国 风度,发展相互 之间的友好关系 ;有的是用于贸 易,互通有无, 互补互利。
中
国 中
丝绸、瓷器、 茶叶等 珠宝、香料、药 材等 郑和船队访 问 许多国王、使臣随 船回访
国
亚 非 各 国 亚 非 各 国
3.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 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 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所 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 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 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 行交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 还派出使者随行。
意义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ca4cb61ad02de80d5d8401a.png)
( C)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7、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 ABCD )
A.是正义的,符合人民的利益; B.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C.戚继光有远大志向,爱民的情怀; D.卓越的指挥才能和指挥策略。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 西洋,主要目的是为 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 地位和威望,同时也 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 海外的奇珍。
一.郑和下西洋
时间:1405——1433 次数:七次 主要物品:丝绸,漆器 茶叶 最远地点: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特点: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航程远。
意义:郑 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
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 非各国的相互了 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
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 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
“倭寇”是指?
日本的武士、奸商组成的海 盗武装集团。
戚 1、背景(为什么要抗倭)
心力)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戚继光抗倭
4、意义
(1)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捍卫了 我国的主权,保障了东南沿海地区人 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2)戚继光是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 抗倭业绩永远载入史册。
戚继光雕像
评价
戚继光抗倭是我 国历史上第一次 反对外来侵略并 取得成功的正义 战争,它是我国 的民族英雄
4、(1)这套邮票的主题是什么?郑和下西洋
(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D )
A.东南亚各地 B.地中海东岸 C.阿拉伯海沿岸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5、明朝能够实现郑和“七次下西洋”壮举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7、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 ABCD )
A.是正义的,符合人民的利益; B.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C.戚继光有远大志向,爱民的情怀; D.卓越的指挥才能和指挥策略。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 西洋,主要目的是为 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 地位和威望,同时也 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 海外的奇珍。
一.郑和下西洋
时间:1405——1433 次数:七次 主要物品:丝绸,漆器 茶叶 最远地点: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特点: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航程远。
意义:郑 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
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 非各国的相互了 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
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 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
“倭寇”是指?
日本的武士、奸商组成的海 盗武装集团。
戚 1、背景(为什么要抗倭)
心力)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戚继光抗倭
4、意义
(1)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捍卫了 我国的主权,保障了东南沿海地区人 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2)戚继光是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 抗倭业绩永远载入史册。
戚继光雕像
评价
戚继光抗倭是我 国历史上第一次 反对外来侵略并 取得成功的正义 战争,它是我国 的民族英雄
4、(1)这套邮票的主题是什么?郑和下西洋
(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D )
A.东南亚各地 B.地中海东岸 C.阿拉伯海沿岸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5、明朝能够实现郑和“七次下西洋”壮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548534227916888486d7be.png)
海中的广泛运用 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 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
刘家港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次数多
规模大
时间长
郑和下西洋有哪些特点?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航海之比较表
郑和
时间 次数 人数 船数 船只大小 拥有设备 到达范围 1405--1433 7 27800 人 共200余艘
哥伦布
1492--1504 4 1000-1500人 17艘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材料二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三 嘉靖四十年,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 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先后 九战皆捷......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1)材料一、二诗句的作者是谁?材料二的“海波”指什么?
泰国 三宝公寺
印尼 三宝庙
云南 三宝亭
印尼
三宝垄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和平交往: 郑和下西洋 暴力冲突: 戚继光抗倭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掌 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戚继光取胜的原 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领略郑和与戚继光两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大 船 长 151.8 米 , 宽 旗舰长24.5米,宽6米 61.6米
航海图、罗盘针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罗盘针 美洲
为什么世界各国都 以各种方式纪念郑和下 西洋?(地位及意义) 地位:郑和的远航,时 间之长,规模之大,堪 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 壮举。 意义:①增进了中国与亚非的了解和友好往来。 ②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 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3ec9e97cd184254a353515.png)
和七下西洋
往
明中后期——国势 ●戚继光 冲
衰落
抗倭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
突反 映
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
”
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
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为什么说抗倭战争是反侵 略战明争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
松弛,倭寇猖獗。戚家军抗击 倭寇,捍卫了祖国的主权和领 土完整。捍卫中华民族的正义 利益。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 ,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三、葡萄牙攫(jué)取澳门
居权:
1、背景:16世纪开
第一次下西洋时 ,就有27000多 人,其中有使臣 、官兵、航海技 术人员、财务人 员、宗教人士、 翻译、医生、厨 师、工匠等。
装载物品
优质丝绸、精 美瓷器、上等 茶叶和漆器等 各类物品,以 及大量的金银 货币。
物品用途
有的是用于慷慨送 礼,展现大国风度, 发展相互之间的友 好关系;有的是用 于贸易,互通有无,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和红海沿岸。
红 天方
今孟加拉国和 刘家港 印度西孟加拉 港1405—1433
邦一带榜葛剌
海
今沙特阿 拉伯的麦
加
慢八 撒
今肯尼 亚蒙巴
萨
今印度
科泽科
占
德
城
今加里
曼丹岛
今马来 北部
西亚马
六甲一
带
郑和船队最大的海船长44丈4尺,宽18丈,立九桅,挂 十二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短宽型船体的设计, 体现了先进的造船技术,行驶起来平稳安全。船队航行中兼 用天文与水罗盘导航。
4、郑和下西洋
意义郑:和的远航,时 间之长,规模之大, 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 空前壮举,不仅增进 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 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 好往来,而且开创了 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 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e78094960590c69ec376f6.png)
郑和下西洋同哥伦布、达· 伽马的 航海的比较
航海家 目的地 时间 次数 人数 船数 船只大小 郑和 下“西洋” 1405-1433年 7次 约2.7万人 大号宝船63艘(共百 余艘) 大号宝船长约44丈, 宽约18丈,折合公制 长151、8米,宽61、6 米 哥伦布(意大利) 到达美洲 1492-1504年 4次 最少90人,最多1500 人 17艘 战舰100吨,长24、5 米,宽6米,其他两艘 分别为50吨、40吨 达· 伽马(葡萄牙)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 度 1497-1498年 1次 160人 4艘(一说3艘) 120吨、100吨、50吨
1、右图是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发言。其中正确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D、丙和丁 2、公元1405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载入史册,人们之 所以怀念他,是因为他曾( ) A、英勇抗金,忠君爱国 B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3、在东南亚有很多以“三宝”命名的地方,如泰国的 三 宝港、印尼的三宝垄、马来西亚的三宝山,等等, 这些地名与明代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 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时间早,规模大,人数多, 次数多,范围广,友好往来。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堪称世界航海史上
的空前壮举 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 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3、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
甲: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乙: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 高效解题
丙: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丁: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 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郑和传》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共3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a07372b2cc58bd63086bd59.png)
《榜葛剌进麒麟图》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的远航,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 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 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为人类 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但是郑和七次大规模的远航,耗费了大量 的国力,成为人民的沉重负担。
印度尼西亚以郑和命名的清真寺。
印度尼西亚有三宝垅、三宝洞、三宝墩。 马来西亚有三宝山、三宝井、三宝城。 泰国有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寺。 东非的索马里也有纪念他的郑和村和中国村。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Hale Waihona Puke 葡萄牙侵占澳门的过程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 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 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 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七子之歌》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言 1至 2节 课 ,有 重点 课例,好 的解决 方法及 建议,最 后大 家在一 起对某 些问题 进 行 研 讨 。 这 样大家 在集体 备课中 通过交 流教学 思想,
文莱
西洋是指什么地方?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各地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想一想,郑和的船队会遇到哪些困难?
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 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 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明《武备志》载郑和航海图局部
物品用途:有的 是用于慷慨送礼,展 现大国风度,发展相 互之间的友好关系; 有的是用于贸易,互 通有无,互补互利。
装载物品:优质丝绸 、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 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 量的金银货币。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22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dabeff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6.png)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 患;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 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台州大捷
抗倭形势图
封侯非我意,但 愿海波平。
——戚继光
戚继光
读了戚继光的诗句,你有 何感想?
淡泊名利、保卫海防的抱负
《七子之歌》
(闻一多)
妈阁
你可知 Macau 不是我真姓?
二、戚继光抗倭
倭寇是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组成的海盗武装集团, 他们与当地的奸商共同抢劫分赃,给东南沿海百姓造成 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时称“倭患”。
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 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 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 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 州卫指挥佥(qian)事,担负 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 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 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 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 被称为“戚家军”
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四 明对外关系变化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 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 文化的交流频繁,属于友好往来。
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 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抗倭 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后两者表现为冲突 与战争。
币等
榜葛剌进麒麟图
香料、染料、药 物、珍珠、玛瑙、
宝石、象牙等
西洋
南洋纪念郑和的 宝山寺
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对照表,
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首航
次
船
人
时间
数
数
数
船只 大小
到达 地区
郑 和 1405年 7次
200多艘 27000人 最大海船长(151.8 亚非30多个 米),宽(61.6米) 国家和地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4a0c15dd36a32d7275812f.png)
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
次数:7次
郑和浩大的船队
郑和的宝船
特点:规模浩大 ,在世界历史上前 所未有。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今孟加拉国和印度 刘家港 了 有红海解 着天了 怎今 的方郑 样沙 麦和的特加船历阿队史拉远地伯航位的?规今科模印泽西度科和孟德范加围拉邦,一你带认为郑14和05下—西14洋33
郑和到了阿 拉伯,把我 们国家的丝 绸和瓷器送 给了当地的 人民,传达 了我们的友 谊。
江苏南京浡泥王墓
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民族 英雄,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后考 中武举,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 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 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其率领的军队 被称为“戚家军”。
为什么会在明中后期“倭患”猖獗?
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 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
浙江平倭:台州九战九捷
进入福建、广东剿倭 (与俞大猷合作)
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台州九战九捷
福建 广东
戚继光针 对倭寇的作战 特点和江南的 地理情况,创 造了“鸳鸯 阵”,以12人 为一作战小组, 长短兵器结合, 协同作战,攻 防两便,战斗 力大为增强。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铃深处》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的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 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自1840年至1940年的一百年间,据 史家不完全统计,帝国主义列强从 海上入侵中国达470余次之多,较大 规模的入侵达到84次,入侵船队达 1860多搜,入侵兵力达47万人,迫 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50多个。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20d5fa79563c1ec4da718e.png)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
2、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有三宝垅,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
的马六甲有三宝城。上述国家以“三宝”为地名是为了纪念中
国古代历史上
A.鉴真东渡日本
B.戚继光抗倭
C.华侨开发南洋
D.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3、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一首民谣:“天皇皇,地 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这首民谣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史实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上 午10时5 分13秒 上午10 时5分1 0:05:13 21.8.9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
红 海 天方
木骨都束
慢八撒 今肯尼亚 蒙巴萨
非洲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刘家港
占城
明代罗盘
郑和船队编形图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航海之比较表
郑和
哥伦从布比较结达果·伽马 比较结果
时间 1405--1433 1492-看-15,04你可14以97--1498 时间最早
次数
7
4得出什么结1 次数最多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西洋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指南针的应用 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
明代罗盘
人教 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五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共31张ppt)
![人教 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五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0edceda551810a6f4248611.png)
造 如技 指材3指地术 南料、理南与 针三造知针航的船的识海应宋技的运水用元术进用平、以的步大 地来提为 理,高海提 知船高 识制日, 见丰富等。
材料四 郑和,回族,出身于穆
斯林家4庭、,郑又皈和依本佛人教吃,熟苦悉耐伊劳斯,兰 教英和 勇佛 无勇教 畏于。 的探从 气小 概索养 。成 在了 “吃 靖苦 难耐 之劳 役”和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6.2017年是郑和下西洋612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
的哪一时段( B )
…… 13世纪 14世纪 15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
A
B
C
D
7.某电视台准备制作一期“纪念郑和下西洋,传承郑和精神”的节目,打
戚继光抗倭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一场反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战争;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史料分析
材料一: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满千船。 (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倭变事略》
材料二: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
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继光为将号
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3.“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
A 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中立下赫赫战功,有一定的政治经 验和组织才能。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什么是倭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461e4a2d15abe23492f4d5e.png)
红 海
天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木骨都束
刘家港
占城
慢八撒
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远航,最远到 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航海家 郑和
哥伦布
达·加马
到达 下“西洋”,最 到达美洲
绕过好望角,
地点 远到红海沿岸和
到达印度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 非洲东海岸
时间 1405—1433年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的殖民者, 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澳
门的居住权。
相关史事
萄牙殖民者几次侵入我国广东、福建、浙 江地区,都被我国军民赶走。153年,萄萄 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请求暂时借地晾 货物。他们买通广东地方官员,许诺每年 纳白银500两,得到允许,在溴门上岸,擅 自搭篷建房,进行贸易。1573年,他们将 500两白银改交明朝政府,获得了在澳门的 租借居住权。但是,澳门的领土主权仍然 属于中国。明政府在澳门设置守澳官,驻 扎军队,对澳门实施全面管理。
结果: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 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4.意义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 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 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 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 国主义者。
戚继光
戚继光抗倭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1)正义之举,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 (2)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 (3)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联合作战。 (4)戚继光的军事指挥才能。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 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 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 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 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 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 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 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 军事工程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d77ad4b783e0912a2162a88.png)
明《武备志》载郑和航海图局部
一、郑和下西洋
明朝对外交往和国际地位 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
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 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 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 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 国耗费亦不赀。”
目的: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 的联系,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
课堂小结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1、背景: 2、目的 3、时间及过程 4、意义 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 2、过程 3、意义 三、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 1、背景: 2、时间:
课堂练习
1、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 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 有关?( B)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7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其 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郑和的船队 有严整的编队,船只分工明确,分别承担载人、载货、运粮、装淡水等任 务,还有战船护航。仅首次下西洋时,就有27 000多人,其中有使臣、官 兵、航海技术人员、财物人员、宗教人士、翻译、医生、厨师、 工匠等。郑和的船队采用 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 洋航行技术,能够准确地 测定航区、航线和船位, 有效地利用季风、海流进 行航行。
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 刘家港 拉邦一带
榜葛剌
今江苏太仓
今印度科泽 科德
占 城
今加里曼丹 岛北部
今马来西亚马六 甲一带
南亚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刘家港
红 天方 海 今沙特阿拉伯的 麦加
占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_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_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3f49b233687e21ae45a963.png)
新课探究
②“戚家军”和“岳家军”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
抗击对象 代表利益
评价
戚继光 外来侵略势力
中华民族 民族英雄
岳飞 国内女真族统治者
中原和江南人民 抗金英雄
新课探究
为什么说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 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汉族与他 们之间的战争,属民族内部纷争。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
(2)倭寇出现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元末明初、东南沿海地区。
新课探究
(3)这时出现大量倭寇的原因是什么? 明朝中期,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明朝国力减弱,海 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 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4)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 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明代 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出 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 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 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 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 被称为“戚家军”,他本人也与俞大 猷等同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
戚继光
新课探究
(1)倭寇是指哪些人? 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的海盗 武装集团。
郑和下西洋的过程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新课探究
时间 次数 规模
人数 到达
1405-1433年
先后7次
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航行船只 最多时200多艘。
每次出海2.7-2.8万人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 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新课探究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说说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及 最远到达地。 出发地:刘家港。 最远到达地:非洲东海岸和 红海沿岸。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7f3c8116bec0975f565e233.png)
郑和成功7下西洋的原因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客观 造船技术的发达;
原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因
主观:是概郑和和勇个于人探吃索苦的耐精劳神的。英雄气
拓展
郑和身上优秀品质: 百折不挠、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
郑和远航体现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热爱和平、睦邻友好、自强不息
郑和精神: 开放交流、勇于开拓、和平宽容、自
3、结果
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抗倭取得胜利。
4、性质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 略战争。
台州九战九捷 台州
福建 广东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平息
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
1.明政府和沿海人民大力支持; 2.戚继光的领导才能和治军严明; 3.战争的性质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对戚继光的评价:
领导反侵略战争胜利, 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族英雄。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的 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
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 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
住权。
小结:
明 朝
和交平往:郑和下西洋
的
对
外
关
戚继光抗倭
系 冲突:
国力强盛
封 建
制
度
走
向
衰
国力衰落 败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自主测
评 1、明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最主要原
因是( )
A.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B. 造船技术高超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 海上交通发达
2、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 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增强了明朝的综合国力 B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往来 C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D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早 次数多
人数多 船只多
船只大
范围广 设备先进
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一次海上强国的辉煌!
想一想,郑和航海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答: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缺少淡水、 食物等海上物资;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 量的攻击(海盗等)。
相关史事
郑和的船队为保证航行时的协调一致,采 用了多种通讯手段。白天升旗为号,夜间悬灯 为号,遇到天气恶劣视野不良时,则用吹喇叭 、敲锣鼓的方式。整个船队的进退、集合、升 帆、抛泊等行动,都在统一号令下进行。
沿海进行武装抢劫,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3、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_戚__继__光
到东南沿海抗倭。他组建 戚家军 英勇抗敌,在 台州九
战九捷,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4、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 反侵略的战争,他是 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 民族英雄和 爱国主义。者
国 之 危
明朝前期—— 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 友好交往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 戚继光抗倭 冲突
丝绸、瓷器、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金银 货币。物品用途:用来慷慨送礼,或用于贸易。
亚非30多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 往来;②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 交通线;③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红 海
天方
木骨都束
刘家港
元末明初,日 本的一些武士 和奸商,组成 海盗武装集团, 到中国东南沿 海地区进行走 私贸易和抢劫, 被时人称为 “倭寇”
日本倭寇
知识清单 国之危—— 戚继光抗倭
1、元末明初, 日本 的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 到中国东南沿海进行走私和抢劫,被时人为 倭寇 。
2、明朝中期,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
6、明朝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 什么?
还记得他们吗?
鉴真
知
道
他
们
是
谁
吗 ?
郑和
玄奘 戚继光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 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分析:为什么说郑和的远航是世界航海史 上的壮举?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综 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占城
慢八撒
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远航,最远到 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材料
郑和所到之处,带去了明朝皇帝给当地统治 者友好书信和礼物,受到各国统治者与百姓的热 情接待。在郑和下西洋期间,各国来华使节络绎 不绝。渤泥、苏禄、满剌加等国的国王都亲自率 庞大的代表团访问中国。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背诵听写
1.明朝的科技名著?(作者、著作、类型)
2. 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什么时期修筑 的?明长城东西起止点?
3、明朝定都在哪?1421年正式迁都到哪里?
4、明北京城是在什么基础上扩建和改造起来的? 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哪里?
5、明朝著名的小说有哪些(名称、作者、主要 内容)?
:
台州九捷
戚 继 光 抗 倭
2、经过 1、背景
抗倭形势图
我是小小探究家
探究一:为什么 说郑和的远航是 世界航海史上的 壮举?
要求 : 1、小组合作: 结合教材和自己已有的 知识基础,用史实进行 论证,组长组织,4号同 学做记录;
2、3号展示;
3、归纳总结
探究一:为什么说郑和的远航是世界航 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郑和下西洋的地位和意义
地位: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 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意义:①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 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②开创了西太 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的亚非海上交通网;
③为人类的航 海事业作出了伟大 贡献。
什么是倭寇?
我是小小历史家
要求: 用简练的语言把自己所了解的有关郑和、
戚继光的事迹介绍给同学们;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西洋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知识清单 国之荣—— 郑和下西洋
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1405--1433年/先后7次
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多 艘。/每次出海约2.7-2.8万人
2、4号展示;
3、归纳总结
什 么 能
材料一: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纪律严明,英 勇善战……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 支持,荡平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地 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肚脐饼,甜又香,送给戚
继
军当干粮,继光将军爱百姓,
拓展延伸
郑和的壮 举体现了一种 什么精神?
百折不挠、积极进取、不 畏艰难的探险精神。
开放交流、勇于开拓、和平宽容、 自强不息、睦邻友好、献身祖国。
我们都应该弘扬“郑和精神”,为自己的人生写上精彩的一笔!
探究二
够戚
取继
得光
胜抗
利倭
?为
要求 : 1、小组合作:结合教材,用最简练的 语言进行表述,3号做记录;
材料三 宋元以来,海船 制造造船技技术术与的航提海高水平大为
提指高南,如针指应南用针于的航应海用、
地地理理知知识识日的见进丰步富等。
材料四 郑和,回族,出身 于穆斯林家庭,又皈依佛教, 熟养的悉成气伊了概郑和斯吃。和品兰苦在个质教耐“人和劳靖的佛和难能教英之力。勇役从无”小畏中 立下赫赫战功,有一定的政 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光
百姓敬他如天长。……(民谣)
饼
戚继光抗倭胜利原因:
1、抗倭的正义性。 2、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3、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4、戚继光杰出的指挥才能。
你能用一句话 来评价戚继光吗?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 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戚继光
读史使人明智
通过本课学习谈谈你的收获、感想和启示
知识整合
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结合材料,进行归纳
材料一 史书记载洪武末 年时明:“朝仓国廪力充的积强,盛天,下提太平 。”供建了文雄帝厚时的:“基家础给。人足, 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 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二 明成祖即位后, 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好,眼光 开始明移成向祖海的外大,要力求支扩持大对 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 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
人数多 船只多
船只大
范围广 设备先进
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一次海上强国的辉煌!
想一想,郑和航海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答: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缺少淡水、 食物等海上物资;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 量的攻击(海盗等)。
相关史事
郑和的船队为保证航行时的协调一致,采 用了多种通讯手段。白天升旗为号,夜间悬灯 为号,遇到天气恶劣视野不良时,则用吹喇叭 、敲锣鼓的方式。整个船队的进退、集合、升 帆、抛泊等行动,都在统一号令下进行。
沿海进行武装抢劫,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3、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_戚__继__光
到东南沿海抗倭。他组建 戚家军 英勇抗敌,在 台州九
战九捷,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4、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 反侵略的战争,他是 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 民族英雄和 爱国主义。者
国 之 危
明朝前期—— 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 友好交往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 戚继光抗倭 冲突
丝绸、瓷器、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金银 货币。物品用途:用来慷慨送礼,或用于贸易。
亚非30多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 往来;②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 交通线;③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红 海
天方
木骨都束
刘家港
元末明初,日 本的一些武士 和奸商,组成 海盗武装集团, 到中国东南沿 海地区进行走 私贸易和抢劫, 被时人称为 “倭寇”
日本倭寇
知识清单 国之危—— 戚继光抗倭
1、元末明初, 日本 的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 到中国东南沿海进行走私和抢劫,被时人为 倭寇 。
2、明朝中期,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
6、明朝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 什么?
还记得他们吗?
鉴真
知
道
他
们
是
谁
吗 ?
郑和
玄奘 戚继光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 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分析:为什么说郑和的远航是世界航海史 上的壮举?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综 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占城
慢八撒
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远航,最远到 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材料
郑和所到之处,带去了明朝皇帝给当地统治 者友好书信和礼物,受到各国统治者与百姓的热 情接待。在郑和下西洋期间,各国来华使节络绎 不绝。渤泥、苏禄、满剌加等国的国王都亲自率 庞大的代表团访问中国。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背诵听写
1.明朝的科技名著?(作者、著作、类型)
2. 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什么时期修筑 的?明长城东西起止点?
3、明朝定都在哪?1421年正式迁都到哪里?
4、明北京城是在什么基础上扩建和改造起来的? 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哪里?
5、明朝著名的小说有哪些(名称、作者、主要 内容)?
:
台州九捷
戚 继 光 抗 倭
2、经过 1、背景
抗倭形势图
我是小小探究家
探究一:为什么 说郑和的远航是 世界航海史上的 壮举?
要求 : 1、小组合作: 结合教材和自己已有的 知识基础,用史实进行 论证,组长组织,4号同 学做记录;
2、3号展示;
3、归纳总结
探究一:为什么说郑和的远航是世界航 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郑和下西洋的地位和意义
地位: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 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意义:①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 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②开创了西太 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的亚非海上交通网;
③为人类的航 海事业作出了伟大 贡献。
什么是倭寇?
我是小小历史家
要求: 用简练的语言把自己所了解的有关郑和、
戚继光的事迹介绍给同学们;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西洋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知识清单 国之荣—— 郑和下西洋
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1405--1433年/先后7次
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多 艘。/每次出海约2.7-2.8万人
2、4号展示;
3、归纳总结
什 么 能
材料一: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纪律严明,英 勇善战……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 支持,荡平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地 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肚脐饼,甜又香,送给戚
继
军当干粮,继光将军爱百姓,
拓展延伸
郑和的壮 举体现了一种 什么精神?
百折不挠、积极进取、不 畏艰难的探险精神。
开放交流、勇于开拓、和平宽容、 自强不息、睦邻友好、献身祖国。
我们都应该弘扬“郑和精神”,为自己的人生写上精彩的一笔!
探究二
够戚
取继
得光
胜抗
利倭
?为
要求 : 1、小组合作:结合教材,用最简练的 语言进行表述,3号做记录;
材料三 宋元以来,海船 制造造船技技术术与的航提海高水平大为
提指高南,如针指应南用针于的航应海用、
地地理理知知识识日的见进丰步富等。
材料四 郑和,回族,出身 于穆斯林家庭,又皈依佛教, 熟养的悉成气伊了概郑和斯吃。和品兰苦在个质教耐“人和劳靖的佛和难能教英之力。勇役从无”小畏中 立下赫赫战功,有一定的政 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光
百姓敬他如天长。……(民谣)
饼
戚继光抗倭胜利原因:
1、抗倭的正义性。 2、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3、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4、戚继光杰出的指挥才能。
你能用一句话 来评价戚继光吗?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 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戚继光
读史使人明智
通过本课学习谈谈你的收获、感想和启示
知识整合
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结合材料,进行归纳
材料一 史书记载洪武末 年时明:“朝仓国廪力充的积强,盛天,下提太平 。”供建了文雄帝厚时的:“基家础给。人足, 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 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二 明成祖即位后, 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好,眼光 开始明移成向祖海的外大,要力求支扩持大对 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 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