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教学大纲(特选参考)
诊断学 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绪论【教学内容】1. 诊断学的内容:病史采集、症状和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病历书写和诊断思维方法。
2. 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诊断学的内容和学习要求。
学习诊断学的重要性。
第一篇常见症状【教学内容】常见症状(1)发热:发热的概述;发热的病因分类(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发热的分度、临床过程和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发热的伴随症状。
(2)水肿:水肿的发生机制、病因分类及特点;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及肝源性水肿的鉴别要点。
(3)咳嗽、咳痰:咳嗽的病因、咳嗽的性质、咳嗽的时间与规律、咳嗽的音色、痰的性状和量、咳嗽的伴随症状。
(4)咯血:咯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伴随症状。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5)胸痛:胸痛的病因与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以及伴随症状。
(6)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的病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肺源性(呼气性、吸气性及混合性)、心源性(左心或右心功能不全)和其他原因(如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的呼吸困难。
(7)腹痛:腹痛的病因(急性腹痛、慢性腹痛)、发生机制(内脏痛、躯体痛、牵涉痛)及临床表现(部位、性质、程度、诱发和缓解因素、发作时间、与体位的关系)。
(8)腹泻:腹泻的概念及发生机制;急性与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腹泻的临床表现。
(9)黄疸:黄疸的概述、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黄疸的鉴别。
(10)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发热的病因、临床表现、热型;水肿的发生机制及各类型水肿的鉴别;咳嗽的临床表现;咯血的鉴别诊断;胸痛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呼吸困难的病因和临床表现;不同类型黄疸的鉴别;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
熟悉:如何围绕有关症状进行问诊。
腹痛、腹泻的病因、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重点与难点】重点:热型;各类型水肿的鉴别;咯血的鉴别诊断;不同类型黄疸的鉴别。
难点:正常胆红素代谢途径及各类型黄疸的鉴别;意识障碍的病因。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诊断学Diagnostics》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诊断学英文名称:Diagnostics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学分与学时:总学时162学时(理论课66学时,见习课96学时)学分 10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一)《诊断学》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
为适应新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办学规模的发展,适应21世纪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按照教育部、卫计委和全国高等医学建设研究会的要求,制定了本教学大纲。
(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体征、实验室诊断、心电图检查和病历书写,培养临床诊断思维。
其它部分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内容,供学生自学。
《诊断学》总教学时数为19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66学时,实验操作或临床见习96学时,但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适当调整。
(三)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接触临床,参与实践,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以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
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专业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逐步掌握疾病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培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强化医学人文精神,为以后学习临床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在临床专业见学和临床实习中不断强化。
(四)诊断学的要求1.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学会问诊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2.掌握典型病理体征的发生机制与临床意义,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体格检查的顺序与手法。
3.掌握实验诊断内容的基本理论、正常值、临床意义和应用指征。
4.熟悉心电图各波图形产生的基本原理;熟悉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初步掌握心电图各波图形特点及测量方法。
5.学会对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并逻辑推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掌握独立书写完整住院病历和做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诊断学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旨在培养医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疾病诊断。
本文旨在讨论诊断学教学的大纲,其中包括教学目标、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诊断学教学。
正文内容: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包括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为有效的临床诊断提供基础。
2. 培养学生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收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
3. 培养学生掌握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通过临床实习和病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疾病诊断。
4. 培养学生掌握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医学诊断通常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学生需要培养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二、内容设置1. 病史采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有效地采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了解患者的疾病背景和可能的诱因。
小点1: 学习有效的病史采集技巧,包括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的使用。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患者的病史信息来推测可能的诊断,建立初步诊断。
2. 体格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体格检查技巧,包括观察、触诊、叩诊、听诊等,以获取患者的体征信息。
小点1: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医疗器械进行体格检查,如听诊器、血压计等。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患者的体征信息来推测可能的诊断,进一步完善诊断。
3. 实验室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和技巧,包括血液学、尿液学、生化学等,以获取患者的生化指标和病理改变。
小点1: 学习各种实验室检查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辅助诊断,包括正常范围的判断和异常结果的解读。
4. 影像学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技巧,如X线、CT、MRI等,以获取患者内部结构的影像信息。
小点1: 学习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描述本课程是医学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主要介绍医学临床诊断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方面内容。
二、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技巧2.了解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方法,并能结合病史及体格检查进行初步诊断3.熟悉不同疾病分类及病理生理变化,掌握常用诊治方法及药物治疗原则4.培养综合医疗能力,探讨疑难病例诊治思路及方法三、教学内容3.1 病史采集1.病人基本信息及主诉2.症状描述及病程3.病史回顾及家族史4.个人史及生活习惯5.病史采集技巧及注意事项3.2 体格检查1.一般检查2.神经系统检查3.呼吸系统检查4.心血管系统检查5.消化系统检查3.3 常见疾病诊断3.3.1 呼吸系统疾病1.肺炎2.气胸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哮喘3.3.2 心血管系统疾病1.冠心病2.心肌梗死3.高血压4.心力衰竭3.3.3 消化系统疾病1.胃炎、胃溃疡2.肝炎、肝硬化3.胆石症4.肠道感染3.4 辅助检查方法1.血常规2.尿常规3.心电图4.超声检查5.消化道内窥镜检查3.5 诊断治疗方法1.常见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2.药物的剂量及使用方法3.常见诊疗技术及注意事项3.6 疑难病例讨论1.以实际病例为例,讲解疑难病例的诊治思路及方法2.学生自主组织讨论,共同解决诊治难题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介绍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常见疾病及辅助检查等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2.临床实习:组织学生按照课程安排进行临床实习,实地学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技能,体验诊断过程;3.病例讨论:通过病例讨论,梳理诊断思路,增强综合分析能力;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解决诊断难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临床实习表现及小组讨论表现等;2.期中考试:考核第一部分课程内容及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技能;3.期末考试:考核全部课程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及实习技能。
《诊断学》教学大纲及学时计划
《诊断学》教学大纲及学时计划 (供社区医疗专业使用) 参考学时教学活动单元内容教学目标一体化实践总结累计方法与手段测验 1。
1。
诊断学的主要1 1 讲解 1。
概述《诊断学》包括的重点绪论内容内容 2. 临床诊断的种2. 说出《诊断学》的学习方法类与步骤与要达到的目标3. 学习诊断学目的、方法和要求 2. 1. 问诊的重要性 1. 概述问诊的方法、技巧及注问诊2. 问诊的内容 3 4 讲授、模拟意事项,学会正确的问诊方法 3. 问诊的方法与 2. 牢记并能详述问诊的内容,技巧特别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4。
问诊的注意事项 3。
常见发热 2 讲授,每个症1. 说出每个常见症状的病因、症状疼痛 1 状的问诊要点临床表现特征、问诊要点。
咳嗽、咳痰、咯1 训练(每2名2. 能根据主要症状特点和不同血同学1组) 的伴随症状对疾病作出初步分呼吸困难 2 析,同时做好鉴别诊断紫绀 0.5 3. 按照每个症状的问诊要点进黄疸 1.5 行问诊训练,力争达到能问清水肿 2 每个症状的特点,并能将问诊呕血、便血、 1 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昏迷 1 结,做好记录 16 重点症状:发热疼痛咯血呼吸困难呕血黄疸水肿意识障碍 1问诊练习 2 (每2名同学1。
通过模拟问诊训练,学会正 1组,互为医确的开展问诊(开放式问阶段总结 2 诊),做好医患沟通,对问诊20 患角色练习问得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科学分诊)析、归纳、总结,形成文字记录即病史记录,按病历书写要求记录在病历上 2. 树立科学、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采集与记录的病史必须具有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4。
体格1。
基本检查法 0.5 22 讲、练结合 1。
学会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检查 2. 一般检查 1.5 适时的配合观步骤 ,能正确使用体检工具,全身状态检查看教学光盘、牢记各部体检的内容皮肤录像学习 2. 通过对机体各部的体检练淋巴结(一体化教习,能独立、正确、科学合理一般检查实习 2 的、熟练的对患者进行全面细24 学)。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一、前言体检是人们检查身体健康状况的方式之一,它往往能及早发现疾病,进行诊断并治疗,帮助人们保持健康。
而体检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医护人员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因此,在医学专业领域中,诊断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
二、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医学专业学生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使其能熟练掌握以下技能:1.掌握疾病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包括症状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
2.熟悉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能够对不同疾病进行鉴别和诊断。
3.能够根据病例资料,制定合理的诊断处理方案,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理论1.疾病诊断的定义和基本原则;2.医学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临床辅助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第二部分:常见疾病的诊断与处理1.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和常用辅助检查;–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和分型;–脑中风的临床特征和处理。
2.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慢性胃炎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3.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的病因和诊断;–肺炎的临床表现和处理;–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
第三部分:病例分析本部分将制定各种实际病例,由学生对患者进行病史问诊,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制定诊断处理方案,并分享讨论病例分析的结果。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内容以案例分析和示范操作为主,达到实战型教学的目的。
要求学生参与和互动,渗透实际实验、演示等方面的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本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权重各占50%。
学生的表现将会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课堂出勤率;2.实验报告品质;3.期末考试成绩。
六、教材1.《实用诊断学》;2.《全科医生手册》;3.《现代医院临床诊断与治疗》。
七、诊断学是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是培养医学专业学生基本医疗技术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研究领域。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使用)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诊断学》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重要医学专业课程,是建立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是诊断临床各科疾病的基础。
技能性强、实践操作多是本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疾病诊断的原理,利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学会采集、综合、分析以获取临床资料,在熟悉临床资料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并能完成规范的病历书写。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
依据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面向社会、适应未来岗位竞争需要的总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完成规范病历书写的能力。
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分述如下:【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各种常见症状的概念、病因与临床表现,熟悉各种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了解各种常见症状的伴随症状。
2、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熟悉问诊的方法与技巧,了解问诊的概念和系统问诊要点。
3.掌握体格检查的正确方法,熟悉体格检查内容的正常状态及其临床意义,及其重要阳性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4.掌握实验室检查常见检查项目的参考值,熟悉常见检查项目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了解常见检查项目标本采集的方法。
5.了解常用X线、CT、MRI及超声检查的指征及其临床意义,了解X线检查的基本原理和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
熟悉各系统重要器官X线正常表现和常见疾病X 线表现、重要器官正常声像图和常见疾病异常声像图。
6.熟悉心电图机的操作,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异常心电图的分析及其改变的意义。
7.熟悉胃、肠镜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8.掌握病历书写的内容与格式、诊断的内容与格式,熟悉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了解诊断的步骤和病历的重要意义。
【能力培养目标】1.进行系统的问诊,了解病人的主诉、体征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2.能独立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动作规范,结果贴近实际。
《诊断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60010课程名称:妇产科学(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学分:4学分总学时:76学时理论课:56学时见习课:20学时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等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教材: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3参考教材:2.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04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妇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病理以及与妊娠有关的生理和病理的学科,也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临床学科。
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是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必修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培养的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妇产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疗方法以及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措施。
安排大量临床见习;结合临床案例进行PBL、CBL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由此提高学生内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能初步处理妇产科急、难、重症,初步具备妇产科科学研究的能力。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妇产科临床及其它临床学科的工作奠定较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妊娠诊断、正常分娩;熟悉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妊娠生理、正常产褥;了解孕期监护及保健,自学孕期营养及合理营养。
(2)掌握流产、异位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3)掌握子宫颈癌、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4)熟悉异常分娩、早产、胎膜早破、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胎儿窘迫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诊断学》教学大纲
引言概述:《诊断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本文将对《诊断学》教学大纲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熟悉临床诊断的整体思路和方法,掌握系统的体格检查技巧和必备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2.培养学生准确判断疾病种类和临床表现,提高诊断能力和临床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了解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构建临床诊断决策的系统化思维。
4.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了解新的临床诊断技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体格检查技巧的教学a.检查整体健康状况,包括生命体征、皮肤、头颈、心肺、腹部等主要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b.学习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泌尿系统等特殊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2.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教学a.熟悉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等。
b.学习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和临床诊断的关联。
3.临床病史采集和分析的教学a.学习合理的病史采集流程和技巧,包括主诉、既往史、家族史等内容。
b.熟悉病史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掌握临床问题的提炼和假设的建立。
4.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原则与方法的教学a.掌握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疾病的概念、分类和诊断标准的理解。
b.学习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5.临床诊断决策的教学a.培养学生构建临床诊断决策的系统化思维,包括问题解剖、病史推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b.学习临床诊断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化验结果与临床病情判断的结合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a.通过教材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
b.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和总结,提高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实践教学a.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临床实践,与真实病例接触、观察和分析。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诊断技能。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诊断学基础,为将来成为优秀的临床医生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临床诊断的概念和作用,熟练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学习各种常见疾病的典型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培养对不同疾病进行准确诊断的能力;3. 掌握与临床诊断相关的各种医学技术和仪器的使用方法;4. 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病例和疑难病例的能力;5. 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临床诊断的基本理论a. 临床诊断的概念和意义b. 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步骤c. 临床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方法2. 疾病诊断a. 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典型症状b. 临床病例分析和诊断思路训练c. 疾病鉴别诊断技巧和方法3. 实验室检查与诊断a. 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和指标解读b. 实验室检查结果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c. 实验室技术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4. 影像学诊断a. 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技术原理b. 各类疾病在影像学上的典型表现c. 影像学报告阅读和诊断思路培养5. 病例讨论与实践a. 临床病例的分析和讨论b. 解决复杂病例和疑难病例的思路和方法c. 实际临床实习中的诊断操作和技能培养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讲座式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 实验室实践:学生将亲自操作各种实验室仪器,学习常见实验室检查方法;3. 病例讨论:教师将提供一系列真实临床病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临床实习:学生将在医院实际科室进行临床实习,通过观摩和亲身实践,提升诊断技能。
五、考核与评价本课程的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10%;2. 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教材和内容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3. 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50%;4. 临床实习评价:医院指导教师将对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占总成绩的10%;5. 学生评价:学生将对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估教学效果。
《诊断学》(diagnostics)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 Diagnostics)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总学时:82学时学时分配:大课讲授82学时,课间见习和临床见习24学时。
适用专业:适用于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预防医学(妇幼卫生)专业、临床病理专业、临床药理专业;四年制药学专业。
课程类型:考试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诊断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七年制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本大纲是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诊断学》(第七版)而制定的。
《诊断学》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的桥梁学科,也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必修课之一,更是毕业后医学生取得临床医师资格的重要基础知识,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检体诊断学》是《诊断学》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内容,主要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讲解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技巧;教授如何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和方法去识别和判断疾病、揭示其本质,以获得正确的临床诊断,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检体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接触临床,参加医疗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通过对学生诊断思维和诊查技术的训练,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断锻炼和提高学生们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专业学习与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诊断思维程序,不断丰富学生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的应用。
同时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爱伤观点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基本任务是重点讲授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诊断思维和病历书写等内容,其它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部分内容,供学生自学参考。
最终要求学生能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并学会问诊的方法与技巧;掌握检体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规范化检查手法,掌握典型体征的发生机制与临床意义;了解心电图各波图形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的测量方法 ; 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的异常心电图表现;了解对各种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和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220101Z10课程名称(中/英文):诊断学(diagnostics)课程类别:桥梁课学时/学分:96/5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口腔医学、麻醉学、精神医学、预防医学教材、教学参考书:1.诊断学,万学红、卢雪峰主编,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湘雅临床技能培训教程,陈翔、吴静主编,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3.诊断学实习指导,张国刚、吴静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16.4.中英双语医学诊断学,上、下册,周巧玲、杨天伦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5.诊断学:问诊与查体,马克.斯沃茨著,协和百年医学教育译丛,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第7版,2016.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诊断学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重点掌握诊断技能和方法的课程。
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多组织学生接触临床,参加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断锻炼和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专业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课程理论与基本知识:(1) 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并学会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2) 掌握检体诊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典型体征的发生机理与临床意义。
(3) 掌握实验诊断讲授内容的基本理论,临床意义和应用指征,并熟悉血液、尿液、粪便三项常用临床检验操作方法。
(4) 了解心电图各波图象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的测量方法;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的异常心电图表现。
(5) 学会对各方面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具有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和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
医学影像学、护理专业用)
长治医学院临床医学一系内科学教研室
二○○四年三月
《诊断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The diagnosis learns the syllabus
课程编号:
学时:140学时,其中理论64学时,实验76学时
学分:7.5学分
适用专业: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专业用
先修课要求:全部基础课程
一、前言
诊断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是各科临床医学的基础。
诊断学阐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因此一定要把对学生临床诊断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贯穿到诊断学教学的全过程。
通过诊断学教学,使学生掌握疾病的诊断原理和方法,学会采集病史、综合和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概括诊断依据,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专业课奠定基础。
在诊断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多组织学生接触临床,参加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锻炼和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诊断学教学中,通过理
论学习,课间实习或实验和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本《诊断学》教学大纲是以第六版教材为依据编写。
诊断学中的问诊、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实验诊断、诊断思维方法与病历书写,为课堂讲授内容,其他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部分内容,供学生自学和参考。
[基本要求]
1.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2.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能较熟悉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3.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并掌握各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4.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熟悉心电图各波图像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段的测量方法,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
5.熟悉血、尿、粪便等常规项目实验室检查的操作技术及常用临床检验项目的目的和临床意义。
了解实验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意义。
6.能将问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器械检查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书写格式规范、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
[学时分配]
根据1991年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对《诊断学》课程基本要求结合我院的具体实际,诊断学总教学时数为14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64学时,实习76学时。
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内容讲授实习合计讲授∶实习
绪论 1 0 1
问诊 2 3 5
常见症状8 2 10
基本检查方法 1 2 3
一般检查 1 2 3
头、颈部检查 2 3 5
胸肺部检查 6 6 12
心脏、血管检查10 8 18
腹部检查 6 6 12
外生殖器、肛门、
脊柱、四肢检查 1 3 4
神经系统检查 2 4 6
全身体格检查0 4 4
心电图检查 6 10 16
血液一般检测 4 6 10
骨髓细胞学检测 2 3 5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 3 1 4
尿液检测、肾功能检测 2 1 3
粪便检测 1 1 2
脑脊液及浆膜腔液检测 2 1 3
肝功能检测 2 0 2
诊断思维方法及病历书写 2 10 12
总计64 76 140 1∶1.18
二、目录
一、绪论
二、问诊
三、常见症状
四、基本检查方法
五、一般检查
六、头颈部检查
七、胸肺部检查
八、心脏、血管检查
九、腹部检查
十、外生殖器、肛门、脊柱、四肢检查。